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达真堪布:《定解宝灯论》讲记(三) |
 
达真堪布:《定解宝灯论》讲记(三)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继续讲解《定解宝灯论》。 乙四(缘起)分三:一、远离定解之过患;二、具足定解之功德;三、真实的缘起 丙三、真实的缘起: 如是思维仙人前,顿现一位流浪者, 为观察其智慧力,如此提出七问题。 在一个寂静的深山处,一位貌似很有修行的老仙人正在思察佛教的义理。这时突然来了一位四处游荡的流浪者,他很想考证一下老仙人修行的境界到底有多高,内心的智慧到底有多深,于是就到老仙人面前提出了七个难题请他回答。 此论中,麦彭仁波切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抉择了大小乘、显密宗最深奥的法义,阐述了各宗各派难以了知、难以辨别的教理。 麦彭仁波切以拟人的手法,用“老仙人”和“流浪者”来分别形容他自己原有的分别念和后来突然生起的分别念。“如是思维”意指他正在思维真实定解的重要性,思维远离定解的过患、具足定解的功德等。这个定解主要是依靠法称论师和月称论师的因明和中观。法称论师所造《释量论》里主要讲的是因明的教义,月称论师所造《入中论》里主要讲的是中观最究竟的教义,以这些善说才能够通达胜义谛和世俗谛二谛的义理。通达了二谛的义理以后,实际上就是通达了一切万法的实相真理。他正在这样思维的时候,突然就生起了一个分别念,即想问问题的想法。这就是老仙人和年轻的流浪者。老仙人是指麦彭仁波切他自己原有的分别念,流浪者在这里指后来突然起来的念头。 在一个寂静的深山处,有一个老仙人,看似很有修行,很有境界,突然来了一位四处游荡的流浪者,他想观察一下老仙人的境界到底有多高,内心的智慧到底有多深,就到仙人的面前跟他展开辩论。流浪者就向仙人提了七个问题,这七个问题都是非常难以解答、难以辨别的。 若是在字面上理解,麦彭仁波切在这里是要通过这七个问题来观察自己的智慧到底有多高。但是实际上,麦彭仁波切是文殊菩萨再来,他修行的境界、智慧不需要观察和衡量,是非常究竟圆满的。这是为了我们这些众生,尤其是与他有缘的众生而提的问题。此论中,麦彭仁波切以问答的方式阐述了显密所有最关键、最难以解释的教理和问题,涵盖了大小乘、显密宗的观点。对以前印藏各宗各派互相都有辩论之处,很多印藏的大德高僧在示现上都没能解释清楚的难题进行了阐述。 人云亦云岂智者?凭自智力而分析, 立即回答此提问,明了内智如见色。 流浪者接着又向老仙人提出要求:你不要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要以自己的观察力、智慧力去分析,再立即回答我提出的这些问题。这样,我就能够凭你的回答衡量出你内心的智慧与境界。 在此处也讲定解。前面颂词中所讲的那个老仙人原有的分别念,也是麦彭仁波切自己具有的定解。在这里也是,流浪者要求老仙人不要仅以佛的一些教理、教言,以一些大德高僧的教言,跟别人鹦鹉学舌的方式来回答。要以自己的观察力、智慧力去分析,真正明了、了知了,真正有定解,再立即回答这些问题。 “人云亦云岂智者?凭自智力而分析”:看多听多了,跟着别人这样说,也许能讲出一些,但这不是你自己的智慧,不是你自己明白的,我不要这样的回答。你若是真有修证,就凭你的智慧回答。 “立即回答此提问,明了内智如见色”:流浪者是四处流浪的,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要求老仙人尽快回答。他要求老仙人不能仅凭别人所说的而作答,主要凭自己的智慧回答。“如见色”是比喻的手法,就像以眼识能将外景、色法看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一样。我可以凭借你的回答而明了你内在的修证境界。 此处,著者也强调了真实定解的重要性。纸上谈兵、鹦鹉学舌,这都不是真正明白,不是真正的定解,不是真正的智慧,只是相似的定解、相似的智慧。只有依靠自己的观察、思维,真正得到了稳固的胜解,才是真正明白,才是真正的定解,才是真正的智慧。我们平常学习佛法不能只听一听、看一看就可以了,还要去观察、思维、体会,最好去证悟,才能生起真实的定解。我们现在也学了很多佛理,对轮回、因果、无我、空性的道理明白了一些,但这都是非常不稳固的。一旦有位貌似权威的人说了一些相违的理论,就开始动心,一遇到对境的时候就容易动摇。就是因为自己生起的不是真正的定解,不是真正的胜解信,所以容易动摇。真正的定解是不会动摇的。当你真正地生起了定解,,谁也动摇不了你。哪怕是佛祖释迦牟尼佛亲自降临劝说,你也不会动摇的。因为你明白了一个真理。比如,你亲自尝到了糖的味道,知道这是甜的,这是自己亲自尝到的,尽管他人说是辣的、酸的,你也不会动摇的。谁说也不会动摇,这才是真正的定解。 在此处,流浪者要求老仙人回答问题的时候,要靠自己的观察力、智慧力,依靠自己的定解来回答。这样才能够据此观察或衡量其内心的智慧。 多闻如鼻虽长伸,仅饮井水未能品, 深法水者求名声,如劣种者贪王妃。 流浪者对老仙人说,你广闻博学,各宗各派的教义应该都涉猎过,但是不好判断你是否真正明白。若仅仅靠广闻佛法,也许只是在字面上明白了一些,能讲出一些道理,但是还没有真正明白义理,没有通达诸法的真相,没有生起真正的定解。这种人往往贡高傲慢地以“智者”之名自诩,这就犹如出身低贱却妄想和国王的妃子生活在一起,简直是痴心妄想,也会遭人耻笑的。 “多闻如鼻虽长伸,仅饮井水未能品”:“多闻”就是所谓的广闻博学,字面上明白一些。此处以大象做比喻,这种人字面上明白一些,也能讲一些,大张旗鼓地讲各种道理,但是他并没有真正证悟诸法的真理,如同大象的鼻子,即使象鼻伸得再长,也无法品尝到井底甘甜清凉的水。因为井口小,底宽,而且非常深,大象鼻子伸得再长也够不到井底的水,还是尝不到甘甜的水。他闻的多,学的东西多,明白的多,但是并没有真正地体会和证得诸法的真理,没有真正明白法义。还有另外一种解释的方法,即大象的鼻子即使伸得再长,也只能取到井里的水,不能品尝到大海的水。这方面的讲记、著述很多,解释也有所不同。 著者此处强调的依然是真实定解的重要性。一个人若仅仅靠广闻博学,即使闻得再多,明白的再多,若没有真正地去领悟和证得,还是不能生起定解。只听一听、看一看,字面上去理解、去解释,还是不会真正明白,不会真正生起定解。生起的只是相似定解,不是真实定解,不是断定性的,是容易动摇的一种明理,还不是真正的智慧。 “深法水者求名声,如劣种者贪王妃” “劣种者”是指出生在屠夫家、渔夫家、卖酒卖烟等家族的人,以前印度非常重视种性,这些都是非常低劣、没有地位的种姓。这种人还没有真正明白佛的教理,没有真正明白诸法的真相,还想自己成为智者。没有生起真正的定解,只是字面上明白了一些,字面上能讲出一些道理,但是挺贡高傲慢的,自诩为智者,有这样的欲望,这就如一个劣种者妄想和国王的王妃在一起,是绝不可能实现的,也会被别人所耻笑。 如是七种难解题:见解无遮或非遮? 声缘证二无我耶?入定有无执着相? 观察修或安置修?二谛何者为主要? 异境何为共所见?中观有无承认否? 流浪者一共提出了七道非常难以解答的问题。 “见解无遮或非遮?”第一个是见解,见有邪见、正见,正见有世间的见和出世间的见,出世间的见又分为暂时的见和究竟的见。这里指的是究竟的见。这个问题意指:将万法抉择为空性的时候,最终见解是无遮的还是非遮的?各种各派对此有很多争论,有的说最终的见解是无遮的,有的说最终的见解是非遮的。“非遮” 即破除万法的时候,间接引出他法。“无遮”即破除万法的时候,没有间接引出他法。流浪者就问老仙人:你们宁玛派的见解是无遮的还是非遮的,还是二者都不是,你回答一下。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很多种。比如藏地觉囊派的许多大德认为最究竟的见解是非遮的。世间法都是空的、无实有的,但是最终抉择的时候,如来藏是不空的。所以他们认为最终的见解是非遮的。如来藏有,在如来藏上面,其他世间法都是空的,这是他空派的见解,觉囊派主要是承许他空派的,“他”指世间法,世间法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是实有的。他们认为最终的见解是非遮的。格鲁派的一些大德则认为最终的见解是无遮的。万法皆空,无论是属于轮回的还是属于涅槃的,无论是属于世间的还是出世间的,一切法都是无实有的,都是空的。他们主要抉择的是释迦牟尼佛第二转*轮的教理。佛第二转*轮的时候,就是将万法抉择为空,涅槃也是空的,如果有比涅槃还高、还究竟的法也是空的。所以他们认为万法皆空,无论属于世间的还是属于出世间的都是空的,最终是无,所以最终的见解是无遮。 流浪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宁玛派最终见解是无遮还是非遮?或二者都不是,自己另有其他的宗规? “声缘证二无我耶?”这是第二道难题。“声缘”是指声闻和缘觉。“二无我”指人无我和法无我。这个问题意指:声闻和缘觉是否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尤其是法无我?这方面的问题也是有辩论的,非常难以解释。 清辨论师和月称论师二人对此也有辩论。清辨论师认为声闻缘觉没有证悟法无我;月称论师认为声闻缘觉也证悟了法无我。藏地荣敦巴班智达、格鲁派的夏瓦秋桑等很多大德高僧认为,声闻和缘觉只证悟了人无我,没有证悟法无我。藏地格鲁派的宗喀巴大师及其弟子克主杰和其他的后学者们认为,声闻缘觉不仅证悟了人无我,还证悟了法无我。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三乘的见地是同样的。三乘的见地是什么?就是见道,见道就是同样的,在见解和智慧上没有高低之分。不用说菩萨乘,就是声闻和缘觉乘也是证悟了二无我,所以他们的见道都是同一的,这是他们的观点。 这些大德们所做出的判断或设立的宗规都是有依据的,都是经过长期研究后,依靠教证理证最后才立下的,不是轻易跟着别人说的,所以很难破立。比如说宗喀巴大师仅中观研究了几十年,最后才立下了宗规,所以不是容易破除的。我们现在这样大概一听,觉得很容易似的。其实这都不是很容易破立的,各个都是有依据的。若不是这样,是不会在这里提问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声闻和缘觉是否证悟了二无我?对此,宁玛派持哪种观点? “入定有无执著相?”这是第三道难题。“入定”有相似入定和真实入定之分,此处指真实入定。资粮道、加行道时的入定是相似入定,见道和修道时的入定是真实入定。这个问题意指:真实入定时,有执着相还是没有执着相? 有的大德高僧认为是有执着相的。比如格鲁派的一些高僧大德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思察力,否则,即使入定也如同睡觉一样,不会起任何作用,不能断除轮回的根。所以必须有观察力,入定的状态也是有执着相的一种状态。 藏地前中观的一些论师认为,真实入定时是无执着相的。入定时不需要观察,观察还是个分别念,会遮盖诸法的实相、本性、空性,因此不能着相。 第三个问题就是:最终真实入定的时候,是否有执着相。宁玛派对此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观察修或安置修?”这是第四道难题。藏地噶举派和宁玛派修大圆满法的一些大德认为,任何时候都直接安住就可以了。不用观察,一开始就直接安住。一切分别念都放下,直接安住,这是安置修的观点。汉地禅宗的一些大德也持这样的观点,一开始就要安住,无论是善念还是恶念都会障碍实相,所以必须要放下。他们有一个比喻:无论是白狗还是黑狗,咬出来的血都是红的。所以无论是善念还是恶念,一切都要放下,若是不放下,都会影响真理。 而格鲁派的一些大德持观察修的观点,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观察。若是离开了观察,就如同入眠一样。安住时也许心能够定下来,也能达到一定境界,但这些都是世间的禅,如四禅八定等,不是出世间的禅定。只有寂止,没有胜观,不能遣除轮回的根,对解脱、成佛不起作用。所以他们认为任何时候都不离开观察,即观察修。 第四个问题就是:宁玛派认为是安置修还是观察修? “二谛何者为主要?”这是第五道难题。“二谛”即世俗谛和胜义谛。前中观的一些大德认为最终是胜义谛为主,后中观的一些大德认为最终是世俗谛为主。 第五个问题就是:宁玛派认为胜义谛和世俗谛哪个主要?二者都不主要或者都主要?或者有另外的观点? “异境何为共所见?”这是第六道难题。此处以水为例,佛菩萨和六道众生同看一杯水,地狱众生看到的是铁汁,饿鬼众生看到的是脓血,人看到的是水,天人看到的是甘露,佛菩萨看到的就是一尊佛或者本尊。那么到底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所见?有的大德认为有共同的所见,有的大德认为没有共同的所见。 第六个问题就是:宁玛派认为是有共同所见还是无共同所见?若有共同所见,那是什么? “中观有无承认否?”这是第七道难题。中观分自续派和应成派,这里指的是应成派。应成派所抉择的是中观最究竟的胜义谛。这个问题就是:中观应成派将万法抉择为大空性的时候,有承许还是无承许?有的大德高僧说他们有承许的,有的大德高僧说他们无承许的,到底是有承许还是无承许的?你们宁玛派怎样解释? 这是流浪者向老仙人提出的七道难题,下面论义里有详细的回答,在此处我们就不展开讲解了。七个问题都是非常难解释、非常敏感、非常有辩论性的。 于此依靠空性理,所提七种疑难题, 不违教证之同时,以理成立而作答。 流浪者说,我围绕着空性给你提出了七个难以解释的问题,你要在不违教证和理证的条件下做出回答,这样才能承认你是个智者。 此处“教证”是指佛的教言,也包括像宁玛派的龙钦巴大师、荣敦巴班智达等自宗最有影响力的祖师们的教言。回答这七个问题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不违教理、教证;第二、不违理证。你的回答要不相违佛经的内容、佛的教言,也不能相违如宁玛派的龙钦巴大师、荣索巴班智达等祖师的教言,否则就不正确了。同时,也不能违背理证。若不是以理证成立你这个观点、宗规,那还是不行。 你这样做个答复,我才能够心服口服,才承认你是个智者。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 更多达真堪布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