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四) |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四)
<第四卷> 我们在念佛之前的心理建设,是很重要的,因为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念佛,就会产生不同的功德。那么我们所要建立的第一个心态,就是建立一种真实的「信心」,必须要百分之百的相信,阿弥陀佛一定可以救拔我,不能有一点的怀疑。比方说在黑暗当中、在恐惧当中,心中会感到不安稳,这很正常;但是当你把佛号提起来,你还是感到不安,那表示你没有真正念佛,你还活在你的妄想中。所以你可以自己测试一下,你跟阿弥陀佛的那种感应力量,是不是真实的建立起来了。 当然,我们之所以恐惧,可能是我们对于名号不够了解。愚痴是佛法修学当中,最严重的过失跟障碍。如果你烦恼重、业障深,只要让你了解佛法的真实道理,你一定可以得救;要是你愚痴颠倒,没有善根,佛陀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个善根最主要的就是: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善根,以「信」为本--「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你要以真实的信心去念佛,阿弥陀佛的光明才能够现前。这一点一定要知道。你的信心绝对不能有任何的动摇。 丙二、增长福德(闻名得福愿43) 经文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前面的愿力,是偏重在今生消除灾障,这一愿是偏重在来世的福报。可能这个人念佛,并不是想要求生净土,只是用念佛来增长福德、消除灾障的,那么这样的闻名得福,还是有它的效果。我们看阿弥陀佛所发的愿: 「设我得佛」,假设我成佛之后,当然阿弥陀佛发愿的当下,只是一种虚愿,还未成佛,但是现在阿弥陀佛已然成佛了,所以这些都已经变成实愿,一种真实的愿力,具有真实的功德。 他说「他方国土」,什么叫「他方」呢?就是极乐世界以外的国土。他的根机是谁呢?是诸菩萨众,就是发菩提心的菩萨,这个地方应该包括了凡夫菩萨,也包括了圣位菩萨,从经文来看,是偏重凡位菩萨。 这些菩萨做什么事呢?「闻我名字」,这个『闻』,古人解释叫「闻持」,就是说你听闻之后,不但有一点信心,而且还能够受持不失。也就是说,这个佛号在你的内心世界,有某种程度的相续,叫做闻持,你对它有信心。其次,你对佛号有一种忆持力,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你经常在共修当中,或是在定课当中,能够把佛号受持而不失。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以下讲它的功德,在一期生命结束后,「生尊贵家」。所谓「尊贵家」,在古人的解释当中,包括三种:第一个,有权势;第二个,有学问;第三个,有财富,三种具足。那么你因为有权势、有财富、有学问,受到世人的恭敬赞叹,「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对于这一段文,古人解释说:为什么阿弥陀佛要发这个愿呢?为什么需要福报大呢?因为在菩萨道当中,你福报大才能够受人尊敬,而且有利于度化众生。你看声闻众的阿罗汉,他们都穿得很简单,但是所有的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身上都是挂璎珞。《佛说八大人觉经》也讲到一个观念说:菩萨不能让自己太贫穷,因为「贫苦多怨,横结恶缘」;你太贫穷人家看不起你,你很难弘扬佛法,所以菩萨要福慧二足。因为福报大,讲话就有摄受力!你以福报的力量,再加上本身的智慧,正法就能够弘传出去。因为你福报大,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宣扬佛法人家会听得进去,是这个意思。 龙树菩萨说佛陀有二种功德:一者善根,二者福报。佛陀的善根是不能跟众生分享的;你说你念佛,希望阿弥陀佛把智慧送给你,不可能的事;但是佛陀的福报,可以跟众生分享,佛陀在因地,所累积的波罗蜜善业力,他的福报可以跟大家分享。所以这个地方,我们等于是分享阿弥陀佛的福报,平常你也没有做什么布施、持戒…但是只要你肯每天念佛,即便你没有求生净土,来生也一定生尊贵家。 这里的福报,我们要拣别一下,它跟世间的福报还是有点不同。《楞严经》上说,一个没有发菩提心、没有成就空正见的菩萨修习善业力,由善业力所成就的福报,是一种「轮回性」。什么叫「轮回性」呢?因为我们在修学善业的时候,心中夹杂爱取烦恼。我们期望因为这样的善业,而招感来世的安乐,对来世的安乐有所期待,这样就形成印光大师说的「善中有恶」。因为爱取烦恼本身就是一种恶法,这会有什么问题呢?就是:用有所得的心来修善业,来生变成一个大富长者,但是因地当中,有夹杂恶念,所以你肯定会放逸;那么一放逸,善根就退转,就造业了,到第三世就堕落到三恶道去,这是印光大师说的『三世怨』。也就是说:第一生造业,第二世享受福报,产生放逸,第三生堕落三恶道。印光大师说:第三世的三恶道报,其实跟第一世是有间接关系的,因为你修善的时候,夹杂着爱取烦恼;虽然第三世的堕落来自第二世的放逸引生的,其实是第一世种下恶因的。 所以《楞严经》上说,我们凡夫修善叫轮回性-- --善中有恶,恶中有善。你刚开始造善的时候,夹杂恶念,你也没发觉,第二世福报现前的时候,肯定会放逸,结果第三世堕落到三恶道。在三恶道受苦时,你又起惭愧心,恶中有善,因为起惭愧心又开始修善,又从三恶道解脱出来。三恶道出来之后,又开始修善,又夹杂爱取…变成一种人、天、三恶道的循环;这就是所谓轮回性的善业。因为我们的菩提心跟空正见不具足,所以凡夫所修的善业,就有三世怨的危机,这是约着我们业力所成就的福报。 但是念佛所成就的福报,就不同了;忆佛念佛所成就的福报,这个不是轮回性,这叫「菩提性」,因为那是阿弥陀佛本愿所摄受的,这个福报是清净的,不会使你放逸堕落。 《楞严经》很重视因地的发心,你用什么心态来做事,结果肯定是不同的。《楞严经》说:你用沙去煮,煮得很久,叫热沙,你用米去煮,才能变成饭。所以在佛教当中,修善业是一回事,你的心态才重要。这个地方的「福德」,并不是善业所成就的那种福德,而是闻持阿弥陀佛的名号所成就的,所以这个福报是清净的,是随顺于菩提的;也就是说你在福报现前时,你会运用福报继续去积功累德,去提升自己;这叫做「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 我们看第三科的「善根坚固」。前面是讲「世间的福报」,这里是讲「出世的善根」,就是说我们闻持名号,虽然我们也不见得往生,但是对我们来生修行有什么好处呢? 丙三、善根坚固(闻名不退愿47) 经文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所加被的根机,是属于他方国土,就是极乐世界之外的国土的发心菩萨。这个菩萨能够闻持,相续受持我的名号而不忘失,就能够决定成就不退转无上菩提。 凡位菩萨在菩萨道上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善根的退转。好比我们刚开始学佛,看到三宝时,会很恭敬虔诚,慢慢的时间久了,就没有感觉了,好像跟三宝有点距离;再过一段时间,三宝的因缘就消失掉了。为什么?因为善根是生灭法,不进则退。所以我们平常没有在三宝当中熏习,善根就会慢慢退转。这个地方的意思是说,只要我们听闻、受持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能够成就不退转。 所谓『不退转』,在蕅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中,提出了四种不退: 第一个、位不退:这是初果圣人,入于圣流,不堕凡地,阶位不退。 第二个、行不退:是指恒度众生不堕二乘,他的菩提心坚固,他的菩萨之行不退,不堕落于二乘。 第三个、念不退:是指初地以上的菩萨,心心流入萨婆若海,全归中道的不退。 那么「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这三种就是一般的判教基准。蕅益大师另外提出了「究竟不退」:他说一个人经常念佛,不论是至心或是散心,不论是有心、无心,或解、不解,阿弥陀佛名号一经耳根,假使千万亿劫,毕竟因此而得解脱。这个就是究竟不退。 我们看蕅益大师解释「不退」,比较偏重第四个「究竟不退」,就是说:『阿弥陀佛』名号的音声,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只要你听到这个音声,这个音声就会从你的耳根,进入到你的阿赖耶识去,变成一个种子。这个种子代表什么意思呢?致使将来跟阿弥陀佛产生一种感应的力量,他的本愿默默的加持着你。当然,不一定是在今生表现出来,总之在未来生命当中,你跟阿弥陀佛之间的因缘永远存在,叫「究竟不退」。「如食少金刚,毕竟不消!」蕅益大师说,就像一个人吃了金刚钻石,永远没有办法被消化掉一样。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个「究竟不退」的公案: 有一个老人家,年纪大了之后,家里的子女对他很不孝顺,他很感概,就想要出家。来到寺庙,舍利弗尊者就用神通力观察他的善根,一看,八万大劫都没有善根,心想佛陀说过没有善根的人不能度化,度化也没有用,不能证道,就请他回去。 这个老人家很伤心,家里子女不要他,僧团也不要他,就在寺庙外面哭泣。哭着哭着…佛陀就回来了,佛陀当然明知故问,说:「你为什么哭呢?」他回答说:「我想出家,里面的师父不让我出家。」佛陀说:「那没关系,我亲自为你剃度。」剃度之后,如法的随佛修学,证得四果阿罗汉。这时候弟子就问佛陀:「佛陀不是有说过:没有善根不能出家吗?」佛陀说:「你们(阿罗汉)只能看到他过去八万大劫;事实上八万大劫之前,他是一位柴夫,有一天在山上砍柴,遇到老虎的追赶,慌张的爬到树上去,老虎一叫的时候,他惊吓念了一声『南无佛』,一入耳根,永为道种。」所以他跟佛陀结下了一个得度的因缘。 跟佛陀结缘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要!佛陀度化众生是看因缘,佛陀度化众生有亲疏浅深的差别。我可以问大家一个问题:「诸法因缘生」,你说这个老人去寺庙出家,僧团不接受,为什么他哭着哭着佛陀就刚好回来,为什么我们在外面哭的时候,佛陀不回来?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跟佛陀有结缘,不是佛陀偏心。如果你在三界流转当中,你跟佛陀完全没有结缘,这件事情就非常不吉祥。你可以烦恼重,你可以业障重,但是你跟三宝没有结缘,你就没有解脱的希望了。修行最怕的就是没有善根,你就算你烦恼轻薄,是世界上的好人,没有善根,那也没有用。 智者大师说有四种人: 一,根利遮轻,善根强,烦恼淡薄最好,这个人肯定很快成就圣道。 二,根钝遮重,这个最糟糕。 三,根钝遮轻,没有善根,但是也没有什么烦恼,这是世间的好人。 四,根利遮重,善根强,烦恼重,这个人还有救的。 也就是说,我们跟阿弥陀佛结缘、跟十方诸佛结缘,最快的方式就是忆念他的名号,你把它的名号不断的念出来,创造一个音声再听回去,这叫做究竟不退--「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在你未来的生命当中,当你因缘成熟时,佛陀就会出现,这就是一种善根的加持。 我们看第十八愿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灾障、增长福德、善根不退,都是约着我们现生的角度来说;以下的第十八、十九愿,是说名号的功德能够成就临终的接引。前面的念佛都是偏重在信心,以下是有愿力。 丙四、十念必生(十念必生愿18) 经文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 第十八愿在四十八愿中,实在太重要了,善导大师说叫作「愿王」,是愿中之王。净土宗因为有第十八愿,才形成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句佛号的功德,能够普遍的加被-- --上至文殊普贤,下至五逆十恶,因为有第十八愿的关系。所以善导大师对于第十八愿赞叹有加,他认为这就是阿弥陀佛本愿的核心思想,我们这一愿,就根据善导大师的解释来说明: 善导大师把这段愿文分成三小段:第一个根机,第二个法门,第三个利益。 一、根机:这一愿所加被的根机是谁呢?是十方众生。这十方众生,善导大师解释说,是指我们一般的罪恶生死凡夫,他加一个「罪恶」,不只是生死凡夫而已。「罪恶生死凡夫」意思是善恶掺杂,就是这个人,他平常遇到好因缘修善,但是遇到恶因缘的刺激,他也是造恶,所以叫做善恶掺杂的罪恶生死凡夫。这个地方是指这一愿所加被的根机,不完全是造善的凡夫,而是善恶掺杂的罪恶生死凡夫。 二、法门:这样的人,他修什么法门呢?他修三个法门:第一个「至心信乐」,第二个「欲生我国」,第三个「乃至十念」。 在信愿行三资粮当中,善导大师特别重视「至心信乐」,他认为这个是主轴思想。「至心信乐」这句话,善导大师用四个字来代表,叫做「顺从本愿」。跟印光大师「一心归命」的意思一样。他说念佛的时候,关键点是要放下自我意识,完全百分之百的顺从阿弥陀佛的本愿,不能有任何自己的看法。 顺从本愿,善导大师他提出两个标准: 第一个,你要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就是说,你要好好的向内反省,我们是什么人啊?我们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生生世世在三界当中,不断的流转,累积很多很多的生死罪业,就算从今天开始,不吃饭也不睡觉,每天好好的拜忏修止观,直到命尽为止,我还是不可能成就圣道。不是我不要,是根本没办法成就,就算我今生尽最大的努力,还是不可能了脱生死的,这是第一个认识。 第二个,你要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你要百分之百相信我自己做不到,谁能够帮助我呢?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他每一个愿都是为众生而发的,他一定可以救拔你到净土去。 这是顺从本愿的标准,善导大师也提出两种障碍,叫作不顺从本愿: 比方说:你念佛的时候,啊呀,我业障深生啊,不能往生。善导大师说,你没有顺从本愿,你念佛还打妄想,你是活在妄想当中! 比方说:你念佛的时候,你说你福报不够,你不能往生。你没有顺从本愿! 因此,以善导大师的标准,念佛的时候,不能有妄想,即便有妄想,也不能住在妄想,要住在佛号。他这个顺从本愿的标准是很高的,对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是完全的靠上去,如果还住在妄想,以善导大师的标准,你没有真正的顺从本愿,你是在抗拒本愿!是你自己抗拒本愿,不是阿弥陀佛不救你,你自己把你自己障住了,因为你抗拒本愿! 由于「至心信乐」的关系,佛号一旦提起来,你的心是百分之百的随顺服从阿弥陀佛的本愿,你完全皈依在阿弥陀佛本愿摄受下。然后「欲生我国」,你有恳切求生净土的愿力,最后「乃至十念」…这个「乃至十念」是指临终的十念。不过这个「临终十念」,昙鸾大师解释说,也不一定是刚好十声佛号,就是一种「相续的称念」,乃至净业成就。 三、利益:「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除非你是造了五逆的重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合和僧;或者诽谤佛法、拨无因果等等,一个是罪业,一个是邪见。不过莲池大师说,即便你造五逆十恶、诽谤正法,只要能够至心忏悔,断相续心,还是可以往生。 这里,说出了净土宗的一个重要思考,就是「随念往生」的思想,也就是从四十八愿建立起来的。净土宗并不重视佛号的多寡,你看:「乃至十念」,即便不是十句佛号,从佛陀的语气来看,不是念很多佛号,重点在「随念往生」-- --临终的正念现前。所以这一愿,历代祖师把它判作为往生的最低标准,就是只要十句佛号。 但是,这个标准的重点在于「至心信乐」,核心思想是在这四个字,产生一种强烈的皈依,完全靠着强大的信愿而往生。善导大师解释四十八愿时,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解释「至心信乐」,他认为这一愿的精神在「至心信乐」,在「顺从本愿」那四个字。也就是说,你必须走出你的妄想,百分之百的靠倒阿弥陀佛的本愿上,只要你活在妄想,你就不是顺从本愿,叫做抗拒本愿。这就是我们净土宗「带业往生」的主要根据,所谓随念往生,带着业种,不能带现行,是带业种。我们再看第五的「临终接引」,这是第十九愿。 丙五、临终接引(临终接引愿19) 经文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前面的第十八愿,在中国祖师的判释中,善导大师认为这一愿是不可思议,但是蕅益大师及其他祖师是认为「十念往生」比较偏重于中、下根器的人,「临终接引」,比较偏重上等根器的人。 第十八愿,它所摄受的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因为临命终时,对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产生百分之百的皈依,他能够完全顺从本愿,相信自己没有能力出离,相信阿弥陀佛决定可以救拔他,所以念念之间感应道交。而「临终接引」这十九愿的态度不同,他的根机也不同。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这个十方众生是谁呢?是指「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众生」,这个菩萨他有一种愿作佛之心,并且有愿度化众生之心。 「菩提心」有二种:一个是「悲增上的菩提心」,一个是「智增上的菩提心」。智增上的菩提心,他的四弘誓愿是怎么发呢?是从「佛道无上誓愿成」,是以佛的功德为所观境,所以才「众生无边誓愿度」、「法门无量誓愿学」、「烦恼无尽誓愿断」;他是以「佛道无上誓愿成」为他的主轴思想,是以上求佛道为根本。也就是说,虽然他发了菩提心--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初阶段他偏重在「上求佛道」;因为智增上的菩萨,是先着重自利之功德。 另外「悲增上的菩萨」,他是以「众生无边誓愿度」为主轴,为了「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他断烦恼、修法门、成佛道,为利有情愿成佛,他的思考是以「众生无边誓愿度」为主导。这样的菩萨他大部分时间做义工,跟众生打成一片。 总而言之,这二种菩萨都是发了菩提心,而且不只是发愿,还有行动力--「修诸功德」,不断的积集六波罗蜜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以这两种资粮:「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他有成佛度众生的愿力,有这样理想的愿景,而且是有福德、智慧资粮的菩萨,因为五浊恶世障深慧浅、充满了恶因缘,所以他为菩提道而求生净土,他整个求生净土的因缘是这样子。跟前面的罪恶生死凡夫,临终「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不同。像这样的行者临命终时,假设阿弥陀佛不跟莲池海会的诸大菩萨,包括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现在其前的话,不取正觉。 第十八愿跟第十九愿的差别,在整个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传承当中,善导大师这一系,偏重于第十八愿。因为第十八愿而提出「三业专修」的思想-- --身业专门礼拜阿弥陀佛、口业专门称念阿弥陀佛、意业一心观想皈依阿弥陀佛,三业专修,万修万人去。 但是蕅益大师跟莲池大师是偏重于第十九愿,强调「圆修」的思想,以信、愿、持名为正行,以六波罗蜜为助行,他提出了「正、助合行」的思想。认为念佛不能废除六波罗蜜,必须福慧双修;你为什么求生净土?是为了成佛而去的,那你想要成佛,一定要把你的菩萨种性先建立起来。所以蕅益大师的圆修思想,是以第十九愿为轴心,开展出「以一门而圆摄百千法门」的正助合行思想。这没有什么对跟错,你是什么根机,你就修什么法门。 至于第十八愿,它的核心思想在哪里呢?在「至心信乐」--在信心;这第十九愿的核心思想在「至心发愿」--在愿力。虽然三资粮都具足,但是二种思考模式不一样,一个是对阿弥陀佛本愿,百分之百的至心信乐;一个是对净土的庄严,产生强烈的好乐。当然这是看各人的根机,不论是第十八愿,或者是第十九愿,都是阿弥陀佛所发的愿,都可以启动阿弥陀佛的临终接引。 这个地方我们要拣别专修、圆修,还有一个叫「杂修」-- 今日张三,明日李四,目标不明确,今天有人讲禅宗你就修禅宗,明天讲密宗你就修密宗,对于阿弥陀佛的信愿不具足,这个就不行了。 乙二、观净土殊胜以启愿力八 前面的五个愿,都是在观察「名号功德」--包括了现世的消灾,来世的福报善根,也包括临终的接引。以下是对净土的观察,「观净土庄严以启愿力」,这个很重要,你往生的愿力,来自你对净土的了解,如果我们对净土很生疏,所发的愿力就不可能很真切。我们怎么去观察净土的庄严呢?以下提出了八点来观察: 丙一、远离恶道(不更恶道愿2) 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说:在我成佛之后,极乐世界的天人,在极乐世界待过,寿命终了,在未来的生命当中,假设又堕到了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的话,就不取正觉。 也就是说,在你的生命当中,只要去过一次极乐世界,你未来的生命就不可能堕到三恶道去,即便你过去生,还有很多三恶道的罪业种子,那些罪业都不会得果报,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本愿摄受。 在整个菩萨道过程当中,佛陀在大乘经典里,警告所有的菩萨,不要堕入三恶道,理由是什么,诸位知道吗?不是只有痛苦而已,菩萨受点苦没有什么大不了,关键在于善根的障碍,善根的遮障太严重了;万一你不小心堕到三恶道去,出来之后,你的善根就面目全非了。在人道受一点苦,还会启发我们的出离心、道心,所以人世间的苦,对于善根是有加分效果;三恶道的苦完全不同,受完苦之后,你的善根也被隐没了,佛陀把「三恶道」判作八难之一,所以印光大师说,一个人从三恶道出来,很可能第二次会再堕落,因为他善根隐没了! 理论上,从自利的角度来看,必须证得初果以上,才能够永远远离三恶道危机。也就是初果圣人,即便他过去还有杀、盗、YIN、妄的罪业没有受报,但是因为道共戒的力量,也不可能堕到三恶道去。那么你到了极乐世界,即便你悲心特重,很快的就回入娑婆,你宿世三恶道的业也不会得果报。这是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可以离开痛苦的保证,离开这种障道的因缘。 再看第二个「国土庄严」,前面是偏重在「离苦」,后面的七个愿,偏在「得乐」。国土庄严就是第二十七愿的一切严净愿: 丙二、国土庄严(一切严净愿27) 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 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把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做一种纲要的描绘。我们怎么去了解极乐世界的依报环境呢?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这「国中天人」是约能受用者。这「一切万物」是指所受用的环境,这里偏重在环境--依报国土,它的环境是怎么回事呢?以下提出两点说明:第一个,约着它的本质,第二个,约着它的数量。 一、本质:它的本质是「严」,「严」是个总相,就是无量的庄严。极乐世界的庄严,有三种功德: (一)清净:我们娑婆世界的庄严带有染污性,好比你看到珍宝,你会起贪婪心,在庄严当中会带动烦恼;极乐世界的庄严是带动我们的善根,带动我们的戒定慧,所以它是清净的。 (二)光明:娑婆世界的珍宝不能放光,极乐世界的珍宝,能够主动放光,所以极乐世界没有晚上与黑暗,因为它所有的宝物都会放光。 (三)美丽:极乐世界的依报环境特别的美丽。 清净、光明、美丽,所有叫做庄严;它的形状跟颜色也特别的殊胜奇特,为世间所稀有。总而言之,这个庄严是怎么回事呢?「穷微极妙」,精穷微妙不可思议,无法用口业来称叹,乃至于不能用心去思惟测量,这是指它的本质。 二、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这个众生是指往生的这些圣贤,即使成就了天眼通,对这样的依正庄严,也不能够很清楚的去明了。这个「明了」是约着内心第六意识的明了性;没办法去明了,也无法陈述,它的名称、数目,有多么的广大。 也就是说,我们到极乐世界,在受用这些果报时,叫做「日用而不知」。你说:诶,你到极乐世界一趟,描绘给我听听看…描绘不出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为它是一种不思议境。如果我们过去生造了一些善业,这些善业得安乐的果报,这是可以描绘的。你到了天界去,天界是怎么回事,你可以讲得很清楚;但是极乐世界是什么?以凡夫心,投佛觉海—是凡夫进入阿弥陀佛的整个法身、涅槃功德海,怎么描绘呢?佛的境界,我们有办法描绘吗?连等觉菩萨都无法描绘。所以这个称为「果地教」。 我们一般的修学叫「因地教」,你修到什么程度,就有多少果报。你有布施就得富贵报,你有持戒就有尊贵身,你有忍耐就得庄严…这叫因地教,每一个果报都要靠你自己一点一滴的去修学。 极乐世界叫「果地教」,它的功德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所成就的,我们靠跟弥陀感应道交,而进入阿弥陀佛的功德海,去受用这些果报。所以,这个功德是没办法称量、没办法描绘的。蕅益大师把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用四个字来做代表叫:「胜妙五尘」。 蕅益大师说:这个殊胜是怎么回事呢?是约着「安乐」来说。到了极乐世界,你有种种的庄严安乐叫殊胜。胜妙这个「妙」,是微妙的意思,蕅益大师说你到了极乐世界,你接触这些宝物,它能演说妙法、增长善根,有不退转的力量;你到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在那个地方沐浴,自然增长你的善根;你到极乐世界,在宝树下经行,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你说我现在一个人静静的在树下经行,也是增长善根… 也就是说:你眼睛所看到的色尘、耳朵所听到的声音…它在安乐当中,念念之间,都在增长你的善根,所以叫作「果地教」,这跟我们一般有漏业力的国土是不同的。 诸位,可以看窥基大师的<阿弥陀经通赞疏>,他解释极乐世界依报庄严,提出说明:弥勒净土跟阿弥陀佛净土的差别,它们依报环境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呢?弥勒净土是「业感缘起」,那是修十善业所成就的,所以你到弥勒净土你有放逸的可能性。严格来说弥勒净土尚未达到究竟净土,唯佛有净土-- --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弥勒菩萨是等觉菩萨,他还没有降生、还没有成佛,所以弥勒净土,我们的定义是:秽土中的净土。因为有弥勒菩萨说法,相对于诸天来说,那种放逸的境界,弥勒净土好多了,因为他有弥勒菩萨说法。但是那里的国土,本身是个秽土,它是业感缘起,是众生有漏业所感的。 极乐世界的本质不是业感所成就的,那是阿弥陀佛愿力成就而接引众生往生的真实报土,不是业感缘起。所以希望大家把弥勒净土跟西方净土做一个拣别;一个是纯粹的净土,是净土中的净土,是完全无漏的;一个是秽土中的净土;二者本质不同。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