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邹相美文:有感于云居禅师的“十种后悔” |
 
邹相美文:有感于云居禅师的“十种后悔”
有一学僧问云居禅师道:“弟子每做一事,事后总不胜懊悔,请问老师,为什么我有那么多的懊悔呢?” 云居禅师道:“你且先听我的十后悔:逢师不学去后悔;遇贤不交别后悔;事亲不孝丧后悔;对主不忠退后悔;见义不为过后悔;见危不救陷后悔;有财不施失后悔;爱国不贞亡后悔;因果不信报后悔;佛道不修死后悔。这以上十种后悔,你是哪里种后悔?” 学僧摸摸头脑,无可奈何地说道:“老师!看起来这些后悔,都是我的毛病!” 云居禅师道:“你知道既是毛病,就要火速治疗呀!” 学僧问道:“我就是因为不懂得治疗,所以恳请老师慈悲开示!” 云居禅师开示道:“你只要把十后悔中的‘不’字改为‘要’字就可以了,例如:‘逢师要学,遇贤要交,事亲要孝,对主要忠,见义要为,见危要救,得财要施,爱国要贞,因果要信,佛道要修。’这一字的药,你好好服用!” 看完这则故事,我不禁感慨万千。结合多年来的人生经历及心路历程,我对“十种后悔”亦有了新的认识与体悟。 【逢师不学去后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人的一生能够遇到各行各业的老师,的确是一种福祉。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被贬至滁州任太守。他时常闲游山水,并与附近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为好友。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亭子建成那天,欧阳修前去祝贺,为之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文章写成后,欧阳修张贴于城门,征求修改意见。开始大家只是赞扬,后来,有位樵夫说开头太罗嗦,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门上去看山。欧阳修一看,便恍然大悟,于是提笔将“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这一开头换成“环滁皆山也”这五个字。如此一改,则文字精练,含义倍增。对欧阳修而言,那个其貌不扬的山樵夫就是他的老师。 现实中,我们常常能碰到一些知识水平和经验能力比我们强的人,但很多情况下,我们不是虚心请教,而是嫉妒、避讳,往往错失各种学习的机会,等到那些可以为师的人走了,我们才懊悔不已。如果能放下架子,放下傲气,虚心求教,我们又怎能受此懊悔之苦呢? 【遇贤不交别后悔】“乐交诤友,善交意友,不交损友”,“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一个人能交到称心如意的朋友乃人生之一大幸事,若能交到贤达的善友,那更是幸福之至。唐朝时的宰相魏征,因直言纳谏而多次得罪唐太宗,几次差点被处死。公元643年,魏征病逝时,唐太宗流着眼泪难过地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在唐太宗心里,魏征是一位良臣,更是一位贤达的朋友。 现实中,我们往往对那些直斥自己缺点或劣行的朋友置之不理,甚至不愿继续与之交往,等到失去之后,才明白犯下的错误,但为时已晚。如果我们能学会倾听,接纳良言,以真诚之心对待那些在乎我们的朋友,又岂会受此懊悔之苦呢? 【事亲不孝丧后悔】《善生经》云:“善生,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善生,夫为人子,当以此五事敬顺父母。”佛教里,诸佛子要以“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为准则,佛陀将“报父母恩”放在第一位,责斥忘恩负义者禽兽不如,强调供养、孝顺父母为人子女的责任,包括出家的僧尼,也应尽此职责。孝顺必须是长期的,而不是一时的。孝顺父母应该长期不断的奉养,使其无缺,而不是一时的情绪喜恶。 现实中,我们常常忽视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训诫,并未将孝顺父母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有很多人,在父母有生之年未尽儿女之义务,等到二老去世了又哭哭啼啼、风光大葬。所谓“生前一滴水,胜过死后百重泉”,如果我们能在父母生前多做孝顺之事,多说孝顺之语,又怎会受此懊悔之苦呢? 【对主不忠退后悔】在古代,“忠臣不事二主”是每一位臣民理应恪守的承诺。在现在,在尽忠这一方面,很多人还不如猫狗,“过河拆桥”的故事屡见不爽。比如,一个人现在一家公司工作,掌握了很多内部机密,后来跳槽后,他将那些机密当作新单位的“见面礼”,这就是典型的“不忠”了。等到有一天,他不再从事原来的行业,回想起以往所做的事情,不禁懊悔不已。但那又有何用呢?因为一己私欲,出卖了良知,置职业道德于不顾,真让人心寒啊!现在我们回头看以往臣民对君王的忠心,都觉得是愚忠,是这样的吗?如果我们都将“忠”作为为人处事的一个标准,这个社会也就更加稳定,人民也就更加团结了。 【见义不为过后悔】抗美援朝时期,罗盛教为了救一个落水的孩子,英勇献身;年方14岁的赖宁为了扑灭突发山火,挽救山村,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后遇难……见义勇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然而,在时下复杂的社会里,见义勇为的人退缩了,害怕损害自身利益、害怕外界的非议,很多人在见义不为之后,饱受内心的折磨。如果我们都能坚持正义、坚守正信,“该出手时就出手”,又岂会受此懊悔之苦呢? 【见危不救陷后悔】“非典”期间,小汤山医院里的所有医护人员,随时都会染上SARS病毒,面临死亡的考验,但他们依然坚守着,用满腔的热情,将病危的患者从死神中抢夺过来;汶川大地震时,赶去救援的队员们随时可能遭遇灭顶之灾,然而他们依然坚守阵地,在废墟和残垣断壁中搜救不幸者……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危险随时会降临到我们头上,见危即救理应是我们最基本的操行。而现在呢?见到身处绝境的人,绝大部分人选择了观望和唏嘘,敢于出手救助的没有几个人。这是社会发展的悲哀?还是人类自身的悲哀?如果我们不当冷眼的旁观者,不当漠然的“看客”,又岂会受此懊悔之苦呢? 【有财不施失后悔】在佛教里讲到“六度万行”,布施为“六度”之首,又分法布施、财布施和无畏布施。唯有常行布施之道,方可提高佛法的修为。很多人有能力通过布施做功德时不做,等到失去这一机缘时又后悔不已,但已无济于事。现代社会人们的经济水平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贪欲也比以往更加重,变得比以往更吝啬,连小恩小惠都不愿意施舍给需要帮助的人们,更别说是做慈善事业了。等到明白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时,才为以往的贪欲与吝啬懊悔起来。如果我们能够日行一善,发无上菩提心,将布施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又怎能受此懊悔之苦呢? 【爱国不贞亡后悔】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南宋诗人陆游诗曰:“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作为国人,不爱自己的国家,不对自己的国家忠贞,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试想,国破家何在?有国才有家啊!等到失去国家了,才捶足顿胸,懊悔不已,这又有何用呢?亡国奴的滋味,不是好受的啊!我们往往只知向国家索取,却不知为国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我们都能把国家看成自己的家园,看成自己的家庭,用心呵护它,齐心护持它,又岂会遭受国破家亡的灾祸呢? 【因果不信报后悔】《佛说三世因果经》载曰:富贵皆由命,前世各修因,有人受持者,世世福禄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冥冥之中,我们的命运似乎早有安排,但命运还是掌握在我们的手中,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有的人不信因果,一意孤行,我行我素,最终受到果报。如作奸犯科之徒、穷凶极恶之徒、道貌岸然之徒,最后无不吃下自己种下的苦果。如果我们都能明晓因果之说,深信因果,就不会在遭遇报应时懊悔不已了。 【佛道不修死后悔】“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佛祖为我们指明了证悟般若的通途和方法,唯有精进修持佛法,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才是大丈夫之行。很多人这一生,混混沌沌,浑浑噩噩,没有明确的人生方向。而深谙佛法的人则能熟知自己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台湾星云法师在《星云文集》中说,“不信仰佛法,不修行人格道德的人,死亡大限一到,就会慌乱无依,后悔莫及了。”如果我们都能在浩瀚如海的佛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修行法门,并精进修持,定能传佛心灯,续佛慧命,活得自在轻安,也不会因不修佛道而懊悔不已了。 云居禅师所说的“十种后悔”,实际上是在告诫我们要坚持正言、正行,也是在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乃至明心见性、了生脱死的法门,即是:逢师要学,遇贤要交,事亲要孝,对主要忠,见义要为,见危要救,有财要施,爱国要贞,因果要信,佛道要修。若能践行此“十要”,则能福慧双修,得大自在。 (邹相,2010-3-19于郑州,刊载于《安徽佛教》2010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