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雪谦?冉江仁波切:大药:战胜视一切为真的处方 第三章 前行与皈依 |
 
雪谦•冉江仁波切:大药:战胜视一切为真的处方 第三章 前行与皈依
四思量(four reflections)被称为“加行”(preliminaries,或前行),它能使我们的心远离轮回,转向佛法。“前行”这个辞汇或许会造成错误的印象,让人认为它们不是最重要的。然而,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前行是一切修行的基础。虽然四思量被称为前行,但是我们应该把它们视为正行。这四前行包括思量人身难得、死亡无常、因果业报和轮回过患。如果你从事这四前行,毫无疑问地,你将生起脱离轮回的真诚愿望,并且热切地追求修道。这个愿望称为“出离心”,它促使修行者留在修道之上、皈依等等。 我们之中有许多人已经听闻这四转念(four mind changes,即四思量或四共前行)许多次了。我们或许会说:“让我们就直接跳到口诀教导,不要浪费时间在这上面了。”但是,西藏伟大修行者的生平事迹显示,他们有多么重视这四共前行,以及他们有多么投入于修持这四共前行。 过去的大师们对于思量无常之真谛和人身之难得,若非用数年的时间,就是用数月的时间来思量。他们不只思量:“喔,是的,拥有这人身太棒了,这人身相当珍贵。让我们继续其他的修行。”相反的,他们对人身的真实价值发展出一种直接而稳定的认识,对无常生起稳固而不变的觉察。这种欣赏与认识所带来的结果之一是,从事修行的驱策力成为这些大师的第二天性。蒋扬·钦哲·旺波写道,藉由真诚地体验这四种态度的转变,他证得最甚深的证量。 有一次,巴楚仁波切去见一个闭关中的伟大禅修者。巴楚仁波切本身极具证量,而且博学多闻,但他却请求这位隐士给予被许多人视为非常基本的四思量教法。然而,隐士并未感到惊讶。在第一天,隐士念出一句关于人身稀有殊胜的句子:“哎!暇满人身是如此难得。”在此之后,隐士只是静静地坐着。接着,这两位伟大的大师开始啜泣,为这句话的真谛而感到震撼。在这座修法的剩余时间里,他们两人沈默地坐着。隔天,隐士说:“人生如同山崩般急促。”在思量这个句子之后,他们又开始流泪。因此,在那四天当中,他们每一天只思量一个句子。后来,巴楚仁波切说,这是他所领受过最甚深的教法,因为它们是那么的令人充满觉受。这些教法使他从内在产生转化。上师或许会要求你分别投入一个月的时间来修持一个句子,以便这些教法真能成为你的一部分。 殊胜人身 现在你终于获得 这暇满人身。 这人身是如此难寻,如此的充满意义。 在僻静处转化自己,不执着于今生是值得的, 因为今生的重要性是那么微小。 根据佛教教法的说法,除了人身(人道)之外,尚有许多其他的存在状态。然而,没有一个存在状态如人身一般有用,可以寻找从事佛法修行的机会。举例来说,天道众生是拥有极长寿命的神。在天道之中,一切似乎都很容易,天道众生的所有需求,包括种种舒适和欢乐,都能实现了。然而,那么多的舒适与欢乐却使天道众生容易分心。这些众生缺乏对佛法修行产生兴趣的诱因。最后,他们在死亡的时刻,会预先看见自己即将束手无策地失去天道的生活,堕回入轮回的下三道,此时他们将经历最可怕的痛苦。 人身之独一无二,乃因人身拥有刚好足够的痛苦,让我们想要离于痛苦,然而痛苦却不会多到让我们无法修行。为了尽可能地善用这个殊胜的机会,在“僻静处转化自己是值得的。”拥有人身,却不好好利用它,似乎没有意义。人们容易因为漠不关心而白白浪费这个潜能(人身),或甚至更糟糕的是,人们从事具毁灭性、负面的行为而糟蹋了这个潜能。如果我们不珍惜这个殊胜的机会,并且尽可能地善用这个机会,我们的人生将只会失去真正的意义。 有位西藏上师曾说,相较于所有其他可能的存在状态,生而为人是稀有的,其稀有的程度如同一片指甲上的尘粒相较于地面上的所有灰尘。一个来自中国(内地)的人未能了解重点。这个中国(内地)人说:“如果西藏人来到中国(内地),他们会了解人身一点也不稀有。中国满满都是人。”地球人口或许过剩,但是人类的数量仍然远少于其他物种的数量。而且在人类之中,极少数人过着真正充满意义的生活。只要问你自己就好,有多少人了悟此生的殊胜难得。在那些了悟此生殊胜难得的人之中,有多少人想到利用这个人身来修持佛法?在那些想到利用这个人身来修持佛法的人之中,有多少人真的开始修行?在那些开始修行的人之中,有多少人继续在修行?在那些继续修行的人之中,有多少人获致证量? 既然人身如此难寻,拥有人身是如此充满意义,那么为什么雪谦·嘉察写道,今生的“重要性是那么微小”?原因有两个。第一,俗务和世俗追求的重要性是微小的,并且会使我们分心,远离能够为许多来世带来巨大利益的事物。第二,在众多的过去生世和未来生世之中,今生只是一个短暂的插曲。我们需要一个更宽广的观点;我们需要一个没有陷入通常琐碎俗务的观点,一个没有受到片刻短暂成功所束缚的观点。一旦你开始专注于修行,你很快就会发现,修行是善用时间最好的方式。平静和独处有利于专注,减少心思散。这样的条件有助于初学者发展、稳定和加深禅定。 当你听到舍离轮回的时候,你或许会感到害怕,并且心想:“轮回是如此熟悉,如此迷人,我为什么要舍弃它?”你觉得害怕,以为舍离轮回代表要放弃美好的事物,而且舍弃令人十分愉悦的事物实际上是荒诞无稽的。然而在这个情况下,你不是放弃任何真正美好的事物,而只是让你自己远离烦恼忧愁。出离的真正意义,如同把一只鸟从黄金笼子里释放出去。如果那只鸟认为笼子比天空美好而不寻求自由,那就奇怪了。 有时候,轮回和轮回的欢乐似乎非常吸引人。这有点像在印度旅行,当你搭乘巴士在繁忙的道路上长途行驶之后,你来到路边一个美妙的小餐厅。装盘美观的印度薄煎饼和咖哩正等着你大快朵颐。你可以闻到美味可口的香料。光是看着它们就让你垂涎三尺,想要马上坐下来享用。但是,你走到餐厅后面,看了看厨房。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大腹便便的厨子汗流浃背,汗水多到流进食物之中。另一个厨子正在用他的脚揉面团。苍蝇和烟雾到处都是。当你回到餐厅,看着你的餐盘,你感到恶心,不像先前那么想要大吃一顿。 同样的,乍看之下,轮回看起来非常吸引人。但是如果你从厨房而不是从餐桌检视它,你会注意到,烦恼正在忙着准备所有你贪恋的轮回欢悦:贪的巧克力蛋糕,嗔的墨西哥辣豆汤,以及疑的酸甜酱汁。然后,你立刻对你第一眼瞥见、看起来令人口水直流的食物失去胃口。一旦你了解真相,你将会发现,要把贪恋抛在身后变得容易多了,而且出离变得轻易而自然。 即使我们认清人身的真实价值,我们仍然会落入迟缓和怠惰的习性。怠惰是妨碍我们尽可能善用今生、把佛法付诸实修的主要障碍。我们总是延迟修行。我们总是说:“喔,我会等到有些空闲或退休之后再修行。”但是,以这种态度,修行的时机永远不会到来。佛经不断强调,观修无常与死亡是驱除怠惰的方法。无常与死亡的念头激励我们修行。这是为什么雪谦·嘉察写道: 在无常与虚幻的云朵之中, 生命的闪电舞动着: 你确定你明天不会死亡? 死亡无可避免,因此你要修持佛法! 无常 当我们要去度假时,我们精心准备:订机位、预定旅馆房间、打包行李等等。如果我们要去健行或滑雪,我们会开始做些运动暖身。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为了一天的假期!然而,我们却对准备自己的死亡这件事情无动于衷。我们为什么对等在我们前面的最重要旅程如此漫不经心?我们将要离开这个身体,然而我们却没有兴趣为这段无法避免的旅程做准备。在这段旅程之中,只有我们的业会如影随行。当我们比较这两段旅程的重要性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对这两段旅程的态度似乎有点不成比例。 虽然我们在许多不同的层次上受无常所包围,但我们却不总是能觉察无常。粗重和细微层次的无常存在于外在世界之中。举例来说,在今日的菩提迦耶附近,一座小山丘上覆满用锡片和塑胶板建成的破旧房舍。在佛陀身处的时代,这座小山丘是广大僧团研习和修行的处所。如今连一块石头也不剩,只空留记忆。 众生也是无常的。事实上,每个人都受制于无常。不论是伟大的觉者或凡俗的众生,无常都一律平等待之。我们全都会衰老、生病和死亡。没有人能够逃离这个循环。我们人生的状况也不断变动。你或许前一天富有,隔天就破产,反之亦然。不论我们多么希望情况不是如此,但没有什么是永久而可以让我们仰赖的恒常事物。 然而我们紧抓着事物不放,希望因此能找到快乐。一般而言,如果我们知道某件事物只能维持一刹那,我们甚至不会想去抓住它。我们根本不会去找这个麻烦。这就是为什么思量人身的过渡自性,乃是减少我们喜爱或排拒世间事物的工具。我们愈观修无常,我们的执着就会愈少,因此,我们的贪爱与嫌恶冲动将会消失。 所有过去的伟大修行者,都把无常做为观修的主题之一。伟大的禅修者噶拉·贡秋(Karak Gomchung)住在洞穴之中,入口处有一株多刺的树丛。每一次他走出洞穴,他的袍子就会被树丛的刺钩住。他会说:“喔,我应该砍掉这荆棘树丛。”但他很快就改变主意,心想:“喔,这么做有什么用处?谁晓得我会不会再回到洞穴里,或者几分钟之后,我是否还会活着?”之后,当他进入洞穴时,同样的事又发生了,他心想:“喔,我应该砍掉这个树丛!啊,但是谁晓得我会不会再出洞?我最好善用每一分钟来禅修,而不要浪费时间。”噶拉·贡秋已经把无常融入心中。在闭关多年之后,那个树丛仍然留在那里做为一个提醒。 轮回过患 轮回过患是改变我们态度的第三个思量。只要无明占上优势,我们这依缘的存在不过是痛苦以蒙纱遮掩的一种表现。这是为什么佛陀在初转*轮时,他一开始就说:“喔,比丘们,你们应该认清痛苦的真谛(苦谛)。” 自无始以来, 在轮回的牢狱之中, 你一直忍受三苦的惩罚。 诸如疼痛、炎热、寒冷等痛苦是明显而常见的痛苦。这些痛苦相继而来,一个痛苦堆叠在另一个痛苦之上。那是常见的痛苦体验。痛苦也有更细微的形式。我们常常误解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我们没有了解到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快乐,事实上充满了痛苦。 即使我们一般的快乐感受似乎至少暂时是令人愉快的,但这种快乐注定要变成痛苦。转变成痛苦是这种快乐的本性。举例来说,当我们在非常寒冷的房屋之中,我们想要取暖。因此,我们走到外面去晒太阳。刚开始,太阳的温暖令人感到非常愉悦,我们的寒冷消失了。但是当我们待在阳光下愈久,我们感觉愈热,这中和了我们愉悦的觉知。最后,我们觉得太热了。这感觉太强烈,变得令人感到不悦。我们最初的快乐改变了。最初似乎令人欢喜的温暖不再让我们快乐,最后转变成痛苦之因。 另一种形式的痛苦甚至更细微、无所不在,而且隐而不见。这个层次的痛苦和我们的习气有关:执着“有个永久自我”和“现象是个实体”这种想法的习气。这种执着让我们视现象为独立的实体,具有美、丑等本具特质。最后,喜爱和嫌恶的冲动生起,制造了心毒,进而引起痛苦和挫折。因此,在这个情况下,无明或没有认清现象只是依缘而生的短暂事件,乃是引起痛苦的根本原因。只要无明还在,痛苦永远不会远离。痛苦是轮回的本性,但是我们没有认清这个本性。这是为什么本论说道: 然而,你仍然漠不关心——这腐败堕落的心! 此时此刻是征服大乐城堡的时机。 “大乐城堡”是指证悟和尽除无明,因此也就是尽除痛苦。“大乐”并非暂时的纾解,它能根除痛苦之因。 因果业报 第四个思量是因果业报,说明了“快乐与痛苦如何形成”这个问题。佛陀教导,一切都是因与缘的结果。这是业之法则。因果业报是无法避免的。根据佛教传统的说法,因果业报不但决定今生的方向与轮廓,也决定了来世的方向与轮廓,其中包括来生各种存在状态的体验。 佛教徒不把死亡视为终点。生命的终结不像火焰熄灭的刹那,或水滴在炎热表面蒸发的片刻。相反的。佛教徒相信,心识持续带着源自所有活动和行为的潜藏力,后者称之为“业”。善与不善的行为决定业的方向。善业带来快乐,恶业带来痛苦,因此,认清和区分善业与恶业之间的不同是极为重要的。 快乐和痛苦是业的展现。 因此世尊曾说, 你无法逃离因果业报的法则。 明白这一点,谨慎地加以区分: 避免恶业,成就善业。 有一句话说:“如果你想要看看你过去是什么模样,看看你的身体;如果你想要看看你未来会是什么模样,看看你的行为。” 你不是没缘没故、无中生有而来。你的人生境遇既不是注定命运的结果,也不是造物圣主加诸在你身上的事物。你今天的模样纯粹是因果这条长链的结果。你可以从自己的经验了解到,过去的错误如何带来严重的后果。 如果你想要知悉未来,思量你现在的行为、思想和语言。如果你想要避免痛苦,获得快乐,那么你要聚集会带来安乐的因缘。你要保持正念观照,检视你目前的行为、念头和语言,看它是会成为痛苦之因,还是会成为快乐之源。身、语、意的行为,不一定会带来立即的结果。这些行为比较像种子,具有成为花朵、树木或果实的潜能。我们过去的业,包含许多尚未盛放的潜在种子。 想一想这个故事。佛陀的一个追随者想要成为此丘。佛陀的弟子舍利弗(Shariputra)运用神通来追忆过往,想要找到那颗种子:让那个沙弥生起走上比丘解脱道之愿望的种子。在那些种子之中,有一个种子看起来相当不起眼,但事实上非常重要。这个人曾经投生为猪,被狗追赶而绕着佛塔跑。因此,这只猪在不知情之下绕行了佛塔许多次。这看似微小的因缘,最后成为带领他遵循修道的种子 我们过去的行为和印记极为错综复杂。我们目前所处的境地并非出自偶然。我们目前的经历是众多因缘的展现。这些因缘相互交织,如今开花结果。 了悟空性,让我们对因果业报法则有甚至更深刻的了解,并对我们的行为有更强的洞察力。为什么?因为藉由了悟现象缺乏独立的存在,我们了解到,现象唯有依赖其他的现象才能够生起。对于“缘起”的了解显示,我们所有的行为都牵涉了众多的因缘。为了成就快乐和避免痛苦,我们需要检视自己的行为和念头,并且对因果业报法则生起非常细微的了解。证量高深的修行者,从不忽视因果业报法则。事实上,对因果业报法则的了解使他们谨言慎行,并对他们的言行做精细的判断。 修道之根本:皈依三宝 深刻地观修四思量,将为你的态度带来甚深的改变。你将了解人身实际上多么殊胜而脆弱。在对因果业报法则生起信心,并了解痛苦遍布轮回之后,你将自然而然地生起逃离这恶性循环的欲望。你将需要一个人引导你,帮助你找到自由,而这个人不是随随便便的某人。你需要一个具有证悟功德的人。 依止一切皈依的无欺体现: 无上之三宝。 只要听闻他们的名号, 就能够粉碎轮回之城。 三宝是指佛、法和僧(或僧伽)。佛如同向导,法是道路,僧是道路上的友伴。 佛或桑杰(Sangye,藏文)是什么意思?“桑”(sang)意指已经清净,“杰”(gye)意指已经盛放或增长。佛是已经去除烦恼障和所知障等二障⑦、并生起二智⑧者。法保护我们免于轮回的不同痛苦和迷妄的障蔽。法透过两个方面来达到这个目的:所传之法(transmission of the teachings,即三藏)和所悟之法(Dharma of realization,即透过修行所证得之法)。 ⑦ 二障是指:一,诸如嗔怒、执着等烦恼障,以及二,遮蔽全知,二元而充满概念思维的所知障。此二障如同帐幕,遮蔽了心与现象的究竟自性。 ⑧ 二智是指:一,通常特指对空性了悟而生起的正确辨别能力;二,心之自性其本然而无二的了知层面。 僧伽是具有自在与解脱功德的团体。漫长旅途上的友伴总是珍贵而重要的。僧伽陪伴你在修道上行走,因此特别殊胜。 僧伽的成员是“无上的”,因为他们离于无明,已了悟究竟智慧。因此,僧伽值得你完全信赖,而可以寻求他们的协助。藉由依止僧伽,你将能够尽除无明之根,驱除痛苦之因。 皈依如同穿过一扇门,进入佛教的道路。这有如播下一粒能够使我们从轮回解脱的种子。这种子将在因缘成熟时开花结果。认清心之真正自性,了悟我们本具之佛性,即是皈依之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