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51 |
 
傅味琴: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51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51) 1994年10月讲于隆昌寺僧伽培训班 傅味琴 第一颂 依止法 颂:能成众德之体具恩师 如理依止道之初步正 善观察已恒时奋殷勤 作大恭敬依止求加持 “能成众德之体具恩师” 提要: ·菩提道次第第一步从依止师开始 ·要念念不忘师的恩德 ·师能成就我们种种功德 ·“道”就是菩提大道 能海上师说:此《菩提道次第》之依止法,谓一切法从依止上师所出,故首修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第一步从依止师开始 “能成众德之体具恩师”,从这一句开始讲菩提道次第,菩提道次第第一步是从依止师开始。能海上师也是师,宗喀巴大师也是师,龙树菩萨也是师,深广般若派的祖师都是师,说得近一点,那就是指自己学法的师。师的范围很广,归依师也是师,剃度师也是师,得戒师也是师,给你法的得法师也是师,称为恩师,恩在哪里?恩在给你法,给你有形无形的摄持。有形的摄持,给你讲法及种种教导,好比扶着你手,一步一步向前走;无形的摄持,唸经回向作加持。所以修行成就全靠师。我们今天学的法,全是释迦佛讲的,听到释迦佛讲法的声音,照着释迦佛的话去修行,就称为声闻弟子。至于说无师自通,那是缘觉,因为他是利根,无论佛出世不出世,他都能细细观察宇宙人世间的一切,悟到一切都是因缘所生,由此了脱生死,所以称缘觉。 要念念不忘师的恩德 我们佛弟子都是皈依释迦佛的,当然以释迦牟尼佛为师了。如今释迦牟尼佛涅槃了,那么皈依师、学法师、依止师都是师,师恩难忘啊,所以我们每一位学能海上师法流的佛弟子要念念不忘上师三宝的恩德,最好把上师想在自己头顶上,心要不离开师,以师为顶严。经常把师想在顶上,就能得师加持。哪怕走东走西,跟上师三宝身离心不离,世间上有句话叫心心相印,心不离开就是相印。 师能成就我们种种功德 既然称恩师,恩在哪里?恩在能够成就我们种种功德。什么叫体?做一个木桌子以木头为体,石头凳子以石头为体,我们身子以皮肉四大为体。没有一个体你怎么能成?你没有师父,怎么能成就众善功德啊?所以师就是能够成就我们种种功德的体。另方面说,师自身已成就了种种的功德,我们在师父那儿学法,我们也能够成就种种功德,所以叫“能成众德之体具恩师”。相反来说也能成就,师父抽烟徒弟也抽烟,抽烟成就;师父说假话徒弟也说假话,将来地狱成就,那成了能成众恶之体了,那种师父可不能跟。你跟得紧,他掉下去嘛你也掉下去,佛经上叫“师弟俱堕”。所以选择师父要小心,尤其是你们年轻人,也包括老年人,过去世善根成熟,很想学法修行,乱跟别人学,找错了师父,就如同饮下了毒酒,把自己法身慧命都害了。如今佛法不懂收徒弟当师的很多,有人去外地学了三个月,也不知道学了点啥,回来就自称上师了。 “道”就是菩提大道 “道”就是菩提道,就是成佛的道路。释迦佛从太子出家六年苦行,一直到成佛,就是给我们作出一个榜样。如果我们不走这条成佛的路,成佛是没有希望的。如果我们不想成佛,或者把成佛推到非常遥远的未来,那释迦佛是挺不高兴的。释迦佛说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佛说法49年,就是给我们指出,如何了生脱死直到成佛这条道路,宗喀巴大师把佛说法49年所指出的道路总结起来,就写了这本《菩提道次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