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创古仁波切:直指法身 3 |
 
创古仁波切:直指法身 3
教授:创古仁波切 地点:香港 时间:2008.05.02(上午) 翻译:堪布丹杰 整理:永松法师 / 江翰雯 校对:堪布丹杰 就像昨天所说的,大家进入佛门,有心修持大手印、真正进入禅修,这是非常好的。任何修持最重要的是动机,动机纯正的话,修持过程就会很好,否则就不会有很好的修持和果实。 我们都想要好好修持,但我们是凡夫,总会有动机不良和发心较小的时候,所谓发心较小就是只想到自己要快乐、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因此我们要小心检视自己,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发了什么心,现在发的又是什么心,如果还有一念想要利益他人的心,那很好,应该继续保持;如果有不清净的动机也别沮丧,凡夫本来就是这样,只是要不断修持去转化。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努力造作才能生起菩提心,但慢慢培养之后,就能够自然地生起菩提心。 ◎ 前行:共同与不共的修持 经典上曾说:「前行比正行法深奥」,这并非表示正行不深奥,而是说前行是正行的基础,基础不稳,就不可能把正行修持好。 ◎ 禅修正行:止观禅修 一、修止禅的目的: 禅修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证得空性或观禅的部分。但因为无始以来我们的妄念很多,使心无法安定,因此,为了让心定下来,以便之后能够起「观」,要先修持「止」。 二、止禅修持的要点:身要和心要 三、比较止禅和观禅的不同: ◎ 止即是心稳定的状态,透过种种方法让心稳定得到三摩地、让心平静下来的方式。 ※ 修定的时候要注意正念和觉知。 ◎ 心又分心王与心所 以正念(心所)观照这念心(心王),同时保持觉知,看心有否散乱、是否保持平定。 修止禅时,并非一下就能静下来,马上就能入定,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真正入定。 ◎ 修止禅的体验: 第一阶段如同湍急的瀑布:妄念非常多,犹如湍急的瀑布。水好比我们的妄念,我们平时并没有觉察自己念头这么多,但是心一静下来时就看到了。 第二阶段如缓慢的恒河水:还是有念头生起,但是比瀑布和缓多了。 第三阶段如平静不动的大海:这时心已得到止定。 ※ 练习止禅时,慢慢会有这些经验产生,止禅稳定后就能修观禅。 ◎ 止禅和观禅的不同: 止禅是心的平静,当中没有智慧的明分,但起观时则有智慧的部分,也就是实际对法性、心性或实相有直接清晰的明白,此即称为胜观。 ◎ 如何修持观禅: 一、 比量:理论和逻辑推理的方式。 二、 现量:直接体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比量:也就是思维、推理的方式,透过研读、思维空性的道理与逻辑去了解空性,这是透过作意来进行理解。 二、 现量:直接体会心性,也就是大手印禅修直接观看心性的方式。 佛陀开示的殊胜法教,在印度开始兴盛,之后又传到藏地,但是佛陀在菩提树下到底证到了什么? 他所证得的是殊胜的胜观,若直接告诉他人,一开始大众是听不懂的。 因此证得胜观后一个星期,佛陀都没有说法,之后大梵天和帝释天手持千幅*轮和右旋法螺,向佛陀请法,佛陀于是开始教化众生、根据众生根器而宣说法教,否则众生会无法理解。 ◎ 初转*轮:佛陀的首次开示,当时演说了四圣谛,也就是「苦、集、灭、道」。 苦谛:一切都是苦,我们都想要消除痛苦,但光是嘴上说要消除痛苦是没有用的,若真的要消除痛苦,就要先知道苦因(集谛)。 集谛:痛苦的根源就是业与烦恼。 灭谛:消除了业与烦恼,痛苦就会消除;若想消除业与烦恼,就要先消除「我执」。 道谛:但是光说「没有我」是没有用的,要真正修持观禅才能看到「无我」,去除了我执,就不会有烦恼、恶业和痛苦。 ◎ 四圣谛的重点:没有真实的我存在 这里说的是「无我」,我们如何了解「无我」?要透过身与心来了解。 ※ 身:我们都执着身体是「我」,然而透过观察,我们会发现没有一个真正的身体是「我」。 佛陀说,「我」是五蕴和合而成(色受想行识),例如身体就称为「色蕴」。我们都认为五蕴加起来是我,但细细观察其实是找不到的。 我们认为头、手、筋骨等等合起来是我,但如果一个个仔细找,实在找不到真实存在的部位,那又如何说哪个部位是「我」?身体最细微的元素称为「微尘」,微尘又可再细分,直到最后完全没有真实存在,因此可推知没有一个「我」可执着。 ※ 心:也许身体不是我,但我们总还是认为心是真的,心是我。 我们可把心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但是过去心已过,未来心未生起,当下的心剎那即逝,根本无法定义何谓「现在」,因为,这个当下剎那又可继续切分为过去和未来,我们无法找到任何一个真实的心存在,所以推知心也不真实存在。 ※ 时间存在吗? 我们可以把一年分为365天,一天分成24小时,一小时又分60分钟,一分钟又分成60秒,如此继续切分下去,我们会发现,连最细微的时间也不存在。 ※ 我们可以从外在的色蕴开始分析,之后连内在心的剎那也找不到「我」,我们就会知道,没有真实的「我」存在。 ※ 一般而言,我们都执着身或心是「我」,接着就会执着「我的」。 举例而言,在手表店中看到手表掉在地上,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当你买了手表,这只手表掉到地上时,你就会觉得很心疼,为什么?因为你有强烈的执着。其实自己的手表和他人的手表并没有不同,两者都一样,只是因为认为是「我的」,就产生了痛苦。 如果能了解「无我」,痛苦和烦恼就会减少。 ◎ 二转*轮:佛陀第二次说法。开演的内容愈来愈深奥,依根器不同而宣说了无相*轮或空性的道理,也就是说,万法本质是空性的,不真实存在。 二转*轮经教最著名的是《般若波罗蜜经》,又分广、中、略等版本,其中最简短的是《心经》。 《心经》中说道: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切的本质皆为空性。不了解时,我们会以为外境是实有的,于是生起贪着等烦恼,贪着等生起后就会感到痛苦,为了消除众生的痛苦,佛陀于是开示了空性的义理。 直接讲说「无我」与「空性」,一般人很难理解,因此后世龙树菩萨和许多大班智达等等,便藉由逻辑思维来阐释这些道理,那烂陀佛学院僧众也不断经由辩论分析来确认空性的道理。 要听闻、思维空性的理论,对空性的概念要清楚,先打下理论基础再接受实修的指引,这时就会明白。 ※ 什么是空性?外境都是相对而起的,并无实质存在。 ※ 长香与短香的比喻: 这里有两支香,有长有短,这是因为有比较而有长短之分,若拿掉短的那一支香,另外取一支更长的,原本长的就会变成短的,但之前我们却认为它是长的,认为它是长的是因为跟短的做比较;若与更长的香相比,它却是短的。 因此,长短并不真实存在,是因为经过比较我们才执着长短。同理,好坏、美丑、善恶等等都是源自于比较。 另一个例子是所谓的彼岸或此岸,在河的这一边会说这里是此岸,对面是彼岸,渡过河之后又会说原来那一边是彼岸,而原来的彼岸又变成此岸了。因此,此岸、彼岸,这边、那边都是相对比较出来,而并非真实存在的。 论师们就是用这种逻辑的比较来告诉我们,万法没有实质存在,是相对的。 ※ 以超乎一与多来了解空性 举例而言:手。 这是我的手,那是她的手,我们认为我们的手真实存在,但仔细观察手的概念,大拇指是手吗?食指是手吗?手的皮肤是手吗? 手的概念由很多部分组合而生,无法独自存在或自己存在,实际上手的「概念」并不存在。但我们还是认为:我还是有指头啊,我们可以继续分析,指甲是大拇指吗?不是!我们若继续解析下去,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实体的东西存在,这些都是许多部分聚集起来的,所以没有「真实」的存在。 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分析「脚」,跟「手」的道理是一样的,身体的所有部份都可以这样来分析。 ※ 一般人对空性的误解:空空的,什么也没有,死板板的空性 ※ 空性的真正意义:空性是活泼的,展现了万法的显相,但是显相是空性的。例如我们的手,虽不存在,却可看到、感受到。还有梦境、电视等等例子都可以让我们理解空性。万法的本质是空性,但却有所显现,空与显是不相违背的。 这就是二转*轮空性的道理,这个世界中显相万万千千,但一切显相的本质是空性的。 ◎ 三转*轮: 初转*轮说「无我」,二转*轮阐释了万法性空,三转*轮时,佛陀则解释所谓的空性并非「空空的空性」,空性中可产生佛的功德、智慧和明觉的部分,我们称之为如来藏或佛性,而成佛的因我们每一个人都有。 梵文中,如来(tathagata)也称善逝(sugata)。「如来」意义是:透过修持而到达善的彼岸,得到究竟快乐。我们也可以做到吗,可以!因为我们都具备如来藏,成佛的种子就在自心中,「心」并非空空如也,而是具备了大智慧,我们称之为如来藏 (tathagatagarbha)。 精进研读、修持佛法(空性),就能开展佛性,证得佛的果位。三转*轮中最重要的经典是《宝性论》,其中所阐释的就是心的本质虽是空性,却具备力量和智慧,此即「如来藏」。 ◎ 佛典又分为显乘、密乘: 藏传佛教大藏经甘珠尔,包含佛陀开示的显经和续典(密续) 显经:以三次转*轮的开示为主。 续典:主要分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及无上瑜伽部。大手印禅修属于无上瑜伽部的修持。 显经和密续所阐释的重点皆是空性和如来藏的道理,两者本质相同,相异之处仅在于禅修技巧的不同。 无上瑜伽部的大手印修持着重的不是外在的相,无论外在是否为空性,此处主要禅修的焦点是自己的心;我们都有情绪,无论是喜欢或讨厌,高兴或不高兴,这些情绪都是心,所以大手印强调心的修持。 外相的空性可以透过理论来思维,从外相我们凡夫很难内证空性,所以大手印禅修是朝内看,去看心的空性,内外不同,内心好象存在,好象有很多念头,但这些都是法界空性自显的颜色,没有真实存在。我们观看到内在的空性,念头似乎有生起,但又抓不到。 ※ 显乘:以思维、研究、分析的方式,透过比度与逻辑来理解空性。 ※ 密乘:直接体证心性。 显乘与密乘两者方式不同,但意义相同。 ※ 直接体证心性部分:直接观看这一念心,有形状、颜色吗?在哪里?要直接去观看而不是思维。例如鸟类或昆虫学家要进行研究时,不能光是思考而不行动,而是要直接去观察这些生物,在哪里睡觉、吃什么食物,做什么活动等等。 若能直接体会这一念心,就能证悟到心性、法性,这个方法就称为「直接体证的观修方式」。 ※ 观察自性、直接体会的禅修练习: 一、 止定观照 二、 动念观照 ※ 止定观照与动念观照的要点: 同样先持守正确身要,但此处的不同点是,眼睛要稍微往前或上看。 先思维前行,然后让心放松,先练习止禅,心定后,有了觉照和清晰的心,再起观。 一、 止定观照:安住之后,起观,看看安住的心何处来、何处去,体会它、感受它,我们找不到安住之心,因为心的本质是空性的。 我们以为心是真实的,因为我们没有静下来看,如果静下来看,就会发现念头不在那儿。 ※ 要真实去体会,而不是用理智思考。 ------------------------------------------------------------------------------------------------------------------- 更多创古仁波切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