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创古仁波切:直指法身 2 |
 
创古仁波切:直指法身 2
教授:创古仁波切 地点:香港 时间:2008.05.01(下午) 翻译:堪布丹杰 整理:永松法师 / 江翰雯 校对:堪布丹杰 早上我们说到了清净的动机,若具备清净的动机,就会对自他产生巨大利益。我们是凡夫,很难时时具备清净动机,但也别太自责,因为无始以来我们就有如此习气,很难一下就断除。然而我们要认知、面对、转化这样的习气,真正发起菩提心,如此不断修持之后,菩提心会愈来愈增长,而不正确的发心也会愈来愈少。 ◎ 大手印正行分为:止和观 止禅又分为:共同与特殊(共法和别法) 止禅包含身要和心要。身心是息息相关的,现在是我们的身体控制了心,若能使身体止定,心便会定。 ◎ 身要: 毗卢遮那七支坐法 一. 金刚伽趺座:所谓的「金刚」代表「让身体稳固」。 二. 挺直脊椎:身体中有许多气脉,脉中有血和气在行走,挺直身体后,脉就会直,脉中有气流动,脉直则气通。为何如此强调气脉呢?因为气犹如马,心则如骑师,心驾驭着气在脉中行走,心不静是因为气不顺,气不顺则是因为脉不直。 三. 手结定印:双手要结定印,因为平常我们的手很忙,让我们生起很多妄念,结定印可帮助平息妄念。 定印即是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放在脐下四指处,例如阿弥陀佛的定印,定印代表平衡的意思。 我们也可结触地印,也就是双手平放在膝上。噶举派心气无二的一个法门中所观想的金刚总持所持的就是触地印。 四. 肩膀平松:肩膀要打开,挺胸,不要弯腰驼背,如此可以让心更清晰。 五. 下巴内缩:经典上说「如钩」,下巴往上的话,妄念会生起,下巴要内缩如钩,会使心平静。 六. 舌抵上颚:如此便不会分泌太多唾液,唾液太多需要一直吞咽,心不易安定。 七. 眼睛松视:眼睛如同驾驶,看到许多不同外境时,心通常会跟着散乱。要放松你的眼睛,凝视鼻尖前四指处的虚空。 信仰大梵天的印度教徒,认为大梵天是世间最高的神,因此禅修时会将眼睛朝上。但大手印禅修则不特别强调这样的修持。 小乘行者则因为怕心散乱而生烦恼,因此禅修时会往下凝视。 金刚乘行者禅修时则直视前方。 * 眼睛的要点: 1. 直视前方时自然会因为看到很多对境而分心,但我们不可让心随波逐流,跟着这些对境打转,眼睛虽向外看,心却是内摄的。 2. 不要太用力,太用力的人要提醒自己放松,眼睛太用力有时会产生双重影像。 3. 闭眼禅修容易昏沉,睁开眼睛禅修有助于心的清明,要如佛像一般,慈悲地看着前方。 * 以七支坐法禅修时,要注意不要用力、或太刻意,身体要放松,否则会造成酸痛。西藏最著名的女成就者玛姬拉尊曾说:「坐姿的要诀就是放松四肢。」 * 「语」的修持方面,则可唱颂悦耳的道歌和祈愿文。 * 「心」的修持则要敞开心意。初学者有时容易紧张,反而会产生障碍和身体的疼痛。 ◎ 心要: 一. 心住外法,以外缘为禅修对境。 * 为何要先专注于外缘做练习?因为我们平时习惯攀缘外境,所以先以此做练习。 A. 专注观看一般对境:专注能让心平静,但观看时不要忘失觉知,要清楚知道自己在注视物品,知道你看到了对境,但是不对它的形状和颜色做分别。 B. 专注观看净相:例如看着佛像而安住。 二. 心住内法,内在专注于起心动念。 A. 观想嗡啊吽字母而安住 B. 九住心 1. 内住:无念头而明,虽是短暂的剎那,但是非常清晰,具有觉照力,这即是「明」的状态,所谓的「明」并非明亮或光亮,而是很清明、清晰。 2. 续住:延长安住无念而明的状态。 3. 安住:内住或续住之后,又生起一念时,要再生起觉照力,把自己拉回,这是觉知的禅修。当你能够做到不跟随念头,也就不需要担心念头的生起。 4. 调伏(降服自心):在无念中念头又生起了,这时运用「安住」来安住,但念头强烈到自心被牵引时,要运用「调伏」的方法,也就是思维禅定的利益,对禅定生起欢喜心,提起正念,把自己拉回来。 5. 寂静(平静自心):如运用第四步骤仍不能安住,便可思维「生起恶念的坏处」——即堕入轮回!恶念实为受苦之因,如此思维、提醒自己,便可提起正念。 ◎ 昏沉: 1. 昏:心不清明 2. 沉 3. 睡 ◎ 掉举: 1. 因为好的际遇而过度欣喜 2. 因为不好的际遇而后悔或难过 ◎ 如何对治昏沉? 1. 观想对治法:观想心轮有一朵灿烂明亮的白色八瓣莲花,中间有一小光点,观想光点从身体中央一路上升,到达头顶。之后心就专注在此光点上,如此能够振奋精神。 2. 具体行为对治法:衣服穿薄一点,保持身体凉快、调亮灯光、打开窗户等。 3. 动机对治法:思维行善法的功德,修持禅定的利益,忆持佛陀的功德。 ◎ 如何对治兴奋或低落的掉举心? 1. 观想对治法:观想心轮有一朵黑色的三瓣莲花,中间有一小黑点,从心间一直下降到臀部和座垫之间,然后将心专注在此黑点上,如此可使心收摄回来,使心平静。 2. 具体行为对治法:穿暖和的衣物,房间光线调暗一点。 3. 动机对治法:思维轮回过患、死亡无常和下三道恶业的痛苦等。 C 心住呼吸(出入息) 妄念太多时,可以依呼吸而安住,大乘、小乘和金刚乘修持出入息的方法各有不同。但现在我们要学的主要有两个: 1. 数呼吸的次数,或说觉知气息的呼出与吸入。不需数出声,只要觉知即可。 2. 三段呼吸法,也就是吸入、持气、呼出,三段都自然平均,心专注于嗡啊吽: 吸气时想「嗡」,持气时想「啊」,呼气时想「吽」,不用念出声,也不需要观想字母,只要心中想着即可。 3. 持中气,将气吸入到肚脐四指以下,先持住,专注在肚脐四指以下,之后就自然地呼吸即可。 * 止的梵文是奢摩他(Shamatha),观是毗婆舍那(Vipashana),大小乘皆用这两个名相,但是修持方法不同。 * 金刚乘的止定修的主要是心的平静、禅定,也称「三摩地」。 ◎ 修持止观的利益: 一. 修持「止」会产生神通和其他各种功德,身体也会健康,但由于缺乏智慧的观照,无法真正消除烦恼,所以无法究竟解脱。 二. 修持「观」则会生起智慧,但要从修「止」的基础开始,心专注平静,在止中起观,如此才能生起智慧,究竟功德才会开展。 ◎ QA问答: Q:三段呼吸法中想着嗡阿吽时,需要观想字母吗? A:此时不需观想字母,毋须观颜色或形状,只要觉知此三字母,这种方法称为「金刚念诵」。 Q:运用安住的技巧之后,强烈的念头和烦恼,例如瞋恨仍无法平息,这时该如何? A:念头生起是很自然的,别自责或觉得这种状态不好,我们是凡夫,这种状态是很自然的,最好的方法是持续地练习「止」,烦恼以后一定会消除。强烈的念头生起时,亦可利用其他对治法: 1. 自他平等:思维自己与他人都相同,都希望离苦得乐。要对他人感同身受。 2. 自他相换:用自己的快乐交换他人的痛苦,承担他人的痛苦。 Q:每天规定的功课是要打坐一个小时,腿痛的时候,到底要忍下去还是可以不要忍? A:一般来说是习惯了就好,但也不需要硬撑,如果真的忍受不了,就站起来舒松一下。 Q:内住之后可以续住,但如何延长续住的时间? A:初学者也能做到内住的,这种无念且清明的状态每个人都有,只要察觉这些剎那,然后安住,再将这样的安住经验延长,就是续住。 按照正确的身要和心要禅修之后,就会觉察到无念且清明的剎那,这是一种「体验」,之后就忆持这样的体验,持续不断地练习禅修,如此就能延长续住的时间。 Q:念头生起后,察觉了并安住,然后就会有无念的状态,但之后有时就会觉得自己陷入昏沉,如何分辨「无念」和「昏沉」? A:所谓的无念就是没有妄念纷飞,但却是清明的,而昏沈则是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到最后甚至睡着了,这是需要对治的。 Q:听说修定时,有的人会走火入魔,因此禅修时也很怕自己会这样,应该要怎么办呢? A:不用害怕,禅修的时候记得要抓住重点,也就是记得身要和心要,不要太用力,也要察觉自己的动机,是不是嫉妒或好胜等负面的发心,这样的话就不必怕走火入魔。 Q:想睡觉时,可不可以就看着想睡觉的心,安住,然后睡着了也可以? A:看着想睡的心时,如果是清晰的就很好,但若没有真正抓住这一念心来安住,到最后却不小心睡着了,这样并非是禅修。 Q:南传与密乘的止、观禅法有何不同? A:无论是大乘、南传或密乘的止禅部分,技巧虽有所不同,但是目标却是一样的,都是要让心得到平静。 观的部分来说,南传的禅修法门,以四念住(身、受、心、法)为主。而密乘则强调直观自心明空不二之本智。 Q:宁玛派的修持很重视上师的加持和对传承的祈请,请问噶举派的作法也是如此吗? A:藏传佛教都很重视上师和传承的加持,所以要修上师相应法。修持上师相应法的原因是,行者具有虔诚心的话,便会让修持很清晰、稳定,因此四不共加行中就含括了上师相应法。 ------------------------------------------------------------------------------------------------------------------- 更多创古仁波切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