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一旦修行,现在的我跟过去的我肯定会互相冲突的!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一旦修行,现在的我跟过去的我肯定会互相冲突的!
 
  净界法师
 
  己五、明识阴相
 
  前面的色、受、想、行是一个生灭相,识阴相对于前面,它是一个寂静相,是前面四阴的一个依止处,我们叫大仓库。
 
  识阴非真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
 
  随境生灭
 
  【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引喻申明
 
  【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
 
  结示立名
 
  【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第五识阴─指的是第八识─是我们精纯明了、湛然不动摇的第八识。
 
  第八识相对前面的色、受、想、行,它是寂静相。如果我们把这个寂静相,当作是一种常住不变的真如,那就有问题,它不是真如。为什么它不是真如呢?佛陀说:它是生灭的、受熏的;因为第八识它表现在我们的身心世界,离不开见闻嗅尝觉知六根的作用;假设这六根是精纯、真实的,它就不应该容纳虚妄的习气才对,真不能容妄;事实上,六根的作用是生灭的─有增有减。怎么说呢?
 
  佛陀讲出一个譬喻─假设第八识是不生灭的,那么它表现在六根,为什么我们过去,曾经在某一年,看到一个很奇怪、很特殊的东西,经过几年以后,我们忘了一干二净,连那个忘记的念头也没有了,可以说忘得彻彻底底、干干净净。但是后来,覆睹前物,又再一次看到这奇特的物品,心中的记忆又再一次的现前,一点都不忘失。可见这个精了湛然不动的第八识,它是念念受熏,它的确是有增、有减,有时候记忆力增加,有时候记忆力衰退,它所产生的这种熏习种子的功能,可以说无量无边,又如何来计算?
 
  所以第八识─你说它是生灭也不对,说它是不生灭也不对,它是生灭跟不生灭的和合,它的体是真如,但是它所表现的作用却是受熏的,受熏就是变化的。
 
  佛陀结劝说:阿难当知,此湛非真─第八识这个湛然的相状,它的作用不是真实的,就好像一个急速的水流,你远远望去好像是寂静,它只是流得很快、流得很微细…我们看不到而已,并不是说没有流动。所以假设它不是一个妄想的根源,它又怎么能够受熏呢?除非你能达到六根互用,这时候你的妄想才能够消灭,否则第八识的生灭相都是存在的。
 
  则汝现前这六根的作用─中串习几。中串习几什么意思呢?第八识的作用,就是把过去的习气跟现在的习气,把它互相的贯穿─过去贯穿到现在,现在也会影响到过去。
 
  这个湛然明了的熏习,它是罔象虚无的假象,它是什么假象?是一种颠倒的、我法二执相应的、微细不可了知的一种精纯之想,所以第八识也是妄想。
 
  第八识的主要功能有两个:
 
  一、它在因地上叫持种─它可以把你过去所打的妄想、所造的业力,全部保留下来,叫持种。
 
  二、它在果报上异熟─它把你最强的业力变现成果报,它是执持种子、变现果报。
 
  我们现在受菩萨戒,有些人他缘境发心——缘十法界发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增上心。有些人一发心,就发起来了,有些人很困难,你要让他发菩提心很困难,就是他过去生没有这种栽培;就像听经,有些人一听就懂,有些人听了以后,好像似懂非懂,栽培不够。
 
  要知道:现在的我是由过去影响的;所以我们看一个学佛的人,他有一个特点─他经常很矛盾;现在的我要这样做,过去习气的我不同意,经常会发生这样;我想要这样做,另外又有一个声音出来反对,这是真妄交攻!
 
  你没有学佛,当然现在的你跟过去的你是统一的,那你就没办法改变!一旦是修行人,他现在的我跟过去的我肯定会互相冲突的。
 
  【楞严经修学法要】---精选篇229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二章)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章)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前言代序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一)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二)

 

后五篇文章

大安法师:每个人都很尊严

星云法师:宽心·人生幸福课 18 人应具备怎样的应变能

星云法师:宽心·人生幸福课 17 求职

星云法师:宽心·人生幸福课 16 惊人的潜能

雪歌仁波切:四圣谛在三士道的意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