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12讲 |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12讲
2010年5月1日晚上 接下来请看到103页,之前我们已经简单的介绍了,佛的身功德以及语功德,接下来我们介绍的是佛的意功德。 丑三、意功德(分二) 寅一、智功德 寅二、悲功德 寅一、智功德(103页) 于如所有及尽所有,一切所知,如观掌中庵摩罗果,智无碍转,对于「如所有」的法类,也就是胜义谛,以及「尽所有」的法类,世俗谛,「一切的所知」也就是一切的万法,它能够同时的、清楚的,观察到这两种的法类。佛以外的有情,纵使他能够清楚的看见「如所有」,也就是胜义谛的内涵,但是在此同时,他并没有办法同时的观见「尽所有」,也就是世俗谛的法义;相同的,如果清楚的看见世俗谛,在此同时就没有办法如实的看见胜义谛。但是佛超越的了这个境界,他能够在同样的一个时间点,同时清楚的看到胜义谛以及世俗谛这两种法,也就是一切的所知,就如同是观察自己手掌当中的一种透明的水果,如此的清晰。「智无碍转」,他的智慧是没有任何的阻碍。故佛智遍一切所知;所以只要是法,都能够被佛的智慧所观察的缘故,所以佛的智慧是遍于一切的所知。除佛余者,所知广大,智量狭小,故不能遍。佛以外的有情,不管是菩萨,或者是小乘的罗汉,对于他们来说,所知是比较宽广的,而他们的智慧是比较狭隘的。也就是他们心续当中的智慧,只能够了解部分的所知,并没有办法跟佛一样,在同样的一个时间点,了解一切的万法。因此他们的智慧,是没有办法遍于一切的万法之上,因而提到了「故不能遍」。 此复如《赞应赞》云:「唯尊智能遍,一切所知法,除尊余一切,唯所知尤甚。」又云:「佛于时摄法,这当中「时」,指的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佛对于三时所摄的一切万法,一切种生源,这当中的「种」,指的就是一切法的表相,「生源」指的就是根源,也就是因。「因」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能生果的因,以及能够诠释法的原因,这两种因。这个地方我们所指的因,指的是能诠释法的原因。也就是佛他对于三时所摄的一切诸法,他的表相,以及它的原因内涵,都能够在同样的一个时间点,完全清楚的掌握了解。如掌中酸果,是尊意行境。这当中的「行境」,指的就是他智慧的对境。诸法动非动,若一若种种,如风行空中,尊意无所碍。」佛的智慧,就犹如同是风,在虚空当中不会有任何的阻碍;相同的,佛的智慧对于一切的法,也是如此的。应如是思。 寅二、悲功德(104页) 如诸有情为烦恼缚,无能自主;就如同一切在轮回当中流转的有情,是被烦恼所束缚的,没有办法自主。能仁亦为大悲系缚,无有自主,相同的导师释迦世尊,他也是被大悲,这样的一种悲心所系缚,所以他也是在一种不自主的状态。是故观见诸苦众生,能生大悲恒无间断。所以当他发现,当他看到了,轮回当中受苦的有情众生时,这时候他的心续自然而然的能够产生恒常,而且没有间断的大悲心。这一点如同《百五十颂》云:「此一切众生,惑缚无差别,在轮回中流转的一切众生,都是被烦恼所束缚的。为解众生惑,尊恒为悲缚。佛来到人世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众生的烦恼以及痛苦。所以当他看到,有受苦的众生时,他的内心自然的会生起一种悲念。虽知轮回过,然由悲久住,虽然佛他清楚的了解,在轮回当中会有什么样的过患,但是由于他的内心不忍众生受苦,所以他还是情愿来到人世间,来调伏我们。为应先礼尊,或先礼大悲?」所以我们在礼敬诸佛的时候,我们应该是先礼敬诸佛?还是先礼敬诸佛心续中的大悲呢?《谛者品》中亦云:「若见痴黑暗,常覆众生心,由于众生没有办法了解诸法最究竟的本质,所以在内心当中,产生了无明愚痴的黑暗。由于无明愚痴蒙蔽了内心,所以使得众生,深陷轮回的苦狱当中。深陷轮回狱,胜仙发悲心。」这当中的「胜仙」指的就是佛,佛看到了这一点,对于众生生起强烈的悲愍心。应如所说而作忆念。 丑四、事业功德(104页) 身、语、意之事业,由其任运、无间二相,饶益一切有情。佛的身语意种种的事业,具备有二种的特色,第一个部分提到的是「任运」,第二个部分提到的是「无间」。这当中的「无间」指的就是,不会有任何的间断。佛他的事业是遍于十方,是遍于一切的有情众生的身上,所以他会想尽各式各样的方法,看是要为众生宣说佛法的内涵,还是要藉由其它的善巧方便,来调伏有情众生。甚至在调伏的当下,藉由息、增、怀、诛种种的善巧方便,看以哪一的方式,能够最快的调伏有情众,佛就会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调伏众生。所以只要轮回当中的众生未尽之前,佛他的事业就不会产生间断的现象,而且佛想要利益众生的心,是不像凡人一样,必须要努力,或者是藉由某一种的动机,才有办法利益的。 这个就犹如同天空当中的月亮,如果天空当中有明亮的月亮,这时候地底下的容器里,只要有水的话,在水中都能够反射出月亮的影像出来。相同的道理,佛的功德,佛的事业,原本就已经具备了,只要众生的根器、因缘各方面的条件都成熟的话,其实在此同时,佛的事业就能够在众生的心续当中,任运的生起。所以这个地方,佛就是藉由这两种的方式,来饶益一切的有情。此复若从所化方面堪引化者,能仁无不令彼值遇圆满,远离衰损,故说定作一切所应作事。 接下来我们看到下一段,这一段最主要提到的是,附注其它的内容。而这个科判当中最主要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信心是生起清净皈依之因,我们应该对于这一点生起定解。博朵瓦云:「若数数思,信心渐增,相续渐净,能得加持,如果我们不断的去思惟三宝的功德,我们对于三宝所生的信心,就会渐渐的增长。由此我们的心相续,会净化许多的污垢,而变得越来越清净,并且透由思惟三宝的功德,我们能够获得三宝的加持。于此获得定解,故能由衷皈依。如果我们能够对于三宝的功德,心生定解,我们自然就会打从内心里,由衷的要去皈依三宝。若能略修彼之学处,所作一切皆成佛法。而更进一步的,我们在皈依了三宝之后,如果能够如实的修学皈依的学处,当下我们的所作所为,都能够称之为是佛法,这是第一个部分。 第二个部分,没有信心的表相。吾等看待佛之智慧,尚不及一灵验卦师。」虽然之前我们介绍了佛具备了身语意种种的功德,但是我们一般的人,纵使是佛教徒,我们在看待佛的智慧时,有时候佛的智慧在我们的心中,连一位卜卦很准的上师,或者是算命的人,都还比不上。也就是我们虽然知道佛,他能够了解一切的万法,他具有一切遍智,具有种种的功德。但是有时候,我们反而会相信,一位卜卦很准的人,或者是算命算得很准的人,我们会觉得他很了不起,我们应该相信他所说的话。 就比方说,又云:「譬如有一灵验卦师说云:『我知汝于今年无有灾难。』比方说你到了一个,算命算得很准的这个老师那个地方去,他告诉你说,我知道你今年不会有任何的灾难,当你听到了这句话,则心安离去;你的内心就会感到相当的安稳。若云:『今年有难,应行此事,莫为彼事。』则励力而为。相反的,如果这位老师他告诉你说,你今年有什么灾难,你为了要避免这样的灾难发生,你应该作什么样的事情,什么事情是应该要避免的。这时候你听到他的话,你就会很努力的往这个方向去前进。若未成办,心则不安,而起是念:『我未成办彼之所说。』如果你没有按照他的方式,没有按照他所告诉你的方法去作的话,这时候你的内心就会感到不安,而生起了以下的这个念头,会告诉自己说,我没有按照那位算命师告诉我的方法去作,我会不会得到什么样不好的结果? 若佛制云:『此及此应作,此及此应修。』岂置心耶?但是对于佛所告诉我们的,哪一些事情是应该要作的?哪一些法是应该要修的?佛所告诉我们的这些内涵,我们何时把它放在心上?若未成办岂忧虑耶?当我们没有作到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因此而感到忧虑吗?也不会。反作是言:『法中虽如彼说,然于现今因时、地故,不能实行,须如是行。』内心不仅不会有忧虑,反而内心会觉得,佛法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是那是佛在世贤劫的时候,这些人才要用这样的方式来修行。现今是五浊恶世,而且在某某的地点,所以这一些都不是我们能够作到的,所以只要听听就可以了。而且反而你会提到你自己的看法,会觉得其实现在的这样的一个时间点,另外的一个地点,用另外的一种方式作,说不定会更好。因而提到了,不能实行,须如是行。轻视佛语,唯住自知。」这时我们面对佛所告诉我们的法,我们是一种轻视的态度在面对他,并且我们只以我们所了解的去作。 若不观察,随心爱乐,唯乱于言;这时候,宗大师他就作了一个结论,如果我们不仔细的观察内心,「随心爱乐,唯乱于言」,这两句话,它指的就是对于以上博朵瓦他所说的这个内涵,如果我们不仔细的观察内心,表面上虽然我们都会说,「我要皈依佛,我要对佛生起信心」,但是这一切都只不过是表面的功夫。若非尔者,内反其意,详细观察,极为真实。如果你打从内心,你仔细的观察内心的状态的话,你就会觉得,之前博德瓦所说的这些内容,其实是很符合我们的。我们之所以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没有办法生起种种的地道功德,最主要的就是一开始,我们对佛就没有办法生起信心。当我们想要这样作的时候,我们就会觉的,佛是怎么样的。就比方当我们的所作所为,跟佛所说的刚好是相吻合,你就会觉得佛说的是对的;但是当你想作的这件事情,跟佛所说的内容是互相抵触的,这时候你就会觉得佛说的也不怎么样。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以我们自己的想法作为出发点。所以对于一位算命算得很准的老师,跟佛这两者相较之下,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会相信算命的这位老师,而不相信佛。对于这一点,在座的每一个人,我们仔细的观察内心,应该都可以知道,我们的内心呈现的现状就是如此。我们对于法,跟世间这两者当中,我们绝大部份的时候所重视的,都是世间的这些事情,我们很少将我们的心,安住在法上面。所以这个部分的内容,是我们应该要仔细的思惟的。 第三个部分,慎重教诫,要引发定解。故应数数思佛功德,随力勤修,由衷引发定解。我们在思惟佛的功德的时候,我们要藉由各种的方式,不同的角度,来思惟佛的功德。有时候有些人,他在思惟佛的功德,他会觉得这只不过是经论上面所说的,佛应该不具有这么殊胜的功德。但是如果你以不同的方式,或者是藉由其它的正理来作思惟的话,你就会觉得,佛是应该具备有这样的功德,才有资格称之为是佛。所以对于思惟佛的功德,我们应该要多花一点时间不断的来作练习,来作观修。若能生此,则于生佛之法,修学正法之僧,亦能生起如是定解,如果我们能够对于佛生起信心,更进一步的,对于能够生佛的法,以及修学正法的僧,也能够生起任运而起的这种定解。 相反的,如果我们一开始对于佛就没有办法生起信心,那怎么能够对于他所说的法,或者是修学正法的僧,生起信心呢?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故此皈依能得要领;如果能够对于佛法僧三宝,生起强烈的定解,这时候我们心续当中,所生起来的皈依,就是具备了皈依的核心,以及皈依的重点。在之前我们有介绍,透由思惟三恶趣的苦,对于苦内心当中生起恐惧,以及对于三宝生起信心,这两者它是皈依的因。藉由这两者真正的皈依,是我们在内心当中,打从内心任何的时间点,不管是快乐的,或者是痛苦的,你都诚心的相信三宝会救护你,这样的一颗心,才能够称之为是真正的皈依。 之前我们所介绍的恐惧以及信心,它是在还未生起皈依之前的前行。透由这两种因,才有办法生起皈依的心。若无此者,则能转意之皈依尚不能生,况诸余道?如果,我们的内心中,连一颗皈依的心,都没有办法生起,都没有办法让我们的心因此而改变,因此而转变的话,「则能转意之皈依尚不能生,况诸余道?」如果连道的基础,道的根本,也就是皈依三宝的心,都没有办法生起,更何况是其余更深奥的道次内涵? 子二、法功德(106页) 由敬佛为原因,之前我们提到的是佛的功德,如果能够藉由思惟佛的功德,对于佛生起恭敬心,以此为理由,应作是念:「佛具无量功德,是由教、证二法,现证灭谛断除过失、修习道谛成办功德之体性而生。」这时候我们应该要思惟到,佛之所以能够具备无量圆满的功德,这样的功德是从何而来的?其实这样的功德,是从法而来的。而诠释这样的法的内涵,我们称之为是教。所以佛的功德,是透由闻思教理,如理修学而生起证功德之后,而产生的。所以这当中的「教」,最主要的内涵,就提到了教理的部分;「证」提到的就是如实的修学而生起的证功德。而「证」的功德当中,最主要提到的是「灭」以及「道」这两种的功德。所谓的灭,指的就是灭除任何一种的烦恼,而在灭除任何的一种烦恼之前,必须要透由修学道的次第,才有办法灭除心续当中的烦恼。所以这当中的证,指的就是灭谛跟道谛。 「现证灭谛,断除过失」,透由心续当中现证灭谛的功德,能够断除种种的过失。修习道谛成办功德,透由修道能够成办种种的功德,由这样的一种体性而产生的,而这种体性最主要指的就是佛法僧三宝当中的「法」。所以简单的来说,佛是透由修学法的内涵,才有办法成就佛的果位。而他所修的法,最主要就是分成了灭谛跟道谛。「灭谛」指的就是断除过失的这一分,「道谛」指的就是成办功德的这一分。所以佛所具备无量圆满的功德,就是透由灭跟道的这种体性才产生的。此乃《正摄法经》之义。所以由于之前我们透由思惟佛的功德,了解到佛是如此的殊胜。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更进一步的去思惟,佛之所以能够如此殊胜的原因是为何?而更进一步的思惟到,由于法相当的殊胜,所以才能够成就殊胜的佛果位,所以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思惟法的功德。 子三、僧功德 主要者是圣者补特伽罗。这个部分我们所提到的「僧」,最主要的内涵,指的是圣者的补特伽罗。为什么要特别的强调「圣者」?什么样的补特伽罗,他能够称之为是圣者呢?唯有现证空性,也就是得到了五道当中的「见道」的这一种补特伽罗,才有资格称之为是圣者的补特伽罗。为什么要特别的强调「圣者」,这是因为「僧」他的本义,就是他能够行善,而且不间断的这种补特伽罗,我们称之为是僧。而圣者的补特伽罗,由于他现证了空性,获得了圣道的缘故,所以对于这样的补特伽罗来说,他要行善,呈现出不间断的这种现相,是有可能的。 但是对于凡夫而言,凡夫的心不稳固,所以他有时候会想要修善,有时候不见得想要修善。所以凡夫的补特伽罗,并没有办法称之为是佛法僧三宝当中的僧宝。所以三宝当中的「僧宝」,最主要指的就是圣者的补特伽罗。此亦由念正法功德,并念彼能如理修学正法,此乃《正摄法经》之义。这一点透由思惟正法的功德,并且进一步的去思惟到,僧是能够如理修学正法的补特伽罗,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思惟僧的功德。 癸二、由知差别而行皈依 之前我们在第101页的时候,有提到应如何行皈依之理,要藉由什么样的方式来对于三宝行皈依呢?第一个部分我们提到的是「由知功德而行皈依」,这个部分当中,最主要强调的就来佛具备有什么样的功德?法又是有什么样的功德?而僧又具备了什么样的功德?第二个部分,「由知差别而行皈依」。如《摄分》中所说,《摄分》是无著菩萨所造的一部论,这一点就如同无著菩萨所造的《摄分》论当中提到了,了知三宝相互之差别,而行皈依。这个部分的详细内容,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有详细的作介绍。所以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的了解这部分的话,回去你们可以阅读《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个部分的原文。 癸三、由承许而行皈依 执佛为皈依之大师,正法──涅槃为正皈依,僧为修皈依之助伴,由如是门而行皈依,如同《律经广释》所说。我们在皈依佛法僧三宝的时候,这三者它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三宝当中的佛,是我们皈依的导师,也就是我们皈依的一个根源。所以这当中提到了「执佛为皈依之大师」。「正法」佛法僧三宝当中的法,最主要的内容指是的就是涅槃。涅槃是我们的正皈依,唯有在心续当中生起涅槃的功德,我们才有办法完全的净化心续当中的烦恼,以及痛苦,所以正法是我们的正皈依。我们最主要要皈依的对象就是「正法」,而这当中的正法,指的就是涅槃。「僧为修皈依之助伴」而僧宝在此同时,他所扮演的角色,是我们在修学皈依的路上,最好的榜样,「由如是门而行皈依」所以我们在看待三宝的时候,我们要以不同的方式来看待他,这个地方如果做一个简单的譬喻的话,比方说如果有一个病人,他生了重病,这时候他所需要的是一位相当好的医生,以及相当好的药品,甚至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有同行善友来协助、来帮忙。而这时候,佛他所扮演的角度,就犹如同是这位医生,由于我们的心中所生的病,是贪瞋痴三毒的疾病,想要治疗好这样的疾病,我们就必须要找到一位相当好的医生,而佛就是这样的一位医生。而对于佛所告诉我们的正法内涵,就犹如同是医生在治疗我们的时候,所给予我们药品。但是光有这两者是不够的,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也就是在修学佛道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有其它人来协助我们,让我们能够在这一条佛道上不退转,不断的走下去。所以这时候「僧」他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我们在修学佛道时的一个榜样,他能够恊助我们不断的修学佛道。所以这个地方特别的点出,佛法僧三宝,他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癸四、不言有余而行皈依(107页) 了知内外道之大师、教法、诸学法者所有胜劣。这个部分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内道的大师,跟外道的大师,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别?相同的,内道的教法,跟外道的教法,这两者又有什么不同?「诸学法者」修习内外道教法的这些行者,他的功德面有什么优缺点,这时候我们要进一步的来作了解。如果我们能够仔细的分辨内外道,不管是大师、教法,或者是学法者,这之间的优劣的话,这对于我们想要更进一步的对于佛法僧三宝生起信心,是有绝大帮助的。我们对于三宝生信,并不是以迷信的方式,对于三宝生起信心。我们必须要透由不断的去观察,了解到三宝到底具备了什么样的功德,打从内心底希求这样的一种功德,对于三宝生信的话,这样的信心它才是坚固,而且不动摇的。唯执三宝为皈依处,不执与彼等相违之大师等为皈依处。如果我们能够如实的了解,三宝具备了什么样的功德,到最后我们就会很直接的告诉自己,唯有三宝才能够成为我究竟的皈依处,三宝以外的世间天人等,这都没有办法成为我的究竟皈依处。 此二差别之中,大师之差别者:内道的大师,跟外道的大师,这两者它有什么样的差别呢?佛陀无有过失,功德圆满;以佛而言,佛他没有任何的过失,而且他的功德是圆满的。余之大师与此相违。这当中的「相违」指的就是相反的意思。佛断除了一切的过失,但是外道的大师,他并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相同的,佛圆满了一切的功德,但是外道的大师们,他们也不具足这样的功德,这是在大师方面的差别。而以教法而言,佛所宣说的教法,最主要的内容提到了,一切的万法皆是无我的本质;甚至在修学的同时,佛告诉我们要以无害行的方式来修学佛道。但是外道的教法,它阐释的内容当中,他告诉弟子们的是,一切的万法皆是有我的;不仅是如此,有修学的同时,要以有害行的方式,也就是伤害其它有情的方式来作修学。其实不管是从「见」,或者是从「行」,任何的一个角度,我们来作观察的话,内道的教法跟外道的教法,它还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这一点,如同《殊胜赞》云,对于马鸣菩萨所造的《殊胜赞》这部论当中,马鸣菩萨他一开始是一个外道徒。而这位外道徒,他为什么会对于内道的佛法,或者是内道的佛,生起信心?这是因为他看到了大自在天也皈依佛陀,所以他觉得为什么我皈依的对象,他到最后竟然也是皈依佛陀的?所以更进一步的,他去思惟了佛法僧的功德。而提到了:「我舍诸余师,皈依佛世尊,我舍弃了我之前所皈依的这些大师们,到最后我皈依了佛世尊,若问是何故?尊无过具德。」如果问我,我为什么要这样作的话,是因为我发现导师释迦世尊,他没有任何的过失,并且具备一切圆满的功德。又云:「于余外道教,如何善思惟,如是于怙主,我心起深信。并且更进一步的,对于其余外道的教义,不管我思惟多少次,我每一次思惟,我反而对于怙主,也就是佛,生起更强的信心。如是非遍智,宗过坏其心,心坏者不见,无过之大师。」但是外道,也就是我之前所皈依的大师,或者是教法,或者是这些学法的行者,他们并不具有一切遍智的功德,并且带有过失的宗派,蒙蔽了他们的心,让他们的心没有办法看到诸法最究竟的本质。他们没有办法了解无我的道理,也没有办法了解,必须对于一切的有情生起慈悲。也是因为这样的缘故,他对被有过失的宗派蒙蔽了自心,纵使没有过失的佛来到他的面前,他也没有办法看到佛的种种功德。(校稿中) 壬四、既皈依已,所修学之次第(分二) 这个部分,附带的科判当中分二:一、正文,二、破除错误的观念。第一个部分正文当中分二: 癸一、别学(分二) 子一、应遮之学处 子二、应修之学处 癸二、共学 子一、应遮之学处(108页) 如《大涅槃经》云:「谁皈依三宝,彼为正近事。永不应皈依,诸余天神等;皈依正法者,应离杀害心;亦皈依僧伽,不与外道住。」此中有三:一、皈依了佛,不皈依诸余天神。二、佛依了法,断除伤害有情。三、皈依了僧,不与外道共住。 其中初者,于勇武及遍入天等世间天神,尚不执为究竟皈处,况诸鬼道山神、龙等?这当中「勇武」指的就是大自在天。对于大自在天,或者是遍入天等世间的天神,如果这些世间的人天们,都没有办法成为是我们究竟的皈依处的话,更何况是在恶趣的鬼道的山神,或者是畜生道的龙王等。这些有情的阶位,牠本身就是属于恶趣的众生。如果连善趣的大自在天王,都没有办法成为是我们究竟的皈依处,更何况是在恶趣的这些有情? 此复不可不信三宝,皈信彼等;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不可以不相信三宝,而反过来去皈依其它的有情。若因现前些许如法事务,而寻彼等作为助伴,则无不可。如果在短时间之内,我们想要成办一些如法的事情,而寻求彼等的协助的话,这个时候他可以以协助、以助伴的角色来帮忙我们。但是在帮忙我们的期间,我们也不能够把他们认定为是,我们究竟的皈依处。譬如寻求施主作为生活助伴、指望良医为其疗病。第二、于人及畜牲等,捶打、束缚、禁闭、穿鼻、不堪负重强令负载等,由意乐、加行作损害者,皆应断除。第三,不与不信三宝为皈依处而毁谤者相顺而行。 子二、应修之学处(分二) 丑一、敬佛像 丑二、敬佛经 丑三、敬僧宝 丑一、敬佛像(109页) 佛之塑、画形像,不管是塑像,也就是立体的佛像;或者是画像,也就是平面的佛像。好坏为何,悉皆不应讥毁,不管他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庄严与否,不管他的材质是不是很珍贵的,我们在面对这些佛像时,都不应该嘲笑或者是毁谤,置尘险处,也不应该将他们放置在很脏骯的地方,作扺押等不敬,也不应该把佛像拿来当成抵押的物品。轻毁皆应断除;应当等同大师,执为可敬之田。我们在面对这些佛像的同时,就应该是等同面对导师释迦世尊,而把他认定为是值得我们恭敬的对象。《亲友书》云:「纵由木造善逝像,智者亦应敬供养。」 接下来,《律分别经》云:劫毗罗摩纳婆,于有学、无学僧众,说十八种不同恶语,谓云:「汝等象头,岂能了知是法、非法?」等,后感生为有十八种不同头形之摩羯陀鱼。自迦叶大师时至释迦国王间,住畜生道。这个公案,相信你们在座的各位应该都有听过。 《律染事经》中云:拘留孙佛入涅槃后,端妙大王令建大塔。有一工人二次讥云:「如此大塔,不知何日方能完竣?」后善成已,心生懊悔,将其工钱造一金铃,挂于塔上。其后感得容貌丑陋、身形矮小、声音美妙,名具妙音。故于佛像不应说言:「此如彼者。」所造佛像,不因质善、量多,而作讥毁及遮止等。我们对于所要作的这些佛像,不可以因为他的质地是非常的珍贵,或者我们所要作的量,非常的多。而对于,比方别人他要造很多的佛像,而且他花很多的钱,找了最好的材质来作这些佛像,而且他的数量是非常多的,当我们看到别人这么作的时候,应该是心生随喜,而不是以嘲笑或者是讽刺的方式,或者叫别人不要这样去作的方式,来告诉别人,我们应该以随喜的方式,来随喜他人的功德。 传说大瑜伽师奉文殊像于阿底峡尊者前,请观视云:「此像好坏如何?若善,可将绒巴噶格瓦所供四钱金授予购取。」阿底峡尊者答云:「至尊之像无有不善,然其师工中等。」说已置顶;于所造一切佛像,亦如是行。 丑二、敬佛经(111页) 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二,第一个部分提到的是正文,第二个部分先贤们的作法。首先第一个部分,于四句偈以上之法,亦应断除不敬;断除抵押经卷、作为货物、放置地面及尘险处,与鞋合持及跨越等,视如法宝而作恭敬。 第二个部分,先贤们的作法。传说格西慬哦瓦,若见有持经典来者,合掌起立;其后虽不能起,然作合掌。又阿底峡尊者至阿里时,有一咒师不至彼处闻法。后闻尊者见一文书,以齿污垢沾其经书,心生不忍,而云:「嗟乎,不可!不可!」是故咒师生信,遂至彼处闻法。夏惹瓦云:「我等于法任何玩笑,无所不作。然不敬法及说法者,乃是毁坏智慧之因。现在愚蒙,如此已足,若愚过此,更有何能?」这一点是我们平常非常容易犯的一件事情。我们现今之所以会如此的愚痴,没有智慧,这是因为我们对于法,或者是说法者没有办法生起恭敬心,由于不恭敬法及说法者,所以我们感得了愚痴的果报。「现在愚蒙,如此已足」我们现在已经够愚痴了,其实这样就已经够了,如果比现在更愚痴的话,「更有何能」那我们还能作什么事情呢? 丑三、敬僧宝 于诸僧众,或于仅持出家相者,不应辱骂、毁谤。于一切种不应说云:「汝等、我等。」而分宗派,视如怨敌;应当等同僧宝,而作恭敬。《劝发增上意乐经》云:「欲求功德住林薮,不应观察他过失,前面的两句话,有特别的提到,如果你想要获得功德,你想获得成就的话,就不应该刻意的去观察他人的过失,或者在平常不断的去批评他人。如果你批评他人,观察他人的过失,你想要在内心当中生起功德,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这个地方特别讲到了,「欲求功德住林薮,不应观察他过失」。不应起心作是念,我是超胜我第一。骄是诸放逸之本,永不轻视劣比丘,一劫不能得解脱,此是此圣教次第。这个地方有提到,「一劫不能得解脱」如果我们轻视出家的比丘,更进一步的去毁谤比丘的话,这时候我们在一劫的时间当中,纵使你再勤于修法,都没有办法获得解脱。所以这个部分,也就是这个偈颂当中,有特别的提到,我们不应该刻意的去观察他人的过失。这一点我们在之前「依师轨理」的时候,我们也有为各位介绍到,我们不应该刻意的去观察善知识,或者是我们上师的过失。这个地方,更进一步的提到了,除了上师以外,我们也不应该刻意的去观察,我们周遭有情他们的过失。 接下来先贤们的作法与利益。格西敦巴与大瑜伽师,于行路中见碎黄布,皆不跨越,抖置净处。如此行仪,应当效学。自能如何恭敬三宝,则诸众生于已,亦将生起极大恭敬,如《三摩地王经》云:「造作如何业,将得如是果。」我们是如何的恭敬三宝,造作了这样的一种业,所感得的等流果,是什么样的果呢?别人,也就是其它的有情,也会以相同的方式来恭敬我们。相同的,如果我们对于三宝都没有办法生起信心,没有办法生起恭敬心的话,这样的等流果,就会成为是其它的有情众生,也不恭敬我们的一种果。 癸二、共学分六: 子一、随念三宝之差别及功德,数数皈依 子二、随念大恩,恒勤供养,嚼噉前之新食亦应供养 子三、随念大悲,亦应安置其余众生于此 子四、任作何事、有何目的,皆应供养三宝而作祈请,弃舍世间其余方便 子五、由知胜利,昼三、夜三应行皈依 子六、下至嬉笑乃至命危,亦应守护不舍三宝 子一、随念三宝之差别及功德,数数皈依(113页) 数数思惟如前所说,内、外道及三宝当中,相互之差别及其功德。 子二、随念大恩,恒勤供养,嚼噉前之新食亦应供养 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十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我们平时都应该要作供养。自身所有一切善乐,皆应了知是三宝恩,应以报恩意乐而作供养。我们平常所拥有的这一切美好的事物,不管是我们身上所穿的衣服,或者是我们所吃的饮食等等,我们都应该了解,这是透由三宝的恩,让我们造作了业善之后,而感得的一种善果。所以我们要以一种报恩的心态来作供养,这是第一个部分。 第二个部分,仅以少许之力,便能圆满资粮。恒时须受用饮食故,尔时若以新食先行供养,无有间断,则以少许之力亦能圆满众多资粮。是故,任其受用何物,下至净水,应当皆以新物衷心供养。 第三个部分,不清净的供养。此复,夏惹瓦云:「非以糕之青处、菜叶黄处,是须择其妙者而供。现今之人,供新茶时,如指弹尘,唯供少许,不成供养。」这个地方就有特别的提到,我们在供养的时候,应该把最好的东西拿来供养,而不是把自己都不吃的食物拿出来供养。甚至现今有很多的人,在供茶的时候,他都懒得拿一个杯子,然后把里面供满了茶,然后拿到佛桌上去供佛。所以他在供茶的时候,有时候就是把手指放到茶杯里面,沾一点点的茶,然后以弹指的方式,往天空当中撒去,并且嘴巴还念「嗡、啊、哞」的这三个字,表示自己很有恭敬心,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供养诸佛。其实如果你是以这样的方式来供佛的话,你就行为就代表了,你自己本身是没有恭敬心的。如果我们在修密法的时候,供内供,以这样的方式来作供养,这是有它的目,所以这不包含在内。如果我们平常是在供茶的时候,如果你有能力,你就应该再拿另外一个杯子,把茶倒到杯子里面,拿去佛桌上面去供。而不是以手放在茶里面,以弹指的方式来作供养,这样的一种供养方式是不正确的。所以这个地方提到的是,不清净的供养。 接下来第四个部分,恭敬供养之理。譬如有一沃田,应播种时而不播种,任其荒芜,不宜如此;如果有一块田,它非常的肥沃,但是我们在应该播种的时间点,并没有播种,而任其荒芜,这样是话实在是相当可惜的一件事情。如是,相同的道理,如是于能生起现今、后世一切善乐之最胜福田,四季一切时中,无有间断,应播一切善乐之种。对于能够生起现今、后世一切安乐的最胜福田,也就是三宝。我们在面对他的时候,他是不分春夏秋冬,任何的时间点,我们都能够对他作供养。「应播一切善乐之种」所以对于这一块福田,在任何的时间点,没有间断的,我们都应该播下这个善乐的种子,才能够感生善乐之果。 于此复应如经所说:「应以信犁,耕耘福田。」若未能作,极为可惜。第五个部分要精进供养。是故,视最胜田尚不如寻常之田,此是我等无贤善相,故一切时,应当精进供养三宝。如果在我们的心里面,三宝这一块殊胜的福田,我们在面对他的时候,我们都觉得他还比不上一块普通的田,这表示我们是没有善根的一个人。因此对于在任何的时间点,我们都应该精勤的供养三宝。 第六、如此供养便能获得增上生及地道等功德。正文当中:若如是行,于殊胜田所造善根之力,由此于诸道次慧力增长。故于听闻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义、修习相续不生,慧力至极微劣之时,依福田力是要教授。前面的这几句话,讲的就是我们的现状。我们在听闻法义的时候,没有办法牢记法义的内容;在思惟法义的当下,也没办法了解这当中的法义为何?更进一步,想要修的同时,我们的心相续中,很难生起地道的种种功德。我们的慧力是非常的微劣的,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点,「依福田力是要教授」最好的教授,就是透由不断的供养三宝,累积福德,来增长我们心续当中的福智二种的资粮。 第七个部分,供养的大小等差别,关键是在于我们的心。又如说云:「供养亦复不在其物,而在自之信心。」如果我们有信心的话,我们出门在外,不管是山,或者是水,我们所看到的这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可以拿来作供养。但是我们绝大部分的人,不是没有想到,就是对于三宝没有办法生起信心,所以当我们看到一切美好的事物时,我们都会忽略掉供养的这一点。而实际上供养,并不是你一定拿出东西来作供养,它才叫做供养。「供养亦复不在其物」供养真正的关键,并不是在你所供养的这个东西,「而在自之信心」而在于你内心当中,是否能够对于你想要供养的境界生起信心。 若有信心,曼达、净水、无主所持诸供物等,皆可供养。如果你有信心的话,就连我们平常所念的供养曼达文,或者是一杯干净的水,或者是没有主人的这些物品,我们都可以拿来作供养。是故虽无财物,应如是行;若现前有而不能舍,并云:「我无福德极贫穷,诸余供财我悉无。」如果你明明有这些供品,但是你不愿意施舍,你不愿意布施,而且还说:「我无福德极贫穷,诸余供财我悉无」,你反而说,我因为没有福德,所以我非常的贫穷,所以我并没有办法拿出东西来供养的话,此者等同博朵瓦云:「于一秽螺碗中,略置少许香草,说云:『檀香冰片妙香水。』此是盲者欺眼明者。」前面的这段文,它就犹如同是博朵瓦所说的,我们在一个非常脏骯的容器里面,然后放了少许的香草,这时候把它拿来供养三宝,并且在三宝的面前跟他讲说,我现在供养你的这个东西是「檀香冰片妙的香水」,我把这个东西拿来供养你。「此是盲者欺眼明者」这当中的盲者指的就是我们,三宝是眼明的。如果我们拿这种东西来供养三宝,并且在他的面前,以这种方式说出「檀香冰片妙香水」的话,这不等于就是欺骗三宝吗?但是明明眼盲的是我们,我们还自以为聪明,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欺骗眼明的三宝,其实这都是很愚痴的一种作法。 第八个部分,随学先贤用无谄的供品。又如朴穹瓦云:朴穹瓦一开始供养的时候,由于他相当的贫穷,所以并没有非常殊胜的供物,可以拿出来供养。所以一开始,「我于最初供养香草,气味辛辣;次供四种混合之香,气味芳香;现今则供沈水香及嘟噜迦等,气味香馥。」所以他的供品是越来越殊胜。若嫌微劣而不供者,则一生中唯是如此;如果你觉得,你并没有什么好的东西,可以拿出来供养,以这样的一种心态,然后放任自己不作供养的话,你一生当中也只不过,就是如此罢了。若从微少生起殷重,则能渐得上妙,是故应如此师行仪而作修学。如果我们能够从小的地方,虽然只是微小的供物,但是我们能够小心、谨慎来作供养的话,以此所累积的福德,就能够让我们感得拥有殊胜的供品,能够拿来供养三宝。所以我们在供养的时候,应该效法朴穷瓦的这种方式,他的行仪,而来修学。传说此师每配一次,须用二十二两黄金之香。 接下来第九个部分,以获得资具自在的菩萨作供养的方式,来破除错误的说法。若得资具自在之大菩萨,尚化众多俱胝之身,一一身中,又各化现百千等手,往一切剎,经无量劫,供养诸佛;则以少许相似功德,便生喜足,而云「我不于此希求菩提」者,是于正法不求甚解,胡言乱语。如果,就连获得资具自在的菩萨们,他在获得了种种殊胜的功德之后,都会化现百千亿化身,并且往佛所住的佛国净土,花很长的时候,愿意来供养十方诸佛的话。如果连菩萨们,都愿意如此来作供养,那更何况是我们?但是现今有很多的人,他会觉得我是一个修行人,我只要负责修行就好了,供养的这种事情,其实不要供也罢,因为有没有供养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甚至他觉得我的心续当中,已经生起了某一些的功德,他以此为满足,而提到说:我不以此希求菩提。他会觉得我的目标,又不是要希求圆满的菩提,为什么我要来作供养?「是于正法不求甚解,胡言乱语。」其实如果你是以这样的一种心态,来作诠释的话,其实这就表示你对于正法的内容是不了解的。 第十个部分,以其它的广大供品,供养的道理。应如《宝云经》中所说而行,如云:「听闻经中所说一切广大供养、承事,应以最胜增上意乐,而将彼等衷心回向诸佛、菩萨。」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
----------------------------------------------------------------------------------------------------------------- 更多日宗仁波切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