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六届分组座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六届分组座谈

   一

  净慧法师:今天下午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进行沟通,我想思路可以拓宽一点,可以是这几天讲课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也可以超出这个界限,更深更大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我们在座的青年朋友,不管是对社会也好,对佛教也好,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都在思考一些问题。今年又是佛教二千年。时间是一个假象,是一个假设,但是时间对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提出一个目标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性的概念。所以,在未来,至少说在未来的100年,中国的佛教应该怎么办?佛教是一个教团概念,教团是和人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影响中国佛教的未来。我们过去的二千年,有很多人从事经典翻译,有不少人提出了教团的组织方式、方法和修行理念,一直到民国期间几位高僧大德提出了“人间佛教”的修行理论,这一切一直在影响着我们,希望各位畅所欲言。

  营员:我举两个小例子,谈谈对这几天生活的理解。首先是走路,要求我们注意脚下,看起来很浮浅,是个威仪的问题,实际上它与解决生死问题相关。要走好每一步,每进一个门都要知道自己是迈左脚还是右脚,要全身心地投入观照。观照一步就是一步当下,观照步步就是步步当下。其次是吃饭,要求端身正坐,一手龙含珠,一手凤点头,不说话,也是要观照每一个动作,每一口饭都吃得明明白白。由上可知,世间法无一不是佛法,法师和导师对我们的要求可谓用心良苦。

  问:尊敬的净慧大和尚,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所谓的生命科学现象,比如意念拔牙,就是你用力一想,牙就拔出来了。您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净慧法师:生命现象确实无奇不有,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就是佛教所说的心的力量,我们每天晚课都要念《华严经》中的四句话:“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心造的“造”字,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的创造上,它包括一切创造都离不开我们的心。所以一些看似复杂神奇的生命现象,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因为心的力量如果专一,它就是一种功能,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挡得了。

  王志远先生讲课的时候,有提问听说大殿里的佛像曾经动过,王先生没有回答。我可以把当时的情况向各位介绍一下。那要从1991年的农历十月初一说起,那天佛像到位,它有十吨重,大殿还没修好,于是就先修了个佛台把佛像安置在上面,然后又在上面搭了一个棚子,也就是搭了几片席子,佛像就供在这么一个地方。佛像动是在这一年的腊月初八,也就是1992年的1月。那一天,天气非常好,来的人也很多,大概6000多人,县城里的、村里的老百姓都敲锣打鼓到这里来活动。那时候院子里只有几棵老柏树,什么建筑也没有,大殿的台子也只是一个土堆子,但是院子里非常热闹,民间各种各样的娱乐都有,腊八这天我们免费供大家腊八粥,那种欢乐的心情你们可以想像。

  大概中午1点钟左右,我们正在喝腊八粥,当时还有公安局,宗教局的客人,一个居士跑过来,给我磕头,说:“师父,不得了啦,佛像动起来了。”我说:“哪有这回事,你快去吃饭吧!”过一会儿,又有几个居士跑进来,跪在地上,说:“您一定要过去看一着,佛像在动。”我就想:一个人说就算了,这么多人说,那我就去看一下。看一下的目的不是希望有什么奇迹出现,而是想我们这个佛像安奉的时间不长,会不会地基倾斜了?我有点忐忑不安,过去一看,佛像确实在摇晃,而且只是上半身在动,幅度大概有2、3厘米;我叫人马上拿个水平尺来量一量,是不是倾斜了。左居士那时候负责施工,拿来水平尺一量,水银正好在中间,说明台子没有问题。接下来我就让他们拿吊线砣来,吊线砣是垂直的。如果佛像的鼻子和吊线砣不平行,而是左右摇晃,那么佛像就是在动,否则的话就是我们看花了眼。他们马上就拿来了吊线砣,一看确实是每隔3-5分钟,佛像就动几下,每次动的时候佛像鼻梁就偏离垂直的吊线。这个时候我才想到,这是护法神在显灵,是我们6000多人的心的力量在起作用。于是我们就赶快磕头,证明这件事是真的。

  我也读过几年书,也接触了一点现代科学知识,不能够随便制造一个宗教的灵感,那是不负责的态度。因为6000多人的那种欢乐的心情,是人心向善的一种表现,这一念的善心感动了佛祖,感动了当地的护法神。在这之前,大概是1991年7、9月份,我陪吴立民先生在这里看了一次,那时候刚准备建大殿,他说:法师,你不要着急,道场肯定会修起来的,这里的护法神都没走哇!我把腊月初八佛像的动和吴先生的话这两件事联系起来,就增强了我们恢复这个道场的信心。这种宗教的灵感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情,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

  从这以后每一年,特别是从1995年以后,每年的四月初七宝塔都要放光。我是一次也没有看见,我也尽量地回避这些事情,当然我相信这些事情是会有的。塔重修时,有人解释说古塔上有很多燕子,燕子的屎留在了塔上,屎里有了磷,到时候就会发光。修塔的李工说:“这个塔是我看着一点一点修起来的,庙里的和尚没有施什么法术,也没有安什么机关,我看它今年还放不放光。”四月初七晚上,他把他的老伴和女儿也叫来了,就站在二楼走廊上盯着塔看。那天晚上是大殿重新装修、佛像装金后重新正式启用,当时我们正在里面念大悲咒,外面就响起一阵一阵的掌声,说:又放光了!又放光了!我也没有出去。

  我们对这件事情既不去解释它,也不去宣扬它,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在老百姓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要诚心,佛有感应。”这句话流传了一千多年,它一定是有事实做根据的。但是我们也不要去追求这些东西,一切都以平常心来对待。在你们学佛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甚至就在你打坐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奇异的现象,遇到了怎么办呢?好的你不要欢喜,坏的你不要恐怖,都以平常心来对待。这就可以了。

  营员:来到柏林寺给我一个感觉,就是这儿跟别的寺庙不同,寺院建筑有独特的风格,法师的威仪好、素质高,我从内心很敬佩。这几天我觉得自己收获也不小,我没想到自己能够坚持下来,我想提一个建议,像这种夏令营活动能否在一些有条件的寺院中推广,使更多的人能接触到佛法和进一步认识佛教?

  营员:夏令营就快结束了,明天是最后一天,我对柏林寺和夏令营的感觉是一句话,舍不得离开。这时候我非常羡慕这里的常住居士们,他们那么有福报能和法师们一同修学佛法。我想请问大和尚,我们在假期能不能像常住居士一样,到柏林寺来住上十天半个月?

  净慧法师:在佛教的精神上,男女不是平等的,这是一个基本的理论。由于寺院有它特殊的要求,所以也有几位女众在这里服务,但留在这里的都是50岁以上的人。过去也有各地居士从各地来到这儿做短期的修学,那么有一些青年的女众,要求在寺院里做短期的逗留,这都是允许的;平常没有法会,没有什么活动时候,也有住上3、5天,一个礼拜,一般不超过10天,但也要按常住的规定,同意你住几天你就住几天,住下了就按照常住的要求来活动,比如说上殿、自己看经书,参加一些必要的劳作。我们在石家庄有一个专门的女众道场,如果外地的年轻女众希望能够时间长一点儿亲近佛法,在那里吃、住是没什么问题的。

  问:佛教所说的攀缘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什么区别?昏沉与心平气和有什么区别?

  净慧法师:攀缘主要是外在有一个对象,自己超越了一定的界限,没有必要这样去做,但是在一个强烈的念头下,又要这么去做,而且攀缘通常和不善法联系在一起,比如和名利联系在一起。那么主观努力应该说是属于佛教里的精进。精进这个范畴所摄的是善法还是不善法,必须和它的对象联系在一起才可以判断。比如说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精进和其它的五度联系起来,精进持戒、精进布施,这样精进或者说主观努力就是善法。假设说主观努力和不善法联系起来了,助长了不善法的成熟,那就是不善法,所以说主观努力是一个中性的问题。

  昏沉是不善法。就是在修行过程中所处于的迷糊的状态,换句话说,昏沉就是在那里睡觉。睡觉是不是心情就平静下来了呢?不见得、因为你不修禅定的时候也睡觉嘛!睡觉时还做种种梦,说明它也没有平静下来。所谓心态平静是在有止有观、有定有慧的状态下所达到的结果。或者说禅定现前,它与昏沉不相干,昏沉是修行过程中最难克服的两个问题之一,另一个问题是掉举,就是脑子里打妄想,掉下去捡起来,掉下去捡起来,一个妄想还没有打完,另一个妄想又起来了,放下去一件事又捡起来一件事。你看我们静坐的时候是不是这样?没有昏沉的时候就是掉举,没有掉举的时候就是昏沉,这是修行的两大障碍,那么对治昏沉就是要用智慧观照,对治掉举就是要用禅定,所以真正的禅定是定慧等持。定就是止,慧就是观,要有止有观,有定有慧,那才能心境平和、清楚。

  在修行方法上我提倡六个字,供各位参考。头两个字是“专注”,你不管是念佛也好,数息也好,念咒也好,你一定要专注。专注搞得不好,就昏沉下去了。下两个字是“清明”,清楚、明白。“专注”可以说是在定上用功夫,“清明”可以说是在慧上用功夫,专注的同时要清明,清明的同时要专注,初步一定要做到这样。最后两个字是“绵密”,不管你是专注也好,清明也好,都要绵绵密密,不间断。像这样地来观照自己,像这样地来用功夫,进步一定很快。绵密就是要保持心境平和,就是专注和清明的统一。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坐的时候,怎样才能专注呢?那一定要一点一点地积累,好像文章中的省略号,比如本来是在念佛,很专注,这就有一点了,突然打出一个妄想来,间断了,又提起正念,又是一点……一点点慢慢地它由省略号到破折号,从破折号又连成线,就是由点到线,这时候你开始绵密了。由线呢,让那个线条慢慢地粗起来,由线到面,一定是有这个过程的,它是不可逾越的。修行的专注、清明、绵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这个过程往往是十年八年,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二

  明海法师:今天的座谈是双向的,或者是一个多层次的交流,我希望不要弄成简单的问答形式,营员之间有什么话想说,也可以交流。有问题呢也可以互相问。

  贤空法师:在中国举办这种夏令营活动是非常少见的。像今天下午这种座谈,我觉得也非常有意义。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谈谈自己的修学体会、自己的经验,或者是提出问题,和大家交换看法。所以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发言,不要害怕,这种机会是非常难得的。

  问:生活禅是把禅落实到生活中,那么在生活中修行就是观心?自己的起心动念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不是这个意思?

  明海法师:我们不管做什么,不管是打坐,还是走路,还是睡觉……,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是什么东西在支配啊?是我们的心在支配。修行就是要从心地入手。你看,修戒、定、慧,戒当然有对身口的要求,根本也在心,《楞严经》上讲:“摄心为戒”,定和慧也是这样,所以你说的有道理。

  问:你个人的修行,是不是现在起心动念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呢?

  明海法师:没有完全清楚。清楚有深浅,有粗细,粗的清楚,细的不一定清楚。

  问:我觉得你不管做事讲话都好像定力挺深的。

  明海法师:这说明你清楚的程度还没有超过我,所以你觉得我挺高。

  营员:丰子恺先生把人类的生活分为三个境界,就是物质生活、艺术生活和宗教生活;我想,如果我们真的达到了宗教生活的境界,那么是不是可以同时体会到物质生活和艺术生活?

  明海法师:丰子恺先生这样的一个划分,只是一个概念名相的划分,实际上,人的物质生活、艺术生活和宗教是分不开的,它并不是三个生活,还是一个生活、不过有个层面而已。而且宗教生话,佛教里面讲是人的生死大事,是人对生从何来死到何去这个终极问题的关怀,它对人的物质生活、艺术生活和一般的精神生活都有根本的影响。打一个比喻,一棵树最重要的什么?是它的根,树根如果很深,很茂盛,很健全,那么它的枝叶也会很繁茂。所以说,如果这个向题解决好了,那么物质生活、艺术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别的方面,都会发生根本的转变,原因就在于生活的根不一样了。

  营员:今天早上妙华法师在讲座里鼓励大家去开一个佛教心理研究所,可能会对社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因为他是出家人,他的身份不太适合做这项工作。我不大理解为什么出家人不可以做这项工作,在教堂里,神父专门坐在一个小阁子里解答人们的疑问,为什么佛教寺庙里很少见到解答佛教徒疑问的僧人呢?因为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有什么疑问,不知道向谁去问,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一些书去看,有时候就比较盲从。如果我们的寺庙、出家人能够对大众开放,像我们今天下午这样一起谈天,是不是更好呢

  贤空法师:寺院都有客堂,专门来接待十方客的,信徒到寺院里去,有什么困惑,可以直接向知客师请教。

  明海法师:按照我们国家的宗教政策,出家人是不能够在宗教活动场所之外来讲佛法的。这是一个常识。

  营员:寺院以外的公共场合出家人不能讲法的规定,是单对佛教说的呢?还是包括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些其他教派呢?

  明海法师:按照政策,哪个宗教都是这样。

  营员:但在广播电台里经常可以听到基督教“福音”广播呀。

  明海法师:不过那是海外的,香港的。

  营员:四念处这个法门是一切众生脱离苦恼的根本的唯一的途径。这次台湾的性敏法师教我们经行,用的就是四念处这种方法。我以前都是念佛,所以在经行时就不自觉地一边走,一边念。当时法师就说,只要落脚抬脚之间,身体一点点的变化看得清清楚楚,没必要再背上佛号这样一种“包袱”。我想,在念佛之中是不是也可以落实四念处这种修行呢?

  贤空法师:其实,修四念处法门和念佛法门并不矛盾。你在念佛的同时,也可以依四念处来行持。比如你想去极乐世界,必须要生起一种厌离心,要观受是苦啊。释迦牟尼佛讲,人世间的苦恼很多,有了苦恼,才会生起一种出离心,这并不矛盾。也不是说,四念处就是唯一的修、学道路,法门有八万四千种,行脚时也可以念佛,都不矛盾。

  营员:我想这个经行的方法,无非是为了培养我们心念的专注和对自己的起心动念的觉察。如果在念佛的时候,能够像书上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目的是一样的,是吧?

  贤空法师:道理上是一样的。

  营员:“佛法”和“佛教”是否是两个概念?区别在哪里?

  明海法师:“佛法”和“佛教”确实是两个概念,什么是“佛法”呢?《金刚经》里讲一切法皆是佛法,这是说世出世间,有为无为,一切法都是佛法。这是从第一义谛、究竟了义来讲的,这是一个言语道断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是要通过修行去亲证的境界。释迦牟尼佛出世讲了很多法门,但是他讲的法就像手上的土一样,或者说像一片叶子一样,他没有讲的法就像大地的微尘,或者像整个森林。所以我们不要去执着,说佛法就是佛陀的言教。佛陀的言教是一个指着月亮的指头,它是要表达月亮,“月亮”就是实相,诸法的实相。这是从“一切法皆是佛法”这个层面而言,是要我们亲自去实践的。

  “佛教”是什么呢?我想,释迦牟尼佛一开始并没有说要创立一个什么教,他不过是把他体悟到的宇宙的真理,根据众生的根基,说出来了。那么后来有人跟他出家,就有僧团,僧团有僧团的戒律和制度,佛陀的言教后来整理为三藏十二部,这就是佛教了。所以,佛教是有相的,是很具体的,僧团怎么组织,寺院的建立,寺院的经济,寺院的管理,弘法的方式等等,一这一切都是有相有形的,这就是“教”。所以,“教”是一个方便,而且随时间的变化,根据地域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面貌。但是它的目的是什么呢?它的目的就是要去完成这个“法”对众生的教化,是为了向众生来表达这个“法”,可以说是一些方便、手段。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它有很大的变化,乃至于出家人的生活习惯,寺院的制度,还有所强调的经典,等等,这些都属于教相,教相不一样,但是法是不是一样的呢?是一样的。这个是不变的。所以,法是没有变化的,法是没有增减的,法是没有发展的,但是“教”是变化的。“佛教”和“佛法”的关系是很值得思考的。

  营员:参禅打坐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贤空法师:成佛。

  营员:你在参禅打坐时,你的心境如何?是不是有个蚊子叮你,你都感觉不到呢?我们初学打坐,坐在那里体会最深的就是腿又疼又麻。

  贤空法师:初学坐禅,肯定腿会痛、会麻、会胀,可能体会不到坐禅的乐趣。坐禅要是真的得到一种乐趣的话,那你连饭都不想吃了。坐在那里入定的话,小定可以几个钟头,大定能够坐几年,都不需要吃饭。我们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话:“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世间的一切物质的享受都无法跟禅定的快乐相比较。初学坐禅,每次时间不要坐得太长,但只要持之以恒,不断进步,就会逐步体验禅的境界。

  刚才你还问坐禅当中有没有各种现象现前。有一位禅师,每天坐禅的时候都看到窗户上来了一个人,就跟他师父说了。师父告诉他准备一些黄豆,等那个人来时问他一把黄豆有多少颗。后来他按师父说的去问,那个人就不见了。还有一个人每天坐禅时,总有一个人坐在他的腿上,他的师父让他拿一把椎子,等那个人来时扎他,结果他扎在了自己的腿上。所以完全是一种幻境。我们坐禅时,眼睛要稍微睁开一点儿,不要完全闭起来,如果闭上眼睛胡思乱想,那各种幻境都来了。

  营员:夏令营办得很好,我是第一次来,感觉特别深。我觉得寺庙很庄严,师父们水平都很高。我也受到很多教育,有很多启发。我现在主要说一些建议。我希望夏令营每年都能办下去,最好再延长几天。当然这需要经费,假如我以后有钱的话,我就希望向这方面投入一些。然后,我希望再有冬令营、秋令背、春令营,春夏秋冬各个季节都有,因为各个季节有各个季节的特点,都是禅的境界,一年四季让大家都有体会。

  明海法师:柏林寺除了夏令营还有许多其他各种活动,不过不叫夏令营而已。四季都有,春天有上元节吉祥法会,主要是念药师经,拜药师忏,为一年的生活祈祷。夏天就是这个夏令营。秋天有中元节报恩法会,主要是念佛和讲经。冬天是禅七,坐禅的法会,共21天。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大法会。你要是有时间,欢迎来参加我们四季的活动。

  营员:我在听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特别专注,但听完了之后,好像记不住什么东西。

  明海法师:你这个感受是对的。这说明你听的时候很专注,跟打坐一样。我们打坐,坐完以后,心里是多了东西还是少了东西呢?我们希望少东西。如果我们坐完以后心里多了东西的话,那是有问题了。所以你专注地听讲,听完以后好像又没有什么东西在你心里,但你的心可能比以前更加清明了。你所说的这个问题是很典型的,也正是佛教的教育方法和我们世间的教育方法不一样的地方。世间的教育是给我们增加东西,你看小学生的书包越背越重;佛教的教育方法不是给你增加东西,不是一个知识性的教育,它是向内的,向内开发你的心地,所以它是一个减法,不是加法。你越学应该是越来越少,越少并不意味着知识越贫穷,而是相反。你心里的东西越少,你的心越空的话,那么你容纳的东西就越多,所以你是越富有。

  问:照世俗的观点来看,忍辱是不是活得比较窝囊啊?

  贤空法师:绝对不是的。

  明海法师:忍辱的精神在于战胜自己,能忍的人最勇敢。世间最困难的事不是战胜别人,老子讲过,“胜人者勇,自胜者强。”能战胜别人的人是勇敢的人,能战胜自己的人是强者。佛教的整个的法就是战胜自我的法。你看秦皇汉武都是世间的英雄豪杰,但是他们战胜不了自我,战胜不了自我的贪欲、烦恼,对死亡的恐惧,等等。所以说,忍辱的人不仅不窝囊,而且是最勇敢的人,因为他能战胜自我。

  问:我觉得忍辱很难掌握,比如说,遇到恶人的时候,妙华法师讲可以以道义或武力对抗,可要是我面对这种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钱交给他,那这是不是忍辱呢?

  明海法师:忍的要义在哪里呀?在起心动念处。忍就是内心不动的意思,所以说忍辱不一定在形式上。如果你在起心动念处做得主了,你还手也是忍,你不还手也是忍。怎么讲呢?你还手的时候,可能出于慈悲,出于怜悯,你的心完全处于不动,可我们一般都做不到。我们要打人的时候,一般都是带着愤怒,是受无明的支配和驱动。所以,忍的根本精神不在于形式。

  问: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对大乘和小乘的界限划分始终不清,不知道究竟什么是大乘,什么是小乘。第二个问题是,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发现自己的心跑了的时候,叫它回来,它回不来怎么办?

  明海法师:你发现它跑了,就已经回来了。

  贤空法师:关于小乘和大乘,主要是发心大小的差别。大乘讲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小乘发的心是出离心。

  明海法师:除了发心的不同,还有修行的方法不一样。小乘主要是修苦集灭道和十二因缘,断除烦恼,进入寂灭;大乘修四摄六度,在无穷无尽的修菩萨道的过程中去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第三是结果不一样,小乘的果一般最高是阿罗汉,大乘的果就是成佛。

  营员:一个人一生中逆缘太多。

  明海法师:“逆”和“顺”是相对的。逆缘虽然是一种障碍,但它不是绝对的,假如我们能够正确对待的话,逆缘会变为顺缘。

  贤空法师:古代的祖师也讲,修行要带三分病。有病对修行有什么好处呢?它可以增长道心,更能使我体会到人生是苦,更深层次地体会到佛陀所说的法,修行会更加用功,可以说它对我们的修行是一种增上缘。如果一个人在非常顺利的境界当中,体会不到苦,他不觉得佛法对他有什么作用。四大部洲的北俱卢洲为什么没有佛法?那个地方生活条件太好了,人一点儿苦恼都没有。佛法本来是药,他没有病,你给他药没用。所以说,有逆缘,修行的人不要怕,把它当作一种增上缘,让它更加激发我们的道心,精进修道,那就更好了。

  问:祖师说禅就是“饥来吃饭困来眠”,这句话怎么理解?

  贤空法师:这句话是一个比喻,有人问开悟后的境界是什么,祖师就是这样回答的。困了就睡,肚子饿了就吃饭,要有平常心,修行就是这么简单。

  问:那不是人人都成佛了吗?

  明海法师:因为当前学佛的人的一个流弊就是把修行和生活对立起来,所以这个问题也有它的针对性。因为从根本上讲,修行和生活是可以统一起来的。不过,我觉得,把生活融化在修行里,把修行落实在生活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修行是一个非常艰辛、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去付出劳动。所以,我们除了在工作和生活里来保持修行以外,每天还应该有一定的时间专门的打坐或者念经,就是说,专门的修行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仅仅是流于口头的“饥来吃饭困来眠”,“无处青山不道场”,那么你很有可能会蹉跎光阴,到最后生死大事这个问题面临的时候,你会手足无措。

  问;我在一本书上看过,有位居士向你请示佛法,你说修要专修,学要广学,请问明海法师你现在专修的是什么?

  明海法师:我个人的兴趣主要还是在禅的方面。

  问;佛教是怎样看待身体疾病的呢?

  贤空法师:佛教中有“五明”之说,五明之一是医方明,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提倡用医药来治疗身体的疾病,并不是把所有的病苦都责成自己的业障,而不去积极治疗。有些是四大不调的病,也就是地、水、火、风四大不调的话,必须要借助医药来对治。每个人都不可能避免疾病的来临,来了就要正确对待。

  问:是不是有一种观想治病的方法?

  贤空法师:在佛教里讲,有一类病是医药治疗不好的业障病,比方说过去造的很多恶业,今世转受果报,非常痛苦,医药又无法治疗,这时候你要是求忏悔的话,诵经念佛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但不是说你在那儿观想一下,佛菩萨来给你诊病,那是不可能的。

  明海法师:观想治病,在智顗大师的《童蒙止观》中讲到过,但它主要是针对坐禅过程中生起的病。

  问;佛与佛见面都要互相问候“少病少恼否?” “众生好不好度?”佛是不是有时候也生病啊?

  贤空法师:佛在世间,临终示疾,是为了告诉我们众生,大家都有病,修行的人也有病。不是说信了佛教以后、修行以后就不应该有病。佛当然是没有病的,但是他为了示这个相,让你看到有病并不可怕,教我们怎么面对它。

  营员:我觉得像生活禅夏令营这样大型的活动在全国是不是少了一点?很多人希望了解佛教,但是这样的机会太少了。

  贤空法师:我希望这个道场能够带动全国各地的各大道场,我相信这—类的活动将来会更多。

  问:如果老人生病了,我们做子孙的应该如何开导他呢?

  明海法师:佛教很重视孝道。首先要在物质生活方面赡养父母,还要从精神方面让他高兴,“孝最难者,色最难”。“色”是好脸色,让他欢喜。此外,还要把佛法的真理开示给他们,我觉得这是尽孝道里面意义最大的一件事情。但你不能走极端。光给他们讲佛法道理,很空的道理,他们不容易接受;也不能和一般人一样,仅仅注重世俗的孝道方式,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问:随缘和事在人为是不是矛盾啊?

  明海法师:“随缘”这个词是从《大乘起信论》来的,它是讲我们的佛性真如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后来就用得广泛了。现在我们不去追究它最真实的意思,那么在生活里的“随缘”应该是什么呢?还是要有智慧的,因为有时候你随的缘是个错误的缘,是一个会给你带来病苦的缘,那个缘就不要随,所以在这里还是要辨别。另一方面,在奉献和索取,在播种和收获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我们索取要随缘,收获要随缘,但是我们奉献不要随缘,播种不要随缘。就是说,你得到什么要随缘,但是你的付出不要随缘。

  问:现代社会遇到农业、人口、环境污染等等一系现实问题。以佛教的理论,如何解释这个社会发生的问题?

  明海法师;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方面,佛教可以说不能解决我们人类生活的全部问题,但是,它能解决我们人类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也就是人心的问题。因为人类生活的一切问题:粮食问题、环境污染,战争、犯罪、吸毒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由人的思想发生作用而造成的。所以,佛教是从人心入手,通过改变人的心,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进而它的作用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二个方面,佛教并不反对人类生活中一切有益于人的幸福的资生事业。《妙法莲华经》的中心思想就是说,一切资生事业都是佛法,都与实相不相违背。“实相”就是真理。“资生事业”就是我们人类的各行各业。只要是对社会的进步、对人的生活有益的资生产业都是佛法,也可以说都是一种修行。

  问:要求一个人戒贪、嗔、痴可行,要求人类社会的成员都这样的话,只能是一种理想。

  明海法师:你是说如果让大家都戒贪、戒嗔、戒痴是不容易的,是很困难的,正是因为很困难,所以我们要做啊!如果容易,我们就不用做了。因为很困难,所以你们这么多人很辛苦,到柏林寺来学习佛法。因为很困难,所以我们也来办这个弘法的活动。这个不在于困难不困难,我们只有这个选择,去面对问题,去解决问题。

  问:你认为人类社会的前景如何?

  明海法师:人类社会的前景取决于我们人类自身。

  问:佛家是讲因果的,有句古话说,“欲知世上刀兵劫,且听夜半屠门声”。现在我们杀的动物越来越多,而且更快更残忍,很多动物都面临灭绝,连海洋里的动物、植物也在不断消逝,是不是这样发展下去,人类会招来灭顶之灾啊?

  明海法师:我没有神通,我不知道。

  问:禅定可不可以戒毒啊?

  明海法师:人如果有禅定,他就不会吸毒了。对于戒毒,佛法肯定是很有帮助的,不过现在没有人去实践。

  营员:我原来不学佛的时候,觉得自己挺精进的,历史、哲学什么东西都学。学佛之后,觉得对那些东西一样都不感兴趣了,就是对佛教感兴趣。我想看佛经,但是有很多东西又看不懂,念佛也能念,但是又很难坚持下来,又看到那种无常啊、空啊之类的,就变得更加懒惰了,有点儿蹉跎岁月的感觉。我想摆脱这种状况,怎么使自己在世间精进起来呢?

  明海法师:佛法要学习,世间对人类有益的东西你也要学习。所以,你学佛以后,要发起菩提心,要成佛,要度众生,这样来看,你在世间所做的一切工作,你学习的一切世间的善法,都是你成佛的一部分,都是你修行的一部分。你目前的心态与你的思想认识和心量有关系。心量要再大一点。

  营员:《金刚经》有一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不太理解。观音菩萨有三十二相,而且“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那《金刚经》为什么否定呢?

  明海法师:《金刚经》里讲:“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你理解了这句话,你就不用问我了。求佛的时候,要离于有相。

  营员:佛教界对台湾的南怀瑾先生有不同的评价,说他不是一个纯粹的佛教徒,因为他道家、儒家全通。我觉得佛法是包容一切的。据说南先生把道家和儒家都融合在佛家之中,使佛法更加接近生活,更加融于生活。请明海法师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海法师:对你说的我没有什么异议。他的书我没有认真看过。我觉得你们可以在入门时看他的书作为参考。

  问:如何圆满地读一部经?

  明海法师: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如果你读诵大乘经典,大乘的经典很多都是佛亲证的境界的现量,所以它往往不是一遍就能看懂的。你可以第一遍先从文字上把陌生的字弄通,然后再多读几遍。如果还是不懂,有一个方法,你把佛经供奉在佛龛上面,顶礼这部经典,希望自己能够领会这部经的甚深妙义,礼拜可以使你的心更加专注、虔诚、消除一些障碍。礼拜以后,你再读诵。读诵分两种,一种就是读,不去琢磨它的意思。还有一种,可以一边读一边思维它的意思。你不要急于看别人的注解。等你自己有一个领会,有一个见解了,再看别人的,那时候你会更有收获。另外,如果一部经太长,可以一部分一部分来读。

  妙华法师:希望大家在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大脑思考,然后再提出来,而且要提与自己的生活实践和自己生命的解脱清凉相关的问题。这样我们的座谈会就有深度、广度和力度,每个人的发言对别人来说都是一种学习。

  问:我是个体经营者,开了一家酒店,效益很好。我先生是佛弟子,他不同意我开酒店,他极力劝我来参加夏令营。我一开始几乎什么都听不懂,但是各位法师的演讲使我受到了深深的启发。我觉得,佛法能指引一个人从黑暗走向光明,所以我就皈依三宝并且受了五戒。受了五戒就不能杀生,原来我不知道杀生有很多的罪过,现在认识到这一点了,那么我回去应该怎么办呢?酒店是马上停业呢,还是照常营业呢?

  妙华法师:这个问题表明你对五戒中的不杀生提升了认识,同时体现了你的慈悲。我们长期贯穿了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就是一切为人服务,所有的猪马牛羊,人类就应该吃它。人们从来没有考虑,动物本身也有生存的权力,我们有没有资格吃它。人类这种腥风血雨的杀生,已经造成了一种心理势态。人的吃饭问题造成了地球资源很大的枯竭。还有也是从人的利益出发,我们划分了哪些是珍稀动物、哪些不是,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所以就有了哪些应该保护、哪些应该消灭。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生命,那么可能就会好得多。

  佛教不杀生是从慈悲心出发的,它是从很深的因果关系中,看到了生命的内在联系。但不杀生和不吃肉之间是有距离的。我们的心需要慢慢地让它变得充满爱心和慈悲。汉传佛教的一个特点就是出家人独身、素食、僧装,好像佛教徒就必须素食,实际上不杀生并投有规定在家人不许吃肉。但是有一个绝对性的原则,就是活的生命绝对不伤害。不管是自做还是叫他人做,亦或是见做随喜。因此,我建议你的酒店不要给人家吃活鱼活虾,这样你的效益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你的酒店照样可以营业,千万不要因为参加了一次夏令营,回去你的酒店就停业了,那样人家还不骂我们这些和尚,尽叫人家下岗、失业。另外我建议你读一下《善生经》和《维摩诘经》。维摩诘菩萨就是在红尘当中,在酒店、妓院、街头下棋的地方,和那些达官贵人接触,“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不过你有没有这个手段我就不知道了。

  问;在家修行的人,角色很难把握,比如我在家是妻子,上班做经理,既是母亲又是女儿,还是居士,在各种角色转换的过程中感觉很难把握。

  妙华法师:因此你就要向观音菩萨学习,千手千眼,哪里祈求哪里应,你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非常多,方方面面都有牵缠,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智慧、心量以及健康的身体。不过你要在众多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在众多的事物中抓住主要事物,纲举目张。不要把自己搞得手忙脚乱。

  问:有时候现实生活和佛法有矛盾,比如做生意,有各种不道德的手段,如果不那么做,公司就可能干不下去,怎么办呢?

  妙华法师:假如说商业竞争确实像你说的那么无可奈何,我想,你还是依于佛法,即使是你的经济生活受到一点损失。我觉得各种各样的竞争手段,无非是为了温饱,为了生活得更好一些,但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损害别人,诱惑别人甚至出卖自己人格的基础上,我觉得人这实在是太泯灭自己的智慧了。商业竞争应该有商业竞争的道德准则,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同样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毕竟这个社会总体来说还是向上向善的。

  问:我是老师,工作很忙,早晚拿出时间念经是很困难的,那么如果我的目标是:在单位做一个好老师,在家中做一个好的家庭成员,那么能不能就不念经了?

  怀进法师:太虚法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如果你在工作生活中能够很好地尽心尽责,本身就是在学佛。所以不一定非要念经,重要的是把握自己当下的一念。但是平时还是要多挤出时间来念经。

  妙华法师:我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位女居士学佛不久,她的丈夫就向我反映说:“她早上5点钟就把我叫起来做饭,然后她去打坐,一坐两小时,我饭也做好了,她吃完饭,就说:‘你洗碗,我还要拜佛呢。’像她这样学佛我受不了,我成天得伺候她。”佛法与其他哲学思想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个体生命的实践,或者说在于个体生命的亲证。你是老师,你可以把佛法信仰中的敬业精神贯穿到教育人子的高度责任中去。这本身就是菩萨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实践。并不是说所有的人信佛之后,每天都要捧着经书念,要把佛法的精神运用到生活中去。但这不等于说,你可以因为工作忙而找借口。还是要有一种菩萨精进不息、珍惜时光的态度,比如说在双休日,忙里偷闲,可以诵诵经典、看看经论。形式和内容都很重要。

  问:出家人早上起来念经时气息的快慢节奏是不是一种锻炼,比如类似于气功?出家人一般都很瘦,是不是吃得太简单了?

  妙华法师:早上念经,如果非要从修命的角度来讲的话,它是一种吐纳。如果你会在殿堂上用功的话,它本身是很好的锻炼。一般来说“持戒比丘相庄严”,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出家人用功办道的话,像柏林寺的生活,营养是没问题的,有的人气色不好,身体很瘦,我觉得功夫还不到,时间长了可能就好了。

  问:佛教中善恶是怎么判断的呢?

  妙华法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一佛到七佛共同的教诲。我们受三皈五戒的时候,就是什么什么(恶业)不当做;受菩萨戒的时候,就是什么什么(善业)应当做。善恶应以人类的共同的标准为标准,而不应以某个阶级、某个国度的标准为标准。从哲学意义上讲,善恶是有阶级性和地方性的:而佛法的标准是从生命的本质去谈的。佛法所说的“自净其意”,让我们生命所达到的那种净化状态是不带有阶级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法的标准是跨越阶级的。

  问:如果有好的动机,但是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那么这是善的还是恶的?

  妙华法师: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做事热情很高,但结果是帮倒忙,这种人智慧不足。学菩萨行的人,要把动机和方法统一起来,不统一效果当然会不好。不过有时候客观效果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一件好事也会受到社会不公正的利用或评判,原因是很复杂的,我觉得不必太计较它了。

  问:像比尔·盖茨他们这个电脑行业,有的评价特别好,有的则持相反意见。您觉得它是善的还是恶的?

  妙华法师:当把电脑的运用价值说到一个能够代替一切的时候,这个人就犯了科学主义的错误。对科学的迷信也是现代人的一种通病。对于我来说,电脑仅仅是一个文字处理工具,是大脑的外延。还有人认为电脑时代就是进入世界末日了,这种说法有些耸人听闻。其实电脑的出现使人类生活全球化了,使信息时空缩小了,减免了很多劳动力,但它永远不会代替人脑。

  问:我想比尔·盖茨不一定知道佛法,但他也做了很多好事,像他这样的人,死后的去向会怎么样呢?

  妙华法师:我先要告诉你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区别,释迦牟尼佛只是发现真理者,他不是创造真理者,因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要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佛教的五戒十善,不管他有没有听闻佛法,他必然会有好报,但是他定位在贤善,不能够成圣。因为圣人必须悟道,悟道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问:有一次我骑车的时候,突然感到有什么东西特别亲切,有点儿想哭的感觉,但只是那么一念之间,是不是那时候有更深层次的知觉在那里?

  妙华法师:当我们身心调节得比较好的时候,思想进入一种比较清净的状态,心的慧光有时会自然闪现、你的感觉是一种宗教体验,这种体验在修禅定的时候有共通性,也有特殊性。

  问:有些基督教徒、无主教徒劝我不要信佛教,说佛教男女不平等,而且你们虽然不杀生,可是吃的植物也是生命啊。我努力解释,但他们并不信服。我记得一句话:佛度有缘人,那么这些人是不是没有佛缘呢?以后我再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妙华法师:一个人学佛以后,要有一种接纳别人信仰自由的胸怀,对于不信教或者信其他教的人,你要包容他们,这样你才有亲和力和影响力。你讲的这个问题可能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我觉得这需要时间。每一个人,他信不信宗教或信仰什么宗教都有他自己的缘分。遇到讲理的人,你把道理讲清是一种能耐,遇到不讲理的人,你不讲话也是一种能耐。但是你心里一定不要起嗔恨的念头,也不要起“我比你高,你那么愚昧”的念头。我们应该包容别人,要允许地球上有不同的信仰存在,这是一个佛教徒应有的胸怀。假设一个家庭中,有人信佛,有人信道,有人信基督,有人什么也不信,这时如果你是那个佛教徒的话,你不必在一夜之间改变别人的信仰或者扭转别人的世界观。因为当我们把菩提的种子种下去的时候,我们不要怕它不开花不结果,因缘成熟了它一定会的。在生活中,有些人会因读一本书而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向;而有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跳黄河心不死,那你又怎么办呢?你没有能耐度他的时候,你只能给他种下一种因,他知道世界上还有佛教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硬把别人拉进佛门来。

  问:四弘誓愿有一条要度尽众生,但是在生话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我发愿要跟每个众生结善缘,但怎样才能让所有众生都满意呢?

  妙华法师;首先我们学佛的人要重因不要重果,就说但看脚下,莫问前程。你努力去做了,就不要太计较是否收到应有的结果。另外,四弘愿被称为“无相大愿”。世界众生,胎卵湿化,无边无尽,菩萨站在河边,救了这个救那个,忙得不亦乐乎,这正说明菩萨有工作干,菩萨是在不休息中成了菩萨。如果说你把众生一篮子都打尽了,都从此岸度到彼岸去了,那剩下时间你干什么啊?因此,这个愿叫做无相大愿。正因为众生难度我才要度,因为众生度不尽我才要度,就是在度而无度当中提高自己的无量功德。

  问:我觉得自己活得很累。今年我开始读《金刚经》,一开始我一点都不懂,就想把它丢下,可是丢下它,心又有些自责。听说读《金刚经》能多挣钱,是不是这样呢?

  另外还有一件事,去年我坐一位朋友的车出了车祸,他不幸去世了,而我活了下来。我一直在想,如果当时我不叫他出去、或者劝说他不要开快车、或者把他送到另一个医院,是不是他就不会死了呢?我很迷茫,我该怎么办呢?

  妙华法师:你讲的这些都特别具体,我只能从宏观的意义上回答你,希望你能从中得到启发。念《金刚经》能否发财,在南方农村,普遍认为读诵《金剐经》可以消灾免难、招财进宝,这实际上是一种比较朴素的民间概念。我觉得我们不能要求释迦牟尼佛让我们每个人都有钱挣、有饭吃;但是我们可以要求佛陀,当我们心灵有病的时候能够从他那里得到一个药方,佛陀是我们的精神导师。那么要发财的话,还是要念好“生意经”;《金刚经》属于一种出世的东西,对治的是精神上的烦恼和困惑。当然,这二者也是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用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情。

  车祸这件事反映了一种心理学的问题。在社会交往中,一旦出了事情,有的人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这种人非常可恶,因此别人都不愿和他打交道;还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把这种责任归咎于自己,造成一种内向形的自我谴责,结果造成一种社会恐惧症,不敢和人交往。这都属于现代人的精神障碍。我觉得,属于你的责任你就应该负责,但不要盲目地把一切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如果你已经尽了力、尽了责任,那你就不必过分谴责自己。

  问;我们早晚课念的咒语是要与天上神仙做信息交流吗?单从发音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比绕口令还难读。请法师解释一下。

  妙华法师:佛经中的咒语,我们把它称为真言,它是一种符号、一种密码,但不是用来和某个神仙沟通的一种桥梁。它的作用,一个是总持,对消除我们的业障和习气毛病具有加持的作用;另外它还具有开启心智的作用。比如早上念的楞严咒,出于《楞严经》,它主要是对治我们的欲心。大悲咒是净化我们的环境和心灵,起到消灾免难的作用。咒语是音译的,不需要去理解、分析字里行间的意思。只要你念诵咒语,它就具有加持的作用,就能净化我们的心灵,当你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正定。持咒和念佛、参禅的效果是一样的。

  问:我们回到各自的生活当中后,究竟应该怎样修行?

  妙华法师:第一亲近明师。和明师、皈依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因为生活中的问题一定是非常复杂的,不会有一个共同的答案。第二结交良友,结交一些有正知正见的居士,相互提携。第三常随佛学。一方面是佛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另一方面是经常看一些经典论著,提高我们的智慧,使我们对佛法有全方位的掌握和应变能力。我想,如果做到这三点,你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

  问:这几天看到明奘法师很辛苦、忙碌,会不会耽误了自己修行?

  明奘法师:因为我个人的修行不到位,所以显得非常忙乱,应该做到“垂手而治”才是最好的,至于会不会影响修行,我想要取决于怎样理解修行了。修行广义上讲包括身、口、意的每一个方面,起心动念是行,举手投足是行,开口说话也是行,修行是时时刻刻,点点滴滴的事。对一个出家人来说,修行和弘法是本分事,只是有的偏重于修行,有的人偏重于弘法。做具体工作比如接待信徒等对修行会有些影响,打坐、读经的时间要比别人少,但大和尚倡导“生活禅”。他说,我不看你的腿能盘多长时间,我看你待人接物是否发脾气,是否愁眉苦脸、不耐烦,看你桌子擦得是否干净,房间里是否整齐,每件事是否做得有条理、合佛法、有人情味。

  菩提法师:这几天都是法师在上面讲,你们在下面听。其实学习佛法不是我说你听,有时需要双向交流。

  问:怎样理解“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菩提法师:“万法皆空”是指世间的一切法,包括色法、心法,皆无自性,本来清净,不生不灭。这是一切诸法的本来性、安然性、安定性,有情与无情都具有这种性质。

  “因果不空”是从因果的缘起相而言的,不空的是它的因果相、因果性,所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空的当下也展现了—种无自性,所以不空也不能理解为实有。佛法讲:“空、不空皆不可得。”既不可堕入顽空或者断灭空,也不可执为实有。“因果不空”是要我们深信三世因果法则的必然性,在我们迷的时候,必须感知有“因”,通过“缘”而达“果”。虽无—个实实在在的因果可空,但因果这种相却是宛然现前的。佛法就是要在一切无自性空当中建立一切善恶因果,正因为是无自性空,所以才会有善恶受报的缘起相。缘起性空统摄一切诸法,所以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万法皆空”是从第一义谛无自性空来谈的,而“因果不空是从缘起的相上谈的,然而缘起性空是不二的。

  问:如何理解无始以来就有无明?

  菩提法师:有无始的无明,也有无始的智慧。无明从什么时间开始,众生的生命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无法回答。佛教反对第一因,因为有了第一因,那第—之前是什么?许多宗教和哲学流派非得寻找到第一因,佛教认为“无始无终”,当然在无始无终之间有生命的形态变化过程。无始无明与无始以来的法性都是在一起的,离开无明没有另外一个智慧。所以无始以来有无明,无始以来有智慧。我们把无明称为“痴”。“痴”字很有意思,病字框中一个知,就是说我们的知见发生问题了,是一种病态的知。无始无明是释迦牟尼佛为了讲述众生流转生死原因而设立的一种假名,只是随顺我们众生,用无明这两个字来概述生死流转的根本,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就构成了我们这些苦命儿。《大乘起信论》说的“最初的一念无明”,那也是为了说明的方便。佛教不是本体论,是缘起论。从这一角度看,佛教有时很抽象,但又非常地实在,我们要在不断深入的修习过程中,把我们现前就有的病态的知见转变为真正的知。“知”在古汉语里同“智”。转无明为智慧,呈现出“烦恼即菩提”的境界。

  问:有位老师修习道家功法,却要往生净土。是否所修功法并不重要,只要愿力到了就可以?

  菩提法师:往生净土必须有信、愿、行,如果他不相信阿弥陀佛,也没有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恐怕往生有困难。因为不懂得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是怎样形成的,他没有与净土法门相应,就会有困难。

  问:如何消除打坐时的腿痛?

  圣凯法师:打破痛的方法就是观察痛从哪里来,是腿痛还是我痛?如果腿痛,那我就没有痛。禅宗里参究“念佛是谁”,如果念佛是我,那我在哪里?说手是我,不对;说脚是我,也不对。我们的感觉是错误的,疼痛具有虚妄性。关键要离开那种感觉,对痛不理不睬,坚持下去,腿痛一定会减少的。

  问:我的眼睛得了眼癌,有一天就会变瞎。请问是不是过去造恶所致,是不是通过拜佛、念经、忏悔就能延缓变瞎的进程?

  菩提法师;这肯定有业力在其中,可以通过虔诚地拜佛,忏悔,祈愿诸佛菩萨的加持,希望能够延缓变瞎的进程。假如有一天真感受了这样的果报,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要相信因果。虽然肉眼看不到了,但要努力让自己心底的光明照亮人生,照亮别人。世界上有许多人虽然睁着眼睛,可还是什么都看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勤修佛法,真正打开我们的慧眼、法眼,行菩萨道,用自己的智慧之光照亮每一个人。

  问:开悟在成佛的道路上处于什么位置,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菩提法师:开悟离成佛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理要顿悟,事要渐修”,即使开悟了,见到理了,依然需要艰苦地修行,开悟不是成佛,只是见到诸法的法性,开悟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而且我们没有开悟,不能测度开悟者的境界。

  圣凯法师:开悟是见地上的事,开悟的人具有佛的知见,但开悟后还要“林下水边,常养圣胎”。

  问:崇拜佛像与现在崇拜偶像有什么区别?佛像开光是怎么回事?

  菩提法师: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我们礼拜佛像,是对佛陀的怀念,是为了唤醒我们对佛陀崇尚人格的敬仰,激发自己学佛的决心,使我们也能达到佛、菩萨的境界。我们崇拜的是佛所发现的真理,佛的法性与我们本自具有的法性不二。“我爱我师,更爱真理”,而不是简单的佛像。但也不能说佛像就不是佛,因为佛弟子把佛陀全部的思想、精神等都塑在这个形象当中,通过形象来表示大慈大悲、愍念众生的内涵。关于佛像开光,不是给佛像而是给我们众生开光。当年祖师们想通过开光这样的仪式来激发我们内心的光明,后来流传久了就颠倒了原来的本末,变成给佛开光了,其实我们哪有什么资格给佛开光。

 
 
 
前五篇文章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六届传灯法会开示(净慧法师)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六届遵规守戒,把修行落实在具体生活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六届在山水中放松自己(济群法师)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六届经典讲座(净慧法师)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六届淺谈《楞伽经》(湛如法师)

 

后五篇文章

惟贤法师:皈依、忏悔、发愿的广大意义

惟贤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六届柏林夜话

惟贤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讲于上海玉佛寺)

惟贤法师:与游本昌先生(济公)的精彩对话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