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7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7
瑜伽师地论卷十八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三 卯六、胜类(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分二科) 巳一、问 谁奖胜类生,及开出离道?于何住何学,不惧后世死? 这是第六科「胜类」,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举颂言」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问」,刚才读这一个颂就是问。 下面那个「戒慧自熏修,具定念正直;断诸愁炽燃,正念心解脱。能奖胜类生,及开出离道;住此于此学,不惧后世死。」这是回答。 巳二、答 戒慧自熏修,具定念正直;断诸愁炽燃,正念心解脱。 能奖胜类生,及开出离道;住此于此学,不惧后世死。 下边是第二科长行的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又分两科,第一科「释次一颂半」,这第一个颂是问,不解释了,就从回答的地方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标列胜类」。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二科) 午一、释次一颂半(分二科) 未一、标列胜类 今此颂中言胜类者:即是四种胜上姓类。一、婆罗门,二、刹帝利,三、吠舍,四、戍达罗。 「今此颂中言胜类者」,什麽叫作「胜类」呢?「即是四种胜上姓类」,就是特别殊胜的种姓的人有四种。那四种呢?第一种是婆罗门,二是刹帝利,三是吠舍,第四是戍达罗,这四种。 《披寻记》六四三页: 四种胜上姓类等者:此四姓类于欲界中,望馀恶趣由胜生故,名之为胜。彼有势力,能了法义,修正行故。 「四种胜上姓类等者:此四姓类于欲界中,望馀恶趣由胜生故,名之为胜」,这四种都是属于人类的,就是比其馀的三恶道,他是殊胜的了。他这个殊胜的内容是什麽呢?「彼有势力,能了法义,修正行故」,就是他有这样的堪能性、有这样的力量、有这样的因缘能够通达佛法的义。这个法是能诠,义是所诠。能诠的名句叫做「法」;所诠的叫做「义」,就是道理。能通达法义、修正行,所以叫做「胜类」。 这是「标列胜类」。下面第二科「释能奖等」者:这个「戒慧自熏修,具定念正直;断诸愁炽燃,正念心解脱,能奖胜类生」,这个「能奖」是什麽意思?是解释这个。分三科,第一科是「略标」。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名字,解释这个「奖」的名字。 未二、释能奖等(分三科) 申一、略标(分二科) 酉一、释名 以法、以正、以制、以导,教胜类生,故名为奖。 「以法、以正、以制、以导,教胜类生」,所以叫做「奖」。这四个字怎麽讲法呢?《披寻记》解释得好。 《披寻记》六四三页: 以法以正以制以导者:开示道理,是名以法。授以归依,是名以正。制立学处,是名以制。教导出离及异远离,是名以导。 「以法、以正、以制、以导者:开示道理,是名以法」,就是开示苦集灭道的道理,世间的因果、出世间的因果的道理,这叫做「法」。「授以归依,是名以正」,传授你归依三宝,叫做「正」。「制立学处,是名以制」,就是佛安立的戒法,这叫做「制」。这是受了三归之后,又要受戒,叫做「制」。「教导出离及异远离,是名以导」,这个「制」是戒,「导」就是定慧了,以定慧来教导,教导这个人,就叫做「导」。所以上面说分两种,一种是出离,一种是远离,这表示出离还没有远离。这修学定就叫出离;修学慧就是远离,得圣道了叫作远离。或者是出离是愿,远离是行。或者凡夫修行的时候叫做出离,得圣道以后叫做远离。总而言之,名之为「导」。这是以法、以正,在「法」这方面,是能教导的人说的;这个「正、制、导」,是在所教导的人这一方面说。所教导的人能受三归、能受五戒、能修学定慧,叫做「正」、叫做「制」、叫做「导」;当然都是依止能教导的人来教化说的。 这是「释名」。底下「显义」,分两科,第一科「是真奖者」。 酉二、显义(分二科) 戌一、是真奖者 此中显示唯佛世尊能以法、以正、以制、以导,教胜类生。由此因缘,世尊自显唯我独为真奖导者。故为彼天作如是说,具戒具慧以自熏修。 「此中显示唯佛世尊能以法、以正、以制、以导,教胜类生」,这里边的文的含意,是表示唯独佛世尊能够有这种能力以法、以正、以制、以导,来教化这四种胜类的众生。「由此因缘,世尊自显唯我独为真奖导者」,佛这样开示众生,唯佛自能够独为真奖导者。「故为彼天作如是说,具戒、具慧,以自熏修」。 《披寻记》六四三页: 唯我独为真奖导者者:〈摄异门分〉说:驱摈造作不应作故,名能奖者。庆慰造作应作事故,名胜奖者。于前二事能开示故,名至奖者。随所生起一切疑惑皆能遣故,名能导者。恶作忧悔皆能遣故,名胜导者。一切烦恼及随烦恼皆能遣故,名至导者。(陵本八十三卷一页)由此差别,应知具戒名真奖者;具慧名真导者。 「唯我独为真奖导者者:〈摄异门分〉裡面说:驱摈造作不应作故,名能奖者」,这个人造作不应该作的事情就要驱逐他,这叫做「能奖者」。「庆慰造作应作事故,名胜奖者」,就是这个众生他能造作应该作的事情,那麽就是庆慰他,也就祝贺他、奖励他、讚歎他,这叫做「胜奖者」。「于前二事能开示故,名至奖者」,你前面这两件事:就是你造作不应该作的事,你造作应该作的事;不应该做的事,什麽是不应该作的事?什麽是应该作的事?这两件事,他能开导你,所以「于前二事能开示故,名至奖者」,是最好的善知识。「随所生起一切疑惑皆能遣故」,能为你除疑故,「名能导者」。「恶作、忧悔皆能遣故」,就是你常掉悔、常后悔这件事,他也能够驱遣,「名胜导者」。「一切烦恼及随烦恼皆能遣故,名至导者」,这是最好的导师。「由此差别,应知具戒名真奖者;具慧名真导者」,这样分别这两句话。 戌二、是真说者 又唯世尊能为四种胜上类生,宣说出离一切众苦圣八支道。此中世尊亦自显示是真说者。 这是第二「是真说者」。前面「是真奖者」,这下面说「是真说者」。 又唯独世尊能为四种胜上类的众生,宣说出离一切众苦的圣八支道。这个八正道,你若能修学,你就能出离一切众苦,唯独佛能为我们宣说圣八支道。「此中世尊亦自显示是真说者」,佛是真实能宣扬真理的人,其他的众生都不如佛。 《披寻记》六四四页: 亦自显示是真说者者:此释颂说能开出离道。〈摄异门分〉说:有能说、传说、随说,三种差别。此显能说,名真说者。唯佛世尊独得此名。 「亦自显示是真说者者:此释颂说能开出离道」,这颂里边有这句话,解释能开示出离道,那就是八正道、就是戒定慧了。「〈摄异门分〉说:有能说、传说、随说,三种差别」,此显示「能说,名真说者」,这个「能说」圣道的就是佛;「传说」就是听佛说了以后,他能传扬圣道,那就是像舍利弗这种大弟子有这种能力;「随说」就是其馀的这些修行人,能随顺圣道去修行去的人,那叫做随说,这三种不同。「唯佛世尊独得此名」,是「真说者」,「此显能说,名真说者」。这可见世间上宗教是很多,都不能与佛教并论的。 申二、别释(分九科) 酉一、具戒 云何具戒?谓佛世尊昔菩萨时,弃上妙欲,捨离居家,受持身语所有律仪。 这是第二科「别释」。前边是「略标」,标出来;这底下一样一样解释,分九科。第一科是「具戒」,这个颂上「戒慧自熏修」,这底下一样一样解释。 怎麽样叫做具足了戒法呢?「谓佛世尊」,这指佛说的。「昔菩萨时,弃上妙欲」,这个最殊胜的欲,佛能弃捨,何况那个不殊胜的欲还不能弃捨吗?上妙的欲都能弃捨,当然这是菩萨是有这种能力。「捨离居家」,「居家」就是欲,能弃捨这个欲。「受持身语所有律仪」,他能受持身律仪、语律仪;身清淨、语清淨。 酉二、具慧 云何具慧?谓即于彼受持身语律仪住者,起如是相,内正思惟,深心筹量,审谛观察:今此世间多遭艰苦,所谓若生、若老,如经广说。 「云何具慧?」前面是解释「具戒」,这可见戒的重要的地方──能弃捨欲,身口清淨。第二样,怎麽叫能具足智慧呢?「谓即于彼受持身语律仪住者」,这个「身语律仪」,就是摄律仪戒,就是别解脱戒。「住者」是定共戒,你受持身语而得到了禅定的人,叫做「住者」。「起如是相」,在心里边要现出来一个所缘境。「起如是相」,现出这个所缘境,当然就是身受心法为所缘境、色受想行识为所缘境、眼耳鼻舌身意为所缘境、色声香味触法为所缘境,乃至无上菩提是所缘境。 「内正思惟,深心筹量」,内里边这个正思惟,若从凡夫开始来说,要随顺圣教,佛告诉你这样子,你就这样修行,你不要自作聪明,自作聪明有问题,那叫作「正」。下面有「深心筹量」,前面的「内正思惟」,就指修奢摩他说的了,就是在这个所缘境上修奢摩他,叫作「内正思惟」。因为你心里面散乱了,从无始劫来到现在一直是散乱的,这个散乱的力量很大很大的,你想叫他不乱,你要思惟,修奢摩他还是思惟的呀!思惟什麽呢?就是忆念这个所缘境,心就不会乱了,就不会到别的地方去胡思乱想,所以修奢摩他这个地方,还是这样意思的,就数数的忆念这个所缘境,叫「内正思惟」。 「深心筹量」,这底下就是修观了。「深心筹量,审谛观察」,在这个寂静住的奢摩他里面,去筹量、去思惟,叫做「深心筹量」,或者深入的观察第一义谛,叫做「深心筹量」。「深心筹量」就是观察第一义谛;「审谛观察」就观察缘起,修二谛。修二谛的观察,观一切法如幻如化叫「审谛观察」;观一切缘起如幻如化的法,都是毕竟空寂的,这是「深心筹量」,这都是观,一止、一观。 「今此世间多遭艰苦,所谓若生,若老,如经广说」,这底下是说审谛观察世俗谛的道理。这世俗谛怎麽观察呢?就观察现在的这个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的时候,多数的人都遭遇到艰苦,不但是我们普通的人,就是特别有权力的人,他们的苦恼是更多,都是遇见很多很多的苦恼,艰难困苦。是什麽苦呢?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如经广说」。 《披寻记》六四四页: 谓即于彼受持身语律仪住者等者:此律仪住,当知说彼静虑律仪。〈决择分〉说:若即于此所受律仪能无缺犯以为依止,修无悔等乃至具足,入初静虑,由奢摩他能损伏力,损伏一切犯戒种子,是名静虑律仪。如初静虑,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当知亦尔。(陵本五十三卷五页)以此为依,于一所缘繫念寂静,是故说言:内正思惟。即于所缘,正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是故说言:深心筹量,审谛观察。 「谓即于彼受持身语律仪住者等者:此律仪住,当知说彼静虑律仪」,得到色界四禅以后,他们所持的戒律就是定共戒了。「〈决择分〉说:若即于此所受律仪能无缺犯」,你能够圆满的、具足的受持。「以为依止」,以戒律为依止处。「修无悔等乃至具足」,你若不犯戒就不后悔,不后悔心情就快乐,乃至得奢摩他。「入初静虑,由奢摩他能损伏力」,这个定力、这个止的力量,它能损伏这些散乱的境界,散乱主要的就是欲,能损伏这个欲,这个奢摩他有这个力量能令你离欲。「损伏一切犯戒种子」,不但是现行,前面是「能损伏」指现行说;下面能损伏一切犯戒的种子,使令那个种子受到了奢摩他的力量的镇伏,它就薄弱了、它就不活动了,「是名静虑律仪」。 「如初静虑」是这样子,「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陵本五十三卷五页),这话是那上说的。「以此为依,于一所缘繫念寂静」,那就是「起如是相,内正思惟」这个,于一所缘境,繫念所缘境,令心寂静不散乱,「是故说言,内正思惟」。「即于所缘,正极思择」,就是思择第一义谛,「正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就是思惟一切缘起法。这个「寻思」和「伺察」有深浅的不同,概略的「寻思」,深细的「伺察」,这样意思。「是故说言:深心筹量,审谛观察」。这叫做「具慧」,「具慧」是这样意思。 酉三、自熏修 云何自熏修?谓于往昔无量馀生,经三大劫阿僧企耶,于六波罗蜜多,修习善修习;由彼因缘,今无师自然心趣出离,又于众缘所生诸行,以微妙智能随悟入。 「云何自熏修」?这是第三科,什麽叫做「自熏修」呢?「谓于往昔无量馀生」,这个「馀」就是多的意思,从无量劫来那麽多的生死之中。「经三大劫阿僧企耶」,三无数劫。「于六波罗蜜多,修习、善修习」,就是说发了无上菩提心的菩萨能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六波罗蜜多。有「修习」、有「善修习」的不同,在外凡位是「修习」,内凡位是「善修习」;或在凡位叫做「修习」,在圣位叫做「善修习」。「由彼因缘,今无师自然心趣出离」,到最后这一生,由彼以前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善根殊胜的因缘,最后这一生没有老师的教导,他的善根任运的就出来了,自然地「心趣出离」,就从欲里边解脱出来,向于无上道。「又于众缘所生诸行,以微妙智能随悟入」,众因缘所生的一切有为法,他能用妙智慧,能悟入第一义谛。 《披寻记》六四四页: 又于众缘所生诸行等者:于缘生行,了知无常、苦、空、无我,名微妙智。由此随顺悟入诸行甚深道理,名随悟入。 「又于众缘所生诸行等者:于缘生行,了知无常」,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叫做「行」,都是变动的;这个「行」是变动的意思。了知到这一切因缘生法都是无常的、不是决定的;都是苦恼;都是空无所有的;都是无我的,「名微妙智」,这就叫做妙智慧。「由此随顺悟入诸行甚深道理」,悟入第一义谛,名叫做随顺悟入。 这叫做「自熏修」,「自熏修」是这样意思。下面是第四科「具定」。 酉四、具定 云何具定?谓能乃至离无所有处欲,证得非想非非想处。 「云何具定」呢? 其实「自熏修」是总说的,这下面是别说的。 「云何具定?谓能乃至离无所有处欲」。「谓能乃至」,是说这位菩萨他能够离欲界欲,又能离色界初禅的欲,二禅的欲,三禅、四禅的欲;离无色界空无边处定的欲,识无边处定的欲,离无所有处定的欲,「证得非想非非想处」,得到无色界四空定,这就叫做「具定」。「具定」就是得到四禅八定了,这是这样意思。 说三大阿僧祇劫修行的人修六波罗蜜,叫「自熏修」。下边说「具定」,就是很简单的这麽说,说得到四禅八定。不像我们过去的祖师说的很高,得到什麽三摩地,说的很高很高的;但这里就是说得四禅八定,当然这里面是很宽、很宽广的。在《显扬圣教论》上,在其他的论上也提到,一切一切的甚深三昧,都是以四禅八定为门,从这里生出来种种的甚深三昧,所以叫做门,叫作禅门,禅就是门,这是「具定」。 酉五、具念 云何具念?谓依如是所得胜定,为断见断诸烦恼故,修四念住。即以如是所修念住为其导首,乃至修习三十七种菩提分法。 「云何具念?」这第五科。「谓依如是所得胜定,为断见断诸烦恼故,修四念住。即以如是所修念住为其导首,乃至修习三十七种菩提分法」,这叫做「具念」。这个「具念」实在就是慧;前面是「具定」,实在就是奢摩他成功了。「具念」是在定裡面,「谓依如是所得胜定」,就是以如是所得的胜定为依止处,这话什麽意思呢?就是在禅定里边修毗钵舍那观的意思,而不是在定外头,不是在定外修毗钵舍那,要知道这件事。因为你若是在散乱心──从禅定里面出来就是散乱心了,散乱心修毗钵舍那观没有力量。因为散乱心修观没有力量,所以要修奢摩他。奢摩他成功了以后,奢摩他是有力量的,依这个安住在禅定里面,这个心的力量大。有力量的心去修毗钵舍那观,观一切法空,就得圣道了,他有力量的关係。所以说在禅定外修毗钵舍那,是说错了,这件事要知道,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谓依如是所得胜定」,就是在禅定里面。你如果是从禅定里边出来,在禅定的外边去修毗钵舍那,那就以散乱心为依止处了。以散乱心为依止处,若是能得圣道,那又何必修定?所以这个道理是这样的。 「谓依如是所得胜定」,得了胜定以后,这件事还没办好,还要继续努力,还要修毗钵舍那的。为什麽呢?「为断见断诸烦恼故」,就是为了要断灭见道所断的诸烦恼,就是十使:身见、边见、戒禁取见、见取见、邪见、贪、瞋、痴、慢、疑。这贪瞋痴是以五利使为依止生出来的贪瞋痴慢疑的,叫五钝使,这十使是属于见所断的烦恼。这个见所断的烦恼断掉了,这个圣人──就是初果圣人了,他还是有贪瞋的烦恼,那个是爱烦恼,这是不同的,是不一样的。「为断见断诸烦恼故」,你得到了禅定,你还是有我见、边见、戒禁取见、见取见,还有邪见的,我们前面学习「不如理作意」才知道这件事:这思想上还有很多的问题。现在是佛陀的大慈悲、大智慧告诉我们:你得到四禅八定以后,你还要继续的修毗钵舍那观来断见道所断的烦恼。怎麽断呢?修四念住,修这个身受心法,依《般若经》来修四念住,观身受心法都是无常的、都是无我的、都是毕竟空的,这样修。 「即以如是所修念住为其导首」,他是最先的,最先就是修这四念住。乃至到「修习三十七种菩提分法」。你修四念住的时候,你不可以懈怠,你要修四正勤,然后四如意足。这个四如意足──修四念住的人各式各样的,有的人在欲界定里面修,或者在未到地定里面修,没得四禅。没得四禅的时候,当然你这个定力有的时候就有不足的地方,所以就要修四如意足,就是要修定,要加强你的定力。但是在这段文上说,已经成就了四禅八定的人,他一样也是这样修,一直到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一共是三十七种菩提分法。这样修行,这叫做「具念」。 酉六、正直 云何正直?谓彼生起逆流正直圣八支道,能断见断所有烦恼,于逆流道得预随流。 「云何正直?」这是第六段,怎麽叫做「正直」?这个「正直」是什麽意思呢?这个正直,这个「直」,就是不弯曲,没有多分别,不多分别,白就是白,黑就是黑,就是实实在在的。「谓彼生起逆流正直圣八支道,能断见断所有烦恼」,这里面说「正直」,就是开始得无生法忍了的意思。就是说那个修行人,在他那个清淨心──得到四禅八定的那个心里面,现出来逆流的、正直的圣八支道,这叫作「正直」。 「逆流」,这个「流」是所逆,就是所违背的,就是生死流。什麽是生死流?就是虚妄分别心。现前的一念心,遇见一切境界的时候,总是老习惯,总是这些虚妄分别,做贪瞋痴的分别,那就叫做「流」。明白一点说,虚妄分别就是生死流。现在逆生死流,不虚妄分别了。如果你不入定,你还是观察它是无常的、无我的、是毕竟空的,是如幻如化的,都是不真实的,心不去随境转,那叫做「逆流」。若是与第一义谛相应,离一切分别了,那就叫做「正直」,这是无分别的意思。这指什麽说的呢?就是圣八支道,就是戒定慧。这个时候,「能断见断所有烦恼」,就是那十使。「于逆流道」,「逆流道」就是无分别道,与无我的道理相应的道。「得预随流」,这个「预」是参预,参预到那个因缘所生法毕竟空寂的圣道的境界,就随顺这个圣流,而逆生死流了,就是无分别的境界了。 《披寻记》六四五页: 于逆流道得预随流者:逆生死流,是名逆流。能昇、能入,能正行履,渐次趣向至极究竟,是名为道。即由此道永断三结,立预流果,是名得预随流,预入有学圣流类故。 「于逆流道得预随流者:逆生死流,是名逆流」,这是不随顺自己的虚妄分别了。「能昇、能入、能正行履」,「能昇」就是超越了凡夫的境界,叫做「昇」,由凡夫入圣,超越了凡夫就是圣人了,叫做「昇」。「能入」,能入第一义谛了。「能正行履」,你能这样子去修行,你这个心能这样子修止观,「行履」。「渐次趣向至极」,就是达到第一义谛。初果也是见第一义谛了,也见法性理了。「至极究竟,是名为道」,这个「道」是向前进,到第一义谛。「即由此道永断三结」,就是身见、戒禁取见和疑,就是包括这十使都在内了。「立预流果,是名得预随流,预入有学圣流类故」,「预」就是入,参预──他入于有学;初果、二果、三果都是有学;但现在就是说入初果,「断三结」是初果。「有学」,就属于圣流这一类了,这是叫做「正直」,「正直」是这样意思。 酉七、永断一切愁忧炽然 云何永断一切愁忧炽然?谓从谛现观俱得成不还者。又能永断五下分结瞋恚似顺愁忧,贪欲似顺炽然。于如是等皆已永断。 这第七科「永断一切愁忧炽然」。「云何永断一切愁忧炽然」呢?这句话怎麽讲呢?「谓从谛现观俱,得成不还者」,得到初果的时候就成就了谛现观,就是成就了苦集灭道四谛现前观察,他见到第一义谛了,见到灭谛了。见到灭谛的圣人,他知道这是苦谛、这是集谛、这是道谛。我们凡夫虽然在苦恼中,不知道是苦,所以不知道苦,不知道集、灭、道,都不懂,只有圣人才知道,所以叫做圣谛。得圣谛的人,他成就了谛现观的时候,「俱」,他的心和圣道相应。继续向前修行,由初果到二果、到三果,「得成不还」果的人,得成不还果的人就是有这样意思,就是永断一切愁忧炽然。 这底下:「又能永断五下分结,瞋恚似顺愁忧」,前边这个初果,就是五下分结里面断除三结,就是身见、戒禁取见和疑,这三结断了,还有贪瞋还没断。现在从初果以后,继续向前修行的时候,他就断这个愁忧和炽然。这个五下分结里边的瞋恚,这个瞋恚──「似顺愁忧」,「愁忧」这个字,和「瞋恚」这个词,是相似、是相顺的,所以说是断除愁忧,那就表示这个圣人的修行断除去瞋恚了,这样意思。 这个「贪欲似顺炽然」,一切愁忧炽然,这个「炽然」是什麽?就是「贪欲」。这个贪欲心就像火燃烧起来那个样子,所以「贪欲」和「炽燃」,这两个词彙是相似的、是相顺的。「于如是等皆已永断」,就是贪也断了、瞋也断了;而在初果的时候,身见、戒取、疑也断了,所以是五下分结完全都断掉了。 《披寻记》六四五页: 瞋恚似顺愁忧等者:下分结中彼瞋恚结,此名愁忧,相相似故,随顺生故。又贪欲结,此名炽然,相相似故,随顺增故,由已永断瞋贪二结,故说永断一切愁忧炽然。 「瞋恚似顺愁忧等者:下分结中彼瞋恚结,此名」叫做「愁忧」。「相相似故」,这个愁忧的相貌和瞋恚的相貌是相似的,它们两个的相貌是相似的,所以就用愁忧来表示瞋恚;断除愁忧,就表示断除瞋恚了。「随顺生故」,你若愁忧,那就是有瞋恚,就表示你不高兴嘛!你不高兴,那也就是忧愁、愁忧。「又贪欲结」,五下分结里面这个贪欲结,「此名」叫做「炽然」。「相相似故」,它们两个相貌是相似的。「随顺增故」,就是你若有贪欲心,贪欲就是越来越厉害,就像勐火燃烧似的。「由已永断瞋贪二结,故说永断一切愁忧炽然」。 酉八、正念 云何正念?谓为永断上分诸结,复更修习四种念住,乃至修习三十七种菩提分法。 「云何正念?谓为永断上分诸结」,前面是由初果、二果到三果,断五下分结;但是五上分结还没断,那怎麽办呢?所以第八科说到「正念」。 「云何正念」呢?「谓为永断」,就是这个圣人他知道自己还没圆满,他要继续修行,他要永断五上分诸结。「复更修习四种念住」,断五上分结怎麽修?还是修四念住,还是修四念住啊!还是要修无我观、还是修一切法空观,修四念住。「乃至修习三十七种菩提分法」,乃至到八圣道的,还是这麽样修行。继续这样修行,就把这些烦恼都断掉了。当然这个所缘境有一点不同,我们欲界的人的这欲界的色受想行识;到色界天,是四禅里边的色受想行识;若到无色界天的四空定的受想行识,无色界没有色,所缘境虽然不同,能观察的智慧是一样的、是一样的:用无常观、或者无我观、毕竟空观,都是这样修行。这是叫做「正念」。 现在下面第九科:「心解脱」。 酉九、心解脱 云何心解脱?谓已永断上分结故,于二种障心善解脱,谓烦恼障及所知障。其心如是善解脱故,得成如来应正等觉,广说如经。 「云何心解脱?」那个颂上面有个心解脱,是:「断诸愁炽然,正念心解脱」;这个「正念」解释完了,解释「心解脱」。「谓已永断上分结故」,就是这个三果圣人他修三十七道品成功了,把五上分结:色染、无色染、掉举、慢、无明,这个上分结都断掉了。 「于二种障心善解脱,谓烦恼障及所知障」,这两种障令你心不解脱,现在把两种障断掉了,心就解脱了。这个断「烦恼障」,断见烦恼、爱烦恼,这是烦恼障。这「所知障」是圣人的烦恼,得了圣道,得了阿罗汉以上,他还有所知障,就是无量无边的佛法,还很多还不知道。不要说我们凡夫,学习了一点佛法就要为人师了;其实,得到圣道的阿罗汉以上的圣人还感觉到很多都不明白,无量无边的佛法,只是知道少分而已,很多的佛法不明白,不明白,那是所知障;这无量无边众生的根性也不太明白,也不是完全明白的,很多都不明白。为这无量无边的众生宣说无量无边的佛法,能够善巧方便的教化众生,很多很多事还不知道的,那都叫做所知障。现在断这个障,在这上看,还是修三十七道品断。若在《大般若经》上看,就是要广学,到十方无量无边的佛世界去随佛学习、听佛说法;也要到众生世界去度众生,也通达众生世界的事情,这样子才能断所知障的,就得解脱。 「其心如是善解脱故,得成如来应正等觉」,就成佛了,得无上菩提了,这是「心解脱」。「广说如经」,这里不多说,不详细说了。 申三、总结 由此故能奖胜类生,开出离道。 这第三科是「总结」。 「由此故能」,就是由于他具足这麽多的功德,最后得心解脱,解脱了烦恼障、又解脱了所知障。「由此故能奖胜类生」,就是能够教化一切众生。「开出离道」,他能够开显、能够开示出离生死的解脱道,就是三十七道品、无量无边的佛法了。 午二、释后半颂 诸有四种胜类,随一于此圣教爱乐正行,为欲证得圣八支道,于三学中勤修学者;彼定能证圣八支道及涅槃果。由证彼故,不惧当来生老病死。 这是第二科「释后半颂」,这后半颂:「住此于此学,不惧后世死」。这一共是三个颂,前面这几个都解释完了。刚才这句话:「由此故能奖胜类生,开出离道」,这就是把第三个颂的前两句──这叫做「总结」,总结这句话。 「诸有四种胜类」,就是前面说的四种众生。「随一」,随那一类的众生──那四种众生里边的。「于此圣教」,前面这个「住此」就是「于此圣教」,叫做「住此」。「爱乐正行」,就是「于此学」,你能够很欢喜的修学戒定慧、修学四念住、修学三十七道品。为什麽要这样修行呢?「为欲证得圣八支道」的关係。「于三学中勤修学者,彼定能证圣八支道」,能得到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乃至涅槃果都能得到。「由证彼故,不惧当来生老病死」──「不惧后世死」,由于你成就了圣道的关係,你就不恐惧当来的生老病死苦了;虽然在生老病死里面,你心里面没有生老病死,所以没有恐怖。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 现在第二科「略辨义」。前面是「别释颂」第一科,现在第二科「略辨义」。 复次今当略辨上面所说的义,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 午二、释(分三科) 未一、能奖胜类 谓略显示唯佛世尊,能令四类速得清淨。彼若于此能正修行,不唐捐故。 解释分三科,第一科「能奖胜类」。 「谓略显示唯佛世尊,能令四类」众生「速得清淨。彼若于此能正修行,不唐捐故。」你若能发心修学四念住、修学三十七道品,不会令你白辛苦、不会徒劳的,一定会有成就。这是「能奖胜类」。下面第二科。 未二、能开胜道 又复示现如来圣教,善说正法及毗奈耶。 这一段文里面的意思,就是开示佛的圣教。如来的圣教是「善说正法及毗奈耶」,是律,有法、有律,这样子开导众生,表示这个意思。第三科。 未三、唯佛无上 又复示现佛是天人无上大师。 其馀的人都不是大师,这表示这个意思。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是这样意思。 卯七、誉等(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分二科) 巳一、问 云何擅名誉?云何具珍财?云何获美称?云何摄亲友? 前面是第六科,这是第七科「誉等」。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云何擅名誉?」怎麽样能有个好名称呢?得到人家的讚扬呢?云何能具足财富呢?云何得到美称?这个美称和擅名誉下面不同、解释的不一样。云何能够摄亲友?很多人和你的关係都很正常、都很和顺,而不都是怨家。那要怎麽办法?大家都是亲友,怎麽样能够成就这件事呢? 巳二、答 持戒擅名誉,布施具珍财,谛实获美称,惠捨摄亲友。 这底下是回答。「持戒擅名誉」,你若持戒,你就有好名誉;若布施,你就得财富了;「谛实获美称」,真实、诚实获美称;「惠捨摄亲友」,这样回答这个问题。 下面:长行的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分四科,第一科「后颂第一句」,这一共是两个颂:问是一个颂,回答是一个颂。这个后颂的第一句就是「持戒擅名誉」,解释这句话。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四科) 午一、后颂第一句(分二科) 未一、徵 云何持戒能擅名誉? 怎麽样持戒就能够得到名誉呢?这是问,底下回答。 未二、释 谓如有一或男、或女,具足尸罗及贤善法,乃至命终断除杀罪、远离杀生,如经广说。乃至十方所有沙门、婆罗门等,常所称歎。由是因缘,为诸国王群臣长者,乃至城邑聚落人民,恭敬供养。 「谓如有一或男、或女」,说有一个人,不管是男人、是女人,都是平等的。「具足尸罗及贤善法」,他如果能够具足持戒清淨的话,还能够有贤善法的功德。「乃至命终断除杀罪,远离杀生」,还有十善业的功德。「如经广说」,像经里面说。 《披寻记》六四六页: 具足尸罗至如经广说者:谓生高族淨信出家,或生富族淨信出家,颜容姝妙,喜见端严,具足多闻,语具圆满,或随获得少智、少见、少安乐住。由是因缘,不自高举,不陵懱他,能知唯有法随法行是其谛实。既了知已,精进修行法随法行,是名成就贤善士法。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五卷二十二页)此贤善法,义应准知。远离杀生乃至远离邪见诸恶业道,是名如经广说应知。 「具足尸罗至如经广说者:谓生高族淨信出家」,这个人他受生的地方是高贵的种姓,就是有道德的人家,在那裡,他的父母都是有道德的人,他还能够对于三宝有清淨的信心,还出家修学圣道了。「或生富族」,就是富贵的人家,那不一定是有道德;但是富贵,生到这裡面。生到这里以后,他能「淨信出家」,还是要出家。这个《瑜伽师地论》上就是主张要出家才能修学圣道,这事情是这样子。「颜容姝妙」,说是你生到高族淨信出家,生到富贵的种姓中出家,你具足的功德,你的颜容殊妙,非常的美好。「喜见端严」,你具足了人所喜见的端严之相,端严的相貌。「具足多闻」,你还是有学问的人,你还是读书人。「语具圆满」,这个人善于说话。 「或随获得少智、少见、少安乐住」,这底下这个「或」是不决定,或者他在父母这里就是得到了多少智慧,这当然是佛法所说的智慧──是见地,这个人什麽事情有见地。这个「智」是观察的智慧;见地,这「见」就是决定,他有这样的见地。「少安乐住」,有多少安乐住,大概他随他父母常常静坐,有静坐、有「安乐住」。「由是因缘,不自高举」,而他这个人有这麽多殊胜的条件,他还是不高慢,「不自高举」。「不陵懱他」,不轻视别人。 「能知唯有法随法行」,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这中是没有我可得的,唯独是因缘生法。「唯有法随法行」,这个「法」是涅槃,「随法」是八正道,以八正道修行得涅槃。人就应该做这件事,唯有这件事,其他的事情都是没有用的事情,「唯有法随法行」修学圣道这件事是重要的。你若有这个思想,你就能出家;如果你没有这个思想,是不能出家的。「能知唯有法随法行,是其谛实」,这是真实有意义的事情,其他都是欺骗人的事情,看着是很好,都是令人苦恼的事情。 「既了知已,精进修行法随法行,是名成就贤善士法」,具足尸罗及贤善法,这贤善法就是这个意思。「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五卷二十二页)此贤善法,义应准知」,这里这个文说贤善法,这贤善法应该准照〈声闻地〉那儿说的贤善法,准照那个意思来解释这里的贤善法,这样意思。「远离杀生乃至远离邪见诸恶业道,是名如经广说应知」。 「乃至十方所有沙门、婆罗门等,常所称歎」,如果一个男的、或者是一个女的,他具足尸罗、出家、有贤善法,乃至命断除杀罪,乃至远离杀生,具足十善法。那这个人乃至到十方,就是他所居住的国土,还不止是在他周围的这个大的范围,乃至到十方世界所有的沙门、所有的婆罗门,「常所称歎」,都称讚这个人,称讚这个善男子、善女人有大功德。「由是因缘,为诸国王、群臣、长者,乃至城邑、聚落、人民,恭敬供养」。这就叫做「持戒能擅名誉」。 午二、第二句(分二科) 未一、徵 云何布施能具珍财? 这是第二句的解释,这是先问。 未二、释 谓如有一昔馀生中,作及增长施福业事;由此因缘,今生巨富大财宝家,乃至众多府库盈积。 「谓如有一,昔馀生中」,这是解释:谓如有一个人,他过去多生中。「作及增长施福业事」,他造作了施福的业事,他布施,有慈悲心去布施救护一切人;而且不只作一次,继续地作这种功德,叫作「增长」。「由此因缘,今生巨富大财宝家」,所以今生能够受生到大富、大财宝的家里面去。「乃至众多府库盈积」,这个大财宝家有很多的财富、有很多的仓库、很多的财宝盈积。 午三、第三句(分二科) 未一、徵 云何谛实能获美称? 「布施具珍财」这句话解释完了。解释第三句「谛实获美称」,怎麽讲呢?第三句。先是问,底下解释。 未二、释 谓如有一不以假伪斗称函等,谄诳陵懱妄言等事而致财宝;但以如法作业技能,依法不暴而致财宝。彼既如是,众咸唱言:贤哉儒士!乃能如法作业技能引致财宝。 「谓如有一不以假伪斗称函等,谄诳陵蔑妄言等事而致财宝」,这个「谛实」就是诚实不虚伪,就是有一个人,他作生意的时候,不「以假」,就是不虚妄。这个「伪斗」,这个「斗」就是量米的那一个器。这个「称」就是现在的磅称。这个「函」,这个字有两个意思:就是盒子,盒里面装东西,叫作函;但是写信、书信也叫作函。就是总而言之这都是诚实的,你为人写信也是说诚实的,文字上也是诚实的;你用个函──用个盒子包装一些东西,也都是要诚实,这里面不能有虚伪。「谄诳」,你不以假伪的斗、假伪的称、假伪的函等,总而言之,你内心里面不谄诳。表面上应付得很令人欢喜,实在心里面另有所图、有欺骗性,叫作「谄」。这个「谄」就是「诳」。「陵蔑」,就是轻视愚弄一切人,这些人都可以欺骗,那你就是瞧不起人了。「妄言」就是说谎话等事。不用这些欺骗人的手段「而致财宝」,去发财,不这样子。 「但以如法作业」,都是真实地这样子作工商业,「作业」。「技能」就是你有专业知识,用你真实的技能为社会服务。「依法不暴」,依法去作这一切事情,而不是用暴恶的手段,不是这样子。就是你是有权力的人,强迫、强夺人家的财富,那就是暴了,那等于就是土匪了;不是这样而致财宝,而是用诚实的态度,真实有专业知识、能利益人的技能,去「而致财宝」。 「彼既如是」,彼那个善男子、善女人,既然他能这样做事情。「众咸唱言」,大家都为他宣传,不收费,免费地宣传他。「贤哉儒士」,哎呀!这个人太好了,真是有道德的人,有智慧的人。「乃能如法作业技能,引致财宝」,他凭他的本事得到的财富;他的本事能令很多人也都得到安乐,这样子,这就叫做「谛实获美称」。前面「持戒擅名誉」,那是指出家说的;这「谛实获美称」是在家的事情。 午四、第四句(分二科) 未一、徵 云何惠捨能摄亲友? 「云何惠捨能摄亲友」呢?能结交了很多的好朋友呢?这是问。这是解释第四句,先问,底下解释。 未二、释 谓如有一现前多有种种家产,远离悭垢不吝资具,以正安乐而自欢娱,乃至友朋、亲戚、耆长。彼诸人等便相佐助,引致财宝守护滋息。 「谓如有一现前多有种种家产」,说是有一个人,他现在──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是现在,他家里有很多的财富。有很多财富,而他内心里面「远离悭垢」,不悭吝;悭吝就是垢,他远离悭垢。「不吝资具」,不吝啬他的财富,这个「资」就是财富;「具」就是一切的器具,这些生存所需的资具。「以正安乐而自欢娱」,而这位有财富的人,他心里面不悭吝,而他生活安乐是「正安乐」,合法的,不是放逸的境界,「而自欢娱」。「乃至友朋、亲戚、耆长」,就是他自己依正安乐而自欢娱,而他也照顾他一切的亲朋,乃至到亲朋、亲戚。「友朋」就是没有亲属关係、大家都有感情的人,叫友朋。这个「亲戚」就是有亲属关係的人。「耆长」就是年纪大的人。「彼诸人等便相佐助」,这些人他都能去佐助他们做事情、帮助他们做事情。帮助他们做事情「引致财宝」,而他自己也就得到了财宝。「守护滋息」,得到了财宝,他不失掉,叫作「守护」。「滋息」,还继续增长,这财富还继续增长。这就叫作「惠捨摄亲友」。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 这第二科「略辨义」,第一科「标」。下面是解释,解释,先「总显」。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总显 谓略显示恭敬、利养二种因缘。 前面这是两个颂,就是一个问、 一答,这里面表示两件事,一个是恭敬的因缘,一个是利养的因缘。这两种因缘,这是「总显」;底下「别配」。 未二、别配 持戒擅名誉者,显恭敬因缘;所馀诸句,显利养因缘。谓因力故、士用力故、助伴力故。 「持戒擅名誉」这一句话,显示「恭敬」的因缘,这是你有道德,所以别人生恭敬心的因缘。「所馀诸句」,剩下的其他那三句就是:「布施具珍财,谛实获美称,惠捨摄亲友」,这是显示「利养」的因缘,就是财富的因缘。是什麽呢?「谓因力故」。「因力」就是这个「布施具珍财」,这是你前生栽培了财富的因缘,所以今生就得到财富,这样意思。「士用力故」,是「谛实获美称」这句话,这是人为的,你肯诚实这样做,你就会得到好名誉。「助伴力故」,「惠捨摄亲友」这句话,你能够用你的身力、心力、或者财富的力量,帮助别人作事情,这叫「助伴力」。「助伴力」,你的朋友一定是很多,很多人都是朋友而没有怨家。如果是你有很多的财富、你有很多的智慧,不肯帮助别人,无形中就怨家多起来,就不能有亲友了,亲友都变成怨家了。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