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65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65

 

  申三、于法正修(分三科) 酉一、徵起

  云何菩萨于法正修?

  这是第四大科「应修法随法行」。裡面分三科,第一科「如法随转」,第二科「于法正思」,这已经学习过了,现在是第三科「于法正修」。分三科第一科「徵起」。

  怎麽叫做「菩萨于法正修呢?」这个我们通常在谈话的时候,也常说到这句话,就是要有修行,要修行。怎麽叫做修行呢?这裡面有解释。这个第二科是「标列」,就是标数列名。

  酉二、标列

  当知此修略有四相。一者、奢摩他,二者、毗钵舍那,三者、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四者、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

  「当知此修,略有四相」,我们应该知道这个佛教徒修学圣道,这个「修」这句话裡面有四种差别相。「一者、奢摩他,二者、毗钵舍那,三者、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四者、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

  这个佛法是无量无边的,广大无边,所以裡面含摄的意义也特别的多。那麽佛菩萨为我们开示裡面的道理的时候,他用的这个字去表达某一种义,它是有个界限的,每一个字就是每一个名词去表达那个义,它有个界限的。我们通常说是,我们有功课,我们用功修行,我们就是去拜佛这是修行。念金刚经,念法华经,照文念一遍,这就叫做修行,其实这不是。你念经,这是文句,这是闻思修三慧属于闻所成慧,属于闻这个阶段,不能说这是修行。若用佛陀所安立的名词来说那不算修行。这闻思修你是属于闻那一部分,你照本念一念这属于闻。

  若说修,这个修这个意思是什麽意思?就是有广大的力量,能改变你的思想,那叫做「修」。我们照本念一念,你改变你的思想了吗?我们的贪瞋痴受没受影响?说我不贪、我不瞋、我不愚痴吗?我看办不到。顶多…若只是照本念一念,可能力量…也算是栽培善根了,经论裡面也讚叹这件事,有广大功德,但是你不能和修止观来对比的。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它是有力量能改变你的。我原来是个凡夫,现在能改变你,使令你成为圣人,这叫做「修」。这个修这个字是这样意思。

  有四种相,第一个是奢摩他,第二就是毗钵舍那。「奢摩他」中国话是止,停止的这个「止」。这个停止这句话简单的说有两个意思,就是错误的地方把它停下来,这叫做止。一个是安住的意思,你安住在那个清淨的境界上面,这叫止。停止,安住,这是两个意思。这个天台智者大师《摩诃止观》上它是有三个止,还有一个不止止,这就是智者大师的大智慧。这个「不止止」这句话很难懂,不容易明白的。

  「二者、毗钵舍那」,「毗钵舍那」,就是翻中国话就是观,观察,观察这件事、明白这件事,观察也有这个意思。因为因观察而把烦恼破除出去了。因观察而觉悟真理。安住在真理这裡,这就叫做观。还有「不观观义」天台智者大师的意思。

  我们后来的人就是学习了多少佛法,轻视古人,其实古人不可轻视的。有一个在家居士到日本去学习佛法,写了一篇文章裡说,把中国佛教完全的抹煞了,一笔抹煞,一无是处,好像是一个钱不值,那麽我们的印顺老法师给他一句话,回答他一句话「傲视法界」,给他批评这麽一句话。

  这个观,「毗钵舍那」是个观,这个止是不分别的意思;观是有分别,有分别的意思。这个我们看这个《竹窗随笔》,这个莲池大师就在讲:这个修行究竟是有分别呢?是无分别呢?提到这句话,就是在讨论这件事。你这个修行的时候,你心裡面是怎麽回事情?是分别?是无分别?这样讨论这件事。但是后面呢?好像没有做一个肯定的回答。那麽我们在这裡看出来,修行这件事也要不分别,还要分别,这二件事都是须要的。当然是你不能够随顺我们原来的习惯,我们凡夫境界也具足分别和无分别的。我们睡觉的时候不作梦,那就是无分别境界;我们作梦或者是不睡觉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分别,当然这都是染污的愚痴境界。现在佛法裡面说修行也要分别、也要无分别,是清淨的,那和染污不一样。

  「三者、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这个这件事呢?这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呢?那麽可以说是单独的、单独的修奢摩他,单独的修毗钵舍那,可以这麽讲。比如我们现在静坐的时候,静坐的时候,使令心离一切妄想,使令这个心明静而住,这样子来训练这一念心,那麽这就是修奢摩他,也可以这麽说。

  但是我们也可以,我们这样修习了一回儿,你修习了一刻钟;或者修习三十分钟的奢摩他,然后我就修毗钵舍那,「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生老死。生灭则老死灭,有灭则生灭。无明灭则行灭」,我只是念这个文,当然你在这个静坐的时候,心裡面得要观察,要微细的去思惟。「生灭则老死灭」,你要思惟一段的,想它一想。这个「有灭则生灭,生缘老死,生灭则老死灭,有灭则生灭」,这地方你常常思惟,这裡面有妙义,你要微细的观察思惟。「无明灭则行灭」,你这样的思惟观察,这叫毗钵舍那、叫做毗钵舍那。这就是一段修奢摩他;一段时间修毗钵舍那,他们是不同时的,是各别的学习。第三段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同时的了,同时的。

  我们容易误会,比如说是我们这个你已经成就了,成就奢摩他了。成就奢摩他呢?方便的说这件事,得到未到地定就是奢摩他成就了,这是一个,这是佛菩萨就是勉励修行人,勉强的给你这个名称。你得到未到地定,就叫奢摩他成就了。实际上是你要得到色界四禅,你奢摩他才成就,那是真实成就了,是这样意思。

  成就奢摩他的时候呢?你这个时候你修毗钵舍那观,这个假名安立的一切法,一切法有三种:有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有自相安立的一切法,有离一切相的一切法。在你心裡面思惟,什麽叫做假名安立的一切法?什麽叫做自相安立的一切法?什麽是离一切相的一切法?思惟观察,那这就是毗钵舍那。

  但是这个时候这个毗钵舍那和前面那个毗钵舍那不同,不一样的。你前面那个毗钵舍那?说我在这个…我修习奢摩他,我令心安住不动。实在呢?随时心裡就乱了,因为你没有成就奢摩他嘛!那个奢摩他是很浅薄、很肤浅的,是一般性的,是我们初开始学习的这个境界。这样的奢摩他,只是就是这个《解深密经》上说叫做「随顺奢摩他」,不是奢摩他。但是你若这样学习呢?慢慢的就可以成就奢摩他,这叫做随顺。这个时候你一修毗钵舍那呢?那就随顺奢摩他,可能还有一点…小小有一点力量。你心裡面修毗钵舍那的时候,能随顺奢摩他,也可能还有小小的力量在裡面,也可能完全没有力量。

  比如说我们现在没有静坐,我心裡面就思惟,「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样子,和静坐思惟有什麽不同?我看不差多少,这就叫做毗钵舍那,这叫做「随顺毗钵舍那」,可以这麽说了。

  这个「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不是了。这时候你成就奢摩他了。这时候你是成就了这个色界四禅。你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裡面,你心裡想「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无明缘行」,「此有故彼有」,因为有无明就有行。「行缘识」、「此有故彼有」。「无明灭则行灭」,就是「此灭故彼灭」。「此有故彼有」,那麽此若是不有,彼就不能有。你这样子思惟的时候,这裡面有妙义。这个妙义就出来了。这个时候…当然这个思惟在单独的思惟法义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但是不能改变自己的习气的。第三个「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不同了。那个时候是在那个「止」裡面,在奢摩他,比如说在初禅裡面,乃至到第四禅,第四禅最好。在那裡也是这麽思惟,「无明缘行、行缘识。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这样思惟。这样思惟的时候呢?那个止不失掉。止是不失掉,那个定力还在。你的第六意识这样观察思惟的时候,那个定力还在。所以这个奢摩他的止和毗钵舍那的观是同时的。是同时的,不是前后的,是同时的。

  所以有人说是这个出定修观,修毗钵舍那呢?是在定中修毗钵舍那呢?有人说应该出定修毗钵舍那,也可以这麽说。出定外修毗钵舍那呢?是已经得定的人,你可以说这句话。我现在没有入定,你现在没有入定,你心裡面思惟法义,这叫定外修毗钵舍那。要入定以后也可以思惟,那叫定内修毗钵舍那。若是你没有得定,你还能说定内、定外吗?你没有这个资格说这句话的啊!没有这个资格。

  但是这二种修观都是须要的,都是须要的。我没有去静坐,就是我没得定的人,我也没去静坐没有盘腿摄心不乱,我也可以思惟法义,这是应该的,应该这样修行。那麽也可以在寂静处,盘上腿心裡面寂静住,然后修毗钵舍那,也是应该。但是你没得定,这都不能算是定内、定外,都不可以说。或者可以这样说的话,都是定外,你现在没有得定嘛!你完全是定外修。等到得定以后,得定以后的时候,在定裡面修。定裡面修的时候,他那个定不失掉,这个妙就是妙在这裡。你心裡面在思惟法义的时候,但是这个禅定还在。所以定、慧是同时的。当然初开始的时候,那还是不是特别的高尚,还不是的,但是同时的了,这叫做止观双运,可以名之为止观双运。但是止观双运的开始而已,「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

  「四者、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这是非常欢喜,你非常的勇勐欢喜,愿意入定,然后修毗钵舍那。也是一样修毗钵舍那的时候呢?修它一段时间,然后就不修毗钵舍那,就只是入定,心裡面无分别住。当然这个时候这个无分别住有一点差别,我们没见第一义谛嘛!我们这个平常的人,我们这个所缘境,内心在修止的时候,你不能以第一义谛为所缘境,你不能。你只能够用地水火风,我是观这个息的出入,这个息是色法,你是说风,地水火风是色法,以色法为所缘境,心就住于息的出入,这是以色为所缘境。或者是你愿意缘一个光明,取月亮的光明,或者取灯的光明,这个有圆光,放在自己的手上有个圆光,心就住在这裡,以此为这样的所缘境。

  但是你的毗钵舍那的智慧,如果是逐渐、逐渐增长了的时候,也可以以相似的第一义谛为所缘境。但是你若不读经论,这个相似的第一义谛所缘境,你没有办法学习的。我不愿意读经,我不愿意读经,那好,他要这样子也无可奈何,那他能用什麽做所缘境,他自己知道。佛菩萨的经论,你看《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麽以「非相」为所缘境,这是第一义谛了,这是「诸法如」为所缘境了。我们若是学习经论,常常这样学习呢?你这个毗钵舍那观,逐渐、逐渐增长了,这个相似的诸法如为所缘境,你这样思惟,就是天台智者大师说的体真止,那就是体真止,就是以诸法如为所缘境。你思惟诸法如的时候呢?然后你心就安住在这裡不动,那是相似的如为所缘境,你还不是圣人。

  若是得到禅定了的话,你得到了色界四禅,也可以,我一定二十四小时,也可以,这时候可是不可思议啊!你一定二十四小时,或者我愿意定八小时,随你。然后在定裡面修毗钵舍那观,观诸法如,「色即是如,受想行识即是如」、「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你就真实能这样观了。但是没得圣道,这还是相似的,相似的这样观。

  那麽这样观久了呢?它有几个变化。有什麽变化呢?原来我们修这个奢摩他,比如说得未到地定了,他有轻安乐。你入定的时候,得到未到地定的时候,这心一收摄,一收摄叫他不要妄想,立刻未到地定就出现。出现了的时候,轻安乐随着也来了,有这个境界,当然初禅也是这样子,就是很快的,禅就现前。现前,这个轻安乐也随着现前的。

  你在禅定裡面修这个毗钵舍那观的时候,这个毗钵舍那观一观的时候,也引来轻安乐。原来我们因止而得轻安乐,现在因观也得轻安乐,这个时候就叫「乐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这个时候就名之为「止观双运」。这个时候就是得无生法忍就在这个时候了。就是止观双运的时候,就是得圣道的时候了。这个有这麽四个差别相。

  初开始呢?是各别的修奢摩他。修奢摩他这个时候没有毗钵舍那。这个时候修毗钵舍那就是毗钵舍那,就是随顺毗钵舍那而奢摩他没有,这是个别的这个情形。等到第三个「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就是止观是同时的。但是这时候还没有成熟。等到第四个的时候,「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止观双运。这时候要得无生法忍就这个时候开始了,这叫做修行、这叫做修行。这个时候能改变,能使令自己成为圣人,而不是凡夫了。

  你最初奢摩他成功的时候,就没有欲了,没有欲了。人世间乃至天上的这个欲,在这个人的心裡面都等于零了,就是一点对他没有影响了,他心裡没有欲。色界天上的人就是有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欲界的欲对他没有吸引力,就不是平常人了啊!所以叫做「上人」。「上人」,上下的人,人的人,是超过人,在人以上,为什麽呢?因为人是有欲的,他没有欲了,所以叫做上人,是这麽回事,但是还不是圣人。你若毗钵舍那修成功了,就是圣人了,这个时候也可以名之为上人,这就是上人,是这麽回事。

  这是「标列」,标出来数目,列出来名字。标数列名。下面第三科是「随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相」,这一共四个相貌,就是一样、一样说明它的相貌。分四科,第一科先解释奢摩他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酉三、随释(分二科) 戌一、别辨相(分四科) 亥一、奢摩他(分三科) 天一、徵

  云何奢摩他?

  怎麽叫做「奢摩他」的相貌,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辨所缘境」。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辨所缘

  谓诸菩萨由八种思善依持故。

  这个「奢摩他」,我们现在也勉强的也可以修奢摩他,我们也可以按照五停心的办法修奢摩他,也可以这样做。但是在圣道的次第呢?不是这样意思。圣道的次第是「谓诸菩萨由八种思善依持故」,就是这些学习佛法的这些菩萨,他没有修奢摩他的时候,就是修奢摩他之前的时候,「由八种思善依持故」,前面已经说过八种思,他先要对于佛法这样思惟观察。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这八种思,他要思惟观察。

  「善依持故」,就是很好的,这个「善」也可以当「能」字讲,能以八种思做依止处。你这个心,我们的思想啊,就在八种思这裡活动,思惟这个法义,在闲静处专精思惟。你曾经这样训练过,叫做「善依」。

  这个「持」是什麽意思呢?我们前面讲过这个「种性持」,「发心持」,「菩提分持」,我们前面讲过的。这个「持」是什麽意思?是「堪能」的意思。你有了这八种思的时候,你就有这种堪能性了。

  比如我们在学校裡面,我是学电脑的。我毕业了拿个硕士学位,或者拿个博士学位,这个时候你还没做事,但是你有做事的堪能性,有堪能性,这个什麽大公司请你担任这个职位。请你担任职位不是凭空的,你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本事,你能够担当这个责任的,有这个堪能性。

  现在说修奢摩他,亦复如是。你前面有过八种思惟的,你现在「善依持」,你有这个堪能性了。这个「持」是这个意思。有这个堪能性了。

  于离言说唯事唯义所缘境中,繫心令住。

  你心就在这裡安住不动,这叫做奢摩他。这和我们修不淨观不同,不一样、不是一样的。这「于离言说唯事」,「唯事」,比如说我们现在去看见一棵树,看见这个树,这裡面我们不是「唯事」,这个树本来是依他起,但是我们看上去就变成遍计执了,所以不是唯事,不是唯事的。「唯独是事」,我们看上去的变成遍计执,我们执着这个树是真实的,就是变成遍计执了,这不是唯事。但是他这个有八种思想的这种人呢?可见从这句话看出来,你修八种思,思惟八种思的时候,你心裡面曾经思惟,思惟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是遍计执,遍计执是毕竟空,你就专精思惟。你看八种思那上面说,「数数作意令坚牢故,能于其修随顺趣入」,数数去作意令坚牢故,那就要恒常的思惟,要无间加行,殷重加行,这样子思惟。这个时候呢?随顺趣入,「能于其修随顺趣入」就是可以入于止观了。是这样的。

  那麽这个时候呢?「于离言说」,可见你在八种思惟的时候要思惟,我内心裡面若通过种种名相,思惟一切法的时候,这都是毕竟空的,都是无所有的。我心裡思惟一个莲花,思惟的非常分明。出污泥而不染,微妙香洁,这样思惟。你思惟这莲花,这莲花是无有少法可得,是毕竟空寂的。这莲花是无所有的,你不想了就是没有。我想的时候这莲花很分明的显现出来,青色青光,白色白光,想得很清楚,但不想了什麽也没有。可见这个莲花的相貌,以你的分别为体性;你若不分别它就没有体性。就是你分别的时候,它本身也是毕竟空的,常要这样思惟。

  这样思惟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呢?就是心裡面一切相是没有。你修奢摩他止的时候呢?就是心裡面不思惟了。不思惟了的时候,心裡就没有一切相。你心裡面不分别的时候,你心裡面是犹如虚空。你一分别就有相;你不分别的时候就没有相。这时候你的了别性,你的心还在,这依他起还在,这个时候以离言的依他起唯事、离言说的依他起唯事唯义,唯义就是真如,你心裡不分别的时候,一切相不可得。这个时候这个离一切相,就是第一义谛。就是圆成实性了。「所缘境」这是你的所缘境。以依他起和圆成实为所缘境你这个时候为所缘境,这个时候你心裡完全无分别。这奢摩他是止,就停止一切分别,心裡面无分别住。

  「繫心令住」,把你的心用这个定的力量把你的心捉住了,就是安住在那裡不动。心裡面一切妄想都停下来了,心裡面明静而住,这就叫做「奢摩他」。

  这几句话裡看出来一件事,「谓诸菩萨由八种思,善依持故」,这个「思」,你修奢摩他之前你要有这个条件的,这八种思为条件,然后你才能够安住在依他起,圆成实上,安住这裡,心裡面离一切分别。这时候「繫心令住」。

  离诸戏论,离心扰乱,想作意故。

  这个上面是说你心裡面安住的时候,没有这些戏论,没有这些扰乱的事情。「离诸戏论」,什麽叫做「戏论」呢?就是我们一切言说、一切分别的,心裡面有种种的分别,又发为种种的言论,认为这都是真实的,这叫做「戏论」。

  你在这个八种思惟的时候,就思惟过这都是毕竟空寂的。我听人家讲话,那个人说一段话,这个人说一段话,但这个修学学习八种思惟的人呢?认为这都是戏论,都是毕竟空寂的。听别人说也是,自己内心思惟也是,你做这种观的时候,观察都是毕竟空寂的。身体也是如幻如化、是毕竟空,一切法都是这样子。凡是言说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这个时候你能安住在毕竟空这裡,这时候就一切戏论都没有了。你在奢摩他出现的时候,没有这一切的戏论,没有这些言论。不去执着言论所说的一切事是真实的,不执着,都是假的,都是假的。

  我也常说这句话,但是这句话常常说好,「不随天下老和尚的舌头转」。现在说一切人的舌头,不管他说什麽话,你心裡都不动,因为那都是戏论,都是戏论,都是没有真实的,都是毕竟空寂的。所以你这时候你这个…你在奢摩他出现的时候,「离诸戏论」,没有这个戏论的事情,当然你这时候也不说话,「离诸戏论」。

  「离心扰乱」,说他没有说话,但是心裡面也没有这个戏论的扰乱。我们止观没有修成功的人,心裡面有扰乱就是分别、执着、嫉妒,有一点事心裡面就是不得了,就是分别执着。你那个执着来扰乱你的心,使令你心裡老是不安,就是没有奢摩他了。

  这个「离诸戏论」也好,「扰乱」也好,总而言之是什麽东西呢?就是「想作意故」,就是你内心裡面想。你说话也要想,也是要想。这个想,「想」者,取相也。你心裡面取一个相,心裡面有一个相。你贪心来的时候,心裡面有一个所贪的相;瞋心来了也有一个瞋的相,不管你想什麽,不管你是做什麽、什麽想,总是你一想就有相,心裡有个相的。那个相呢?这个「想作意故」那个相、那个想,一动起来的时候,叫做「作意」。一作意的时候,就把你的心扰乱了。「想」是心所法,识是心王。心所这个「想作意」,就把你的心王扰乱了、不寂静了。那麽由此而发出来种种言论呢?那都是戏论。现在你的奢摩他出现的时候呢?「离诸戏论,离心扰乱,想作意故」,都没有这些事情,都没有了,心裡面明静而住寂然不动。

  寂然不动,寂然而知天下之故,这是《易经》上的话。这个印顺老法师真是大智慧,他说这个「寂然不动而通天下之故」是怎麽回事情?就是卜的那种人,用那乌龟壳,乌龟那个壳是寂然不动的,但是你用它一卜呢?知道凶吉祸福「通天下之故」。所以《易经》上这句话,你用这句话会合佛法的话,哎呀!寂然不动而通天下之故,这是什麽境界?这个佛境界啊!就是搞错了。《易经》那有这种境界呢?《易经》是孔夫子,文王,周公…这个《易经》的那些卦辞谁讲的?那是文学太好了。因为那个乌龟、龟壳子还有什麽东西,来做卜的时候,然后用文字来形容出来就是「寂然不动,而通天下之故」,这个文学太美了,这个义很…这个言句美的很!但是佛教的话呢?用佛教的学者来批评,有言无义,话是很美,但是没有佛法那麽高的。所以我们《易经》可以用佛法来解释,是的,但是《易经》本身,没有佛法那麽高。老庄这个也用佛法来解释,哎呀!这个妙。其实他没有佛法的那麽高。他说是一切法是缘起法了吗?说一切法是缘起的吗?有这句话吗?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说这话了吗?有六道轮迴这件事都是缘起法了吗?

  所以是「离诸戏论,离心扰乱,想作意故」,这个戏论和扰乱是想作意,现在完全都弃捨了,叫他「繫心而住」,那麽作如是观,这是奢摩他的止,这是说这个止的相貌,这奢摩他止的相貌是这样子。

  于诸所缘而作胜解。

  他本来他是这个有八种思惟的训练,长时期的八种思惟,观一切法都是自性空,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然后这奢摩他一观一现前的时候,这个心是离一切相,这是寂然不动,湛然常住,是这种境界。这样修行了以后有什麽好处呢?「于诸所缘而作胜解」,就是我们心裡面你在通过一切名相缘一切法的时候,对于假名安立的一切法、在离名言的一切法而作胜解。这看出来「于诸所缘」就是包括遍计执和依他起和圆成实,「于诸所缘」。

  「而作胜解」,这个「胜解」就是一点也不犹豫,对于所通达的道理决定无疑,不可动摇,不可以移转。其他的人不同的意见来难问他的时候,他不受影响的。就是心裡面一点不犹豫,「而作胜解」,这个胜解是这样子。就是他心裡面有思所成慧,进一步修奢摩他的时候,到这个时候,心裡面本身有强大的力量,任何的思想不可以动摇他,所以叫做「胜解」。

  说我们学习佛法学习了多少年,你没有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外面有人小乘佛教学者来说几句话,「是吗?」就疑惑了,心裡面就动摇了。说唯物主义者来说「你都是迷信」哎呀!迷迷煳煳的,这样子。不同思想的人,有不同的意见来攻击你的时候,你心裡面就动了,就表示你没有奢摩他、也没有毗钵舍那的关係。你有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功夫,你本身有了体验,真实不虚,是这麽回事。别人说什麽话,你心裡面都不动。所以「而作胜解」,这个胜解是这样意思。这是他这个科文是「辨所缘」,下面第二科是「出体相」。

  地二、出体相

  于诸定相,令心内住、安住、等住,广说乃至一趣等持。

  就结束了。这个说出来奢摩他的相貌,「于诸定相」,就是在一切法上,也就是在色受想行识这裡。那麽你这个心裡面安住下来,一共有九个相貌,就是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一共是九个相貌。这样说呢?就是那个欲界定,这是定的相貌。这在〈声闻地〉裡面已经说过了。

  天三、结

  是名奢摩他。

  这个由欲界定,你这个就达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就达到色界四禅,心裡面寂静住,那这就是奢摩他。

  《披寻记》一二八二页:

  于离言说唯事唯义等者:谓于大乘离言法性,如实智生,不取少法及少品类而起分别,唯取其事,唯取真如,繫心令住。

  「于离言说唯事唯义等者:谓于大乘离言法性」,因为这个「离言法性」这是大乘佛教裡面说到这件事。「如实智生」,这个如实智生,当然是四寻思智,四如实智,那就是煖、顶、忍、世第一,超过煖、顶。因为煖位,顶位还是寻思智,到了忍位以后,就是四如实智。

  「不取少法及少品类而起分别」,我们的凡夫没有修止观的人,我们心裡面是取着少法及少品类而起分别的,但是现在达到煖顶忍的这个人,他不取少法及少品类,心裡面离一切分别相,在那个离一切相那裡安住不动,是这样子。那就是他有这个智慧,他通达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长时期的思惟,现在修奢摩他的时候,就能达到这个境界,心裡面离一切分别。

  「唯取其事,唯取真如」,「唯取其事」,就是如幻如化的依他起。那麽「取真如」就是唯义,唯义就是真如,这个真如这地方是离一切相的。

  「繫心令住」,心在这裡住,没有分别。在离一切相这裡无分别、在依他起如幻如化的境界上也是无分别,不分别住,那麽这叫做奢摩他。

  亥二、毗钵舍那(分三科) 天一、徵

  云何毗钵舍那?

  这是第二科叫做「毗钵舍那」,第二科毗钵舍那,分三科,第一科「徵」,怎麽叫做毗钵舍那呢?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辨缘

  谓诸菩萨,由奢摩他熏修作意,即于如先所思惟法思惟其相。

  「谓诸菩萨,由奢摩他熏修作意」,前面是「徵」,这是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辨所缘境。这个毗钵舍那是观,要有所缘境,就是有一个所观察的境界。

  「由奢摩他熏修作意」,就是说这个修毗钵舍那这个人,他先是修奢摩他的,就是他的内心经过奢摩他的定力的熏修,这个定的力量不断的来影响他。最初我们修奢摩他,有的时候心裡面安住不动,有的时候又有妄想,有的时候可能是昏沉了,那麽再不断的熏修呢?你的奢摩他的力量逐渐增长了,就得定了,叫做「熏修作意」,「由奢摩他熏修作意」。

  「即于如先所思惟法思惟其相」,这时候你成就了奢摩他的时候,你在奢摩他裡面「如先所思惟法」,就是在奢摩他之先,你有八种思惟,你那时候思惟这个法。这个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地方是遍计执,就是思惟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个是我们生死大患就在这裡,就是我们的执着,执着都是真实的,你若思惟这些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使令我们的执着就不执着了,没有执着。这个「即于如先所思惟法,思惟其相」,现在再思惟,在这个奢摩他裡面再思惟,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假名安立的一切法也就是你内心思惟的一切法,因为没有假名你心裡面不能思惟。所以思惟的一切法也就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假名安立的一切法,心裡面思惟的一切法,它本身都是毕竟空寂的。思惟他是空的,他不是真实的。

  「如是如是显现,而非其体」,不是,没有这回事,「思惟其相」,那麽这就叫做所缘。这个所缘境就是这个,这就是以言说法性为所缘境,以离言法性为所缘境。离言法性是依他起和圆成实都是离言。言说法性和离言法性都是所缘境,你要这样思惟。这就叫做毗钵舍那。

  地二、出体相

  如理简择,最极简择,极简择法,广说乃至觉明慧行。

  这是第二科「出体相」,提出来毗钵舍那的相貌,你修毗钵舍那的时候你怎麽修呢?这是说出来。

  「如理简择」,就是如前面讲的那个法随法行,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说要依据「教」,依据佛所说的教去修行,这麽讲也是有道理,我们容易做得到。那麽依教,教上面就是说,佛说是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你就这样按照这个道理去观察,叫做「如理简择」,这样去观察。

  「最极简择」,这个「如理简择」是初开始,你初开始粗略的这麽样观察,这个「最极简择」呢?这个深入的、更微细的去思惟,思惟它是毕竟空寂的,「最极简择」。内容是无差别,但是初开始你的程度浅,叫做「如理简择」。长时期的思惟观察的时候,你就深入了,你的程度进步了,你的智慧增长了,你所思惟的就和初开始思惟不一样。初开始也思惟名相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后来的思惟也是这麽思惟,但是不一样了,就是你就有改变。你就不会…比如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你心就不动了。说如意的事也好,不如意的事也好,心裡都不动,这表示你的思惟有了力量,有了力量了。「如理简择」,「最极简择」,最深刻而微细地去这样观察,叫做「最极简择」。

  「极简择法」,这时候又进了一步的时候就决定了,心裡面决定没有犹豫,决定。一切假名安立的一切法,心裡面所思惟的一切法,虽然是很分明的,但都是毕竟空的。心裡面就决定无疑,就是那个「胜解」的意思,决定无疑了。

  这个「如理简择」是初开始的时候修毗钵舍那观,「最极简择」呢?你就进步了。后来长期的观察你的思惟简择进步了,「极简择法」,最后心裡面决定是空的,「一切诸法自性本空,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就是肯定是这样子。

  「广说乃至觉明慧行,是名毗钵舍那」,这中间还有一些文句没有引来,就是略去了。略去了呢?这个文是在本论《瑜伽师地论》的(八十三卷十页),我看那文中间略去了「黠了,通达、审察、聪叡」,这中间还有四句话的,还有四句话的。那麽这个「黠了」呢?就是也是智慧的意思,这四句话都是智慧,都是智慧。这个「黠了」,就表示观察这个法的自相。「通达」呢?是观察一切法的共相。

  这个自相呢?就是它这一件事它本身的相貌,是不同于他法的。比如说这个灯的自相就和牆的相不同,它有它的自相,牆有牆的自相;色法有色法的自相;心法有心法的自相;树有树的自相;水有水的自相,所以这个自相实在就是别相,它本身不同于其他法的相貌,就是自相。

  共相呢?大家都有这种相貌,灯和那个水、和山、和树、和一切人物有共同的相貌,这是共相。你有这个相貌,我也有,大家都有是共相,那是什麽呢?比如说无常,灯也是无常,水也是无常,树也是无常,色法也是无常,心法也是无常,这无常就是共相。当然现在说一切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这个空就是共相。

  所以这个「黠了」呢?是观察它的自相。「通达」是观察一切法的共相说的。这个意思。

  那麽这个第三个是「审察」,就是这个黠了相和通达相,更进一步的观察思惟,更进一步的观察思惟,你进步了,你的思惟观察进步了。就像如理简择,最极简择,最极简择就是进步了,这样意思,这是审察。这个也有个解释呢?这个审察也通达一切法的尽所有性,通达一切法的如所有性,也有这个解释,有这样的意思。这个尽所有性,如所有性,那麽前面已经讲过很多次了。

  第四个是「聪叡」,聪叡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你这长时期的这样观察,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你这个智慧不失掉了。智慧不失掉的,就是成就了,这个智慧成就了,叫聪叡。不失掉,不忘掉。你说用我们的这个相貌,来解释这个聪叡是最明显的了。我们看看书本打开了,「云何毗钵舍那?谓诸菩萨由奢摩他熏修作意,即于如先所思惟法,思惟其相。」这样子思惟观察,等到合上书本的时候,看见老虎来了心裡就怕,你一怕这正念失掉了。就是你不能够,你原来的智慧站不住,老虎来了的时候,你的智慧就跑了。烦恼来了,你就是没有这个聪叡。若是你常常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的时候呢?你的智慧不失掉。老虎来了的时候,你还能想「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你还有这个智慧,还有这个智慧。还有这个智慧呢?假设你这个奢摩他的力量够的话,你心裡不怕。「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在这裡看出来。看出来的。「乃至觉明慧行是名毗钵舍那」,这个觉明慧行呢?在《披寻记》上有解释。

  天三、结

  是名毗钵舍那。

  这叫毗钵舍那,就是在奢摩他的定裡面作如是观,是这样意思。是名毗钵舍那,是「结」,结束。

  《披寻记》一二八三页:

  如理简择至觉明慧行者:〈摄异门分〉说:言简择者,总取一切苦法种类为苦谛圣故。最极简择者,各别分别取诸苦故,谓生苦老苦等。极简择法者,依此处所简择契经等法故。所以者何?依止此故,先修所作。觉者,谓堪能简择俱生之慧。明者,谓习所得慧。慧行者,谓能受持读诵问论胜决择等增上了别,即于彼义转增明了勤修习慧。(陵本八十三卷十页)于中复有黠了、通达、审察、聪叡诸差别名,如彼广释应知。

  「如理简择至觉明慧行者:〈摄异门分〉说:言简择者,总取一切苦法种类为苦谛圣故。」这个解释和我解释的有一点不同,但是可以并存,我解释的其实也是《瑜伽师地论》裡面解释的。

  这个「总取一切苦法种类为苦圣谛故」,那麽叫做简择。「一切苦法种类」,「一切苦法」,我们人间的人,天上的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大家的种类不一样,种类都不一样,但是佛就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通通都是苦,你若有这样的认识,这就是简择。

  我们人间的人认为…比如说有人对我说好话,我心裡感觉快乐,这不是苦;说不如意的事情出现,心裡很难过,这叫做苦。现在佛说你不如意是苦,你如意也是苦,佛是这样意思,这就是简择。若是我们…说我们现在呢?因为没有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我们还是老习惯,我们还是认为不如意的事情才是苦,如意的事情是乐,我们还是这样想。

  我们今天的佛教徒,因为不修四念处的关係,你原来的凡夫的这种执着不动,不变动,虽然是佛教徒。我们也可以读经,但是我们原来的思想不变动,还是对于快乐的事情不是苦,所以还要去追求;这个不满意事情感觉不好,弃捨。但是佛的意思:快乐的事情也是苦啊!那是圣人就达到这个境界,对于世间上所有的事情都不介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把世间这个世俗谛的境界完全弃捨了。那麽他的心呢!就在离一切相这裡安住不动,圣人是这样,圣人的心在那裡住。他有的时候…圣人的心也到世俗谛这裡来看看,哎呀!这个人以前是我父亲、是我母亲,这个人是我哥哥、是我弟弟啊,那个人是我好朋友,来看一看。可能这个因缘若是不具足的时候,无可奈何!若有因缘的时候,哦!我看观世音菩萨来同你说法了,这是要有因缘才可以,不然的话观世音菩萨无可奈何,是这样子。

  所以这上面说「一切苦法种类为苦圣谛故」,你若有这样的认识,这就是简择,这实在是圣人的境界。

  「最极简择者,各别分别取诸苦故」,各别的分别…人间、三恶道、人间的这个苦,怎麽、怎麽的苦,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各式各样的苦。这个苦受是苦,乐受也是苦,非苦非乐受也是苦。你各别的去观察都是苦的,那麽这就叫做最极简择。「各别分别取诸苦故。」就是「谓生苦老苦等」。

  「极简择法者」是什麽意思呢?「依此处所简择契经等法故」,这是依此处所,「依此处所」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些所缘境。去「简择契经等法」,去观察佛在经裡面所说的一切佛法,用这些佛法来观察色受想行识是毕竟空的,就是这个意思。那麽这叫做极简择法,是这样意思。「依此处所简择契经等法故」。

  「所以者何?依止此故先修所作」,就是依止这个,依止什麽?其实在来说,一定以佛的这个法语为依止处,你才知道怎麽做这件事。我先要闻,然后要思惟的,然后要修止观这件事情,去做这件事情,所以这就是「契经等法」是很重要,你不学习这个契经的话,知道什麽?什麽也不知道,对于佛法完全不明白。

  「觉者:谓堪能简择俱生之慧」,现在解释这个「觉明慧行」这个「觉」,这个觉字怎麽讲呢?「谓堪能简择俱生之慧」,就是能够观察,能观察就是智慧,但是这个智慧是「俱生」的智慧,与生俱来的智慧,不是经过学习来的智慧。你没有学习的时候,没有读过书的时候,你也有智慧的,那就是与生俱来的,叫生得慧,也叫俱生慧。这个智慧呢?当然有深有浅,有的小孩子你让他读二加三是几?他不知道,有的小孩立刻知道是五。这就是俱生慧有深浅,那麽这俱生之慧。

  「明者:谓习所得慧。」这个「明」这个字呢?是「习所得慧」,就是读书了,我们学习佛法了,这个时候得到一些智慧。这个习所得慧包括闻慧、思慧、修慧,就是这样子得来的智慧。那就在这个生得慧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智慧增长了,那就是习所得慧。这也就是有的人生得慧很高,但是他不努力学习呢?慢慢的生得慧也没什麽了不起,后来若继续努力就不得了。若是原来的生得慧很低,但是习所得慧你努力的学习也会高,也会有增长,不是固定的,不是命定的。没有定性的事情,这是佛法可贵的地方就是这样子,你好好努力你都有希望的,所以「明者谓习所得慧」。

  「慧行者:谓能受持读诵问论、胜决择等增上了别」这个呢?看这个话的意思,这个前面这个「明」就是闻思的智慧。这个「慧行」呢?是属于修慧了。这个「慧行者:谓能受持读诵问论」,就是这个人能受持佛法,他能够读诵经论,能够「问论」,能和人家讨论佛法,能宣扬佛法。「胜决择等」有大力量的智慧,去观察诸法实相,有这个智慧,这个智慧就高了。「增上了别」,就是有力量的智慧。

  「即于彼义转增明了」,就是原来的俱生慧和习所得慧的明慧已经有一点明白道理了,现在这个慧行的这个智慧呢?在那个智慧上又增长了、又进步了,「即于彼义转增明了」。「勤修习慧」,他还是不停下来的,还要继续学习,继续学习,所以他的智慧就更广大了,那麽这叫做慧行。「(陵本八十三卷十页)」。

  「于中复有黠了、通达、审察、聪叡」的智慧。「诸差别名」,不同的名字。这个「如彼广释应知」,就在(八十三卷十页)那裡有解释。

  这是毗钵舍那。就是在奢摩他裡面修习毗钵舍那,但是这个地方像我刚才说的,他还是…你在修习奢摩他的时候,只是在欲界定的境界,这个地方的意思在欲界定的境界。在欲界定,你心裡面欲界定也是很…若要按我们的程度来说,到欲界定最后是等持的境界,也了不起,心裡面也是没有掉举,没有散乱,也没有昏沉,心裡面明静而住寂然不动,这也很了不起啊!但是呢?所有的声音都能听到。有什麽境界通通都知道,心裡面还不能够把前五根关闭,你不能关闭的,什麽事情都知道,但是你心裡不动就不容易,也很宝贵了。那麽这样子你修奢摩他的时候呢?当然那就是刚才说的那个定力太浅了,不能说是止观双运,不能这麽说。但是你也是常常修奢摩他嘛,所以「由奢摩他熏修作意故」,也还是和一般的散乱境界还是不同。现在第三科「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这是第三科。

  亥三、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

  云何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呢?谓诸菩萨于奢摩他、毗钵舍那,无间加行、殷重加行恒常修习,是名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

  「云何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呢?谓诸菩萨于奢摩他、毗钵舍那,无间加行、殷重加行恒常修习」,就是前面这奢摩他、毗钵舍那你要「无间加行」,不间断,今天也修、明天也修。

  所以我这麽思惟这件事,我们今天的问题是什麽呢?我们今天的问题,我们心裡面乱,我们心裡面散乱,随时贪心会来,瞋心会来,这烦恼照常活动,这是我们的问题,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呢?我们虽然说是我出家了,我穿了出家衣服,我也受戒了,我是大比丘,我受菩萨戒了,菩萨比丘,但是你还没有正知正见,你对佛法,什麽是佛法你懂了吗?我看不知道,多数办不到这一点,所以这是个问题。

  一个心裡面乱,有烦恼、心不清淨一个问题,一个没有正知正见,这是两个问题。这二个问题。这个出家人,非佛教徒我们不要说,不管他。我们佛教徒,你初开始来到佛教裡来,应该知道我有这二个问题,你有这二个问题,我要解决这二个问题啊!所以你到佛学院裡来干什麽?到佛学院来就是解决这二个问题。

  你要学习奢摩他,学习奢摩他使令心裡不要动,心裡不要乱动;你一方面学习经论,用经论的方法叫心裡面安住不动,不要乱动,不要贪瞋痴,这是第一个,你修奢摩他,我们静坐的时候,我们多少用佛法来调这个心,叫他心不要贪,不要瞋,不要痴,叫他明静而住,就是学习这件事。

  我们不断的深入的学习佛法呢?慢慢的我们的智慧进步了。哦!佛法是这麽回事,你就得到正知正见了。你这个正知正见达到了的时候呢?你就可以离开佛学院,我不学,可以不在佛学院裡住,你愿意在佛学院也可以,当然那个佛学院应该有个安排,这个时候你可以…你还是不能离开经论的,但是可以不必有老师、听老师讲了,不用,你自己有能力学习佛法了。这时候你应该看藏经也可以,因为你能看的懂了。看得懂,这时候你自己住一个地方,或者有同志的同在一起也可以,没有人你就独住也可以。这时候你一方面学习佛法,一方面静坐。一方面静坐,我一坐十二个钟头也可以,说我办不到,我一坐五钟头,四个钟头,三个钟头也可以。我一天我也可以坐它十支香,我一天坐四支香,一支香坐三个钟头,坐四支香十二个钟头,可以这样做。剩下的时间呢?我阅读经论,你还是不能放弃经论的,还没到那个程度啊!就是这样子自己用功修行,学习,到那时候可以这样子。

  我今天的时候,我正知正见也没有成就,我的心还是贪瞋痴,我随贪瞋痴活动,不能随智慧行,你就是得要努力,你还是要这样子,你要忍耐一点啊!我要静坐,过一会儿,我要去上课;我要静坐为什麽要上课?要忍耐一点。因为你要学习正知正见。我学习正知正见,这时候心裡面有劲,我现在到时候要去静坐,好像是打閒岔了,你要忍耐一点。也要学习静坐,又要学习经论,就是要慢慢学习、慢慢学习,忍耐一点。

  等到你的静坐也有进步,你可能会达到欲界定了。你的佛法的程度,也能达到正知正见了。达到正知正见时候,有什麽作用?知道怎麽修行了。知道,我知道怎麽修行了。

  说我到禅修班用功修行,我就问:什麽叫做禅?你说给我听听,他说:不知道,他不知道。我说:你看过天台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密》吗?说:没有。看过《摩诃止观》吗?没有。我说:你看过《瑜伽师地论》没有?说:没有。我说你这样都没有读过这个书,你知道怎麽修禅吗?说:不知道。我说:你不知道,你有什麽资格能到禅修班来呢?没有说话。

  所以这上面说这个情形,我们要明白,我们为什麽到佛学院来?做这两件事。一个是解决内心的乱,一个是解决我们的煳涂,不明白什麽是佛法,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解决问题的时候,本来是也可以互相支持,我静坐能帮助我学习经论,我学习经论能帮助我静坐的,能互相帮助的。但是你又会感觉到互相障碍,你要我去静坐,耽误我学习经论,你要我学习经论又耽误我静坐,互相障碍,也有这种感觉。有互相支持的感觉,也有互相障碍的感觉,就是矛盾。说我不要学,我就出去静坐,但是你正知正见没成功,你光静坐不行,有问题,你可能成为一个邪知邪见的修行人。说我不静坐,我只是学习经论,你的贪瞋痴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不能解决,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我们佛教徒不学习经论有问题,不静坐也有问题。我学习静坐,你不学习经论也有问题;我学习经论,不学习静坐也有问题。那怎麽办呢?又要静坐、又要学习经论,还加上要有个忍,要忍耐!你达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呢?你可以不须要老师,不要老师,你可以自己在一个地方用功修行,就可以了,才可以。这上面告诉我们修行人的次第就是你要这样子。

  「菩萨于奢摩他、毗钵舍那无间加行、殷重加行」,这已经毕业了,这个人他离开佛学院了。离开佛学院,实在就是离开老师了,不须要有一个人的老师,不须要,但经论的老师你不能离开的,你还要有经论的老师,这个时候呢?「无间加行」,你静坐的时候,修奢摩他、修毗钵舍那的时候就不间断。没有人说打板了,要叫你上课去,叫你去静坐,没有这回事,你自己可以自由的来修习止观。这无间的加行,殷重的加行,这样用功修行了。

  「恒常修习」就是总而言之,修止也好,修观也好,老是不间断,精进的用功修行,但是妳每天还要拿出点时间读经论就少了,你静坐的时间多了。你静坐同时也要经行,你不经行对身体不行了。我们这个身体不是一个太好的东西,你不能和天上的人比。我们这个身体就是你要将就它一点。所以佛告诉我们你要经行,这身体要动。你是静坐也是须要,但是也要经行,才能对付维持可以不障道,这个身体可以用来修道。如果你只是静坐不经行,不经行有问题,这身体不行的。所以这时候是无间加行殷重加行恒常的用功修行了。「是名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

  这样子呢?你的奢摩他有进步了,就是由欲界定可能进步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又可能进步到色界定,可能会进步,因为你长期用功它就会进步。你不要在太吵杂的地方住,不要在那儿,在寂静处住。也不要和那个不同一思想的人在一起住,你和那不同一思想的一起住,也有问题。所以这《瑜伽师地论》说过,说到你要独住,那个《清淨道论》也是这样意思。我看这个《清淨道论》的作者觉因论师,可能和这个无着菩萨、天亲菩萨,这时代可能接近,可能在世亲菩萨之后不太远的时间,他可能会读过《瑜伽师地论》,这个觉音论师有可能,但是他是属于小乘佛教的学者。

  这是第三,下面是第四「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

  亥四、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

  云何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谓诸菩萨即于如是止观相中,其心无动,于无功用离诸加行任运转处,摄受无乱,是名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

  「云何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这是问,下面回答。「谓诸菩萨即于如是止观相中,其心无动,于无功用离诸加行任运转处,摄受无乱,是名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这是说出一个界限来。

  这个怎麽叫做「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呢?「谓诸菩萨即于如是止观相中」,就是修行人,「诸菩萨」就是修行人。我们说「菩萨」是教化众生的,要在外面跑才对的,到社会上各地方去教化众生,是对,菩萨是这样,但是这上面说,你先要用功修行。你先不要跑,你先不要和众生接触,你先要修止观,这上面看出来菩萨是这样。凡夫的菩萨要这样子做,不是圣位的菩萨。圣位的菩萨那可以,因为他自家的大事办好了,那他可以。他到什麽处的时候,是一切世间法所不能污染的,到那都可以,他到那儿去都可以的。到天上也可以,到地狱也可以,在人间也是可以,你到什麽地方的时候,他本身的圣境不受影响,这也可以。凡夫的时候你不可以说大话的,凡夫你要这样用功修行。「谓诸菩萨即于如是止观相中」,如是止、如是观的相貌裡,「其心无动」,这个第三就是长时期的修观,那麽已经止观双运了,第三已经止观双运了。而这个到第四的时候,到了什麽程度了呢?「其心无动」,他心裡面不动,这境界完全不能动摇他。

  「于无功用,离诸加行任运转处」,他能达到了心裡面不须要特别的努力,就是「无功用」,不须要用力量。比如说我们要特别的努力,有的时候懈怠,自己勉强自己,我要去学习佛法,我勉强自己要去静坐,都要用勉强一点。但到这个时候没有这回事情,「无功用」。「离诸加行」,不须要特别的努力,这「加行」实在就是努力的修行,不要特别努力。「任运转处」,自然地心裡面能止、能观,能达到这个程度,这个时候叫做「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任运转处」。

  「摄受无乱」,你的一念心为止、为观所摄受。我们的一念明了的心,为止所摄受,为观所摄受。这个为所摄受,这个「摄受」怎麽讲?我的一念心为止所摄受,心就不动、心就不乱;为观所摄受?心就光明有大智慧,它就无乱。就是为止所摄受这个时候,心裡不为这一切的贪瞋所乱;为观所摄受的时候呢?就没有愚痴。止所摄受的时候没有贪瞋的扰乱,观所摄受的时候,心裡没有愚痴的扰乱,所以止、观的摄受,使令心裡面无贪、无瞋、无痴,「是名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这个时候就是止观双运了。

  《披寻记》一二八三页:

  于无功用离诸加行任运转处等者:圆满三摩地为所依止,名无功用离诸加行任运转处。于尔所时,毗钵舍那清淨鲜白,随奢摩他调柔摄受,如奢摩他摄受而转,是名摄受无乱。

  「于无功用离诸加行任运转处等者:圆满三摩地为所依止」,这个时候这个三摩地圆满了,就是止观都圆满了。止也是三摩地,观也是三摩地,而不是虚妄分别的境界了,都是在禅定裡面。当然说「圆满三摩地」呢?应该是色界四禅,超过了未到地定,应该是达到这个境界。

  这样说呢?这一共四段文;第一段的那个奢摩他,指欲界定说的。那个第三段的时候,止观双运,开始双运了,勉强的也可以说未到地定也可以,你得到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也可以修毗钵舍那观,可以得圣道。当然说圆满三摩地呢?一定是超越了未到地定,得到色界四禅了,那个力量是最大的了。这「圆满三摩地为所依止,名无功用离诸加行任运转处。」是这样意思,就是他的力量大,力量大。

  比如说我们这小孩子拿一个刀、拿个什麽去砍那个大树,他很辛苦,这个小孩子力量小,这个刀很大,他用刀砍这个树很辛苦,但是若是人长成了大人了,身体健康,他才有力量的,他要拿这个刀或者锯来砍这个树就比较容易,是这麽意思。我们的这个止的功夫浅,你修毗钵舍那观,毗钵舍那是个刀就是慧剑,你在奢摩他裡用这个慧剑去调伏这个烦恼很辛苦。但是到了色界四禅的时候,这时候自在,力量大他就自在,所以这时候叫做圆满,就是力量达到极点了。「圆满三摩地为所依止」,这个时候名「无功用离诸加行任运转处」。

  「于尔所时,毗钵舍那清淨鲜白,随奢摩他调柔摄受」,于那麽多的时间,当然这个时候也是人的根性有利钝的不同。有的人的根性利而又得了四禅的时候,那他得圣道的时间很快。若是我们是钝根,但是也是得到色界四禅还是慢。若是只是未到地定那就更慢,你若得到色界四禅那就是快,根性利那就更好了。所以这个地方「于尔所时」,这个时间,根性的利钝有关係,得没得色界定也有关係。

  「于尔所时,毗钵舍那清淨鲜白」,有那麽多的时间,使令这个烦恼不动,烦恼不动。「清淨鲜白」,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就是清淨鲜白,若有烦恼就是污垢,就不新鲜,就不鲜白了。

  「随奢摩他调柔摄受」,你这个一念心和你的毗钵舍那,随这个奢摩他的调柔摄受。比如说得到色界四禅,色界四禅因为没有欲界的烦恼,你成就色界四禅的人,没有欲界的欲了,他心就调柔,有欲的人他就刚。贪心来了,也是很刚的,瞋心来了,也是很刚强、很刚烈,烦恼是一个很刚强的相貌。「调柔」呢?是没有烦恼。没有烦恼、烦恼轻微他心就调柔。

  现在这上面说你得到禅定的时候,得到色界四禅的时候,这个欲界烦恼没有。加上你是佛教徒你学习了佛法,你观察色界四禅也是苦、空、无常、无我,也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这个时候呢?对于色界四禅本身也不生起烦恼,所以那个时候心裡调柔。

  「随奢摩他调柔摄受,如奢摩他摄受而转」,这个奢摩他的摄受,这个毗钵舍那在那裡活动。毗钵舍那的这个智慧不管你是用小乘佛法的四念住,苦、空、无常、无我来观,在四禅裡面修如是观,或者是用大乘的唯识观,都可以这样子在这个禅定裡面作如是观。最低限度呢?烦恼不现行。你作如是观呢?欲界的欲是不现行,那色界四禅裡的烦恼也不现行,也不活动了,对于四禅也不执着,也是不执着的。不但是欲界的这些臭秽境界不生烦恼,连色界天上的功德心裡面都不执着,是名「摄受无乱」,这摄受无乱是这麽意思。

  戌二、明作业(分二科) 亥一、释(分二科) 天一、渐次

  当知此中是诸菩萨,如如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如是如是乐住奢摩他、毗钵舍那,如如乐住奢摩他毗钵舍那,如是如是奢摩他、毗钵舍那清淨。

  「当知此中是诸菩萨,如如修习」,这是第二科「明作业」,明你修习毗钵舍那的功用。「当知此中是诸菩萨,如如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这「如如」就是如是、如是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如是止、如是观,这样修。

  「如是如是乐住奢摩他、毗钵舍那」,因为你长时期的修习,你进步了,得轻安乐了,因止而得轻安乐,因观而得轻安乐,你心裡面很欢喜,所以愿意在奢摩他裡面,愿意在毗钵舍那裡面,如是止、如是观,这样子。

  「如如乐住奢摩他、毗钵舍那,如是如是奢摩他、毗钵舍那清淨」,前面这一句话也可以说是那个第三,一共四段,那个第三段,后面这一句话就是那第四段,「如如乐住奢摩他毗钵舍那,如是如是奢摩他毗钵舍那清淨」,就是把那烦恼解决了。当然初开始使令烦恼不现起、不活动,最后把烦恼种子也消灭了,那就得无生法忍了,但这个地方还没有说得无生法忍。

  天二、究竟

  如如奢摩他清淨,如是如是身安心安,增长广大。

  「如如奢摩他清淨,如是如是身安心安」,第二段「究竟」,前面是「渐次」,是逐渐的进步,逐渐的进步,就是由欲界定进步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进步到色界四禅。若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就有轻安乐了,心裡面乐住就不懈怠。你若得到欲界定的第九心住的时候也不太懈怠。因为他心裡面安,你心裡面奢摩他,随顺奢摩他一现前的时候,心裡面就明静而住,一点也不感觉到烦躁,他就能安住,那麽腿也不痛。但是也还是有时间性,不是说你能够坐十二个钟腿不痛,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你能坐三个钟头,坐二个钟头,三个钟头,心裡面安住不烦躁。不烦躁是什麽意思?就是欲轻了。你若欲重的时候,就心裡烦躁。欲重,欲的烦恼重,就是他心裡面烦躁,坐了一会儿就不能坐了。烦躁是欲的相貌,是欲的相貌。你能够欲轻,对修行比较有利,是这样子。

  「如是如是奢摩他、毗钵舍那清淨」,前一段的「渐次」,就是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又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是定的方面。这个毗钵舍那也是逐渐的进步,也是逐渐进步的,就是心裡面明利,心裡面非常的熟,观一切法空、无常、无我的时候这是熟,观一切法是名言安立的、是毕竟空,心裡面也熟,他能忍可这件事。这方面一定要学习经论,对于毗婆舍那逐渐、逐渐会充实。奢摩他的用功是你要事实上常常静坐,要安心之道,它也互相帮助。奢摩他帮助毗钵舍那,毗钵舍那也帮助奢摩他,你要加上你的功夫才可以,加上功夫。加上功夫,你就得要把其它事情放下,你不放下不行。说我不能不讲人情,好!你讲人情,你奢摩他、毗钵舍那就是受到影响,就是这麽回事,就这样。讲人情也不能说完全不对,我父亲有事情,我就非要告假;我母亲有事情,我非回去不可,太不讲人情可能也是很难,心裡面不安,事情就是这样子。

  那麽第二段是「究竟」。「如如奢摩他清淨,如是如是身安心安」,你的奢摩他清淨,奢摩他一修止的时候,烦恼不现前。「如是如是身安心安,增长广大」,你的定力就增长广大。「安」就是奢摩他,是止,使令身安,就是前五识不乱,不动。「心安」第六意识也不动,这样子定的力量渐渐增长广大,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又到色界四禅。

  如如毗钵舍那清淨,如是如是若知若见增长广大。

  「如如毗钵舍那清淨」,就是如是如是修毗钵舍那的时候,也令你原来的智慧,观察一切法,你就不随原来的这个麽颠倒迷惑去分别,虚妄分别。原来的虚妄分别的时候,哎呀,这个地方很好、这个地方不好,就是我们凡夫这样分别嘛。现在修毗钵舍那的时候通通都是虚妄的,好也是虚妄的,不好也是虚妄的,现在弃捨这一切虚妄分别,那麽你的心清淨,叫做「如如毗钵舍那清淨」。

  「如是如是若知若见增长广大」,「若知若见增长广大」,这个《金刚般若论》是无着菩萨《般若论》,还有世亲菩萨《金刚般若论》,他讲这个知见呢?他说:这「知」是世俗谛智慧、世智,「见」是第一义谛的智慧,他这麽讲,我想这裡这麽讲也可以。你修习毗钵舍那的时候,你长时这样观察「苦、空、无常、无我」也好,不可以轻视小乘佛法,小乘佛法也是好,你修习「无常、无我」,作如是观就能得圣道,不可以轻视小乘佛法,但是你也应该尊重大乘佛法。所以这个时候,你对于世间,你心裡面面向世俗的境界,你心裡面:这是苦空无常无我。你学习佛法的时候,观察离一切相到了第一义谛的时候,心裡感觉到安乐自在。所以这知和见,这二种智慧增长广大。你常修习毗钵舍那,你的智慧增长,也是增长的。你若是我学习了一部经论、学习了两部经论,学习了五部经论,然后你初开始为人讲经说法的时候,你什麽感觉?你今天也讲、明天也讲,讲了一次、又讲一次,你讲了二十年的时候,你心裡又是什麽样?也是不一样的,也是「若知若见增长广大」,还是逐渐的进步。这还是属于闻慧,现在是说修慧,在禅定裡面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他也逐渐增长。所以说圣人的智慧不可思议。

  齐此名为修所应作,谓于所依中,应除遣麤重。

  「齐此名为修所应作」,就是到这个时候,前面先不要讲了,这就叫做修所应作的事,就是达到这个境界。

  「谓于所依中,应除遣麤重」,这个「修所应作」,究竟应怎麽作?作什麽事情?这裡说出来,「谓于所依中,应除遣麤重」,「所依」是什麽?就是我们这一念心。一切事情都以心为依止,离开了心还有什麽事情,不过再明白一点说,具体一点说就是色受想行识。

  「应除遣麤重」,说是我静坐的时候,心裡面没有烦恼,那只是烦恼的活动没有,烦恼的潜在的力量、那个种子还在。说是我们修行人想要断烦恼,你不能够说是把烦恼的活动停下来就知足了,不可以到此为止,一定把内心裡面烦恼种子要消灭了,「应除遣麤重」。这个「麤重」,就是烦恼的种子。烦恼的种子有什麽不好?它令你生烦恼,烦恼的活动由烦恼的种子生出来的。这个佛法、这个佛菩萨的智慧微细,所以和世间上的学者不能比量。世间上得禅定的人,他写、他说:他心清淨了,若佛菩萨看,你烦恼种子都没有断,还是污秽的,怎麽能说是清淨?只有佛菩萨才知道这件事,这世间的学者不行,不知道这件事。

  我现在又要犯口过了,你不学习经论,你光是修祖师禅,你知道这件事吗?这还说是好样的,你静坐你心裡面能不动,他就认为他得定了,有的搞错了,我就是佛!可能会这样子,「即心是佛」嘛!以我们学习经论来看,即心是佛,哎呀!你心裡面小小有一点静的功夫,烦恼不现行,烦恼种子还是在嘛!你怎麽能说你是佛呢?这话不是今天的问题,我们看古德的着作上,就在唐、宋那个时候,那个教下的大德批评禅宗的暗证,黑暗的暗,证就是信解行证的证,「暗证」,他自己无明都在,他说他成佛了,那怎麽可以?就暗证。

  所以现在说「应除遣麤重」,不是指现行的烦恼说的,是指烦恼的种子说的。你若是破除去烦恼种子,这件事是我们出家人应该知道的。当然我们心要清淨,现实上,心要清淨,不可以有烦恼活动,但是你不能到此为止,要断除烦恼种子。这烦恼的种子令你麤重,令你有很多的过失,令你有很多的罪过,有很多苦恼,所以这叫做「麤重」,是这麽回事。你应该有这样的愿望,要破除烦恼种子,你要学习圣教的时候才知道我有事情做,有很多事情要做,就是要破烦恼,要做这件事。不是说我也有地方住了,衣食住无忧,我没事情做,不是的,你要做这件事,破烦恼,破烦恼的种子,做这件事。

  及于一切所知应修清淨知见。

  「及于一切所知」,一切所知的境界,当然就是真俗二谛,一个世俗谛、一个胜义谛。按唯识说就是遍计所执、依他起、和圆成实,这都是所应知的,所应证悟的境界。在这裡谁能证悟?就是智慧,「应修清淨知见」,你应该修习清淨的智慧,才能断除烦恼的麤重。只是有定的时候,我感觉心裡没有烦恼,不是,烦恼还在,因为什麽?因为你没有修般若的智慧,不能断烦恼,你不能断烦恼。

  为什麽没有智慧不能断烦恼?因为你没有智慧的时候,你这个心,不管你的定力怎麽高,你心都在世俗谛上动,在世俗谛。我们欲界的人都是在五欲裡面活动,我们地面上的人在五欲上活动,欲界天上的人也在五欲上活动,都是凡夫境界。色界天、无色界天他有定了,他弃捨人间欲界的欲了,但是还是在定的境界上活动。定的境界还是属于世俗谛,就是法尘分别影事。《愣严经》上有提到这件事,你说你现在寂静不动了,你还是在法尘的分别影事上的境界,你没有能够超过越世俗谛到第一义谛,所以你不能断烦恼。

  我在这裡「即心是佛」,「念佛是谁?」,但是你没有般若的智慧,你没有用经论裡面的般若的智慧,你没有学;没有学你就不能作如是观;不能作如是观,你就不能见第一义谛;你不能见第一义谛,不能断烦恼,你还是个生死凡夫。这要我们学习经论才知道这件事。我不学习经论,经论都是戏论。你看《临济禅师语录》,就常说有喝斥这句话,「我毗卢顶上行」,当然这种话,它也有个深义,但是你没有止观的境界,也是有言无义,那怎麽行!不可以,不可以这样子,所以「一切所知,应修清淨」的智慧。

  我们再说你学习阿含经,你所得到无我的智慧,是清淨的智慧,你学习《般若经》、《中观论》这个智慧也是清淨智慧,学习唯识的经论的智慧也是清淨的智慧,这个智慧若是和前面「应除遣麤重」是不可以分离的。你断了烦恼,智慧清淨,得到清淨的智慧,还是继续断烦恼,烦恼不是一下子断完的,不是一下子能断完的,要三大阿僧祇劫。第一个阿僧祇劫到无生忍;第二个阿僧祇劫到了第八地,就是第七地圆满到第八地;第三大阿僧祇劫到第十地,这麽长久的时间断烦恼,那能说我一下子就成佛了的,那有那麽容易的事情。

  以清淨的知见,清淨的智慧,你认为你有清淨的智慧,你就能断烦恼。比如初得无生法忍的时候,还有个清淨的无我,我空、法空的智慧,他就断了烦恼。断了烦恼,智慧是清淨的。还要继续修行,继续断烦恼,继续断烦恼,展转的相应断烦恼,智慧得清淨,智慧得清淨,又能断烦恼,展转的进步,是这麽回事,这就是修所应作,「齐此名为修所应作」,这个止观作什麽事情?就作这件事,「应作」。

  《披寻记》一二八三页:

  齐此名为修所应作等者:〈声闻地〉中说有四种瑜伽所作:谓所依灭,所依转,遍知所缘,爱乐所缘。(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页)今摄为二,如应当释。

  「齐此名为修所应作等者:〈声闻地〉中说有四种瑜伽所作:谓所依灭」,这个「所依灭」是什麽?就是在你心裡面把烦恼种子灭了,就是灭除这个麤重。

  「所依转」,你在你的色受想行识裡面有轻安乐的现前,叫做「所依转」。这就是一定要未到地定以上才有这个境界。你未到地定的时候,你若能够修这个四念处,修无常观、修无我观,就能灭除烦恼,灭除烦恼就是灭除这个麤重了,而这个时候,有轻安乐的现前,欲界定没有。欲界定我们心裡面也是没有妄想,也没有昏沉,明静而住,只此而已,没有轻安乐的,到未到地定有轻安乐了。

  「遍知所缘」,这个遍知,这个「知」是什麽?是智慧。就是无常观、无我观的智慧。现在若修这个唯识观,你通达一切言说法皆是毕竟空的,这就是智慧,这就是法空的智慧,也是我空的智慧。用这个智慧,观察所缘境,观察色受想行识,观察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叫做「遍知所缘」。当然小乘佛法,那就是修四念处,主要是观察我不可得,「遍知所缘」。

  「爱乐所缘」,爱乐所缘就是欢喜修止观。对于修止观欢喜。欢喜有二种欢喜,一个自己的理智,我不修止观,我不能改善自己,我是个生死凡夫,我应该努力改善自己,修止观,这由理智来强迫自己「爱乐所缘」。等到你有成就了,止也有成就、观也有成就,有轻安乐现前的时候,这时候「爱乐所缘」,这时候比较容易了。因为爱乐所缘,所以遍知所缘;因为遍知所缘,所以能破除烦恼,就得轻安乐,也是互相增上的。

  是「(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页)今摄为二」,〈声闻地〉是四种,现在就说二种,一个是「应除遣麤重」,这是一种。「及于一切所知应修清淨知见」,就是修止观,修止观能破除烦恼,破除烦恼,这个止观就进步,展转修行互相增上,就说二种。

  亥二、结

  如是一切修所作业,菩萨由前四种修相,皆能成办。

  这是第二科,结束这一段话。「如是一切修所作业」,这上面修有这四种修,他所作的事情,「菩萨由前四种修相,皆能成办」,你若能有这四种修相,所作的事情都能「成办」,都能做好了,就是能破除一切烦恼,增长智慧光明,那就是得成圣道了。这是第四科,第四科「应修法随法行」,这一科圆满了、讲完了。

  所以我想我们这个〈声闻地〉要重新温习,它虽然是属于小乘佛法,但是由凡而圣,这大的情况、修行的次地和大乘佛教一样,大乘佛教也是一样,就是方法不同而已,奢摩他没有什麽不同,但是毗钵舍那不一样,毗钵舍那是不一样的,因为理论不同。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6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90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6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6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62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6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60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