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海云继梦解禅」丛书 总序 |
 
「海云继梦解禅」丛书 总序
禅法是佛教的核心,随着时空的转移,人们对佛陀的认知已经不甚清晰,对佛教的认识更是各说各话,而对禅法何尝不也一样的迷惑!为此在佛教的禅法中要厘出一套禅法中的佛法,或佛法中的禅法,使得佛与禅能够产生真正的双回向对流关系,是华严宗行法今日的时代性使命。 禅法的名称甚多,英译更多,其修行之指导可谓各随其立场取向而有不同,已非当年行者的范畴,市场禅学式的禅修不在我们所论的范围内,但对「市场禅」的认知亦有其必要。市场禅概可分为三大系统: 一、瑜伽系统的灵修部份。 二、禅功系统的练习部份。 三、密与道的练功部份。 除此之外,迩来自印度重新传来了阿南达玛迦、可因卡、奥修、十日禅、内观禅、毗钵舍那禅,以及教内的一行禅师禅法,张耕耘老师的安详禅,佛光山的禅凈中心,法鼓山、中台等都各张旗鼓、各有旗号,此中之禅修,其结果唯各自阐释,无人敢逾越问津。 今我宗之行法统称禅观,就广义言,统一切禅法,不排他也;就狭义言,为我一宗之独门功夫,我宗禅观之独门功夫是不对外广传的,但是共世间禅部份是开放的,乃藉以淘炼人才以进趣深入而可登堂入室也!而共世间禅部份的淘炼,乃在培养共识,依凭共同的语言模式及思惟模式,在入定之后,「心行」方不致于迷失应走的方向! 我宗行法在共世间禅方面是一般共识的,但自入定指导起,即自入我宗行法之特色。行地依《瑜伽师地论》言。观行依《法界安立图》言。出三界正行依「十信位」,入法界之行依「六位行法」。十信满心之后有《大华严经》之指导,不作师弟传承。而此之前,自前行之静心至入定为第一阶,自入定到入正定为第二阶,自入正定到初果为第三阶,此三阶乃三摩地行之前行也,而一般所指导禅修前行为第一阶之前行,禅修正行为第一阶正行。所以在尚未系统化之前,前行、正行之称呼似乎有些混乱。 在共世间禅的行法中,其前行部份即所谓禅坐或称为禅修,一般皆指静态的静坐而言,如此静坐,要如何与心法工程结合,是禅宗的一大课题。禅宗心法不是徒有「心法」两字而已,而是一套完成的工程,也就是用心的工程,自不同于时下狂禅之徒所言之狂人狂语,而是一套缜密的心灵工程。因此我宗澈始澈终,源自大乘瑜伽行派的传承,上承无着、世亲,中秉玄奘、慈恩,近承惹札西牟尼,一秉禅宗心法诞生之遗绪,重理行法次第而成此华严海印三昧行法。而共世间禅之行法,乃此华严海印三昧行法之前行的前行资粮也;海印三昧行法的前行有三阶段,第一阶段的前行即共世间禅也。在共世间禅中有五步骤,即待人圆融、内心清净、调身、调息与调心。在中国的禅修训练中,几乎都如此教,而也只是如此而已,以下如何进行,则不得而知了。 本宗禅观的独门功夫,即在此调心之后的「静心至入定」为前行第一阶段,而自「入定到入正定」为前行之第二阶,自「入正定到初果」为前行之第三阶,即此之谓也!此前行三阶段皆有明确之条件与核对标准,此去之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以及七信、九信、十信位之行法准则,与八识转四智,四智转一切智等各各行法标准。这些部份是无法对外开放的,虽然我们也很想公诸于世,奈何人力财力皆不足,唯待日后因缘成熟才议。故此时所公布的解禅资料,唯是前行中的资粮道而已! 在此「解禅丛书」资料系统中所陈述者,悉前五项为主要资粮,即待人圆融与自心清净,此二部份一者为清除外障,一者凈除内障,而调身即是能量载体调整术,调息即是能量导引术,调心即是释放负能量到静心之间,此五项前行资粮道乃凡夫入道前的必要认识,虽非大事,却不可或缺也!兹分述于后:第一、待人圆融。有人称为戒,实是一种自我要求的标准。一位行者要是无法与人圆满相处,必然是处在一种紧张的人际状态中,如何能放下身心世界而安然修行呢? 第二、内心清净。亦有人称为戒,亦是一种自我坦然,不自欺不自满的为人常态,若一位行者不能释然独处,安闲适泰,又如何自在深化灵性而得超越呢? 此二资粮道乃常态性与前提性之自我要求,换言之,一位行者当有此自知之明,于前提上先行自我要求,莫使自己踏上失败的陷阱,此乃行者自知之明也,也是一种长期自理的普通条件。此下三条件则为技术性专业条件: 第三、调身。有各种运动操,瑜伽体位法,乃至气功、太极拳等皆可,目的在促使身体柔适,以令身体的气血循环畅达通顺,并令滞碍之处能起到舒通之用。 第四、调息。调息的目的不在令呼吸如何,生命的天生性即会呼吸,调息的目的即在导引生命能量的运行,故我宗称为能量导引术,其可促进正能量的运行,并可释放负能量,而能量之导引可透过调息为之,故调息的目的即在导引能量的复苏。 第五、调心。调心有两大作用:一者为负能量释放完毕后的自我修复,一者为静心状态。分述如次: 一、自我修复:在释放负能量之后,身、心、灵三方面皆会有全方位的变化,因此必然会进入整修与恢复的过程。此种整修与恢复的过程中,未必是回到旧有的状态,而是一种全新的状态,亦即身上的压抑、扭曲、潜伏性疾病等皆能修复;另在心性上的伤害,亦会有所矫正并恢复健康,灵性上亦会得到启蒙。是谓身心灵的自我修复也。 二、静心状态:此时身心灵即已得到自我修复,因此「心」即进入一种止息状态,即不起妄想的止息状态,于此状态中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舒服的状态,无我的状态,这些都是形容词而非名词。行者的此一自我感受是一种全然的真切,这也是修行的第一项利益! 到此五步骤皆属资粮道,自此以去,才算进入华严海印三昧行法之前行三阶段: (一)前行第一阶段:即自静心到入定,亦即以静心之内心定与共世间之外相定结合为禅定之工程。 (二)前行第二阶段:即自入定到入正定,亦即自入定中,清楚明白到能知之心与所知之根。此根为般那而非境界,根随境动,意不能为境转;若意随境转,则未见根,正定不成! (三)前行第三阶段:即确认能知之心为般若,所知之根为般那,此二能确认,即证初果向。进一步即转识成智的内容,唯是分分证得,初得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首即在妙观察般若与境界之分。唯意随境转即第六意识之作用,若见般那之存在,乃妙观察智之作用,此乃一分之证也。同时前六识(一般称前五识)亦可发现有一识是行者的着力处也(此唯善知识之所观察,无法言传);此为转前六识为成所作智也。 是故所言滔滔之文,皆在漫漫人生路上,大脑作用的烟雾中指指点点而已,对者只是相对之对,错者也是相对之错;在弥漫大雾之中、仓皇失措之中,何有对错可言。但在摸索的过程中,亦总有可兹遵循的一般通则;故言此通则,总归为前五项,此后三阶段已臻学员阶段,尤有进者,即是行者之前行了。本宗学者进学共有四级,欲详其旨,详洽指导中心。今出系列解禅丛书,旨在拨雾见日,初始必然不迷而迷,且愈认真愈迷,而有痛苦感;至熟稔后,逐渐拨云见日,始知心性如何由迷转悟?云何学佛学禅?所为者何?方可知也! 值此出书之际,聊叙一二,以供有心之士参考,若想一探究竟直捣黄龙者,慎思之!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一点灵的仙丹妙药,尤其在转凡成圣的生命改造工程上,急不得也! 普贤行者 海云继梦 合十 目次 壹 初禅定——观照的基础 贰 定慧力庄严 叁 念慧具足 肆 戒律——与黑白无常竞赛的游戏规则 伍 跌在起跑点? 陆 毗卢遮那七支坐法 柒 把牛找回来! 捌 无尽的超越 玖 行者本色——完全承担! 拾 安那般那——无边妙用的基础 拾壹 一法通,法法不通? 拾贰 哪一个是我?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