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南北传《杂阿含经》对照:杂因诵 受相应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南北传《杂阿含经》对照:杂因诵 受相应

 

  受相应

  465( 四六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罗□罗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

  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

  佛告罗□罗:‘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此三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此三受,触

  因,触集,触生,触转。彼彼触因,彼彼受生,若彼彼触灭,彼彼受亦灭、止、清凉、没。如是知、如

  是见,我此识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佛说此经已,尊者罗□罗闻佛

  所说,欢喜奉行。

  466( 四六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罗□罗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

  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

  佛告罗□罗:‘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作剑刺想,观不苦不

  乐受作无常想。若彼比丘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灭想者,是名正

  见’。尔时、世尊即说偈言:‘观乐作苦想,苦受同剑刺,于不苦不乐,修无常灭想。是则为比丘,正

  见成就者,寂灭安乐道,住于最后边, 永离诸烦恼,摧伏众魔军’。佛说此经已,尊者罗□罗闻佛所

  说,欢喜奉行。

  467(  四六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罗□罗往诣

  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

  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佛告罗□罗。有三受。苦受

  乐受不苦不乐受。观于乐受。为断乐受贪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苦受。

  嗔恚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不苦不乐受。痴使故。于我所修梵行。罗□

  罗。若比丘乐受贪使已断已知。苦受恚使已断已知。不苦不乐受痴使已断

  已知者。是名比丘断除爱欲。缚去诸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尔时世尊

  即说偈言

  乐受所受时    则不知乐受    贪使之所使    不见出要道

  苦受所受时    则不知苦受    嗔恚使所使    不见出要道

  不苦不乐受    正觉之所说    不善观察者    终不度彼岸

  比丘勤精进    正知不动转

  如此一切受    慧者能觉知    觉知诸受者    现法尽诸漏

  明智者命终    不堕于众数    众数既已断    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尊者罗□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68( 四六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大海深崄者,此世间愚夫所说

  深崄,非贤圣法律所说深崄。世间所说者,是大水积聚数耳。若从身生诸受,众苦逼迫,或恼、或死,

  是名大海极深崄处。愚痴无闻凡夫,于此身生诸受,苦痛逼迫,或恼、或死,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

  乱发狂,长沦没溺,无止息处。多闻圣弟子,于身生诸受,苦痛逼迫,或恼、或死,不生忧悲、啼哭号

  呼,心生狂乱,不沦生死,得止息处’。尔时、世尊即说偈言;‘身生诸苦受,逼迫乃至死,忧悲不息

  忍,号呼发狂乱,心自生障碍,招集众苦增,永沦生死海,莫知休息处。能舍身诸受,身所生苦恼,切

  迫乃至死,不起忧悲想,不啼哭号呼,能自忍众苦,心不生障碍,招集众苦增,不沦没生死,永得安隐

  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69( 四七0)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生苦受、乐受,

  不苦不乐受,多闻圣弟子,亦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凡夫、圣人,有何差别’?诸比丘

  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佛告诸比丘:

  ‘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增诸苦痛,乃至夺命,愁忧称怨,啼

  哭号呼,心生狂乱。当于尔时,增长二受:若身受,若心受。譬如士夫身被双毒箭,极生苦痛,愚痴无

  闻凡夫,亦复如是、增长二受──身受、心受,极生苦痛。所以者何?以彼愚痴无闻凡夫不了知故,于

  诸五欲生乐受触,受五欲乐,受五欲乐故,为贪使所使。苦受触故,则生嗔恚,生嗔恚故,为恚使所使。

  于此二受,若集、若灭、若味、若患、若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生不苦不乐受,为痴使所使。为乐

  受所系终不离,苦受所系终不离,不苦不乐受所系终不离。云何系?谓为贪、恚、痴所系,为生老病死、

  忧悲恼苦所系。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

  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当于尔时,唯生一受,

  所谓身受,不生心受。为乐受触,不染欲乐,不染欲乐故,于彼乐受、贪使不使;于苦触受,不生嗔恚,

  不生嗔恚故,恚使不使。于彼二使,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如实知故,不苦不乐受、痴使不使。

  于彼乐受解脱不系,苦受,不苦不乐受解脱不系。于何不系?谓贪、恚、痴不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不系’。尔时、世尊即说偈言:‘多闻于苦、乐,非不受觉知,彼于凡夫人,其实大有间。乐受不放逸,

  苦触不增忧,苦、乐二俱舍,不顺亦不违。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倾动,于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了知

  诸受故,现法尽诸漏,身死不堕数,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70( 四七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空中狂风卒起,从四方来:

  有尘土风、无尘土风,毗湿波风、鞞岚婆风,薄风、厚风,乃至风轮起风。身中受风,亦复如是种种受

  起: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乐心受,苦心受,不苦不乐心受;乐

  食受,苦食受,不苦不乐食(受);乐无食(受),苦无食受,不苦不乐无食受;乐贪受,苦贪受,不

  苦不乐贪受;乐出要受,苦出要受,不乐不苦出要受’。尔时、世尊即说偈言:‘譬如虚空中,种种狂

  风起,东西南北风,四维亦如是。有尘及无尘,乃至风轮起。如是此身中,诸受起亦然。若乐、若苦受,

  及不苦不乐;有食与无食;贪着、不贪着。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倾动,于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了知

  诸受故,现法尽诸漏,身死不堕数,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71( 四七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客舍,种种人住:若刹利,

  婆罗门,长者,居士;野人,猎师;持戒,犯戒;在家,出家,悉于中住。此身亦复如是种种受生:苦

  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乐心受,苦心受,不苦不乐心受;乐食受,

  苦食受,不苦不乐食受;乐无食受,苦无食受,不苦不乐无食受;乐贪着受,苦贪着受,不苦不乐贪着

  受;乐出要受,苦出要受,不苦不乐出要受’。尔时、世尊即说偈言:‘譬如客舍中,种种人住止:刹

  利、婆罗门,长者、居士等,旃陀罗、野人,持戒、犯戒者,在家、出家人,如是等种种。此身亦如是,

  种种诸受生:若乐、若苦受,及不苦不乐;有食与无食;贪着不贪着。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倾动,于此

  一切受,黠慧能了知。了知诸受故,现法尽诸漏,身死不堕数,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72( 四七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

  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是比丘作是念已,从禅起,往诣佛所,稽

  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于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

  受悉皆是苦’。尔时、世尊即说偈言:‘知诸行无常,皆是变易法,故说受悉苦,正觉之所知。比丘勤

  方便,正智不倾动,于诸一切受,黠慧能了知。悉知诸受已,现法尽诸漏,身死不堕数,永处般涅槃’。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73( 四七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阿难独一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

  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复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作是念已,从禅起,诣世尊所,稽首

  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禅思,念言:如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

  受;又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佛告阿难:‘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

  有受悉皆是苦。又复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阿难

  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诸受渐次寂灭故说’?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

  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识入处

  正受时,空入处想寂灭;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寂灭;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寂

  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行寂灭’。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渐次诸行止息’?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

  出、入息止息;空入处正受时,色想止息;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止息;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

  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止息;想受灭正受时,想、受止息:是名渐次诸行止息’

  。阿难白佛:‘世尊是名渐次诸行止息’。佛告阿难:‘复有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

  如是止息,于余止息无过上者’。阿难白佛:‘何等为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

  息无过上者’?佛告阿难:‘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息,奇特止息,上

  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74( 四七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毗婆尸如来未成佛时,独一静

  处,禅思思惟,作如是观:观察诸受,云何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灭?云何受集道迹?云何受灭道迹?

  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离?如是观察,有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触集是受集;触灭

  是受灭;若于受爱乐、赞叹、染着、坚住,是名受集道迹;若于受不爱乐、赞叹、染着、坚住,是名受

  灭道迹;若受因缘生乐喜,是名受味;若受无常变易法,是名受患;若于受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76( 四七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禅思,如是观察诸受:云何受?

  云何受集?云何受灭?云何受集道迹?云何受灭道迹?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离?时彼比丘从禅

  觉已,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禅思,观察诸受:云何为受?云

  何受集?云何受灭?云何受集道迹?云何受灭道迹?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离’?佛告比丘:

  ‘有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触集是受集;触灭是受灭;若于受爱乐、赞叹、染着、坚住,

  是名受集道迹;若于受不爱乐、赞叹、染着、坚住,是名受灭道迹;若受因缘生乐喜,是名受味;若受

  无常变易法,是名受患;若于受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

  行。

  476( 四七七)

  如异比丘问经,尊者阿难所问经亦如是。

  477( 四七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云何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

  灭?云何受集道迹?云何受灭道迹’?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广

  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佛告比丘:‘有三受──乐

  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触集是受集;触灭是受灭;若于受爱乐、赞叹、染着、坚住,是名受集道迹;

  若于受不爱乐、赞叹、染着、坚住,是名受灭道迹;若受因缘生乐喜,是名受味;若受无常变易,是名

  受患;若于受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78( 四七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我于诸受不如实知,受集、

  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知,我于诸天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天

  人众中,不得解脱、出离,脱诸颠倒,亦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我于诸受、受集、受灭、受集道迹、

  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如实知故,于诸天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为脱、为出,

  为脱诸颠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79( 四八0)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于诸受不如

  实知,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知者,非沙门,非婆罗门,不同沙

  门,不同婆罗门,非沙门义,非婆罗门义,非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

  后有。若沙门、婆罗门,于诸受如实知,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如实知

  者,彼是沙门之沙门,婆罗门之婆罗门,同沙门,同婆罗门,沙门义,婆罗门义,现法自知作证:我生

  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80( 四八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壹奢能伽罗国壹奢能伽罗林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欲于此中半月坐

  禅。诸比丘勿复游行,唯除乞食及布萨’。即便坐禅,不复游行,唯除乞食及布萨。尔时、世尊半月过

  已,敷坐具,于众前坐。告诸比丘:‘我以初成佛时,所思惟禅法少许禅分,于今半月思惟,作是念:

  诸有众生生受,皆有因缘,非无因缘。云何因缘?欲是因缘,觉是因缘,触是因缘。诸比丘!于欲不寂

  灭,觉不寂灭,触不寂灭,彼因缘故众生生受;以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彼欲寂灭,觉不寂灭,触

  不寂灭,以彼因缘故众生生受;以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彼欲寂灭,觉寂灭,触不寂灭,以彼因缘

  故众生生受;以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彼欲寂灭,觉寂灭,触寂灭,以彼因缘故众生生受;以彼寂

  灭因缘故,众生生受。邪见因缘故众生生受,邪见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邪志,邪语,邪业,邪命,

  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脱,邪智因缘故众生生受,邪智不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正见因缘故众生生

  受,正见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因缘故

  众生生受,正智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若彼欲不得者得,不获者获,不证者证(生),以彼因缘故众生

  生受,以彼寂灭因缘故众生生受。是名不寂灭因缘众生生受,寂灭因缘众生生受。若沙门、婆罗门,如

  是缘缘,缘缘集,缘缘灭,缘缘集道迹,缘缘灭道迹不如实知者,彼非沙门之沙门,非婆罗门之婆罗门,

  不同沙门之沙门,不同婆罗门之婆罗门,非沙门义,非婆罗门义,非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

  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若沙门、婆罗门,于此缘缘,缘缘集,缘缘灭,缘缘集道迹,缘缘灭道

  迹如实知者,当知是沙门之沙门,婆罗门之婆罗门,同沙门,同婆罗门,以沙门义,婆罗门义,现法自

  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81(四八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夏安居时、尔时、给孤独长者来诣佛所,稽首礼足,

  却坐一面。佛为说法,示教、照喜,说种种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

  言:‘唯愿世尊与诸大众,受我三月请──衣被、饮食、应病汤药’。尔时、世尊默然而许。时给孤独

  长者知佛默然受请已,从座起去,还归自家。过三月已,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佛告给孤独

  长者:‘善哉长者!三月供养衣被、饮食、应病汤药。汝以庄严净治上道,于未来世当获安乐果报。然

  汝今莫得默然乐受此法,汝当精勤,时时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时给孤独长者闻佛所说,欢喜随

  喜,从座起而去。

  尔时、尊者舍利弗于众中坐,知给孤独长者去已,白佛言:‘奇哉世尊!善为给孤独长者说法!善

  劝励给孤独长者言:汝已三月具足供养如来大众中,净治上道,于未来世当受乐报。汝莫默然乐着此福,

  汝当时时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世尊!若使圣弟子,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得远离五法,修满

  五法。云何远离五法?谓断欲所长养喜,断欲所长养忧,断欲所长养舍,断不善所长养喜,断不善所长

  养忧,是名五法远离。云何修满五法?谓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

  若圣弟子修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远离五法,修满五法’。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

  行。

  482(四八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食念者,有无食念者,有

  无食无食念者;有食乐者,(有)无食乐者,有无食无食乐者;有食舍者,有无食舍者,有无食无食舍

  者;有食解脱者,有无食解脱者,有无食无食解脱者。云何(有)食念?谓五欲因缘生念。云何无食念?

  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无食念。云何无食无食念?

  谓比丘有觉、有观息,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念。云何

  有食乐?谓五欲因缘生乐、生喜,是名有食乐。云何无食乐?谓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

  观,定生喜、乐,是名无食乐。云何无食无食乐?谓比丘离喜、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乐住,彼圣

  说舍,是名无食无食乐。云何有食舍?谓五欲因缘生舍,是名有食舍。云何无食舍?谓彼比丘离喜、贪,

  舍心住正念、正知,安乐住,彼圣说舍,第三禅具足住,是名无食舍。云何无食无食舍?谓比丘离苦、

  息乐,忧、喜先已离,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第四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舍。云何有食解脱?

  谓色俱行。云何无食解脱?谓无色俱行。云何无食无食解脱?谓彼比丘贪欲不染解脱,嗔恚、愚痴心不

  染解脱,是名无食无食解脱’。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83(四八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跋陀罗比丘,及尊者阿难,俱住祇树给孤

  独园。尔时、尊者阿难往诣尊者跋陀罗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住。时尊者阿难问尊者跋陀罗比

  丘言:‘云何名为见第一?云何闻第一?云何乐第一?云何想第一?云何有第一’?尊者跋陀罗语尊者

  阿难言:‘有梵天,自在造作化如意,为世之父,若见彼梵天者,名曰见第一。阿难!有众生离生喜乐,

  处处润泽,处处敷悦,举身充满,无不满处,所谓离生喜乐。彼从三昧起,举声唱说,遍告大众:极寂

  静者,离生喜乐;极乐者,离生喜乐。诸有闻彼声者,是名闻第一。复次、阿难!有众生于此身离喜之

  乐,[润泽]处处润泽,敷悦充满,举身充满,无不满处,所谓离喜之乐,是名乐第一。云何想第一?阿

  难!有众生度一切识入处,[无所有]无所有入处具足住。若起彼想者,是名想第一。云何有第一?复

  次、阿难!有众生度一切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具足住。若起彼有者,是名有第一’。尊者阿难

  语尊者跋陀罗比丘言:‘多有人作如是见、如是说,汝亦同彼,有何差别?我作方便问汝,汝当谛听,

  当为汝说。如其所观,次第尽诸漏,是为见第一。如其所闻,次第尽诸漏,是名闻第一。如所生乐,次

  第尽诸漏者,是名乐第一。如其所想,次第尽诸漏者,是名想第一。如实观察,次第尽诸漏,是名有第

  一’。时二正士共论说已,从座起去。

  484(四八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瓶沙王诣尊者优陀夷所,稽首作礼,退坐一面。

  时瓶沙王白尊者优陀夷言:‘云何世尊所说诸受’?优陀夷言:‘大王!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

  不苦不乐受’。瓶沙王白尊者优陀夷:‘莫作是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正应有

  二受──乐受,苦受。若不苦不乐受,是则寂灭’。如是三说。优陀夷不能为王立三受,王亦不能立二

  受。俱共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时尊者优陀夷,以先所说,广白世尊:‘我亦不能立三受,王

  亦不能立二受。今故共来,具问世尊,如是之义,定有几受’?佛告优陀夷:‘我有时说一受,或时说

  二受,或说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时说无量受。云何我说一受?如说所有受

  皆悉是苦,是名我说一受。云何说二受?说身受,心受,是名二受。云何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

  受。云何四受?谓欲界系受,色界系受,无色界系受,及不系受。云何说五受?谓乐根,喜根,苦根,

  忧根,舍根,是名说五受。云何说六受?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云何说十八受?谓

  随六喜行,随六忧行,随六舍行受,是名说十八受。云何三十六受?依六贪着喜,依六离贪着喜,依六

  贪着忧,依六离贪着忧,依六贪着舍,依六离贪着舍,是名说三十六受。云何说百八受?谓三十六受,

  过去三十六,未来三十六,现在三十六,是名说百八受。云何说无量受?如说此受、彼受等比,如是无

  量名说,是名说无量受。优陀夷!我如是种种说受如实义,世间不解故而共诤论,共相违反,终竟不得

  我法律中真实之义,以自止息。优陀夷!若于我此所说种种受义如实解知者,不起诤论,共相违反,起

  未起诤,能以法律止令休息。然优陀夷!有二受:欲受,离欲受。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缘生受,是名

  欲受。云何离欲受?谓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离欲受。若

  有说言:众生依此初禅,唯是为乐非余者,此则不然。所以者何?更有胜乐过于此故。何者是?谓比丘

  离有觉、有观,内净,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胜乐。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入处,转转胜说,

  若有说言唯有此处,乃至非想非非想极乐非余,亦复不然。所以者何?更有胜乐过于此故。何者是?谓

  比丘度一切非想非非想入处,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是名胜乐过于彼者。若有异学出家,作是说言:沙

  门释种子,唯说想受灭名为至乐,此所不应。所以者何?应当语言:此非世尊所说受乐数。世尊说受乐

  数者,如说:优陀夷!有四种乐。何等为四?谓离欲乐,远离乐,寂灭乐,菩提乐’。佛说此经已,尊

  者优陀夷及瓶沙王,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85(四八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生正厌离,不乐,背

  舍,得尽诸漏,所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复有二法,名及色。复有三法,谓三受。复有四法,谓四食。

  复有五法,谓五受阴。复有六法,谓六内、外入处。复有七法,谓七识住。复有八法,谓世八法。复有

  九法,谓九众生居。复有十法,谓十业迹。于此十法生厌,不乐,背舍,得尽诸漏’。佛说此经已,诸

  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86(四八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生正厌离,不乐,背

  舍,究竟苦边,解脱于苦,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复有二法,名及色。复有三法,谓三受。复有四法,

  谓四食。复有五法,谓五受阴。复有六法,谓六内、外入处。复有七法,谓七识住。复有八法,谓世八

  法。复有九法,谓九众生居。复有十法,谓十业迹。于此十法生正厌离,不乐,背舍,究竟苦边,解脱

  于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87(四八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观察无常,观察变易,

  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舍离,得尽诸漏,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复有二法,名及色。复有三法,谓三

  受。复有四法,谓四食。复有五法,谓五受阴。复有六法,谓六内、外入处。复有七法,谓七识住。复

  有八法,谓世八法。复有九法,谓九众生居。复有十法,谓十业迹。于此十法,正观无常,观察变易,

  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舍离,得尽诸漏’。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88(四八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一法观察无常,观察变易,

  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舍离,究竟苦边,解脱于苦,谓一切众生由食而存。复有二法,名及色。复有

  三法,谓三受。复有四法,谓四食。复有五法,谓五受阴。复有六法,谓六内、外入处。复有七法,谓

  七识住。复有八法,谓世八法。复有九法,谓九众生居。复有十法,谓十业迹。于此十业迹观察无常,

  观察变易,观察离欲,观察灭,观察舍离,究竟苦边,解脱于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

  喜奉行。

  相应部经典四                                        二六二

  第二 受相应

  第一 有偈品

  [一] 第一 三昧

  ※ 三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是受。何者为三?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

  丘!此等三者是受。

  四  (一)得安定,有正知,有正念之佛弟子,亦知受,亦知诸受之出生。

  (二)亦知此等诸受之所灭,达于灭尽之道。比丘由于诸受之灭尽,则无饥欲,

  入于圆寂。’

  [二] 第二 乐

  三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是受。何者为三?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

  丘!此等之三者,是受。

  205 四  (一)乐或苦、与非苦非乐,皆为内、外所感受者。

  (二)知此是苦,而以智触触可败坏虚假之法,则见消失,如是于此离欲。’

  [三] 第三 舍弃

  ※ 三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是受。何者为三?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

  此等之三者是受。

  四  诸比丘!由乐受可舍弃染欲随眠,由苦受可舍弃嗔恚随眠,由非苦非乐受可舍

  弃无明随眠。

  五  诸比丘!由乐受,比丘则舍弃染欲随眠。由苦受,则舍弃嗔恚随眠。由非苦非

  乐受,则舍弃无明随眠。诸比丘!如此比丘,则舍染欲随眠正见之人,彼由断渴爱、

  毁灭缠结、灭亡憍慢,而尽苦际。

  六   (一)虽感受乐而不知受,于不见出离者,彼有染欲随眠。

  (二)虽感受苦而不知受,于不见出离者,彼有嗔恚随眠。

  (三)广智之佛虽说非苦非乐,但乐于此而不断苦脱离。

  206      (四)比丘精进而不舍正知,因此,此贤智者,则悉知一切受。

  第二 受相应                                         二六三

  相应部经典四                                        二六四

  (五)彼知悉诸受,于现法无诸漏,达最上智彼岸之法住者,肉身灭坏后,不

  再入生身之数。’

  [四] 第四 崄崖

  ※ 三  ‘诸比丘!无闻之凡夫,如说:‘大海有崄崖1’之语。诸比丘!无闻之凡夫,

  如是语说:‘大海有崄崖’为不存不在者。

  四  诸比丘!此‘崄崖’者,喻属此身苦受之语。

  五  诸比丘!无闻之凡夫,触于身所属之苦受,至为忧、疲、悲、搏胸、哭泣之迷

  惑。诸比丘!此称之为‘无闻2之凡夫,未曾立于崄崖,未得脚踏实地。’

  六  诸比丘!有闻之圣弟子,虽触身所属之苦受,不至为忧、疲、悲、搏胸、哭泣

  而迷惑。诸比丘!此称之为‘有闻之圣弟子,曾立于崄崖,得有足踏实地。’

  (一)属身害命之苦受,为此所触,则栗、叹、泣、力弱、力尽,而不耐所起

  之苦受者,此谓之:‘彼未曾立于崄崖,未得脚踏实地。’

  207      (二)属身害命之苦受,虽为此所触亦不栗,能耐其所生起者,此谓之:‘彼

  立于崄崖,得脚踏实地。’’

  注1 注为patala‘十分足于堕落,言此为无立足处patala,’于大海中常起之涡漩之类,以言

  为险崖亦说不定。这本来不存在而误认为存在。杂阿含经一七卷一八经译为‘深险’。

  2 杂阿含经一七卷一八经:‘长沦没溺,无止息处。’

  [五] 第五 当见

  ※ 三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是受。以何者为三者?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

  诸比丘!乐受者,当见为苦。苦受者,当见为箭。非苦非乐受者,当见为无常。

  四  诸比丘!比丘之乐受者,当应见为苦。苦受者,当见为箭。非苦非乐受者,当

  常见为无常。诸比丘!此比丘由断除渴爱,毁灭缠结,灭除憍慢,故称为尽苦际。

  见人之乐为苦,见苦为箭,见非苦非乐之存在为无常。此正见之比丘,能知受,

  达此最上智彼岸之法住者,能知苦,于见法无漏,由肉身灭坏后,不再于入生

  身之数。’

  [六] 第六 箭

  第二 受相应                                         二六五

  相应部经典四                                        二六六

  ※ 三  ‘诸比丘!无闻之凡夫,亦感于乐受,亦感于苦受,亦感于非苦非乐受。

  208 四  诸比丘!有闻之圣弟子,亦感于乐受,亦感于苦受,亦感于非苦非乐受。

  五  于此,诸比丘!有闻之圣弟子与无闻之凡夫,以何为特异点?以何为特相?以

  何者为差别点耶?’

  六  ‘大德!我等之法,以世尊为根本……。’

  七  ‘诸比丘!无闻之凡夫,触于苦受,至为忧、疲、悲、搏胸、哭泣之迷惑。彼感

  于二种之受:乃属于身受与属心受是。

  八  诸比丘!譬如以箭刺人,于其人又以第二箭相刺。诸比丘!如是此人感受于二

  支箭。与此同理,诸比丘!无闻之凡夫,触于苦受,至为忧、疲、悲、搏胸、泣哭

  之迷惑。彼感于二种之受:乃属身受与心受是。若触苦受,彼则有嗔恚,为苦受彼

  则怀嗔恚,由苦受所生之嗔恚随眠而存止。彼触于苦受而喜悦于欲乐。何以故?诸

  比丘!无闻之凡夫,将欲乐置外,非不知于苦受之出离耶?彼喜悦于欲乐,如是存

  止于由乐受所生之欲染随眠。彼不如实知此等诸受之生起、灭没与甘味、患难之出

  离。彼不如实知此等诸受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之出离,如是存止由非苦非乐

  209 受所生之无明随眠。彼若感于乐受者,则感于为此所系缚。若感苦受,则感于为此

  所系缚。若感于非苦非乐受,则感于为此所系缚。诸比丘!此称为无闻之凡夫,由

  生、由死、由忧、由悲、由苦、由恼、由绝望所系缚。余谓此由苦所系缚。

  九  诸比丘!有闻之圣弟子,触苦受不至为忧、疲悲、搏胸、泣哭之迷惑。彼唯一

  之感受;乃属于身受,而非属于心受。

  一O  诸比丘!譬如以箭刺人,更不再刺第二箭。诸比丘!如是此人,唯只感受一

  箭。与此同理,诸比丘!有闻之圣弟子为苦受所触,不忧、不疲、不悲、不搏胸而

  哭泣,不至迷惑。彼唯一之感受,属于身受,非属于心受。彼虽为苦受所触而无嗔

  恚,不为苦受而怀嗔恚,故彼不存止由苦受而生之嗔恚随眠,彼虽为苦受所触不喜

  悦于欲乐。何以故?诸比丘!有闻之圣弟子,将欲乐置外,非知于由苦受之出离耶?

  彼不喜悦于欲乐,不如是存止由乐受而生之染欲随眠。彼如实知此等诸受之生起、

  灭没、甘味、患难之出离。彼以如实知此等诸受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之出要,

  彼不如是存止由非苦非乐而生之无明随眠。彼若感于乐受者,则感于离此系缚。若

  210 感于苦受,则感于离此系缚。若感于非苦非乐受,则感于离此系缚。诸比丘!此称

  第二 受相应                                         二六七

  相应部经典四                                        二六八

  为有闻之圣弟子,谓:由生、由死、由忧、由悲、由苦、由恼、由绝望而不被系缚。

  余言由苦而不被系缚。

  一一  诸比丘!有闻之圣弟子与无闻之凡夫,以此为特异,以此为特相,以此为差

  别点。

  一二   (一)有智多闻之人,皆无感于乐受、苦受,此乃贤者、善者之于凡夫之大

  特异。

  (二)亦熟知于法,亦观此世、彼世,得快乐之有闻圣者心,不为诸法所骚

  乱。由无快乐,故不陷于嗔恚。

  (三)彼之随顺,背逆皆消散、灭尽而无存在。彼达于生有之彼岸,离尘,

  而知无爱道,能证知涅槃。’

  [七] 第七 疾病(一)

  一  尔时,世尊住毗舍离城,大林之重阁讲堂中。

  二  时,世尊于日暮,即从其想起,赴病者室之处。而坐于所设之座,坐已,世尊

  211 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比丘应以正念、正知而度时日1。此乃我为汝等之教诫。

  三  诸比丘!比丘如何为正念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而住,精进正知、有念,以抑止此世之欲贪忧

  戚,于诸受观受而住……于心观心而住……于诸法,观法而住,精进于正知、有念,

  以抑止此世之欲贪忧戚。诸比丘!比丘如是而为正念。

  四  诸比丘!比丘如何而为正知耶?

  诸比丘!此有比丘,于进于退皆以正知而为,视前方、视四周亦以正知而为,

  四肢之屈伸亦以正知而为,持僧伽梨衣、钵、衣亦以正知而为,或食或饮或啮或味

  亦以正知而为,乃至大小便利之事亦以正知而为,行住坐卧语默亦以正知而为。诸

  比丘!如是之比丘乃为正知。

  五  诸比丘!比丘应以正念、正如为度时日。此为我对汝等之教诫。

  六  诸比丘!此比丘如是住于正念、正知、不放逸、精进专心,若起乐受者,彼则

  如是知:‘我起此乐受,此乐受为由缘而起2,无缘则不起。何者为缘耶?以此身

  为缘。然而此身为无常所造作,为由缘而起者。缘无常而所造作,依缘所起之此身,

  依缘所起之乐受,何为有常住耶?’彼于身又于乐受住观无常、住观消止3、住观

  第二 受相应                                         二六九

  相应部经典四                                        二七O

  离欲、住观灭尽、住观舍弃。彼于身又于乐受观无常而住,观消亡而住,观离欲而

  212 住,观灭尽而住,观舍弃而住。于身与乐受之染欲随眠皆所舍弃。

  七  诸比丘!此比丘如是正念、正知,住不放逸、精进专心,若起苦受,彼如是知:

  ‘我起此苦受,此苦受多有缘而起,无缘则不起……何为有常住C?’于身又于苦

  受观无常而住,观消亡而住,观离欲而住……观灭尽而住,观舍弃而住。于身与苦

  受之嗔恚随眠,悉皆所舍弃。

  八  诸比丘!此比丘如是正念、正知,住不放逸、精进专心,若起非苦非乐受,彼

  如是知:‘我起此非苦非乐受,此非苦非乐受为有缘而起,无缘则不起……何为有

  常住耶?’彼于身又于非苦非乐,观无常而住,观消亡而住,观离欲而住……观灭

  尽而住,观舍弃而住,身与非苦非乐之无明随眠,皆所舍弃。

  213 九  彼若感于乐受,则知其为无常,知无恋着、知无喜悦。若感于苦受……若感于

  非苦非乐受,则知其为无常,知无恋着,知无喜悦。

  一O  彼若感于乐受者,则感于此离系缚。若感于苦受者,则感于此离系缚。若感

  于非苦非乐受者,则感于离系缚。

  一一  彼感于身所际限之受,了知‘我感于身所际限之受。’感于命所际限之受了

  知‘我感于命所际限之受。’于身坏、命尽时,了知‘于此处一切之所感受所喜悦

  者,悉皆冷却。’

  一二  诸比丘!譬如,缘于油又缘于灯心,油灯则燃起。因油与灯心之尽而无食,

  油灯则消失。同此,诸比丘!比丘感于身所际限之受,了知‘我感身所际限之受。’

  感命所际限之受,了知‘我感命所际限之受。’身坏、命尽时,了知‘于此处一切

  之所感受之所喜悦者,悉皆冷却。’’

  注1 Kalam agameti时来,待时之意,当译余决心以‘渡时’。

  2 paticca prati+i……。由于‘甚么,’以甚么为基础之意。

  3 vayanupassin 为以观消灭。

  [八] 第八 疾病(二)

  一  尔时,世尊住毗舍城,大林之重阁讲堂中。

  第二 受相应                                         二七一

  相应部经典四                                        二七二

  二  时,世尊于日暮,即从冥想起,赴病者室之处1……

  三  ‘诸比丘!比丘如何而为正念耶?

  214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而住……于诸受……于心……于诸法……

  四  诸比丘!比丘如何而为正知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进于退皆以正知而为……

  五  诸比丘!比丘应以正念、正知以度时日。此即我为汝等之教诫。

  六  诸比丘!此比丘如是正念、正知,住不放逸,精进专心,若起乐受者,彼则如

  是知:‘我起此乐受,此乐受为有缘而起,无缘则不起,以何为缘?以此触为缘,

  然此触为无常,为所造作,为缘物而起者。无常、所造作、缘物而起之缘,此触所

  起之乐受,何为有常住耶?’彼于触又于乐受,观无常而住……消亡……离欲……

  灭尽……舍弃,彼于触又于乐受,观无常而住……消亡……离欲……灭尽……舍弃,

  则触与乐受之染欲随眠,皆所舍弃。

  七~八  诸比丘!此比丘之如是正念、正知,住不放逸,精进专心,若起苦受……

  若起非苦非乐受,则彼如是知:‘我起非苦非乐受,此非苦非乐受为有缘而起,无

  缘则不起,以何为缘耶?以此触为缘。然此触为无常、所造作、缘物而起者。无常、

  所造作、缘物而起之此触,为缘所起之非苦非乐,何为有常住耶?’彼于触又于非

  苦非乐,观无常而住……消亡……离欲……灭尽……舍弃。彼于触又于非苦非乐,

  观无常而住……消亡……离欲……灭尽……舍弃,则触与非苦非乐受之无明随眠,

  皆所舍弃。

  九  彼若感于乐受,则知其为无常,知无恋着,知无喜悦。若感于苦受……若感于

  非苦非乐受,则知其为无常,知无恋着,知无喜悦。

  一O  彼若感于乐受,则感于此离系缚。若感于苦受……若感于非苦非乐受,则感

  于此离系缚。

  一一  彼感于身所际限之受,了知‘我感于身所际限之受。’感于命所际限之受,

  了知‘我感于命所际限之受。’而身坏命尽时,了知‘此处一切之所感受、所喜悦

  者,皆应冷却。’

  一二  诸比丘!譬如缘油又缘灯心,油灯则燃起,因油与灯心之尽而无食,油灯则

  消失。同此,诸比丘!比丘感于身所际限之受……了知‘于此处之所感受、所喜悦

  第二 受相应                                         二七三

  相应部经典四                                        二七四

  者,皆应冷却。’

  注1 参照七经二部,以下各节参照前经之各节,两经之不同、于七经之六~八节有乐、苦、非

  苦非乐之三受,言为缘身。于八经言此等诸受为缘‘触’。

  [九] 第九 无常

  ※ 三  ‘诸比丘!此等三种之受,为无常、有为、缘起、破坏、消亡、离欲、灭尽之法。

  四  以何者为三?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

  五  诸比丘!此三种之受,为无常、有为、缘起、破坏、消亡、离欲、灭尽之法。’

  215       [一O] 第十 以触为根本者

  ※ 三  ‘诸比丘!此等之三受,为缘触而生,以触为根本,以触为因缘,以触为助缘。

  四  以何者为三?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

  五  诸比丘!缘1触所感之乐而生乐受,由所感之乐触灭尽,则凡其所生之受,即

  所感之乐,缘触所生之乐受,灭而又息。

  六  诸比丘!缘触所感之苦所生之苦受,由感其苦触之灭尽A则凡其所生之受,即

  所感之苦,缘触所生之苦受,灭而又息。

  七  诸比丘!缘触所感之非苦非乐所生之非苦非乐受,由所感之非苦非乐触之灭

  尽,则凡其所生受,即所感之非苦非乐,缘触所生之非苦非乐受,灭而又

  息。

  八  诸比丘!譬如二木片由触击而生热、现火焰,由此等二木片之分离绝缘,则凡

  其所生之热,灭而又息。

  九  与此同理,诸比丘!此等之三受,为缘触而生,以触为根本,以触为因缘,以

  触为助缘,由其所生之触为缘,乃生种种之受,由种种之触灭尽,则种种

  之受亦灭。’

  216                                                       受相应之第一有偈品(终)

  其摄颂曰:

  三昧与乐受

  舍弃及崄崖

  第二 受相应                                         二七五

  相应部经典四                                        二七六

  应见并箭刺

  疾病二无常

  以及触根本

  总成为十经

  注1 参照一二五~一二九经之四节。

  第二 独坐品

  [一一] 第一 独坐

  ※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向世尊曰:‘大德!我独坐静思,心起如是念:‘世尊说示

  三种受,为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世尊说此三种受。然而世尊!又如是说如

  何感受,亦为苦1。凡如何感受,亦为苦者,此世尊依何而说耶?’

  四  ‘比丘!善哉,善哉!比丘!余说三种之受,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余

  说此三种受也。然而余又说任何之感受,亦皆是苦。凡任何之感受,皆是苦者,比

  丘!余乃依诸行无常而说。比丘!凡任何之感受皆是苦,余依此说诸行是破坏之法

  217 ,消亡之法,离欲之法,灭尽之法,变坏之法。

  五  然而依此,比丘!余亦次第说诸行之灭尽。逮达初禅2者,言语灭;逮达第二

  禅者,寻伺灭;逮达第三禅者,喜灭;逮达第四禅者,入息出息灭;逮达空无边处

  者,色想灭;逮达识无边处者,空无边处想灭;逮达无所有处者,识无边处想灭;

  逮达非想非非想处者,无所有处想灭;逮达想受灭者,想与受灭。漏尽之比丘,贪

  欲灭,嗔恚灭,愚痴灭。

  六  依此,比丘!余乃次第说诸行之止息。逮达初禅者,言语止息;逮达第二禅者,

  寻伺止息……逮达想受灭者,想受止息。漏尽之比丘,贪欲止息,嗔恚止息,愚痴

  止息。

  七  比丘!此等之六者,是轻安。逮达初禅者,言语轻安;逮达第二禅者,寻伺轻

  第二 受相应                                         二七七

  相应部经典四                                        二七八

  安;逮达第三禅者,喜轻安;逮达第四禅者,入息出息轻安;逮达想受灭者,想与

  218 受轻安。漏尽之比丘,是贪欲轻安,嗔恚轻安,愚痴轻安也。’

  注1 杂阿舍经一七卷二二经‘又复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

  2 杂阿含经一七卷二二经‘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

  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云云。’

  [一二] 第二 虚空(一)

  ※ 三  ‘诸比丘!譬如于虚空中,吹东风、吹西风、吹北风、吹南风、吹含尘垢之风、

  吹不含尘垢之风、吹寒风、吹暖风、吹少量之风、吹大量之风、吹种种之风。诸比

  丘!如是于此身生种种之受,生乐受、生苦受、生非苦非乐受。

  四  (一)犹如空中吹种种多样之风,从东西与北南。

  (二)吹有尘、无尘,冷与热,大量与少量及多样之风。

  (三)与此同理,于此身生诸受,乐苦等起,与非苦非乐。

  (四)比丘1若精进,以舍正知者,于是此贤智者,悉知一切受。

  (五)彼悉知诸受,于现法中无诸漏,达最上智彼岸之法住者,由内身破灭后,

  不再入生身之数。’

  注1 四、五两偈参照三经之六节四、五偈。杂阿含一七卷一六经有‘正知不倾动’。

  219       [一三] 第三 虚空(二)

  ※ 三 ‘诸比丘!譬如虚空中,吹东风,吹西风……吹少量之风、吹大量之风、吹种种

  之风。诸比丘!如是于此身生种种之受:生乐受、生苦受、生非苦非乐受。’

  [一四] 第四 客舍

  ※ 三  ‘诸比丘!譬如有客舍,于此处有种种人,由东方来栖宿、由西方来栖宿、由北

  方来栖宿、由南方来栖宿、有刹利种人来栖宿、婆罗门种人来栖宿、毗舍种人来栖

  宿,首陀人来栖宿者。与此同理,诸比丘!于此身生种种受:生乐受、生苦受、生

  非苦非乐受。

  第二 受相应                                         二七九

  相应部经典四                                        二八O

  四  亦生伴于欲乐之乐受,亦生伴于欲乐之苦受,亦生伴于欲乐之非苦非乐受,亦

  生不伴于欲乐之乐受,亦生不伴于欲乐之苦受,亦生不伴于欲乐之非苦非乐受。’

  [一五] 第五 止息1(一)

  ※ 二  时,尊者阿难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阿难,白世尊曰:‘大德!何者为受?何者为受之生起?何者为受之

  灭尽?何者为达受灭尽之道?何者为受之甘味?何者为受之患难?何者为受之出离

  220 耶?’

  四  ‘阿难!此等之三者是受: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阿难!此等称为受。由

  触之生起,有受之生起;由触之灭尽,有受之灭尽。此八支圣道是达受灭之道。此

  即:正见、正思惟……正定是。凡以受为所缘,所起之喜乐,此为受之甘味。凡受

  之无常而变坏之法,此为受之患难。凡对受抑制欲贪,舍欲贪,此为受之出离。

  五  阿难!依此2,余渐次说诸行之灭尽,逮达初禅者,言语灭……逮达想受灭者,

  想与受灭,漏尽之比丘,则贪欲灭、嗔恚灭、愚痴灭。

  六  阿难!依此,余渐次说诸行之止息,逮达初禅者,言语止息;逮达第二禅者,

  寻伺止息……逮达想受灭者,想与受止息。漏尽之比丘,则贪欲止息、嗔恚止息、

  愚痴止息。

  七  阿难!依此,余渐次说诸行之轻安,逮达初禅者,言语轻安;逮达第二禅者,

  寻伺轻安……逮达想受灭者,想与受轻安。漏尽之比丘,则贪欲轻安、嗔恚轻安、

  221 愚痴轻安。’

  注1 本经及次之标题santaka于英译译为Property(所有、所有物),此两经中没有一句暗

  示此意义。及之止息之意两经有六节,因此余译为止思,想是由语根s'an来的。

  2 以下五、六两节,同一一经五、六两节、七节稍为不同。

  [一六] 第六 止息(二)

  ※ 二  时,尊者阿难来诣世尊住处……

  三  世尊言于坐在一面之阿难曰:‘何者为受?何者为受之灭?何者为达受灭之

  道?何者为受之甘味?何者为受之患难?何者为受之出离耶?’

  第二 受相应                                         二八一

  相应部经典四                                        二八二

  四  ‘大德!我等之法以世尊为本,以世尊为指导者,以世尊为所依。大德!此所说

  之意义,唯世尊明了。愿从世尊聆闻,诸比丘当奉持于此。’

  ‘然则,阿难!且谛听,当善思惟,余将说此。’

  ‘唯然,大德!’尊者阿难应诺世尊。

  五~八  世尊1如是言:‘阿难!此等之三者是受: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阿

  难!此等者称为受。由触之生起,有受之生起……漏尽之比丘,则贪欲轻安、嗔恚

  轻安、愚痴轻安。’

  注1 参照一五经之四、五、六、七之四节。

  [一七] 第七 八支(一)

  ※ 二  时,众多之比丘等来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而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方之此等比丘白世尊曰:‘大德1!何者为受?何者是受之生起?何者

  是受之灭尽?何者是达受灭尽之道?何者为甘味?何者为患难?何者为出离耶?’

  222 四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者

  称为受。由触之生起,有受之生起:由触之灭尽,有受之灭尽。此八支圣道是达受

  灭之道。此即:正见、正思惟……正定是。凡以受为缘,所起之喜乐,此为受之甘

  味。凡受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此受之患难。凡对受抑制欲贪、舍欲贪,此受之

  出离。

  五  然而诸比丘!依此,余渐次说诸行之灭尽……

  六  诸比丘!依此,余渐次说诸行之止息……

  七  诸比丘!2此等之六者,是经安。逮达初禅者,言语轻安;逮达第二禅者,寻

  伺轻安;逮达第三禅者,喜轻安;逮达第四禅者,入息出息轻安;逮达想受灭者,

  是想与受之轻安。漏尽之比丘,则贪欲轻安、嗔恚轻安、愚痴轻安。’

  注1 以下三~六之四节同一五经之三~六节。

  2 同一一经之七节。

  第二 受相应                                         二八三

  相应部经典四                                        二八四

  [一八] 第八 八支(1)

  ※ 二  时,众多之比丘等来诣世尊住处……

  223 三  世尊问于坐在一面之此等比丘曰:‘诸比丘1!何者为受?何者为受之生起?

  何者为受之灭尽?何者为达受灭尽之道?何者为受之甘味?何者为受之患难?何者

  为受之出离耶?’

  四  ‘大德!我等之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指导者,以世尊为所依。善哉!大

  德!此所说之意义,唯世尊明了。愿从世尊聆闻,比丘等当奉行于此。’

  ‘然则诸比丘!且谛听,当善思惟,我将说此。’

  ‘唯唯,大德!’诸比丘应诺世尊。

  五~八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

  称为受……’

  注1 以下三~八节同一六经之三~八节。

  [一九] 第九1 般奢康伽

  ※ 二  时,建筑师般奢康伽来诣尊者优陀夷之处,礼拜尊者优陀夷,而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建筑师般奢康迦,问尊者优陀夷曰:‘大德,优陀夷!世尊说几种之

  受耶?’

  ‘建筑师!世尊曾说三种之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世尊曾说此等之

  受。’

  四  如是言已。建筑师般奢康伽向尊者优陀夷曰:‘大德,优陀夷!世尊未曾说三种

  之受,世尊唯说二种之受,即乐受与苦受是。大德!凡此非苦非乐所示者,世尊说

  此有静寂微妙之乐。’

  五  尊者二度告建筑师般奢康伽曰:‘建筑师!世尊未曾说示二种之受,世尊乃说三

  种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世尊说示此等三种之受。’建筑师般奢康伽

  224 二度白尊者优陀夷曰:‘大德,优陀夷!世尊未曾说三种之受,唯说二种受,即乐受

  与苦受是。大德!凡此非苦非乐受之所示者,世尊说此是静寂微妙之乐。’

  六  三度,尊者优陀夷三度:……建筑师般奢康伽……尊者优陀夷不能令建筑师般

  第二 受相应                                         二八五

  相应部经典四                                        二八六

  奢康伽领会,而建筑师般奢康伽亦不能使尊者优陀夷领会。

  七  尊者阿难,闻得尊者优陀夷与建筑师般奢康伽之问答。

  八  时,尊者阿难来诣世尊住处,而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难,便将尊者优

  陀夷与建筑师般奢康伽所有之一切问答,皆白于世尊。

  九  ‘阿难!建筑师般奢康伽不同意优陀夷比丘者亦有其理由。优陀夷比丘亦有其理

  由而不同意于建筑师般奢康伽。阿难!余2以理方可说二种之受,余以理亦可说三

  种之受,余以理亦可说五种之受。余以理亦可说六种之受。余以理方可说十八种受,

  余以理亦可说三十六种受,余以理亦可说百八种之受。阿难!如是者,余乃以理说

  225 法。

  一O  阿难!余如是以理说法,不予肯定,不予赞同。不能随喜自他之善说、善语

  者辈,唯有期待使之生斗争、起諠哗、来诤论而互以口头为刃物相刺而住。如是余

  以理由而说法。然而阿难!如是对余之以理由说法,自认是他之善说、善语者,予

  赞同、予随喜者辈,唯只期待使能住于相和合、相悦喜、无相诤、如乳水,互以喜

  眼相见。

  一一  阿难!于欲,有此等之五种。何者为五?眼所识之色,是快意、可爱、可乐、

  形爱,诱生欲染者。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

  是快意、爱、乐、形爱,诱生欲染者。阿难!凡以此等五种之欲为所缘,所起之喜

  乐,称之谓欲乐。

  一二  阿难!‘有情,感受此最上之喜乐。’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则不予认同。何

  以故?阿难!因有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阿难!何者为比此乐更殊胜、更

  微妙之他乐耶?阿难!于此处有比丘,离诸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个,而逮达由离

  生喜乐之第一禅而住。阿难!此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

  226 一三  阿难!‘有情,感受此最上之喜乐。’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则不予认同。何

  以故?阿难!有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阿难!何者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

  妙之他乐耶?阿难!于此有比丘,由寻伺之息灭,逮达内部寂静,心有单一性,无

  寻无伺,住于由定生喜乐之第二禅。阿难!此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

  一四  阿难!‘有情,感受此最上之乐喜。’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则不予认同。何以

  故?阿难!有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阿难!何者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

  第二 受相应                                         二八七

  相应部经典四                                        二八八

  之他乐耶?阿难!于此有比丘,离喜、舍心、正念正知、以身感受乐,谓谈圣者舍

  心者、有念者、乐住者、逮达住于第三禅。阿难!此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

  一五  阿难!‘有情,感受此最上之喜乐。’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则不予认同。何

  以故?阿难!有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阿难!何者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

  妙之他乐耶?阿难!于此有比丘,既由前乐之舍弃、苦之舍弃、喜忧之灭没、非苦

  非乐而逮达住于舍、念、清净之第四禅。阿难!此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

  一六  阿难!‘有情,感受此最上之喜乐。’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则不予认同。何

  227 以故?阿难!有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阿难!何者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

  妙之他乐耶?阿难!于此有比丘,超越一切色想,灭没嗔恚想,不思惟种种想,逮

  达住于‘虚空无边’之空无边处。阿难!此为比此乐更殊胜……

  一七  阿难!‘有情,感受此最上之喜乐。’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则不予认同。何

  以故?阿难!有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阿难!何者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

  妙之他乐耶?阿难!于此有比丘,超越一切空无边处,逮达住于识无边之识无边处。

  阿难!此为比此乐更殊胜……

  一八  阿难!‘有情,感受此最上之喜乐。’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则不予认同。何

  以故?阿难!有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阿难!何者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

  妙之他乐耶?阿难!于此有比丘,超越一切识无边处,逮达住于无所有之无所有处。

  阿难!此为比此乐更殊胜:

  一九  阿难!‘有情,感受此最上之喜乐。’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则不予认同。何

  以故?阿难!有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阿难!何者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

  妙之他乐耶?阿难!于此有比丘,超越一切无所有处,逮达住于非想非非想处。阿

  228 难!此为比此乐更殊胜:

  二0  阿难!‘有情,感受此最上之喜乐。’若人作如是言者,余则不予认同。何

  以故?阿难!有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阿难!何者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

  妙之他乐耶?阿难!于此有比丘,超越一切非想非非想处,逮达住于想受灭。阿难!

  此为比此乐更殊胜、更微妙之他乐。

  二一  阿难!外道普行沙门之徒,作如是言:‘沙门瞿昙说想受灭(定),而且以之

  施设于乐,彼者为何,又如何施设耶?’应亦有如是说理。诸比丘!回答如是言之

  第二 受相应                                         二八九

  相应部经典四                                        二九O

  外道普行沙门,应如是言:‘汝友等!世尊并非唯对乐施设于乐受。诸友!无论于

  何处,乐之所获处,无论于何者,是即如来于乐所施设。’’

  注1 中部五九经Bahu-vedanya-sutta同‘多受经’。参照汉译南传大藏经二第十卷一四九

  ~一五四页。

  2 以下各种受,于二二经说明。

  [二0] 第十 比丘

  ※ 三  ‘诸比丘1!余以理说二种之受,余以理说三种之受,余以理说五种……六种

  ……十八种……三十六种……百八种之受。如是2,诸比丘!余乃以理说法。

  四  诸比丘!如是余以理说法,不予肯定、不予赞同。不随喜自他之善说、善语者

  辈,唯只期待合起斗争、生諠哗、生诤论,互以口头之刃物相刺而住。诸比丘!如

  229 是余依理说法,予以肯定、赞同。随喜自他之善说、善语者辈,唯只期待于相和合、

  相悦喜、不相争、如乳水,互以喜眼相见。

  五~一四  [同一九经一一~二0]

  一五  诸比丘!外道普行沙门之徒,作如是言:‘沙门瞿昙说想受灭(定),而且以

  之施设于乐,彼者为何,又如何施设耶?’应亦有如是说理。诸比丘!回答如是言

  之外道普行沙门,应作如是言:‘汝友等!世尊并非唯对乐施设于乐受。诸友!无

  论于何处,无论于何者,乐之所获处,是即如来于乐所施设。’

  独坐品第二[终]

  其摄颂:

  独座虚空二

  客舍止息二

  依八支说二

  般奢康比丘

  注1 此一节同一九经九节之后部。

  2 此一文于原典被抄入的,和一九同样,似是为本节之末文。

  第二 受相应                                         二九一

  相应部经典四                                        二九二

  第三 百八理品

  230       [二一] 第一 尸婆

  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之竹林迦兰陀园。

  二  时,普行沙门尸婆来诣世尊住处。与世尊共相交谈亲睦、殷勤之话后,坐于一

  面。

  三  坐于一面之普行沙门尸婆,白世尊言:‘尊瞿昙!或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语、

  如是见者:‘凡此个人之所感者,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其皆由前世所作之因也。’

  尊瞿昙对此作如何言之耶?’

  四  ‘尸婆!由胆汁生,或有起此感受。尸婆!如由胆汁生,于此处起此感受,其应

  自知。如由胆汁生,于此处起此感受,其亦为世之真实所认定。于此,尸婆!某某

  沙门婆罗门之‘凡个人所感受者,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是皆由前世所为之因。’

  作如是语、如是见者,皆过于自之所知,是过于世所认知之真实,然则余谓此等沙

  门、婆罗门之所见,是邪。

  五  尸婆!由粘液生,或有起此感受……

  六  尸婆!由风生,或有起此感受……

  七  尸婆!由胆汁等三聚和合生,或有起此感受……

  八  尸婆!由时候之变化生,或有起此感受……

  九  尸婆!由逢逆运生,或有起此感受……

  一0   尸婆!于痉挛性,或有此感受而起……

  231 一一  尸婆!于业异熟性,或有此感受而起……’

  一二  如是说已,普行沙门尸婆白世尊曰:‘妙哉,尊瞿昙!妙哉,尊瞿昙!尊瞿昙

  譬如起覆、发掩、对迷者示之以道,如暗中举灯火,使有眼者见形。如是尊瞿昙以

  种种方便说法。余当归依尊瞿昙,亦归依法与比丘众。尊瞿昙!当自今日起,以至

  终生,请摄受余归依为信士。’

  一三  胆汁、粘液、风三种之聚和,时候、逆运、痉挛、业异熟为第八。

  第二 受相应                                         二九三

  相应部经典四                                        二九四

  [二二] 第二 百八

  ※ 二  ‘诸比丘!余为汝等说明所谓百八理之法理,且谛听。

  三  诸比丘!何者称为百八法理耶?余以理,当说二种之受。余以理说三种之受。

  余以理说五种受……六种受……十八种受……三十六种受……百八种受。

  四  诸比丘!何者为二种之受?身受与心受是。诸比丘!此等称为二种之受。

  232 五  诸比丘!何者为三种之受?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称为三

  种之受。

  六  诸比丘!何者为五受?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是。诸比丘!此等称为

  五受。

  七  诸比丘!何者为六种之受?眼触生之受、耳……鼻……舌……身……意触生之

  受是。诸比丘!此等称为六种之受。

  八  诸比丘!何者为十八种受?六喜近伺、六忧近伺、六舍近伺是。诸比丘!此等

  称为十八种受。

  九  诸比丘!何者为三十六种受。六种依在家之喜、六种依出离之喜、六种依在家

  之忧、六种依出离之忧、六种依在家之舍,六种依出离之舍是。诸比丘!此等称之

  三十六种受。

  一O  诸比丘!何者为百八种受?三十六种过去受、三十六种未来受、三十六种现

  在受是。诸比丘!此等称为百八种受。诸比丘!此称百八理之法理。’

  [二三] 第三 比丘

  ※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1!何者为受?何者为受之生起?何者为

  受之灭尽?何者为达受灭尽之道?何为受之甘味?何为受之患难?何为受之出离

  耶?’

  233 四  ‘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比丘!此等称为三

  种受。由触之生起,有受之生起,渴爱为达受生起之道。由触之灭尽,有受之灭尽,

  此八支圣道,始达受灭之道。此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

  念、正定是。凡以受为缘,所起之喜乐,此为受之甘味。受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

  此为受之患难。凡对受抑制欲贪,舍欲贪,此则受之出离。’

  第二 受相应                                         二九五

  相应部经典四                                        二九六

  注1 三、四两节同一五经之三、四两节,但本经之四节有‘渴爱达受生起之道’之一句,此在一

  五经没有。

  [二四] 第四 宿智

  ※ 二  ‘诸比丘!余于正觉前,尚未成正觉之菩萨时,余生如是念:‘何1者为受?何

  者为受之生起?何者为受之灭尽?何者为达受灭尽之道?何者为受之甘味?何者为

  受之患难?何者为受之出离耶?’

  三  诸比丘!于余生如是念:‘此等2三者为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

  此等称为受。由触之生起,有受之生起,渴爱为引受生起之道。由触之灭尽,有受

  之灭尽……凡对受之抑制欲贪,舍欲贪,此为受之出离。’

  四  诸比丘!‘此等为受。’于余所未曾闻之法,眼现、智现、慧现、明现、光现

  是。

  五  诸丘比!‘此为受之生起。’于余所未曾闻之法,眼现、智现、慧现、明现、

  光现。

  六  诸比丘!‘此为达受生起之道。’于余所未曾闻之……

  七  诸比丘!‘此为受之灭。’于余所未曾闻之……

  234 八  诸比丘!‘此为达受灭之道。’于余所未曾闻之……

  九  诸比丘!‘此为受之甘味。’于余所未曾未闻之……

  一O   诸比丘!‘此为受之患难。’于余所未曾闻之……

  一一  诸比丘!‘此为受之出离也。’于余所未曾闻之法,眼现:智现、慧现、明

  现、光现。’

  注1 参照一五经之三节,二三经之三节。

  2 参照一五经之四节,二三经之四节。

  [二五] 第五 比丘

  ※ 二  时,众多比丘等来诣世尊住处……

  第二 受相应                                         二九七

  相应部经典四                                        二九八

  三  坐于一面1之此等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何者为受?何者为受之生起?何者

  为受之灭尽?何者为达受灭尽之道?何者为受之甘味?何者为受之患难?何者为受

  之出离耶?’

  四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称之

  为受。由触之生起,有受之生起,渴爱为引受生起之道。由触之灭尽,有受之灭尽,

  此八支圣道乃达受灭尽之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

  正定是。凡以受为缘所起之喜乐,乃此受之甘味。凡受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乃

  此受之患难。凡抑制受之欲贪,舍欲贪,为此受之出离。’

  注1 参照一五、二三、二四经之三、四节。

  [二六] 第六 沙门婆罗门(一)

  ※ 二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以何为三?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

  三  诸比丘!虽任何之沙门或婆罗门,若不如实知此等三受之生起、灭尽、甘味、

  患难、出离者,诸比丘!余对此等1之沙门或婆罗门,于沙门中不承认为沙门,于

  婆罗门中不承认为婆罗门。犹且此等之尊者对沙门或婆罗门之道,于现生不能住于

  自知、实证、逮得。

  四  诸比丘!虽任何之沙门或婆罗门,若如实知此等三受之生起、灭没、甘味、患

  难、出离者,诸比丘!余对此等之沙门或婆罗门,于沙门中肯定为沙门,于婆罗门

  申肯定为婆罗门。犹且此等之尊者对沙门道或婆罗门之道,于现生住于自知、实证、

  逮得。’

  注1 以下参照相应部因经品一三经沙门婆罗门。

  235       [二七]第七 沙门婆罗门(二)

  ※ 二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称为

  受。

  三  诸比丘!虽如何之沙门或婆罗门1……’。

  第二 受相应                                         二九九

  相应部经典四                                        三OO

  注1 以下参照二六经之三、四节。

  [二八] 第八 沙门婆罗门(三)

  ※ 三  诸比丘!虽任何之沙门或婆罗门,不知受,不知受之生起,不知受之灭尽,不

  知达受灭尽之道。诸比丘!余对此等之沙门或婆罗门……

  四  诸比丘!虽任何之沙门或婆罗门,知受,知受之生起,知受之灭尽,知达受灭

  尽之道,诸比丘!余对此等之沙门或婆罗门……’。

  [二九] 第九 清净之无食乐

  ※ 二‘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之三

  者为受。

  三  诸比丘!有有食乐1之喜,有无食乐之喜,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喜。有有食

  乐之乐,有无食乐之乐,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乐。有有食乐之舍,有无食乐之舍,

  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舍。有有食乐之解脱,有无食乐之解脱,有比无食乐更无食

  乐之解脱。

  四  诸比丘!何者为有食乐之喜耶?诸比丘!为此等2五种之欲是。何者为五?眼

  所识之色,可快意、爱、乐、形爱,诱生欲念者。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

  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可快意……爱、乐、形爱,诱生欲念者。诸比丘!此

  等为五种欲也。诸比丘!凡以此等五种欲为缘所起之喜,诸比丘!此称为有食乐之

  喜。

  236 五  诸比丘!何者为无食乐之喜耶?诸比丘!于此处有比丘3,离诸欲、离不善法、

  有寻有伺、而逮达住于由离生喜乐之初禅。由寻、伺之息灭,于内部寂静,心之单

  一性,无寻无伺,逮达住于由定生喜乐之第二禅。诸比丘!此称为无食乐之喜。

  六  诸比丘!何者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喜耶?诸比丘!凡观察于贪欲解脱之心,

  观察于嗔恚解脱之心,观察于愚痴解脱之心,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喜。诸

  比丘!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喜。

  七  诸比丘!何者为有食乐之乐?诸比丘!此乃此等五种之欲。何者为五?眼4所

  识之色……诸比丘!凡以此等五种之欲为缘,所起之喜乐,诸比丘!此称为有食乐

  第二 受相应                                         三O一

  相应部经典四                                        三O二

  之乐。

  八  诸比丘!何者为无食乐之乐?诸比丘!于此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

  逮达住于初禅。由寻与伺之息灭,内部寂静……逮达住于第二禅。离喜、舍心、正

  念正知,以身感受乐,谓诸圣之谈舍心者、有念者、乐住,逮达住于第三禅。诸比

  丘!此称为无食乐之乐。

  九  诸比丘!何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乐?诸比丘!凡观察于欲解脱之心……嗔恚

  ……观察于愚痴解脱之心,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喜乐。诸比丘!此称为比

  237 无食乐更无食乐之喜。

  一O  诸比丘!何者为有食乐之舍?诸比丘!此为此等五种之欲。何者为五?乃眼

  所识之色5……诸比丘!凡以此等五种欲为缘所起之舍,诸比丘!此称之为有食乐

  之舍。

  一一  诸比丘!何者为无食乐之舍?诸比丘!于此6有比丘,其前之乐之舍弃,由

  苦之舍弃、由喜忧之灭没、非苦非乐、逮达住于舍、念清净之第四禅。诸比丘!此

  称为无食乐之舍。

  一二  诸比丘!何者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舍?诸比丘!凡观察于贪欲解脱之心

  ……观察于嗔恚……愚痴、解脱之心,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舍。诸比丘!

  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舍。

  一三~一五  诸比丘!何者为有食乐之解脱?与色相关连之解脱,为有食乐之解脱

  ……与无色关连之解脱,为无食乐之解脱。诸比丘!何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解脱?

  诸比丘!凡观察于贪欲解脱之心,观察于嗔恚解脱之心,观察于愚痴解脱之心,乃

  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解脱。诸比丘!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解脱。’

  百八理品第三[终]

  其摄颂曰:

  238       尸婆与百八

  比丘及宿智

  沙门婆罗门

  纯粹无食乐

  受相应[终]

  第二 受相应                                         三O三

  相应部经典四                                        三O四

  注1 有食乐(sa-amisa)无食乐(nramisa)之语既出于一四经四节。三节以下之喜是piti,

  乐是Sukha、舍是upekha'解脱是vimokkha。

  2 参照一九经一一节。

  3 参照一九经一二、一三节。

  4 参照一九经一一节,二九经四节。

  5 参照一九经一一节,二九经四、七节。

  6 参照一九经一五节。

 
 
 
前五篇文章

南北传《杂阿含经》对照:道品诵 念处相应

南北传《杂阿含经》对照:道品诵 正断相应

南北传《杂阿含经》对照:道品诵 如意足相应

南北传《杂阿含经》对照:道品诵 根相应

南北传《杂阿含经》对照:道品诵 力相应

 

后五篇文章

隆波通法语:一切美好尽在圆觉中

南北传《杂阿含经》对照:杂因诵 界相应

南北传《杂阿含经》对照:杂因诵 谛相应

南北传《杂阿含经》对照:杂因诵 因缘相应

隆波通法语:道——以觉灭苦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