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果煜法师:云何为「修行」 |
 
果煜法师:云何为「修行」
前言:略对前所说的而作整理 这次禅修活动,我本来不讲开示的;不过前几天还是讲了一些。所以今天,就对「前面所讲」的,来作个总整理。但所谓「前面所讲」的,却不限指这次,在前年、去年所讲的禅修开示中,乃有一贯的主题。 如前年讲的是:心理学家马斯洛于《动机与人格》中,乃谓生命中共有五种层次的需求:从资生受用,到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以及自我实现。去年讲的是:轻松过生活、典雅过生活、禅悦过生活以及法喜过生活。而这次所讲的,不管是禅定,还是参话头,其实都贯穿着一个主要的课题:云何为修行? 这个问题如问其他的人,他们很可能就会直接告诉你:「修行嘛,每天作早晚课!」如果真是这样子的话,那我就是很不用功的人。也有的人会说:「修行嘛!就是诵经、拜佛、禅坐,甚至是止观、默照、参话头!」所以今天,大家都「特地」来此修行─意思是:回家就不修行了! 但就我的观点而言,却只能说:真正的修行,却不在这里。为什么呢?这些,乃为修行作准备功夫而已!于是乎:云何才是真修行呢? 且先回归「修行」的定义: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归「修行」的定义。在我印象中,早期从印度翻译过来的经典,很少直接用到「修行」这名相。不知道在中国,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引用的。而现在用惯了,所以大家开口闭口都说要修行。但如追根究柢地问:为什么说是「修行」呢?又常张口结舌地说不出所以然。依我的理解,且定义如下: 1.修理行为,使归向真善美.解脱自在.福慧圆满;而行为,乃包括身口意三行。 第一种定义,简单讲:修行,就是修理、修正我们的行为,而使我们能趋向希腊人所说的「真善美」。如以佛法来讲,是趋向于解脱自在-这是原始佛教所强调的。或趋向于福慧圆满─大乘佛法所强调的。 而行为,详细地分,又包括身行、口行和意行,也就是所谓「身口意三业」。从修治、调理身口意三业,而使我们归向于真善美,或解脱自在、福慧圆满,这就是修行也。 2.愈修愈行 第二种定义,更夸张地说:就是愈修愈行。这乍听起来,似很高兴。但事实上,焦点反而更模糊。因为说了老半天,我们还是不会修行。 3.修治、调理「行蕴」 第三、才是我个人的定义:主要是修治、调理「行蕴」。众生有五蕴–色受想行识。而修行,重点在:修治、调理「行蕴」。为什么呢?首先对五蕴,作一番浏览: 色是指这个色身,外道有很多都是在修色身的。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色身的健康对修行,还是有影响的。但色身的健康,还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所以重点,不在修色。 受是指我们的感官。不管是前五根,还是意根,于根对尘时,就有了触受。故事实上,只要眼睛一睁开,就有触受;而且这触受,还都是随直觉而有的。所以,要在受上作功夫,并不是那么容易也。 至于想蕴,其定义是:记忆、思惟和判断。所谓记忆,并不只是把现有的印象记进去,且包括把过去的印象显示出来。比如:看到一个人,首先判断:这是我熟悉的人。于是就把跟这个人有关的档案翻出来对照,结果:发型不一样了。或者变胖、变瘦了,气色不好等。 然后,再思惟、判断:为什么气色不好?是工作太累了吗?还是刚跟别人吵过架?等等之类,都是想蕴。 云何为「行蕴」? 行的话,是指意志和抉择。当我们对一个境界,透过一番思惟后,就会为之作一个抉择。抉择什么?取或舍!更简单的说:是要或不要?当然,要又有很多复杂的要法;不要也有很多复杂的不要法。于是透过抉择后,便产生相关的行为。行为,既包括口业,也包括身业。 意志与抉择,或者为第七识。 所以行蕴,就是意志跟抉择。如我们再对照唯识学的讲法:色就是身体;受虽广义地说,乃六根对六尘都有受,但事实上,却偏向前五根的受。为什么呢?因为第六根的受,乃含在想蕴中。至于想的话,很明确是指第六识的作用。到最后,受想行识的识,当是指业识,或唯识学所谓的第八识。因此受想行识,即是唯识学上的五六七八识也。 因此「行蕴」,对凡夫众生而言,即是指「以自我为中心」而作的抉择与行为。 故行蕴一对照唯识学,即是第七识,或称为「末那识」;而末那,即是染污之意。为什么染污呢?因为第七识,就是以我执为中心,而产生的思考方式。从我见而产生我爱、我慢,并依此作为抉择的标准。用现代的说法,即是「自我中心」也。 因此「行蕴」,对凡夫众生而言,即是指「以自我中心」而作的抉择与行为。既以自我为中心,便不免是造业、烦恼、生死的根源。 所以乃以能转化.消融第七识,而能作「与法相应的抉择与行为」为修行。 所以,为什么要修行呢?就是要把行蕴转化,或者消融。在消除自我中心后,才能作与法相应的抉择、与法相应的行为。故修者,既说调理、修治亦可,说转化、消融也都行。因为重点乃在:转化、消融第七识而已! 消融第七识,在《楞严经》乃称为「六解一亡」。 所以消融第七识,才是修行的重点;在《楞严经》里乃称为「六解一亡」。所谓六解者,是说:修行当从六根去着手也。至于一亡呢?第七识已消融,即是「一亡」也。 所以,虽很多人说:《楞严经》的主旨大意,乃「舍识用根」尔!但我觉得还不如用「六解一亡」来得更直接、更明确。因为目的很明确:就是得消除自我中心。 所以简单讲:何谓修行?从消除自我中心,而去作更明智的抉择,去作更淳善的行为。 众因缘生法: 于是乎,为达这目的,首先需要:正见与正思惟。从闻思中建立。 但要具备众因缘,才能达到这目的。而众因缘中,首先要有正知见─因为若无正知见,便很难脱离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其次,有了正知见后,才能依正知见,而作正思惟。 然云何有正见、正思惟呢?从闻思中得也! 其次,要有灵敏的返照能力,以免被业障习气所牵。 从修定中察觉。 其次,关于正见、正思惟,有的人讲会讲,但碰到境界就忘掉了。因为定力不够,所以碰到境界时,就被习气、业障带走了。 所以,我们还要训练自己有非常敏锐的觉照能力─若动心起念,马上就能返照:这是与法相应,还是与法不相应?若不相应,便得马上制止或修正。 而这灵敏的觉照能力,要从那里修呢?从修定去培养。修定,我那天已说,表面上似为了训练专注的能力。但专注,其实只是敲门砖;由此更能培养我们对妄念的觉照能力。故训练好的话,只要一动心起念,马上就能觉察:我现在正在想什么?并加以判断,这跟法相不相应?这样才能作出更明智的抉择。 第三、也要有世间丰富的知识与经验。 我说的抉择,不只是抉择:当怎样修行?更得抉择:当怎么过生活?我们活着,不管是各位居士或出家众,都得面对很多境界的。所以事实上,我们从早上到晚上,时时处处都要作抉择。且这抉择,只有佛法的知见,其实是不够的。比如有人病了,要怎么照顾他?以照顾病患,是一种相当专业的技术;故不是心存慈悲,就能将病患照顾好。甚至欲作硬体建设,则需要更专业的技术才行。 所以如果不具世间丰富的知识跟经验,在芸芸事务间,要作一个很好的抉择,我认为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要盲目相信,一个开悟的人,出了禅堂,就能操作电脑,就能诊病开药。虽很多人还是一厢情愿地期待着,但我宁可相信那是神话。 第四、要能沉淀与统合,才能作出更明智的抉择与更淳善的行为。 对于较复杂的问题,还要有充裕的时间,去作沉淀与统合。因为小问题,用脑袋想一想殆就够了。而大的问题光用想的,力道不够;还得有更充裕的时间,先搜集足够的资料,再让它们慢慢沉淀、结晶,效果才会更好。 尤其,经过几天的禅坐后,灵敏度、统合能力一定会比以前好很多。这时,虽不刻意去作统合;却自然能呈现出更明智的抉择。 第五、作过后,再检讨改进。精益求精.好求更好。如正反合所说。 第五,作过之后,不是就不要分别了,还是要检讨改进的。所以禅宗常常讲不分别,其实害人的时候居多,弄得一些人糊里糊涂过日子,还自标榜为「有修行」。做好了,还要求更好,精益求精,这也绝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就像任何一种科技产品,都是经一次又一次,一代又一代,不断地改善,才能趋近成熟。同理,我们的观念、心态也得经过千锤百炼,才有办法更精深博大,或者自在圆满。 所以,既不断地萃取佛法的知见,也不断地吸收世间的知识学问,然后再透过禅修,甚至透过参话头的方式,让它不断地过滤再过滤,沉淀再沉淀,结晶再结晶。 总之,是想而后能行,非不想即能行。当然想,是众因缘生法,而非单纯地想一想而已! 所以,我偏向的修行方式,是想而后行,而非不想即能行。因为事实上,以我目前的程度,不能担保:我可以不用思考,凭直觉就能作出很好的判断。我经常都是想了再想,才能确认。当然这个「想」,如前面所说,是众因缘生法,而非片面地想一想而已! 受而不想的修行方式 既非原始佛教的禅法,也不适用于当今社会。 而只能存用于单纯封闭的生活中:长年闭关或丛林中。 所以,我对不思惟的修行方式,非常怀疑。第一、它不符合原始佛教的禅法,这前已说过了:既八正道的「正见」、「正思惟」,是从「闻思」入手的;后面的「正念」也是有念,而非无念也。 第二、这种不思惟的修行方式,不适用于当今社会。因为当今社会,既复杂又变化得快;如果只放任不思惟,是无法去应对的。 故「受而不想」的修行方式,只能适用于单纯封闭的生活环境中。如果你有福报,可长年闭关,殆可不用思惟。或者如生活在西藏那种地方,他们不用修定,定力都会比我们好。因为真要他们打妄想,还不知道该打什么妄想哩!因为每天看到的,不是天地,就是牛羊;连能看到的人,都很少。甚至人,远远看过去,竟跟一棵树差不多─那边没有大树,顶多有些灌木吧,故能打什么妄想呢? 事实上,中国这种不思惟的修行方式,也有它的背景。因为中国禅宗,大部分是住在山上而过丛林的生活。虽然每个人也都有执事,有的做饭头、有的做园头。但比起当今社会,还是非常单纯、封闭。 其实南传佛教也有类似的修行方式,只要六尘境界一现起,即得立刻煞板,而不可继续分别。记得多年以前,我去马来西亚讲课。因为马来西亚佛教,既受北传的影响,也受南传的熏习。 以我跟继程法师还算熟,所以他就调侃地说:「南传的修行方式,殆只能在山林中过活;饭既慢慢吃,路也慢慢走。如果回到文明社会,你看会怎样呢?」我说:「饭慢慢吃,还没吃饱,已被抢光了;路慢慢走,还没过马路,已被汽车撞死了!」 甚至这种「受而不想」的修行方式,因为易形成封闭、孤陋、僵化,反当称为「小乘佛法」矣! 问曰:云何才是大乘的风范? 答云:于对境中,去提升回向,以作出更明智的抉择。既能内相应于解脱自在,外达成于福慧双全,才是大乘的风范也。 然在想行间,还要有充裕的时间,作准备与酝酿。 所以修行是:既受而后想,更想而后行。但这「行」,是正行,而非邪行。云何为正行?依正见、正思惟,而作的抉择,便是正行;至于以自我中心而作的抉择,便是邪行。 甚至不只「三思而后行」,而是当如冶金般千千锤百炼。 在《论语》中有「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孔子的意思是:不用想得那么仔细,只要想一、两次就够了吗?当然不是!因为想几次?这还其次;而你是用什么前提去想,这才是关键。若以自我中心为前提,殆愈想愈错尔! 反之,虽能不以自我中心为前提,而作思惟;在面临重大抉择时,也非只想一、两次就够了。而要像冶金般地千锤百炼,一次又一次的思考、抉择。有时候,自己想的还不够,还要请问很多专家,才能作出更明智、更圆满的抉择。 或问:在这迅捷快变的社会中,那可能有这么充裕的时间? 答云:当未雨绸缪,而非临渴掘井。反应得快,不只思考会不周密,且常被业习牵着跑。 因很多问题的发生,不像大地震,一下子就掉下来。如有一天,老板竟说:「明天开除你!」或「明天派你到大陆去!」你才觉得天旋地转,这怎么可能?那你就太笨了。事实上,老板会作这样的决定,一定是渊源流长的。 故对一个有智慧者,乃早就想好应对之策,等着事情的发生。甚至未来的变化,还可能有A、B、C…等几种状况。而且更能针对每一种状况,作好沙盘推演;所以才能游刃有余。 在愈迅速变化的社会里,这种「预见」的能力,就愈重要。如很远就预见了,那准备的时间就很充裕。如快要近前了才看到,那缓冲的时间就很少。如等被捶了,才想反应,那当就来不及了。而这「预见」的能力,乃跟我们的观察能力、思惟能力,有相当关系。如太封闭、孤陋,便无法养成此「预见」的能力。 总结 最后,且以《维摩诘经》的一段经文作总结: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 大家都知道:莲花最可贵的是,能「出淤泥而不染」。故修行的可贵,不在于能离境而得自在─我不要的境界都扫一边去,那你当然就很自在了-自己在,我执也在。而是能于面对生活中、面对境界中,证自不在-自己不在,才能真自在。从消除自我中心,而能作提升与净化。就像莲花一样,要在淤泥中才更凸显出其净洁与芳芬。 故真正的修行,是要在面对境界中去锻炼的。所以,我们听经、闻法、禅坐,甚至默照、参话头,乃都只是为修行而作准备功夫而已,待面对境界时,才开始修行也。 所以,各位今天到这里来,不是修行,而是作修行的准备。待回家之后,才开始修行的。 ---------------------------------------------------------------------------------------------------------------- 更多果煜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