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雪谦?冉江仁波切:大药:战胜视一切为真的处方 第五章 如何克服障碍 |
 
雪谦•冉江仁波切:大药:战胜视一切为真的处方 第五章 如何克服障碍
在所有的障蔽之中,对自我的执着(我执)是轮回的真正根源。如月称菩萨所说: 我们首先执着于“我”这个见解,接着是“我的”。 由于这种执着, 众生如同在水车磨坊般地在轮回中起伏循环。 我向慈悲对待所有这些众生的大悲者顶礼。 当我们把某件事物描绘成“自我”,并且认为“自我”是真实存在的本体时,轮回就开始了。显而易见地,立论有“我”,便带来“他人”,而“他人”不是“我”。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开始区分事物,例如这是你的和我的物品、财产等等。我们因此创造了轮回的二元分立及随之而来的痛苦。“大悲者”(Great Compassionate One)或已经圆满了悟实相之无二自性的人,对那些落入分别心的众生,无法不生起悲心。 虽然我没有伤他分毫, 但是自无始以来, 我的敌人“我执”已经侵入我的心, 把我囚禁在可怕的轮回牢笼之中。 我们把伤害自己、侵害自己财物或亲戚的人视为“仇敌”。我们可以用许多方法来应付一般的敌人,或改变我们和一般敌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报复或试着伤害这些敌人。我们可以努力胜过敌人。我们可以和敌人握手言和。我们可以藉由对话、献礼或彼此妥协来解决情况。情况会随着时间自然而然地改变。我们曾经的敌人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我们向来的朋友可以成为我们的敌人。 但是对“我执”而言,情况就不是如此。我执是一种独特的敌人。虽然我们从未伤害“自我”,但是从无始以来,“自我”却一直不断地伤害我们。我执是残酷而铁石心肠的。我们无法和我执结为朋友,也无法诱惑、贿赂、说服我执,也无法和我执建立公平的关系。不像普通的敌人需要睡眠,我执这个敌人一天二十四小时地攻击我们。它绝对不会让我们有喘息的机会。我们可以保护自己,和普通的敌人保持距离,但是我执这个敌人却在我们的核心之中、内心之中。奇怪的是,我们却从未驱逐我执。 我们能够做些什么?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我执已经对我们造成诸多的伤害。我们必须认清敌人的身分,然后战胜它。 它在我身上已经施加数百种痛苦折磨。 然而,我不但没有怨恨它, 反而信任它,并且受它控制。 有比这个更严重的 灾难和迷妄吗? 你可以用三种方法远离我执这个敌人。第一个方法是攻击“自我”这个想法及其产生的烦恼。第二个方法是透过正念和觉察,转化这些具破坏性的情绪(烦恼)。第三种方法是检视这些情绪的真正自性,并且有目的地把它们用于修道。 如何运用对治解药 误给的忍辱不屑一顾。 把三宝做为我的依怙, 登上不退转出离心的座骑, 披上四无量的盔甲, 激励六波罗密的军队, 今天,佩着空性与慈悲的锐利武器, 我将斩杀我的仇敌! 当你无法再容忍敌人而宣战,这个隐喻描述了藉由攻击来降伏烦恼的过程。我们采取行动来对付我执的时机已经成熟。为了攻击敌人,我们需要一群盟友。当然,三宝是力量最强大的盟友。如果我们信任佛为我们的向导,法为我们的道路,僧为我们的袍泽,我们将所向无敌。 为了进入沙场,我们也需要强壮的“不退转出离心的座骑”。出离心是永远脱离轮回的甚深愿望。我们也需要盔甲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武器的伤害,防御我们受到负面情绪之敌的攻击。四无量心的修行法门是我们最精良的盔甲。这四无量心分别是:(一)无量慈心,也就是希望一切有情众生拥有快乐和明了什么是快乐之因;(二)无量悲心,也就是希望一切有情众生离于痛苦及痛苦之因;(三)无量喜心,也就是希望一切有情众生若已拥有的快乐将不断增长;(四)无量舍心,也就是希望把前三个无量心平等无别地应用于朋友和敌人身上。修持四无量心能够攻击贪、嗔、痴、慢、疑等五个敌人。 六波罗密是我们的军队。每一支波罗密军队都受训来击溃特定的敌人。布施波罗密歼灭贪婪吝啬。持戒波罗密征服反常不定的行为。忍辱波罗密降伏嗔怒。精进波罗密驱除怠惰。禅定波罗密克服散漫。智慧波罗密击败无明与迷妄。这些军队需要武器,而满怀慈悲的空性是最锐利的武器。我们拥有武装和信心,肯定能够克敌致胜。藉由击溃无明这个敌人,我们将击败各种内在与外在的敌人。 如果我不摧毁我执, 它将继续制造“无间地狱” 及其他地狱的无尽痛苦。 有哪个头脑清楚的众生不会采取行动? 在这个持续制造痛苦的敌人面前,你不要沾沾自喜。你必须赢得这场战斗,对抗我执带来的不断伤害。如果你不这么做,就会让我执继续“制造轮回的无尽痛苦”。 藉由探究来舍弃负面情绪 检视“自我”的自性 停留在何处及前往何处; 你将会发现“自我”不具有丝毫的存在。 “自我”是一旦被降伏 就不会再起的敌人。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相信有个坚实而独立存在的自我。现在是分析这个想法的时机。我们把自我视为一个独立的单位。事实上,我们把它视为我们身体和意识的主人。我们想着“我的名字,我的身体,我的心识”,仿佛一个独立而永久的自我拥有这一切(名字、身体和心识)。且来检视,这个自我在哪里?它在我们的外部?还是和身、心有所连结?如果它是在身体之内,那么它是在身体的哪个部分?我们无法找到它。 当我们如此探究时,我们发现自我只是个概念。但是这个概念从何而来?如果自我是呈现于心中的“识”,那么自我住于何处?当它离开的时候,它前往何处?在过去的念头和未来的念头之间,自我会发生什么事?自我是住在两个不存在的事物之间吗?自我的当下念头,如何能够存在为某个东西? 心识如同一条溪流或河川。因为河川的历史和特质,我们给予河川一个名字,例如我们把一条河川命名为“恒河”。然而,这个名字只是我们对一条不断变动的河流在心智上的指称。当我们认为,名字暗示着某种永恒而固定的本体,且此本体存在于那条流动河川的核心之中,我们就犯了一个错误。我们可以把河川命名为“恒河”。但是没有什么会从那条河川冒出来说:“我是恒河的主体。”自我也是如此。 一旦我们了解自我是一个变动的过程和一个指称,当那些相连于“我”想法的强大心智因素生起时,我们便不再受到愚弄。如此,我们慢慢摆脱迷妄的纠缠,并且可从希望与恐惧的翘翘板上下来。 在过去,无上的勇者菩萨 藉由降伏这个敌人来证得大乐。 了解在这危急关头的风险和利益, 不让这个敌人逃脱的人 乃是智者中的智者, 勇者中的勇者。 谁能够与这样的人齐头? 物质性的敌人能够在溃败之后重振旗鼓,再度攻击我们;但是在和我执这个敌人的战争中,情况却非如此。一旦我们真正了悟——不只是智识上的了解——我执这个敌人原本就不真的存在,这个敌人将永远不会再起。过去伟大的菩萨藉由消融我执而证得解脱,即证明了这一点。追随这些伟大菩萨的步履,为你自己成就解脱。藉由这么做,你将在对抗无明和痛苦的究竟战斗中获胜,达成教法的目标。 击败敌人 为了降伏我执, 明智的诸佛 详释八万四千种教法, 根据每个众生的根器因材施教。 这一切全都是为了调伏我执。 取决于众生根器的层次, 烦恼可以被根除、转化或运用。 然而在本质上,这一切的根本 乃是无上的修学——菩提心。 尽除对自我与实相的执着,乃是佛陀所有教法的目标。我执有多种形式,并且弥漫在我们的心与行为之中。我们需要使用各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攻击我执。因此佛陀详述了八万四千种教法。 基本上,我们可以用三种方法来处理烦恼及烦恼之根源——我执:我们可以弃绝、转化或运用烦恼。你要依照自己的天性和能力,应用最有效的方法。最安全的方法是使用直接的对治来去除每个烦恼。这种方法对每个人都有效。具有一些经验的修行者,可以使用第二种方法来转化情绪,而不是使用对治解药来对治情绪。那些拥有较高才智和非凡能力的人,则可以实际把烦恼用于修道之上。记住,在每个情况之下,目标都是一样的:去除我执。 如何处理负面情绪:实用的阐释 人们要如何修行? 不要受造作轮回的 凡俗念头所驾驭, 而是用正念观照掌控念头。 重新整合你过去所有的嗔怒, 用对治的军队彻底击溃嗔怒: 这就是放弃烦恼。 我们的念头和心之造作日日夜夜烦扰我们。它们如同暴风雨中的强风,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如同黑夜浓厚的云层,障蔽我们的真正自性。它们无法为我们带来宁静,只会进一步让我们落入痛苦的陷阱之中。我们总是让各种烦恼“驾驭”我们,例如贪、嗔、痴、慢、疑等烦恼。我们让它们侵入自己的心,并且任其坐大。这么做的结果是,我们让它们增长为强大的力量。 运用对治解药来对治这些情绪,是雪谦·嘉察建议用来去除这些情绪的第一个方法。战士藉由回想敌人在过去造成的一切伤害来为战斗做准备。这些念头能诱使战士去歼灭他的敌人。 我们必须研究我们的敌人。我们运用正念观照,让我们觉察这些负面念头的生起。举例来说,当第一个嗔念生起时,注意它,不要让它增生。相反的,你要回想过去当你受到嗔怒的控制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根据你直接的经验,你了解嗔怒所造成的痛苦与问题,并且认识到嗔怒的过患。一旦你清楚了解嗔怒是具有破坏性的,你就能够直接用对治解药来击溃嗔怒。 你可以寻找特定的对治解药来摧毁每一种烦恼。为了征服贪欲,你可以观修对境不吸引人的面向。针对嗔怒,你可以观修慈心。针对忌妒(疑),你可以观修随喜等等。这是你藉由抛弃烦恼来去除负面心理因素的方式。 接着,为了彻底清净你的行为, 如同把铁转化成为黄金一般, 用相对菩提心转化三对境、三毒和三根本功德。 第二种方法适合那些具有中等根器的众生。这个方法是:当情绪生起时,转化它们。一旦我们能够生起菩提心,也就是觉醒的利他心,我们就能够把菩提心应用于各种烦恼。举例来说,当嗔怒的感受生起时,运用正念观照来确认它们。接着如此思惟:“我现在正感受到嗔恨。在过去,嗔恨已经让我承受许多痛苦。愿一切有情众生的嗔恨经由我的感受而获得清净。”当强烈的贪欲生起时,用相同的方式生起菩提心来转化贪欲的感受。 念头通常不间断地接踵而至。同样的,我们通常追逐我们的念头,如同一只狗一再叼回被掷出的同一颗石头。一个念头生出两个念头,两个念头生出三个念头,很快地它们成倍数增生,完全侵入我们的心。但是狮子不像狗;狮子不玩你丢我捡的游戏。狮子不会盯着石头看,反而会转过头去寻找丢掷石头的人。藉由遵循狮子的范例,我们可以检视念头的来源,而不去追随念头,并且看清念头源自心的究竟自性。在这个过程中,念头自然而然地融入心的究竟自性之中,不再繁殖增生。 “用相对菩提心转化三对境、三毒和三根本功德(three root merits)。”三对境(three objects)是指做者、受者与行为本身这三种概念。三毒是指贪、嗔、痴。三根本功德是指受到烦恼染污的寻常功德、离于烦恼的寻常功德,以及不定的功德。藉由应用菩提心,我们可以把三对境、三毒和三根本功德转化成为智慧。 最后,修持究竟菩提心, 了悟一切生起皆是法身之展现, 法身即本初自性,即无间的离戏。 若不执着,无论生起什么,都会自然解脱。 在这不排斥也不接受的大平等味之中, 继续保持。 这个涵义,智慧与善巧方便的本初无二, 以慈悲为本质的空性, 必须被带入修道。 在第三种方法中,具有上等根器的修行者把烦恼用于修道之上,藉以增长对空性的了悟。所有的念头和烦恼都是本初自性、法身或纯然觉性的戏耍(play)。所有的念头和烦恼都在法身中生起,并且重新融入法身。怀着这种认识,不论生起什么样的念头或烦恼,我们都视它从法身生起,并且重新融入法身。认清念头源自法身,即是认清念头从不存在、停驻或寂灭。当把心安住在这种认识之中,将不再受到念头的困扰。由于我们认清了念头的本初自性,因此不论生起什么,都将自然解脱。 如果我们能够认清空性是念头的真正自性,那么当念头生起时,我们就能够解脱念头,不必需要特定的对治解药来排拒每个念头。此即了悟大平等味(the great equal taste,大平等舍)。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达到这种层次的了悟:能结合空性智慧与由慈悲而任运自生的善巧方便。这是为什么本论会说:“以慈悲为本质的空性。”我们必须把它带入修道,并且在此生中把它应用于每个修行次第。如果我们认清念头的空性,不把念头具体化,那么念头的生起和寂灭就能够让我们厘清和增强对空性的了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