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俱舍论记卷(二) |
 
俱舍论记卷(二)
俱舍论记卷第一(末) 又解。是不正义。以别说故。虽说空一显色是空界色。然别有体 正理不破。前解为胜 若依法蕴足论第十卷。二十种色外。更说有空一显色。相杂红.紫.碧.绿.皂.褐。及余所有眼根所见 解云。空一显色广如前释 红是赤摄。紫。碧青收。或碧是青.白。绿是黄色。或是青.黄.皂.是青色。褐色不定。随其所应青.黄等摄。此等诸色随其所应。余色相杂。更立异名。据本正色皆青等摄 此中正者至故今不释者。随难别解。如文可知 或有色处至影光明闇者。此下明四句。此即初句 问影.光.明.闇。自体虚疏。无有形段。触非极碍。唯生显智。理在不疑。青.黄.赤.白。必与形俱。如何唯显初句摄耶 解云。理实无有离形青等。而言青等有显无形。据生显智偏强胜说。如新染绢。虽亦有形。以显新生。生显智强故初句摄。此文应言青等一分。以显。形力齐生智等者俱句摄故。而不说者略而不论 又解四洲空中所见显色。青.黄.赤.白唯显无形 或可。天中青.黄.赤.白四种宝地。如光明等有显无形。故初句摄。若作此解。形俱显色及显新生。皆俱句摄 若依识身十一.婆娑十三.正理三十四。第一句中更加空一显色。此非正义以别说故 或是正义。空一显色。若据本色青等色摄。若据末色明色所摄。并如前解 然别说者。为显差别 若依正理三十四有一说。第一句中唯说影.光.明.闇。此师意说。青.黄.赤.白无有离形。俱句所摄非初句收。此即意别 又解。此非正义。诸论皆说青.黄.赤.白。初句摄故 又解。是正义。影.光.明.闇.决定无形。是故别说。青等不定。若别新生即初句摄。若形俱起即俱句收。故不别说 或可。青等有离形者。有附形者。不定不说 或有色处至身表业性者。此即第二句。虽有形处必亦有显。言无显者。据生形智偏强胜说。如新裁制绢白等物。虽亦有显。形色新生生形智胜故。第二句摄。长等一分身表业性。即是新生身表相显。此中偏说。以实亦通新裁绢等 又解。长等一分。即是一切形新生者如身表业性。此即别指事 若作此两解。无别新生显.形俱者。皆俱句摄 又解。即身表业名长等一分。业性暂起生形智胜故偏说表。不通余形。故婆沙一百二十二云。形可了知非显者。谓身表色。若作此解。显.形俱色。及新裁制者皆俱句摄。若依婆沙七十五有一说。不立第二句。此非正义。诸论皆说身表业色第二句故 或于正义理亦无违。不立第二句者。以身表边必有显故。俱句所摄。以青等色有离形者故初句摄。此即意别 或有色处至谓所余色者。此即第三句。显.形平等无别新生。生智力齐皆俱句摄 所余色者。即余十二种色。故婆沙云。或有显。形故可知。谓余十二种色。谓长.短.方.圆.正.不正.高.下.云.烟.尘.雾(已上论文) 此第三句亦应言青等一分长等一分。而不说者。略而不论 或可。影显 或余色言已表一分 又解。于此聚中有显形者。皆俱句摄。若显离形是第一句。虽身表边亦有显色。然别立为第二句者。业性暂起生形智胜故别说之。若依正理三十四。有一说意。第三句中十六种。除影.光.明.闇。此师意说。无有离形青.黄.赤.白故青等四俱句所摄。非初句收。虽身表处亦有显色。而别立为第二句者。如前释通。此即意别 又解。此非正义。诸论皆说青.黄.赤.白初句摄故 或于正义亦不相违。且据青等有形者说.以实。青等一分亦初句摄 若依杂心。立壁画等为第三句。此非正义。正理论意。不许壁画有别实形。夫形色者。触忆长等。触画不忆。明非有形 或是正义。正理论说画无形者。据轻薄色触不忆形。杂心言有据重色说。触可忆形。各据一义理并无违 有余师说至有长等故者。叙异说。唯光.明色其体清妙。以散空中无形状故。唯生显智。现见世间青.黄.赤.白.影.闇色处。其相稍粗形状可了。有长等故。此非正义。诸论皆说影.闇色等初句摄故。若依婆沙七十五有一说。空界色为第四句。此非正义。诸论皆说显色摄故 若依正理三十四有一说.意.香.味.触.及无表色为第四句。故彼论云。或有色聚俱非可知如香.味等及无表聚。正理论意约六境说。然不说声以非恒故 或等中摄。此于正义亦不相违 若依识身十一意。说五根.四境.及无表色为第四句。故彼论云。无显无形者。谓若诸色无显无形 识身论意据十一种色四句分别。此于正义亦不相违 如何一事具有显形者。外难。外难。不解意谓。一色具有显。形二体。便一极微有二分过。故为征问。如何一极微事。具有显.形二体说为俱句 此难前师 或难后师 或通难二 由于此中至非有境义者。通难。由于此色聚中显.形二种俱可知故。此俱句中言有显.形者。是有形.显二智义。由生显形二智。表有显.形二色。非。言一体亦显.亦形。故言非有境义 此述毗婆沙师解 若尔身表中亦应有显智者。论主难破毗婆沙师 若彼聚中能生二智。即谓彼聚有显有形。身表业色既必显俱。亦应有显智。不应唯形无显句摄 已说色处当说声处者。结前生后 声有八种至差别成八者。此下别解。所闻名声 差别有八。一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可意声。二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不可意声。三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可意声。四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声 无执受大种为因声亦有四种。准此应释 故婆沙十三云。声处有八种。谓执受大种为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此各有二。谓有情名声。非有情名声。此复各有可意.不可意别。故成八种 问无执受中。如何得有有情名声 答如入阿毗达磨论第一云。声有二种。谓有执受。及无执受。大种为因有差别故 随自体者名有执受。是有觉受义。与此相违名无执受 前所生者名有执受大种为因。谓手.语等声 后所生者名无执受大种为因。谓风.林.河等声 此有情名非有情名差别为四。谓前声中语声名有情名声。余声名非有情名声。后声中化语声名有情名声。余声名非有情名声 此复可意及不可意差别成八 彼论既说后无执受声中。化语声是有情名声明知无执受中得有有情名声 问化语有名。为成就不 解云。成就。故此论第五卷云。又名身等。有情数摄。能说者成。非所显义 问化语有名。为是业不。解云。是业。故婆沙一百二十二云。问诸化语是业不。有作是说。彼是语业。由心发故 有余师说。彼非语业但名语声。以所化身无执受故。婆沙虽无评文。且以前师为正。不言有余师故 问化语是业。为成就不 解云。成就。故婆沙一百三十二云。有成就欲界系所造色。亦色界系所造色。谓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发欲界语 以此准知。成就化语。若言婆沙据即质化故言成就。若离质化则不成就者。捡寻婆沙上下论文但言成就化语。无有不成化语之文。若言化语通成.不成。婆沙应言若即质化语成就。若离质化语不成就。彼论既无此说。故知定成化语 问如箫笛等。亦是无执受大种因声。同化语声。为有名不。及是业不。复成就不 解云。无名。故此论云。有情名声谓语表业 此非语业故无有名。有歌曲等似名。非真。如镜中火似真火。而非真火 亦非是业。故婆沙一百二十二云。问箫笛等声。是语业不。答.彼非语业但是语声。由风气等所引发故(已上论文)既非有名亦非是业。故不成就 问如化四境。非名非业。如何说成。解云。由心力能亲发化故。可说成就。箫笛等声即不如是。故不成就 又解。化语无有实名。论言化语是有情名声者。似有情名。非实有情名。如镜中火似真火。而非真火 既非实名。亦非成就 化语非业 婆沙解。化语是业.非业。既无评家。且以后师为正 又此论业品亦同婆沙后师。故业品云。散依等流性。有受。异大生 解表大种同散无表。用执受大种造。化语既不用执受大种造。明知非业 化语虽非是业。而得名语 由心力能亲发起故。可言成就 箫.笛等声虽名为语。非亲发起。故不成就。若作前解。释后证言同散无表者。据非化语业。若据化语业。即用无执受大种为因 上来虽解化语真似两说。于无执受皆具四声 又解。由门异故成八种声。谓有执受。无执受因声。有情名声.非有情名声。各有可意。不可意。总成八种 问执受.不执受因声。与有情非有情名声。相对何别 解云。应作四句。有是执受因声非有情名声。谓手等声 有是有情名声非执受因声谓化语声有是执受因声亦是有情名声。谓语表业声 有非执受因声亦非有情名声。谓风林等声 问执受不执受因声与可意不可意声相对何别 解云。应作四句。有是执受因声非可意声。谓内发恶声 有是可意声非执受因声。谓外发好声 有是执受因声亦是可意声。谓内出好声 有非执受因声亦非可意声。谓外发恶声 问有情非有情名声。与可意不可意声何别 解云。应作四句。有是有情名声非可意声。谓语出恶声 有是可意声非有情名声。谓外出好声。而无有名 有是有情名声亦是可意声。谓语出好声 有非有情名声亦非可意声。谓外出恶声。而无有名 若依婆沙十三。有一师更说。有有情数。非有情数大种因声 故故彼论云。有作是说。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各有可意不可意别 有情数大种因声。非有情数大种因声。亦各有可意.不可意别。故成八种 正理八声亦同此说 问此论执受.不执受因声。与婆沙有情数。非有情数因声。何别 解云。但是执受因声定是有情数因声 有是有情数因声非是执受因声。谓化语声 但是非有情数因声。定是非执受因声。有是非执受因声而非是非有情数因声。谓化语声 问此论有情名。非有情名声。与婆沙有情数。非有情数因声。何别 解云。但是有情名声。定是有情数因声。有是有情数因声。而非是有情名声。谓手等声 但是非有情数因声。定是非有情名声。有是非有情名声。而非是非有情数因声谓手等声 问此论可意。不可意声。与婆沙有情数非有情数因声。何别 解云。应作四句。有是有情数因声非可意声。谓语出恶声 有是可意声非有情数因声。谓外非情出好声 有是有情数因声亦是可意声。谓语出好声 有非有情数因声亦非可意声。谓外非情出恶声 执受大种至非有情名者。此即别释。如文可知 问此论言有情名声谓语表业者。何故正理第一云。此语表业复有二种。谓依名起。及不待名起 依名起者复有二种。一者有记。二者无记 不待名者二种亦然 准彼论文。有语表业非与名合。如何乃言有情名声谓语表业 解云。但言有情名声是语表业。非言一切语表业。皆是有情名。如有语表无名合者。即是非有情名声。依名起者谓有诠表。不待名起者谓嗔笑等声。故不相违 又问语皆业不。解云。口内者是语亦业。出口者是语非业 故正理六十解发语风中云。此居口内名语亦业。流出外时但名为语 又以此文亦可证有离质声也 有说有声至合所生声者。此叙杂心论师义。许内.外两具四大。合生一声。名因俱声 如不许一至声亦应尔者。论主破。如色中不许一显色。极微。二四大造。声中亦应不许一声.二四大造。若二四大同造一声。同得一果。应二四大展转相望为俱有因。成过失故。理非二大同得一果为俱有因 复有别过。此声为情非情。若言是情。有外大造。若言非情有内大造 有解。据缘说俱。然声各别。此解不然。若作斯解破即不成准破故知彼计俱声 已说声处至苦淡别故者。此别明味 所尝名味。如文可知 已说味处至及平等香者。此别解香 所嗅名香。婆沙十三亦说四香。与此论同。于四香中。好.恶二类摄香总尽。于二类中有等。不等 正理解等.不等香有两解。第一师云。增益损减依身别故(解云。等谓平等。香力均平增益依身。不等谓太强成损。太弱无益。损减依身于好恶香中有增损者名等不等 余者即是无益无损) 第二解云。有说微弱.增盛异故(解云。微劣是等。增盛名不等)正理解本论三香亦有两解。第一解云若能长养诸根大种名好香。与此相违名恶香。无前二用名平等香。入阿毗达磨亦同此解(解云从是恶香。但能长养诸根大种亦名好香。纵是好香。若能损减诸根大种亦名恶香。此师意说但能长养名好香。但能损减名恶香。无长养损减者名平等香) 第二解云。或诸福业增上所生名为好香。若诸罪业增上所生名为恶香。唯四大种势力所生名平等香。此师约胜.劣.处中以解 又五事论云诸悦意者说名好香。不悦意者说名恶香。顺舍受处者名平等香 解云。约情说故名好.恶等香。论体无记。此与正理第二解义亦无违 问四香.三香各有两解。如何相摄 解云正理四香中第一解与三香中第一解相摄。增益义当长养。损减义当非长养。无益无损义当平等 三香中好香摄四香中等香 三香中恶香摄四香中不等香 三香中平等香摄四香中好.恶二香。以于好.恶二香中。增益者名等香。损减者名不等香。余不能增益.损减者名好香.恶香。此即义当平等香 又解。三香中好香。摄四香中等香全。好.恶香各少分 三香中恶香摄四香中不等香全好。恶.香各少分 三香中平等香。摄四香中好.恶二香少分。以四香中好.恶二香摄香总尽。于中离出等.不等香故。三香中等香。摄四香中好.恶香各少分 正理四香中第二解。与三香中第二解相摄 增盛义当罪福业生。体既增盛故知业感 微劣义当唯大种生。体既微劣故知非亲业感。唯大种生 以此微劣.增盛二香摄好.恶。尽。故说三香摄四香尽 又解。三香中。若福业增上所生名好香。即摄四香中好香全.不等香中少分。三香中。若罪业增上所生名恶香。即摄四香中恶香全.不等香中少分。三香中。若四大势力所生香名平等香。即摄四香中等香。以当微劣故。所以四香中别说不等香者。于好.恶香中。有增盛者别立。如沈.麝等。是好香中不等香。如葱.韭等。是恶香中不等香故 三香中好.恶二香。各摄四香中不等香少分 已说香处至同修勇进乐者。此下别解触 所触名触。即十一种 虽根对境实不相触。无间生时。根是识依假说能触。触非识依不说彼触能触身根。但名所触。触与身根极相邻近故得触名。香.味二种虽亦至根。非如彼境故不名触 问一切四大。皆发身识不 答异说不同。故婆沙一百二十七云。问缘五色根所依大种发身识不。有说不发。如五色根。不可触故。不发身识。所依大种理亦应然 问若尔何故。说为身识所识。答依法性说身识所识。未来世中身识境故。然无现在发身识义 有说。除身根所依大种。皆能发身识。以身根所依极邻近。故不能发身识。然他身识所缘境故。亦得名为身识所识(虽有两解然无评文) 滑等四种显别有体。不同经部故各言性 冷.饥.渴三。是心所中欲之异名。非正目触言触是欲。从果标名。故不言性 法蕴第十亦同此论。然婆沙十三。七所造触皆有性字。言性者据体性说。一切诸法皆有性故。不言性者显从果立名。或略不说 若依经部。触中。但有四大种无别所造触 问涩.滑.轻.重.各相对立。何故对冷不说燸耶 解云暖即火大故不别立。难云冷即水大应不别立。解云。水是湿性不应名冷 问七所造触。何大偏增相望有异。答如婆沙一百二十七云。不由大种偏增故。滑乃至渴。但由大种性类差别。有生滑果。乃至。有生渴果 有余师言。水.火增故滑。地.风增故涩。火.风增故轻。地.水增故重。水.风增故冷。风增故饥。谓风增故击动食消。引饥触生.便发食欲。火增故渴。谓火增故煎迫饮消。引渴触生便发饮欲(然无评家。正理同后师)问闷.力.劣等。何触所收。答正理第一云。闷不离滑。力即涩.重。劣在轻.耎。轻性中摄。如是其余所触种类。随其所应十一中摄(已上论文) 四大指同下解 释滑等四如文可知 冷.饥.渴三相隐难知。若不约果以明其体难显。谓暖欲因名冷。食欲因名饥。饮欲因名渴。冷.饥.渴三是欲异名。因触生欲。触是因.欲是果。此三皆于触因之上立欲果之名。作如是说。故入阿毗达磨云。由此所逼。暖欲因名冷。食欲因名饥。饮欲因名渴。此皆于因立果名故 引颂证于因立果名。佛出世非乐。能生乐故称佛为乐。因立果名。余准此释 问火大热触亦生冷欲。何不以欲标名。解云。火大是强当体立称。冷触昧劣故从果立名 于色界中至传说如此者。约界分别。色界不资段食故无饥.渴。余皆有。彼界衣服。一一别住即不可称。多衣积聚方可称故。此显有重 凉风触身能为饶益。表有冷触 经部色界无冷。论主意明经部不信有冷。故云传说 若依婆沙一百二十七云。有说。色界衣虽不可称。而余物可称 有说。彼界一一衣虽不可称。多衣积集即可称。如细缕.轻毛积集便重(然无评家。此论同后师) 问五境之中。何故色.味二种。当体立名 声.香.触.三约因等辨。如声中执受。不执受.大种因声。此是约因。有情名.非有情名声。此是约用。由声显故。可意.不可意声。此是约果。因声生故 或约情说。如香中好.恶等香此是约情 或据相形。或据胜劣。如触中四大涩.滑.轻.重.据体。后三约果。或皆约体 解云。色.味相显故约体明。声.香相隐故约因等辨。触通隐显故约体约果 又解。离中知内色相显了当相立名。声相稍隐约因等辨。合中知内。味相显了当相立名。香相难知约情以辨。触通隐显故约体说八。约果说三。以实而言。色等五境皆有执受.不执受为因。有情数.非有情数大种为因。可意.不可意好.恶.平等。此论不具说者。略而不论。或可影显。广如正理.法蕴.品类.五事.入阿毗达磨论说。若作句数皆准声应知 此中已说至十一触起者。此下第二明生识总别 如文可知 身识极多缘触。两说不同后说为正。故婆沙一百二十七云。问十一触中极多缘。几发生身识。有作是说。一一别缘发生身识。十一种相。用增故 有余师言。极多缘五发生身识。谓四大种.滑等随一 复有说者总缘十一亦生身识问答(云云) 如是说者。缘十一事亦生身识。如缘色处二十种事亦生眼识。此亦应尔 旧婆沙触中生识总别。文少杂乱。良由旧论。时属火焚遗文杂乱。不引会释。今所引者。并是新婆沙。既有正文无劳致惑 若尔五识至非自相境者。难 经言五识取自相境。既能总缘应非自相 约处自相至斯有何失者。通 处谓色处等。事谓色处等中别事。约处自相许五识取自相境。不能取他处境名取自相。非缘别事名取自相 今应思择至何识先起者。问二根同处两境俱来。身.舌二识何识先起 随境强盛至令相续故者。答 随境强盛彼识先生。两境均平舌识先起。贪味增故名为食欲。由有食欲方能进食。由进食已身识相续。由贪食味故舌识先生 问身.鼻同处两境俱至。何识先生。眼.耳虽别境。若俱至何识先生。于此文中何故不说。解云。味.触有时偏增。有时均等故此别明。香.触虽不相离。香胜触劣鼻识先生。故此不明 或可。影显。应准身舌 色.声两种离中知故此中不说 或可。准知。强者先生。境若均平眼识先起。色相显故眼用速故 已说根境至今次当说者。此下第三释无表。就中一明无表相。二明能造大。此即第一明无表相。结前问起 颂曰至由此说无表者。初句出无表位。随流出无表相。净不净出无表体。第三句简法。第四句结名 论曰至谓此余心者。以三性心望善恶无表。明乱不乱。若异性相望名乱。以异性故。若同性相望名不乱。以同性故。谓此善无表。余不善。无记名为乱心。即以自善心名不乱。谓此不善无表。余善.无记名为乱心。即以自不善心名不乱。是即善.不善心通乱.不乱。无记唯名乱。自无无表故 若依正理。不善.无记名乱心。善心名不乱。释稍不同 无心者至及灭尽定者。所以不言无想异熟者。以于彼位无表不行。生色界故无散无表。以无心故无定无表。故无心言不摄于彼 等言显示不乱有心者。乱心等。等取不乱心。无心等。等取有心。随其所应无表。于此四位中行 问何故。颂文别标乱心。无心。不言不乱.有心 解云。无表于乱心。无心位中行。显彼希奇。于不乱.有心位行。非显希奇。故标乱心。无心不言不乱.有心 又解。若言不乱。有心。还应有难。必有一难。此不须通 正理破云。又谓等言通无心者。此言无用。前已摄故。乱心等言已摄一切余有心位。第二等言。复何所摄。经主应思。或谓后等摄不乱心前无用者。此不应然。无容摄故。何容后等摄不乱心。遮言。理于相似处起。乘无起等。理不及余。故非全摄或可。乱心言成无用(解云。或二位三位足摄心尽。何须四耶。若言乱心等。等取不乱心及无心。三位即摄心皆尽。何须有心。若言无心等。等取不乱心。此即非相似处起。不可等彼。若言无心等。等有心。二位亦摄心尽。即乱心无用) 安惠菩萨。俱舍释中。救云。众贤论师。不得世亲阿阇梨意。辄弹等字。乱心.不乱心。此是散位一对。无心.有心。此是定位一对。乱心等等取不乱心。散自相似。无心等等取有心。定自相似。故此等言通于两处。显颂巧善 相似相续说名随流者。相似谓与表业及心性相似 或可。前后相似 相续。谓前后相续 或相似名随。相续名流 正理破言。非初刹那可名相续。勿有太过之失。是故决定初念无表。不入所说相中 又相续者。是假非实。无表非实失对法宗 又定所发。乱.无心位不随流故。应非无表。若言不乱.有心位中此随流故。无斯过者。净不净表业应有无表相 俱舍师救云。言相续者。或以前续后如初无表。或以后续前如后无表。或续前续后如中间无表。故初及后皆名相续。设有无表唯一刹那。相续类故亦名相续。如乳如新。故入阿毗达磨云。亦有无表唯一刹那。依总种类故说相续(已上论文) 此无表体即名相续。前后实体而相续也。谁言是假 又定无表。虽复非遍四位中行。名无表者。四位之言随应而说。非言无表皆遍四位。如定俱无表。有心位行。不善无表。乱.不乱心位行。若散善无表。通四位行。汝立无心亦为一位。定俱无表岂得行耶。表业为难亦为非理。期心一发任运相续。彼位中行是无表相。表虽心发。心断则无而非任运。故不成例 善与不善名净不净者。为遮余计无记无表。故辨其性唯善不善。言善简净中无记。言不善简不净中有覆无记 为简诸得至五种因故者。简得。得虽相似相续通四位行。而非大所造故非无表。此宗。造是因义能生所造果故。简异觉天等。彼言。造是成义。施设义。即以此大成所造故。即以此大施设所造故 显立名因至名为无表者。释第四句 显立无表名之因缘。故言由此 表.无表二。虽同色业为性。表能表示心等令他了知。无表不能表示心等令他了知。故名无表。论主不信如是无表。别有体相。故言此是师宗所说。略说表业所生善.不善色.及定所生善色。名为无表 既言无表至大种云何者。此下第二明能造大。就中。一明实四大。二对假显实。此即明实四大。牒前问起 颂曰至坚湿暖动性者。上半颂举数列名。第三句辨业。第四句显体 论曰至大事用故者。持义名界。一能持大种自相不改。二能持所造色相续 言大种者。一切余所造色.所依性故。余色所依.是能生义。此即释种 问四大在造色何处。而言为所依性耶。答如婆沙一百二十七云。有说在下为因。所依法应尔故 问若尔于逼近色可说能造。于隔远者云何造耶。答不说一聚所有大种都在其下。造诸造色。但说一树分分皆有大种在下。造色在上 有作是说。相杂而住。大种在外。造色在中 问若尔。应断截时。见有孔隙犹如断藕。答虽有孔隙而不可见。以诸大种非有见故。所见孔隙是造色故(已上论文) 三义释大。一约体宽名大。一一所造各有四大。二约相名大。如大地.大山地增盛。大江.大海水增盛。炎炉.猛焰火增盛。黑风.团风风增盛。三约用名大。如火.水.风灾。如其次第能坏初.二.三定。地能任持世界。故用大也 若依正理释大种云。虚空虽大不名种。余有为法虽是种而非大。唯此四种具两义故名为大种。婆沙等论亦同正理。即大名种故名大种。持业释也 此四大种能成何业者。问 如其次第至或复流引者。答 增盛.如种生芽此据上下。流引.如油渧水此即据傍 风业稍隐故别解也 业用既尔自性云何者。问性 如其次第至故亦言轻者。答自性可知 动性稍隐。是故别解。理实。有为.皆刹那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而言相续至余方者。据相续运转至余方。由风动故说色往来。若无此风即无运转 引论及经证此风界动为自性 言轻等者。轻是所造触。风界体性与轻相似。故言轻等 风体是动。而言轻者。以风.动性。微细难知故。约轻相以显动性 业。谓所作业。果即是其轻。八转声中第二声也。以业显体。即是以果显因之义。故正理云。轻为风者。举果显因。是风果故 问火.风增故轻。何故但言风为轻因。解云。风遍为轻因。火即不遍如柳絮等飘举轻性。火即非增。故别举轻偏显风界。地等相显非举果明 言八转声者。一体。谓直诠法体。二业。谓所作事业。三具。谓作者作具。四为。谓所为也。五从。谓所从也。六属。谓所属也。七依谓所依也。八呼谓呼彼也。依声明法凡唤诸法。随其所应有八转声 云何地等地等界别者。此下第二对假显实。云何假地等。与实地等界别。此即问起 颂曰至风即界亦尔者颂答 论曰至表示风故者。就长行中。一释颂。二释色义。此即初文。地谓显.形色处为体。世人相示皆指形.显。故佛随世约显与形立地名想。水火亦尔 唯有风界即名为风。以世计动风体故。此是异说 亦言显.形。通表示风。此是正说 问假地.水.火.风皆以色.香.味.触为体。何故偏言形.显 解云。偏言色者从多分说谓世多于地.水.火.风以显.形色而相指示。非多于彼地.水.火.风。以香.味.触而相指示 又解。色遍.胜故。谓世虽说我今嗅地。而不多说嗅水.火.风。世虽亦言我今尝水。而不多说尝地.风.火。虽亦言触地.水.火。风即地等界故。故虽假地等皆有香.味.触。而形与显。通能表示地.水.火.风遍胜体强。是故偏说 何故 此蕴至说为色耶者。此下第二别解色义。问何故色蕴。始自眼根终于无表。说为色耶 由变坏故至名色取蕴者。答 可变可坏故名为色。引证可知 又婆沙九十七云。问变与坏有何差别。答变者。显示细无常法。坏者。显示粗无常法 复次。变者。显示刹那无常。坏者。显示众同分无常复次。变者。显示内分无常。坏者。显示外分无常 复次。变者。显示有情数无常。坏者。显示非情数无常。如说舍坏仓库等坏 谁能变坏者。问 谓手触故至恼坏如箭中者。答 谓彼色法。由手触故即便变坏。广说乃至。蚊等触。五根及色.声.香.味虽非手等触着。然与彼触同一聚生。若触触时彼便变坏 或可。触彼能造四大令所造色亦变坏。故此变坏即是可为他恼坏义 故法救所集义品之中作如是说。趣求诸五欲境人。常起于希望。彼诸欲境若不遂会。令色变坏。犹如毒箭在身中也 色等五境是所欲故 或能生欲名之为欲 言义品者。此品之中释诸义故 故婆沙四十四云。释迦菩萨为多求王说此颂。广如彼解 色复云何欲所恼坏者。问 欲所扰恼变坏生故者。答 是由欲恼令色变坏生故 有说变碍故名为色者。第二释。色可变有碍。可变谓可变坏故。有碍谓有碍用故 若尔极微至无变碍故者。难 此难不然至变碍义成者。释 五识依缘皆应积集。故无现在独住极微。由恒积集故有变碍。然正理第二有两说。一说同此论 又一说云。有说亦有独住极微。然能变碍而不发识。五识依缘要积集故。如立极微。虽无方分亦无触对。而许极微有碍。有对。有障用故。应知变碍义亦如是 过去未来应不名色者。难 现在众微集变碍义可成。过.未众微散应不名为色 此亦曾当至如所烧薪者。通 过去曾碍。未来生法当碍。诸不生法是彼碍类。如所烧薪 诸无表色应不名色者。又难。五根。五境极微成变碍。可得名为色。无表既非极微成。非变碍故应非色 有释表色至影亦随动者。释无表妨。有二释。此即初解。约随表色释。是杂心论主义。影依树起。树动影动。无表依表生。表色无表色 此释不然至影必随灭者。难 本以变碍解释色名。体无变碍不应名色。又约喻难。影依于树。树灭影随灭。无表依于表。表灭无表不灭。灭既不同。色宁同彼又正理破云。此不应理。随心转色不从表生。应非色故 有释所依至亦得色名者。第二释。此约大种名色 若尔所依至应亦名色者。难 若所依是变碍。能依得色名。所依五根既变碍。能依五识应名色 此难不齐至助生缘故者。此述古师通难。无表亲从大种生。如彼影.光亲依树.宝。可得从大名为色。以诸大种望所造色。作生等五因故是亲也。眼等五识依眼等五根时。则不如是。唯能为作助生增上缘故。以识望根是其疏故。不名为色 此影依树至未为释难者。此显有过 说一切有宗。造色极微各别依止自四大种。而言影.光依树.宝生。且非符顺毗婆沙义。彼宗。影.光.各自依止四大种故。树.宝还是助生增上缘。义将类眼根。义应相似 设许以下纵破 假设许汝影.光依止树.宝。而无表色不同彼影.光依止树.宝。彼宗许所依大种虽灭。而无表色常相续生不随灭故。是故此师未为释难 正理救云。此言意显影等大种。树等大种为所依故。所以者何。影等大种。生.住.变时皆随彼故。此影.光言。意表总聚。非唯显色。如树宝言。是故影等显色极微。依止影等大种而转。影等大种复依树等大种而生。故于此中无不顺过 正理救纵破云。此难不关毗婆沙义。能依所依许俱灭故。无表所依大种若灭。能依无表未尝不灭 初念无表。可与所依大种俱灭。第二念等无表。云何 第二念等。大种若无。其无表色岂得现有 虽此位中非无大种。而彼大种非此所依。非生因故 奇哉如是。善解对法。岂不非唯生因大种。望所造色。能为所依。然更有余四因大种。望所造色许为依故 俱舍师破云。汝言影等大种。树等大种为所依者。何异影等依于树等。树等望彼皆是疏依。并非亲生。等非能造。汝说影等大种。依树等大种。还是违宗。故救非理 又破救纵云。汝意云初念生因大种。望第二念等无表。能为所依。第二念等四因大种。望第二念等同时无表。亦为所依。故说能依.所依俱灭。同树等灭。影等随即灭。言初念大种为生因。第二念大种为依等四因者 岂有别世两具四大共为五因。生一所造。诸论皆说。一切四大。望所造色皆具五因。故婆沙一百三十二云。过去大种。与未来所造色。为几缘 答因.增上。因者五因谓生等五。增上者如前说 又云。过去大种。与现在所造色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五因谓生等五。增上者如前说 又云。现在大种。与未来所造色为几缘。答因.增上。因者五因谓生等五。增上者如前说 准彼论文。初念大种。望第二念所造色具五因。云何乃言但作生因 若转救言初念大种为生因者。即五因皆名生因。以亲能生造色故。第二念四因大种。名依等四因 虽初念大种得具五因。第二念大种即阙生因。还有别世两具四大共造色过。若转救言第二四念因大种者。非是依等四因。即四大种各为一因名为四因。总是依因。故诸论说初念大种。能为生因。现身大种能为依因 若作此救。虽无阙因之过。既言第二念大种为所依为别起大种。为即造身根等大种。为是亲所依。为是疏依。若言即是身根等大种。望无表色但为疏依者。我亦许此同时疏依。非亲所依。无表不由同时依力而得色名。但由初念所依力故。而得色名。由此理故。初念大种为亲所依。可得同彼影.光二种。亲依树.宝故。我约此说所依灭无表不灭。不可说彼疏依。为所依。但应言依。彼说所依言中有过 若言无表。亦望同时疏依得名色者。眼等五根。望眼等识亦是疏依。应眼识等亦名为色。又由彼力得名色者。应是能造。若是能造。还应具有生等五因。故为非理 复有别释至理得成就者。论主第二释通外难 五识二依。或有变碍。或无变碍。以不定故不名色。无表一依。唯有变碍。以决定故说名为色。前难不齐。变碍名色得理成就 颂曰至身界触界者。此下大文第二立处界 言此中。是简持义。或起论端义。此前所说十一种色蕴中。毗婆沙师许即根.境为十处界。然经部师处假.界实。不可即以处为界体。于彼有违。故言许即表非共信 已说色蕴至三蕴处界者。此下大文第二明三蕴。结前问起 颂曰至名法处法界者。就明三蕴中。前三句正明三蕴。后三句立处界 论曰至所生受者。此别释受。谓能领纳随顺触境。是受自性 问诸心心所同缘一境皆能执受。与受何别。解云。诸心.心所虽复同缘俱名执受。受领纳强名自性受。犹如十人同处坐。一人是贼。傍匆有人叫唤呼贼。虽复十人同闻贼声。实是贼者领即偏强。不同余九。受领境强。想等领境弱。应知亦尔 又解。诸心心所虽复同缘皆执受境。想等诸法从别立名。受无别名。虽标总称即受别名。如色处等虽有两解前解为胜 总说有三。谓乐受等。约依因异别说成六。言受身者。身是体义。故对法论云。身义体义无差别也 若依显宗第二领纳随触名自性受。故彼论云。云何此受。领纳随触。谓受是触邻近果故。此随触声为显因义。能顺受故。受能领纳。能顺触.因。是故说受领纳随触。领纳随触名自性受。领纳所缘亦是受相。与一境法别相难知。一切皆同领纳境故。以心心所执受境时。一切皆各领纳自境是故唯说领纳随触。名自性受。别相定故。领纳所缘名执取受。非此所辨相不定故。广辩二受。如顺正理及五事论 解云。彼论意说。受有二种。一执取受。谓一切心.心所法执取前境。皆名执取受。二自性受谓受能领纳自所随触。取触势分名领纳触。执取难分不约彼说。自性易显故约此明受 言领纳触名自性受者。谓即此受领纳自体。言领触者。触是其因。受是其果。受能领纳触顺.违.俱相。领纳触果。果即是受。还领自体以领触相故 故正理论释果云。如言王食国土。非食地土饮食地中所出。言食国土。举因显果。领触亦然。又如父生子。子之媚好皆似于父。亦如果从种生。果似于因。受从触生应知亦然 若作俱舍师破云。诸心心所同一刹那俱缘前境。如何可言领相应触。若从他生及相似者。即名为受。子从父生。果从因生。皆应名受 又解。释此论文。同显宗等义亦无违。言领触者。谓领触因 想蕴谓能至应如受说者。别释想蕴。像。谓诸法自相共相。此想能取。故名取像。如缘青时。想能封疆尽界非非青故名之为青。黄等亦尔。此所取像。余心所等不能取故。余心所等虽缘一境。各别起用行解不同。约依不同别说成六。应如受说 除前及后至名为行蕴者。此下别释行蕴。谓五蕴中除前色受想三。及除后识。余一切有为行法。名为行蕴 然薄伽梵至由最胜故者。经部。以佛经中唯说六思身名为行蕴。不说余法。故知。但以思为行蕴故引释言。由思最胜故但说思。理实。余法亦行蕴摄 所以者何者。问 行名造作至皆行蕴摄者。答 行名造作。思是业性。体是造作。与行相似。造作义强故为最胜。是故佛说。若能造作未来有漏有为果法。名行取蕴。故知。造作是行 或证造作义强。如我所说。除四蕴外余有为法。皆行蕴摄。若不尔者。余心所法.及不相应。既非行蕴。复非色等应非蕴摄。若非蕴摄应非苦.集。若非苦.集则不可说为苦应知.集应断。然蕴谛摄 恐彼答言非摄何失。有违圣教。如世尊说。若于一苦谛法。未为无间道达未为解脱道证知。我说不能作苦边际得无学果未断未灭。此据集谛说亦如是。例同苦谛。应言若于一集谛法。未为无间道断。未为解脱道证灭。我说。不能作集边际得无学果 苦边际者。所谓涅槃。涅槃出苦名苦边际 或苦尽处名苦边际 说集边际准苦应知。由如是理。是故定应许除色.受.想.识四余有为行皆行蕴摄问若据造作。或约迁流。余之四蕴亦名为行。何故行蕴独得行名。解云。其余四蕴虽亦名行。摄行少故。各受别名。行蕴摄行多故。故得行名。虽标总称即受别名。故杂心云。五阴虽是行。而一受行名 即此所说至立为法界者。别立处.界 已说受等至并立处界者。此下第三明识蕴体。就中。一明识蕴。二释妨难。此即明识蕴 结前问起 颂曰至六识转为意者。上一句正明识蕴。下三句立处界 论曰至至意识身者。识非一故名各各了别。境非一故名彼彼境界 问五识。对五境可名为各。意识。遍缘。云何名各。解云。且据法界名之为各 又解。缘十三界名各。若五识据非缘他境名各。非不被他缘自境。意识能缘十三界名各。非不能缘他境 又解。意识随缘何法即名。为各。总取境相者。谓彼六识。各于彼彼境不取别相。取境总相。故名识蕴 问心与心所各有行解。取诸境相差别云何。解云。就行解中。一叙异解。二问答分别 一叙异解者。心对心所行解不同。略为四解 第一解云。夫于境中有二种相。一者总相。谓色.声等。二者别相。谓违.顺等。心.心所法对所缘境。心取总相不能取别。心所各自取境别相。不能取总。以于一体无多解故故入阿毗达磨论第二云。唯总分别色等境事说名为识。若能分别差别相者。即名受等诸心所法。识无彼用但作所依 第二解云。心王正取总相兼取别相。诸心所法各自取别相。非能取总相。此家意说。心王力强能取总.别。心所力劣取别非总 第三解云。诸心所法。各各正能取自别相。兼取总相。心王但取总相非别。此家意说王所作处。心所必随。故心所法兼能取总。王非随所故非取别 第四解云。心.心所法。一一皆能取总别相。然彼心王。正取总相。兼取别相。诸心所法。各各正能取自别相。兼能取他别相.及与总相。所以得知诸心.心所。皆能取境总。别相者。如婆沙第三十四无惭纳息中。解无惭行相云。有余师说。此显无惭行相。此行相对余应作四句。有无惭非无惭行相转。谓无惭作余行相转 有无惭行相转.非无惭。谓无惭相应法作无惭行相转 有无惭亦无惭行相转。谓无惭作无惭行相转 有非无惭亦非无惭行相转。谓若取此种类。应说无惭相应法作余行相转。若不尔者。应说除前相 解无愧等中亦有四句。不能具引 以此准知皆取总.别 二问答分别者。就中。一会释论文。二对行相明差别。三会释行相名。四辨得一行名。五明得能缘名。六三性分别 言会释论文者。问若初家说。心.心所法。各唯一解不起多者。无惭四句云何释通。解云。此据行解互相随顺。故作此说。非谓一体起多行解 或余师义。不必须通。问若后三说。于一体上有多解者。入阿毗达磨云何释通。解云。彼论所说据正非兼 或余师义。不必须通 问若后三说。于一体上有多解者。既有多解。如何不有体多过耶。解云。兼行虽多性相随顺。正行唯一故体非多 二对行相明差别者。问行解.行相差别云何。解云。言行解者。谓心.心所行解不同。于诸境中取总.别相。即是心.心所法作用差别。此之行解于所缘境。或起正解。或起邪解。如上四说。即行名解故名行解。言行相者。谓心.心所。其体清净。但对前境不由作意。法尔任运影像显现。如清池明镜众像皆现 三会释行相名者。问如前所引。无惭四句所说行相。彼论应言行解。何故乃言行相。又若义同即无差别。何故相对辨差别耶。解云。若言行解。唯是心等作用差别。若言行相有其二种。一影像名行相。二行解名行相。前为相对辨差别故作用名行解。影像与行相名。据义不同实有差别 论行相名兼通行解。无惭四句言行相者。即是行解相故。名为行相。更有余文准此通释。如是名为二种差别。四辨得一行名者 问行解.行相。据何名为同一行相 解云。据行相同名一行相。心心所法。其体明净。随对何境法尔相现。同有此相名同一行相。故入阿毗达磨第二云。如眼识等依眼等生。带色等义影像而现。能了自境(已上论文) 由此准知。但约行相名为一行 问心等行解。有说亦同。如何不名同一行相 解云。行解。异说不同理非决定。行相。同说故约此明 又解。心等行解。有说同家。亦得名为同一行相。此言行相即行名相 五明得能缘名者。问行解.行相。为约何者说名能缘。解云。据行相说。非据行解。谓彼心等对境之时。有影像现。据此义边名为能缘。境名所缘。以心.心所缘境之时。非如灯焰舒光至境亦非如钳押取彼物。据影现义名能.所缘 问清池.明镜。亦有像现。应说彼类亦是能缘。解云。虽有像现而无行解。非如心等。亦不说能缘 问若尔应约行解名为能缘。何故约彼有影像现说名能缘 解云。行解或正。或邪。于境不定。行相理定。故约此明 又解。正约行相名为能缘。理实而言。亦兼行解 又解。但约行解名为能缘。以是用故 又解约行解名为能缘。理实而言。亦兼行相 又解。俱正约彼行相.行解名为能缘。以此二种必定有故 六三性分别者。问行解.行相。与心.心所。性皆同不。解云。行解.行相。既不离体。应知三性皆与体同 问如善心.心所法缘不善色时。有影像现。如何行相同彼体耶。解云。虽所缘色是其不善。以此影像不离能缘故亦是善。如镜中火似火非真。影像亦尔。似彼不善而非不善。如善既尔。不善.无记.准善应知 若依大乘。此行相当相分。此相分是境摄。随变色等即色等中摄 若依正量部。心.心所法。亦直缘前境。无别行相现心等上。不同说一切有部。不变相分复不同大乘 应知如是至转为意界者。别立处.界 如是此中至复为意界者。此下释妨。就中。一建立意二建立界。此即初文。谓总牒上相摄义门举有妨者。由问为难 更无异法至即名余种者。此释妨 意界虽无别体。与六识异转位得名。据显说在过去。论体实通三世。从他生边名识。能生他边名意 喻况可知 问未来无前后。而说有意界。亦可未来无前后应有等无间解云。等无间缘作用所显。故未来无。意界据体故未来有。依如是义说十八界皆通三世 问过.未可尔。现住一念六识不并。义分根识。极多只可得有十三。如何得有十八界耶。解云。此据现在多念相续。或据现在一念多人。故言十八。若据现在一人.一念。极多十三。少则不定 若尔实界至十八界耶者。此即建立界问起。若六识摄意。应有十七。若意摄六识。应有十二。何缘得立十八界耶 颂曰至界成十八者。答。如文可知 若尔无学至非意界故者。难 不尔此已至后识不生者。通 由入涅槃阙余受生缘故后识不生。住意性故得名为意。如眼已灭未发眼识名眼界故 此中蕴摄至总摄云何者。此下大文第二明总摄问起 颂曰至以离他性故者。答此明总摄 以化地部说他性相应非自性。亦他性相摄非自性。如以戒定慧摄八支正道。彼执不然 若论其体。体相不同。若义相似便相摄者。一切诸法无我理同。并应相摄。经依相顺假说相摄。若就胜义唯摄自体。故婆沙五十九云。诸法自性摄自性时。非如以手取食。指捻衣等。然彼各各执持自体。令不散坏故名为摄。于执持义立以摄名。故胜义摄唯摄自性 论曰至摄徒众等者 诸处。谓诸经论处 真摄名胜义 假摄名世俗 四摄事。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布施谓财.法布施.爱语谓实语等。利行谓利益行。同事谓同作善事。由此四种摄徒众等令不散故 余文可知 眼耳鼻三至非二十一者。此下大文第三明数开合。就中。一明数合。二明依开。此即初文问起 此难非理者。总非 所以者何。征 颂曰至如是安立者。答 文可知 若尔何缘生依二处者。此明依开。问 颂曰至各生二处者。释 端严有两解。初解令身端严。此解有过 第二解令识端严。此解无妨。舌.身形大发识用足。故不须二 又婆沙十三云。问何故眼.耳.鼻各有二处。而舌身唯一耶。答诸色根处为庄严身。若有二舌是鄙陋事。世便蚩笑。云何此人若有二舌。如似毒蛇。若有二身亦是鄙陋。世所蚩笑。云何一人而有二身。如两指并 已说诸蕴至别义云何者。此下大文第二别释名义。就中。一释三名。二教起因。三体废立。四名次第。五名废立。六摄异名。此即释三名。结前问起 颂曰至是蕴处界义者。聚义是蕴义。生门义是处义。种族义是界义 梵云塞建陀唐云蕴。旧译名阴(于禁反)此阴是阴覆义。若言阴梵本应言钵罗娑陀。案阴音应以阴(于今反) 阳之阴也。近代诸师竟作异释 或云。淡聚名淡阴。此释不然。然医方说淡饮不言阴 更有异释不能具述 若言阴气万物所藏。即是聚义。借喻此名。粗可通途。然非正目故今名蕴 或翻为众。故法花云五众之生灭。此亦不尔。若言众。梵本应云僧伽 或翻为聚。此亦不然。若言聚。梵本应云曷逻陀 梵云阿野怛那。唐云处。旧翻为入。此亦不然。若言入。梵本应云钵罗吠舍。旧经亦有译为处者。如空无边处等。及阿练若处。并与今同。梵云驮都唐言界。有译为持。偏据一义非尽理也 论曰至蕴义得成者。引经五门以释。色聚名蕴。此言略者。名略非体。以三世法非可聚故。故婆沙七十四云。问过去.未来.现在诸色。可略聚耶。答虽不可略聚其体。而可略聚其名。乃至识蕴。应知亦尔 问若尔无为亦应立蕴。诸无为名可略聚故 答诸有为法有作用故。有略聚义。虽体有时不可略聚。而略聚其名。立色等蕴。诸无为法。无作用故无略聚义。虽可略聚其名。而不可立为蕴 于此经中至名现在者。三世门 正灭是现在故。举已灭名过去。简异择灭。非择灭故言无常已灭。已生是现在。若未来未至已生位名未来。至已生位未落谢过去名现在。集异门同此论 自身名内至或约处辨者。内外门。自身成就名内。不成就及他身非情名外。故集异门足论第十一云。云何内色。答若色在此相续。已得不失是名内色 云何外色。答若色在此相续。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续。若非情数。是名外色(已上论文) 或约处者。处谓十二处。五根名内。六境名外色 有对名粗至苦集谛等者。粗细门。五根.五境有对名粗。无表无对名细。或相待立。谓约有见等三。或约欲界等三。集异门说。或约有见有对.无见有对.无见无对三色。相待。前粗。后细。或约欲.色.不系三色相待。前粗。后细 若言相待粗细不成者。此难不然。观待异故故成粗.细 犹如父子苦集谛等。虽是一物所望不同。得名父.子。苦.集谛等 问粗.细相待对立一法。说粗细。亦可长.短相待对一体相形立。解云。色处简差别。长短别有体。粗.细通五蕴。不可例长短 染污名劣不染名胜者。劣胜门 约体以明。谓善.无覆名胜色。不善.有覆名劣色 若依集异门论意。释劣.胜。或约不善色.有覆色无覆色.有漏善色.无漏善色如其次第观待相形。前劣后胜。或约欲.色。不系三色。观待相形。前劣后胜。广如彼释 去来名远现在名近者。远近门 可知 集异门一解同此论 又一解云。云何远色。答若色过去非无间灭。若色未来非现前起。是名远色。云何近色。答若色过去无间已灭。若色未来现前正起是名近色 乃至识蕴至所说如是者。释余四蕴。大同色蕴。而有差别。谓余四蕴依五根名粗。唯依意根名细 或约九地展转相形。上细下粗。以辨其相 若依集异门论解。受等四蕴三世同此论。若在此相续已得不失名内。若在此相续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续名外 受等四蕴粗细者。或约有寻有伺.无寻有伺.无寻无伺。如次观待。前粗。后细 或约欲.色.无色.不系如次观待。前粗。后细 受等四蕴劣.胜者。或约不善.有覆.无覆.有漏善.无漏善。如次观待前劣。后胜 或约欲.色.无色.不系。如次观待前劣。后胜 受等四蕴远近者。一解同此论 又一解意若过去非无间灭。若未来非现前起是名远。若过去无间已灭。若未来现前正起名近 大德法救至粗细同前者。叙异释。五根所取五境名粗色。所余五根。无表名细色 约情明胜.劣。非可意者名劣。若可意者名胜 又解。十一种色。若非可意名劣色。若可意名胜色。劣胜通十一种色 约可见处名近。不可见处名远 余十种色虽不可见。随其所应。随彼可见.不可见色说近说远 三世内外。如自名显。既无别释义同前家 受等四蕴亦然。例同色蕴。言差别者。随其所依身力应知远.近。在可见处名近。在不可见处名远 具粗细同前第一家依五根名粗。唯依意根名细 或约地释 心心所法至彼作用义者。此释处义 心等生长门义是处义。彼十二种。能生长心等故名为处。法体先有不可云生。但能生长彼作用义 法种族义至是生本义者。此下别释界。有两释。此即初解约因以释。能生诸法诸法生因。如人于其姓等生。以彼姓人名为种族。是生本义。如一山中金.银等矿名金等族。是多法族说名多界 一身。谓一有情身。一相续谓一期相续 或一身谓一期身。一相续谓一有情相续 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 如是眼等谁之生本者。问 谓自种类同类因故者。答。谓与自种类为同类因故。即是生本 若尔无为应不名界者。难 有为同类因可得名为界。无为非同类无为应非界 心心所法生之本故者。通 无为虽非同类因生心心所。为境界生心.心所故。亦名生本 正理破云。若尔。处.界义应相滥。俱心.心所生本义故 若作俱舍师救云。一同类因名生本。十七界全.一界少分。二境界缘生名生本。谓无为一界少分 从多分说处义不同。少分相滥亦无有失 有说界声至名十八界者。第二师约差别释 族谓族类。如世种类刹帝利等种类不同。如是一身有十八法种类各别。名十八界 或可。此师别为一解种类释界。不同颂文 正理难云。若尔。意界望于六识无别体类。应非别界 此难不然。所依.能依体类别故。有说安立时分异故。广如彼释 若言聚义至如聚如我者。毗婆沙宗。蕴等三门皆是实法 经部所立。蕴.处是假。唯界是实 今论主意。以经中说略一聚言。许蕴是假。余二是实。今立比量破毗婆沙说蕴是实。立比量云。色等五蕴必定是假。多实成故。犹如聚.我 此难不然至亦名蕴故者。毗婆沙师救云。一一极微亦得蕴相可积集故。既一一极微亦名为蕴。非多实成。显所立因于一一蕴有不成过 若尔不应言至有聚义故者。论主难 经说聚义名之为蕴。而言一一实亦名蕴者。圣教相违 有说能荷至物所聚故者。述异释 有为之法为因取果。果所积集名为能荷。由诸世间以其两肩能荷重担。说肩名蕴。物所聚故 此释亦以聚故名蕴。符经顺假。故论主不破 或有说者至我当与汝者。又述异释 可分段义。是蕴义。故言一一分亦名蕴。故引彼世间举贷财物。皆令彼人三时还足。便作是言。汝三蕴还。我当与汝物。显一一分皆名为蕴 此释越经至广说如前者。论主难 虽有此释。不顺圣言。随俗浮言何容准定。由与经说过去等义有相违故 此文但破后家分段 或可。此文亦破前师能荷名蕴。虽复义释符经顺假亦无有违。然经中说聚义是蕴。故今亦破 若谓此经至蕴定假有者。上来毗婆沙师被他难杀今复释经。论主牒破。若谓过去等一一名蕴。此执非理。经言略聚。何得一.一皆名为蕴。故知。如聚。蕴假义成 若尔应许至成生门故者。经部难论主 若以聚义名蕴许是假者。诸处极微亦由积集方是生门。何因不许处亦是假。应立量云。诸有色处定应是假。处因积聚方得成故。犹如诸蕴 此难非理至十二处别者。论主破经部 虽因多微积集方作生门。然多集时。一一诸微皆有因用。是则一一皆成生门。显所立因有不成过。若不尔者。而说根.境相助共生识等。无别因用。应非别处同一处摄。若同一处但应立六。是则应无十二处别。合共发识既非同处。根境各别因用不同。说十二处。故知根.境共发识等。一一极微亦有因用。各得处名 按上所说。论主此宗许蕴是假。违破婆沙。许处是实故破经部。以理为量。不执一宗。随何胜者释为已立 然毗婆沙至亦说烧衣者。论主牒婆沙文通释 婆沙师说。若观假蕴彼说一微为一蕴少分。若不观假蕴。观实蕴彼说一极微即是一蕴。既许一微即是一蕴故知婆沙许蕴是实 今论主释。婆沙既引经中聚义释蕴。故应亦许蕴唯是假。而言一微是一蕴者。此应于蕴一分。假说有分。全蕴总有别分故。名有分。如衣一分烧亦说为烧衣。诸后学徒。不达婆沙本意。说蕴是实。故应如是蕴定是假 然正理第三云。于聚所依立义言故。非聚即义。义是实物名之差别。聚非实故(解云聚之义故名为聚义。依主释。聚假。义实。聚义是蕴) 又云。又一极微三世等摄。以慧分析略为一聚。蕴虽即聚而实义成。余法亦然。故蕴非假(解云此一极微有三世.远.近等义故名为聚。即聚名义。持业释) 又云。又于一一别起法中亦说蕴故蕴定非假。如说俱生受名受蕴想名想蕴。余说如经。于一切时和合生故。蕴虽各别而聚义成(解云。即受蕴等一一。皆是可积集相名蕴。持业释。或受蕴等。定与积聚法俱起。且如一微。犹与大小八法俱起) 正理亦应同彼婆沙。蕴通假实。为俱舍论主说蕴唯假。故且说实 何故世尊至作三种说者。此下第二明教起因。问起 颂曰至蕴处界三者。答 愚谓迷境以无明为体。迷境不同有其三种。或愚心所总执为我。为说蕴。以蕴广明心所法故 或唯愚色执为我。为说处。以处广明诸色法故 或愚色.心总执为我。为说界。以界广明色.心法故 根谓根机。以信等五根为体 乐以胜解为体。故正理论云乐谓胜解 又解。乐谓乐欲。利根乐略为说蕴。中根乐中为说处。钝根乐广为说界 何缘世尊至受想别为蕴者。此下第三体废立。就中一建立受.想。二无为非蕴。此即建立受.想。问及颂答 论曰至邻次当辨者。诤根有二。谓在家者贪着诸欲。若出家者贪着诸见。此欲.见二。受.想如次能为胜因。由味受力故贪着诸欲。由倒想力故贪着诸见 烦恼名诤。即诤名根 或与诤为根 生死法。谓三界生死法。由耽着乐受起倒想故。所以生死轮回。故此受.想为最胜因 由此诤根因。生死因。及后颂当说五蕴次第因。故别立受.想 何故无为至例应成失者。此即明无为非蕴。问及答也 总有三解。一明无为非蕴中摄。不可积聚故非第六 又解。亦不可说下。通伏难。伏难云。若非五蕴。何故不说为第六蕴。为通此伏难故。言亦不可说为第六蕴。无为之法非如色等可积聚故 二明蕴是染.净二依。依是因义。无为不尔故不立蕴 三明无为是蕴息处。非蕴。息谓灭处。如瓶破灭处。非瓶 论主。许前二解不许第三。故言彼于处.界例应成失。若便蕴息名无为。无为非蕴摄。处.界息故名无为。无为非是处.界摄 正理救云。若于是处。蕴相都无名为蕴息。三无为上聚义都无。可言蕴息。非门.族义于彼亦无。故不应例 若俱舍师破云。若言无为无聚义者。与我此论初解何殊 如是已说至界别次第立者。此下第四明次第。就中。一明蕴次第二处.界次第。此即明蕴次第。结问颂答 论曰至立蕴次第者。此约随粗明次第 色有对故五蕴中粗。是故先说 四无色中粗唯受行相。故世说言我手等痛。痛是苦受。不言想等。四中先说 于后三中。待行.识二想蕴最粗。男.女等想易可知故。三中先说 于后二中。行粗过识。贪等易了。二中先说 于五蕴中识最为细。总相难分故最后说 或从无始至立蕴次第者。约随染明次第 或从无始生死已来。男.女于色更相爱乐。由显形等故初说色。此色爱生由耽受味。故次说受 耽受复因倒想故次说想 此倒想生由烦恼。故次说行 如是烦恼依识而生。此行及前色.受.想三。皆染污识。故后说识 问行蕴有惑可能染识。色.受.想三体非烦恼。如何染识。解云。色.受.想三。虽性非惑。而能为缘生染污识。说名染识 或色为缘生染污识。受.想与惑相应。能染污识。说名染识 或色如器至立蕴次第者。约随器等明次第 如欲迎客先求好器。谓色如器受所依故。故色初说。既得器已拟有所盛。次求饮食谓米.面等。受类饮食 增益损减有情身故。故次说受 求得食已不可独进。次求助味谓葅.盐等。想同助味。由取怨.亲.中平等相助生受故。故次说想 虽得饮食.助味复须人调合。次求厨人。行似厨人。出贪.思等。业.烦恼力。爱.非爱等异熟生故。故次说行 既调合已延客受用。名为食者。识喻食者。有情身中识为主胜。故最后说 或随界别至无增减过者。约界立次第。思感八万故思最胜。四是所住喻之如田。识是能住类之如种 余文可知 即由如是至故别立蕴者。前指下文。故今略显。四义非一者名诸次第。所以于诸行中别立受.想者。一为相粗粗.细门也。二为生染起过门也。三类食同助。器等门也。四二界中强。界别门也 处界门中至次第可知者。此下第二明处.界次第。辨根次第。境.识类知。此即问起 颂曰至或随处次第者。颂答 余谓身.意根余。即眼等四根 论曰至舌后尝味者。于六根中。前五境定。是故前说。意境不定。所以后说 言不定者。三世.无为。于此四种。一.一别缘为四。二.二合缘为六。三.三合, , 缘为四。四.四合缘为一。总有十五故言不定 就前五中 前四境定。是故前说。身境不定所以后说 故正理云。境决定者。用无杂乱其相分明。所以先说。境不定者。用有杂乱相不分明。所以后说(已上论文)就前四中。眼.耳先说。取远境故。鼻.舌后说。取近境故。眼先.耳后。由远由速。鼻先.舌后。由速由明。所言明者。鼻能取味中之细香。舌不能取香中之细味 余文可知 或于身中至故最后说者。此约所依上.下。明前五根次第。所依谓扶根四境。眼.耳.鼻三。若据所依得有上.下。若据根体即无上.下。故下论云。此初三根横作行度。处无高.下。如冠华鬘。意无方处。有即依止诸五色根生者。故最后说 故正理第三云。意无方所。有即依止五根生者。故最后说(已上论文)。谓意根揽六识成。意识依虽唯意。五识亦依五根。有斯不定。故言有即依止诸根生者。虽无色界唯依意根。通三界论故作是说 又婆沙七十三云。复次。随顺粗.细次第法故。谓六内处。眼处最粗。是故前说。乃至意处最细。是故后说。广如彼说 何缘十处至立法处名者。此下第五明名废立 问若碍故名为色。应十并名色。若持故名为法。应一切皆名法。何故唯一立以通名 颂曰至一名为法处者。就颂答中。以四义简。一为差别。通释色处.法处 二最胜。别释色处 三摄多法。四摄增上法。别释法处 论曰至非于眼等者。别解色处。为令了知境.有境性差别相故。色蕴分十不总为一。法处无表以少不论 若无眼等九差。别想.名。而体是色总立色处名。此色处为眼等九名所简别。虽标总称而即别名。如多主马同群各有别印。一主无印即以无印别有印者。此亦如是。故言总即别名 应有问言。何故余九不立通名。唯标色处 故今通言。又诸十色中。色处最胜故亦立通名。一有对故。二有见故。三同说色故。具兹三义胜立通名。或有对言简无表色。有见.同说简眼等九 又为差别至独名为法者。别解法处 又为差别余十一处立一法处名。非于一切十一处。虽标总称即受别名。如色应知 应有问言。何故余十一处不立通名。唯标法处。故复释言。以法处中。摄多法处故。摄增上法故。故立通名。余处不尔 有余师说至独立法名者。叙异师释 色得通名。一体多粗显。二三眼境故。故立通名。余处不尔。虽十色处。皆慧眼境。眼等九处非肉.天境。又非粗显不立 法眼及佛眼者。慧眼名法。即此四眼。至佛身中总名佛眼 法处中有能诠诸法名故。有能缘诸法智故。故得法名。余处不尔 言名显文句。或名与智体增上故 诸契经中至为离此耶者。此下第六摄异名。就中。一略摄法蕴。二类摄蕴等。三别明六界。就第一略摄法蕴中。一明摄法蕴。二明法蕴量。此下第一明摄法蕴。颂前问起。一总。二别。此即总问 彼皆此摄如应当知者。总答 且辨摄余诸蕴名想者。别起颂文 颂曰至皆行蕴摄者。西方数法。多以十.百为因乘成多数。百.千以上以百因之。未满百.千以十乘之。故目八万为八十千也 此中教体两说不同。自古诸德出教体。或有以声为体。或有以名.句.文为体。或具含二种 若约逗机说法以声为体 若据诠法以名.句.文为体 所以诸论出教体中。皆有两说不同。今依新译婆沙以此论初说为正。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问如是佛教以何为体。为是语业。为是名等。答应作是说。语业为体 问若尔。次后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佛教名何法。答谓名身.句身.文身.乃至次第连合。答后文为显佛教作用。不欲显示佛教自体。谓次第行列.安布.连合.名.句.文身。是佛教用 问伽陀所说复云何通。答有于名转。有于义转。此中且说于名转者 有说佛教名等为体 问若尔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佛教云何。谓佛语言。乃至.语表.是谓佛教。答依展转因故作是说。如世子孙展转生法。谓语起名。名能显义 如是说者。语业为体。佛意所说他所闻故 又云。问何故佛教唯是语表。非无表耶。答生他正解故名佛教。他正解生但由表业。非无表故(广如彼释) 又云。佛教当言善耶。无记耶。答或善.或无记 云何善。谓佛善心所发语言乃至语表。云何无记。谓佛无记心所发语言。乃至语表 问教体若通善者。何故金刚般若论云。我法是善。汝法是无记。解云。十八部中有立无记。非汝.我部 此诸法蕴至如实行对治者。此下明法蕴量。问及颂答 论曰至二蕴所摄者。说法蕴量三说不同 第一师解。谓佛别说八万部法蕴经。一.一部。皆如六足阿毗达磨中。法蕴足论有六千颂。此约文定量 第二师约所诠义定量。说一义门名一法蕴。谓随所诠蕴等言一一差别数有八万。能诠法蕴其数亦然。随说一一教门名一法蕴。所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起.四谛.四食.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三十七觉品.六神通.无诤.愿智.四无碍解 等。谓等取所余法门 第三正义。约用定量。随除一惑名一法蕴。谓由有情贪.嗔等行八万别故。为治彼行。世尊宣说不净等观八万法蕴。八万法蕴。皆此五蕴中色.行二蕴所摄。如前两说 有释。此是第三解者。不然。依大数说但言八万。若具足说有八万四千 真谛师解云。十随眠为十。一.一各有九随眠为方便。一一具十即成一百。一百各有前分.后分。并本成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后二百中。一一以九随眠为方便。并本二百合成二千。足本一百为二千一百。又约多贪.多嗔.思觉.愚痴.着我五。品品有二千一百成一万五百。已起有一万五百。未起有一万五百。合二万一千。又以三毒.等分四人。各有二万一千。合成八万四千 如是余处至应审观自相者。此即第三类摄蕴等。若以共相相摄。是则万法皆同为合。体相共分互无滥故。应观自相以体相收 论曰至一一自相者。略释颂文 且诸经中至此行蕴摄者。此下举名略摄。即别摄蕴。戒蕴是色蕴摄。余四行蕴摄。谓定蕴。以行中定为体。慧蕴及解脱知见蕴。以行中慧为体。解脱蕴。以行中胜解为体 故婆沙三十三。出戒等五蕴体中云。无漏身.语业名无学戒蕴 云何无学定蕴。答无学三.三摩地。谓空.无愿.无相 云何无学慧蕴。答无学正见智。云何无学解脱蕴。答无学作意相应心。已解脱今解脱当解脱谓尽.无生无学正见相应胜解 云何无学解脱智见蕴。答尽无生智 解云。胜解心数法中当广分别。无学位中胜解相显立解脱名。言解脱知见者。即智名见故名智见。缘解脱涅槃故名解脱知见 又解脱身中起故名解脱知见。故婆沙三十二云。答解脱身中独有此故。最能审决解脱事故 又诸经说至四蕴性故者。此摄处异名。此中文意大分可知 言五解脱者。一闻佛等说法得解脱。二因自读诵得解脱。三为他说法得解脱。四静处思惟得解脱。五善取定相得解脱。解脱谓涅槃。因此五种得解脱故名解脱处。依主释也。此即略依集异门足论十三.十四.及阿含经第九。列名标释。广如彼解 言皆慧为性者 第二生得。故婆沙云。受持读诵十二部经是生得善 初及第三闻慧。由闻圣教生胜慧故 或可。第三亦取思慧。为他说法必先思故 第四思慧。如名可知 第五修慧。于彼定中善取相故 虽说不同皆慧为体。此法处摄 若兼助伴。前三。声.意.法处所摄。后二。意.法所摄 又解。声在第二.第三。取自声故非第一。非以他声为自助伴。无想有情声恒成就故得有声 故发智论说。谁成就身。谓欲.色界有情。如身色.声.触亦尔。故知。此声恒成就也。正受无想异熟果时虽无有心。初生.后死必有心故。故亦言意。又婆沙百三十七云。问世尊。何故于无想天有顶天多说为处。答有诸外道执此二处以为解脱。佛为遮彼说为生处。广如彼释 又多界经至十八界摄者。别摄界异名 六十二界。谓三种六.六种三.一种四.两种二.更加十八界。故成六十二。随其所应十八界摄。出体相摄。如次别明 且彼经中至名识界耶者。此下第三别明六界。将明问起。地.水.火.风如前已说。空.识未说。为即虚空无为名为空界。为一切有漏.无漏识名识界耶 不尔者。答 云何者。征 颂曰至有情生所依者。释 说一切有部传说。空界以明.闇为体。即显色差别。体亦是实。论主不信空界实有。故言传说。理实亦通光.影。光.明为一对。明轻。光重。偏言明者。举轻以显重 影.闇为一对影轻。闇重。偏言闇者。举重以显轻 此即影略互显 然正理云传说是光.闇者。此论轻.重互举。正理偏说二重故不相违 论曰至名为空界者。内.外窍隙名为空界。非即虚空名为空界 如是窍隙云何应知者。问 传说窍隙至不离昼夜者。答 传说窍隙。空界即是明.闇。此空界色是显色差别。非离明.闇显色外。别有窍隙可取。故空界色明.闇为体。应知。此体不离昼.夜。昼以明为体。夜以闇为体。此空界色以明.闇为体。昼.夜为位 又解。空界实有者。此非论主所许。故论主言。应知此体不离昼.夜。谓如昼.夜于明.闇等假立其体。昼.夜非实。空界亦然。应非实有 即此说名至邻阿伽色者。此述本论空界异名。有二释。即此空界色说名邻阿伽色。伽翻为碍。阿通二义。或名为极。或名为无 若言邻极碍色。谓空界色与极碍相邻。是邻阿伽之色。名邻阿伽色。约相邻释 若言邻无碍色。即无碍名色。此无碍色与余碍相邻。即邻是阿伽。故名邻阿伽色 两师各据一释。义并无违 诸有漏识名为识界者。别释识界 谓一切有漏识皆名识界 云何不说至为识界耶者。问 由许六界至则不如是者。答 由许六界是诸有情生所依故。又恒持生。诸无漏法则不如是故。正理第三云。由无漏法。于有情生。断.害.坏等差别转故。非生所依。如是六界于有情生。生.长.养因。差别转故。是生所依。生因谓识界续生种故。养因谓大种生依止故。长因谓空界容受生故 又婆沙七十五云。若法能长养诸有。摄益诸有。任持诸有者。立六界中 无漏意识能损减诸有。散坏诸有。破灭诸有。是故不立在六界中。广如彼释 问入无心定识即不行。云何乃言恒持生故 解云。从多分说 又解。定前心作等无间缘。决定能引后心生故。及彼心得相续恒起。故谓持生 又解。色法中强偏说四大。亦摄所造。无色中强心法为胜亦摄余法。既摄命根故言恒持生也 又解。夫言死者心不再生。于无心位虽现无心。后之出心必定应起。后当起故身命不终。是故名为恒持生故也 问无色界中而无前五。如何恒持 解云。约欲.色说 或无色中虽无前五。有后一故依总相说。故言诸界 彼六界中至七心界摄者。摄彼六界。如文可知 问无为无用可非生依。余有为法。何故不说但标六界。解云。四大及空。五法中色法摄。识是心法摄。色.心二种诸部极成。是故偏说。心所有法。不相应行。即非极成。如觉天说心所是假。经部说不相应行是假。是故不说 问色十一中。何故偏说色.触。不言余九。解云。眼等四根初生即无。身根虽有无发识能。声疏转故于生用劣。香.味欲界虽有。上界即无。无表有.无不定。于生无用。唯色.触二有体有用。故偏说之 问何故色中唯说空界。触中唯说大种 解云。空界定有始从初生乃至命终。恒持生故。所以偏说。青.黄等色有.无不定。非恒有故。是故不说 四大是强必定恒有。是故偏说 涩滑等触有.无不定。非恒有故是故不说 又解。一切诸法总有二种。一者色法。二者无色法。色法中强.谓四大种。是故偏说。无色中强.所谓心王。空界虽是所造除疑故说。谓或有疑。初受生时有空界不。佛为除疑故说空界。于初受生此定有故 又娑沙七十五云。问置本论师。世尊。何故十八界中略出少分施设六界。彼论解云。愚少分者为说六界。愚一切者为说十八界 又云。为利根者说六界。为钝根者说十八界 又云。为乐略者说六界。为乐广者说十八界 又云。复次。于十八界为略现门故说六界。谓十八界中有是色有非色。若说前五界。当知已说诸是色界。若说识界。当知已说诸非色界。广如彼释 彼经余界至十八界摄者。类说余界。皆此十八界摄 略依法蕴足论第十.第十一多界品。出六十二界体摄入十八界中者。法蕴颂曰。界有六十二。十八界为初。三六.一四种。六三.后二二 十八界谓六根.六境.六识.如自名摄 言三六者。谓三种六 第一六。谓地.水.火.风.空.识(前四界触界摄。空界以光.影.明.闇为体。色界摄。识界以有漏识为体。七心界摄) 第二六者。谓欲.恚.害.无欲.无恚.无害界(欲以贪为性。恚以嗔为性。害以害为性。无欲以无贪为性。无恚以无嗔为性。无害以不害为性。此六是心所法。皆是法界摄) 第三六。谓乐.苦.喜.忧.舍.无明界(前五界以受为性。后一以痴为性。是心所故。皆法界摄) 一四种。谓受.想.行.识界(受.想.行法界摄。识界七心界摄) 六三者 第一三。谓欲.色.无色界(欲界十八界摄。色界十四界摄除香.味.及鼻.舌识。无色界意.法.意识界摄) 第二三界。谓色.无色.灭界(色界谓欲.色界。以有色故总名色界。十八界摄。无色界后三界摄。灭界以择灭.非择灭为性.法界摄) 第三三界。谓过去.未来.现在界(皆以五蕴为性。十八界摄) 第四三界。谓劣.中.妙界(劣界以不善。有覆无记法为性。七心界。色.声.法界摄。中界以有漏善.及无覆无记法为性。十八界摄。妙界以无漏善法为性。意.法.意识界摄) 第五三界。谓善。不善。无记界(善界以一切善法为性。不善界以诸不善法为性。此二七心界.色.声.法界摄。无记界以一切无记法为性。十八界摄) 第六三界。谓学.无学.非学非无学界(学界以学.无漏五蕴为性。无学界以无学无漏五蕴为性。此二意.法.意识界摄。非学非无学界以有漏五蕴。及三无为为性。十八界摄) 后二二者 第一二界。谓有漏.无漏界(有漏界以有漏五蕴为性。十八界摄。无漏界谓无漏五蕴。及三无为为性。意.法.意识界摄) 第二二界。谓有为界.无为界(有为界以五蕴为性。十八界摄。无为界以三无为为性。法界摄) 略依法蕴出六十二界体性。今界摄入十八界中。广明六十二界体性。如彼论说(阿含经中亦列六十二界名) 俱舍论记卷第一(末) 长承三年正月二十九日夜半与两三门弟读并切句了 一交了 校 了俱舍论记卷第二 沙门释光述 分别界品第一之二 复次至几无记者。此下大文第三诸门分别。总有二十二门。分别十八界。所以不约蕴.处分别者。正理第四云。界中具显根.境.识故。诸门义类易可了知。故今且约十八界辨。由斯蕴.处义类已成 此下明初三门。将明问起 颂曰至无记余三种者颂答中。上一句有见.无见门。次一句有对.无对门。下两句三性门 论曰至说余无见者。谓此色界以可示现在此在彼差别不同。有能示现此.彼言说故名有见。此即言说名见准余无见 若依正理第四。总有三说云。由二义故。一者此色定与见俱故名有见。由色与眼俱时起故。如有伴侣 二者此色可有示现。故名有见。可示现在此在彼别故。如有所缘 有说此色于镜等中。有像可现。故名有见。可示如彼此亦尔故。不可说声有谷响等。应成有见。不俱生故 婆沙七十五。及一百二十八。亦有三说。皆同正理。初师以眼名见。观照色故。第二说。以言为见。能示现故。第三说以像名见。见谓现也 问此论何故不具说三 解云。随作论者意乐说故 又解。经部计。眼无实作用说名为见。根.境.识三和合之时。假名眼见。非实眼见。又无实像色 论主意朋经部。不言眼见。不言像现。示现名见不违经部。故依此说。一解虽同。然意违两说 问杂心第一。慧亦名见故。故彼论云。又说。一切界皆可见。慧眼境界故 何故此论不说 解云。分别法相意存差别。若言慧见。十八皆名有见。无无见者即无差别。论主不说意在于兹。或略不论 如是已说至所缘异故者。颂本唯明障碍。长行义便明三有对。对是碍义。碍有二种。一障碍。二拘碍。若障碍有对。是障碍碍。若境界.所缘有对。是拘碍碍。此即标章 障碍有对至或二相碍者。据积集色更相障碍 或二相碍。谓手.石相碍。据显且言手石。论碍实通十种 境界有对至境界有对者 十二界。谓五根.七心界全及法界一分相应诸有境法。为色等境之所拘碍故。名境界有对 施设论。即六足中一称也。大迦多延那造 引彼水.陆。昼.夜二对。可知 毕舍遮。唐言食血肉。鬼之异名 室兽摩罗。傍生类也。形如壁[虫*弓]。小者二丈。大者乃至百尺 所缘有对至于自所缘者。谓心.心所。为自所缘之所拘碍。故名所缘有对 境界所缘复有何别者。问二差别 若于彼法至名为所缘者。答 境界有对。若于彼色等境。此眼.耳等有见.闻等取境功能。即说彼色等。为此眼等境。功能所托名为境界。如人于彼有胜功能。便说彼为我之境界。此约有能。非要起用。故彼同分仍名有对 所缘有对。谓心.心所。其性羸劣非境不生。犹如羸人非杖不起。执所缘境方起至现。现谓起彼取果用故。彼所缘于心等名为所缘。此约有缘其用得起。无缘不起。皆名有对。非必起者。故未来心等亦名有对 若境界有对。据碍取境用。若所缘有对据碍取果用。如彼同分眼。虽不对境。取果之用任运得生。然彼眼等非所缘有对。故知。碍取境用名境界有对。碍取果用名所缘有对 又解。碍体义边名所缘有对。碍用义边名境界有对。如彼同分眼体虽恒有无见色能。不名境界有对。以此准知。境界约用。所缘据体 又解。碍取境用名境界有对。碍缘境用名所缘有对 云何眼等至说名有碍者。此问碍义 云何眼等于自境界转时说名有碍。此问境界有对 云何眼识等于自所缘转时说名有碍。此问所缘有对 此中言自者。五根.五识。各取自境不能取他名自。非不为他缘。意.及意识缘法境故名自。非不能缘他 又解。缘十三界名自。非五根.五识取故 又解。十八界中。随所取者即名为自 越彼于余至和会转故者。答 谓此眼等缘色等时。越彼色等于余声等。此眼等不转故。此即拘碍名碍 或复碍者是和会义。谓眼等法于自境界和会转时。于自所缘和会转时。于余声等而不得起。此和会言还是拘碍名碍 应知此中至说余无对者。泛明有对。总有三种。应知。此颂中唯就障碍有对而说故。但言十有色有对。极微集成更相障故。由此义准说余无对 又正理第四云。言有色者。谓除无表。余色蕴摄。变碍名色。有变碍义故名有色 有说。色者。谓能示现在此彼言。有此彼言故名有色 有说。诸色有自体故。名为有色。称说易故。唯于色体说有色言 解言。初解有变碍色用故言有色。第二师有能示现色言故名有色。第三师体即是色故言有色 问第二师于十色中。色界可说有示现言。余九不尔。如何可说有示现言。如何言色。解云。余九虽不可见。而亦可说在此.在彼。如言此处有眼.耳等 又解。余九相从说故。随色可得说在此彼 若法境界至谓眼等五根者。约三有对四句差别 依毗婆沙。若以宽问狭顺后句答。若以狭问广。顺前句答。若互有宽狭四句分别。若宽狭相似如是句答 境界有对通心非境。障碍有对通境非心。互有宽狭故成四句 七心界.相应法界。是第一句。为境拘故是境界有对。非更相碍故非障碍有对 色等五境是第二句。更相碍故是障碍有对。非境界拘故非境界有对 眼等五根是第三句。为境拘故是境界有对。更相碍故是障碍有对 非相应法是第四句。非境拘故非境界有对。非更相碍故非障碍有对 若将境界望所缘。境界有对宽。所缘有对狭。故此论文。顺后句答。所以不将所缘.障碍相对辨者。互不相摄。体无滥故 问若据用相摄。用各不同。若据体相摄。体即非有境界等别。云何相摄。解云。论用不同实不相摄。以用从体不离体故明相摄也 此中大德至此是所许者 鸠摩逻多。此云豪童。是经部祖师。于经部中造喻鬘论.痴鬘论.显了论等。经部本从说一切有中出。以经为量名经部。执理为量名说一切有部 今此颂意。夫言碍者。为他障碍而不得生。正缘自境如何名碍。且如眼识。欲于色处生。为他声等碍令不起。为他碍时。应知是有对。正缘色时名为无对 与此宗不同。论主意朋经部。故云此是所许 杂心四句文同经部。梵本不然。译者谬矣 有古德释。此颂同说一切有部者。不然 如是已说至故名无记者。此下释后两句。三性分别十八界。就中。一明眼等八界。二明余十界 此即明眼等八界 有善增上可赞置白品中。有恶增上可毁置黑品中。故名有记 若非可赞.毁非二品收体不分明故名无记 言三性者。一善。二不善。三无记 善略有三。一生得。二加行谓闻.思.修。三无漏谓学.无学.胜义。就无漏中前二有为无漏。后一无为无漏 善总有七。一生得。二闻。三思。四修。五学。六无学。七胜义 不善唯一 无记有二.一有覆.二无覆 就无覆中有六。一异熟.二威仪。三工巧。四通果。五自性。六胜义。前五有为无记。后一无为无记。并前有覆总有七种 于无覆中。此论下文但说胜义 若依正理。总说二种。有为中立自性无记。无为中立胜义无记 今言六种为辨差别。异熟等四所不摄者。皆名自性。为辨差别于有为中开为五种 善有七。不善有一。无记有七。总有十五。以此十五种分别十八界 言分别者。十八界中五根.香.味.触。此八唯无记 异熟者。通八种。谓异熟五根.香.味.触 威仪.工巧.通果者。谓香.味.触 自性者。谓长养五根.香.味.触。及外香.味.触。于七无记中不通有覆.胜义 有说不能至故名无记者。叙异说。言无记者。不能记异熟果故名无记 若尔无漏应唯无记者。论主意存前解故难破后家 若言不记异熟名无记者。无漏不能记异熟果。应唯无记。若言有为无漏亦有异熟。以择灭为果。常.无常为异。证得名熟 此亦不然。有为无漏或容此释。无为择灭既无有果。如何名善。若言为能作因有增上果。有违自宗。设许不碍取增上果。理亦不然。无记之法亦不障碍。取增上果应名有记。若言择灭体可赞故说为善者。即同前解。重说唐捐 其余十界通善等三者。此即明余十界。就中。一总摽。二别释。此即总摽 谓七心界至余名无记者。此下别释。就中。一明七心界。二明法界。三明色.声 此即别明七心界。此七心界皆通三性若别分别。生得者。谓七心界。闻.思.修.学.无.学者。谓意界.意识界。不善者。谓七心界。有覆者。眼.耳.身.识.意界.意识。异熟.威仪。工巧者。谓七心界。通果者。谓眼.耳识。二通相应亦是通果。及意界.意识界。由异熟等摄心尽故。所以不通自性 问眼.耳.意.识。及与意根。皆通三性。鼻.舌.身识。不善.无记。此知可并。鼻.舌.身识。起善云何。解云。若泛尔起者。三识非善。若修行者。观段食等。深生厌离心。能起善三识 法界若是至余名无记者。此即别明法界。于法界中。善有四种。一自性善。谓无贪等三善根.及惭.愧。二相应善。谓与自性善相应。三等起善。谓无表.得.四相.二定。四胜义善谓择灭 于法界中。不善有三。一自性不善。谓贪等三不善根。及无惭.无愧。二相应不善。谓与自性不善相应。三等起不善。谓无表.得.四相 于法界中除善.不善余名无记 此论下文。及毗婆沙。善.不善各说四种。何故此中不善说三。不言胜义 解云。胜义不善。体通三性。此中三性分别十八界。所以不说胜义不善。若说胜义。即无差别 若别分别。于法界中总有六十四法。谓无表四十六心所法。十四不相应。三无为 生得者。有三十法。谓无表。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十。寻.伺.睡眠.恶作。得四相 闻.思者有二十八法。谓无表。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十。寻.伺。得.四相 修者有三十法。谓无表。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十。寻.伺。得.四相.二定 学.无学者有二十八法。谓无表。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十。寻.伺。得.四相 胜义善者有一法。谓择灭 不善者有四十二法。谓无表。大地法十。大烦恼地法六。大不善地法二。小烦恼地法十。寻.伺.睡眠.恶作.贪.嗔.慢.疑。得.四相 有覆者有三十法。谓大地法十。大烦恼地法六。小烦恼中谄.诳.憍.寻.伺.睡眠.贪.慢.疑。得.四相 异熟者有二十一法。谓大地法十。寻.伺.睡眠.得.四相.命根.同分.无想.异熟 威仪.工巧者有十八法。谓大地法十。寻.伺.睡眠。得.四相。婆沙.正理各更有一说。睡眠不通威仪.工巧。至十缠中当具引释 通果者有十七法。谓大地法十。寻.伺。得.四相 自性无记者有十法。谓得.非得.四相.名.句.文.同分。于不相应中异熟等四所不摄者。诸余无记皆自性摄。于心所中异熟等四摄无记尽。故自性无记不摄心所法 胜义无记者有二法。谓虚空.非择灭 色界声界至余是无记者。此即别明色.声。色.声二界。若善心力等起身.语表摄是善。若不善心力等起身.语表摄是不善。若无记心力等起身.语表摄是无记。及非等起色.声皆名无记。以无记色.声中有非等起故。不别说等起。以实而言。无记心亦能等起身.语表业 若别分别。生得.闻.思者皆通色.声。以皆能作因等起故。加行故发业。如先已说 不善者通色.声 有覆者通色.声。谓初定中有覆修惑等起身.语 异熟者谓色威仪.工巧.通果.自性者。皆通色.声。异熟等四所不摄者。皆名自性无记 已说善等至无色系后三者。此下第四明三界系门。问及颂答 论曰至无所缘故者。欲界十八。色界十四。香.味段食性。彼无段食。故无香.味。又杂心云。彼无揣食性。以身微妙故(已上论文) 凡说有识必有所缘。彼无香.味所缘。故无能缘二识。若依宗轮论。大众部等。色.无色界具六识身 若尔触界至段食性故者。难。触界。色界应无有触。段食性故。犹如香.味 彼所有触非段食性者。通 色界触非段食故触色界有。香.味唯段食。故下不通上。显所立因有不成过 若尔香味类亦应然者。又难 色界有其触。是触非段食。何妨有香.味而亦非段食 香味离食至故触非无者。又通 香.味离食无别受用。色离食贪故无香.味。于色界中触离段食更有别用谓四大种是能造故能持色根。能持衣服.宫殿等用。故触非无 有余师说至故在彼无者。叙婆沙异说。谓住此欲界。依彼四静虑现起等至。起天眼见上界色。起天耳闻上界声 轻安谓大善地法中轻安。定中用胜故别标名 触与轻安同时故言俱起 有殊胜触。即色界大种。欲界身虽不能取上界触。以触身中行故。能摄益身。身在欲界既能见彼地色。闻彼地声。起彼地触。是故此三。生彼静虑犹相随逐。香.味不尔。故在彼无 又解。轻安。谓身轻安。即细滑触。或是轻触 与二通同时故言俱起 能摄益身。虽色.及声。通欲.色界所引轻安唯是欲界。益欲界身故。以于欲界三种相随。故生色界亦具三种 又解。轻安。谓心所中轻安 俱起。谓所起引欲界胜触与轻安俱起。准正理论不破。即是婆沙异说 然和须蜜。俱舍释中云是室利逻多解。彼师意说。入定方有轻安。或是轻安风。正理不破者。言中不违故不破也 若尔鼻舌至彼无用故者。论主难前师 鼻舌二根。色界应无。彼无用故。犹如香.味 不尔二根至及庄严身者。前师解。明根有用。显所立因有不成过。谓舌能起言说用。鼻能庄严身用 若为严身至何用二根者。论主复难 明根无用。显因极成。严身。起说。依处足能。根非可见何所庄严。依处起言何须根体。故知。二根于彼无用 如无男根至依处亦无者。前师复救 显根有用。引例证成。如无男根亦无依处。若二根无者依处亦应无。既有依处显根有用 虽非有见为有见因。虽非起言为起言因。展转相因根还有用。由有根故依处方生。由依处生严身.起说 于彼可无至离根应有者。论主又难 于彼色界可无男根依处。彼界无用故。设男依处。彼界有用。离根应有。由无用故。彼界中无。鼻.舌依处。彼有用故离根应有。何用二根。根既无用。因还得成 有虽无用至而非无因者。前师又释 论主若言诸根依处不由根生要由见色闻声等用根方生者。凡有根生非要有用。如处胞胎业定死者。虽无见色等用。其根亦生。故知根生非要有用 伏难云。此根无用。应非因生 为通伏难故作是言有虽无用而非无因。此总出理 问前解二根于彼有用。今言无用。岂不相违。解云。前言有用。有展转疏用。今言无用无亲作用。非现严身。非现起说 或被难转计 彼从何因得有根起者。论主别征 彼色界鼻.舌二根从何因生 于根有爱发殊胜业者。前师答 于根有爱发殊胜业。此业即是鼻舌根因 若离境爱至鼻舌应无者。论主又以理难 夫根爱者。拟用取境。由境有爱根爱方生。是知根爱由境爱起。夫离境爱于根定离彼离香.味贪应无有鼻.舌。若谓根生非由境爱。虽无香.味爱而有鼻.舌者。或应许彼虽无YIN触爱。而有男根爱男根亦生 正理论第四非此解云。此中何因作如是执。若离境爱。根爱亦无。非根爱无。处爱亦离。根与依处邻近而生。境界不然如何倒执。男根依处于彼不生。即显男根于彼离爱。既许鼻.舌依处彼生。故知二根彼爱未离。故不应执彼离根爱未离处爱 彼论意说。境望根疏。依处望根亲何不以亲为证而倒以疏为证。非由境有无故根有无。但由依处有无故足显根有无 若依俱舍师救。应问彼言。何故彼无男根依处若谓为无YIN触。是即YIN。触为本。故境证强。非彼依处 若谓丑陋于彼不生者。如来阴藏隐密。端严入相好中。何容丑陋 又汝前说有诸根生非由有用。但有因力无用亦生。男根于色虽为丑陋。设许有因于色应起。汝若言男根无因非有。我还难汝。鼻.舌无因应无。若言男根无境非有。鼻.舌无境彼亦应无 若尔便违至不减诸根者。前师出圣教相违若言色界无鼻.舌者。便违经说。彼色界中无身支缺不减色根 随彼诸根至男根应有者。论主为通 经言不减随其所应。若执不减。男根应有 如是说者至男根非有者。论主正解 鼻.舌彼有。但无香.味。以六根爱依内身生。非依境界而得现起。由得上定起上界爱爱上界身。故生色界得有鼻.舌。其男根爱依YIN触生。YIN触。色无。男根非有。经说为男有余男相 或能离染故说为男 故于色界至理得成立者论主结 无色界系至无色界系者可知 已说界系至唯名有漏者。此即第五有漏.无漏门。后三通二。余十五界唯名有漏。道谛.无为所不摄故。如诸烦恼。以譬喻部。非情五境.无学身中十五界。非漏所依皆名无漏。虽皆无漏非道谛收。犹如虚空.及非择灭。是故得为如是比量余文可知 如是已说至后三三余无者。此下第六有寻有伺门。就中。一正分别。二释妨难 此即正分别。问及颂答 寻.伺相似于一心中。或二俱起或唯有一。故此偏明。憍.慢虽亦相似亦唯有一。非二俱起。无惭.无愧虽亦相似。亦二俱起。非唯有一。爱.敬亦然。故此不明 论曰至故说唯言者。正理第四弹云。经主释言。以行相粗外门转故。此因非理。现见。意识内门转时。亦常与彼共相应故 彼弹意。现见.初定内门意识与寻伺俱。即显外门非为定证 欲界及初静虑。内门意识。与寻.伺俱 俱舍师救云。一行相粗。是通因。二外门转故。是别因。五识具二。内门意识虽无外门转。而有行相粗。故有寻.伺。上地外门意识。虽有外门转。而无行相粗。故无寻.伺 后三谓是至伺相应故者。明后三界。法界中有四法。一寻。二.伺。三余相应法。四非相应法。于此四中。余相应法界。及意界。意识界。皆通三品。非相应法界。及静虑中间伺。亦同第三品。寻在第二品收 无第二寻。显无有寻 但伺相应。显彼有伺 正理论破无第二寻云。设有第二许相应耶。有第二受而不相应。无第二言非为定证。彼自解云。寻。一切时无寻唯伺。自体.自体不相应故 俱舍师救云。设有同时第二寻。亦许相应。然无第二故不相应。以受例寻。亦为非理。汝言三受随一现前余名第二。若据别义。寻亦同受有第二寻。如善.不善.无记寻。随一现前。余名第二。谁言无第二。我言无第二者。同时无第二寻。反征正理云。何故自体不与自体相应。彼应解言。无第二寻故。若作斯解何异我释。若谓。我言自体.自体不相应者。显寻自体非自相应。即难云。虽此寻不与此寻相应可与余寻相应。彼应答言。无第二寻故。若作斯解还同我释 伺在欲界至应名何等者。问 于法界寻.及中间伺.余相应.不相应法。随其所应三品所收。如前可知。伺在欲界.初静虑中。三品不收应名何等 此应名曰至谓即是伺者。答 此应名曰无伺唯寻。第四句摄。无第二伺故名无伺。但寻相应故言有寻。由此摄法尽故。言有寻伺地有四品法。如文可知。顺地作法故。俱句在初。一单第二。俱非第三。一单第四。地中无别无伺唯寻。故此单句第四。所以颂文但说前三。不言第四者。显宗云。然法少故颂中不说 余十色界至不相应故者。五根.五境寻.伺俱无 若五识身至无分别耶者。此即第二释妨问起 若五识身有寻.伺。寻体即是自性分别。如何经说无分别耶 颂曰至意诸念为体者。答。上两句正答 言无分别。无二分别。下两句出二分别体 论曰至三随念分别者 自性是寻 寻求动踊。如鱼跃水。体即分别名自性分别。若能计度青.黄等别。男.女等差别。名计度分别 随念曾更。或随境念。名随念分别 由五识身至名为无足者。三分别中。五识有一。无二。从多分说名无分别。喻况可知。自性分别五识必有。虽有慧.念而非分别。故正理第四云。五识虽与慧.念相应。择.记用微。故唯取意。又婆沙四十二云。欲界五识身唯有一种。自性分别。虽亦有念而非随念分别。不能忆念故。虽亦有慧而非推度分别。不能推度故(准婆沙文随所更事名为随念计度。推度名异义同) 自性分别至自当辨释者。指同后解六识相应诸寻。皆是自性分别 问若体唯寻。何故婆沙四十二云。自性分别谓寻.伺。解云。此论从强说故唯说寻。婆沙强.弱并说故通寻.伺 或略而不说 或举初显后 或论意不同 余二分别至诸念为体者。问寻性分别。此事可然。于余心所何故念.慧名为分别。非余心所。解云。余心所法非似顺寻。唯二似顺。故不说余。故正理云。夫分别者。推求行相故说寻为自性分别。简择.明记行似顺寻。故分别名亦通慧.念 问余心所法与寻相应。应似顺寻。何非似顺。解云。若据相应同性义边。皆似顺寻 若据似寻顺寻分别义边。即非似顺故不说余 散谓非定至计度分别者。所以计度散非定者。婆沙四十二解定中慧非计度分别云。虽亦有慧。而非推度分别。若推度时便出定故 又正理云。定中不能计度境故。非定中者。能于所缘。如此如是计度而转。故于此中简定取散 问慧顺彼寻。寻通定.散。慧亦应通。何故计度唯散非定。解云。散慧计度。又顺寻强。定慧定伏。顺寻非强 问依定发慧。定应顺慧。如何伏慧令不顺寻。解云。简择谛等实定顺慧若似顺寻边定即制伏 问定中寻起定不能伏。如何能伏似顺寻慧耶。解云。寻是自性分别。有体即名分别。慧似顺他起势力易除 若定若散至随念分别者。念通定.散。意识相应。故正理云。明记所缘用均等故 问念.慧二种俱行似寻。如何彼定伏慧非念。解云。念于定中似顺寻强慧。定制不得 问若尔念于定强。应不通散。解云。夫念作用多顺于慧。散慧用胜名为分别。故念顺彼名为分别。故四念住虽慧为体。立念住名。以相顺故 如是已说至无执受余二者。此下第七有缘无缘门。第八执受.不执受门.结问颂答 于法界中一分有所缘。故言半也 论曰至有所缘等者。缘谓攀缘。心.心所法名能缘。境是所缘。有彼所缘名有所缘。如人有子。心.心所法其性羸劣执境方起。犹如羸人非杖不行 十八界中至皆无执受者。正理论云。颂中及言具含二义。一显总集。谓八及声。总无执受。二显异门。谓余师说。不离根声亦有执受 所余九界 至名无执受者。眼等五根住现在世。有彼心.心所法执受名有执受。去.来不尔名无执受 问现在五根。若入无心或起意识。即无识执受。或五识间起非识依者。亦无执受.如何说现在五根执受。解云。现在五根。识不依时亦名执受。执受类故 问去.来五根。亦执受类应名执受。解云。现在五根容有发识名有执受。去.来五根无容发识。名无执受 又解。现在五根。识不起时非是执受。而言执受据识起时。以执受义作用显故。如定.道大种虽不离身亦现在。名无执受。五根亦尔。又品类足说。表业非执受。此亦现在不离身故 若作前解通彼文言。定.道大种。入定虽有。出定即无。名无执受。此论说表属身执受。论意各别 或可。品类据表暂起犹如客寄。名无执受。此论业品据多时起得与根合。名有执受 色香味.触至而无执受者 色.香.味.触住现在世。简异去.来 不离五根。简异离根。名有执受 若住现在非不离根.及在过.未。名无执受。如现身内除与根合发.毛.爪.齿。余非根合发.毛.爪.齿.并大便等。及外非情色.香.味.触。虽在现在而无执受 问此论若说血无执受。何故婆沙一百三十八云。问于此身中三十六种诸不净物。几有执受.几无执受。答发.毛.爪.齿。根有执受。余无执受。皮.胆.脑.血。生有执受.朽无执受。骨.肉.筋.脉.心.肺.脾.肾.肝.肠.胃.膜.脂.髓.脑.胲.生.熟二藏。皆有执受。膏.脓.痰.饮.洟.唾.泪.汗.屎.尿.尘垢。皆无执受 准婆沙文血通二种。何故此论言无执受解云。此论据朽言无执受。婆沙亦约生说。故通二种 有执受者此言何义者。问 心心所法至名无执受者。答 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五根为所依处。摄扶根四境为依处。色等四境若不离根。虽非所依可得言依。而是心等之所亲附依与所依。俱名依处名有执受。心.心所法与彼依处。损.益展转更相随故。谓心.心所法起忧.苦损。依处亦损起喜.乐益。依处亦益。依处若得好食等益。心等亦益。得恶食等损。心等亦损。由斯九界名有执受 即诸世间。于五色根.扶根四境。相杂住中说有觉触此九众缘所触对时能觉苦.乐等故。与此相违名无执受 正理论云毗婆沙说。若诸色法逼迫断坏便能生苦。与此相违即能生乐。是己身摄名有执受。有余师说。若诸有情执为自体。一切处时方便防护茅.灰.火.刺.霜.雹等缘。是已身摄名有执受 如是已说至俱非二种者。此下第九大种所造门。第十积集.非积集门 可知 尊者觉天至唯大种性者。叙计。可知。又正理第五云。譬喻论师作如是说。诸所造色非异大种 彼说不然至理定不然者。论主破。非坚.湿等眼等所取。故知 坚等非色.声等。非色.声等身根所觉。故知。色等非坚.湿等 又契经说至皆非大种者。教证。可知 若尔何故至乃至广说者。觉天。引经为难 若眼等根非大种者。何故经言云何名内地界。谓于眼肉团中。若内各别坚性坚类。乃至广说。彼经于眼说坚性等。故知。眼根即是坚等。彼经即眼名为肉团。肉团是总。坚等是别。别依于总。故言于中为简非情故言若内。诸有情异名为各别。或大小不同名为各别。简湿性等名为坚性坚.中非一名为坚类。或此坚性是余坚类名为坚类。乃至广说湿.暖.动性 彼说不离至无相违过者 论主通经 以实眼根别类造色。肉团即是扶根四境。其性各别。世间不了实眼根体。于肉团上立以眼名。此眼肉团。总说一切不离眼根大种所造。故彼经说不离眼根肉团聚中。有彼所依坚等体性。非言实眼即是坚等 入胎经中至差别义成者。论主又别通 经唯说六界为士夫者。为显此六初受生时。体用强胜。能成士夫根本事故。以四大是造色所依。空是动所依。心是心所所依。所依胜故别说非唯尔所。广如瑜伽五十六说。经虽说六触。然更有余心所法。经虽说六界。何妨有余所造色。若言说六界即无余造色。经亦说六触。应无余心所。亦不应执心所即心。经言想等依止心故。岂心自体还依自耶。又经亦说有贪心等。言触处者。触之所依故名触处。即眼等六根。故婆沙七十四云。复次眼等六处。作触所依义名六触处(已上论文)此中引意。取能依触非所依处 如是已说至非极微故者。可知 如是已说至能烧所称诤者。此下第十一能斫.所斫门.十二能烧.所烧门。十三能称.所称门。结问颂答 论曰至能斫所斫者。若依婆沙一百四十三云。有作是说是四处能斫四处所斫。有余师说.坚性是能斫。四处是所斫。然无评家。此论同前师 又解。说四能斫据不相离说坚能斫。克体以论。各据一义理并无违。虽复坚性俱遍能所。据事用胜说为能斫。事用劣者说为所斫 何法名斫者问 岂不有为刹那自灭非能所斫 薪等色聚至如珠宝光者。答 理实有为刹那自灭。非能所斫。但先薪等色聚极相逼续生。斧等异缘分隔薪等。令各续起令别义边。此法名斫。非令法灭。故不相违。支分离身。根非有故。根非所斫。以净妙法故亦非能斫 问地狱碎身。或断蛇等。令成多分。分各别行。是即支分离身有根。解云。地狱现相见成多分。理实.诸分皆有身根。断蛇等身有余势动。故婆沙十九云。有余师说。诸地狱中。虽解支节为百千分。而诸分内皆有身根。诸分中间有连续故。如碎杜中.及藕根茎。亦如破苽蔕不相离。若相离者身根即无。非一有情有二身故而世现见。断诸虫身为多分已犹行动者。风势所转非有身根 问有断蛇等各别生者。此云何释。解云 是余有情依托生故 如能斫所斫至所称唯重者。身等色根亦非二事。谓非能烧.所烧。能称.所称。以净妙故。烧身尽时根亦尽者。由彼扶根四境无故根亦随无。非能烧根 声界。六义总非。不相续故 能烧.所称。有二诤论。前约世俗不相离说故言四界。后约胜义克体以论唯火能烧。所称唯重。各据一义理亦无违。虽复性火俱遍能所。据事用胜说为能烧。若用劣者说为所烧 如是已说至刹那唯后三者。此下第十四五类门。就中一总释五类。二别显颂能。言释五类者。一异熟生除声界余十七界少分 二所长养。泛明长养有二。一长养用胜。通十八界。二长养体增五根.五境小分。此中据长养体说 三等流。泛明等流有二。一从同类.遍行因生者名等流。据此义边十五界全后三小分。二非异熟.长养所摄。然从同类.遍行因生者。名等流据此义边。除五色根余十三界小分。虽异熟.长养亦有等流。为辨异门废总论别。此中据第二等流说 四刹那。泛明刹那有二一刹那灭故。故名刹那。十七界全.一界小分。二不从同类.遍行因生。非等流故名刹那。谓初无漏意.法.意识小分。此中据第二刹那说 五实事。泛明实事有二。一有实体故名为实。十八界全。二体坚实故名为实。唯是无为法界小分。此中据第二实说 应知。五类摄十八界体各不同互不相摄。于五类中后四不摄名异熟就后四中后三不摄名长养。就后三中后二不摄名等流。就后二后一不摄名刹那。余名实。此即顺释 又解。于五类中前四不摄名实。就前四中前三不摄名刹那。就前三中前二不摄名等流。就前二中前一不摄名长养。余名异熟。此即逆解 于五类中且依一相有为.无为义次前后。故说刹那第四.实事第五。若依文次第。顺.逆两释解亦无有妨 又解。于五类中非余四摄名异熟。如是乃至非余四摄名刹那。此即展转相望非互相摄 言显颂能者以十八界对摄五类。谓内五色根。有异熟.长养。不言有等流。故知非等流。实唯法界。不通余十七 刹那唯后三。不通余十五 义准。此三。五内非有 声无异熟生。既不言无长养.等流。义准知有。上即影取长养。下即影取等流。无实刹那。如前说 十八界中既言八无碍明知即是七心.法界此八有等流。亦有异熟。既不言长养。明知非有。五识无实.刹那。意界.意识界无实。皆如前说 余谓前说十四界余。即色.香.味.触。此四各三。谓异熟.长养.等流.非实.刹那亦如前说。实唯法界。唯言不通余十七界。法界前在八无碍中。已得二类。今又加实足前为三。后三即是意.法.意识。刹那唯在此后三中。唯言显刹那不通余十五。法界至此又加一种。足前为四意.及意识。前无碍中各得二种。今又加一足前成三 论曰至无别性故者。眼等五界有异熟。有长养。此眼等五同类因生亦是等流。今显异门。废总论别。离异熟.长养外无别性故。所以不说 异熟因所生至昔所造业者。释异熟生总有四解 第一解言。异熟者异在因。熟在果 或异在果。熟在因 或异通因.果熟在果或在因 或熟通因.果。异在因或在果 或异熟。在因 或异.熟。在果 或异.熟。通因.及果 若言即异名熟。持业释若言异之熟。依主释。故名异熟 或异熟言。此且总说。未别属当 言异熟因者若言异熟即因。持业释。若言异熟之因。依主释 异熟因所生果。名异熟生。亦是依主释。略去因所二字。如言牛车略所驾二字 第二解昔所造业至得果时。起与果用与前异故名异。是能熟故名熟。即异名熟故名异熟。持业释果从彼生名异熟生。依主释。异熟属因生即属果 第三解。因是善.恶。果是无记。彼所得果与因别类名异。而是所熟名熟。即异是熟故名异熟。即异熟是生名异熟生。持业释。异熟.生并属果 第四解。果是异熟如前解。因非异熟言因异熟此于因上假立果名。因从果得名。是有财释。有异熟故名为异熟。果从彼生名异熟生。依主释 泛举得名不同。亦有于果立因名。如契经云。今六触处果。应知即是昔造业因。触所依处名六触处。即眼等六根此中意取所依六处。不取能依六触 饮食资助至防援内城者。释所长养 长小令大。养瘦令肥。诸有碍法极微所成名所长养。一饮食。二资助。谓涂油等。三睡眠。四等持谓定。此四胜缘是能长养。由缘所益眼等体增。眼等增时名所长养 有杂心师说。持戒.梵行亦能长养。论主破言。此唯无损。非别有益所长养体。异熟色劣。无异熟生离所长养。故恒长养护持。长养色胜。有离异熟生。如无眼.耳修得眼.耳。故婆沙云。无异熟生眼离长养眼。如人重人。如垆重垆。长养防护异熟亦尔。然有长养眼离异熟生眼。如从无眼得天眼者 问长养通非情不。解云.不通 难如谷麦等。虽无饮食.睡眠.等持所益。而有粪等资助所益。如何长养不通非情。解云。若泛言长养亦通非情。粪.水等缘能长养故。此中言长养者。唯是有情胜缘所益。外法非情非胜缘益不名长养 声有等流至随欲转故者。声有二类。无异熟生。夫异熟色任运而起。声随欲生故非异熟 若尔不应至梵音声相者。引论难 若声非异熟论不应说远离粗恶语故。感得三十二大士相中梵音声相 有说声属至缘击发声者。答 有两说。此即初师 有说。声属第三传故。虽远展转由彼业生。不能亲感。而非异熟。谓业为第一传 从业生大种为第二传。从大种发声为第三传。理亦应有第四.第五传。而不说者。从异熟大种生声。尚非异熟。从长养等流生声。理在不疑故不别说 又解应立量。即声非异熟。属第三传故。如善恶身受 问若声从业.大种生故。此四大种即是异熟。为是何等异熟大种生此声耶。解云。先有异熟大种独住。若相击时即便生声。不相击时但有大种 问若尔。应有现在大种无所造色。解云。许亦无失。故正理二十。解大种望所造色非俱有因中云。谓有成就诸所造色非四大种。或有成就能造大种非所造色 解云。谓圣生无色。成下无漏戒不成能造大。及在欲.色成过.未定共戒 不成能造大。在欲第二念已去成过.现戒。非成过去能造大。若有初受别解脱戒。初念有等流四大。悬造未来当生无表。彼大种现在成就。所造无表仍住未来。无前得故仍未成就。如是等类。是谓成就大种非所造色 准彼论文。故知。亦有成能造大非所造色 问若尔。即与婆沙相违。故婆沙一百三十二云。若成就现在大种。彼现在所造色耶。答如是。设成就现在所造色。彼现在大种耶。答如是。以非现在大种无果故。亦非现在所造色无因故 婆沙既云以非现在大种无果故。明知。现在大种皆有所造色果无独住大。解云。论意各别无劳会释。或可亦不相违。婆沙从多分说。若不尔者。如受戒时初念悬造未来世戒。岂得成彼未来戒耶 问等流大种。悬造当戒。可有现在独住大种。异熟大种非是悬造。应无现在独住大种。解云。虽义不同。大种类故。等流既容现在独住。异熟容有。何理能遮。又解现在无有异熟大种。无所造色。前引婆沙极分明故。既言以非现在大种无果故。故知。无有现大独住。既言以非现在所造色无因故。故知。无有现所造色独住。应知后念无表望现大种。虽无生因。有依因故 问若尔即与正理相违。彼论既言。有成就能造大种非所造色。明知。亦有能造大种无所造色。解云。正理论主述异师义。捡寻婆沙上下论文。全无此说。有成就能造大种非所造色此即论意各别。无劳会释 或可。亦不相违。如受戒时初念大种 造初念戒。即此大种。复能悬造未来身中一期无表。理实成此初念大种。亦成现在所造无表。且望未来悬造戒说故。正理言有成就能造大种非所造色。若作此解。与彼正理亦不相违 问若言此声无先独住异熟大造。是何大种。若谓此大种声有即有。声无即无。应异熟色断已更续。有违宗过。若谓即以造身根等异熟大造。一四大种造二有对色。还有违宗。若谓造身根等异熟大种为缘。击发生声。据缘义边说大第二。次后声起说声第三。以实此声随其所应。长养.等流大种所造。若作此解。虽无有失。何异第四.第五传家。既非用彼异熟大造。何须别说第三传耶 解云。异熟大种虽非亲能造彼声界。据缘生边。说声第三亦无有失 有说声属至此乃生声者。此即第二师答 有说声属第五传故。虽远展转由彼业。生。疏非亲感。而非异熟。谓业为第一传。从业所感造身根等异熟大种为第二传。从此异熟边复有造身根等长养大种为第三传。从此长养色复起等流大种为第四传。从此等流方乃生声为第五传 理亦应许有第四传。而不说者。略而不说 或可。影显 或长养声虽于一处而有间绝若据一身诸支节中。轮环不绝。说非异熟。其理稍隐。故不说之。若等流声有全间断。说非异熟。于理稍显偏约此明 此师意说。长养大种造长养声。等流四大造等流声。故许说有第四.第五传声非异熟。故非异熟大造故不许有第三传也。故正理述第二师解云。有余师说。声非异熟。如何异熟大种所造。故应许声属第四传.第五传故非异熟。谓从业生异熟大种。从此传生长养大种此复传生等流大种。长养大种发长养声。等流大种发等流声 又解此师别为一解。婆沙一百一十八。亦有第三.第五传同此论。又婆沙一百二十七云。问诸有情类所发声。当言何处大种所造。有说。喉边大种所造。有说。心边大种所造。有说。脐边大种所造。评曰。总说。此声一切身支大种所造。若别说者。轻小语声。应言喉边大种所造。叱吒哮吼号叫等声。应言遍身大种所造。现见。此等举身为掉动故 若尔身受至便违正理者。此论虽有两说 论主意存后师。破初师云。若说此声从业所生大种生起。属第三传故非异熟者。身识相应受从业所生大种生故。谓业为第一传。异熟大种为第二传。由此大种生身受为第三传。身受。同声俱第三传。应非异熟。若受。如声非异熟者。便违正理。以宗说受通异熟故 正理救云。此难不然。非诸身受皆因大种。及因业生大种所发。亦非一切皆是异熟 然诸身受。亦因非业所生大种及非大种而得生故。谓身受起。要假身.触.身识等缘。由此亦缘外大种起。非要待业所感大生。于理无违。故通异熟 正理救意云。谓身受生非皆因大种。亦假非大种身.触.身识等缘。设有因大种者。又非但因业生大种。谓亦因非业等流.长养大种生。设因业生大种者。又体非唯是异熟。亦通善.恶等。由此三义不定故通异熟。意救第三传 若作俱舍师破云。汝若言身受从大种.非大种生故。通异熟。声唯大种生。不通异熟者。色亦唯从大种生。应不通异熟 汝若言身受从异熟.长养.等流大种生。通异熟者。汝亦许声从此三生。应通异熟 汝若言身受异熟大种生者。亦非一切皆是异熟。有通善.恶者。我亦非言一切身受。从异熟大种生者。皆是异熟。亦通善.恶。今此中破。且据身受是异熟者。从业所生大种生者为难。汝若言声属第三传非异熟者。此第三传非为定证。为如异熟身受。属第三传故。声是异熟。为如善.恶身受。属第三传故。声非异熟。我以不定出汝过失。言身受不定故通异熟。岂不徒言。竟不救难。故声非属第三传也。初师既破。后师还立 又正理论救第三传云。岂不如从无记大种发善.恶声。从有执受发无执受。从身境界发耳境界。如是若从异熟大种发非异熟。有何相违 若作俱舍师破。大种造色理实无定。此异熟大种所发之声。既非异熟。为是何等。若是长养。理应用彼长养大造。若是等流。理应用彼等流大造。有何所以异熟大造 八无碍者至非所长养者。释第三.第四句 前后均等名等。流类相似名流。或果续因名流 诸异熟生虽亦从同类起。为显别相废总论别但名异熟。异熟不摄方名等流。据用长养亦通无色。此约体说故无长养 余谓余四至有等流性者。此释余三可知 实唯法者至独名有实者此释实唯法 以此准。实唯是无为 意法意识至名为法界者。此释第六句 意.法.意识有一刹那。谓初无漏苦法忍品。非等流故名一刹那。此说究竟不从同类因生者名一刹那 余有为法无非等流 苦忍俱心名意界.意识界。望后名意。望前名意识 余俱起法。即相应等名为法界 初苦忍言显取现忍。故正理云.此说正现行亦非等流者。问何故但取现忍非取未来。解云。现行苦忍非是等流其义决定。未来苦忍虽在凡位非是等流。若至圣位住不生者。即是现忍等流果故非是刹那。其义不决 问如上忍现行。未来下忍住不生法。非等流摄应是刹那。如何但取现忍。解云。苦忍名一刹那。由具二义。一者现行。二者非等流。如不生下忍。虽非等流而阙现行。如苦法智等。虽有现行阙非等流。如不生上忍。二义并阙。余随所应准此通释 若依正理。五类有两解。一解同此论。又一解云。复有余师。此中异说。谓一切法皆有实事有实相故 除无为法皆一刹那。速谢灭故 除初无漏心.及助伴余有为法。皆是等流 十色少分是所长养 十七少分是异熟生 由此眼等五内色根。各有二种。谓所长养。及异熟生。虽有余三。而无别性。义杂乱故所以不说。余皆准此 声界有二五识亦然 意.意识三 色等亦尔 法界有四除所长养 如是已说至独俱得非等者。此下第十五得.成就等门 独得。谓两单句。俱得。谓第三句。非谓第四句。等谓等取成就等。此中总明得.成就。舍.不成。如婆沙具说。恐繁不述。总复言等 问得与成就何别。舍与不成何别。解云各别不同。若法今时创至生相尔时名得。若流至现方名成就。得时不名成就。成就时不名得 故正理十二云。岂不尽智于成佛时亦不名得。况灭尽定。以诸菩萨住金刚喻三摩地时名得尽智。得体生时名为得故正理既云得体生时名得。故知。法至生相名得。流至现在方名成就 设有文言法至生相名成就者。于此得中立成就名 设有文言法至现在名得。于成就中立得名故 若法先时相续恒起。今忽遇缘不至生相。现在犹成尔时名舍。至第二念。现成法谢方名不成 舍时未名不成。不成时不名为舍 如苦法忍至生相。尔时名得圣性不名成就。若流至现.名成就圣法不名得 如世第一法在现在时名舍异生性。不名不成就。若落谢过去方名不成就不名舍 若正得圣性时.即舍异生性。此即得.舍同时。若成就圣法时。即不成就异生性。此即成.不成同时 如是余法准此应思 又应将成就时名得。将不成就时名舍。故正理五十六云。夫言得.舍。据将说故。又婆沙一百五十五云。谓诸异生位。乃至增上忍位。于无漏根非舍非得。非灭非起。住世第一法时。于无漏根非舍而得。非灭而起。若诸圣者住苦法智忍。乃至道法智时。于无漏根非舍而得。亦灭亦起。道类智忍时。于无漏根亦舍亦得。亦灭亦起 婆沙.正理更有多文不能具述 问若得。成就不同时者。何故婆沙一百六十二。云得唯在初。成就通初.后。解云。此据成就中自辨初.后。非据得初。以得之时未成就故 有古德言。成通新.旧。得据新论不成通新.旧。舍据新论。得时即名成就。舍时即名不成者 此解谬矣 论曰至谓除前相者。此明得也 谓生欲界胎.卵.湿生渐得眼根。简异顿得。色根无记非成过.未。起时名得。识通三性。亦有前.后得。识先成故今不名得。虽有生盲.及渐舍眼等。欲界没还生欲界等。名得眼.不得识。若从二定已上生欲界等中有初心。即名得识.不得眼。若无色没生欲界等即眼.识俱得。以生欲界等不定故。约渐得眼说 又解。略而不论非皆举尽 又解。渐得眼言亦摄此等 及从无色没生上三定时中有初心。必得眼根名得眼。识未起故不名得 第二句。生二定等眼识现起。识现起故名得。现之言正。起之言生。识在生相名为现起。尔时名得。眼先成故不名得 及从二定等没生下欲.初定时中有初心。必得识故名得识。从彼没。显正住死有。中有至生相时名生下地。尔时名得也。眼先成故不名得 第三.第四句可知 应知。生上三地起下眼识。唯是无记故婆沙七十三云。此中眼识依自地眼缘下地色。容有二种谓除染污。缘自地色容有三种。若依上地眼唯无覆无记。善.染污眼识唯生自地容现在前。由此必定系属生故 问生上三定起下三识。是何无记 解云。泛借起者。是威仪无记异熟生心非起异地。工巧上界无。泛借下识复非通果。故知威仪 问生上三定起下眼.耳二通。是何无记。解云杂心论主达摩多罗造对法藏论中说。天眼。耳通。是威仪无记。工巧唯欲不通上界。异熟非异地起。变化唯意。既非余三。明知二通定威仪 此解不然。违理.教故。如下论云。色界威仪心。二十心中从五心生。谓自界五除通果心能生七心。谓自界四除加行通果。欲界二染污。无色界一染污 若言二通。威仪心者。应生加行善心。如变化心由定引起。与定相生不与余心相生。二通亦尔。既由定引起还应与定相生不生余心 若说威仪能生于定。此即不然。违论文故。威仪定不能生加行 若言生上三定起下二通。非入于定。随其所应入上三定生得等心 亦此不然生上起下。设许此解。如生欲界三乘无学起上二通。从何心出。既无烦恼不能出染。身生下地非能起上生得善心。不起异地生得善心。正理有文。如下当引。亦不能起异地闻慧。此慧由彼生得导引。既不能起生得善心。故闻慧心亦不能起。不起异地闻慧善心。婆沙有文。亦如下引。假设得起。闻慧亦不能生。以威仪心不能生加行善心故。修慧既是加行。威仪理亦不生。异熟生心非起异地。变化唯与定心相生。又上威仪不能生欲善及无覆。如广心说。由斯征责。故知。彼执天眼.耳通是威仪心。理亦不成立 又西方德光论师。集真论中说。眼.耳二通。是自性无记非四无记 此亦不然。诸论广心唯说二十心。若言更有自性无记。应说有二十一心。故亦非理。今依正解。眼.耳二通四无记中通果无记。应知。通果名宽。变化等狭。如非得名宽。异生性等狭。既说二是通果摄。与定相生。即无妨矣 问二通若是通果心摄。同化心者。诸论皆说二通变化三世成就。生上三定成下化心。未知。二通为成下不。若说成下。即不应言生上三定眼识现起方言得识。若不成下。与彼化心同是通果同是无记。何故成下化心不成二通。解云。生上三定成下二通。是通果故。如成化心。论不说成据泛借说 又解。生上三定不成下二通。通果有二。一在意识。其力强盛生上成下。如变化心。二在五识。其力稍劣不能成下。若系属自地。依自地发者。即有三世得。如善习自地威仪。工巧有三世得诸论说二通。三世得者。据初定二通说。若生上三定起下异地二通。唯有法俱。如泛借下三识。及威仪心非是善习。唯法俱得。此论言不成下据此以说 问若生上地不成就下异地二通者。身在欲界离欲界染。应亦无有成上异地二通。然论说五通曾修离染得。既有离染得。明知亦有能成异地。何故生上不成下。生下得成上。解云。生下成上易故。成生上成下难故。不成 又解。生上三定。下地二通或成.不成。若串习者即成。若不串习者不成。以不定故不说成也 等谓若有至谓除前相者。此明成就四句 第一句。生上三定。显定成眼 眼识不起。显不成识 第二句。谓生欲界。显定成识 未得.已失。显不成眼 第三句。谓生欲界。显定成识 得眼不失。复显成眼 生梵世者。显眼.及识必定成就 生上三定。显定成眼。正见色言。复显成识 既言正见色时。明知法现名成 如是眼界至总复言等者。此下类释 若以眼对色。得有二句。若得色必得眼。以中有蕴必具根故。有得眼不得色。谓生欲界渐得眼根 成就亦有二句。若成就眼必成就色。有成就色不成就眼。谓生欲界未得眼根及得已失 若将识对色得有四句。有得识不得色。谓生上三定眼识现在前。及上三定没生欲界.及梵世时。有得色不得识。谓无色没生上三定 俱得。谓无色没生欲界.及梵世时 俱不得。谓除前相 成就有二句。若成就识定成就色。有成就色不成就识。谓生上三定眼识不起。故言得成就等如理应思 于六.三中且辨初三相望得成。后五种三。得与成就。并互相望。及舍.不成等。皆应思择。广如婆沙。不能繁述。是故颂复言等 如是已说至外谓此余者。此下第十六内外门 泛明内外略有三种。故婆沙一百四十八云。然内外法差别有三。一相续内外谓在自身名内。在他身及非情数名为外。二处内外。谓心.心所所依名内。所缘名外。三情.非情内外。谓有情数法名内。非情数法名外 今此论中约处内外。心名为我。是我依根即名为内。故言十二。外谓此余色等六境。非我依故。虽诸根.识亦通所缘。约处以明。所依常定但名为内。不据为境名为外也 我体既无内外何有者。问 我执依止至故说名外者。答 我执。谓我见 依止。谓心。心与我见相应故。名我执依止。心是我依假名为我。余心虽非我见相应。是彼心类故亦得我名 又解。心是我执所缘故名我执依止。虽诸有漏皆我见缘。以心是胜多执为我。余无漏心虽我不缘。是彼心类故亦得我名 又解。我执有二。一者迷执。谓即我见。但缘有漏。二者取执。谓一切心。于境自在执取前境皆名我执。二执所缘虽通诸法。心强胜故偏名依止。故于此心假说为我。此解依止遍通诸心。可无妨矣 复引经证。前经调我。后经伏心。故知于心假说为我 眼等十二为此假我所依。亲近故说名内。色等六境。为此假我所缘疏远故说名外。虽诸心所。依彼心王同一生等。不名内者。异类相望非所依故不名为亲。所依与心。异类相望皆为所依。故名亲近可名为内 又正理第六解心为我云。恒于自内境自在行故 若作俱舍师破。不异我前第三解也 若尔六识至非心依故者。难 若尔。现.未六识。未至过去意位。非心依故应不名内 至意位时至无改易故者。通 六识至过去意位时。不失六识界。现.未未至过去意位。亦非越意相 若异此者下。反难外人显违宗过。又若未.现六识无意界相。过去意界亦应不立。此宗说相三世无改 已说内外至作不作自业者。此下第十七明同分.彼同分 法界。定被意识缘恒名同分。余十七通二。作自业名同分。不作自业名彼同分 论曰至恒名同分者。此释法同分。将解法同分先明境同分相 夫言境同分者。若境与识定为所缘。定为所缘是不共义。六境各为自识所缘名定所缘 问法境一识缘。可说名为定。五境二识缘。如何望自定。解云。境定有二。或境于心定。如法对意。或心于境定。如五识对境。若法对意。即定是所缘。若五境对五识。即与定为所缘。于彼境上皆有定义。对其定处以辨同分。识于所缘境中。过.现已.正生。未来当生法。生法简不生法。此所缘境说名同分。此即总明境同分相 问论其六境根亦能取。何故此文言识非根。解云。意根过去。不能取境。五根现在。或取.不取。以不定故略而不说 又解。言识可以摄根。识取境时根亦取。故言识可以影根。无边意识。是无我观缘一切法。于法界中。无一法界不于其中。已生正生当生无边意识。由定生故恒名同分 由诸圣者下。别显无我观。可知 问法界意识缘。即名同分。余十七界亦为意识缘。何非同分。解云。夫十八界名同分.彼同分者。六根.六识据能取境名同分。但能取境皆名同分。不约为境名同分故。虽意识缘而非同分。若外六境约为境名同分。虽约为境辨同分。然据定说。六境二定如先已说。法界名定。体即是定。唯为意识缘不通余五。意识缘定时即名同分。若五境名定。与定为所缘故名为定。五各自缘不缘余法故名为定。所以。五识缘时方名同分。意识非定。虽缘五境不名同分 或可。于六境中。法境正与意识为所缘所以。望意名同分。五境正与五识为所缘。所以。望五名同分。虽亦兼意缘。以非正故非同分 又解。六境中。法定五不定。忠杂乱故约定说。于六根.六识。五定一不定。不多杂乱。故约用说 又解。分别法门意存差别。若但意缘即名同分。无有一法而非同分即无差别故。或约用以明。或约定以说。或约正以辨。故婆沙七十一云。问余十七界亦是意识所了别境。应皆是同分便无彼同分。如何说有彼同分耶。答。余十七界不依意识界。立为同分.及彼同分。但依各别根境相对。为眼对色。色对眼。乃至身对触。触对身 问若尔意界.及意识界。唯应对法界立同分.彼同分。是即缘余十七界者。应非同分。答理应如是。然以意界。及意识界。通能了别一切法故。依自作用立为同分。如眼等根有见等用。必不立为彼同分故。余二者谓至名彼同分者。此下释余十七。总标略释 此中眼界至应说自用者。此下别释十七界。此即释十一界。就中。一正释。二辨差别。此即正释 六根各别对彼六境名为自境 又解。五根若取自境名自境。意根通取一切皆名自境 问过.未曾.当用皆说名同分。过.未曾.当觉皆应名执受。解云。有执受义异体相有。要假相依方成有义。故唯现在。同分据有作用。用非离体。故约曾.当皆名同分 又解.分是类义。可以遍收同类。执受非类。所以唯局现在 问意能生识可名同分。无学后意既不生识。应非同分。解云。得同分名有二。一生识。二取境。无学后意虽不生识。能取境故名为同分 迦湿弥逻。迦云恶。湿弥罗云名。旧云罽宾讹也 然旧俱舍云是西方师 翻者谬也 西方诸师。即是迦湿弥罗国西健驮逻国。彼亦多有说一切有部师 彼于不生开为二者 此解不然若于不生有根无识。生中亦有。何独不生。生既不开。不生如何别立。此即违理。又婆沙云。旧此国师说有五种。西方诸师说有四种。今此国师说有四种。西方诸师说有五种。造婆沙时既取四种为正。明知说五非理。此即文证 如眼既然。乃至身界应知亦尔 意界已.正.当生皆同分。故彼同分唯不生法。过.现生意起必缘境。故皆同分。过.现.当生眼等五根。有不假缘生故有彼同分。非同意界 余文可知 应知同分至应知亦尔者。此下辨差别 根是不共。一人之眼。必无多人同用此眼而得见色。故根不共 五境容有多人受用。故名为共。由不共故一起用时名为同分。所余一切不起用者望此眼亦同分。彼同分亦尔 由色共故。于此色等起见等者名同分。不见等者名彼同分 声可如色至不应如色说者。难 香.味.触三。一取非余。应如眼等。不应如色 虽有是理至故如色说者。答 色.声二境有多有情同共见.闻。故名为共。香.味.触三。虽于一人根正合时余不能取。若在未来根未合时。于一及余。皆有可生鼻等识义。容有共取。眼等不然。故如色说 又解。犹如两人鼻.舌.身三。根各相着。同嗅中间香。同尝中间味。同觉中间触。故名为共。根即不尔。无有两人共用一根 或一类香.味.触能发多识故名为共。根即不尔。无一类根两人共用发识。根各别故 问如正理第六云。声如色说是共境故。香.味.触三如内界说非共境故。然诸世间依假名想。有言我等同嗅此香。同尝此味。同觉此触。杂心意同正理说。香.味.触第一义如眼说。俗数如色说。此论岂不与彼相违。解云此论约外香.味.触未取之时在未来世。容有多人共受用义。故如色说。杂心.正理。据正取时余不能取。说非共境故如内界。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又解。论意各别。杂心.正理。唯取身中内香.味.触不能取外。外但为缘引发于内。此论意说。不但取内香.味.触亦能取外。故婆沙七十一亦有两说云。或有欲令唯嗅尝觉各自身中诸香.味.触。复有欲令亦嗅尝觉他.及非情诸香.味.触。若依前义应作是说。香.味.触界。依世俗理如色界说。依胜义理。如眼界说。若依后义。应作是说。香.味.触界若已受用。及受用时。依世俗理如色界说。依胜义理如眼界说。若未受用依胜义理亦可得言如色界说。是故诸论皆作是说。如色界声.香.味.触界亦尔。以香.味.触可共得故(已上论文) 杂心.正理。同婆沙前师。此论同婆沙后师。若依前解。杂心.正理亦同婆沙后师。婆沙虽有两说然无评家。且以后师为正。以摄法尽故。若外香.味.触非三根取。应法处收。既法处中无香等三。明知后师为正 眼等六识至如意界说者。此释六识。准意可知 云何同分彼同分义者。问二种义 根境识三至名彼同分者。答 根.境.识三各起作用。互相随顺更相交涉。故名为分。同有此交涉分故名同分 或复。分者是已作用。故前说言。若作自业名为同分。根.境.识三。同有此已作用分。故名同分 或复。分者。是所生触果。根.境.识同有此果分。故名同分 与上相违名彼同分。如不见色眼名非同分。见色眼名同分。由非同分不见色眼。与彼见色眼同分。种类分同。名彼同分 言种类分同者。正理解云。云何与彼种类分同。谓此与彼同见等相。同处同界。互为因故。互相属故。互相引故。种类分同 解云。无用与彼有用种类分同。能见义同。同是眼处。眼界互为同类因。互为等流果。相属互相引起。如是种类名分。有用无用同有此分即以无用与彼有用同有此分名彼同分 已说同分至色定非见断者。此下第十八三断门。上两句界分别。下两句遮异计 论曰至皆非所断者。释上两句 断谓断缚证得离系。显宗第四云。一自性断。二所缘断。若法是结。及一果等。对治生时于彼得断。名自性断。由彼断故。于所缘事便得离系。不必于中得不成就名所缘断 解云。自性.所缘。俱约离缚名断。等者等取得。准彼论文。惑等上四相.及得。不成义边亦名自性断。若缘缚断。据缘彼惑。究竟尽时方名为断。不必不成。广如正理 言十五界唯修断者。若五根.香.味.触不染污性。又是色法缘缚断故。色.声二界修所断心亲发起故。又是色法缘缚断故。若五识界善.无记者。是不染污缘缚断故。是染污者。迷事起故皆唯修断。无见断相不通见断。皆非无漏不通非断 后三通三者。见断随眠.及相应法。迷理起故。四相.与得。是彼见惑亲发起故。皆见所断。无修断相不通修。非无漏故不通非断 又解。八十八惑。迷理起故是见所断。惑相应法望惑是亲。相应缚故相应因故。故随惑断。四相望惑虽非相应。同部缚故俱有因故。亦随惑断。得望彼惑虽非相应.俱有。同部缚故。惑有即有惑无即无。虽是缘缚望惑亦亲。故随惑断。非是迷事等故非通修断。是断法故不通非断。诸余有漏若无色善.无覆无记。是不染污缘缚断故。若诸烦恼.及彼相应。迷事起故。四相.及得是彼修惑亲发起故。若善.染无表是修断心亲发起故。又是色法缘缚断故。皆修所断。无见断相不通见断。非无漏故不通非断。一切无漏非缚系故皆非所断 岂不更有至极相违故者。此下释后半颂 经部等难。异生性等得圣不起。与圣相违理应见断 虽尔此法至定非见断者答 略开三章显非见断。一不染污法。显宗云。言不染者。谓有漏善.无覆无记。二非六生。谓五识等。从五根生名非六生。虽亦从意且据别依。三色显宗云。色谓有漏染.不染色 又作一解。一切不染法。一切非六生法。一切色法。无漏之法。理亦定非见所断故 或可。显宗且据断法。无漏非断理在不疑。故不别说。应知。此中诸不染法定非见断。此中偏说。不言是染皆悉见断。于其染中。若见惑相应等是见断。余是修断。以不定故不说。非六生定非见断。此中偏说。不言是六生者皆悉见断。于六生中。若见惑相应等见断。余有漏修断。若无漏非断以不定故不说。色定非见断此中偏说。不言非色皆是见断。于非色中。若见惑相应等见断。余有漏修断。若无漏非断。以不定故不说 其异生性至亲发起故者。别释 其异生性。是不染污无记性摄。缘缚断故。已离欲者犹成就故。明知非染污。断善根者犹成就故。明知非善。既非是染。明非见断。虽非见断由先舍故不名异生 返难经部等云。此异生性。若见所断。苦法忍位既成彼性。应是异生。尔时若成。即有一人名凡.圣过。成圣法故名圣。成凡性故名凡。与理相违。故非见断 释非六生及色可知 前不染.非六生.及此色。定非见断。所以者何。此之三种。一非迷谛理。二非是见惑亲发起故 或不染.非六生非迷谛理。色非见惑亲发起。故非见断 又解。前非六.及此色。定非见断。五识非迷谛理。色非见惑亲发起故。不染非见断前已别解故 问修断染色。九品修惑各别亲发。既亲别发。此色应随彼惑别断。解云。此染污色。修惑亲发是修所断。缘缚断故。故九品惑除方名为断。非别断也。若修惑上得.及四相。自性断故。非例此色。如前释。应知。惑等法上。得.及四相。若自性断.所缘断。是自性断摄。若相应缚.所缘缚。是所缘缚摄。若依显宗第四。释此三法云。且不染法。及诸色法。非见断者。缘彼烦恼。究竟断时方名断故 又云。非六生法非见断者。缘色等境外门转故 如是已说至被障诸色故者。此下第十九是见.非见门。就中。一正明。二傍论。此即正明。初两句出见体。下六句释妨遮计 尊者世友眼见。尊者法救眼识见。尊者妙音眼识相应慧见。譬喻者眼识同时心.心所法和合见 问如婆沙.五事.杂心等论。皆破识.慧.和合。此颂何故但破识耶 解云随作论者意乐破故 又解亦兼破慧。颂言五识俱生慧非见。已知破慧但不破和合。或可。以和合计分同经部。论主意明故不别破 又解具破三种。不见障色言从强破识。慧.及和合准破。应知。故杂心云。同分眼见色非彼眼识见。非慧。非和合。不见障色故 又解此论从强破识。具破三种广如诸论。故五事论第一云。问谁能见色。为眼根见。为眼识见。为与眼识相应慧见。为心.心所和合见耶。如何所疑。一切有疑过。若眼根见。余识行时宁不见色。何不俱取一切境耶。若眼识见。识但以了别为相。非见为相岂能见色。若与眼识相应慧见。应许耳识相应慧闻。彼既非闻。此云何见。若心心所和合能见。诸心.心所和合不定。谓善眼识与二十二心所相应。不善眼识与二十一心所相应。有覆无记眼识与十八种心所相应。无覆无记眼识与十二种心所相应既不决定。云何和合。答眼根能见然与眼识合位非余。譬如眼识了别色用依眼方有。又如受等领纳等用必依于心。此亦应尔。由斯理趣。余识了时眼识既空不能见色。亦无俱取一切境失。以一相续中无二心转故。问何故六所依.所缘。而一相续中无六识俱转。答等无间缘唯有一故。复有余义。若眼识见谁复能识。若慧见者谁复能知。若心.心所和合能见诸法一一业用不同。于中定无和合见义。又应一体有二作用。谓许能见.及领纳等。复有余义。若识见者识无对故。则应能见被障诸色。慧及和合应知亦然。是故眼根独名能见 论曰至余皆非见者。十八界中眼全是见。法界一分八种是见。余十六界全。及法界少分。皆非是见。应知此中见有二种。一者观照名见。所谓眼根。虽慧亦名观照。此中且以眼名观照 问眼对色时如何名见。若言舒光至境。灯.日亦应名见。若言影现。水镜应亦名见。若言体清妙故。耳等四根应亦名见 解云眼见色时。不舒光至境不同灯日。亦非影现不同水镜。虽五色根体皆清净起用各别。谓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眼对色非如钳之取物。但起观照色用。故独名见不同耳等。二者推度名见。于其慧中唯此八种。余十六界全.法界少分不能观照。又无推度。皆非是见 何等为八者。问 谓身见等至明昧不同者。答 世间诸见。谓有染.无染。或染.无染名世间 学.无学名诸见 夜分有云喻有染。五见有漏故如夜。是烦恼故如云 夜分无云喻无染。正见有漏故如夜。非烦恼故如无云 昼分有云喻有学。正见无漏故如昼。有烦恼故如云 昼分无云喻无学。正见无漏故如昼。无烦恼故如无云。余文可知 何故世间正见唯意识相应者。问 以五识至是故非见者。答。可知 问五识无计度分别可名无分别。如定中有漏正见。及学.无学正见。既无计度分别。云何名见。以计度分别唯散慧故 解云定慧虽非计度分别。而能审虑决度故名见。准 此所余至非见应知者。此例释也。十八界中眼全是见观照色故。法界八种是见。推度性故。就彼慧中五识俱慧总非是见。非决度故。准此所余染慧。所余无染慧。及诸余法。非见 所余染慧。谓意地贪.嗔.慢.疑.忿等十惑相应慧。为二钝惑之所损覆。一贪等随一。二彼相应无明。不共无明相应慧。虽复唯为一惑损覆。其过尤重过二烦恼。染悔俱慧。虽复唯有相应无明其力稍劣。恶作共损故并非见。虽彼五见亦有相应无明。其力微劣不能损慧。唯一故不同贪等。无力故不同独头。故名见 所余无染慧。谓意地异熟生等四无记慧。其性中庸。势力羸劣而非猛利。如不成善。不成染污。故不成见。尽.无生慧以息求故亦不名见 及诸余法。即十六界全。法界少分。既无观照。又无推度。故皆非见 或可。此文别简法界。于法界中准此前义所余染慧。及诸余法界非见。应知乘前解慧有此文故 若尔眼根至云何名见者。识见家难。即是法救。大众部等 以能明利至故亦名见者。眼见家答 若眼见者至亦应名见者。识见家难 非一切眼皆能现见者。眼见家答 谁能现见者。识见家征 谓同分眼至能见非余者。眼见家释。解颂第五句 若。尔即应至见色非眼者。识见家难 不尔眼识定非能见者 总非识见家。释第六句 所以者何者。识见家征 传说不能至应见障色者。眼见家为释反征。解第七.第八句。识既不能观被障色故非能见。复反征识见家。若识见者识无对故。壁等不碍应见障色。于被障色至如何当见者。识见家答 眼识于彼至何缘不起者。眼见家总征。理定眼识于被障色何故不生。此即总征。许眼见者已下。理定我宗许眼见者。眼有对故不见障色。识与依根一境转故。可言于被障色眼识不生。汝许识见者。于被障色何缘不起 眼岂如身至无见功能者。识见家又难。眼若境合。可同身根不取障色。眼根既能取非至境。如何不能见被障色 颇胝迦下。引事难见障外色 若尔所执眼识云何者。眼见家反征 若于是处至故不能见者。识见家答。颇胝迦等。光明无隔识见障色。壁等。光明有隔于被障色眼识不生 然经说眼至唯为见色者。识见家通经引证。经言眼见是见所依。如意能识 或就所依根说能依识业用。如座言声 又如眼所识色亦就所依说能依识。已上通经引例 又如经说下。复证眼识依眼门见。此经意说。门非是见。依门识见。若门即见。岂容被经重说见言 若识能见至二用何异者。眼见家难。若识能见谁复了别。见与了别二用何别 以即见色至亦能了别者。识见家答。如一慧体推求名见。亦名简择。识亦应然。亦名能见亦能了别。有慧非见故言少分慧。如尽智等。有识非见。如耳识等。故言少分识 有余难言至谁是见用者。有余异执作是难言。若眼能见眼是见者。谁是见用。彼计见.用各别。由计不同故为斯难 或是识见家异师难。彼计眼是见者识是见用 此言非难至见亦应尔者。眼见家答。此言非难。如共许识是能了别。然无了者.了用不同。即识名了。见亦应尔即眼名见。无别见者。见用不同 有余复言至亦说钟能鸣者。识见家异师复通前经。引喻不同计亦无别。或是别部故今重叙 若尔眼根至应名能识者。眼见家难。眼是见依说眼能见。眼是识依说眼能识 无如是失至名能作昼者。识见家答。无如是失。世间人同许。眼根识生时说此眼是见。由彼识生时。说眼能见色不言眼识色 又解世人同许。眼识生时说眼是见。由彼识生时。说眼能见色不言识色 又解世间同许眼识是见者。此文应言同许眼根是见。而言眼识者。此举能依显所依事 又解应言同许眼根是见。而言眼识。于所依因立能依果名 又解世间同许眼识是见。识体微细世不了知。但言眼见。言眼见时即是识见。由彼识生时说眼能见色。不言眼根能识色 问若眼不名识色。何故前文言。又如经言眼所识色可爱可乐。然实非此可爱乐色是眼所识。准彼前文。色是眼所识。眼即是能识。于所依根立能识号。何故后文不言识色 解云前文约典说眼能识。后文据俗眼非能识 又解前约法救.大众部等引经。亦复异部别解。故不同也 识见家言。何但我作斯解。毗婆沙中亦作是说。若眼所得说名所见。明知眼名能见。眼识所受同文故来。此即证眼名能见不名能识 又解眼识所受说名所见。明知眼识名能见。此即证识名见。若眼所得同文故来 又解。若眼所得说名所见。此即证眼名能见不名能识。眼识所受说名所见。此即证识名能见。是故但说眼名能见不名能识。唯识现前说能识色。譬如说日名能作昼即日名昼。非离日外别有其昼。其识亦尔。识现前时即名能识。非离识外别有能识 上来虽复眼见.识见两家异诤。看其文势论主意朋识见 经部诸师至不应固求者。上来诤见两说不同。今经部师。傍观德失俱破两家。经部诸师有作是说。见用本无。如何浪执。或说眼见。或说识见。犹如共聚揸掣虚空。眼.色等缘生于眼识。此等于见谁为能.所。诸法生时。前因后果相引而起。实无作用。相续道中及缘成位。遍计所执谓有作用能见闻等。若言实有作用。应同胜论业句义也 问经部宗中无作用耶 解云诸法但有功能实无作用世尊为顺世情假说见.耳。皆俗谛摄不应封着。如世尊说。方域言词种种异说。不应坚执。世俗名想随情即立。不应固求。唯法因果胜义谛收 然迦湿弥罗至意能了者。说一切有部结归本宗 于见色时至为二眼见者。此下第二傍论。就中。一两眼见先后。二六根.境离合。三根.境量大少。四六识依世摄。五眼等得依名。六识随根立名。七依地同异别 此下第一明两眼见先后。问起 此无定准至不同碍色者。答。如犊子部两眼互见。非俱时见。处隔越故。速疾转故谓俱时见。如婆沙十三破云。若一眼见非二眼者。身诸分亦应不俱时觉触。如身根两臂相去虽远。而得俱时觉触生一身识。两眼亦尔。相去虽远。何妨俱时见色生一眼识(已上论文) 若依此宗。有时一眼见色。或时二眼见色。以见色分明故知两眼同见 颂中言或。显不定也 二眼俱时。表异犊子 又如两眼同观一月。以手触一名触一眼。不被触者名开一眼。此被触眼便于现前见二月等。以实触眼与不触眼。同观一月非见二月。但被触眼所引意识。妄谓见二非触眼见。此证两眼同见一月俱发一识。若不尔者。如闭一眼但触一眼即不见彼二月等事。故知同见一月。以此明知。非但两眼互见。亦有或时二眼俱见。非所依别能依之识分成二分。无色之法住无方故。不同碍色。根虽两处依性一故。眼设一百千尚生一识。况唯有二。若依经部中上座计。大同犊子。故正理第七云。由此亦遮上座所说。彼作是言。二眼于境前后起用见则分明。或复一眼有闭坏时。一眼虽开无相替代。彼所生识唯依一门。速疾转故见不明了。此说亦非。所执二眼刹那展转相替代时。一眼常空不能见色。恒唯一眼能见色故。与一眼者见色。明.昧差别应无。故彼所言不能令喜 广如彼破 若此宗说至不至三相违者。此下第二明六根境离合。若据功能至境名为至。六根皆名至。若据体无间故名为至。即三至。三不至。此中约第二以答 三相违。即鼻等三唯取至境。违不至义故曰相违 论曰至如鼻根等者。此宗眼.耳.意三取非至境。鼻.舌.身三唯取至境。若依胜论外道。六根皆取至境。彼计。眼等五根如其次第。以火.空.地.水.风为体。眼以火为体。故舒光至境。或日光等至眼能取。耳无光故声来入耳故。先见击钟后闻声。故彼计有离质声。余三根同此论。故成实论根尘离合品。说外道意。六根皆取至境 即是胜论师义 反难胜论师言。汝宗若说眼.耳二根唯取至境。则修定者。应不修生天眼.天耳如鼻根等。此比量云。天眼.天耳应不须修。取至境故。如鼻等。若作顺成比量。天眼.天耳不取至境。以修得故。如他心通 若眼能见至不至诸色者。外难。若取不至。何故不能普取一切不至诸色。如何磁石至耳根亦尔者。论主反难外人。以眼能取不至境。即令普取不至境。磁石能吸不至铁。何不普吸不至铁。此即引事反难。汝胜论师执眼能见至境。亦同此难。何不普见眼药.筹等至眼诸色。此即入彼宗难 又如鼻等下。引例反成。如眼既然耳根亦尔 问眼在闇中见闇色时。为见逼眼者。为见远者。若见逼者应取至境。若取远者应取所障 解云闇中不见色者。不见所障瓶盆等.及大远色。于次近者虽无光明有空故见。眼之势力强弱皆尔。随其所应例应思择 意无色故非能有至者。意无色故无有方所。非能有至 有执耳根至亦能闻故者。婆沙异说不正义。若依正义。自耳中声极相近者犹隔一微已上。若通耳根即不能闻 所余鼻等至唯取至境者。释第二句 如何知鼻唯取至香者。问。身.舌取至相显可知。鼻取至隐故别标问 由断息时不嗅香故者。答。由断息时全不嗅香。若息引香鼻方能取。非言有息皆能取香 云何名至者。又问至义 谓无间生者。总答 又诸极微为相触不者。又问。既言无间。是诸极微为相触不 迦湿弥罗至说不相触者。答。就答中。一叙异说。二述其长。三斥其短。就异说中总有四说。此下初师 所以者何者征 若诸极微至更无细分者。正释无间非触所以。若诸极微。遍体相触同为一体。即有实物物体相杂过。若触一分不触余分。极微便成有细分失。唯触一边不触余处。然诸极微。更无细分故不相触。但无间住名取至境 若尔何故相击发声者。难。极微既不相触。何故相击发声 但由极微至体应相糅者。答。但由极微无间生故。彼.此相击即发得声。若许极微相触。击石。拊手体应相糅合成一体。即有实物体相杂过。以己宗反难外人 不相触者至云何不散者。外难。既不相触聚色相击云何不散 风界摄持至如劫成时者。答。风界摄持故令不散 有伏难云。岂不风界能飘散耶。或有已下通此伏难 云何三根至名取至境者。外难。极微既不相触。云何三根由无间至名取至境 即由无间至都无片物者。答。即由根.境无间生时名取至境。谓于根.境中间都无片物。乃至无有容一极微。名无间至。非实相触。言无间者。无余碍色中间间隔故名无间。或名定问。定有间隔。若依正理第八具说二种。故彼论云。故彼涅间言定显邻近义。此中涅言或显定义。定有间隙故名定间。如定有热故名定热。是定有隙理得成义。或显无义。谓此中无如极微量触色所间故名无间 问鼻.舌.身三复有何理非触境着。又俱名至。何故唯一立以触名 解云所以根.境不相触者。诸法四边各有势用。如人四边皆有势运。若遇水.镜等缘其像即现。极微亦尔。各有势力相逼之时。互相拒遏不得触着故不相触。故正理云。虽于中间有少空隙。而有势力拒遏其行(已上论文) 三根虽俱名至非无差别。鼻根取香。假说一微分为四分。鼻取香中间相去有三分空处。舌取味有二分空处。身取触有一分空处。所以然者。香体微妙势力复强。所以稍远。味体次粗力势次劣。触体最粗其力最弱。故最近者名为所触。身名能触。若谓所触亦能触者。应许身根亦是所触。则境.有境便应杂乱。然无杂乱。立境.有境余二稍远立香味名。故正理第八云。邻近虽同而于其中有品别故。如眼睑等虽至名同。而于其中非无品别。非眼睑等同得至名。即令一切至无差别。睑筹药医于彼眼根渐邻近中品类别故 又和合色至同类相续者。此下第二师解。虽诸极微互不相触。许和合色有方分故。相触无失。由此拊击得发音声故。许此和合色相触理。毗婆沙文义善成立。此和合名是触。显粗聚义。离散名非触。显细聚义。望粗名非触。若不尔者。向游尘中已有无量极微聚故。应名为触。第一句谓和合离散。如团粉散空。此显粗聚生细聚义。第二句谓离散和合。如揽纷成团。此显细聚生粗聚义。第三句谓和合。和合。如团粉复团。此显粗聚生粗聚义。或生自类。或转生粗。虽复前后少别。俱名粗也。若第二句前细后粗。体性悬别不可为例。若不尔者转更粗是何句摄。若言第二句摄。应无第三句也。若言粗自类生粗自类是第三句者。自类相望已得名触。转更生粗。何故前触今后名非触耶。第四句谓离散离散。向游尘。此显细聚生细聚义。或生自类。或转生细。虽复前后少别俱名细也。第一句前粗后细。体性悬别。不可例此。此论且约同类相续。若不尔者。从向游尘更生细色是何句摄。若言第一句摄。是即应无第四句也。若言细自类生细自类是第四句者自类相望已名非触。转更生细。何故前非触今复名触耶 尊者世友至住至后念者。此第三师解。此师意说。过去.未来极微散住。若从未来流至现在微不相触。散入过去此即易成。若现相触欲入过去离散即难。要经少时方得相离。如胶粘物。急遣相离犹经少时。若现经停应至后念。若至后念其性应常 又解未来极微散住。若言相触。如二极微初念至现中有空隙。才欲相触便谢过去。若度此空应至后念。以度一微名一刹那。虽有空隙不容一微。欲相触时还至后念。若至后念还应是常 然大德说至假立触名者。此即第四解。四大论师中法救。敬其德不多序其名故称大德。以实而言。微不相触。但由无间极邻近假立触名 此大德意应可爱乐者。此即第二述其长 上来虽有四解。论主评取第四大德。婆沙一百三十二亦有四解。同此论 若异此者至许为有对者。此下第三斥其短 就中。一破前第三师。二破前第二师。三破前第一师。从后向前破。此即初文。所以先破第三家。论主意谓大德极微无间最相邻近。将世友说中间稍远。故言。若异此大德说者。是诸极微应有间隙。中间既空。谁障其行不得前进相逼近耶。若各别住。中间有空即不相碍。如何许为障碍有对 又解此文破婆沙中异说。不破世友。以世友解言无违故。为婆沙异说中有空隙故今非彼 又解此文亦破和合家。故婆沙七十三云。有作是说。极微展转实不相触。亦非无间。但和合住彼此相近假立触名。彼论既言亦非无间。明知相去稍远不同大德 又解假设破也 又离极微至此亦应尔者。此即破前第二说。若和合色许相触者。然离极微无和合色。和合相触即触极微。如和合变碍。于和合中一一极微亦名变碍。汝立相触亦同此理。和合名触。于和合中极微相望应亦相触。故言如可变碍此亦应尔 又许极微至亦无斯过者。此即破前第一师。论主以理总破。又许极微若有方分。触与不触皆有方分。若无方分设许相触。亦无有方分之过。何须避微相触成过失耶。正理救云。有分.方分名异义同立无分言。已遮方分。如何于此复更生疑。谓许极微若有方分。既无方分如何可触。又遍体触。或触一分。二皆有过。前已具论。如何复言若无方分。设许相触亦无斯过 若作俱舍师救。应反说言。汝立无方分。极微何不相触。若言相触成过失者。言不相触亦不免过。对向六方面不同故。若言极微各有势用。更相拒遏不相触者。此之势用为离体不。若离体者。同胜论业句义也。若不离体。体外无用。何不相触。故亦成过 又眼等根至不等量耶者。此下第三明根.境量大小。或有诸宗执眼等根唯取等量境。见大山等速疾转故如旋火轮。故有斯问 颂曰至唯取等量境者。颂中文略。但说三根等量。义准余三大小不定 论曰至形量差别者。就长行中。一正释颂本。二明根形状。三明同分等。此即初文。鼻等三根至境方取。故根.境微相称发识。此言等者。随其所应根.境相触名为量等。显非能取过量境故。非无小分根能取少分境。若眼根傍布。蒲桃上皮。若说眼根如丸。如蒲桃内外 问云何得见蒲桃内色 解云皮薄故见 又解纵使皮厚天眼亦观。正理论云。如见蒲桃.野枣果等 耳根取境随其所应所发种种少大音声。若听蚊子声。即根大境少。若听云声。即根少。境大。西方唤雷声为云声。雷依云起从所依为名若听琴声即根.境量等。故正理第八云。耳根亦取蚊.云.琴声小.大.等量(已上论文) 言。听蚊云等者。等谓等量 又解等取等量琴声。前五色根极微成故。可得对境辨大.小等。意无质碍不可对境辨形量别。然容得说彼所缘境或大或小 余文可知 云何眼等至安布差别者。此下明根形量。此即问也 眼根极微至形如指鞜者。答。眼微二说前说似胜。不言有说故。耳根如卷桦皮。西方国俗初穿耳时。多卷桦皮内于孔中欲令渐大。由近耳相似故以为喻。准此。耳中有孔通于脑中。有说耳根犹如灯器者。亦据四唇非取其底。鼻微可知。此初三根。若约根体处无高下。若据所依即有高下。故前卷云或随处次第。舌微可知。于舌根中如毛端量。无舌根者虽无经论文说。西方古德相传解云。医方家说。于舌根中如毛端量无舌根处。是末磨死节。若针刺着其人即死。舌中法尔有斯空处 又解于人脑中有极臭秽不净脑垢。若见饮食脑垢流出渧此空处。若无此处承此脑垢。触着舌根令人欧吐不能饮食。因解身根剩明男.女二根 余文可知 眼根极微至不可见故者。此下第三明同分等。前四根可解。身根定无皆是同分。乃至极热捺落迦中猛焰缠身。犹有身根。是彼同分 说一切有部师传说。身根设遍发识身应散坏。以无身根.及所取境。各一极微前后间隔为所依.缘能发身识。以五识身决定积集众多极微。方成所依.所缘性故能发自识。即由此理亦说。极微一一名无见体。以一极微不可见故。要多积集方名有见。若于身中一重根一重境。即有根.境各一极微发识之过。又隔身根令成多分断坏之过。故言身应散坏 问鼻.舌二根亦遍发识。何不散坏 解云鼻.舌二根身为依持遍发不散。身无别依遍发即散 又问鼻.舌根微为但傍布。亦通重累。若说傍布。即有鼻.舌一微对境同身根过。不成积集。若说重累。遍发识时。还有根.境相隔各一极微为依.缘过 解云鼻.舌根微形但傍布。虽无重累傍布名积集。故无一微发识之过。又根性利不假重累。又内依身相依有力 难云身根触境前后相间亦傍积集应遍发识。何故乃言以无根.境各一极微为所依.缘能发身识 解云。夫积集有二。一傍名积集。二重累名积集。言五识决定积集多微成依.缘者。据总相说。随其所应。若别分别鼻.舌即傍名积集。身根即据前后.及傍方名积集。故彼身根但傍积集不能发识。又根性钝要假重累。相依有力方能取境。又无别依故须重累 又解鼻.舌根微亦通重累。虽复根.境前后相间能遍发识。傍名积集故。又性利故。又内依身相依有力。由此义殊故与身别。虽有两解。鼻.舌根微前解似胜。问如入第三定时。遍身受轻安乐。身应散坏 解云正入定时不发身识。发身识时即便出定。故无遍身受轻安乐。若依经部身根能遍发识。故正理第七云。又彼上座论宗所说。全身设在冷暖水中。身根极微遍能生识(已上论文。论主意朋经部故言传说) 如前所说至依亦尔耶者。此下第四明六识依世摄。此即问。若依经部五识唯缘过去。故正理第八云。有执五识境唯过去。如彼广破 不尔者。答 云何者。征 颂曰至心所法界者 后。谓意识。于六识中最居后故 依唯过去。由六识身无间灭已皆名为意。此与意识作所依根。是故意识唯依过去无间灭意 问此宗十八界皆通三世。如何说意唯过去耶 解云若据意体实通三世。约世据用就显以论故唯过去。故论云。过去名意。未来名心。现在名识。五识二依如文可解 显依不定。或同时依。或过去依。故引本文将所依性对等无间缘。问答以定。六根据势用增上故非心所。等无间缘据开避义。亦通心所不通色根。宽狭不同。引为问答以定依别 问罗汉后心岂非是意识依。而非等无间缘。何故乃言是意识所依性。定是意识等无间缘 解云若据依义理实如是。今此文中举识所依以为问答。罗汉后心更无后识。非是所问是俱非句摄 又解此中据体类说。不约作用。还是俱句摄。前解似胜 何因识起至眼等非余者。此下第五明眼等得依名。如文可解。又正理第八云。若尔意识亦随身转。谓风病等损恼身时意识即乱。身清泰时意识安静。何缘彼意识不以身为依。随自所依故无此失。谓风病等损恼身时。发生苦受相应身识。如是身识名乱意界。此与苦受俱落谢时。能为意根生乱意识。与此相违意识安静。是故意识随自所依 又彼论意。但据增.损明.昧差别。非一切同故有漏意生无漏识 问如眼识生。亦由空.明.能生作意。何故但约二缘为问 解云如正理论云。又眼识生必藉所依.所缘力故。及不共故。眼识生时必藉眼.色为所依.所缘。余法不定。谓夜行类识不藉明生。水行类识不待空发。人于琉璃.颇胝迦等障色亦尔。天眼发识不假空.明 又云。能生作意。通与六识作共生缘。眼.色非共。广如彼说 何缘色等至及麦芽等者。此下第六明识随根立名。一由所依胜。二由不共因。根具二义随根说识。境即不然。法界虽是不共而非所依。五境二义俱阙。意根虽通六识为依。而言不共者。五识有二依。从别立名。意识无别所依。虽标总称即受别名。故意名不共。文中所以唯约五根解不共五境名共。不约意.法明者。谓五根不共。五境是共。义无杂乱所以偏举。意根不共即有所滥。若据别义亦五识依法非是共。所以不说意.及法界。又解所依.不共随有即立。不要具二。意是所依。法非所依。故名意识不名法识。不约不共以意亦能生五识故。虽法非为五识缘。唯意识缘边是不共。自他意缘亦名共。由唯一义故文不说。又有别过。若言色等识即滥意识。以彼意识亦缘色等 问五境二识缘可便有相滥。法唯一识缘。何不名法识 解云若据通法即滥色等。若约别法摄识不尽。所以不言法识。故正理第八云。岂不意识境不共故应名法识。此难非理。通别法名共非遍故。境不具前二种因故。谓通名法非唯不共。别名法界非遍摄识。又别法界虽不共余。而非意识所依根性。是故若法。是识所依.及不共者。随彼说识。色等不然。故不随彼说色等识(已上论文) 如名鼓声及麦芽等者。虽复手.鼓俱能生声。鼓依胜故声随鼓。变不共因故唯生鼓声故。但名鼓声。手是劣故非随手变是共因故亦生余声故。不言手声。水.土亦能生麦等芽麦等依胜故。芽随麦。变不共因故唯生麦芽故。但名麦芽。水等劣故非随彼。变是共因故亦生余芽故。不名水芽等。六识生时虽境亦生。以根胜故。不共因故。随根立名。又正理云。有言。根.识俱是内性。境唯是外。故随根说。有言。根.识俱有情数。色等不定故随根说 随身所住至地皆同不者。此下第七明依地同异别。就中。初约法广明。次别显定相 此即初文问起。先约眼问。后例余界 色形聚集总名为身。非独身根 随身所住在何地中。眼见色时。身.眼.色.识。地为同不 应言此四至如理应思者。答。此约身生欲界约诸地。明身.眼.色.识同异差别 生初静虑至如理应思者。此约此身生初定约诸地。明身.眼.色.识同异差别。如是若以三.四静虑地眼。见自地色或下.上色者。以色望身说自.下.上。谓身生初定。以三.四定眼。见初定色名自。见欲界色名下。见二定已上色名上。若以色望眼但有自.下不得言上。以下地眼不见上色故 如是生二至如理应思者。生上三定类释应思 余界亦应如是分别者。上来明初三界。余五三界亦应如是分别 今当略辨至意不定应知者。此下别显定相。略举颂文 论曰至欲界初定者。将辨差别。先明四种约地通局 此中眼根至如色于识者。释初一颂。此中眼根望身生地。或等.或上终不居下。上地之身。必有胜眼不起下劣。故眼不下身。慕上胜眼故得身上 色.识望眼。或等.或下必非在上。下眼不能见上色故。色非眼上。上识不依下地眼。下地眼自有识故云识非眼上 问何故下眼不见上色 答以上色细故下不见上 问下识随上根随根了上色。亦可下眼随上识随识见上色 答根是其主。识是其随只可识随根。无容根随识 问识得随根故随根了上色。识得随根故上识依下根 答下眼若无识可须上识依。下眼自有识上识不依下 问若下不能见可须上眼见。下眼见下色不须上眼见 答上得兼于下。上眼见下色 问上得兼于下上眼见下色。上得兼于下上身觉下触 答下触是粗上身非觉 问下触是其粗上身不能觉。下色是其粗上眼不能见 答色是离中知兼能取下粗。触是合中觉故非取下粗 色望于识或等.或上.或下 色识望身或等.或上.或下。如色望识思之可知 广说耳界至广如眼释者。释第五句。类解可知 鼻.舌身三至谓之为下者。释第六.第七句 鼻.舌.身三总皆自地。多分同故香.味二识唯欲界故。鼻.舌唯取至境界故 于中别者谓身与触其地必同。取至境故 识望已下。可知 应知意界至用少功多者。释第八句。指同下释。思亦可知 傍论已周至并内界十二者。此下第二十诸识所识门。二十一常.无常门。二十二是根.非根门。颂中第一句明识所识。第二句解常.无常。下两句释根.非根。颂文中略但言二所识。是常.是根。义准应知所余唯是一识所识.无常.非根 论曰至所缘境故者。五境二识所识。十三界唯意识所识。故杂心云。色界二识识乃至触亦然。诸余十三界一向意识缘 十八界中至法余余界者。十八界中法界中一分是常。谓三无为。义准无常即法界中除三无为诸余法界。故言法余及余十七界也 又经中说至有所缘故者。释下两句。将释根.非根。依经列名。会释次第。经据六根次第故。意在男.女根前。对法据有所缘.无所缘故。说意根在命根后。以命等八无所缘故作一类说。意等十四有所缘故复为一类 如是所说至皆体非根者。如是所说二十二根。十八界中内十二界。法界一分摄。此即开章 言法一分者。命等十一。谓命.乐.苦.喜.忧.舍.信.勤.念.定.慧。及后三一分者。谓二十二中后三无漏根。此三根此以九根为体。谓意.喜.乐.舍.信等五根。于九根中后八是法界摄。故言后三一分。此等并是法界一分摄 言内十二者。眼等五根如自名相摄。意根通是七心界摄。后三一分即是意根。是意.意识摄。女.男二根身一分摄。如后根品当辨。此等并是内十二摄。义准所余色等五界。及法界一分。皆体非根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