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八)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八)

 

  庚三释修行所为

  释大乘修行的所为分二:一、经说;二、论释。

  一、经说:上面多处所说菩萨摩诃萨之余,“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缘菩萨复名摩诃萨。佛告善现,由是菩萨于大有情众中,当为上首故,复名摩诃萨。”

  二、论释分三:

  一)结合(联接上文):论体建立,谓“诸所缘所为”。是说修行所缘之后即说所为之因由,谓菩萨依修行所依自性住种性而缘一切法者,是为三大所为故,需要修行体验(实践),应当了知作如是宣说故,名为结合,如是修行所缘是何所为?即说名“所为”。

  二)根本:就经义释大乘修行的所为,有三大所为事。

  颂曰:胜诸有情心,及断智为三。当知此三大,自觉所为事。

  三)解释:于一切行相,就一切相智遍知门说,当出生一切佛菩萨,彼等是略标。趣入如是修行,由于具足三大,当知名三大所为。

  此处观察:菩萨有何所为趣入修行之究竟果者,即此处所说大乘修行所为的定相。若分有:心大、断大和证大三种。初心大,如佛圣者身中之大悲心。二断大,如佛圣者身中之灭谛。三证大,如现证补特伽罗无我之一切相智。界限唯在佛地。

  庚四、释修行自体分四:辛一、意乐广大披甲正行;辛二、加行广大趣入正行;辛三、资粮广大资粮正行;辛四、定出一切相智出生正行。

  辛一:意乐广大披甲正行

  能表一切相智十法之七·意乐广大披甲正行

  ——《般若经》四一一卷十八页至四一二卷十三页

  释修行自体:论体建立:

  颂曰:正行之所依,谓法界自性,诸所缘所为,甲铠趣入事,资粮及出生。

  问曰:说修行所依,修行所缘,修行所为后,说修行自体,是何因由?答:彼之因由者,谓以发菩提心等,依自性住种性,缘所缘十一法,修行三大所为事,需要四种修行证受之因由而如是所说故。如是趣入修行,是故由具足三大,当知名为三大所为事,就如是说修行所依等。修行的自体云何?

  披甲正行可分为二:一释总的自体;二释各各义。

  一、释总的自体分:一智境的修行;二加行差别修行二种。初智境修行,即于三智境,总则为善法之有所依。二加行差别修行,谓圆满现证一切相等四种现观(四加行),一一现观皆具有六波罗蜜多之有所依作用修行。

  此处观察分三:一定相;二差别;三界限。

  一)定相:依大乘发心能修二利圆满之六大菩萨瑜伽,是大乘修行的定相。大乘修行(有法),具足六大者,谓住大、精进大、生果大、恒常誓愿大、忍大、义利大,能作真实修行事故。初住大,如住大乘发心故;二精进大,如为自他一切义利精进故;三生果大,如是能出生菩萨摩诃萨果故;四恒常誓愿大,如誓愿修行作一切众生广大义利故;五忍大,如为利他受一切苦故;六义利大,如能除一切有情众苦,及能作利乐修行事故。如《庄严经论》云:“住精生果大体性,许是诸佛子修行,常发大誓忍辱大,大义能作真实修。”

  二)差别分二:一、就教理门有智境修行;二、加行差别修行。

  就能修三智随一行相境,以般若慧任持的菩萨瑜伽,是初智境修行的定相。具足六波罗蜜多实修的意乐加行,随其所应任持的菩萨瑜伽,是第二加行差别修行的定相。彼二是等遍者,谓于初三品说智境修行分,中间说四加行差别修行分故。于初三品正说修行,说名智境修行的因由者,谓主要不是正说六波罗蜜多分。总则,是就善法的所依作用分正说故。除披甲正行品某些以外,初品之文及其它二品不是正说实修六波罗蜜多分。从四加行品正说修行,说名加行差别修行的因由者,谓彼等主要正说实行六波罗蜜多分故,谓第四品中说“缘佛等净信,精进行施等”。第五品中说“施等一一中”,第六品中说“布施至般若”,第七品中“施等一一中”。

  三)界限:从大乘资粮道至最后心。

  论义是说:大乘修行(有法),于汝就教理门分有二者,谓于汝有智境修行,及加行差别修行二种故。

  二、释各各义分四:一、披甲于大乘的披甲正行;二、趣向于大乘的趣入正行;三、能作究竟趣向大乘的资粮正行;四、趣入究竟的出生正行。

  一)披甲于大乘的披甲正行分二:一经说;二论释。

  (一)经说:释修行自性。经云:“尔时满慈子白佛言,世尊,我亦乐以智慧辩才,说诸菩萨由此义故名摩诃萨。佛告满慈子,随汝意说。满慈子言,世尊以诸菩萨普为利乐一切有情,被大功德铠故,发趣大乘故,乘大乘故,名摩诃萨。时舍利子,问满慈子言,云何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一切有情被大功德铠”。“满慈子言,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不为利乐少分有情,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普为利乐一切有情,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乃至“普为利乐一切有情被大功德铠”。此即满慈子说趣入菩萨摩诃萨的因由之余,舍利子问披大功德铠之所答。

  (二)论释分三:一结合;二根本;三解释。

  1、结合:论体建立:“甲铠趣入事”。大乘四种修行之初,说披甲正行之因由者,谓证受大乘修行时,最初欲实修一切妙法,需要善披一意乐广大甲铠,为应了知故,所以先说披甲正行故,譬如国王入战场,首先自己善披甲铠,名为结合。如是加行道、见道、修道、胜进道之自性修行的性相,从披甲、趣入、资粮、出生正行等之内,精进之自体首先说披甲正行。

  2、根本:就彼经义所说门,于披甲正行分三十六种。

  颂曰:由彼等别别,皆摄施等六,故披甲修行,六六如经说。

  其义是说,披甲正行(有法),于汝有三十六种者,谓施之施披甲正行,乃至有般若之般若披甲正行故。

  3、解释分:差别与略义二种。

  (1)差别分:一、于施分六种;二、其余与彼相应有二种。

  1于施分六六种:明布施披甲六种正行,经云:“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布施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共同回向一切智智。”乃至“具被六波罗蜜多大功德铠。”释彼之义,谓“由彼等别别”等颂。若能施法施等,即能断除声闻作意等;宣说由一切众生不乐说忍辱;生起希求(为精进所依),不与其它乘共之一心性;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如其次第由所施等皆不可得,皆由披甲能作。

  2其余与彼相应,明净戒披甲正行六种。(经文不录)释彼经义谓:能如是护持净戒,能圆满忍辱,能勤精进,静虑正行,能修般若。

  (2)略义:如是由施等波罗蜜多,若别别皆摄施等,有六六三十六种,皆同施等六法相顺故,披甲正行六种。

  此处观察分九:

  1性相:于施等一一波罗蜜多中,具摄六波罗蜜多六种,由欲乐实修意乐广大任持的菩萨瑜伽,是披甲正行的定相。

  2差别:此中施之施披甲正行,乃至般若之般若披甲正行之间有三十六种。界限从大乘资粮道至最后心。

  3分辨各各的体:于施等有六,就舍心,施体,就施所依门,于在家所依身为主应实行财物布施;出家所依身为主应实行法布施;于彼二者之所依身为主应实行无畏救护布施。

  是故,圣者菩萨身心之布施(有法),具三差别法者:1谓能摧毁自己的悭吝所治品;2于助伴法之体以无分别智所摄;3作用利他事业之一切欲乐皆能圆满,并能成熟无量有情之差别法具足故。如《庄严经论》云:“坏施所治品,具无分别智,欲一切能圆,能熟有情三。”

  修断心,谓律仪戒的体。就彼律仪戒体性门分:有律仪戒(防护罪恶)、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种。圣者菩萨身心的戒(有法),具三差别法:1能坏自己犯戒的所治品;2于助伴法之我无分别智所摄;3作用能断除杀害他生命,即能成熟有情之差别法具足故。

  不扰乱心,谓忍的体性。若分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观法忍三种。圣者菩萨身心的忍(有法),具三差别法者:谓能摧毁自己的瞋恚所治品;2助伴无分(别)智所摄;3作用就能忍他损害,即能成熟有情之差别法具足故。

  于善法欢喜心,谓精进的体性。若分:有披甲精进、加行精进、能作有情义利精进、不怯弱精进等有多种精进。圣者菩萨身(相续)中的精进(有法),具三差别法:1谓能摧毁自己的懈怠所治品;2助伴无分别智所摄;3作用能令善法向上增长,就能助伴随作一切有情事业门,即能成熟有情之差别法具足故。

  由善心所缘,住心一境性所显的修所生智,是静虑的体性。若分:就体性门分有:世间和出世间静虑二种。就作用门分有:1见(现)法乐住之静虑;2现前修行功德之静虑;3及能作有情义利之静虑三种。圣者菩萨身心中的静虑(有法),具三差别者:1谓能坏自己的散乱所治品;2以助伴随无分别智所摄;3作用能缘善心一境性。就堪能作心业用门,能作变化随有情欲乐,随欲变化成熟有情之差别法具足故。

  善分辨诸法的智,是施等第六的般若体性。若分:有世俗智般若、胜义智般若、能作有情义利智般若故。圣者菩萨身心中的般若(有法),具三差别者:1谓能摧毁自己的恶慧所治品;2助伴以福德资粮所摄;3作用能善巧明处,以闻思观察门能成熟有情之差别法具足故。

  4数决定:观待增上生与决定善者,施等六度数决定,以初四种能得增上生,最后二种能得决定善位故。《庄严经论》云:“受用业报与身皆圆满,精进眷属圆满增上生,恒常自在不随烦恼转,一切所作事业不颠倒。”以二利修行为缘彼数亦决定者,以初三种能作利他,后三种能作自利。《庄严经论》云:“利益有情善精进,施舍不害忍能作,住处解脱所依事,自利行相一切行。”就观待利他一切行相,彼数亦决定者,由布施能感受用不贫乏;以净戒不受损伤;以忍辱能忍损害;以精进利他不厌;以静虑能令他喜悦;以般若善于说法决定故。如《庄严经论》云:“不贫困及不损害,忍损所作不厌倦,能令喜悦善说故,他之利益是自利。”就摄一切大乘门说彼亦数决定,菩萨由施不喜现前受用;由戒修行般若恭敬;由忍精进二者利他不厌;由静虑得无分别;由般若不执相故。《庄严经论》云:“不喜现前所受用,极善恭敬不厌倦,修习瑜伽无分别,于一切乘此中尽。”就摄一切道的门为增上其数决定者,谓布施者不贪道;戒律者得不散乱门律仪道;忍辱于有情不损害道;精进善法增长道;后二种能净治障道故。《庄严经论》云:“于诸境界不贪道,所得散乱他律仪,不舍有情令增长,净治障碍能利他。”就观待三学,彼数亦决定者,初三种为戒学,第五静虑为定学,第六般若为慧学,精进惯属一切,依精进修习一切善法。《庄严经论》云:“三学自在所作业,胜者真实所宣说,六度初三后二二,一者三分可贯属。”

  5次第决定:施等六度次第如此决定之因由者,谓生起次第、胜劣次第、粗细次第三种为缘,如此所说故。其一、生起次第,若不见受用施舍而持戒,若具足戒律能忍他损害,若具足忍即事业精进,若具足精进即能生定,若心住等持当成为如实所知慧故。其次,胜劣次第,谓后后胜于前前故。再次,粗细次第,谓施等六入于前等易于实修,入于后等实修最难故。《庄严经论》云:“依前而生后,住劣与胜故,粗者微细故,此等说如次。”

  6修行理趣:菩萨于施等六波罗蜜多如是修行理趣者,如《庄严经论》云:“无希求布施,不欲后有戒,一切者忍辱,诸德生精进,静虑无色眼,般若方便具,六种波罗蜜,依止正加行。”是说所应修故。又善巧菩萨能真实行施等理趣者,谓从体性、因、果、作用、具足、趣入差别者,谓具足六种修持故,彼亦有六种殊胜:1体性者谓施舍心相续不断;2因谓不贪心;3布施果谓身受用圆满;4作用谓摄持自他及能作资粮圆满;5永断悭吝的功德具足;6善辩法施、财施和无畏施三种之差别皆具足。如《庄严经论》云:“诸利能施舍,依于根本心,身受用圆满,摄持二能圆,彼无有悭吝,法财无畏施,遍知如是施,善巧正修行。”

  菩萨如何修持净戒之理者,谓以:1体性支所摄的能断心;2因谓出离;3果谓住乐趣;4作用谓所依、寂灭和无畏;5福德资粮圆满,名言安立为别解脱戒;6以法性所得静虑及无漏戒极善具足,具足六种殊胜实修故。如《庄严经论》云:“六支意乐摄,住乐趣能施,依寂灭无畏,福德资粮具,忍名法性得,安住于诸戒,遍知如是戒,智者正修行。”

  菩萨如何修忍之理者,谓以体性、因、果、作用之差别具六种修行故:1体性谓无错乱(斗争等)心;2因谓大悲心;3果谓正持律仪得怨不报;4作用谓能作自他利益;5主要难行等皆具足;6不思损害,于法定证,忍受若之差别具足修持故。如《庄严经论》云:“能忍知不思,悲心依法故,正说五功德(利益),彼能作二利。难行一切具,许彼有三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观法忍),遍知彼忍辱,智者正修行。”

  菩萨如何修习精进之理者,谓能随体性、因、果、作用、差别等修持。1体性谓于善法正生欢喜心;2因谓正信希求;3果谓念等功德向上增长;4作用谓能断一切业烦恼;5无贪等功德具足;6差别分身语意三甲铠精进等,具足六种修持故。如《庄严经论》云:“于善正欢喜,依正信希求,念等功德增,能对治杂染,无贪等功德,彼等有七种[12],遍知彼精进,智者正修行。”

  菩萨如何修习静虑之理者,谓能随体性、因、果、作用之差别具六修行。1体性谓缘内心正受之自性;2因谓念精进殊胜;3果谓依静虑所得能生乐;4作用谓得神通自在;5一切法主要功德具足;6见法乐住静虑之差别,具足六种修持故。如《庄严经论》云:“心安住于内,依念及精进,能生静虑乐,住神通自在。诸法主要者,彼等有三种[13],遍知彼静虑,智者正修行。”

  菩萨如何修习般若之理者,谓随体性、因、果、作用之差别具六种修行。1体性谓善分辨一切法的慧;2因谓三摩地;3果谓解脱烦恼;4作用谓以般若慧命抚育而善说法;5一切法殊胜功德具足;6差别有世俗智般若等六种具足修持故。如《庄严经论》云:“真善辨所知,依止三摩地,善解脱杂染,般若命善说,是诸法殊胜,彼等有三种[14],遍知彼般若,智者正修行。”

  复次,菩萨于施等六,一一亦有六种修行者:谓:1所依(身)优越即依止菩提心;2法优越谓修习一切法;3所为优越谓行一切有情义利;4方便善巧优越谓三轮由无分别慧任持;5回向优越谓无上圆满菩提;6清净优越谓能净障。六种优越具足能修习故。

  7修行的果:随即释彼等果者,如圣龙树菩萨的《宝鬘论》云:“施受用戒乐,忍光泽进威,禅寂慧解脱,悲成一切义。此七等无余,由波罗蜜多,智(得)不思议境,为世间依怙。(得一切相智)。”

  8释名:由舍贫穷名布施;由除烦恼热名净戒;由忍忿恨即名忍;以加行修殊胜功德名精进;由摄意所缘境名静虑;由了知义名般若。如《庄严经论》云:“能舍于贫穷,得清凉忍忿,加行胜持意,说胜义智故。”

  9附说四摄法。四摄法者:谓布施、爱语、于所化众生利行和同事故。如《庄严经论》云:“说施相应取随转,自义随顺趣入行,说爱乐语同行义,即是同事作事业。”又如阿阇黎马鸣说:“布施集善者,爱语所言谈,以利行安乐,同事能议论。”

  能表一切相智十法之八·释趣入正行

  ——《般若经》四一二卷十三页至四一二卷二一页

  辛二、加行广大趣入正行

  第八、释趣入正行分二:一经说;二论释。

  一、经说:“尔时舍利子,问满慈子言,云何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一切有情故,发趣大乘。满慈子言,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一切有情,被六波罗蜜多大功德铠已,复为利乐有情故,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广说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

  二、论释:

  颂曰:静虑无色定,施等道慈等,成就无所得,三轮善清净,

  所为及六通,于一切相智,能趣入正行,当知升大乘。

  此有九种:

  一)明静虑无色定等:经云:“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修行施波罗蜜多。”乃至“成熟一切有情,严净佛土。”释彼之义谓于“静虑无色定,施等”,“能趣入正行,当知升大乘。”是说静虑无色定等趣入正行。

  二)明趣入境:谓施等六波罗蜜多。经云:“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为断一切有情烦恼故,宣说菩萨摩诃萨施波罗蜜多”乃至“舍利子,此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六波罗蜜多,是名大乘。”释彼之义谓“施等”趣入正行,是说施等六波罗蜜多。

  三)明升进境的道:“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大乘者,谓一切行相,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能修解脱门:空性、无相、无愿,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舍利子,此名菩萨摩诃萨大乘。”释彼之义谓“道”,趣入正行。释彼道为:见道、修道、无学道和胜进道。

  四)明升进境:谓慈等四无量。经云:“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具足慈心广大无边,无二无量,无怨无敌”乃至“此是修行诸无量般若波罗蜜多”。释彼之义谓:“慈等”趣入正行。即四无量。

  五)明升进境无所得具足之道:经云:“复次具寿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大乘者,内空性智所缘为方便。”乃至“以无为等不可得为方便入不可知。”释彼之义谓:“成就无所得”趣入正行。

  六)明升进境:谓三轮清净道。经云:“舍利子告满慈子言,云何入菩萨摩诃萨大乘?满慈子告舍利子言,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升进施波罗蜜多,是故施波罗蜜多皆不可得”乃至“菩萨以无所得作意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无所得,舍利子名升大乘。”释彼之义谓:“三轮善清净”趣入正行。是说于一切法三轮清净。

  七)明升进境谓所为。经云:“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由一切智智作意,不共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彼以无所得能修”乃至“佛无所得故。此但有名言即名佛知真实,名升进大乘”。释彼之义谓“所为”趣入正行。即名所为。

  八)明升进境谓六神通。经云:“复次具寿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初发心已所持者,坐菩提树下若为圆满一切神通故,能成办一切有情”乃至“未得一切智智之间,终不离彼乘”。释彼之义谓,“六通”趣入正行。是名“六神通”。

  九)明升进境谓一切相智。虽已得一切智智,但不入一切声闻独觉。释彼之义谓:“于一切相智,能趣入正行,当知升大乘。”是说是真实住一切相智的定相。

  于彼升进境安立九种的因由者:一、于彼以因道为增上;二、以果道为增上有二种故。初因道又分:以世间道为增上,及以出世间道为增上;彼二皆非大乘能作胜进道为增上,于彼建立九种故。初以世间道为增上建立静虑无色故。第二出世道亦分:自利正行道,及利他正行道为增上二种。初自利者,以彼自利为增上建立见道与修道等故,首先能得功德(见道),其后能断障故(修道)。第二利他正行道有二:一、就彼之增上即慈等四无量;二、贪著皆不可得的智。建立二种之因由者:由初能作精进利他;第二利他修行能作善巧故;第三胜进道者谓以三轮无分别,就所缘能作殊胜,由趣入所为就所得能作殊胜,以六神通力能作殊胜故。第二以果道为增上,建立一切相智者,谓已得一切相智于所化众生能转妙*轮故。

  此处建立趣入正行分三:一、略标;二、别释静虑无色;三、别释四无量。

  一、略标分三:一定相;二差别;三界限。

  一)定相:大乘因果法,如其所应,就顶加行为主要门趣入实修,以般若慧任持的菩萨瑜伽者,是趣入正行的定相。

  二)差别分九:1趣入静虑无色正行;2趣入施等六波罗蜜多之正行;3趣入道正行;4趣入慈等四无量正行;5趣入无所得正行;6趣入三轮清净正行;7趣入所为正行;8趣入六神通正行;9趣入一切相智正行。

  三)界限:从大乘加行道暖位至第十地。

  二、别释静虑无色分四:一、释由谁能得之因;二、释得何体性;三、释如是所得之相状;四、释得者之补特伽罗。

  一)释由谁能得之因分四:一、略标能得之建立;二、别释能得初静虑;三、明与其余相应;四、释属何九道。

  (一)略标能得之建立:由未至(近分)定所摄,而自所得能得上地根本定的方便,以上界地所摄的善心,是上地未至(近分)定的定相。此中分八者,谓从初静虑未至(近分)定乃至有顶未至(近分)定有八种故。若是未至(近分)定的受,悉是舍受,一般未至(净近分)定皆无烦恼清净定;初静虑未至(净近分)定无烦恼清净,有二种无漏者。因未得根本静虑的圣者,由彼等依初静虑未至(近分)定,自己所断的种子有断除故。

  西方毗婆沙诸师许,初静虑的净近分、无漏及有烦恼性三种,如《俱舍论》云:“近分八舍净,初亦圣或三。”论文是说,“近分八”者,谓四根本静虑、四根本无色定,各有近分与八根本定为入门故。“舍”谓此八近分皆舍相应作功用转,故无喜乐。“净”谓八近分皆净定摄。“初亦圣”者谓初禅近分亦通无漏,此八近分皆无有味着,离染道故。“或三”者或显示别有所说,初未至定有味等至,未起根本定亦贪此故,由此未至定具三等至。

  (二)别释能得初静虑分四:一定相;二差别;三各各的自性;四六作意摄为四世间道规则。

  1、定相:由近分定所摄,并能得自所得初静虑近分定的方便,由初静虑地所摄的善心,是初静虑近分定的定相。

  2、差别:此中若分有:初静虑近分作意的初业者;净治烦恼初静虑近分分二种。如《声闻地》云:“此中作意的初业者,谓未得心一境性所有作意,至未触心一境性之间是初业者。此中有净治烦恼的初业者,谓已得作意心欲净治诸烦恼了知各各相作意,修习受持。”(见《声闻地》原文)

  是说得净治烦恼的初静虑近分定,必须得初静虑近分作意的初业者为前行者,净治烦恼的初静虑近分,及由毗婆舍那(观)所摄的初静虑近分二者是一义;初静虑近分作意的初业者,及由奢摩他(止)所摄的初静虑近分二者是一义。于得毗婆舍那(观)所摄的初静虑近分定,必须得奢摩他(止)所摄的初静虑近分为前行故,是说得观必须先得止故。如《入行论》云:“由具止之观,应知摧烦恼,故初应求止。”如《宝积经》中说:“已住净戒而得定者,谓已得定乃能修慧。”《修次第论》云:“断一切障后欲生遍智,安住止已乃能修慧。”

  问:若尔,于得毗婆舍那,需得奢摩他为前行,那么,如何是修奢摩他(止)的规则?答:此中依《辨中边论》所说规则,及《集论》与《庄严经论》所说规则有二。

  一、依《辨中边论》所说规则:依五过的对治八断行门,能修奢摩他者,如《辨中边论》云:“五过八断行,依止从因生。”

  五过者:1谓修定加行时的违缘懈怠;2入定修时忘失修定的教授;3正修定时昏沉掉举;4昏沉掉举生起时不行对治;5离沉掉后心住一境时有诸对治现行故。如《辨中边论》云:“懈怠诸教授,忘失与沉掉,不行与行者,许此五种过。”

  八断行者谓于第一过的懈怠有四对治,后四过有四对治,即有八种故。第一过四对治:1谓得轻安时需要遮止修定不悦的懈怠而生长轻安;2已生长彼轻安修定的精进必须勤奋;3已生长彼精进必须生长希求修定的欲乐;4已生长彼欲乐后见定的功德需要有夺意的信心故。《辨中边论》云:“住及安住彼,因与果体性。”其义是说,住者谓第七精进住。安住彼者谓精进或勤奋。因者谓希求的因即是信心;果者谓勤奋的果即是轻安。

  如前所说后四过的对治者,1谓不忘失诸定所缘的正念;2沉掉生不起分别的正知;3对治沉掉现行的思维;4离沉掉时持心平等的舍故。《辨中边论》云:“不忘所缘境,沉与掉分别,断除彼现行,寂静持平等。”

  二、依《集论》和《庄严经论》所说规则:依九住心的方便,需要修奢摩他(止),如《集论》云:“奢摩他者谓于内摄心令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住一趣、平等摄持。”见《杂集论》卷十详解。

  第一令住者,谓所缘天(佛、本尊等)身等随一,令倾心安住专住能修习的定。如《庄严经论》云:“于所缘境心倾住(思想集中)。”

  第二等住者,谓所缘境令安住相续能修的定,如《庄严经论》云:“令彼相续不散乱。”

  第三安住者,谓前心所缘散乱时,复令倾心安住前心所缘能修的定。如《庄严经论》云:“散乱速了知,复于彼安住。”

  第四近住者,为令安住上所缘境向上增长能修的定。如《庄严经论》云:“智者辗转升,心应摄于内。”

  第五调顺者,谓修定时,沉掉若生,从思维定的功德门,生起喜悦修定,令安住能持心所缘境的定。如《庄严经论》云:“次见功德故,于定心调顺。”

  第六寂静者,谓修定时,若生掉举,从思维缘散乱的过患门,寂灭不喜于修定,令心安住能持心所缘境的定。《庄严经论》云:“见散乱过故,不喜应寂灭。”

  第七最极寂静者,谓修定时,若生贪心及忧苦,立刻寂灭,令安住能修的定。《庄严经论》云:“贪心忧苦等,起已应寂灭。”

  第八专住一趣者,谓就精进勤奋门,如欲于自心所缘境,令如欲安住的定。《庄严经论》云:“其次持精进,于心现行境,自然得生起。”

  第九平等摄持者,谓无劳任运心,如欲于自所缘境,能令如欲平等摄持安住的定。《庄严经论》云:“修彼无行业。”

  如是九住心,名为心一境性之定,心无劳任运于自所缘境,如欲等持之本性,若得由轻安任持的安乐,即名得止,名得初静虑近分,得修所生慧,名得上地的智(识)。如《庄严经论》云:“其次彼身心,已得大轻安,俱为有作意。”如是彼奢摩他(止)之本性,于自所缘境,由观察力引生的轻安任持之自境,若得观察的般若慧,是初静虑近分的定相。安住得各各智的作意,后当解说。

  然则,于得毗婆舍那(观),需要得奢摩他(止)为前行。如《集论》卷五云:“或有一类已得毗婆舍那非得奢摩他,此类依毗婆舍那,进修奢摩他。”(此处分四类说)彼义是说,由现证四谛的初静虑近分地所摄,依毗婆舍那由现证四谛的初静虑本定所摄,需要修奢摩他,是彼的教诫(经教)义故。

  是故依九住心的方便,如欲于自心所缘境,能如欲平等安住,以轻安乐任持的定者,即是奢摩他(止)的定相。若分有:缘尽所有的止;故缘如所有的止二种。说名止的因由者,谓寂灭心向外境后,若缘内住一境性,即说明是奢摩他故。止自然于自所缘境,由观察力引发的轻安乐任持门,能各各(别别)观察自境的般若慧,是毗婆舍那的定相。若分有:如前二种。说名毗婆舍那的因由者,谓若见增上(超胜)差别义者,说名为毗婆舍那故。于净治烦恼初静虑近分定,若分有:初静虑近分定别别了知相的作意,乃至加行究竟作意有六种者,如《集论》云:“云何等至建立?谓由七种作意证入初静虑,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何等名为七种作意?谓了知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

  3、各各的自性:初静虑近分作意的初业者,谓依九住心的方便,如欲于自心所缘,如欲安住,单独趣入止,安住于灭,彼止自然随欲,极苦众多尚未寂灭;短时等粗略;与初静虑相反,由闻思各各寂灭性相能作观察,由如是观察力引发的轻安之乐未生,即随顺观灭,为安住初静虑近分了知各各性相作意。如是各各了知性相之作意,依长久修习,如前粗欲;及于初静虑以般若慧观察寂灭行相能作观察,若由如是观察力引发的轻安乐任持,即安立初静虑近分胜解作意,尔时由彼补特伽罗得毗婆舍那,得止观双运。粗欲及于初静虑以般若慧观察寂灭行相,是得能观察修所生慧。依如是修止观双运的定,成为世间修所断欲界上上吕烦恼,若得能正对治,即安立得初静虑近分最极寂静作意。

  4、六种作意摄为四世间道规则者:一、初二作意为世间加行道,二、最极寂静作意及加行究竟二作意,为世间无间道;三、观察作意为世间胜进道;四、摄集欢喜作意,是由世间四分所摄故。如《摄颂》云:“了知各各性相及胜解作意者,是由加行道摄。最极寂静及加行究竟二作意,是由无间道摄。摄集欢喜者是由四种道分所摄。观察作意者唯是由胜进道所摄。”是说若是初静虑近分,不悉是六种作意随一,因为初静虑近分未至定,彼随一皆非故。

  (三)明与其余相应:谓于初静虑如是有八;第二静虑乃至有顶各有八作意者,如《集论》云:“证入初静虑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处。”

  (四)释属何九道:毗婆沙师说,初三静虑加行究竟果作意,近分与正定分各有二种,诸钝根声闻身中,彼三加行究竟果作意,是静虑之近分,诸利根声闻身中,彼等是静虑的正定。因为初三静虑的近分,及以正定不相应,所以诸钝根声闻自身中,静虑加行究竟果作意,彼不能生初静虑正定的体性故。

  二)释得何体性分四:一正义;二差别;三分别各各体;四摄总建立。

  (一)正义:由本定所摄,就支分与所缘随一门说,自超下地即由上地所摄的善心者,是上地本定的定相。(二)差别:有静虑本定,及无色本定二种。若广分有:初静虑本定乃至有顶本定有八种。(三)分别各各体性:就支分门分,超越自己的下地,由静虑地所摄的善心者,是静虑本定的定相。若分有:由四种本定地所摄善心,是初静虑本定的定相。(四)摄总建立分:世间道、出世道、释彼其它建立有三种。

  三)释如是所得之相状:获得静虑与无色本定之相状者,谓与诸静虑本定,入定时出现如身与地下沉显现相状,于无色诸本定,入定时出现虚空星星如飞鸟显现相状。如《集论》云:“入诸静虑时者,如见身地下沉相状出生;入无色定时者,谓如见虚空星飞相状出生。”

  四)释得者之补特伽罗分三:六道众生为增上;三界为增上;异生圣者所依身为增上,有三种。

  (一)六道众生为增上:三恶道及俱卢洲(名声不悦,在北俱卢洲之东)之所依身,无新生静虑无色本定者,谓彼诸人新生的违缘违缘种类,大多具足异熟障故。诸阿罗汉及半择迦黄门二根的所依身,无新生静虑无色本定者,谓彼诸人大多具足新生障碍烦恼嫉妒障故。除彼诸人外三洲男女及欲天诸人的所依身皆有新生故。

  (二)三界为增上:欲界所依身,已生新生初静虑本定,于无所有所依身,有新生有顶定者,因于欲界所依身,有生初静虑近分定,乃至于无所有所依身,有新生有顶近分故。于初静虑所依身,无新生初静虑本定等,乃至有顶类推。于初静虑所依身,无新修初静虑近分定故。若是初静虑,是悉得初静虑本定等故。于第二静虑所依身,有作证初静虑本定者,谓有得色静虑八种[15]的第二静虑者故。于有顶所依身,虽然无有新生无所有本定,但于彼所依身,有作证彼故。无所有本定,依声闻修道金刚喻定,作证阿罗汉果,有顶所依身有不还故。如《俱舍论》云:“诸定依自下,非上无用故,唯生有顶圣,起下尽余惑。”是说诸等至起,依自下地身,依上地身无容起下,一、上地起下地无所用故;二、自地有胜定;故三下定势力劣故。“唯生有顶圣,起下尽余惑”者,谓圣者生有顶必起下地,无所有处无漏等至,为尽有顶诸余烦恼,以自有顶无圣道,故于下胜道欣乐起故,唯起无所处者,谓最邻近故。

  (三)异生圣者所依身为增上:有得色静虑八种的异生者,谓有有顶所依身的异生故。未得静虑本定的圣者有多种,亦有未得彼静虑的阿罗汉。是说有已得初静虑本定,未得第二静虑本定的圣者。若是菩萨悉得静虑近分,若如是悉得止观双运故。若是住上品资粮道的菩萨,悉得静虑本定,若如是悉得法流三摩地故。如《庄严经论》云:“尔时从法流。”又如《集论》云:“何等建立,谓从极边际生初静虑,及至非想非非想处名为建立。”此义由三增长修治的静虑无色,于彼等名极边际生。三增长者谓于色静虑八种,以次第顺逆入者名下增长。一一中建立入顺超者名中增长,逆入者名上增长。

 
 
 
前五篇文章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九)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一)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二)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三)

 

后五篇文章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七)

大般若经:154-156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大圆满前行 自序

大般若经:151-153

大般若经:148-150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