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大圆满前行 第三章 起修 第三节 1 呼唤上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大圆满前行 第三章 起修 第三节 1 呼唤上师

  我们现在依据吉美林巴大师和多足千仁波切所汇集的法本《大圆满龙钦宁体能显遍智妙道前行仪轨》,并参考巴祖仁波切的《普贤上师言教集》,对大圆满前行的阐述,作以下的教授。

  在每次修法之前,我们要向一脉相传的所有传承根本上师祈请,对于从莲花生大师一直到传授给我们大圆满前行的上师们,要不断地忆念他们的恩德,请求他们赐予永恒的加持。

  所以,我们一开始,以恳切渴望的心,呼唤三遍「上师,您遍知!」向上师们虔诚祈祷。

  「喇嘛牵!喇嘛牵!喇嘛牵!」

  ◎上师——善知识

  法本中的「喇嘛牵」是「上师,您遍知!」的意思。「喇嘛」是上师,「牵」,是「知道」,喇嘛就和汉地称呼的「和尚」一样。现在,在汉地,已经很少人称出家众为“和尚”,都称为“法师”。很多人以为西藏的出家众是喇嘛,所以称西藏的佛教为「喇嘛教」,这种称法并不正确,正确的称法应该是「藏传佛教」。

  「上师知」中的「上师」,是指善知识。上师有两种,一是外上师,一是内上师。也就是说,善知识有二种,一是外善知识,一是内善知识。什么是善知识呢?凡是教导我们如何行善去恶、认识因果业报,明心见性,出离生死轮回,让生命得到究竟解脱的人和法,都是我们的善知识。

  佛陀曾在大藏经的《总集经》里讲过:「所有的佛,以及进入菩提道的菩萨们,必须依靠善知识。」弥滂仁波切解释得更清楚:「佛、薄伽梵和进入菩提道的菩萨们,以及他们所传下来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佛法,都是可以依靠的善知识。」

  1.外善知识——传授正法的上师

  一般社会上的人习惯称呼的「师父」,是一种通称。那是对于各行各业中,擅长或教导各种知识技术的人所做的称呼。凡是弘扬正法,宣说善恶因果,引导众生进入出世间法的人,是外善知识。比如,佛菩萨以及许多成就者们,教导我们如何皈依,如何发菩提心,修持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及般若与善巧双运的种种道理和方法,让我们心中产生内善知识,生命得到真正依归,于轮回与涅槃间,获得究竟解脱。对我们而言,他们是外上师——外善知识。

  如果是教人如何作恶,增长你贪欲、瞋恨、愚痴、傲慢、怀疑嫉妒的人,当然不是善知识,而是恶知识,这是不能依靠的。学法要依靠善知识,远离邪恶之师。

  2.内善知识——真正的上师

  内善知识是什么呢?外善知识传授的一切正法,其中包括如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如何产生世俗菩提心的方法,统称为善巧的法门;关于如何生起胜义菩提心,破除四边(有、无、有无皆是、有无皆不是等四边)的中观,称为般若,也就是智慧。世俗的善巧与胜义的智慧,两者双运,属于内善知识。

  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依靠外善知识传授的内善知识,修学善巧方便与般若智慧,才能从漫长的修行道上,进入成佛的快捷方式。如果能长时间摄持这些法门,时时加以体悟运用,直到由自己心中自然产生出大智慧和大悲菩提心的时候,这种内发性的大智与大悲,才是我们真正的上师。

  3.四皈依之首

  金刚乘在四皈依中,将上师放在四皈依之首——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为什么在金刚乘中,上师如此重要呢?甚至弟子要将具德上师视之为佛呢?我们讲过,真正具德上师的本质是三世诸佛的总集体性,上师集佛、法、僧三宝于一体。上师总摄法、报、化三身。上师是过去佛的幻化,未来佛的根源,现在佛的摄政,所以上师总摄三世诸佛。释迦牟尼佛已经涅槃了,能在现实五浊恶世中,普渡有情的,只有上师;如果今生没有上师,我们就没有办法亲耳听闻佛陀所传下的教法,难以亲身实修证悟。对我们而言,上师的恩德胜过世间的一切,胜过佛陀,上师是带领我们走向究竟解脱成佛之路最重要的人,这就是为什么金刚乘对上师特别尊敬的理由。

  ◎第一次呼唤「上师知!」

  我们连续呼唤三遍「喇嘛牵!」(上师,您遍知!),每一次各有不同祈请的对境:一是佛、法、僧三宝;二是上师、本尊、空行三根本;三是法身、报身、化身三身。

  1.祈请的对象

  第一次呼唤「喇嘛牵」——「上师,您遍知!」时,我们向佛、法、僧三宝中的「佛」,上师、本尊、空行三根本中的「上师」,以及法身、报身、化身三身中的「法身」祈请。

  三宝中的佛,是完全觉悟圆满者,他将生命究竟解脱和成就佛果的道理和方法宣扬给世人。

  三根本中的上师,是指将深奥奥妙的佛法,亲自传给我们的人。如释迦牟尼佛把他的法传给舍利子、目犍连、摩诃迦叶,对他们而言,释迦牟尼佛就是他们的上师;莲花生大师传法给二十五大弟子,他就是二十五大弟子的上师。这样将心法代代相传,中间没有间断,没有改变的清净法脉,就是传承。

  三身中的法身,是指所有传承上师,在“意”上面来讲,是遍知一切者,其体性为法身。

  2.产生出离心

  第一次呼唤「上师,您遍知!」,我们向佛、上师及法身祈请时,心中要发出强烈的出离心。希望遍知一切的上师啊!您知道我和所有一切众生,生生世世一直都受着无边的痛苦,我向您呼唤,祈请您加持我们,赶快脱离轮回啊!

  对轮回之苦有深刻体认的人,就会渴望急于解脱,这种渴望出离世间的动力,就是强烈的出离心。当然,如果你们觉得现世这样吃喝玩乐的生活,过得很好的话,其实是不用学佛的,那就一直随着业力,继续轮回吧!如果不明白什么是轮回,在轮回中有什么痛苦的话,当然不会有强烈的出离心。学佛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要从轮回中究竟解脱出来啊!

  3.解脱的种类

  解脱的种类有两种:一是短暂的解脱,二是永久的解脱。

  我们因为理解了善恶舍取和因果业报的道理,进而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样会让我们在现世中,得到幸福和快乐,这种人天的福报,是一种短暂的解脱。

  人天的福报涵盖身心以及所有外在物质环境的享用,包括健康的身体,丰厚的财产,食、衣、住、行、育、乐的舒适和愉悦,高深的学问与智慧,以及心灵的喜乐、精神的富足等等,这些是在轮回的人道和天道中的欲乐,也是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上的需要。修行也不例外,也必须要依靠健康的身体和其它基本的物质条件,否则没有吃的、喝的,也没有衣服御寒保暖,没有落脚的地方,日用所需都匮乏的话,修行也不能持久,是不是?所以你会想:「哦,那等我赚了很多钱以后,再来修行吧!」可是,人生活在种种的欲乐中,很不容易满足。当你有了很多钱以后,那时不一定想要修行,也不一定有时间和机会让你修行了!

  不管怎样,人天福报让我们在人世间,享受着种种的快乐,不觉得有什么痛苦,但是,人的欲望,永远没有真正满足的时候,这永不满足的贪欲,是让我们痛苦的根源。轮回中的快乐,得来辛苦,去得快。当我们往生时,所有的快乐都带不走,来世还有未知的因果业报在等着我们去承受。所以,人天福报的拥有,只是短暂的,并不永恒。我们学佛,追求的是究竟的解脱,这才是永久的福报。

  如果你现在真的体悟到轮回的痛苦,发出强烈的出离心之后,就不要退转;如果你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就应该转换贪欲的方向,从追求人天的福报上,转而追求生命究竟的解脱,为成佛的果位而修行,这也是一种善巧。所以,为了出离轮回,求得永久清净圆满的快乐,我们呼唤「上师,您遍知!」,祈求上师加持我们!

  ◎第二次呼唤「上师知」

  1.祈请的对象

  第二次呼唤「喇嘛牵!」——「上师,您遍知!」,我们是向三宝中的「妙法」,三根本中的「本尊」,以及三身中的「报身」祈请。

  佛法,是让我们依循修行,究竟解脱成佛的道路。

  本尊,是修法的主尊。比方,你一心一意虔诚地念诵阿弥陀佛的佛号,修持净土法门,这时的本尊就是阿弥陀佛。

  报身,是从法身中显现出来的色身之一,如五方佛等。

  2.产生菩提心

  念第二遍「喇嘛牵!」——「上师,您遍知!」时,我们向妙法、本尊,以及报身祈请时,从内心中产生强烈的菩提心,希望一切众生能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

  我们讲过,在轮回中所受的种种业报痛苦,是因为对众生累积诸多恶业的关系,想要脱离轮回之苦,必须要对众生产生强大的菩提心,来利益众生。所以,菩提心是一切成就的根本。

  ◎第三次呼唤「上师知」

  1.祈请的对象

  第三次呼唤「喇嘛牵!」——「上师,您遍知!」,是向三宝中的「僧众」,三根本中的「空行」,及三身中的「化身」祈请。

  三宝中的僧宝,指的是成就的圣者,比方如罗汉、声闻、辟支佛和初地菩萨以上的菩萨等等,他们是我们修行依止的善知识和修行的道伴。

  在显宗,我们将进入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中的见道和修道的成就者称为菩萨,在金刚乘上则称为空行。

  化身是由报身而来的,殊胜的化身佛是释迦牟尼佛。在佛陀的愿力里,佛的化身不一定是人,有的化作山川、动物、城市、桥梁、船只,或是绿洲、小岛,什么状态都有可能。佛菩萨的化身无所不在,但是因为我们被业障遮蔽的关系,没有慧眼察觉。

  2.产生清净见

  第三次呼唤「喇嘛牵!」——「上师,您遍知!」,我们向僧众、空行,及化身祈请时,从内心中,发出无比的清净见,希望他们赐予无边的加持。

  虽然我们已经发出了出离心和菩提心,可是,因为业力不清净的关系,眼前所看到的,都是有缺憾的世界。我们想要见到清净的世界,就要先学会清净自心。自心清净之后,看一切万物都是清净的。身为凡夫,想要修行成佛,要学习的就是佛菩萨完全清净的意。清净的「意」,就是「清净见」,清净的见地和见解。所以,第三次呼唤「上师,您遍知!」的时候,要生出一切无分别的「清净见」。

  我们在听法或修法时,为什么要把所在的地方观想成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或莲师的乌金净土,或是观世音菩萨的普陀拉呢?为什么要把自己观为金刚瑜珈母,把一切众生观成菩萨、勇父或空行呢?这些观想都是在成佛之前,训练我们的清净见,净化我们无始以来污浊的意念。当然,修行时,要将肉眼看到现实的世界从内心中转换成佛菩萨的净土,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所以,我们要以最虔诚的心,向上师及佛菩萨祈请,请他们赐予无边的加持。

  如果,大家觉得这三次呼唤「上师知」各别的意义,不容易记住的话,可以将这些意义简单化:

  第一次呼唤「喇嘛牵」——「上师,您遍知!」的时候,专心向佛、法、僧三宝祈请,以期产生出离心。

  第二次呼唤「喇嘛牵」——「上师,您遍知!」的时候,专心向上师、本尊、空行三根本祈请,以期产生菩提心。

  第三次呼唤「喇嘛牵」——「上师,您遍知!」的时候,专心向法身、报身、化身三身祈请,以期产生清净见,用这样的方式也可以。

  ◎如莲的信心

  佛教常以莲花来形容佛性的清净与纯洁。「从心信心花蕊开敷中,唯一怙主恩师祈上升。」法本中藏文的「宁玉」,是指心的正中央。我们对上师虔诚无比的信心,就好像心中一朵正在绽放的莲花一样。莲花的殊胜在于它出污泥而不染的特质,同样的,众生的心性虽然受到世俗客尘的污染,可是本体的佛性,是完全清净,始终未曾受污染的。我们要如何见到清净光明的本性呢?就像莲花要有适合它生长的水、阳光、养份及气候,因缘和合,就会圆满地开放。我们修行也是一样,除了出离心、菩提心和清净见以外,最重要的是信心,要众缘具足,才能成就。

  1.自力与他力

  有人说:「佛教徒不应该靠他力,要靠自力来成就。」没有错,修行要靠自力,但是这句话主要的意思,是教导佛教徒不要往心外求法,要反观自性,并不是排除他人的帮助和力量,或是不需要佛菩萨的加持力。修行的自力,是指由内心发出的虔诚心;他力是指经由虔诚祈请,所得到三宝或成就者的加持。

  佛陀将殊胜的佛法传下来,让我们依循来实修,当然要靠自己的努力。但是在修行过程中,一定需要上师和佛菩萨们的引导和加持。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内在的佛性,就像含苞的莲花,需要阳光和雨水,才会绽放。上师和佛菩萨的加持力,就像是阳光一样。我们除了自己不断精进外,当然需要他们的力量。至于我们能不能感受到上师和佛菩萨的加持,就看我们对他们的信心有多少而定啊!

  佛经上说:「没有虔诚心的人,善业不会成熟在他的身上,犹如已经腐烂的种子,不会发芽一样。」所以,虔诚心是很重要的。我们知道,众生皆有佛性,只要开始发心修行,终有一天会成佛。可是,这必须要依靠虔诚心,才能连接上善因缘。

  我们佛教徒常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依靠佛、法、僧三宝,接受他们的庇佑,希望一切无碍,所以,我们应当欢欢喜喜地对三宝发出无上的虔诚心。至于我们要皈依上师和三宝多久呢?很多人皈依时,以为「尽形寿皈依」,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因为人的生命很脆弱,很无常,消失得很快,谁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亡,很可能随时会「尽形寿」。如果想要究竟解脱而成佛,需要生生世世不间断的修行,所以不要以为今生今世皈依三宝,只作短短一辈子的佛教徒就够了,而是直到成佛为止,永远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2.祈请具德恩师升到大乐轮

  当我们以无比的虔诚心,观想心中信心莲花绽放时,祈请唯一能够保护我们,让我们依靠的怙主——具德根本恩师,从八瓣盛开的莲花上,冉冉上升,慢慢升到头顶的大乐轮上。这时的上师,内在本质是自己具德的根本上师,外相的显现则是莲花生大师的法相。

  所谓的怙主,就是我们修行赖以依怙之主。比如,修净土法门时,阿弥陀佛是西方净土之主,是净土法门坛城的本尊,是我们的怙主。在金刚乘的传承中,所有的教法都是由根本上师,以心传心的方式传下来的,不管我们修哪一种法门,观哪一尊本尊外表是忿怒的也好,寂静的也好,所有本尊的内在本质都是自己的根本上师,外在一切显现都是根本上师的加持。我们对上师的恭敬和虔诚,不是对上师外在的形体,作个人偶像式的崇拜,而是基于上师传授殊胜正法的无上恩德。

 

 
 
 
前五篇文章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大圆满前行 第三章 起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大圆满前行 第三章 起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大圆满前行 第四章 思

大般若经:40-42

大般若经:43-45

 

后五篇文章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大圆满前行 第三章 起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大圆满前行 第三章 起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大圆满前行 第三章 起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大圆满前行 第三章 起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大圆满前行 第三章 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