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76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76

 

  卯九、由生差别(分三科) 辰一、徵

  云何由生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是第二大科「建立补特伽罗」,这一科裡面分十一大科,现在是第九科「由生差别」建立补特伽罗,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怎麽叫做「由生」的不同,建立补特伽罗呢?这裡说的「补特伽罗」就是修行人,已经在佛法裡边有成就的圣人了。这句话是问。下面第二科是解释。

  辰二、释

  谓极七返有、家家、一间、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及以上流补特伽罗。

  这些名词在上文已经解释过了。第一种是「极七返有」,就是得初果的这个圣人,他最多在欲界、人天中来往七次,就得阿罗汉道了;这是一种补特伽罗。「家家」,就是欲界的九品烦恼,他断除去二品、三品或者四品,他须要在人间或者天上再受几番生死;或者二番生死,或者三番生死;就是从一家到一家,这一生在这家受生,下一生是另一家,所以叫做「家家」。「一间」,就是欲界的九品烦恼,前八品都断了,还有一品;他还须要在天上受一番生死,就得阿罗汉道,得涅槃了。他现在和涅槃中间还有一番生死的间隔,所以叫做「一间」;这是一种修行人。

  「中般涅槃」,就是这个三果圣人他死掉了;他在欲界得三果,他死掉了呢他要生到色界天去,在中间的时候,就是在中阴身的时候就入涅槃了,所以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就是生到色界天以后才入涅槃的。「无行般涅槃」,生到色界天以后,他不须要特别努地去修行,也就入涅槃了,得阿罗汉道入涅槃了。「有行般涅槃」,就是要特别努力地修行,才能入涅槃。「及以上流补特伽罗」,这个「上流」就是由初禅要生到二禅、二禅生到三禅、生到四禅、或者生到无色界天、空无边处天生到识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生到无所有处天、由无所有处天再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就是向上流,才能得涅槃;那麽这是一种圣人。

  辰三、结

  如是名为由生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是第三科,这结束这段文。

  前面这麽多的差别,这就叫做「生差别」,生的不同建立的一种圣人。

  卯十、由退不退差别(分三科) 辰一、徵

  云何由退不退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现在第十科,退不退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徵」。

  怎麽叫做「退」?怎麽叫做「不退」?因此的不同建立的圣人?这是问。

  下面第二科解释,先解释「退」。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退

  谓由退故建立时解脱阿罗汉;彼于现法乐住容有退失。

  「谓由退故」,就是说这个圣人他成就了一种功德,这个功德不是那麽牢固,又失掉了,所以叫做「退」;由这样情形「建立」的,叫做「时解脱阿罗汉」。就是这个人是钝根,就是这个时候众因缘都具足了,他修学圣道才能得解脱,这就是钝根的人;这利根的人、他不在乎,有些因缘不具足、他不在乎,他也一样能得圣道,那就是利根的,那叫「不时解脱」。

  「谓由退故建立时解脱」的阿罗汉,究竟他什麽「退」呢?「彼于现法乐住容有退失」。这个修学圣道有成就的人,其中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得到这个无我的智慧,要成就了无我的智慧你才是圣人。你得不得禅定那另一回事,就算是你没得禅定但是你得到无我的智慧,无漏的无我的智慧;虽然没得禅定还是圣人。但是这个人他得到无我的智慧了,同时他也修学禅定有成就,得到了色界四禅。得到的这个四禅就叫做「现法乐住」;这个「现法」,就是指现在的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说的,在这五蕴裡边有「乐住」有一种安乐住,就是住在安乐中,就是轻安乐有三昧乐,住在三昧乐中。

  这件事,这个「现法乐住」、就是这个三昧、这个禅定「容有退失」,有可能会失掉了。比如说是他常常有病,这个阿罗汉常常有病,他就没能够常常入定,你若是病的时间久了没能入定,定就失掉了,这有可能。还有其它的原因,就是他背经太多,常常背经你不入定,定就是就可能失掉了。还有是走远路,走远路这个身体疲劳了,禅定也失掉了,也可能。还有和诤,这个同梵行的有诤,他去调解因此而失掉了自己的「现法乐住」,有各式各样的原因。

  「被于现法乐住容有退失」所以叫做「退」,「谓由退故建立时解脱阿罗汉」。至于他成就无我的智慧是不退的,无论如何是不退的,只是他这「现法乐住」有退,就叫做「退」。

  巳二、不退

  由不退故建立不动法阿罗汉;彼于现法乐住定无退失。

  前面说「退」,现在说「不退」。由于这位阿罗汉他成就的功德不失掉,那麽这个阿罗汉,就再给他一个不同的名字叫做「不动法阿罗汉」,他成就的这个功德不可以动摇,就是不失掉,就叫做「不动法阿罗汉」。

  他那个「不退」究竟什麽不退呢?「彼于现法乐住定无退失」,这个人他成就的禅定,不管怎麽样他「不退」;就是有病他也不退,他背诵经典他也不退,他去和诤也不退,有什麽因缘都不能退,他的功德特别牢固,所以叫做「不动法阿罗汉」。

  辰三、结

  如是名为由退不退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个凡夫修行的时候、各式各样不同的情形,得了阿罗汉果的时候彼此也不完全一样、也是各式各样的情形的。所以现在知道,这目犍连尊者了不起;被外道把他的身体都打扁了,他的禅定不退,他还能入定还能现神通,所以佛说他神通第一,的确是不得了。

  卯十一、由障差别(分四科) 辰一、徵

  云何由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是第十一科,由障碍也是不一样,先是「徵」。

  怎麽叫做由不同的障碍来建立这个圣人的差别呢?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标」

  辰二、标

  谓慧解脱、及俱解脱阿罗汉。

  这就是「障差别」所以阿罗汉有差别。这是标。下面第三科解释。

  辰三、释(分二科) 巳一、慧解脱

  慧解脱阿罗汉者:谓已解脱烦恼障,未解脱定障。

  这个「慧解脱阿罗汉」他就是修四念处,在未到地定裡边修四念处,就成就了无我、无我所的智慧了;由于成就了这个智慧,就把这个爱烦恼和见烦恼都断灭了,所以「解脱」了「烦恼障」。这个「烦恼」,你修四念处没成功的时候,这个「烦恼」繫缚你,这个我、我所繫缚你,这个贪瞋痴的烦恼繫缚住你。现在由于修四念处,把这个烦恼断掉了,烦恼不繫缚你了,所以你得阿罗汉道。

  「未解脱定障」,但是色界四禅乃至到灭尽定,他没有成就;没有成就这个时候就有「定」的障碍,有定的障碍所以「定」没得解脱;只是解脱了「烦恼障」,「定」的障碍没解脱,这是一种阿罗汉。

  巳二、俱分解脱

  俱分解脱阿罗汉者:谓已解脱烦恼障及已解脱定障。是故说名俱分解脱。

  这是第二种阿罗汉。怎麽叫做「俱分解脱阿罗汉」呢?「谓已解脱烦恼障及已解脱定障」,这个「烦恼障」和「定障」这二种障碍,全部地解除了、都断掉了,所以叫做「俱」,都全面的解脱了。就是这个阿罗汉他断了爱见的烦恼,同时也得了八解脱、得到灭尽定了,那麽这个就是解脱了「定障」。

  这个「定障」在《俱舍论》上解释,究竟什麽是「定障」呢?叫做「不染污无知」。这个「烦恼障」是染污的无知;这个「定障」是不染污的无知,虽然有这个障,他心还是清淨的;虽然不能入四禅八定,但是他心还是清淨的。「定障」;这一种力量使令他没能得定。这位阿罗汉这二种障都解脱了,「是故说名俱分解脱」。

  辰四、结

  如是名为由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丑三、结

  由此所举及所开示差别道理,如其次第,应知建立补特伽罗。

  这个「建立补特伽罗」一共是分十一科,这十一科都讲完了。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解释、分十一科。现在第三科是「结」,结束这段文。

  「由此所举」,由上面这十一段文所标举出来的,就是每段文的第一句话;比如说是「云何由退不退差别建立补特罗?」、「云何由生差别建立补特伽罗?」、「云何由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这一句话叫做「举」,就是标举出来。「及所开示」,「开示」就是标举完了加以解释,就是「开示」,开示一共有十一种「差别」的道理。「如其次第应知建立补特伽罗」,由前面这十一段文的「次第」、前后的次第,就是「建立」了这麽多的圣人的差别。

  子三、所缘(分二科) 丑一、徵

  云何所缘?

  这个〈声闻地〉裡面,第一是「种性地」,第二是「趣入地」,第三是「出离地」。「出离地」分二科,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略广宣说」这一科分四科,第一科「离欲的资粮」,这已经讲完了。这个第二科就是「品类的建立」,这个品类的建立裡边分十七科,十七科这第一科「补特伽罗品类的差别」,第二科「建立补特伽罗」这二科讲完了。

  现在第三科是「所缘」。前面是「补特伽罗品类差别」、「建立补特伽罗」,这是约人说的;现在「所缘」就是修行。这个人怎麽样修行才能得圣道?说修行的事情。修行的事情一定要有一个「所缘境」。这修行的事情就是调心,我们的心不调顺,这个贪瞋痴的烦恼太厉害不调和;现在想要得圣道,就把这不调和的心改变一下,那麽怎麽样改变呢?第一个方法就是要有「所缘境」,要有一个「所缘境」。这是先解释这件事,解释这修行的方法。分二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所缘」?这个修行人要有「所缘境」,究竟什麽叫做「所缘境」呢?

  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丑二、释(分四科) 寅一、标

  谓有四种缘境事。

  这个「所缘境」一共有四种不同。「所缘境」的事,就是因缘事。

  这是「标」,下面是「徵」。

  寅二、徵

  何等为四?

  怎麽叫做四种不同呢?

  寅三、列

  一者遍满所缘境事,二者淨行所缘境事,三者善巧所缘境事,四者淨惑所缘境事。

  下面列出来这四科。第一个是「遍满所缘境事」,第二个是「淨行所缘境事」,第三科,第三种所缘境事是「善巧所缘境事」,第四科「淨惑所缘境事」;分这四种不同。这是列出来四种所缘境事的名字。

  下边再加以解释,分四科,先解释「遍满所缘境事」分五科,第一科是「徵」。

  寅四、释(分四科) 卯一、遍满所缘境事(分五科) 辰一、徵

  云何遍满所缘境事?

  普遍的圆满了,这个「所缘境事」。你以此为「所缘境」加以修行,一切功德都圆满了,是这样意思。下边有解释这句话。

  第一科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标」。

  辰二、标

  谓复四种。

  这个「遍满所缘境」的事,这个因缘事,还有「四种」不同。

  这下面第三科这是「列」。

  辰三、列

  一有分别影像,二无分别影像,三事边际性,四所作成办。

  有这麽四种不同。这是列出来这四种。

  下边第四科就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辨相」,辨这个四种所缘境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四种」又分三科,第一科先说「前二种」;这个「有分别」、「无分别」这两种,这分二科,第一科是「辨异相」辨它们的不同,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有分别影像」,先是「徵」。

  辰四、释(分二科) 巳一、辨相(分二科) 午一、别辨四种(分三科) 未一、前二种(分二科) 申一、辨异相(分二科) 酉一、有分别影像(分三科) 戌一、徵

  云何有分别影像?

  怎麽叫做「有分别的影像」呢?这个「影像」是所缘;这个「分别」就是能缘,就是你的心,你的心会分别。怎麽叫做「有分别的影像」呢?这是「徵」。

  下面第二科解释,先是「标」。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标

  谓如有一,或听闻正法、或教授教诫、为所依止,或见或闻、或分别故于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呬多地毘钵舍那行,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

  「谓如有一,或听闻正法、或教授教诫」。这是有这麽一个人,他这个人与佛法有缘,他或者是「听闻正法」,就是佛教裡面有正法的集会,他来学习;这个「听闻」实在就是学习,来学习佛法。这个前面有解释,「正法」就是十二分教,是由佛觉悟了真理,而后用众生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叫做「正法」。如果你没觉悟真理胡说八道,那不是正法。「或教授教诫、为所依止」;这个「听闻正法」应该是大众之中,这「教授教诫」是一对一,或者是一对二,就是少数人教授。当然「听闻正法」,讲解正法也是「教授教诫」。或者说「听闻正法」是指利根人,就是法行人;「教授教诫」就是信行人,钝根人。「教授」,教授他这是善法你应该做;「教诫」这是恶法你不可以做;或者这麽说。

  「为所依止」,就是以听闻正法为所依止,或者教授教诫为所依止,就是这样的原因。「或见或闻、或分别故」,这个正法和教授教诫是在师长那方面说;这个「见闻」是在弟子这方面说,弟子是「见」或者「闻」。这个「见」就是自己阅读也叫做「见」,或者听「闻」师长讲解。这个「见闻」是在眼识耳识说的;「或分别故」,「分别」就是第六意识了,去思惟、分别。这个「分别」这个地方,这句话还很有意思,就是你或者是「听闻正法」、或者是「教授教诫」,然后在你心裡面再加以观察;就从事实上,从日常生活的事实这些事情上,去观察佛法的真理,那叫做「分别」。

  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多数没有这件事,在书本上想一想就算了,日常生活的时候不再想佛法的事情,发生什麽事情的时候不用佛法去观察。我们佛教徒少数人可能有一点观察,多数人不观察,但是他心裡面也「分别」;是用原来那一套去「分别」,就是不是佛法的,你原来的那个贪瞋痴的活动去「分别」这件事,而不用佛法的真理去观察;这是一个问题,这是佛教徒不能得圣道的一个问题。而现在是说,你「见闻」去学习了,你还要去分别、去观察;说是无常的、说是苦的、空的、无我的,你要在事实上去观察一下,叫做「分别」。

  「于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呬多地毘钵舍那行,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于所知事同分影像」后边有解释。「于所知事」这个「所知事」,你所知道的事情,但是这裡边与前面「听闻正法、教授教诫」有关係。佛这样开示你,开示你色受想行识,开示你眼耳鼻舌身意,这些事情也是我们的「所知事」。

  「于所知事同分影像」这个简单解释一下;你这个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前五识和外边的色声香味触接触的时候,当然前五识去认识前五境这叫「所知事」。但是你前五识不动了第六意识在动的时候,第六意识所分别所观察的色声香味触法,是与前五识「所知事」是相同的。我昨天吃麵条,我看的麵条是那样的,但是今天这麵条已经过去了、没有了;但是你闭上眼睛心裡想:麵条是那样的。那麽你心裡想那个麵条,和你眼所见那个麵条是相同的,这个「同分」是这样意思。

  「影像」;你现在第六意识所观察的境界是个「影像」,就像镜中的像、镜中的「影像」似的,像那颗树太阳照上去,出来个影子。就是你第六意识所分别思惟的,就是前五识「所知事」的「影像」,与它相似;而不是那一个,只是那一个的「影像」,它们的关係是这样子。那麽这就是;「影像」就是亲所缘缘,那个「所知事」是疏所缘缘,这还是有点不同的。这件事倒不是一定要得禅定,就是我们没得禅定的人,就是一般社会上的人也好、就是我们才开始学习佛法的人也好,都有这种事情,你闭上眼睛思惟前五识所知道的事情,这就叫做「所知事同分影像」。这个闻慧、思慧也有这种境界,这是闻思的慧的「同分影像」。

  「由三摩呬多地毘钵舍那行,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这个不是了,这个不是散乱的境界了,这个就是有禅定的功夫了。当然应该通过欲界定,通过欲界定到未到地定,那麽到了色界定。这个「三摩呬多地」翻个「等引」,这个境界、这是高深的禅定裡面去观察「所知事」,那也叫做「同分影像」,也是了。这裡边「由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地」就是「定」就是「止」了,「毘钵舍那行」就是「观」了;就是在止裡边有观。

  关于这个「止」和「观」,是在止裡边观?是在止外边观?这件事好像有引起了议论。其实你仔细想一想这件事,也是止外边观;也是在止裡边观,都是有的。因为我们没得定的人,你闭上眼睛:我前五识不动了、我心裡面观;你还是定外,你没得定嘛!不可能是在定裡面嘛!所以这也叫做「定外」去修观。若是已经得定了的人,他入定以后在定裡面观,但是也难免不入定的时候也会观的,所以这件事是通于定外、也通于定内的。可是有一件事是不一样的,就是你想要断烦恼非要「定内修观」不可,你不在定裡边你心裡面如理作意不能断烦恼,没有这种力量,所以说了一千说了一万,还是「定内修观」是最重要的,还是这麽回事。

  所以「三摩呬多地毘钵舍那行」,这就是在「定内修观」的时候,禅定裡面修观。「毘钵舍那行」,这个「行」就是心在修观的行动,正在修观的时候叫做「行」。而这个时候的观察有四种不同,就是「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有这四种不一样,有这四种差别。

  《披寻记》九○一页:

  或听闻正法等者:若随法行补特伽罗、彼以听闻正法为所依止;若随信行补特伽罗,彼以教授教诫为所依止。现见世间自他种种衰损,或复传闻,或内觉知,是名或见或闻,及或分别。由是种种为因缘故,于自心中极善取相,如现领受胜解而转,齐尔所时,名所知事同分影像。此为所缘,由等引地如理作意,观察彼彼功德过失,于观察时,若正思择尽所有性,是名拣择。若复思惟如所有性,名极拣择。由慧俱行有分别作意,取彼相状,名遍寻思。审谛推求,名遍伺察。如是名为四种毗钵舍那,义如下说(陵本三十卷十一页)。

  「或听闻正法等者:若随法行补特伽罗,彼以听闻正法为所依止」,这个利根的人他也是要学习经论的,也是要这样学习。「若随信行补特伽罗,彼以教授教诫为所依止」,这个「随信行」这个笨人、钝根人,他也是「听闻正法」也是这样学习,但是还要特别的「教授」,这个师长要特别对他要「教授教诫」,这样子他才能悟入,所以他就是笨了一点。

  「现见世间自他种种衰损,或复传闻,或内觉知,是名或见或闻及或分别」,这个《披寻记》这麽解释这三个字。就是「现见世间」,这位佛教徒他学习了佛法以后,然后用佛法的道理「现见世间」上的情况;「自他种种」或者自己经过的事情,或者别人经过的事情,经过什麽事情呢?「衰损」,经过很多倒楣的事情,这些事情、「衰损」。「或复传闻」或者是看见;现在说我没看见、我听别人说的;看见报纸上发表的消息,那也就是「传闻」了。「或内觉知」,或者是你自己看见、或者是传闻,然后你在内心裡面加以观察,「是名或见或闻及或分别」,这样意思。

  「由是种种因缘故,于自心中极善取相,如现领受胜解而转」。「于自心中」,就前面这个「见、闻、分别」的因缘,在自己心裡面「极善取相」,就是特别注意地、特别用心地去思惟、去观察这件事,就叫做「极善取」;取那个衰损的相貌,那件事的相貌。「如现领受胜解而转」,「如现」;你内心的观察「如现领受」,就同于你那件事现前所领受的相貌;就是你内心的观察不能够同那个事实有距离的,不可以有距离;那件事实表示的道理你可以自由的去观察,但是事实不可以错误,不可以与事实相违反,所以「如现领受」。「胜解而转」,这个「胜解」就是非常有力量的观察,不是一般的虚妄分别,「转」就是动起来,你心裡能作如是观,就叫「转」。就是很认真的去观察这件事。

  「齐尔所时,名所知事同分影像」,「齐尔所时」就是到那个时候,你观察了五分钟就是到那个时候就停下来了,或者是你观察一刻钟,或者是你思惟了二个钟头;就是那麽多的时间内,你内心的观察那个所缘境,就叫做「所知事同分影像」,这麽意思。「此为所缘」这就叫做「所缘」,这个「所缘」就是这个意思。

  「由等引地如理作意,观察彼彼功德过失」。「由等引地」,这就是得了禅定的人,不是散乱的境界,不是闻思的境界;而是修、修所成慧的境界了,这是有修行的人了。「如理作意」这就如佛所说的道理,你警觉你的心随顺佛陀的教导去「作意」,随顺佛陀的教导去「观察」;「作意」就是「观察」;「观察」就是「作意」。「观察彼彼功德过失」,「观察」各式各样的,这件事这样子是有「功德」,那样是有「过失」,那麽就这样观察。

  「于观察时,若正思择尽所有性,是名拣择」。这下边解释那四种差别;「拣择」是一种,「极拣择」是一种,「遍寻思」是一种,「遍伺察」是一种,解释这四句话。「于观察」的时候,于观察这功德过失的时候。「若正思择尽所有性」,若是你正确地、没有错地如理作意,思惟观察这「尽所有性」,是名叫做「拣择」。这下面有解释;简单的说:思惟这个缘起法,思惟这个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缘起法,思惟缘起法的这些事情的差别相,这时候思惟叫做「尽所有性」,是名叫做「拣择」。

  「若复思惟如所有性」,假设你在思惟,这个缘起法的无我的道理、毕竟空的道理,叫「如所有性」;我们简单这麽解释;名叫做「极拣择」,这个就是更深了一步的,所以叫做「极拣择」。

  「由慧俱行有分别作意,取彼相状名遍寻思。审谛推求,名遍伺察」。这二个方法,这二种差别,在前二个都具足的;就是「拣择」裡边也具足这二个意思,在「极拣择」裡边也具足这二个意思,是这样意思。「由慧俱行有分别作意」,这个「慧」是从佛法裡边得来的智慧,就是闻思修的智慧。「俱行」就是和你的心同时活动,心也会分别、会思惟、会观察的;不学习佛法的人他心裡面也有知识,他也有多少智慧,也去观察事情。现在有点不同,是从佛法裡边所得到的智慧,和你的心、会分别的心在一起活动,叫「俱行」。这样子「有分别作意,取彼相状」,取彼蕴界处的缘起的差别相,缘起的平等相,去「取彼相状」,去观察那个「相状」,这就叫做「遍寻思」。

  「审谛推求,名遍伺察」,前边是粗略的去观察;现在这第二句话是「审谛」,就是更深刻地、更认真地、更深一层地去推求、去观察,那叫做「遍伺察」,更微细。实在这句话就是分这二个阶级;第一个是叫做「遍寻思」,第二个叫做「遍伺察」。但是事实上你在观察的时候,是展转的不同;你前几个月,你所有的观察都还是属于「遍寻思」;后几个月的观察,那就叫做「遍伺察」了。但是这几个月以后再观察,又有深浅的不同,你修无我观初开始就是「遍寻思」,但是久了就有「遍伺察」的意思,而这个「遍伺察」又属于「遍寻思」了,继续的修行又变成「遍伺察」,就是辗转地向前进步,就是由浅而深展转地向前进步,就是这样的不同了。后边这二句在前边二句,每一句裡边都具足的。你就修这个缘起观也有「遍寻思、遍伺察」,你修这个性空观也有「遍寻思、遍伺察」的不同。所以这一共就有这四句的不同。

  这一段这是「标」,这个「所知事同分影像」的大义标出来。下面再解释,广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所知事」分两科,第一科「列」。

  亥二、广(分二科) 天一、所知事(分二科) 地一、列

  所知事者:谓或不淨、或慈愍、或缘性缘起、或界差别、或阿那波那念、或蕴善巧、或界善巧、或处善巧、或缘起善巧、或处非处善巧、或下地麤性上地静性、或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所知事者」;前面文上说「于所知事同分影像」,这个「所知事」指什麽说的呢?「谓或不淨、或慈愍、或缘性缘起、或界差别、或阿那波那念」,这是五停心观;或者是你这个不淨观所观的「不淨」,九种不淨、或者是五种不淨,这个就是「所知事」。「或慈愍」,你修这慈悲观的时候,这个所缘的境界也叫「所知事」。「或缘性缘起」就是十二缘起,十二缘起那也就叫作「所知事」。「或界差别」,界差别就是地、水、火、风、空、识是六界。前面是多贪众生不淨观;多瞋众生慈悲观;愚痴众生就是缘性缘起观;这个「界差别」,就是我慢众生修界差别观。「或阿那波那念」就是寻思行的众生,散乱心很厉害的人,修这个出入息、持息念,作这样的观察,那麽这就叫做「所知事」。

  「或蕴善巧,或界善巧,或处善巧」,这个「善巧」是智慧,就是通达五蕴无我的善巧的智慧;就是观察五蕴无我,这叫作「蕴善巧」。「或界善巧」,这个「界善巧」就是十八界,观察这十八界也是无我无我所的。「或处善巧」,观察十二处也是无我无我所的这种智慧。「或缘起善巧」就是十二缘起,通达十二缘起的智慧。「或处非处善巧」,譬如说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乃至生缘老死,就是此有故彼有,那麽这就叫作「处」;说是没有因缘就有这件事了,那就是「非处」了,那不合道理;那麽这叫「或处非处」。或者说是修善法叫作「处」,作恶事就是「非处」了。那有各式各样的解释「或处非处善巧」。

  「或下地麤性,上地静性」,或者「下地」的麤性就是欲界,欲界是苦恼的境界,叫「麤性」。「上地」就是色界、无色界是安乐的境界;作如是观的时候就能令人离欲,对于欲界的欲都放弃了,不高兴、不要这个欲了,就可以得到禅定了。「或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世出世间的因果,作如是观的时候能得圣道了,不但是得禅定还得圣道了。

  地二、结

  是名所知事。

  这个「所知事」,就这麽多都叫作「所知事」。这个「所知事」大概的说有两种不同;一种是我们凡夫现前的这个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身意这种境界作「所缘境」。一个是佛的教法:佛说是十二缘起,这是佛说的;以佛的教法为「所缘境」,那这又有不同,有不同一点。是名叫作「所知事」。

  《披寻记》九○一页:

  谓或不淨等者:如是诸事,或为淨行所缘境事,或为善巧所缘境事,或为淨惑所缘境事,如下广说应知。

  「谓或不淨等者:如是诸事,或为淨行所缘境事,或为善巧所缘境事」,前面那五停心观,那叫作「淨行所缘境事」;「淨行」这个「行」就是心行,「淨行」就是清淨你的心里的活动,把你的心清淨一下,就是叫作「淨行」。这个「善巧」,就是前面那个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这是五个善巧,「或善巧所缘境事」。「或为淨惑所缘淨事」就是「或下地麤性上地静性,或苦集灭道」四谛,这叫做「淨惑所缘境事」。这个「下地麤性上地静性」这是属于世间上的离欲;「苦谛、灭谛、道谛、集谛」这是出世间的离欲,能得圣道了。「如下广说应知」,下面有解释。

  天二、所知事同分影像(分二科) 地一、释得名(分二科) 玄一、释(分二科) 黄一、由胜解

  此所知事,或依教授教诫,或听闻正法为所依止,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现前,即于彼法而起胜解;即于彼所知事而起胜解。

  前面是列出来,前面是说「所知事」,列出来这个「所知事」。现在下面这是第二科「所知事同分影像」,解释这句话。分两科,第一科解释它的名字,为什麽叫作「同分影像」?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先「由胜解」来解释。

  「此所知事,或依教授教诫,或听闻正法为所依止」;前面列出来这麽多的「所知事」,这个所知事作所缘境的时候,或者是依佛的教授教诫而来的,或者是听佛说法而来的,从这里你才知道以此为「所知事」作所缘境,「为所依止」。「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现前」,当然这初开始就是闻思的智慧,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禅,就是「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现前」;这中间要经过一番努力的,你这个色界四禅的定才能现前的。「作意现前」,就是常警觉你的自心约束它不要乱动,这样子这个定才现前的。

  「即于彼法而起胜解」,这个定现前了的时候,而这个「所知事」就在这个定奢摩他里面现前,是这样意思。「即于彼法而起胜解」,「即于彼」定里面的「所知事」加以观察思惟「而起胜解」,就是这样意思。「即于彼所知事而起胜解」,就是解释前面这句话。「即于彼法而起胜解」怎麽讲呢?「即于彼所知事」,这个「彼法」就是「彼所知事」这个蕴处界,前面说的这些。「而起胜解」,要发起深刻的有力量的观察思惟。这就是修行的方法就是这样意思,这样观察思惟,这是叫作「胜解」;这解释这个「胜解」。实在「胜解」是能观察的,这个「所知事同分影像」是所观察的。若有「胜解」的时候,也就有「所知事同分影像」了;有「所知事同分影像」也就是有「胜解」的。

  黄二、明同分

  彼于尔时、于所知事、如现领受、胜解而转。虽彼所知事、非现领受和合现前;亦非所馀、彼种类物。然由三摩呬多地胜解、领受相似作意、领受彼所知事相似显现。

  这是第二科「明同分」。这个「所知事」这个影像为什麽叫作「同分」呢?

  「彼于尔时」,那个修行人在禅定里面修观的时候,修止观的时候。「于所知事」对于所知事,就是前面这些那麽多的事。「如现领受、胜解而转」,就是如于、同于你前五识「领受」前面的境界,而这个时候心里面有「胜解」的活动去观察,这样子。

  「虽彼所知事,非现领受和合现前」,这个时候「胜解而转」这就叫作「同分」;可是你在禅定里面所见的境界,和前五识所见闻的境界不是一回事情;前五识是散乱的境界,现在这个在禅定里面是定心所变的境界为所缘境,它们怎麽能是一回事呢?这是一个问题,提出一个问题,下面加以解释。「虽彼所知事」,虽然在禅定里面所观、所胜解的那个「所知事」,「非现领受和合现前」,不是你不入定的时候,你前五识和前五境「和合现前」的那个境界,那是散乱的境界;现在是定心所变,和那个是不一样的,不是一回事。

  「亦非所馀彼种类物」,虽然不是,但是你禅定里面的那个「所知事」,也不是其他东西的「种类」的东西;也不是离开了你前五识所见闻的那个东西,另外有一个「所知事」,也不是的;他们是不同,但是这个「影像」还是从那个「所知事」来的,是这样意思。

  「然由三摩呬多地胜解领受相似,作意领受彼所知事相似显现」,说不是;你定心所变的这个所缘境,不是前五识所见的那个境界。「然由」,然而由于你的定的「胜解」的这个所缘境,「领受相似」,和前五识领受是相似的,领受那个境界是相似的。因此「作意」,「领受彼所知事相似显现」,他们彼此是相似的;虽然不是;但是是「相似」的,所以就叫作「同分」,就是这麽意思。

  玄二、结

  由此道理,名所知事同分影像。

  这是第二科结束。由这样的道理所以知道,你在禅定里面的「所知事」,就是前五识所缘的那个境界的相同的影像,那件事是相似的。

  地二、明方便

  修观行者,推求此故;于彼本性所知事中,观察审定功德过失。

  前面是「释得名」,怎麽叫作「所知事同分影像」?解释这个名字。现在第二科「明方便」,就是这个修行的方法,这个胜解这样观察。

  「修观行者」就是指那个修行人说,那个修止观的那个修行人「推求此故」,就是在禅定里面观察此所知事,叫「推求此故」。「于彼本性所知事中,观察审定功德过失」;「于彼本性」,你观察这个影像的时候,也就是观察了那个本质境了;「于彼本性所知事中」,能「观察」那件事的「功德过失」,能「审定」那件事的「功德过失」。这一切法都是依他起,你在遍计所执就变成有「过失」了;你若通达它离一切相,通达了圆成实性那就是有「功德」。所以由「观察」而「审定」,一番又一番的去「审定观察」,「观察审定」。

  戌三、结

  是名有分别影像。

  这是结束这一段文。这「有分别影像」就是这样意思;就是「影像」是「同分影像」,「分别」就是那「胜解的观察」,所以和合起来名为「有分别影像」。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7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7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7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1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75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7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7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72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71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