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夏坝仁波切:亲友书讲记 第四讲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夏坝仁波切:亲友书讲记 第四讲

 

  第四,恶友。亲近恶友,就是“敦亲志”,把恶友当作自己最亲近的人。为什么?,这些恶友的贪、嗔、痴、慢、疑的心非常的重,如果你经常的跟随他们,他们可能很快就让你学会很多作恶的事。行善积德好比是爬山,而作恶行恶好比是下山,你拉他上山难,他拉你下山却很容易。比如你把一个朋友拉到山顶是非常难,除非你的力量远远的超过对方,否则在力量同等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不过,他把你拉下山是很容易的。同样的道理,让你学会坏,那是很容易的,可是让你学会好,那是非常难的。所以,千万千万不要去亲近恶友。

  第五,饮酒。因为喝酒会招来许多的灾难,招来许多贪、嗔、痴、慢、疑等烦恼,招来许多的是非,所以,千万千万不要喝酒。

  第六,非时行。什么叫非时行?就是夜行,晚上到别人家去,晚上在街道上走,这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为什么?因为别人完全可以把你误认为是小偷,你即使是个好人,是个正人君子,但人家可以把你当作一个贱人,当作一个做过许多见不得人的事情的一个人,这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如果没有非常大的必要的话,最好晚上走动的越少越好。

  这六个方面即能毁掉你的来世,也能毁掉你今生的名声、地位和形象。所以,你一定要断除这六行:第一,千万不要去赌博;第二,尽可能不要到歌舞厅那些凑热闹的地方去;第三,不要懒惰;第四,不要亲近恶友;第五,不要去喝酒;第六,不要夜行。因为这些会毁掉你今生和来世的一切善根。一旦行了这些,将来你证得七宝财的可能性就会大大的打折扣了。

  第六个是什么?对一切顺缘要满足。

  求财少欲最 人天师盛陈 若能修少欲 虽贫是富人

  这里是说,你真的要想求财,那么最大的财宝是什么?就是少欲。什么叫少欲?就是没有非常强烈的贪欲。严格地说就叫做满足,满足才是最大的财富。这是谁说的?是人天师。人天师是谁?是佛祖释迦牟尼佛,是人及天等一切的胜师。是人天之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既然如此,如果你能够求得少欲之财,就算再贫穷,你也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这里还说,对过去的一切受用不用去想,因为已经过去了。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是对未来的一切受用,包括金银财宝没有强烈的欲望,也就是少欲。对于当下你已得到的东西,你也不会非常在乎。若你不是非常在乎的话,即使将来失去,你也就不会感到非常的难受和痛苦。没有非常强烈的欲望,满足于当下,那是最富有的。就算你没有很多的金银珠宝,你也是非常幸福的人,也是非常富有的人。为什么?我们需要财宝干什么?不就是为了满足于我们的心理?为什么要满足心理?因为我们老有许多的不满足,“啊!我没有了这个”,“我没有了那个”,还有很多的不满足。为了免去这种不满足,就会找许多想要的东西,来堵住这个不满足。可是问题是你堵住了这个不满足,他又会起那个不满足。你有了一个东西之后,他又会起再另外一个不满足。等你把人间享用的一切财富满足了他,他就会为人间不曾经有的某些个其它财物而发愁。总之,你只要是不能堵住这种不满足本身的心理,就是拿多少钱,多少财宝,多少个房屋,多少个东西也无法让他感到很满足。所以,我们与其不断地堵这个洞口,不断地往这个洞口里装东西,还不如把这个洞口给堵住,堵住了就没有这个不满足了。我们现在认为贫穷、认为缺乏,并不意味我们生存不下去,也绝对不意味着我们没办法活,或者感到很狼狈。因为我们老是满足不了心,当我们有钱的时候,就想要权;当有权的时候,又想要名;当权、钱、名都有了,你还想要更大的权力、名声、地位。总而言之,你永远都不会满足。既然如此,只要你能够找到“满足”这两个字,那么无论你用什么办法都是可以的。所以,贫富不在于物质的缺乏,而是在于内心的不满足。因此,满足是最高最好的财富。这就是说“求财少欲最”,最好的财是少欲。

  前面所说的是有了满足心理的功德,若没有了满足心理会怎么样?下面说:

  若人广求诸事者,还被尔许苦来加。智者若不修少欲,受恼还如众首蛇。

  是什么意思?这是说,如果一个人得到了金银财宝等等,广求财富,以及事,按道理最后他得来的应该是快乐,然而却恰恰相反。“还被尔许”加倍了痛苦。为什么反而加倍了痛苦?因为你一旦有了很多钱,很多财富之后,无论是开始,中途,还是最后的结局,都是痛苦的。首先,你为了求更多的财,不惜一切代价,包括你精疲力竭的努力,或者想尽一切办法的苦思,这种苦思和身心之劳都是痛苦,是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的。所以说广求财和事,从开始就是一个痛苦的开始,因为要为此付出许多让人无法接受的代价。中途,他担心所求得的这些财保不住,又生怕这个财不能继续扩大而要想许多的办法,伤透了脑筋,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天天操心,都是为了维护这些财富,确保这些财富能够继续增长下去。可是一切万事万物它一定会变的,你看春天,万物生灵开始慢慢地生长,到了夏天开花,到了秋天结果,可是到了冬天之后,他一定要收回这一切——茂叶、花和果。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树木,没有一个植物能够一年四季如是的茂盛,能够长期茂盛下去的是没有的,一切植物都是这个样子。动物也是一样,一切动物,从母亲的肚子里面生下来,到长大,到衰老,最后一定会归天的。没有一个动物,没有一个人最后不死亡的。同样你所求得的一切东西从少到多、到稳固,到最后一定会失去的。没有一个东西永远不会失去的,这种东西是没有的。这是一切万事万物的规律,最后你必须面对他的失去,有可能是死别,有可能是活别,有的是还没死之前他就消失,有的可能是因为你的死而离他而去,都有可能。总而言之,最后你一定会失去这一切的。那么你失去当然有很大的痛苦,舍不得!所以,这种求财,无论是开始,还是中途,还是最后的结果都是痛苦的,没有一个是快乐的。你的这个财富、权力、名声越大,你的这个心思就越重,你的这个压力就越大,你所付出的代价就越大,而你所受的这种冲击也就越大。我给你举个例子:一个小小的村长让他下台了,他不会因此而得癌症,这是不会的。因为他觉得我这只是一个小官,一个小小的村长是什么的呀?就算他辞职下台,他也不会得癌症的,因为他不会把这个官放在眼里。可是当你是一个市长,或者省长,那可就不一定了。让你下台的那一天,可能就是差不多给你判了一个死刑。为什么?因为你根本就承受不了这种打击和压力,因为你为此而付出的太多太多了,简直是无法忍受的代价都已经付出了,你眼看着一下就毁掉了,能受得了吗?是受不了的。比如说你丢了十块钱,你不会因此而怎么样。一百块钱也不会,一万块钱也不会,或许十万、百万也有可能不会。可是你真的要是失去了一个几个亿资产的企业,或者几十个亿资产的企业毁于一旦,受到意外的冲击的话,你这个老板是招架不住的,因此而有可能丧命。为什么?因为你付出的太多了,代价实在是太高了,所以你在心理上无法承受的。为什么呢?因为得到的越多,所带来的痛苦也就越大,万一失去的那一天,痛苦就更大了。所以,你不要看他今天得的多,将来他失去的自然就更多,失去多,他就会承受不了,招架不住的。所以,障碍就会非常非常大。“还被尔许苦来加”,就是还会增加更多的痛苦。“智者若不修少欲”,反过来讲,没有这种贪欲的少欲者,他就不是这样子。所以有智慧的人,若不修少欲就一定会深受那种苦恼。好比是首蛇,什么叫首蛇?首大概是首级的意思吧。咱们佛教里边有许多的典故,说龙王啊,有九头龙王,七头龙王,三头龙王,一头龙王。当然啦,头越多说明它的地位就越高。但是无论它是有九头,还是七头,还是三头,还是一头,这个头是蛇的头。这个头有很多种说法,比如说藏传佛教当中,认为是在龙王头上具有的蛇冠。而泰国,泰国也是佛教国家,他们认为就是蛇,只不过是具有的蛇头多少不同而已。但是按传说来讲,每个头上都装有如意宝,你可以这样理解,这个龙王因为有九个头,它为了保护每个头上的宝贝,它就会伤心而痛苦,头越多,它就越痛苦。另外一个解释方法就是说头上长九个头,因为每个头都有痛苦的,所以头越多,它就越痛苦。虽然头越多,地位越高,但头越是多,痛苦也就越多。

  禀性抱怨如杀者,欺轻夫主如男偶。

  纵使片物必行偷,宜可弃兹三贼妇。

  意思是说妻子当中有三种最可恶的女人。第一种是:“禀性抱怨如杀者”,她不守做妻子的本分,还出去找其他的男人,并且为其他的男人,杀自己的丈夫,如同一个杀者。第二种是:“欺轻夫主如男偶”,轻毁、辱骂、歧视自己的男人,自己好比是大权在握的女王一样。第三种,好比是一个小偷,能偷什么,就偷什么,哪怕是小东西也从家里往外偷,何况是大的,哪怕是好的饭菜她也想偷偷地吃,也就是“纵使片物必行偷”,就是说无论是大,还是小的东西一定会偷。“宜可弃兹三贼妇”,具有这三个缺点的贼妇,宜应把她早点弃掉,宜早离开她。那么反过来对男人也应该是这样,差不多,没什么区别。那如果不能跟这种妻子亲近的话,应该亲近什么样的妻子呢?他说:

  顺若姊妹慈如母,随从若婢伴犹亲。

  如兹四妇宜应供,应知此室号天人。

  应该亲近什么样的妻子?就像是姐妹一样的爱戴,如母亲一样慈爱,如奴婢一样的顺从,如亲属一样的想尽一切办法为你排忧解难,这样的妻子,应该把她当作神仙一样来供她,或者与她相伴。这大概就是作为一个所谓妻子的标准。对妻子而言是这么讲的,反过来对丈夫恐怕也是这个样子。这里说的是我们的家人,在这里面打的是一个妻子的比喻,无论是妻子还是丈夫恐怕都是这样。这个里面说的是妻子,因为古代的人,往往男人大,女人是比较小,他们就这么看的。当然,这种男重女轻的思想,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咱们中国都差不多。但是印度似乎没有像中国那么过份,不过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印度最过份的是什么?四个种姓的这种分别,那是非常的过份,但是这种种姓的差别在佛教里面是非常反对的。男女差别的问题上,在释迦牟尼佛的佛教里边无论是善男子,还是善女子,是不分等级的差别的。不过,还是要分比丘、比丘尼之差别。为什么要分这个差别?因为他认为呀!比丘和比丘尼之间,因为本身自身条件的原故,比丘尼守起戒律来是比较难一些,比丘比较容易一些。再说比丘更坚强一些,比丘尼更弱一些。所以,从这个角度还是分一僧和二僧之说。而且,比丘尼的戒律多于比丘,另外比丘是不可以向比丘尼磕头的,但是比丘尼必须要向比丘磕头,有这个差别。这可能是当时整个社会的一种看法。所以,佛为随机调伏他人,如果不是特别过分的话,佛陀也会按照整个社会的习俗,不会破坏整个社会的这种看法。

  今天我说的这些,好像也不专门是给比丘讲的,对一个家庭,对一个在家人来说,这些是很重要的,真的是很重要。你们一定要记住,作为一个在家的居士,妻子一定要做一个贤妻良母,千万不要做贼妇;丈夫应该做一个宽容的丈夫,千万不要做一个没良心的丈夫。如果你有了非常和谐的家庭,不管你修炼佛法也好,事业成功也好,你就会立即可得,什么都会如愿;要是没有一个很好的家庭,相互不合,争论不休,天天吵架,你哪有心思去考虑你的事业,哪有心思去修佛法?不会有的。所以,在座的诸位居士们,因为你们是佛教的弟子,那么应该听从龙树菩萨这样的大德高僧的教化,要做一个贤妻良母,或者做一个很好的丈夫,不要做一个坏人,不要做一个自己给自己招来痛苦、难受和争论不休的烦恼的人,这是很不好的。

  人与人之间以什么样的方式生存是最好的?相互关心,相互恩爱,相互帮助摆脱困境,相互不责备,相互宽容,相互顺从,只有这样方能使家庭和睦,使朋友之间也能和睦。只有在家庭、社会、朋友、单位都非常和睦的基础上,你才能够建立基业,才能很好地练佛法,才能事业成功。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你什么都做不成的。你们不要以为这些话不是很重要,作为一个在家人来说,你今天不面临这个,明天要面临这个;明天不面临这个,后天要面临这个;所以一定要做一个合格的妻子,或合格的丈夫,这是十分重要的。说白了,我这样劝你们,不但是对你们有好处,对佛教都有好处,人们会说:哎呀!学佛好啊!学了佛之后,家里原来天天吵架,你看现在都不吵架了,家庭和睦了。真的是这个样子,不是只对你们自己有好处,连对佛教都有好处,对弘法利生也有好处,对佛法永驻世间有好处。这是很重要,不要把这当作一个简单的事情。

  第三个大的内容是什么?无论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如何才能求得现前增上生的利益,和如何求得究竟决定善的利益的方法要分成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共同的增上生的法如何修;第二、不共的殊胜法——决定善如何修;第三、如何才能做到暇满人生有意义。

  首先共同法如何修?要分成为六个部分:咱们在平常的生活当中,第一是饮食。如何去看待我们吃饭、喝水,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东西。下面说的是为了修禅定,一定要修两个法。第一是饮食一定要有度。第二是不睡觉或者少睡觉。首先是饮食的问题,这里说:

  受餐如服药,知量去贪嗔。不为肥骄傲,但欲住持身。

  第一是“受餐如服药”。吃饭好比是吃药,为什么要看作是吃药?因为吃药的药量是决不可以过多,也不能缺少的,必须适宜的药量才能够治好患者的病。如果药量过多了将会有不良反应,如果药量过少那就达不到治病的力量,必须要适合病人的药量才能够达到目地。同样的道理,我们吃饭,千万不要吃得太多,也不要吃得太少。吃七、八分饱就够了。为什么不能吃太多,也不能吃得太少?你吃得越多之后身体会非常沉重,因为身体的沉重会导致你的沉默心非常重,你一旦坐下马上就睡着了,而且身子非常沉重不舒服,也能导致许多的疾病。尤其作为修禅定者,一打坐他马上就起沉没之心,也就是掉举和沉没当中的沉没之心。所以,不能吃的太饱,三分之二饱就够了,再说吃得饱会导致肥胖也不好。但是太少了又会怎么样?太少了营养不足,营养不足就会身体虚弱。身体虚弱就没有力量去修炼佛法,没有力气去利益众生了。所以,不要过份的饱,也不要过份的饿,大概是这个意思。在许多佛经里边提到了吃饭的饮食结构问题,提的非常多,看起来我这种没有饮食结构的人一定要注意,真的是这样。包括《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也明确的一再提倡饮食结构问题,就是不能吃的太饱,也不能吃的太少,一定要吃的合适才对。不过我今天没吃饭,从昨天到现在没吃过饭,因为这也是为了达到身体轻一点,坐起就有点劲。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控制饮食的量,不能太饱,六分饱、七分饱这样。第一是服用饮食的质量。知道量,是第一个。量不能太过多。其次,不但要控制饮食的量,还要去掉不良的动机。因为你特别喜欢或贪欲食物,你就去吃,或者因嗔恨而吃,这是不行的。千万不要有贪欲和嗔恨之心。有人要问,吃饭还能有贪心和嗔心吗?贪心有可能有,但是嗔心几乎没有。不然!何者不然呢?这里说“不为胖骄傲”,大概有三个,是说“胖”、“骄”、“傲”。大概有三个。第一是什么?就是他在想,我通过吃很多很多的饭,一定要让自己的身体肥胖起来,强壮起来,变成天下无敌。心里这样想的恐怕是‘肥’。为了达到这样的肥胖和强壮的目的而出现这种心,可能是‘肥’。第二是什么?就是骄。他就想:“我一定要把自己的身体强壮起来,然后消灭我的对敌,或者敌人,一旦我有了强壮的身体就能把敌人给消灭掉”。这大概是骄。第三是傲。傲在这里怎么讲?骄傲的傲,这是什么?他就想:“我把身体强壮起来之后,就变得非常的美丽,或者非常的庄严,他人一看到我就能感到威摄”。就是有能够威摄他人,震住他人的那种作用,或者他人比不上我的这种作用,他的目的可能就是为了骄傲,为了骄,大概是这个目的。胖当怎么讲?胖可能是手和脚非常的粗,因此非常的有力气,骄大概是达到能够调伏敌人的这种作用,骄傲应该是达到能够温顺他人的那种作用。从这样的角度去讲,就为这三个目的。吃饭不能为这三个目的。那用来干什么?“但欲住持身”。我只是为了能够把自己的身体健康的住持下去,就是说长寿健康住持下去,修炼佛法和利益众生,不是为了伤害他人,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壮,也不是为了变得力大无穷,这些都不是,而是为了有一个好的身体,,然后在这个空间当中可以修炼佛法,是以这个目的而吃饭。下面说说不睡觉的问题。

  睡觉是很重要的。我们做为一个人,晚上不能不睡觉的,但是,只要晚上你一睡觉,你活了八十岁,其中的四十年也就过去了,在沉昏当中就过去了,这是一个极大的浪费。他在这个里边是怎么说的? “勤躯度永日,于初后夜中。眠梦犹存念,勿使命虚终”。勤躯度永日,就是整个白天都通过修炼﹑勤修来度日!勤修就是非常勤劳的修炼,欢喜的修炼也叫勤修,以这种方式来度过整个白天。晚上呢?整个夜晚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其中的上半夜和下半夜都应该在修善积德当中过夜而不要睡觉,中间的那一块就睡觉,尽管你三分之一的夜晚是在睡觉的,但也要存善念,念就是善念,所以,你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这是根据佛经而来的,这在佛经里面是怎么说的?佛经里面说白天三时,一般佛经里边叫天时,我们经常不是说六时吉祥吗?为什么说六时呢?昼夜就是六时,白天分成为三个部分,晚上分成为三个部分,昼三时,夜三时。我们前面说的无论是佛、法、僧﹑布施,持戒或者天那,每天要六念。六念,实际上是昼三念,夜三念,就是六念。佛经里说晚上的上半夜,就是说刚刚天黑到这个上半夜,这三分之一的时间当中就是以走动,或者打坐的方式来勤奋的修炼佛法,然后在整个晚上的三分之一的时间之后,到修行的殿堂外面去洗脚,洗完了脚之后就到自己的住处里边来,之后,把自己的右身放在地上,左边放上边就这样子睡觉。就像释迦牟尼佛涅槃的那样,以这样的方式去睡觉。然后腿上面放腿,完了之后还要心里想着:“我今天一天修善积德非常的好,明天我一定得要早早的起来修善积德,利益天下一切的苍生,我要速疾证得菩提果位,为此我要尽快的起来”。心里这样想着,睡觉将会很快的醒过来,有这个作用。并且,这个睡眠当中也不会被浪费,如果你带着善心去睡觉,整个睡眠都变成为善,如果你以恶习睡觉,整个睡眠都可以变成为恶习。在晚上的这个三分之二时间过了以后,就起来。起来之后在殿外走行,或者以打坐的方式去修炼佛法,在佛经里面是这样说的。晚上时间的规划是这样的,是指从天黑到天亮之间为限,或者整个昼夜把它化为两半,就是十二,如果二十四小时为一个昼夜的话,晚上就是十二个小时了。十二个小时再分三份的话,就是四个小时,应该是每个晚上睡四个小时左右。四个小时稍微年老的人能做到,年轻人可能做不到,因为他白天劳累,所以晚上睡的时间就长。不过对大人来说,四到五个小时的睡眠是足够的。

  下面讲四无量的修法,四无量是什么?慈悲喜舍。“修行可长言,上有谁未入,能生梵世天,”大概是这个意思,首先这里讲的是什么内容?就是说慈是什么?大慈是愿一切天下苍生具得一切安乐及安乐因的心,这就是大慈。“悲”就是大悲。愿天下一切苍生永离痛苦及痛苦的因,这就是悲。喜是愿天下一切苍生具得人天之快乐,内心生起欢喜心。并且愿他们以快乐道到达永久快乐的果位的心,这就叫做喜。舍是对天下一切敌人的怨恨和对自己父母等亲属,朋友的贪心。远离这种对一切怨敌的嗔恨和对亲友的贪爱之心,对一切天下苍生能够生起平等舍之心,这就叫平等舍,也叫舍正舍,要修这四个无量。为何称为无量?第一,因为所观想的对象是天下一切苍生,一切苍生是无量的,所以称之为无量。第二,由此而修炼的福德和功德也是无量的,所以也就称之为无量。对这个所缘境而言大概有三个:1是众生、2是法、3是无法或者自性皆空。这个是按照仁德右大师所说而来的。所谓的众生是什么?初级学佛者一定要把天下苍生,就当做苍生本身去对他发慈悲心。法是什么?苍生显然是一切天下苍生,是无我,但无我的一切天下苍生也要脱离苦海,求得自己通达无我之力,无法之力。是什么?是万法自性皆空。因为万法自性皆空,就是受苦的众生也是自性空的,苦本身也是空的等等。观空,自己也是空的,以三相自性皆空故观无量,也称之为四无量。但是后面的这两个恐怕是名字是四无量,实际可能就不是四无量。

  如果修四无量,要如何修呢?首先把一切天下苍生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妻子、孩子﹑兄弟姐妹等等,亲友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既非好友,也非敌人,这个中间的部分;第三部分是怨敌之类的,妖魔鬼怪以及怨敌之类的部分。首先对自己的亲属从父母开始入手,到妻子﹑孩子,或者兄弟姐妹等等,一切朋友,对自己的这些非常熟悉的人,修起来比较容易生起四无量之心。其次,要对中间的人修,因为对他没有特意的怨恨,所以,可以扩展中间的人。最后,把这些怨敌,包括妖魔鬼怪,以及人当中的怨敌等等,想着他们也是我的父母,他们也做过我无数世的父母等等,以这样的理由去修也就能生起了。这是和自他相换菩提心中所说的修法一样,是从自己的父母开始往外推的一样方法。而平等舍,首先从普通的人那里,开始修平等舍,然后对自己的亲属修,消除对自己亲属的特殊的贪心。然后再消除对自己的怨敌的嗔恨心。因为平等舍跟慈悲不一样,慈悲对自己的亲属容易生起,可是对敌人就很不容易生起。平等舍反过来,中间的很容易生起。为什么?因为对他无怨,无仇,也无恩的人,很容易生起平等舍,但对自己的亲属就不容易了,为什么?对他有贪心。对怨敌也不容易呀!对他有嗔心。所以,渐渐的往外推。这个过程就不一样了,这个四无量过程当中大概不一样的地方,他在这个里边说:如果前面所说的四无量,能够在这个上面有一切天下苍生,既能通达自性皆空,又能够以悲悯来度化他们,能够生起四无量的话,就将变成为证得无上菩提果位的最上等的果位的缘由。如果你没有破我执和法执的性空见的智慧,也能够有上品位,也能入梵世天。梵世天是什么?梵世天就是色界天。梵天所管的就是色界天。欲界天,色界天,和无色界天,不是有三个天嘛,其中色界天归梵天所管,所以,梵世天就能够达到色界天以上的果位。为什么能达到色界天以上的果位?因为这个四无量里边的最后的平等舍,可以消除对自己的亲属的这种贪心,和对自己的怨敌的嗔恨心。能消除贪心和嗔恨心,就很容易修成禅定,修成禅定的最后的结果就是可以达到色界天以上的果位。我们讲了四无量的心,这个四无量就是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我们已经详细的讲完啦,现在我们要讲前面所说的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等四无量所修行的结果,就是在诵文当中所说的“能生梵世天”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所说的是四禅天的问题,要谈到这个所谓的梵世天,概括的说四禅天,第一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天,就是这样。这个第一禅到第四禅的果位是什么?他说这四个通过四禅修行,就如同前面所说的,从慈无量到舍无量的位置这四禅的修行中,就能证得四禅天的果位。但是这四禅的修行又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在藏文经诵当中说“舍杂欲苦寻喜乐,随业当生四谛中,大梵光音及遍净,广果天生与彼同”。意思是说,由于我们舍弃一切的杂欲的,这个对痛苦的嗔恨或者排斥,以及对欲天的喜乐的贪欲,就能够安住一心不乱的这种相续当中,由于这种业力,也就是不动业力的所执,我们就可以得到四禅天的这个地位,或者四禅天的境界。何为四禅天的境界?一个是大梵士的境界,一个是光阳天的境界,还有一个就是遍净天的境界,还一个就是广果天的境界。在这个里面说的“舍杂欲苦寻喜乐”就是舍弃一切杂染的欲乐之苦而寻喜乐,由于这个不动业的原故,能够得到四禅天的位置。这个道理是怎么得到的?仁达瓦大师是这样说的:“由于粗的分别心支分,对我们世间欲界的受用的这个强烈的贪欲,或者对怀恨之人的侵害等等断除,并且远离这个杂染的地方,去寻找安乐的清净处,内心一心修炼心的禅定的安乐方能得到。”这要通过五支来修行才能得到:第一是寻,第二就是思,第三是喜,第四是乐,第五是性怡静,大概这五支。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所说的寻和思﹑喜﹑乐﹑心怡静。每个四禅都有他共同的特点,禅定的特点就是一心不乱,或者一心等持,让自己的心安住在所入定的所缘当中,决不远离这个所缘,定在其中的这种修行,就叫做禅定。所以四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心怡静的这个特点。五支当中还有一个就是寻和思。寻和思在这里是怎么说的?寻、思过去的时候还有称它为觉和观之说,那么什么是寻思?就是用心当中的粗分心来寻,或者觉,就是寻求外喜乐,或者觉得还没有断除的这样的一种心叫做寻。思是什么?思就是说细微的这个分别心,或观察,在初禅的时候寻思二字仍然还有,也就是说粗和细的心仍然是存在的,所以它具有寻思。然后就是喜和乐,这喜和乐二字到底是什么?[初禅的时候欲界恶而奇,而身感乐受,(?????)](反复看不太理解,没敢改动。)这里边所说的实际上指的是在初禅的时候通过身轻安和心轻安所执的这样的一种感受,对这种感受的一种喜和乐称之为喜乐。他这里说的是欲界里边的[恶而齐受],就是身体,因为二轻安到来的时候,首先来的是身轻安。身轻安的意思就是整个身体里面通风了以后,整个身体里面的风自如了以后,会得到一种非常舒服的感受。那么这种无法形容而极其强大的感受,导致内心的心轻安,身轻安和心轻安生起的次第,在《掌中解脱》里面你也会看到,首先起的是身轻安,然后起的是心轻安。对身心轻安的这样一种喜舍,对这种感觉强烈的这种欢喜快乐的心念,那就叫做第一禅。这里也说到了这些事情,就是说欢喜和乐。第二,是第二禅,第二禅是什么?第二禅主要指的是在内心得到非常清净而明亮的禅定后,能断除这种寻思,断除一切微细和粗的分别心,断除一切细的粗的分别心。在这样的三摩地当中,他可以得到一种极大的欢喜心,这样的禅乐这就称之为喜。然后由于这样的安乐,在这种安乐当中一心不乱的入定,称之为乐。由此得到第二禅。第二禅根据《俱舍论》所说也有四支:一是舍;二是喜;三是乐;四是一心。什么是舍?所谓的舍,就是在二禅当中这个寻和思的这种沉默远离了之后,内心当中得到非常明亮之相,或者明镜之相,完了之后,它就形成一种无寻、无思,或者无觉、无观的这种状态。第一禅的时候仍然有一些粗的和细微的分别心,但是这个时候连任何一个粗和细微的观和觉都没有了。但是,在的这种状态当中,仍然有喜和乐。这个喜和乐和前面一样。由于在这样非常明镜的状态上入定的原故,产生这种禅定所生的喜,由于这样的安乐,这个喜所引来的这种受用,就是喜乐。然后是一心,就是跟前面一样,一心不乱就是锁定在目标当中一心不动。这样就是具有四支了,得到这个就是第二禅的境界。第三禅是什么?仁达瓦大师是这样说的,第三禅大概具有五种特点:一是行色;二是正念;三是正慧;四是受乐;五是一心净。其中第一个叫行色。什么是行色?这在藏文当中就是平等舍的意思。由于对苦和乐的爱憎之心完全断除了,因此就没有喜念,没有任何一种喜念,他的心已对亲属、或者对苦乐完全远离一切爱憎之心的分别,就是没有任何喜,住于平等当中。但是他有正念和正慧。什么是正念?正念我曾经讲过,就是把心放在那一个善念当中,如同在一个非常坚固的桩子上面,用这个非常坚固的绳子把这个大象绑起来,让它走不动一样,把心紧紧地绑在善念当中,这就叫正念。何为正慧和正智?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用分别观察的心来断除一切掉举和沉默等等,断除包括细微心和分别心等等。但这个时候还有一个事情,那是什么?受乐,但没有喜,喜和受乐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刚才所说的喜和乐,喜就是因为这种乐而生起欢喜心,或者非常强烈高兴的这种心态。乐是什么?[本身就是快乐和本身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所以第三禅的时候有乐受而没有喜。这个乐受是什么乐受?就是由于心一心不乱,安住在这个所缘境当中所产生的这种禅乐的乐受,一个是乐受,一个是乐受而产生的欢喜,欢喜没有了,就是乐受,这是第三禅的特点。然后第五支是什么?就是对所缘境的这个目标当中一心不乱之念。这个里边所说的行色,是说三禅之轻安,诸不苦不乐,就是说对苦的憎,对乐的贪等等一切远离,心里没有任何的对苦的憎恨、排斥和对乐的贪的这种寻求,或者对任何一种苦和乐的欢喜,或者不悦之感没有了。这是第三禅。第四禅是什么?在藏文当中说,它有四智:一是行色;二是念清净;三是非苦乐受;四是一种心静。这个时候他这里面有什么不同?行色是跟前面一样,因为他没有任何苦乐和喜与不喜之说,在这就没有了。第二,也和前面一样。但他没有了正念和正慧,我们在讲到这个禅定的时候,第八住心的时候,第九住心的时候,第八住心和第九住心之间,以前讲的时候讲过这个事情,就是说远离一切正知、正念。为什么?这正知正念那好比是一个必须过的通道,但是过完之后他就必须要抛弃掉。所以,达到了第八住心的时候,就要不作行,先要作行。作行用来干什么?先用正知、正念来作行,然后不作行,那不作行就全部都失掉了,也就失掉了分别心,而进入清净,而且这个时候连苦受和乐受的感觉也没有,非苦乐受,就是完全进入了一心当中,一切感受,一切分别心就全都远离。一心境,就是把你所有的心安住在这个所缘境当中。这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在这里有个很细微的区别,比如,我们修禅定的时候,其实只要到达了身轻安和心轻安以后,一般的心,大的心,在大的状况下是不会有任何的掉举和沉默的,这些是不会有的。但他这里面还有细微的很多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比如说,我们得到身轻安和心轻安的时候,感觉特别特别的快乐,特别的欢喜,又特别的有乐受,由于乐受而十分欢喜,而且享受乐受的这种强烈的对禅的贪欲是有的,那么在这个时候他实际上虽然不贪欲界的色受想行识,然而他还是贪禅乐,享受禅乐,并且有寻思,有粗分别心的寻和细分别心的思,对禅乐的粗和细的分别的寻和思仍然是有的。因为有了这个之后实际上虽然他的心大致是定的,可是细微心仍然是有很多的这种分别心,细微的分别心是有的,正因为如此禅定的同时,其实也可以观察,在甘丹大手印法里面也会讲到这件事情。他是怎么说的?他是这样说的:“如同在纯净的水里边小小的鱼儿,到处自由自在的转动一样,把自己的心大的状况入定在潜底下,用细细的思维来分别地观察我的所在”。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心的大的空间定的时候,细微的思维之所以能观察我,说明实际上他并不是完全入定的状况,而是在半定和半不定的状况下。比如说我们作观察修,实际上观修菩提心就是我们的一般的观察修,但得到了止观章的观察修的时候,那就已经不是一般的观察修了,而是在心的大的状况的定中,用细微的思维观察其中我和法的这种真相或者自性,如若什么也没有找到,就在一切落空的时候,在落空的状态下入定,就是这样一种方式。在这个里边,它们的区别是什么?第一禅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是有寻思的,在这里是有对乐受的寻思。第二禅的时候寻思就没有了,可是喜还是仍然有的,喜就是欢喜,得到乐受,他不是特意去用分别心来寻找乐受,而是由于禅乐而得到这种快乐的欢喜心。第三禅的时候欢喜心没有了,但是有乐受。达到了第四禅的时候,连乐的感觉都没有了,完全是入定。我可打个这样的比方,比方说我们看某一本书的时候,看不太入神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就是不但有这个看书的状态,而且希望看书的同时有一个很轻松的音乐在陪伴着,这个时候的看书是对它有特意的寻思。然后看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会有特别的对音乐的追求,或者放这个音乐,放那个音乐的念头,不放他也肯定没有特意去做的这种想法,因为他看书太入迷了。但是当他听到了好听的音乐,看书的时候由于听到了好听的音乐,而内心起强烈的欢喜心这是有的。不可以去选择什么,但是还是有欢喜,因为听见这个好听的音乐心里真高兴,听这个也挺好,但心没有去找。第三个阶段就好像是看书的时候,打个比方这不是禅定,在之后会有什么?连离苦和不高兴都没有,但是有快乐的感受。这种音乐他本身的性质好听。好听是好听,但是没有,只是感觉这真是好听,他太欢喜这没有,但是乐的感受是有的。等到真正的特别入迷的时候,在你身边跟你说话,你都听不着,晃动你的时候你还感觉不到。这是打个比方来说。四禅的区分这么来区别比较合理,仁达瓦大师在这方面好象讲的非常的仔细,虽然文字很多,但是表述的非常仔细。那么,修这样的四禅的经典,可以达到什么结果?第一禅修行的结果可达到梵天,梵天的境界就是大梵天境界。第二禅的结果是什么?第二禅的结果就是光阳天的境界。第三禅的境界是什么呢?就是无边天的境界。第四禅就是广果天的境界。但是仁达瓦大师在这个地方还说了一个事,他说这是一个粗略的大概的概念之说,如果细分的话,拣主要的说,如果细分的话第一禅可以分成为:初第一禅﹑中第一禅和大第一禅或后第一禅,这三个部分。(此处略)大梵有三个区别,这初,中,后这三个修行的成果,直到最后的四禅也分为初、中、后三个部分。比如说广果天的话就是略善,无量善和广善或者广果,他就这样的一个结果。那么细分的话把这个分成为十七天,色界十七天。通过四禅来可以细分为色界十七天,通过四禅的初、中、后的方式,可以细分为十七天,就不细说了。

  第五,是由于业力的轻和重的区分,对善和恶如何作取舍之理。他说了这样一个偈颂:

  “若恒修对治,德胜愍众生,此五行为善,不行为大恶。”

  这是什么意思?若修对治德圣明,众生行此五种行为,为善不行,为大恶。这个偈颂的表达方式不太一样,内容差不多是一个样的,表达的方式上,汉文更容易听懂,但是我还是用藏文来解释一下。藏文来解释是这样的,一是恒修,二是这里面对治。就是非常强烈的喜,一是恒——恒常,二是修,或者习。这里面用修来说的。但是,在藏文里边没有说用修来习的,是特别强烈的这种熟练,或者对他非常熟悉的意思,大概修是通过熟悉来说的。三是对治,就是有对治,或者没有对治。然后就是德和胜,然后就是是否有悲悯。那么这样一来,通过这个差别,善和不善各有五个,各有五种大和小的区分。意思是说:无论是善还是不善,比如说是不是一个恒常,如果是恒,善者善大,恶恒常者,恶大,修或者熟练善者,善大,熟练恶者,恶大。对善有对治,善有对治力,或者有阻力的话,会恶大;恶有对治力,善大。然后是德胜,就是善的功德胜过于恶的势力的话,就是大;或者,恶胜于善的话,恶大,或德、或者非德之间,就是谁胜谁大。还有就是悲悯,或者无慈悲心等等,也变成为善和恶的大和小的区分。等到“五行为善”。那么汉文里边是怎么表示的?先说善的五行,然后反之说恶的五行,“若恒修对治,德胜愍众生,此五行为善,不行为大恶”,这就是有这个,或者有这个的反面的,有五个。所以,这里边有一个问题,要细说,就是“不行为大恶”,“不行为大恶”这就有点不对,为什么呢?从藏文的表达方式来看,不仅仅是不行,而且是与他是相矛盾的方向,相反的这种,就是大恶。正和反的区分,就说是无善和无恶。正和反的区别来说是无善无恶。仁德瓦大师说:无论是善还是恶,一旦具备了五种特征以后,就变成了决定受报,这是第一。第二是受广大报,或者受众多报,所以称为大善,或者大恶。

  五个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是针对什么的?一是行为或者加行,二是动机,三是对治力,四是基础或者对象。第一,行为或者加行。对加行的特征而言,是恒常心,就是经常。无论是善还是恶,是经常性的,不是一次做了就算了,常常不间断的意思。

  第二,动念,就是动机,或者思维的特征,对恶而言,烦恼非常熟练,或者非常猛烈,贪嗔痴非常猛烈、非常熟练,怨心非常强烈的意思。对善而言,是非常强烈、猛烈的定解,或者信解,这就是对他有非常强烈,或者非常坚定的信念,或者信解,对善而言的,这就是从动机或者思维的特征。

  第三,对治力的特征,对善而言,就是没有任何烦恼能够阻挡或者阻止,或者对治其善,比如说我们坚定不移的依止佛宝、法宝、僧宝,对这件事,没有任何一个理由能说服自己不信,这个方面任何的对治力,那么就是这个。对恶而言,如果没有经过能破力、遮止力、对治力和所依力,四力忏悔的话,这个恶业就必然会非常强大,这是对恶而言的。对善而言,没有任何能够阻挡和妨碍的理由。

  第四,基础或者对象的特征,从对象的角度说,有两个部分,一是对象的所缘基础,二是功德的基础。所缘的基础,对恶而言,是虐待父母、虐待讲经说法的善知识、虐待有恩之人等等。之所以会产生强大的恶的主要的力量,比如说我们杀生的对象有大和小的区别,相比之下杀人恶就大,杀动物,或其它昆虫等恶相对就小一点。人当中,杀父母、善知识,恶业就很大,普通人的话,相对小一点。有这样的区分,这就是所缘对象上的区分。对善而言,供养,或者亲近,或者侍奉的对象,父母、善知识,或三宝等等,功德极大,一般的人就是小一点;或者对人就强大一些,对其它生命的布施功德就小一点,这是与恶是相反的。这是基本上比较好懂的了。

  比如在《菩萨本生鬘论》当中说,佛陀过去世曾经投生为熊和猴子的时候,由于不报恩德而遭受果报的许多典故中,就说过这样的事情。第二是功德基础,或者殊胜功德基础是什么?比如说对三宝,如果诽谤佛宝、法宝、僧宝,恶业就会极强大,完全胜过于任何一个其它的对象;如果你诽谤普通人的话,可能就不会这样大。对善知识,也会是这样。再比如,如果你杀罗汉,或者杀入定当中的一些修禅者等等,果报极大,如果不是这样的,就会小一些。如果供养而言,供养三宝,或者善知识等等功德极大,同样供养行者、修行者、修禅者,如阿罗汉等等功德也很大。总之,就是具有特殊功德者,那是强大。那么这和前面说的不相同的吗?不同,因为前面是从恩德角度说的,而这里是从功德角度讲,非常强大,以这个角度说,无论是善还是恶,对他做任何善、恶,果报都会变成很大的。因此说,你就应该行善,而不应该行恶。

  这里的愍众生,这也是前面所说的动机的问题,那么这个动机是什么呢?就是刚才所说的思维或者动机里面的烦恼强大。如果说反过来,为自己脱离轮回而行善者,功德小;为悲悯众生,远离痛苦获得安乐而修行,功德就大。

  这说是刚才所说的思维,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藏文里边没有出现愍众生这句话,可是,有一个跟他相关,熟练或者猛力,猛力心,有这样的一个问题,这里边所说的猛烈心,对恶来说是烦恼猛烈者,对善来说是菩提心广大等,对一切众生悲悯等等,也从这个角度说的话还是可以的。所以,我觉得这可能是由于他前先把五善行,反以说悲悯是自然合理的,如果把这个善恶,用藏文的偈颂方式来说,这句话就不合理了的,就是因为对恶,谈不上悲悯,是烦恼而然的,大概是这样,这就是这个偈颂的解释。所以,我们应该行大善,断除一切大恶,而精进勤奋修行。总之,他就说你做众多的不善者,行善极其少的时候,不应该不惧怕,应该恐惧才对。但是,你如果行广大善,而做恶者略少,你就是不用怕,就是说不应该怕行善,而应该怕作恶。为了说这句话,下面这四个就解释这个意思:

  雨盐碱少水,岂若泻江池 ,

  纵令微罪业,善大殄应知。

  如果将少量的盐,放在极少的水里,水会变得很咸,但是,如果把少量的盐放在江河或者池塘里边,是不会变咸的。同样,如果你具有前面所说的善恶的对治力,还有悲悯众生等等,具有这五个特征而行善的话,即便有微小的罪业,也没有办法征服大善,或者被消除掉。同样,反过来,如果我们行善很少,那么即使是少量恶业,也能够把我们这个微小的善,能够征服消除,能够影响。而大善对小量的恶而言,小的罪业是没有办法决断,或者断除掉大善。但是,如果善心是微小的话,那就随便可灭掉。

  仁德瓦大师对此是怎么解释的呢?就是说将少量的盐,放在少量的水里边,能够使水变咸;但是放在大河、大江当中,就无法变成咸的。同样,少量的罪业,没有办法改变或影响大的善,或者彻底断除;但是,如若善小的话,他就能够断除善。因此,我们应该行大善,不应行小善,何为大善,就是行善得要有连贯性,说是恒常修。

  因此,行善从行为当中要有连贯性,恒常性。从动机当中,要有大慈大悲心,为利众生而行善,不要为自己而行善,要有广大的心。对治力当中,一切恶要以四力忏悔罪障,而不要放松对治力。再有,就是对父母、上师、阿阇黎等有恩者和对三宝和罗汉等胜功德者,行供养、随喜、求转*轮、求住世间等等善行,如是行者,方能够行大善,所以应该如是行大善。

  第六,为断除五障,而讲此颂,说嗔掉等五个是生起禅定,或解脱的最大障碍,应该断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说:

  嗔掉举恶作,惛睡欲贪疑,

  如斯五盖贼,常偷诸善利。

  是说应该断除偷一切善的这个盗贼。首先解释“掉”,掉是对自己所爱之物,产生强烈欲望。接下来是“举”,就是对自己所做的恶产生非常强烈的兴趣。比如说念着“过去我在打猎的时候怎么好,怎么杀的、吃的”等等,老是念想这些事,然后使自己心中想起这些,心里边觉得太好了,如若现在没有产生这种强烈后悔,这就是“举”。下一个就是“嗔”,对自己心里不悦之物,发自内心的产生怒心和嗔恨心,就是嗔。“惛睡”,惛和睡是两码事,其中的“惛”是心非常的愚昧、非常的迷糊,由于内心不再往外想,内心里面非常愚昧的黑暗。由于沉睡的原故,不自觉的就进入沉睡。然后就是贪欲,欲贪就是对自己的吃的、穿的、美色等等非常强烈的贪欲的这种心,或者欲望。然后是“疑心”,就是对解脱道产生强烈的怀疑心。这样就是五个,为什么多出来一个?因为其中的掉举和恶作是动摇,是相同的,把他们列为动摇当中,掉举和恶作列为一个;嗔是第二个;然后惛和睡两个因为都是愚昧而致的,这两个算是一个;加上贪和疑,这样就是五法。

  还有一种说法是,掉举和恶作的来源是对自己的亲属产生强烈的欲望,所以动摇心和掉举心是相同的,所以掉举和恶作是一个。差不多是一样的;第二个就是惛、睡两个,就是因为不明朗、黑暗或迷惑的原故,就可以把他列为一个。另外,惛睡的主要原因就是吃得太多,人就会沉没,就会惛睡;或者,吃得太少,也会惛睡等等。产生惛睡的原因算是一个,这是在《俱舍论》中的一种说法。

  为什么一定要断除掉五盖贼?因为这些是修戒学、定学、慧学的阻碍,比如其中的贪欲或欲贪,还有一个嗔恨,他能够对戒学、对生起戒波罗蜜产生极大的阻碍,因为对所欲之物产生强烈的欲望,故无法守清净戒律,即便守了清净戒律之后,无法坚守住戒律圆满。惛睡也主要是禅定的障碍,因为他一旦入定的时候惛睡,就无法得到如法的禅定。掉举和恶作是能够令自己生起正确的智慧的主要障碍,对戒定慧都是阻碍的,其中有怀疑或者疑心,他是即对戒定慧三学都能妨碍,尤其是对禅定的智慧产生非常强烈的妨碍,因为他要得到止观双运的三摩他的最大阻碍,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因此,这个五盖贼,他会常常偷去一切广大善的利益,所以应该去掉它。

  有五罪胜法,信勇念定慧,

  于此应勤习,能招根力顶,

  这里边说的在加行道的当中,这个五力、五根、十力广大修行之力是这样的,前面说的这些是该断除的一切违缘和障碍,第二讲的是脱离轮回,到达永久安乐果位之力,那么这个就是解脱轮回苦,到达永久果位和相应的法是什么呢?有五个,一是信仰,二是精进或者勇,还有正念,还有一个是正定或者禅定,还有一个是智慧,这五个是最为重要的五法。勤修这五个,因为这样,能够得到十力根极其这个定等等,这个加行道当中的一切法。首先我们先看看信,这个里边所说的是最殊胜的法当中有信,坚定的信仰正行能起到什么作用?信仰对苦集灭道的四圣谛的解脱法,产生非常坚定的,信解,或者定解信,产生非常强烈的这种信任,或者相信,他就会使一个行者远离轮回苦,到达永久果位,首先你要深信不疑,能够可以离苦,也可以得乐,到达永久果位的涅槃,要若达到这个,最为主要的基础是什么?那就是信任有四圣谛,及其俗谛和真谛等等的一切道理。但这里说的谛,可能指的是这个四圣谛,因为苦集灭道四圣谛,那是脱离轮回,到达永久果位一切大小乘法的法则,或者一切大小乘法的法则就是四圣谛,那么对面的信任是第一个,能够到达无上果位的基础。第二是勇,就是精进。虽然你相信有涅槃果位,也相信四圣谛乃是唯一的颠倒的到达涅槃果位的法,但是若你对他不产生欢喜心,不产生兴趣,不产生强烈的悦之感的话,可能不会修,所以说要起精进心,精进心就是欢喜行善,就是喜于修善乃是精进,所以,勇不是因为不怕死、不怕行而勇,而是特别喜欢行,这样的一个勇敢精进。

 
 
 
前五篇文章

夏坝仁波切:亲友书讲记 第五讲

夏坝仁波切:亲友书讲记 第六讲

夏坝仁波切:亲友书讲记 第七讲

夏坝仁波切:亲友书讲记 第八讲

达真堪布:燃起觉性之灯

 

后五篇文章

夏坝仁波切:亲友书讲记 第三讲

夏坝仁波切:亲友书讲记 第二讲

夏坝仁波切:亲友书讲记 第一讲

夏坝仁波切:藏文本马鸣菩萨造《佛本生鬘论(佛所行赞)·

波卡仁波切:快乐之时的修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