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智敏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 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卷八 |
 
智敏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 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卷八 敬礼至尊①成就大悲诸善士足。 ①成就大悲诸善士:菩萨大乘僧。 ①如是恒长修习生死种种过患,见②一切有如同火坑,欲证③解脱息灭惑苦,由此希求策逼其意,学三学道,能得解脱脱离生死。又此解脱无所退失,④非如善趣,⑤然所断过及所证德仅是一分,故于自利且非圆满,由此利他亦唯少分,后佛劝发⑥当趣大乘。故具慧者,理从最初即入大乘。如《摄波罗蜜多论》云:「无力引发世间利,⑦毕竟弃舍此二乘,一味利他为性者,⑧应趣佛乘由悲说。」又云:「知乐非乐等如梦,见痴过逼诸众生,舍弃利他殊胜业,此于自利何精勤。」如是见诸众生堕三有海与我相同,盲闭慧眼不辨取舍,履步蹎蹶不能离险,诸有成就佛种性者,不悲愍他,不勤利他不应正理。即前论云:「盲闭慧目步蹎蹶,欲利世间有佛种,何人不起悲愍心,谁不精勤⑨除其愚。」当知此中,⑩士夫安乐,士夫威德,士夫胜力,谓能担荷利他重担,唯缘自利共旁生故。故诸大士本性,谓专一趣注行他利乐。《弟子书》云:「易得少草畜亦食,渴逼获水亦欢饮,士夫此为勤利他,此圣威乐士夫力。日势乘马照世游,地不择担负世间,大士无私性亦然,一味利乐诸世间。」如是见诸众生众苦逼恼,为利他故而发怱忙,是名士夫亦名聪叡。即前书云:‘见世无明烟云覆,众生迷堕苦火中,如救头然意勤忙,是名士夫亦聪睿。」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乐本源,能除一切衰恼妙药,一切智士所行大路,见闻念触,悉能长益一切众生,由行利他兼成自利,无所缺少具足广大善权方便。有此大乘可趣入者,当思希哉,我今所得诚为善得,当尽所有士夫能力,趣此大乘。此如《摄波罗蜜多论》云:「净慧引发最胜乘,能仁遍智从此出,此是一切世间眼,具足照了如日光。」由种种门观大乘德,牵引其意起大恭敬,而当趣入。 ①如是恒长修习生死种种过患……脱离生死:谓修习生死过患,得如理如量之定解。希求解脱,学三学道,能得解脱生死。 ②一切有:三有。 ③解脱:涅槃。 ④非如善趣:非如下士增上生,虽生善趣,而有退失。 ⑤然所断过及所证德仅是一分:《略论释》(六O九页):“即证阿罗汉亦仅有断德之一分,不能证得法身,及未能断所知障。” ⑥当趣大乘:当趣入大乘究竟圆满之道。 ⑦毕竟弃舍此二乘:故毕竟弃舍此二乘之心量,非舍二乘解脱之道。 ⑧应趣佛乘由悲说:《略论》中译作“能仁所示大悲乘”。大悲为入大乘之门。 ⑨除其愚:除世间一切愚。 ⑩士夫安乐:士夫内心安乐。“士夫”即下文“见诸众生众苦逼恼,为利他故而发怱忙,是名士夫”。 利乐:《略论释》(六一O页):“利即指现前利,乐指究竟乐。” 此圣威乐士夫力:《略论释》(六一一页):“所感威德、安乐、胜力,均超一切。”士夫力:士夫胜力。 日势乘马照世游:《略论》中译作“如日照世驾威光”。 《略论释》(六一一页):“如日轮照世界,不自言疲。” 《广论译释》:“乘骑七马拉车之威日,(徧照世间一切,速疾)而游行四大洲,驱除各方的黑暗,不怕艰难而担负起这样的重任游行世间。” 地不择担负世间:如大地不拣择,担负一切世间。《略论释》(六一一页):“大地载世间,亦不择物。” 聪叡:《略论》作“善巧”。 由是因缘于大士道次第修心分三:一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三既发心已学行道理。 今初 如是若须趣入大乘,能入之门,又复云何。此中佛说二种大乘,谓波罗蜜多大乘与密咒大乘,除此更无所余大乘。于此二乘随趣何门,然能入门唯菩提心。若于相续,①何时生此,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在声闻等地,退失大乘。②大乘教典多所宣说,③即以正理亦善成立,故于最初入大乘数,亦以唯发此心安立,后出大乘亦以唯离此心安立。故大乘者,随逐有无此心而为进退,如④《入行论》云:「发菩提心刹那后,诸囚系缚生死狱,然应称为善逝子。」⑤又云:「今日生佛族,今为诸佛子。」此说发心无间,即为佛子。《圣弥勒解脱经》云:「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刚宝石,然能映蔽一切胜妙金庄严具,亦不弃舍金刚宝名,亦能遣除一切贫穷。善男子,如是发起一切智心,金刚宝石,纵离修习,然能映蔽声闻独觉,一切功德金庄严具,亦不弃舍菩萨之名,能除一切⑥生死贫穷。」此说虽未学习胜行,然有此心便名菩萨。龙猛菩萨云:「自与此世间,⑦欲证无上觉,其本菩提心,坚固如山王。」《金刚手灌顶续》云:「诸大菩萨,此极广大此最甚深,难可测量,秘密之中最为秘密,陀罗尼咒⑧大曼陀罗,不应开示诸恶有情。金刚手,汝说此为最极希有,昔未闻此,此当对何有情宣说。金刚手答曰:曼殊室利,若有正行修菩提心,若时此等成就菩提心。曼殊室利,尔时此诸菩萨行菩萨行,行密咒行,当令入此大智灌顶陀罗尼咒大曼陀罗。若菩提心未圆满者,此不当入,亦不使彼见曼陀罗,亦不于彼显示⑨印咒。」故法虽是大乘之法,不为满足,最要是彼补特伽罗入大乘数。 ①何时生此:何时生菩提心。 ②大乘教典多所宣说:教证。 ③即以正理亦善成立:理证。 ④《入行论》:《入行论·赞菩提心功德品》卷一。 ⑤又云:见《入行论·受持菩提心品》卷三。 ⑥生死:谓世间。 ⑦欲证无上觉,其本菩提心:欲成佛,其根本为菩提心。 ⑧大曼陀罗:坛城。 ⑨印:手印。 又大乘人依菩提心,假若此心仅有解了,①大乘亦尔。②若有此心德相圆满,则其大乘亦成真净,故当勤学。如《华严经》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当获定解,故更释之。此如水粪及暖土等,与稻种合为稻芽因,与麦豆等种子相合为彼芽因,故是共因。如麦种子任会何缘,终不堪为稻等芽因,故是麦芽不共之因。由此所摄水粪等事,亦皆变成麦芽之因。如是无上菩提之心,佛芽因中犹如种子,是不共因。解空之慧,如水粪等是三菩提共同之因。故③《上续论》云:「信解大乘为种子,慧是能生佛法母。」谓菩提心如父之种,证无我慧如同慈母。如父是藏人,决定不生汉、胡等子,父是子姓决定之因,母是藏人生种种子,故是共因。龙猛菩萨云:「诸佛辟支佛,诸声闻定依,解脱道④唯汝,决定更无余。」此赞般若波罗蜜多,声闻、独觉亦须依此,故说般若波罗蜜多为母,是大小乘二子之母,故证空慧,不能判别大乘小乘,以菩提心及广大行而分判之。《宝鬘论》云:「诸声闻乘中,未说菩萨愿,大行及回向,何能成菩萨。」此说不由见分,当以行分。如是证空性慧,尚非大乘不共之道,况诸余道,故若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正修习,仅于起首,略忆文句,而于⑤余道微细一分,多殷重修,显然于法知见太浅。总如生子俱须父母,道支圆满亦须方便、智慧二品。特须方便上首发菩提心,智慧上首通达空性。⑥设修一分而未全修,若唯希求解脱生死,于奢摩他须莫误为毗钵舍那,善修无我空性之义。然若自许是大乘者,是则必须修菩提心,⑦如慈尊云:「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灭。」以慧遮止堕生死边,以悲遮止⑧堕寂灭边,慧不能遮堕寂灭故。不堕有边,小乘有故,菩萨道者,正所断除,堕寂边故。 ①大乘亦尔:依文解义,唯是虚名。 ②若有此心德相圆满:《略论》:“倘彼有一性相完全之菩提心。” 《略论释》(六一六页):“具菩提心之性相,《现观庄严论》有偈云:‘初、解义菩提,二、造作菩提,三、真实菩提。’须具此三者,乃为完全菩提心。” ③《上续论》:《略论》作《宝性论》。 ④唯汝:唯般若波罗蜜多证空慧。 ⑤余道:气脉、明点。 ⑥设修一分而未全修,若唯希求解脱生死:指二乘人应善修无我空性。 ⑦如慈尊云“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灭”:《现观庄严论》:“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智:智慧分。悲:方便分。 ⑧堕寂灭边:沉空滞寂。 解佛密意①堪为定量诸佛子等,若有如此宝贵之心,于内生起执为希有,叹生如此希有妙道;若内心生②愚夫所爱微分功德,则不执为如是希奇。③《入行论》云:「余自利不起,利益有情心,此希胜心宝,先无今得生。」④又云:「岂有等此善,何有此知识,岂有如此福。」⑤又云:「谁发胜心宝,即礼彼士身。」⑥又云:「从摇正法乳,出此妙醍醐。」此说是出佛语心藏胜教授故。是故吉祥阿底峡尊持中观见,金洲大师持唯识中实相之见,然菩提心依金洲得,故为师中恩最重者。⑦若有了解圣教扼要,观此传记,于道扼要有大了解。若勤修此生真实心,虽施乌鸦少许饮食,由此摄持亦能堕入菩萨行数,若无此心,纵将珍宝充三千界而为布施,亦不能入菩萨之行。如是净戒乃至智慧,修诸本尊脉息明点等,皆不能入菩萨之行。犹如世说⑧刈草磨镰,若此宝心未至扼要,任经几久励修善行,无甚进趣,如以钝镰刈诸草木。若令此心至于扼要,亦如磨镰虽暂不割使其锋利,其后刈草虽少时间,能刈甚多。一一刹那亦能速疾净治罪障,积集资粮,虽微少善能令增广,诸将尽者能无尽故。⑨《入行论》云:「大力极重恶,非⑩大菩提心,余善何能映。」又云:「此如劫火一刹那,定能烧毁诸罪恶。」又云:「若思为除疗,诸有情头痛,具此利益心,其福且无量。况欲除一一,有情无量苦,欲为一一所,成无量功德。」又云:「余善如芭蕉,生果即当尽,菩提心树果,恒无尽增长。」 ①堪为定量:如理如量,达到标准的。 ②愚夫所爱微分功德:指禅定、神通。 ③《入行论》云:“余自利不起,利益有情心,此希胜心宝,先无今得生。”:语出《入行论·赞菩提心功德品》卷一。 汉译《入行论》:“反是绝不求自利,唯为利益诸有情,殊胜菩提心妙宝,空前希有始诞生。” 《入行论广解》:“余诸有情,虽为自利,尚未有刹那顷,起如是心,诸菩萨众,为一切有情,成办安乐,断除痛苦,欲求成佛,此超胜妙宝之心,空前希有,于焉诞生。”(促成众生成佛之无量功德。) ④又云“岂有等此善,何有此知识,岂有如此福”:语出《入行论·赞菩提心功德品》卷一。 汉译《入行论》:“如此善心何能匹,如斯善友何可得,如斯福德何能及。” 《入行论广解》:“是故于彼所有昧于苦乐方便之有情,匮乏安乐,具多痛苦,能以增上生及决定胜之一切安乐,令其满足,截一切痛苦之流,除一切愚疾之暗,具如是作用之(菩提)心,此外有何善法,可与相匹?成办一切利益,救护一切灾害,有何亲友能似彼乎?于一切应取舍处,悉无倒教示,有何福德能似彼者?余无能及,故于发菩提心,应励力也。” 《译注》译作“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 《译注》解云:“在这世间上,哪有和这相等的善行呢?哪里找得到像这样的善知识呢?哪有比菩提心更广大的福德呢?” ⑤又云“谁发胜心宝,即礼彼士身。”:语出《入行论·赞菩提心功德品》卷一。 汉译《入行论》:“谁具胜义妙宝心,于彼之身当敬礼。” 《入行论广解》:“若谁补特伽罗,发起胜义妙宝心者,于彼之身,应三门恭敬顶礼。” ⑥又云“从摇正法乳,出此妙醍醐。”:语出《入行论·受持菩提心品》卷三。 汉译《入行论》:“搅正法乳成酥酪,此是醍醐无上味。” 《入行论广解》:“此发心者,是以闻思慧杵,善搅契经正法广大乳海,而出之精华,能生酥酪精汁,具足生一切利益之美味与大力,故咸应于此致力也。” ⑦若有了解:若要了解。 ⑧刈:音“YŒ,艺”。 ⑨《入行论》:《入行论·赞菩提心功德品》卷一。 ⑩大菩提心:圆满菩提心。 又云“此如劫火一刹那,定能烧毁诸罪恶。”:语出《入行论·赞菩提心功德品》卷一。 汉译《入行论》:“菩提妙心犹如劫尽火,刹那能焚诸罪尽无余。” 《入行论广解》:“发心摧罪具大能力,如劫尽火,初禅以下诸器世间悉能焚毁,若发心者,于诸应堕地狱重罪,一刹那间,定能焚毁故。定受之业,彼尚能摧,况不定业。” 又云:见《入行论·赞菩提心功德品》卷一。 成无量功德:指佛果。 又云:见《入行论·赞菩提心功德品》卷一。 余善如芭蕉,生果即当尽:《入行论广解》:“不为菩提心所摄持之诸余善法,犹如芭蕉,即生果已不能再生即便凋尽。” 第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分四: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二修菩提心次第,三发起之量,四仪轨受法。 ①初中有三,初从四缘发心道理者。一若见诸佛及诸菩萨难思神力,或从可信闻如是事,依此发心,谓念②所住所修菩提有大威力。二虽无如是若见若闻,而由听闻依于无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发其心。三虽未闻法由见菩萨正法将灭,便作是念而发其心,谓念如是正法久住,能灭无量有情大苦,我为令此菩萨正法久安住故,定当发心。四虽未观见正法欲灭,然见恶世上品愚痴,无惭无愧嫉姤悭等,便作是念,于此世中虽于声闻独觉菩提能发心者,尚属难得,况于无上菩提发心。我且发心余当随学,见难发心而发其心,共为四种。发心之理,论说于大菩提发心,故是发心欲证菩提。由何缘者,初由见闻希有神变生希有想,念我当得如是菩提。第二谓从说法师所,闻佛功德先生净信,次于此德发欲证心。第三谓由不忍大乘圣教迁灭,于佛妙智发欲得心。此中由见圣教不灭则能灭除有情大苦,亦缘除苦而发其心,然其发心主要因缘,是由不忍圣教寝灭,若不尔者,则与下说依悲发心有重复过。第四由见此心大利极为希贵,正由此缘之所激动,便于佛所发欲得心。又此发心,由于菩提发欲得心而为建立,非就所为而为安立。若不于佛功德修信,则于佛位不希证得,不能灭除于办自利执唯寂灭为足之心。若由修习慈悲门中,见于利他须大菩提,欲得佛者,此能遮遣于利他中执唯寂灭为足之心,不能遮前满足执故,又无余法能遮彼故。又于自利执唯寂灭为足之心,非不须遮,以于小乘唯脱生死,唯有一分断证功德,其自利义不圆满故。又此虽脱三有衰损,然未解脱寂灭衰故,又经宣说圆满自利是佛法身故,故于佛德净修信已则能观见,况云利他即办自利,若不得佛亦必不可,是为不退小乘最大因缘。又③前所说初二发心,曾未见说慈悲所引,诸余经论亦多仅说见佛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得成佛之心名曰发心。又说④誓愿安立一切有情成佛亦名发心。故此二中,虽一一分亦应预入发心之数。圆满一切德相发心者,仅见利他必须成佛,引起欲得成佛之心犹非满足,即于自利亦见成佛必不可少而引欲得。⑤又此亦非弃舍利他,亦须为求利益他故,《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此说双求菩提与利他故。 ①初中有三,初从四缘发心道理者:《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当知菩萨最初发心,由四种缘、四因、四力。”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八八页):“四缘四因四力者:建立义是缘义,顺益义是因义。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五卷十二页)即于如是诸因缘中,若令发心坚固不动,有胜堪能不可屈伏,即此因缘,转名为力。”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云何四缘?谓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见诸佛及诸菩萨,有不思议甚奇希有神变威力。”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八九页):“有不思议甚奇希有神变威力者:神变有三种:谓神境神变,记说神变,教诫神变。如《威力品》释。(陵本三十七卷十九页)如是神变,由成所作,名不思议。《决择分》说:谓如是如是如来,同界同智,势力勇猛,住无漏界,依此转依,能作一切有情义利,如是不可思议。(陵本七十四卷十页)依定自在,随其所欲,一切事成,胜于其余,胜诸世间同意所许,故名甚奇希有。”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或从可信闻如是事。既见闻已便作是念:无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见所闻不可思议神变威力。”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八九页):“令安住者及修行者者:此说诸佛得定自在。心调柔故,名安住者。善修心故,名修行者。”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由此见闻增上力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发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发心缘。” “或有一类,虽不见闻如前所说神变威力,而闻宣说依于无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萨藏教,闻已深信。”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O页):“微妙正法菩萨藏教者:谓于十二分教中方广一分,唯菩萨藏。即于是中宣说一切诸菩萨道,为令修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十力、无畏、无障智等一切功德,是名无上菩提微妙正法。闻已深信者:谓诸菩萨具多胜解,于真实义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乐。如《力种性品》说。(陵本三十八卷七页)”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由闻正法及与深信增上力故,于如来智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菩提心。是名第二初发心缘。” “或有一类,虽不听闻如上正法,而见一切菩萨藏法将欲灭没,见是事已,便作是念:菩萨藏法久住于世,能灭无量众生大苦,我应住持菩萨藏法,发菩提心;为灭无量众生大苦。”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O页):“见一切菩萨藏法将欲灭没者:谓十二分教方广一分,及所余分菩萨藏摄者,是名一切菩萨藏法。若诸有情世间由见浊故,有情多分造立众多像似正法,虚妄推求邪法邪义,故说正法将欲灭没。能灭无量众生大苦者:谓如《能断金刚般若经》说:‘若胎生、若卵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如是一切,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此说菩萨要依菩萨藏法,得微妙智,方能成办如是不思议事,是故说言能灭无量众生大苦。”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由为护持菩萨藏法增上力故,于如来智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菩提心。是名第三初发心缘。” “或有一类,虽不观见正法欲灭,而于末劫末世末时,见诸浊恶众生身心,十随烦恼之所恼乱。谓多愚痴、多无惭愧、多诸悭嫉、多诸忧苦、多诸粗重、多诸烦恼、多诸恶行、多诸放逸、多诸懈怠、多诸不信。”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一页):“末劫末世末时者:谓于尔时正法欲隐,是名末时。于是时中,为显诸行生灭,三世差别,是名末世。若复为显彼时久远,假设譬喻计算数量差别,是名末劫。当知此中时是总称,世是其位,劫是其数,如是差别。诸浊恶者:略有五种:一者寿浊,二者有情浊,三者烦恼浊,四者见浊,五者劫浊。如《菩提分品》释。(陵本四十四卷十八页)于尔所时,一切有情多造恶业,多受恶果,故名为恶。十随烦恼之所恼乱者:谓诸众生身心为随烦恼之所恼乱有其十相,非谓十种随烦恼也。又复随烦恼名,通说一切本随烦恼。《集论》中说:谓所有诸烦恼,皆是随烦恼。(《集论》四卷十二页)又烦恼差别有其多种,倒染心故,名随烦恼。如《有寻有伺地》释。(陵本八卷六页)谓多愚痴等者:痴不善根,愚所知事,故名愚痴。于所作罪,望己不羞,望他不耻,名无惭愧。于资生具,深怀鄙吝,故名为悭。心怀染污,不喜他荣,故名为嫉。由可爱事若变坏时,内怀冤结,故名为忧。因此拊膺,故名为苦。身心刚强,不安稳性,无堪能性,故名粗重。此有十八品类差别,如《决择分》说。(陵本五十九卷二页)能令身心不寂静转,故名烦恼。由非法行不平等行现在前故,故名恶行。不修诸善,不护诸恶,故名放逸。躭着睡眠偃卧为乐,昼夜唐捐舍众善品,故名懈怠。于佛法僧心不清净,于四圣谛生不顺解,故名不信。”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大浊恶世,于今正起诸随烦恼所恼乱时,能发下劣声闻独觉菩提心者,尚难可得,况于无上正等菩提能发心者。我当应发大菩提心,令此恶世无量有情,随学于我起菩提愿。由见末劫难得发心增上力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发起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发心缘。” ②所住:所安住。所修:所修行。 ③前所说初二发心……名曰发心:此为第一,自利欲成佛。 ④誓愿安立一切有情成佛,亦名发心:此为第二,利他令成佛。 ⑤又此亦非弃舍利他……此说双求菩提与利他故:《略论释》(六二一页):“以发心必须具足自他二利,单缘自利发心固不圆满,单缘利他发心亦不圆满,须缘自他二利,且不自满足,乃为真实圆满发心,此即发心之定量。又对治自利满足之过,当观佛功德,对治缘他满足之过,当观慈与悲。求无边自利,当证佛法身;求无边利他,当证报化二身;如是合自他二利无边而发心,即为具足性相。” 二①从四因发心者。谓一②种姓圆满,二善友摄受,三悲愍有情,而四不厌患生死难行,依此四因而发其心。 ①从四因发心者:《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云何四因?谓诸菩萨种性具足,是名第一初发心因。又诸菩萨赖佛菩萨善友摄受,是名第二初发心因。又诸菩萨于诸众生多起悲心,是名第三初发心因。又诸菩萨于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无有怯畏,是名第四初发心因。若诸菩萨六处殊胜,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当知是名种性具足。由四种相,当知菩萨善友具足。谓诸菩萨所遇善友,性不愚钝,聪明黠慧,不堕恶见。是名第一善友具足。”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六六页):“六处殊胜等者:《声闻地》说: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处所摄。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又说:如是种子,非于六处有别异相,即于如是种类分位六处殊胜。乃至广说。”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四页):“性不愚钝等者:不愚诸法性是利根,名不愚钝。由与俱生引发二慧相应,名为聪明。了知诸法自相及分别体,是名黠慧。于实无事不如一类起增益执,于实有事不如一类起损减执,是名不堕恶见。”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又诸菩萨所遇善友,终不教人行于放逸,亦不授与诸放逸具。是名第二善友具足。”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四页):“终不教人行于放逸等者:谓如诸受欲者,乐受诸欲而无喜足,名行放逸。精妙饮食及余资身众具,名放逸具。”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又诸菩萨所遇善友,终不教人行于恶行,亦不授与诸恶行具。是名第三善友具足。”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四页):“终不教人行于恶行等者:堕恶趣行,名为恶行。毒火刀酒等物,名恶行具。”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又诸菩萨所遇善友,终不劝舍增上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而复劝修下劣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所谓终不劝舍大乘,劝修二乘。劝舍修慧,劝修思慧。劝舍思慧,劝修闻慧。劝舍闻慧,劝修福业。劝舍尸罗,劝修惠施。终不劝舍如是等类增上功德,而复劝修如是等类下劣功德。是名第四善友具足。”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五页):“终不劝舍增上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等者:此中信欲精进方便,即四瑜伽。如《声闻地》释。(陵本二十八卷九页)受学,谓于一切所应学处。望义差别,或说增上,或说下劣,随应当知。”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由四因缘,当知菩萨于诸众生多起悲心。谓诸菩萨,虽有十方无量无边无苦世界,而生有苦诸世界中。”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五页):“于诸众生多起悲心者:此说菩萨于诸有苦众生,多分能起拔苦增上意乐故。”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于中恒有众苦可得,非无众苦。”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六页):“于中恒有众苦可得者:谓有八苦,名为众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如《决择分》释。(陵本六十一卷十四页)”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或时见他,随遭一苦触对逼切,或时见自,随遭一苦触对逼切,或见自他随遭一苦触对逼切,或见二种,俱遭长时种种猛利无间大苦触对逼切。”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六页):“随遭一苦者:谓于八苦中除生死苦五取蕴苦,所余随一故。或见二种俱遭大苦者:见自及他,名见二种。于八苦中生死二苦,名为大苦;五取蕴苦,亦名大苦。诸苦器故,行苦性故。如是大苦,无始流转,故名长时。徧五趣有,故名种种。驰趣无碍,故名猛利。流转相续,故名无间。”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然此菩萨依自种性,性自仁贤。”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六页):“性自仁贤者:不以刀杖手块等事恼害有情,于诸众生性常慈爱,是名为仁。远离颦蹙等,是名为贤。”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依四境处,虽不串习,而能发起下中上悲,无有断绝。”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六页):“依四境处者:谓如前说,见他见自或见自他或见二种所遭苦事,能为所缘生起悲心,故名境处。”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由四因缘,当知菩萨于诸众生先起悲心,于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尚无怯畏,何况小苦。”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七页):“于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阙生死大苦者:此中无阙,谓诸菩萨依受生愿往生,随顺饶益有情诸善趣中,下从欲界人中,上至色究竟天徧受生故。难行苦行者:谓诸菩萨波罗蜜多及四摄事,各有三种难行之相,是名难行。如下广释。又诸菩萨为求菩提,心能忍受一切事苦,此有八别:一、依止处苦,二、世法处苦,三、威仪处苦,四、摄法处苦,五、乞行处苦,六、勤劬处苦,七、利他处苦,八、所作处苦。如《忍品》释。(陵本四十二卷八页)”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谓诸菩萨性自勇健,堪忍有力,当知是名第一因缘。”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七页):“性自勇健堪忍有力者:于难行事勇决乐为,不生懈怠,是名勇健。众苦现前,思择忍受,是名堪忍。心无怯弱,亦无畏惮,故名有力。”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又诸菩萨性自聪敏,能正思惟,具思择力,当知是名第二因缘。”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八页):“性自聪敏等者:成俱生慧,名性聪敏。能入一切明处境界,是名能正思惟。徧于彼彼离放逸处有力思择,是名具思择力。”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又诸菩萨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净信解,当知是名第三因缘。”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八页):“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净信解者:谓于无上正等菩提所应得义,成就净信,具多胜解,谓我堪任,定当能得故。如《力种性品》说。(陵本三十八卷七页)”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又诸菩萨于诸众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当知是名第四因缘。”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八页):“于诸众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者:谓若见闻有苦众生,为种种苦之所逼恼,起大悲心,于彼众生随能随力方便拔济令离众苦故。” ②种姓圆满:即《瑜伽师地论》:“种性具足”。 三①从四力发心者。谓由自功力欲大菩提,是名一自力,由他功力希大菩提,是名二他力,昔习大乘,今暂得闻诸佛菩萨称扬赞美而能发心,是名三因力,于现法中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思惟等长修善法,名四加行力,依此四力而发其心。《菩萨地》说依上总别八种因缘,若由自力或由因力,而发心者是名坚固,又由依止此诸因缘,或由他力或加行力,而发心者名不坚固。如是善知总诸圣教及大乘教,将近隐灭,较诸浊世最为恶浊,现于此世应当了知至诚发心极为希少。当依善士听大乘藏,谛思惟等,勤修加行,非唯他劝,非随他转,非为仿效其规式等,当由自力至诚发心树立根本,以其菩萨一切诸行皆依此故。 ①从四力发心者:《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云何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加行力。”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八页):“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者:如四缘中除第一二,及四因中除其第二,所余缘因,皆自力摄。即彼所除,是他力摄。夙习相应,是名因力。现法修习,是加行力。”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谓诸菩萨由自功力,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深生爱乐,是名第一初发心力。又诸菩萨,由他功力,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深生爱乐,是名第二初发心力。又诸菩萨宿习大乘相应善法,今暂得见诸佛菩萨,或暂得闻称扬赞美,即能速疾发菩提心。况睹神力,闻其正法。是名第三初发心力。又诸菩萨于现法中,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思惟等,长时修习种种善法,由此加行,发菩提心。是名第四初发心力。” 《披寻记》卷三十五(一九九九页):“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思惟等者:善士、即善友之异名。云何善友?云何亲近?如《供养亲近无量品》释。(陵本四十四卷六页)听闻正法、谛思惟等,如《力种性品》释。(陵本三十八卷十五页)此中等言,等取于法正修应知。长时修习种种善法者:谓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有多差别,故名种种。如《戒品》释。(陵本四十卷三页)”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若诸菩萨依上总别四缘四因,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坚固无动。” 《披寻记》卷三十五(二OOO页):“依上总别四缘四因乃至坚固无动者:谓发心时,四缘四因,总略宣说,唯有尔所,是名为总。差别宣说,随一所显,是名为别。坚、谓坚牢,不可摧伏故。固、谓深固,不可倾拔故。言无动者,定趣大菩提故。”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不坚不固,亦非无动。有四因缘,能令菩萨退菩提心。何等为四?一种性不具,二恶友所摄,三于诸众生悲心微薄,四于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其心极生怯畏惊怖。如是四种心退因缘,与上发心四因相违,广辩其相,如前应知。” 第二修菩提心次第者,从大觉所传来者现分二种:一修①七种因果教授,二②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 今初 ①七种因果教授:七种因果修法,源出《大般若经》、《现观庄严论》,经月称论师(《四百论释》)、月居士、莲花戒《修次》开演而成言教。 ②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即自他相换修法,源出《华严经》、《大方广经》及龙树《宝鬘论》,经寂天菩萨于《入行论》中开演而成言教。(不属深观、广行,而属大力行派)。此二种修法,皆传于金洲大师,又传于阿底峡尊者。 七因果者,谓①正等觉菩提心生,此心又从增上意乐,意乐从悲,大悲从慈,慈从报恩,报从念恩,忆念恩者从知母生,是为七种。 ①正等觉菩提心:大菩提心。 此中分二:一于其渐次令发定解,二如次正修。 初中分二:一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初中有三。初重要者,若由大悲发动心意,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决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故荷尽度众生重担,赖此悲故,不荷此担便不能入大乘数故。悲初重要,如《无尽慧经》云:「大德舍利弗,又诸菩萨,大悲无尽,所以者何,是前导故。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导,如是诸菩萨所有大悲,亦是成办大乘前导。」《伽耶经》云:「曼殊室利,诸菩萨行,云何发起何为依处。曼殊室利告曰,天子,诸菩萨行,大悲发起,有情为依。」若不修学至极广大二种资粮,终不能满如是誓愿,观见是已转趣难行广大资粮,故为转入诸行所依。 中重要者。如是一次发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数量众多行为恶暴,学处难行,①多无边际②经劫无量,见已怯畏退堕小乘,非唯一次发起大悲,应恒修习渐令增长。于自苦乐全不顾虑,于利他事毫无厌舍,故易圆满一切资粮。如《修次初篇》云:「如是菩萨大悲所动,全不自顾,极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极难行,长夜疲劳集聚资粮,如《圣发生信力经》说。其大悲者,为欲成熟一切有情,③全无苦生是所不受,④全无乐生是所不舍,若趣如是极大难行,不久即能圆满资粮,决定当得一切智位,是故一切佛法根本唯是大悲。」 ①多无边际:指数量。 ②经劫无量:指时间。 ③全无苦生是所不受:一切苦皆愿受。 ④全无乐生是所不舍:一切乐皆舍于有情。 后重要者。诸佛获得果位之时,不如小乘而住寂灭,尽虚空住义利众生,亦是由于大悲威力,此若无者同声闻故。如《修次第中篇》云:「由大悲心所摄持故,诸佛世尊虽得圆满一切自利,尽有情界究竟边际而善安住。」又云:「佛薄伽梵无住大涅槃,因即大悲。」譬如稼禾初以种子,中以雨泽,后以成熟而为最要。佛之稼禾,初中后三,悲为最要。①吉祥月称云:「以许悲为佛胜苗,初如种子增如水,长时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赞大悲。」由见此义,《正摄法经》云:「世尊,菩萨不须学习多法。世尊,菩萨若能善受善达一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一法云何,所谓大悲。世尊,由大悲故,一切佛法皆能自来菩萨手中。世尊,譬如转轮圣王轮宝所至,一切军众皆至其处。世尊,如是菩萨大悲所至,一切佛法咸至其所。世尊,譬如命根若在,余根亦在。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余法亦当生起。」若于如是胜道扼要,无边教理之所成立,获得定解,于菩萨心根本大悲所有法类,何故不执为胜教授。故如响那穷敦巴说:「于觉所虽请教授,终唯教云,②舍世间心,修菩提心。」善知识敦巴讥笑告曰:「此是掘出觉所有教授中心。」③知法扼要,获决定解,唯此最难。故应数数④集聚净治,阅《华严》等诸大经论,求坚定解。如⑤吉祥敬母云:「⑥尊心宝即是,正等菩提种,唯尊知坚实,余凡莫能晓。」 ①吉祥月称云:『以许悲为佛胜苗,初如种子增如水,长时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赞大悲』: 《入中论》皈敬颂:“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 《入中论讲记》:“(此颂)显大悲心重要,分三段:初谓菩萨初发心时,喻如种子。菩提心为菩萨因,大悲为菩提心因。若无大悲唯求自了,终不发心趣佛果故。中谓修菩萨行时,要经三大阿僧祇劫,调伏无数刚强难调众生,难忍能忍,难舍能舍,长时苦行,方成佛果。若非大悲心之任持,则菩提心有时退失。喻如种子在田中,若无日光水土,必霉烂腐坏,不能成长。后谓成佛果时,三身四智,圆满具足,断智二德,究竟成就,而不入涅槃,应机说教,任运度生,尽未来际,亦由大悲。若无大悲,应入涅槃,不须辛勤作利生事。喻如禾稼长成,忽遇冰雹,不能成熟,或不得受用。故大悲心初、中、后三时,皆最重要,为大乘佛法之中心。赞者,以语业敬礼也。” ②舍世间心:谓出离心。 ③知法扼要:是法之命脉。 ④集聚净治:集聚资粮,净治罪障。 ⑤吉祥敬母:马鸣菩萨。 ⑥尊心宝即是,正等菩提种,唯尊知坚实,余凡莫能晓:《略论》中译作:“佛之心宝贵,能圆菩提种,唯佛知斯要,余人莫能及。”坚实:心要。 第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之理。初从知母乃至于慈,为因之理者。①总欲离苦,数数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坚固者,则彼有情先须悦意爱惜之相。如亲有苦不能安忍,怨敌有苦心生欢喜,亲怨中庸若有痛苦多生舍置。其中初者,因有可爱,此复随其几许亲爱,便生尔许不忍其苦,中下品爱下品不忍,若极亲爱,虽于微苦亦能生起广大不忍。见敌有苦,非但不生欲拔之心,反愿更大,愿不离苦,是不悦意相之所致。此亦由其不悦大小,于苦欢喜而成大小。亲怨中庸所有痛苦,既无不忍亦无欢喜,是由俱无悦非悦意相之所致。如是应知,修诸有情为亲属者,是为令起悦意之相。亲之究竟是为慈母,故修知母,忆念母恩,及报恩三,是为引发悦意可爱。爱执有情犹如一子,此悦意慈是前三果。由此即能引发悲心。②欲与乐慈及拔苦悲,因果无定。故知母等三种所缘,即是与乐慈及拔苦悲二者根本,故于此中当勤修学。又发心因,修诸有情皆为亲者,是③月称论师及大德月、莲花戒论师等之所宣说。 ①总欲离苦:欲一切有情离苦。 ②欲与乐慈及拔苦悲,因果无定:《略论》译作:“若与乐之慈与悲,则不显现因果之决定。” 《略论释》(六二八页):“或谓悲与慈互为因果,则七因果数目次第即不决定。不知慈悲互为因果者,指拔苦悲与予乐慈而言。然此处慈心,指悦意之慈,即无此过。」 ③月称论师及大德月、莲花戒论师等之所宣说:《略论释》(六二八页):“月称论师《四百颂释》、大德月《弟子书》、莲花戒论师《修次中篇》均开显之。《现观庄严》四品亦作此说。” 增上意乐及以发心,为果之理者。由其如是渐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发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于此添增上心。欲令有情得乐离苦,慈悲无量声闻独觉亦皆有之,若自荷负一切有情与乐拔苦,则除大乘决定非有,故须发此心力强胜增上意乐。是故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乐云何离苦,非为满足,须自至诚,荷此重担,故当分辨此等差别。《海慧问经》云:「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长者,唯有一子,可悦、可爱、可惜、可意,①见无违逆,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舞娱,堕不净坑。次其童子若母若亲,见彼童子堕不净坑,见已虽发号哭忧叹,然终不能入不净坑拔出其子。次童子父来至其所,彼见一子堕不净坑,见已急急举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爱顾,全无呕吐,跳不净坑取出其子。」此说三界为不净坑,独爱一子谓诸有情,若母若亲者谓声闻独觉,见诸有情堕生死中,忧戚叹嗟,然不能出,商主长者谓诸菩萨,法譬合说。又说独一爱子落不净坑,如母之悲,声闻独觉亦皆共有,故依悲愍,当发荷负度众生担增上意乐。如是若发度有情心,然我现时不能圆满利一有情。又非止此,即使证得二罗汉位亦仅利益少数有情,利亦唯能引发解脱,不能立于一切种智。故当思惟无边有情,谁能圆满此诸有情现前究竟一切利义,则知唯佛方有此能,故能引发为利有情,欲得成佛。 ①见无违逆:善顺亲意。拉卜楞寺格西云:“菩萨视一切众生犹如独子,没有薄此厚彼,度此不度彼之分别。”违逆,藏文原意不和睦、分歧。《广论译释》:“当看他的时候,简直找不到一点缺点。” 第二如次正修分三: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三明所修果即为发心。初中分二:一引发生起此心所依,二正发此心。初中分二:一于诸有情令心平等,二修此一切成悦意相。 今初 ①如前下中士中,所说诸前行等所有次第,于此亦应取来修习。又若此中不从最初遮止分党,令心平等,于诸有情一类起贪,一类起瞋,所生慈悲皆有党类,缘无党类则不能生,故当修舍。又舍有三,行舍、受舍及无量舍,此是最后。此复有二,谓②修有情无贪瞋等烦恼之相,及于有情自离贪瞋令心平等,此是后者。修此③渐次为易生故,先以中庸无利无害为所缘事,次除贪瞋令心平等。若能于此心平等已,④次缘亲友修平等心。若于亲友心未平等,或由贪瞋分别党类,或贪轻重令不平等。此亦平已,次于怨敌修平等心,此若未平,专见违逆而起瞋恚。若此亦平,次当徧缘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①如前下中士中,所说诸前行等所有次第,于此亦应取来修习:《略论释》(六三二页):“即是修习六加行”。 ②修有情无贪瞋等烦恼之相:《略论》译作“愿诸有情,修无贪瞋等烦恼之想。” ③渐次:次第。 ④次缘亲友修平等心:《略论释》(六三四页):“有谓怨中二类观平等固可,如何于亲亦应观舍。当知未修平等舍前,所有悦意慈心,是以贪为自性。修平等舍以后,所生悦意之慈心,是以无贪为性。” 若尔于彼由修何事能断贪瞋,谓修二事。就有情者,谓念一切欣乐厌苦,皆悉同故,缘于一类执为亲近而兴饶益,于他一类计为疏远,或作损恼或不饶益,不应道理。就自己者,当作是思,从无始来于生死中,未经百返为我亲属,虽一有情亦不可得,于谁应贪,于谁当瞋,此是《修次中篇》所说。又于亲属起贪爱时,如《月上童女请问经》云:「我昔曾杀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杀害,一切互相为怨杀,汝等如何起贪心。」及如前说无定过时,一切亲怨速疾变改所有道理,当善思惟,由此俱遣贪瞋二心。此取①怨亲差别事修,故不须遣亲怨之心,是灭由执怨亲为因,所起贪瞋分党之心。 ①怨亲差别:对亲起贪,对怨起瞋。 引发一切成悦意相者。《修次中篇》云:「慈水润泽内心相续,如湿润田,次下悲种易于增广,故心相续以慈熏习,次应修悲。」所说慈者,谓于诸有情,见如爱子悦意之相。又此所说由修等舍,息灭贪瞋不平恶涩,如调善田。次以见为悦意慈水而润泽已,下以悲种,则大悲心速疾当生,应当了知极为切要。此中有三,初修母者。生死无始,故自受生亦无始际,若生若死辗转传来,于生死中①未受此身,未生此处决定非有,亦无未作母等亲者。如②《本地分》引经说云:「我观大地,难得汝等,长夜于此未曾经受无量生死,我观有情,不易可得,长夜流转未为汝等若父若母兄弟姊妹轨范亲教,若余尊重,若等尊重。」此复非仅昔曾为母,于未来世亦当为母,无有边际。如是思惟,于为自母,应求坚固决定了解。此解若生,次念恩等亦易发生,此若未生,则念恩等无所依故。 ①未受此身:未受三界五趣种种身。 ②《本地分》:《瑜伽师地论》卷九及卷四十二。 二修念恩者。修习一切有情是母之后,若先缘于现世母修速疾易生。如博朵瓦所许而修,先想前面母相明显,次多思惟非唯现在,即从无始生死以来,此为我母过诸数量。如是此母为母之时,一切损害悉皆救护,一切利乐悉皆成办。特于今世先于胎藏恒久保持,次产生已黄毛疏竖,附以暖体十指捧玩,哺以乳酪授以口食,口拭涕秽手擦屎尿,种种方便,心无厌烦而善资养。又饥渴时与以饮食,寒时给衣,乏时给财,皆是自己未肯用者。又此资具皆非易得,是负罪苦及诸恶名,受尽艰辛求来授与。又若其子有病等苦,较其子死宁肯自死,较其子病宁肯自病,较其子苦宁肯自苦,出于自心实愿易代,用尽加行除苦方便,总尽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乐无不兴办,凡有损苦无不遣除,于此道理应专思惟。如是修已,若念恩心非唯虚言真实生者,次于父等诸余亲友, ,亦当知母如上修习。次于中人知母而修,若能于此生如亲心,则于怨敌亦应知母而正修习。若于怨敌起同母心,次于十方一切有情,知母为先渐广修习。 三修报恩者。如是唯除转生死故,不能相识而实是我有恩之母,彼等受苦无所依怙,舍而不虑自脱生死,薄无惭愧何甚于此。如《弟子书》云:「诸亲趣入生死海,现如沉没大水中,①易生不识而弃舍,②自脱无愧何过此。」故若弃舍如是有恩,于下等人且不应理,况与③我法岂能随顺。如是思已,取报恩担,即前书云:「婴儿始产全无能,饮谁慈力授乳酪,④依慈多劳此诸母,虽最下等谁乐舍。」又云:「由得谁腹而安住,由谁悲慎而取此,此母烦恼苦无依,最下众生孰乐舍。」《无边功德赞》云:「有情无明盲,意乐衰损慧,为父子承事,慈悲饶益我。弃此独解脱,⑤非是我之法,故汝发愿度,无怙诸众生。」若尔如何报其恩耶,生死富乐母自能得,然彼一切无不欺诳,故我往昔于由烦恼魔力所伤,如于重伤注硝盐等,于性苦上更令发生种种大苦,慈心饶益,应将彼等,安立解脱涅槃之乐而报其恩。《中观心论》云:「又由烦恼魔,伤害已成疮,我如注灰水,反令苦病苦。⑥若有于余生,慈敬及恩益,欲报其恩惠,除涅槃何有。」不报恩担,重于大海及须弥担,若能报恩,即是⑦智者称赞之处。如《龙王鼓音颂》云:「大海及须弥,地等⑧非我担,若不知报恩,即是我重担。若人心不⑨掉,报恩及知恩,令恩⑩不失坏,智者极赞此。」总之自母未住正念,心狂目盲复无引导,步步蹎蹶趣向可怖险崖而行,其母若不祈望其子,复望于谁。若子不应从其险怖救度其母,又应谁救,故应从此而救度之。如是若见为母众生,由烦恼魔扰乱其心,自心无主而成狂乱。又离慧眼观增上生、决定胜道。又无真实善友引导,一一刹那造作恶行,如步蹎蹶。总于生死,别于恶趣奔驰悬险,母当望子,子应济母。如是思已,拔出生死而报其恩。《集学论》云:「烦恼狂痴盲,于多悬险路,步步而蹎蹶,自他恒忧事,众生苦皆同。」此说如是观已,不应于他寻求过失,见一功德应觉希有,然此亦合苦恼之理。 ①易生:转生。 ②自脱:但自解脱。 ③我法:大乘佛法。 ④依慈多劳此诸母:自始产以至成人,全靠慈母多经劬劳艰苦而臻。 ⑤非是我之法:非是我之所求、所为。 ⑥若有于余生,慈敬及恩益:若有于宿世,曾对自己慈敬及恩益。 ⑦智者:佛菩萨。 ⑧非我担:非我之重担。 ⑨掉:掉举。 ⑩不失坏:不忘失。 此说如是观已……然此亦合苦恼之理:此偈本意,教人不应寻求他过,如见趋险者,不见其过,惟见其可悲悯也。宗大师引之,以证众生苦恼之理。 第二正发此心分三。初修慈中慈所缘者,谓不具足安乐有情。行相者,谓一念云何令遇安乐,二惟愿令其获得安乐,三我应令其遇诸安乐。胜利者,《三摩地王经》云:「徧于无边俱胝刹,尽其无量众供养,以此常供①诸胜士,不及慈心一数分。」此说较以广大财物,于究竟田常时供养,其福尤大。《曼殊室利庄严佛土经》云:「于东北方有大自在王佛,世界曰千庄严,其中有情皆具安乐,如诸苾刍入灭定乐。设于彼土修净梵行,经过百千俱胝年岁,若于此土最下乃至于弹指顷,缘一切有情发生慈心,其所生福较前尤多,况昼夜住。」《宝鬘论》云:「每日三时施,三百罐饮食,然不及须臾,修慈福一分。㈠天人皆慈爱,㈡彼等恒守护,㈢②喜乐㈣多安乐,㈤毒㈥刀不能害。㈦无劳事得成,㈧当生梵世间,设未能解脱,得慈法八德。」若有慈心,天人慈爱自然集会,佛以慈力战败魔军,故守护中为最胜等,故虽难生然须励力。《集学论》说,当一切心思惟《金光明》中,开示修习慈悲偈文,下至语中读诵而修。其文为「以此金光胜鼓音,于三千世界中,恶趣诸苦阎罗苦,匮乏苦③苦愿息灭」等。修慈次第先于亲修,次于中庸,次于怨修,其次徧于一切有情如次修习。修习道理,如于有情数数思惟苦苦道理,便生悲愍,如是亦当于诸有情,数数思惟缺乏有漏无漏诸乐,乐缺乏理,若修习此,欲与乐心任运而起,又当作意种种妙乐,施诸有情。 ①诸胜士:诸佛。 ②喜乐:指心。多安乐:指身。 ③苦愿息灭:一切苦,悉愿息灭。 二修悲中悲所缘者,由其三苦如其所应,苦恼有情。行相者,谓念一云何令离此苦,二愿其舍离,三我当令离。修习渐次先于亲友,次于中者,次于怨修,若于怨处如同亲友,心平等转,渐于十方一切有情而修习之。如是于其等舍、慈、悲别分其境次第修者,是莲华戒论师随顺《阿毗达磨经》说,此极扼要。①若不别分,初缘总修似生起时,各各思惟,皆悉未生。②若于各各皆生前说变意感觉,渐次增多,后缘总修随缘总别,清净生故。③修习道理、当思为母此诸有情堕生死中,如何领受总别诸苦,具如前说。此复若修前中士道已生起者,比自心修易于生起,若于自上思惟此等,则成引发出离心因,若于他上而思惟者,则成引发悲心之因。然未先于自上思惟,则不能生令至扼要。此乃略说,广则应如④《菩萨地》说,悲心所缘百一十苦,有⑤强心力应当修学。此说较诸声闻现证究竟苦谛,以厌患心所见诸苦,⑥菩萨修悲思苦众多,若无量门思惟无乐苦恼道理,慈悲亦多。若恒思惟则能发生猛利坚固;故少教授便觉饱足,弃修诸大教典所说,力极微弱。此如前说趣大乘门,⑦是发心理及⑧以大悲为根本理,善别此等,以观察智思择修习,后生证悟。若其知解未善分别,唯专策勤略生感触,全无⑨所至,修余事时皆如是知。 ①若不别分,初缘总修似生起时,各各思惟,皆悉未生:《略论释》(六四四页):“若不一一分修,遽修一切有情,貌似生起,实则一无所生。”初即缘总修一切有情,此心貌似生起,然一一各别思惟,实则皆悉未生。 ②若于各各皆生前说变意感觉……清净生故:若于亲、中、怨各各生起前说改变心意之感觉,然后渐次从少增多,乃至总缘一切有情,则随缘或总或别,此心皆能清净生起。 ③修习道理:修习方法。 ④《菩萨地》:《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 ⑤强:强。 ⑥菩萨修悲思苦众多:菩萨修悲,思苦较声闻多。 ⑦是发心理:是发菩提心之理。见本书四三八-四四三页。 ⑧以大悲为根本理:见本书四五七-四六O页。 ⑨所至:成就。 ①其悲生量者。《修次初篇》云:「若时犹如可意爱子,身不安乐,如是亦于一切有情,欲净其苦,此悲行相②任运而转,性相应转。尔时即是悲心圆满,得大悲名。」此说心中最爱幼儿,若有痛苦其母能生几许悲痛,即以此许而为心量,若于一切有情悲任运转,说为圆满大悲体相,由此生起大慈之量,亦当了知。又彼《论绪》云:「由修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愿求无上正等菩提,以为自性菩提之心,不须策励而得生起。」此说能生愿心之因,须前所说如是大悲。由此当知大菩提心发生之量,此非③已至高上圣道所有发心,初发业者所有发心说为如是。④《摄大乘论》亦云:「⑤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三无数劫起首菩萨,亦须发起如是之心。 ①其悲生量:《略论释》(六四五页):“其修习法,须先了解悲心之意义,次缘少数有情依义而起作意。次缘一切有情而起作意。次如慈母于独子之苦,次如常人于自身之苦,任运而起,随时随地现前,入于无作,是为大悲圆满之量。” ②任运而转,性相应转:“性相应转”者,《略论》译作“如本性而转”。 《略论释》(六四五页):“所谓任运,即相应之意。如本性而转者,谓见有情受苦如自身苦,是为如其自性而转,如自身觉得轮回是苦。悲心圆满者,必缘一切有情,非仅缘一二有情。” ③已至高上圣道:见道以上菩萨。 ④《摄大乘论》:卷七末。 ⑤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胜解行补特伽罗(十住、十行、十回向)于解行地中,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清净增上力』者,谓善根力及大愿力。由善根力,应知所治,不能降伏(即能降伏所治)。由大愿力,应知常值诸善知识。『坚固心升进』者,谓发牢固心,起增进行。牢固心者,应知所发大菩提心,诸恶友力不能令舍。增进行者,应知现在及生生中,善法常增,终无退减。齐是名为最初修行三无数劫(三无数劫起首)。 故全未知此之①方境,仅作是念,为欲利益一切有情,愿当成佛,为此义故我行此善。发此意乐便大误会,未得谓得,坚固所有②增上之慢。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善修习,追求③余事励力欲想超迈多级,了知大乘扼要观之,实可笑处。多经宣说诸胜佛子,于多劫中尚须执为修持中心,而正修学,况诸④唯能了知名者。又此非说不修余道,是说须将修菩提心,而为教授中心修习。总未能生前说领感,若善了知大乘学处,坚信大乘亦可先为发心正受律仪,次乃修习菩提之心。如《入行论》,先受律仪及菩提心,次于彼学六度之中,修静虑时乃广宣说修菩提心。然为成就此法器故,于先亦须修众多心,谓思惟胜利,七支归依,修治身心,了知学处,发心欲护。故进道中,修空性解,须渐增进尚有名在,然此相等大菩提心,亦须善修上上转胜,令道升进⑤名亦弗存。此于一切佛子,唯一真道⑥《波罗蜜多教授论》中,宣说二十二种发心,从诸论师解释此等进道之理,应当了知。 ①方境:依拉卜楞寺传承,“方”指“由修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愿求无上正等菩提,以为自性菩提之心,不须策励而得生起”。“境”指菩提心。 ②增上之慢:我执之特征。 ③余事:谓气脉、明点、大手印等。 ④唯能了知名者:谓初业学人。 ⑤名亦弗存:末世轻忽菩提心。 ⑥《波罗蜜多教授论》:即《现观庄严论》。 第三修增上意乐者。如是修习慈悲之后,应作是思,噫此诸有情,可爱悦意如是乏乐,众苦逼恼,云何能令得诸安乐,解脱众苦。便能荷负度此重担,下至语言亦当修心。前报恩时虽亦略生,然此说者,仅生慈悲与乐离苦,犹非满足,是为显示须有慈悲,能引是心,我为有情成办利乐。又此非唯于正修时,即修完后,一切威仪皆能忆念,相续修习增长尤大。《修次中篇》云:「此即大悲,或①住定中,或②于一切威仪之中,于一切时一切有情,皆当修习。」悲是一例,随修何等所缘行相,一切皆同。如大德月大论师云:「③心树自从无始时,烦恼苦汁所润滋,不能改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谓如极苦「哒」大树,以一二滴糖汁浇灌不能令甜。如是无始烦恼苦味,熏心相续,少少修习慈悲等德,悉无所成,是故应须相续修习。 ①住定中:正修。 ②于一切威仪之中:中间修。 ③心树自从无始时,烦恼苦汁所润滋:心及烦恼为法,树及苦汁为喻。 第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者。由如前说次第所致,①便见利他定须菩提,起欲得心,然仅有此犹非满足。②如归依中说,由思惟身语意三事业功德,先应尽力增长净信。论说信为欲依,次于彼德发起诚心证得之欲,则于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种智必不可少。能为引生③发心之因,虽有多种,然悲为胜,自力所发极为殊胜,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经》所说。 ①便见利他定须菩提……一切种智必不可少:参阅《广论》卷八(本书四四六页):“若不于佛功德修信,则于佛位不希证得,不能灭除,于办自利执唯寂灭为足之心。若由修习慈悲门中,见于利他须大菩提,欲得佛者,此能遮遣于利他中执唯寂灭为足之心,不能遮前满足执故,又无余法能遮彼故。又于自利执唯寂灭为足之心,非不须遮,以于小乘唯脱生死,唯有一分断证功德,其自利义不圆满故。又此虽脱三有衰损,然未解脱寂灭衰故,又经宣说圆满自利是佛法身故,故于佛德净修信已则能观见,况云利他即办自利,若不得佛亦必不可,是为不退小乘最大因缘。又前所说初二发心,曾未见说慈悲所引,诸余经论亦多仅说见佛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得成佛之心名曰发心。又说誓愿安立一切有情成佛亦名发心。故此二中,虽一一分亦应预入发心之数。圆满一切德相发心者,仅见利他必须成佛,引起欲得成佛之心犹非满足,即于自利亦见成佛必不可少而引欲得。又此亦非弃舍利他,亦须为求利益他故,《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此说双求菩提与利他故。” ②如归依中说:参阅《广论》卷四(本书二一八-二二二页)。又参阅《随念三宝功德经》。 ③发心:发菩提心。 第三显所修果即为发心者。①总相如前所引《现观庄严》教义。其②差别者,随顺《华严经》义。③《入行论》云:「应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别,如是智应知,此二别如次。」此说分为愿行二种。异说虽多,然作是念,为利有情,愿当成佛或应成佛。作是愿已于施等行随学未学,乃至何时未受律仪,是名愿心。受律仪已当知此心,是名行心。《修次初篇》云:「为利一切诸有情故愿当成佛,初起希求是名愿心。受律仪后修诸资粮,是名行心。」④此中虽有多种征难,兹不广说。 ①总相:《略论释》(六五O页):“修果,即为发心总相,亦即总义。如《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希正等菩提。’” ②差别:《略论释》(六五二页):“菩提差别,此处所指为依体性差别。”“所谓体性差别者,指愿与行之二种菩提心。” ③《入行论》云:见《入行论·赞菩提心功德品》卷一。 ④此中虽有多种征难:《略论释》(六五二页):“愿行二种菩提差别不同者,印德桑皆耶喜(佛智),以初地以上为行,以下为愿。却吉心吝以已受仪轨为行,未受为愿。阿阇黎更登札巴认为资粮道中品以上为行心,以下为愿心。藏德则以六度为行心,以下为愿心。” *总结七重因果教授: ⑴至⑹、— 希求利他之心 七重因果 ⑺、 —— 希求菩提之心 *《略论释》(六四九-六五O页):“利他心以勇猛荷担之增上心为主。此心又须先有具量大悲。具量大悲,又须先有具量悦意慈心。具量悦意慈心,又须前心,故前前为后后之因。俟增上心勇猛生起后,始能生起希求菩提心。因一一众生,须用何法始能得度,非得一切种智不可,一切种智,唯佛独有。欲得成佛圆满种智,必须断尽所知障。由是引生希求成佛学佛之决定心。再扼要言之,由生起勇猛增上意乐而生起圆满菩提心。其法由思惟佛三轮功德,生起信心。复由信心生求佛位欲乐。如是之希求佛位欲乐,非修不生。修此欲乐生已,尚非真正菩提心,只能认为有造作之相似菩提心。必俟久修成熟,此欲乐任运生起,始得为真实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