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邹相美文:参观寒山寺有感 |
 
邹相美文:参观寒山寺有感
2010年10月31日上午十一时,因机缘巧合,我有机会到著名的佛教寺院寒山寺参观。期间,有幸与寒山寺知客演航法师相见,了解了一些寒山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随后,在慧隆法师的引导下,我们一起参观了寒山寺的各处风景名胜、人文古迹,以及新建的诸多建筑。在参观完这座园林式寺庙后,我不禁感慨万千,为寒山寺的厚重文化积淀称道,也为寒山寺近年来的发展拍手称快。现将参观期间的点滴记录如下,与同修们分享这一文化圣地的殊胜之处。 一、寒山寺的起源及发展 据宋代的《吴郡图经续记》、《吴郡志》等典籍记载,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502年~公元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贞观初年,有号“寒山子”的僧人“来此缚茆以居”。唐玄宗(公元685年~公元762年)时,著名禅师希迁(公元700年~公元790年)“于此创建伽蓝,遂题额曰寒山寺”,这是“寒山寺”定名的开始。随后,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公元762年)时,著名诗人张继(公元753年进士)避居吴地,乃作《枫桥夜泊》一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该诗作传世后,“天下传诵,黄童白叟皆知有寒山寺也。” 据《寒山寺》(苏州寒山寺 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记载:“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节度使孙承佑重建七层佛塔。这是继普明塔之后又一次有文字明确记载的寒山寺宝塔。到南宋建炎年间,南北纷争,地方不宁,寒山寺遭溃军肆意蹂践,墙倒屋塌,寺僧隐匿。不久,绍兴四年,有法迁长老经过十二年惨淡经营,重修栋宇,再建佛塔,又新建水陆院。修复后的寒山寺,其规模气势远胜往昔。元末,寒山寺及其佛塔再次毁于战火。明初洪武间,僧人昌崇又重建寒山寺。到永乐三年,僧人深谷昶公,继续修葺寒山寺,寒山寺面貌一新……清道光年间,由于误食毒菌,‘寺僧老者弱者,主持者过客者140余人,忽一日尽死’。寒山寺由此一蹶不振,这是寒山寺近代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劫难……日军寇据苏州时,寒山寺殿堂屋舍一度沦为日军仓库马厩。至1949年苏州解放时,名闻海内外的千古名刹,已是一片凋零。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逐渐修缮恢复。世纪交替之际,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各项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寒山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纵观寒山寺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多灾多难的寒山寺历经了千余年的风雨洗礼之后,依旧傲立世间,向世人诉说着它的故事…… 慧隆法师告诉我们,寒山寺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游客香客的人数也日益攀升,亦为海外宗教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漫步在千年古刹寒山寺,我们感到浑身清爽,这里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及现代文明成果,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也领略到了江南园林式古寺的风采。 二、寒山寺的庙宇建筑及“大钟大碑” 我们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面朝西的方方正正的照墙,临河而立,庄严厚重。来往的游客都争先恐后地在题有“寒山寺”三个朗正大字的照墙前合影留念。可惜那天我们没带相机,要不然肯定得留下一张照片。寒山寺与其他寺院不同的是,它没有严格的中轴线,照墙和山门是一线相承的,而后面的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幸好照墙后面的寺院平面图给我们一个直观、立体的引导。 慧隆法师告诉我们,寒山寺历年来一直不追求布局的左右均衡,现在的寒山寺依然继承了这一布局格式,包括新建的普明塔院,则是按照南北向中轴线布局,使得寺内看起来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到了天王殿,一幅笔法苍劲的对联进入我们的视线,仔细一看,才知是原寒山寺方丈、现在的主法老和尚性空法师撰写的一幅对联:“大肚鼓圆,能容天下难容事;满腔欢喜,迎接世间有缘人。”可谓是意味深远,禅味十足。天王殿内,四大天王雄壮挺拔,法相威严,以凛然不可侵犯的姿势,捍卫着这所千年古刹。 穿过一个古木参天的小庭院,我们到了大雄宝殿。只见殿宇门桅上高悬“大雄宝殿”四个字的匾额,殿内中间高大的须弥座用汉白玉雕琢砌筑,晶莹洁白,座上安奉着释迎牟尼佛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态安详,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侍立两侧。殿内两侧的靠墙,则供奉着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十八尊精致的鎏金罗汉像。昔日赵朴初居士在参访寒山寺后,撰书楹联一幅:“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足以见出寒山寺的殊胜之处。 因为时间匆忙,我们很快参观了寒山寺藏经楼、法堂、寒拾殿等主要殿宇。在藏经楼南侧,有一座六角形重檐亭阁,这就是以“夜半钟声”名闻遐迩的钟楼。那响亮的钟声不绝于耳,回音缭绕,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一路走来,我们感觉到寒山寺内到处是青翠的绿意,或参天的柏树,或古朴的银杏,或洒脱的竹林,处处是沁人心脾的暖意。最让我们感叹的是,寺里面还有花园式的假山,引来小孩子们的戏耍和嬉闹,希望不会打扰到师父们的清修。 当慧隆法师带着我们到达“大钟大碑”时,我们不得不为眼前的景象所惊呆了。在此之前,我已经在网上查询过“寒山寺大钟大碑园”的详细介绍,但当自己到达园区,见到真正的大钟、大碑时,还是为其壮观雄浑的阵势所折服。“不愧为入选‘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大佛钟与诗碑!”我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称赞道。从“大钟大碑”前面的导引文字可以看出:寒山寺大佛钟重达108吨,最大直径为5.242m,高为8.608m,外形设计为唐代风格,钟面铭文是一卷七万余字的《大乘妙法莲花经》;而名为《枫桥夜泊》的双面“石刻大碑”高为15.855米,碑身尺寸为“10.215m×5.319m×1.281m”,碑身正面镌刻着清代俞樾所书《枫桥夜泊》诗,背面则刻有乾隆御笔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真让人叹为观止!我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之情,在大佛钟殿内撞响了那重达108吨的“大钟”,“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据悉,寒山寺每年举行“除夕夜听钟声”活动,每年的除夕之夜,中外游人云集寒山寺,聆听钟楼中发出的一百零八响钟声,在悠扬的钟声中辞旧迎新,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为何是108声钟响呢?在佛教中提到,我们这些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响108次,代表消除我们一年之中的所有烦恼。 三、寒山寺做出的济世之举 从寒山寺内的各种宣传标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寒山寺一直致力于慈善与文化交流活动,同时注重培养佛门居士,增进了僧俗二众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寺里,我们能看到居士们的身影。慧隆法师告诉我们,很多居士都是寺里的义工,白天在寺里帮忙,晚上就各自回家。看到他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内心的充实和自豪。 自198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后,寒山寺与海内外佛教团体及友好人士的往来也更加密切。包括日本、美国、加拿大、巴西、韩国、新加坡等几十个国家在内,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朝圣团体、观光人士先后来访寒山寺。而被誉为“佛门铁笔”的原寒山寺方丈性空法师也曾多次率团访问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最近几年,寒山寺在秋爽大和尚的领导下,广结胜缘,普洒甘露,使得寒山寺成为苏州市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这正应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似求兔角”这句偈语,凸显了佛教文化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重要角色。 从“寒山寺青年佛学社”到《寒山寺》佛刊,从寒山寺佛学网站到寒山寺文化论坛,寒山寺一方面秉承佛教“自觉觉人,自利利他”的优良传统,一方面相时而动、应机说法,逐渐将佛教文化中“慈悲”、“平等”、“觉悟”的思想传播出去,解除众生的无明与烦恼,寻得自在洒脱的清净心。这,正是济世之举。 寒山寺虽然占地不广,但里面蕴含的文化却源远流长;寒山寺里的僧众人数虽然不多,但里面的佛事活动却从未间断。离开寒山寺时,我朝着这座园林式的千年古刹,深深地鞠了一躬…… (邹相,2010-11-1于郑州,刊载于《寒山寺》2011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