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8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8

 

  卯八、泉池(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分二科) 巳一、问

  齐何泉止息?于何径不通?世间诸苦乐,何处无馀灭?

  这是第八科「泉池」,分二科;第一科是「举颂言」,分二科;第一科是「问」。这一共是三个颂,第一个颂是问,第二颂以下是回答。

  巳二、答

  若于是处所 眼耳及与鼻 舌身意名色 永灭尽无馀

  齐此泉止息 于斯径不通 世间诸苦乐 是处无馀灭

  这是「举颂言」。下边是第二科「长行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又分二科;第一科是「释名字」,分三科;第一科是「泉」;先是「徵」。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二科) 午一、释名字(分三科) 未一、泉(分二科) 申一、徵

  云何为泉?

  这个第一个颂问里边,「齐何泉止息」这个「泉」是什麽意思呢?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出体

  谓六触处。

  这是一个譬喻,譬喻我们的生命体上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处的事情,这是「谓六触处」。这以下就是解释了,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出体」,就是「泉」的譬喻的体性,是指「六触」说的。第二科是「显义」,解释这个六触处的义,分二科;第一科是举譬喻。

  酉二、显义(分二科) 戌一、举喻

  何以故?譬如泉池能生诸水,水所繫属堪任触用。又能存养男女大小,下及禽兽,乃至一切未尽枯竭。

  「何以故?譬如泉池能生诸水」,什麽原因呢、这个泉是譬喻六触处呢?说譬如这个泉池「能生诸水」,这个泉能涌出来很多的水,就变成一个大池了。「水所繫属,堪任触用」,这个水是属于这个泉池的,这个水「堪任触用」,这「堪任」是能的意思,它能有触的作用。说「又能存养男女大小,下及禽兽,乃至一切未尽枯竭」,这是说这个「触用」,触用的意思;但是用一个「又」字。这个水,这个泉池涌出来的水,它能够使令这个众生的生命体能生存、能长养,能存养男、女,或者大人,或者是小孩,下及到禽兽,乃至一棵树、一朵花,都需要有水的长养,乃至到一切一切的这个生物,「未尽枯竭」,都是需要有水。这里边的意思,它本身没有枯竭,它就需要水的长养,这是一个意思;就是一切都是有水的,也有这个意思。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六四七页:

  水所繫属堪任触用等者:水所摄故,名所繫属。身根所取,堪任受用,是名触用。或饮食已,寿命得存,是名存养。

  「水所繫属堪任触用等者:水所摄故,名所繫属」,这句话解释这个「水所繫属」这句话,「水所摄故」,这个泉是水所摄、水是泉所摄、在这一切生物也都是水所摄。「身根所取,堪任受用」,这解释「触用」这句话,是「身根所取」,是我们这个身根;眼耳其馀的根不取它,眼取色、耳取声,他不取这个水,而是「身根所取」,我们这个身体──这个身根是取这个水的。「堪任受用」,它能为身体所领受而发生作用的,「是名」叫做「触用」。见闻觉知,这个身是属于触,所以是「触用」正表示身根所取的意思。「或饮食已」,或者说是这个「触用」这麽解释,和这个「存养」的意思相同。饮食这个水以后,「寿命得存,是名存养」,这个「存养」是这样意思,实在也就是这个「触用」的意思。

  这是举譬喻,下面「合法」。

  戌二、合法

  六内触处亦复如是。一切愚夫,六境界触之所触用,又能存养,乃至是中诸贪爱水未尽枯竭。

  「六内触处亦复如是」,有外六触处、有六内触处,现在是说「六内触处亦复如是」,也是这样子。「一切愚夫,六境界触之所触用」,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去触色声香味触法,一切愚夫都是这样子,都有这种作用,都还是愿意这样子触,就是希望从色声香味触法上得到喜乐,也是内心里面有这种好乐,所以就是这样散乱。「又能存养」,你从色声香味触法上得到喜乐的时候,能使令你这个生命体能继续存在下去。得到喜乐,就是这个悦意触能使令这个身体诸根长养,得到长养。所以我们人与人之间说话,如果你触恼他,那就使令他没得到长养。

  「乃至是中诸贪爱水未尽枯竭」,这个日常生活一切一切事情,都是不能离开这个六触处的,所以这个「乃至」这裡的范围是很广了。「是中诸贪爱水」,这个六触处里面,六触处是个泉,它发出来这贪爱的烦恼,就是泉里面流出水了,这个水譬喻贪爱的烦恼。「未尽枯竭」,你不遇见三宝、不遇见佛法的时候,这个水是没有办法能够枯竭的,一直是存在的,就像那个泉里面能涌出水来似的。这个《披寻记》念它一下。

  《披寻记》六四七页:

  六内触处亦复如是等者:六内触处,譬如泉池;能生贪爱,譬能生水。一切愚夫,六境界触,譬如水所繫属。云何名为六境界触?谓色乃至法为缘,所生诸有漏触。一切愚夫贪爱为缘,即于此触喜乐受用,名所触用。由喜乐故,便能长养诸根大种,名能存养。

  「六内触处亦复如是等者:六内触处,譬如泉池;能生贪爱」,这个六内触处,这眼耳鼻舌身意,它能生出来贪爱的烦恼,譬如这个泉池能生出来水,就是这样譬喻。「一切愚夫,六境界触,譬如水所繫属」,一切的愚夫都离不开这件事,都有六境界触;就像这个水,水所繫都属于这个泉。「云何名为六境界触」呢?「谓色乃至法为缘」,为六界触所触的缘。谓「所生诸有漏触」,这些触都有贪爱心在里面,所以都是有漏触。「一切愚夫贪爱为缘,即于此触喜乐受用」,希望在所触上得到喜乐,「名所触用」。「由喜乐故,便能长养诸根」,长养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诸根的大种──地水火风,「名能存养」。这样子,这个泉池譬喻这个六触处,能生贪爱的水,是这样意思。

  未二、径(分二科) 申一、徵

  云何为径?

  现在解释这第二个名字,解释这个「径」。「于何径不通」,这个「径」什麽意思呢?

  申二、释(分三科) 酉一、标

  径有二种。

  这个径是人行道,这个径它有二种。

  酉二、列

  一、烦恼径,二者、业径。

  一个是「烦恼径」,二是「业径」,这二种道,就是从这条道路能到果报那里去。这个六触处实在也是个果报,它是由烦恼和业招感来的,所以说这个径是二种。

  酉三、释

  此中径者:意明因义。

  就是六触处的「因」。六触处,为什麽会有六触处?由这两种因而得来。得来六触处之后,又会有发出来这两种径,将来再得果报,是这样意思。

  未三、苦乐(分二科) 申一、徵

  云何苦乐?

  这底下是第三,解释这个「苦乐」。「世间诸苦乐」,这个「苦乐」,怎麽叫做苦?怎麽叫做乐呢?这底下第三:第一是「徵」;第二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于现法」。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于现法

  谓或于现法六种触处为缘所生,或安受受所摄,或不安受受所摄。

  这是「谓或于现法」,就是现在的色受想行识这个生命体上,这上面有「六种触处」,就是有眼耳鼻舌身意。这眼耳鼻舌身意他以外边的色声香味触法为缘,这内六触和外六触处相接触的时候,就生出来苦、或者乐了。

  「或安受受所摄」,这个「安受」,就是平安、令你满意的这种觉受,那麽这就是喜受;这若在第六识来说,就是喜受。「受所摄」就是前五识,前五识也是属安受,就是乐受。前五识满意的受叫作乐受;第六识满意的受叫喜受。这个乐受和喜受是相似的、是同类的,所以叫作「受所摄」。或者说是这个「受所摄」,就是身心是「受所摄」,喜受、乐受实在是心所法;但是同时它也有心王──就是心,它还要有身体,还有其他的诸相关的事情,就叫做「受所摄」:所繫属的。

  「或不安受受所摄」,那不安就是苦恼的境界了,就是在第六识叫做忧受,前五识受叫做苦受,这是不安的受受所摄。

  酉二、于后法

  或于后法烦恼摄持妙行、恶行为缘所生,或安受受所摄,或不安受受所摄。

  这是第二科「于后法」,就是将来的生命、将来的色受想行识里边,是「烦恼摄持妙行、恶行」。「后法」是将来的生命,就是现在的生命结束了,以后又有生命继续下去,那当然是有漏法,所以叫做「烦恼摄持」。如果你没有烦恼了,这个有漏的生命体就结束了。所以将来还有、继续有这样的生命,那是属于烦恼,不是无漏的。「妙行、恶行」,妙行就是福行、不动行;恶行那就是罪行了──「为缘所生」的,或者是「安受受所摄」,或者「不安受受所摄」。

  午二、释灭处(分二科) 未一、徵

  于何处所,如是六处及名色等,无馀灭尽?

  「于何处所」,这以下是第二科「释灭处」,解释这个灭处。这个「世间诸苦乐,何处无馀灭?」这解释这个灭处。是「若于是处所,眼耳及与鼻,舌身意名色,永灭尽无馀」,解释这个。这是解释灭处,分两科:第一科是问、是「徵」;第二科是解释。

  「于何处所」,到什麽境界。「如是六处」,如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处。「及名色等」,这个眼耳鼻舌身,这都是色法,这个意处是心法;但是所有的心法总合起来名为意处,这包括着受想行识,一切的心心所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都在内,所以「及名色等」。这个「名色等」,这个意处是总说,这个「名」就包括所有的心所法,心王、心所都在内,「名色等」。「无馀灭尽」,这种有漏的果报令人苦恼,到什麽时候能够没有残馀的、全部的灭尽了呢?就是苦集灭道这个苦谛,什麽时候能够灭尽呢?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总显

  谓无馀依涅槃界中。

  这底下第二科是解释,等于是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显」。

  「谓无馀依涅槃界中」,就是这个修行人最后得无馀涅槃的时候,这个有漏的色身、眼耳鼻舌身意就全部的灭尽了,是这样的,到这个时候就不起了。也就是十二缘起里边,是:生灭故老死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灭──这到无馀涅槃的时候,就出现这个境界。但是你若修止观的时候,你观察第一义谛的时候,也就是这种境界。

  申二、料简(分二科) 酉一、简一切(分三科) 戌一、异生

  若诸异生泉径苦乐,一切无缺亦未有捨。

  前边是「总显」,这以下是「料简」,再重新地、详细地再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简一切」,全部的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异生」,说凡夫的境界。

  「若诸异生」,假设这个人是属于凡夫,所有的生死凡夫是「泉径苦乐,一切无缺」,那麽他的这个「泉」,他也是具足的;这个「径」他也是具足的,他这个六触处是具足的,他这个烦恼径和业径也是具足的;他所或者受苦、或者受乐,他也是具足,都没有缺少。「亦未有捨」,因为他没有修学圣道,他不弃捨,那一样他也不捨。这个乐他不能捨,苦恼也是不能捨的,虽然不愿意受苦,但是他不弃捨这个苦。但这种话是按圣人来看凡夫,凡夫不能捨苦,他不能;虽然他也不高兴这个苦,但是他还偏要受这个苦。这个意思是说,如果你得圣道了,有苦可以捨,就可以不受苦的。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六四八页:

  若诸异生至亦未有捨者:谓诸异生烦恼具缚,是名无缺。诸缠现行,名未有捨。

  「若诸异生至亦未有捨者:谓诸异生烦恼具缚,是名无缺」,无缺少。「诸缠现行,名未有捨」,这个烦恼任意的活动而不知道约束自己,所以就是「未有捨」。

  戌二、有学

  若诸有学缺而未捨。

  这是第二科说「有学」。「有学」就指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乃至没得无上菩提,都叫做「有学」。这样的圣人,他们这件事:这个泉、和径、和苦乐,就有所缺了、不具足了;但是也没有完全弃捨。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六四八页:

  若诸有学缺而未捨者:谓彼六种有学圣者,从预流果乃至第六阿罗汉向,由不具缚,故名为缺。修所断缚,犹复现行,是名未捨。

  「若谓有学缺而未捨者:谓彼六种有学圣者,从预流果乃至第六阿罗汉向」, 这个预流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再阿罗汉向,一共是六个,就是没有算这个──须陀洹向不算在内,这是「乃至第六阿罗汉向」。「由不具缚,故名为缺」,因为他们这个见烦恼都断除去了,这个爱烦恼也断除去多少了、它不具足了,「故名为缺」。「修所断缚,犹复现行」,这个修道所断的烦恼还有存在的,那就是初果他还有欲界的爱烦恼还没断,乃至到色界、无色界的这些爱烦恼也没有断,「犹复现行,是名未捨」。

  戌三、有馀依

  若诸无学,径及当来所有苦乐,亦缺亦捨,不复现行。泉及现法所有苦乐,亦缺亦捨,有馀依故,犹复现行。

  这是第三科「有馀依」。「若诸无学」,若是已经得到四果阿罗汉的无学的圣人,是「径及当来所有苦乐,亦缺亦捨」,那麽他的六触处发出来的烦恼径和业径没有了,他不再有烦恼,也不再造生死业了。他是遇见一切境界,他心里面不虚妄分别,所以他没有径。当来的所有的苦乐──将来的,不是说现在,将来的这个生命体以后,所有的苦乐也完全没有了,那表示现在还是有苦乐,还是有一点。所以这个「径及当来所有苦乐,亦缺亦捨」,也没有了。「不复现行」,也不再有这件事、不再有这种活动。

  「泉及现法所有苦乐,亦缺亦捨,有馀依故,犹复现行」,这句话有点事情。就是他这个「泉」,他这六触处,他还是有,这个阿罗汉还是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及现法所有苦乐」,他的六触处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也是有苦、有乐,也还有这件事。但是现在说他是「亦缺亦捨」,这麽讲,这里面有事情。「有馀依故,犹复现行」,因为这阿罗汉没有入无馀涅槃,他现在的生命体还在,虽然是没有这个径──没有这个烦恼、没有业了;但是这个果报还存在,叫做「有馀依」,这个「依」就指生命体说的,「犹复现行」,还是存在的。看这个《披寻记》的解释。

  《披寻记》六四八页:

  若诸无学至犹复现行者:此说有馀依位无学阿罗汉果烦恼及业,苦因永尽,永不现行,是名亦缺亦捨。又于烦恼所摄,当来苦果亦不更生,是名不复现行。内六触处,及彼随缘所生苦乐,于现法中,由心解脱及慧解脱,贪爱无明皆永断灭,说名亦缺亦捨。然六触处及与苦乐未任运灭,是故说言犹复现行。

  「若诸无学至犹复现行者:此说有馀依位无学阿罗汉果烦恼及业,苦因永尽」,烦恼和业是苦因,这个苦因永久是没有了,「永不现行」了,「是名亦缺、亦捨」。「又于烦恼所摄,当来苦果亦不更生」,也没有了。这个「永不现行」,是指现在不现行、将来也不更生,「是名不复现行」。

  「内六触处,及彼随缘所生苦乐,于现法中,由心解脱及慧解脱,贪爱无明皆永断灭,说名亦缺亦捨」,这个地方有事情。是「于现法中」,他现在这个阿罗汉还有「六触处,及彼为缘」所生的苦乐,由这个内外的六触为因缘,就会有苦乐的感觉,这些苦乐的事情。「于现法中,由心解脱及慧解脱」,他阿罗汉心里面有戒定慧、有这样的力量,「慧解脱」是得到智慧,这个「心解脱」是得到定。这个「贪爱无明皆永断灭,说名亦缺亦捨」。这个地方有点什麽事情呢?就是说是他这个身体还存在,如果他不入定,他也会接触色声香味触法,那麽他就是有苦乐的感觉;但是他若是一入定的话,这个定慧一现前的时候,就没有这件事了,有等于是没有。若入灭尽定的时候,等于是入涅槃了,所以说就是「亦缺亦捨」,就是这样意思。

  「然六触处及与苦乐未任运灭,是故说言犹复现行」,但事实上,你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还是在,你若不入定的时候,你和这个色声香味触法接触,也还是有苦乐的问题,所以叫做「犹复现行」,这个文是这个意思。这「泉及现法所有苦乐,亦缺亦捨」,这是在圣道,他若不入定的时候,当然和凡夫不同,但是也有相似的地方。

  酉二、结无馀

  是故无馀涅槃界中,说彼一切无馀尽灭。

  这是第二科「结无馀」,前面是「有馀依」,这底下说这个「无馀涅槃」。

  「是故无馀涅槃界中,说彼一切无馀尽灭」,这一有漏的惑业苦完全都息灭了,只是真如的境界了。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

  前面是解释这个颂,这底下略辨它的要义,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解释。

  午二、释

  谓略显示于现法中因及苦乐,于后法中因及苦乐,于无馀依涅槃界中皆悉永灭。

  「谓略显示于现法中因及苦乐,于后法中因及苦乐」,这二种苦乐「于无馀依涅槃界中皆悉永灭」,都灭了。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此中略义」就是这个意思。这种略义,其中一个就是圣道,虽然没入无馀涅槃,但是在这个心解脱、慧解脱的境界里面,也等于是入涅槃了,这一切的苦乐都不现前。

  卯九、暴流(分二科) 辰一、初二颂(分二科) 巳一、举颂言(分二科) 午一、问

  谁能越暴流?谁能超大海?谁能捨众苦?谁能得清淨?

  前面是第八段,现在是第九科「暴流」;分两科;第一科是「初二颂」,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又分两科;一个是「问」、一个是「答」。这一共是两个颂,第一个颂是问,第二个颂就是回答。

  午二、答

  正信越暴流,无逸超大海,精进捨众苦,智慧得清淨。

  这是回答;这前面是「举颂言」。

  下面是第二「长行释」,分两科;第一科「别释颂」,分四科;第一科是「释次颂第一句」。这是两个颂,头一个颂是问,就不解释了。解释这回答的就是第二个颂,先解释第一句,是「正信越暴流」,解释这一句,先是问。

  巳二、长行释(分二科) 午一、别释颂(分四科) 未一、释次颂第一句(分三科) 申一、徵

  今此颂中,云何正信能越暴流?

  这句话。这是「徵」,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显获正信」。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显获正信

  谓如有一为欲了知诸欲过患,听佛所说,若弟子说所有正法。闻是法已,获得正信,便生欲乐,为断事欲及烦恼欲,遂能弃捨居家事欲,正信出家,往趣非家。

  「谓如有一为欲了知诸欲过患」,譬如有一个人,他为了、他想要明白欲的过患,这色声香味触的过患。「听佛说法」,也可能他在欲上不如意,所以可能来听佛说法,来到三宝的地方听佛说法,是「听佛所说」。是「若弟子说」,或者听佛的弟子讲说佛法。讲说所有的正法,那就是苦集灭道。「闻是法已,获得正信」,他就得到一个对于佛法的正信。「便生欲乐」,他就从佛法里边生到希望心,生到欢喜心了;这还是有善根的人。

  「为断事欲及烦恼欲,遂能弃捨居家事欲」,这个「欲」:生希望心;这个「乐」就是好乐、就是欢喜心。他相信了佛法以后,「为断事欲及烦恼欲」,这个欲分这麽两种,他这时候因为知道欲是有过患的,就想远离过患,所以为求断灭事欲的过患、及烦恼欲的过患。「遂能弃捨居家事欲」,他就能够弃捨在家的这些欲的事情,这些欲的事情就能够弃捨,这也是不容易!「正信出家,往趣非家」,他因为对苦集灭道有信心,所以他就远离了这个烦恼家,「往趣非家」,就是来到没有烦恼的地方了,就是寺庙,寺庙是没有烦恼的地方。如果我们到寺庙还有烦恼,这个出家的义有一点不具足了。

  酉二、能越暴流

  既出家已,为欲断除烦恼诸欲远离而住。彼由炽然勤精进故,乃至修习正思惟故,断烦恼诸欲,得离欲定地。

  「既出家已,为欲断除烦恼诸欲」,这是第二科「能越暴流」,得到了正信以后,就能超越暴流的欲。既然出家以后,「为欲断除烦恼诸欲」,前面是事欲,只要你出家了,那麽就把家的这些欲弃捨了,这个事欲是断灭了;但是心里面的烦恼欲还在,怎麽办呢?就是「远离而住」。远离一切修道的障碍,在修道无障碍的境界里面居住,这个意思。

  「彼由炽然勤精进故,乃至修习正思惟故」,这个人出了家以后,他就努力精进地修学佛法,这个「炽然」就是特别殊胜地、很显着地。「勤精进」,他不懈怠修学佛法。「乃至修习正思惟故」,这个「乃至」有超、减略了好多,当然这里面先要听闻佛法,知道怎麽样用功修行这些事情。到「修习正思惟故」,这个修行的事情,主要是心里面要正思惟,这个正思惟当然是什麽?就是四念处了。

  「断烦恼诸欲」,这样由于正思惟的原因,就把「烦恼诸欲」──对于色声香味触的爱着的这些烦恼诸欲,加上瞋心也都在内、瞋烦恼也都在内──就是断了。「得离欲定地」,这时候成就了离欲定地,就是远离了欲的烦恼。这个「得离欲定地」,这个地方没有明白说;明白点说,什麽叫作「离欲定地」?就是四禅,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因为欲界定没能离欲,未到地定也没能离欲,还是有欲。若离欲,那就是超越了未到地定,达到色界四禅了,所以是「得离欲定地」,那要这个四念处修得很成功,这是「能越暴流」。

  这一科是越暴流,得到色界定就是超越了欲界的欲了,就把欲界的欲的暴流超越了,就是从欲里面跳出来了、解脱了欲。

  申三、结

  如是正信为依为导,便能越度诸欲暴流。

  这第三科结束这一段文。如是像前面文说的,这个人听佛、或者是佛弟子,听闻正法,得到正信以后,以正信为依止、为导,「正信」是个导者、是个领导者。「便能越度诸欲暴流」,从这欲的暴流,像那个很凶恶的流水,你若沉溺在里边可是不得了!你很难逃出来;现在可解脱出来了。当然这个地方没有明显地说,这若说初果圣人还没能离欲;但是你若是佛教徒,你修止观先得四禅,还没得初果,你也可能先得四禅,那也是「得离欲定地」。这文上这个意思,只是说「得离欲定地」,就是他一定是得四禅了;得没得初果?得没得圣道?这地方没有提,没有提这句话。

  《披寻记》六四九页:

  为断事欲及烦恼欲等者:七摄受事名为事欲,为断此故,正捨家法,趣于非家。欲贪分别名烦恼欲,为断此故,居远离处,修习对治。由二种欲皆远离故,名能越度诸欲暴流。

  「为断事欲及烦恼欲等者:七摄受事名为事欲」,前面讲过这个「七摄受事」。「为断此故,正捨家法,趣于非家。欲贪分别,名烦恼欲」,什麽叫做「烦恼欲」?就是你心里面有欲贪的妄想,那就叫做「烦恼欲」;但是没有事,没有做这件事。「为断此故,居远离处,修习对治。由二种欲皆远离故」,这个事欲和烦恼欲,你都能够弃捨,「名能越度诸欲暴流」。

  这是「正信越暴流」,这句话解释完了。现在「第二句」,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未二、第二句(分三科) 申一、徵

  云何无逸能超大海?

  「云何无逸能超大海?」这句话怎麽讲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显不放逸」。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显不放逸

  谓于彼定终不爱味,乃至亦无坚着安住;唯除为证诸漏尽智,专注其心。

  「谓于彼定」,谓那个得离欲定的那个修行人,他对于所得的定,得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终不爱味」,可能一开始可能有爱味,可是到最后,终究是不爱味、不执着这个定的境界。「乃至亦无坚着安住」,虽然也是入定,但是没有坚着的心,不坚固地执着。为什麽会这样子?因为他是佛教徒,他用四念处修、观察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还是苦、空、无常、无我的,所以他就会不爱味、也不坚着安住。

  「唯除为证诸漏尽智,专注其心」,为什麽不坚着安住?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除了为求证得诸漏尽的智慧,就是证悟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这个时候要「专注其心」,就是在禅定里面那个心专注的力量特别强,需要入定,入定的时候才能够成就这个漏尽的智慧,那时候需要入定,坚着安住。

  酉二、能超大海

  由此定心清淨鲜白,正直调柔,于四圣谛能入现观,乃至证得诸漏永尽。

  前边是第一科「显不放逸」,这个不放逸是已经得到四禅的人,他对于这个禅不爱味,叫做不放逸,这样讲,这个不放逸境界还是很高了。现在是第二科「能超大海」。

  「由此定心」,由于这个佛教徒他所成就的色界四禅,他入在四禅里面的时候,他的心是「清淨」的、是「鲜白」的、是「正直调柔」的,是这样的境界,这唯独是佛教徒才能有。非佛教徒得到四禅的时候,他还是在里面有烦恼、有高慢心、有邪知邪见、还有种种无明的烦恼的,所以是不清淨、不鲜白,也不正直、也不调柔。那麽佛教徒因为修四念处观,他对于禅不那麽执着,所以入定的时候,心是清淨、鲜白、正直、调柔。「于四圣谛能入现观」,在四禅里面,他能够观察是苦集灭道四谛,能入现观。这个现观是分明,这个智慧观察所缘境的时候,心里面分明,而是决定无疑、无犹豫的一种情况,「能入现观」,也就是谛现观。「乃至证得诸漏永尽」,这个能入现观,在禅定,在四禅里面修谛现观,那很容易得圣道,得到初果、二果、三果,「乃至证得诸漏永尽」,所有的见烦恼、爱烦恼完全地消灭了,「诸漏永尽」。这是「能超大海」。

  下面第三科是「结」。

  申三、结

  如是由不放逸为依、为导,能断色、无色繫二有暴流,及断一切无明与见二种暴流,是故名为超渡大海。

  「如是由不放逸为依、为导」,由于这位修行人,他不爱着禅定的轻安乐,不爱着、没有爱味。「为依、为导,能断色、无色繫二有暴流」。前面是「正信越暴流」,是超越了欲界的欲;现在「无逸超大海」,是指超越色界、无色界的欲。所以,这位修行人他不放逸,他继续地向前修行、修学圣道,以此、以「不放逸为依」止处;「为导」,他能继续向前进,这就是他的愿力为导。能断色界、无色界所属的一切烦恼,就是「二有暴流」,就是色有、无色有,这里边还是有烦恼的暴流的,由于修谛现观就把这两种流也超越了。

  「及断一切无明与见二种暴流」,断一切无明和见,无明暴流和见的暴流,这两种暴流。就是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这是四流。欲流和有流这两种说完了,现在这上面又说到断无明流、说断见流。这个「见」就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些,这是见暴流。这「无明流」就是根本的执着我、我所,这一种这个无明,不知道无我的道理,根本的这一方面来说的,这若是照第七识:我见、我爱、我慢,还有我痴,那就是这个我痴就是无明,其馀的都是我见,都属于我见来说了。「是故名为超渡大海」,这是超渡大海,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六四九页:

  谓于彼定终不爱味等者:谓若定心,犹为爱、慢、见、疑、无明等诸烦恼之所染污,未名圆满清淨鲜白。如〈修所成地〉说。(陵本二十卷十三页)今由无逸思惟彼彼烦恼过患,故不爱味乃至亦无坚着安住。由此定心离下地染,故名清淨。离自地染,故名鲜白。安在上捨,故名正直。随意自在,故名调柔。

  「谓于彼定终不爱味等者:谓若定心,犹为爱、慢、见、疑、无明等诸烦恼之所染污,未名圆满清淨鲜白」,你虽然得到色界四禅了;但是你在禅里边,你有爱着心、你有高慢心、还有邪知邪见、你还会有疑、还有无明等诸烦恼之所染污。这如果是非佛教徒,就算是佛教徒也好,如果你得到色界四禅,还有很多事情都不明白,所以也会有疑,这些染污,是「未名圆满清淨鲜白。」「如〈修所成地〉说。」就是二十卷裡边,「陵本二十卷十三页」有解释。「今由无逸思惟彼彼烦恼过患,故不爱味,乃至亦无坚着安住,由此定心离下地染」,你得到初禅的时候,就没有欲界的染污心;你得到二禅,就没有初禅的染污心,这样子叫「离下地染,故名清淨。」「离自地染,故名鲜白。安住上捨,故名正直」,这可要佛教徒才可以,佛教徒修四念处观才能有这个境界。「随意自在,故名调柔」,这可见若不是佛教徒,禅定的境界有的时候不随意自在,里面还是有障碍。

  这是第二句「无逸超大海」,这一句解释完了。

  未三、第三句(分三科) 申一、徵

  云何精进能捨众苦?

  这是「第三句」,分三科,第一科是「徵」。怎麽样叫做「精进能捨众苦」呢?这是问。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显住精勤」。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显住精勤

  谓如有一有学见释,作是思惟:我应当证三界离欲,诸结永尽。便臻远离,于彼勇勐精动而住,不多安止贪欲缠心。

  「谓如有一有学见释」,前面「正信越暴流,无逸超大海」,这两句已经把这件事圆满了,就是最低限度得阿罗汉果了。这个精进能捨众苦,这个地方是又一回事。

  「谓如有一」,有一个人「有学见释」,他不是一般的凡夫,就是已经得到初果、二果,或者是得到初果以上的圣人了。他「见释」,就是见道,是见到苦集灭道四谛的真理了,这样的人。「作是思惟」,这位圣人他心里面这样想、思惟:「我应当证三界离欲」,这个得初果的人,欲界的欲还没有离,他还没能离欲,没离欲,但是这个圣人他心里想:我应该证悟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离欲的境界。「诸结永尽」,不但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有的烦恼都应该灭除,我应该这样子;他这样的思惟。

  「便臻远离」,他这样思惟以后,他就採取行动了,他就达到远离的境界。达到这远离的境界,这包括身远离、心远离的这些事情。「于彼勇勐精勤而住」,他在那远离的境界里面,勇勐精勤地修学圣道,这叫做「而住」。「不多安止贪欲缠心」,因为没有断烦恼,有的时候贪烦恼也会出来,但是他不多安止贪欲缠心。以前曾经说过,在家居士也会得初果,出家的法师也能得初果;但是在家居士烦恼多,出家的法师烦恼少,这就是包含的这麽说。不多安止在贪欲的缠心,贪欲现起的时候,他能觉悟,不多安止,就是少少还是有一点。

  酉二、能捨众苦(分二科) 戌一、举贪欲盖

  又能如实了知现在诸欲贪缠所有出离,于贪欲盖淨修其心,遂能断灭诸贪欲缠,及贪欲缠为缘所生心诸忧苦。

  前面是说「显住精勤」,这下面第二科「能捨众苦」,分两科,第一科「举贪欲盖」。

  又能──这位有学见释的圣人,他又能如实的了知现在的「诸欲贪缠所有出离」,怎麽样能从贪欲的烦恼里面解脱出来,他知道、他明白这件事。「于贪欲盖淨修其心」,他就对这贪欲的烦恼,他用四念处来清淨自己的心、来灭除贪欲的烦恼。

  「遂能断灭诸贪欲缠,及贪欲缠为缘」所生的心诸忧苦,你有贪欲心,你心里面就有忧苦,这是由贪欲缠带来的一种苦恼。现在你能修出离的四念处的方法,就能断除这两种事:一个贪欲缠,一个贪欲缠引来的苦恼,那麽这个人就由初果向前进步了。

  这是说「举贪欲盖」;下面第二「例馀诸盖」。

  戌二、例馀诸盖

  如贪欲盖,乃至疑盖,当知亦尔。

  「如贪欲盖,乃至疑盖」,乃至疑盖也能除去了,也能解脱。这疑盖,就是对佛法僧三宝有所疑,对于苦集灭道有所疑。你如果有这些疑,就能障碍你修学圣道,所以疑也是盖。「当知亦尔」,这个初果圣人也能从这里面解脱出来。

  申三、结

  如是精进为依、为导,能捨众苦。

  这是第三科:结束。说是这位有学见释的这个人能精进修行,以「精进为依、为导」,就是向前进,就能弃捨这一切的苦恼的事情。

  《披寻记》六五○页:

  又能如实了知现在诸欲贪缠所有出离等者:如〈抉择分〉说:心清淨行苾刍,由三种相遍知其心:一、杂染爱乐相,二、杂染过患相,三、杂染还灭方便善巧相。(陵本五十一卷十二页)由此三相,能如实知杂染出离。今说贪等五盖所有出离,能如实知,当知亦尔。

  「又能如实了知现在诸欲贪缠所有出离等者:如〈抉择分〉说:心清淨行苾刍,由三种相遍知其心」,由三个相貌就可以全部地知道染污心的情形。「一、杂染爱乐相,二、杂染过患相,三、杂染还灭方便善巧相」。

  「杂染爱乐相」,这是说开始用功修行的人,这杂染爱乐相,这个心忆念五欲的事情,然后觉知不对,要从这里面解脱出来;但是你没得到不淨观、你没成功,这心很快地又回到杂染去了,又回到五欲的境界去虚妄分别了,这叫杂染爱乐相;所有的贪心、瞋心都是这样子。第二、「杂染过患相」,说是若这样,那怎麽辨呢?这位修行人就得思惟杂染的过患,我若是常常地起贪欲心、起瞋恨心、昏沉、睡眠、疑惑这一切烦恼,那麽我就会对自己也没有利益,对他人也没有利益,能自害、能害他、能俱害,能有现法罪、能有后法罪、现法后法罪,能有这些事情。这样思惟诸欲的过患相,这样的厌离心就生起来;生起来,无形中对欲的烦恼就减轻了、它力量就减轻了。

  这第三是「杂染还灭方便善巧相」,那就是修四念处了。这样子,你再继续修四念处,心就得调伏,就不会像初开始的时候,我想从欲的烦恼出来,到无欲的境界能安住,安住不来,又回到欲的烦恼去了。所以这怎麽辨呢?佛菩萨告诉我们:你思惟杂染的过患相,你深入地思惟,这烦恼就轻微,这个厌离心出来了。这个《瑜伽师地论》里面,他告诉我们,他就按照凡夫本身的这种情况开示你修学的方法;不是说:「你不要分别!」这句话也可能有用、也可能没有用,是这样意思。陵本五十一卷十二页就是说这些事情。「由此三相,能如实知杂染出离。今说贪等五盖所有出离,能如实知,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这是解释第三句:「精进捨众苦」。

  未四、第四句(分三科) 申一、徵

  云何智慧能得清淨?

  这是第四句,分三科,第一科是问,怎麽叫做「智慧能得清淨」呢?这是问。底下第二科是解释。

  申二、释

  谓彼除灭能染污心,乃至能障究竟涅槃五种盖已;即依未至,安住未至。如先所得苦集灭道诸无漏智,于诸苦中思惟真苦,乃至于道思惟真道,便得无馀三界离欲,诸漏永尽。

  「谓彼除灭能染污心,乃至能障究竟涅槃五种盖已」,这是前面「精进能捨众苦」,这位修行人是把五盖──谓彼除灭了能染污心。这五盖能染污自己的心,使令心不清淨;这五盖能障碍你得究竟涅槃。这样,这个祸患这麽大,而这位能精进这个人,他把它消除了。消除了以后,这表示什麽意思呢?「即依未至,安住未至」,那就表示这个人得到未到地定,他依未到地定,就是超过了欲界定的这个未到地定,他以它为依止,安住在这个未到地定里面。安住在这里干什麽?

  「如先所得苦集灭道诸无漏智,于诸苦中思惟真苦」,就是你得初果的时候,你成就了苦智、集智、灭智、道智,这些无漏的智慧,你成就了这个智慧。现在在未到地定里面,就是由这样的智慧「于诸苦中思惟真苦」,继续这样思惟,思惟这色受想行识是苦,思惟它真实是苦。「乃至于道思惟真道」,凡夫还想不到这里,智慧不够,这初果圣人达到这个境界,他能够很深刻地知道色受想行识是苦,这个爱是集,苦集灭了这是真灭,乃至圣道是真实的圣道,能解脱一切苦。「便得无馀三界离欲,诸漏永尽」,你这样思惟的时候,就能够没有剩馀的,三界所有的欲都能够远离了。这时候「诸漏永尽」,所有的见烦恼、爱烦恼,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完全的消灭了。说这些修行的方法是这样子。

  申三、结

  如是由先所得智慧为依、为导,能证清淨。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样子修行的人,「由先所得」,由他在先时初果的时候所得到的智慧为依,就是苦集灭道的智慧为依、为导,继续努力地修四念处观,就能得到四果阿罗汉,诸漏永尽了,得到心解脱、慧解脱的清淨。

  午二、略辨义(分三科) 未一、标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

  前面是解释这四句颂,这底下是「略辨义」,分三科,第一科是「标」。今当略辨上面所说的义。

  未二、释

  谓薄伽梵于此颂中,略显异生先已离欲,后于圣谛现观清淨;及显有学于诸圣谛现观为先,离欲清淨。

  「谓薄伽梵」,这第二科解释,「于此颂中,略显异生先已离欲,后于圣谛现观清淨」,这句话就是「正信越暴流」,这就是「先已离欲」。「于圣谛现观清淨」,就是第二句「无逸超大海」这句话。「及显有学于诸圣谛现观为先,离欲清淨」,这句话就是「精进捨众苦,智慧得清淨」的意思。「及显有学」,而不是从凡夫开始的,是已经得到见道了。「于诸圣谛现观为先」,最后得到「离欲清淨」。

  未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2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2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22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23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6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5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3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