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1

 

  巳四、四种

  或立四种,谓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

  这是第二科「意根」。前边是说五根,说完了;现在是说第二:「意根」。「意根」裡面分十二科,前三科都说完了。前三科这个分法也是很有意思。第一种是「一种意,谓由识法义故」名之为意。「或立二种,谓堕施设意、不堕施设意。初谓了别名言者意,后谓婴儿意。又初谓世间意,后谓出世间意。或立三种,谓心、意、识」,这样子说明意根的类别。

  现在这以下是第四科,是立四种意,那四种呢?「谓善、不善」,这从前边的文可以看出来、可以明白这个分类法,意它与善心所相应,那麽就叫做善意;与染污心所相应,就是不善。有覆无记也是染污心所,就是末那识的四种烦恼,它也是不善;但是特别的微细的关係,不善的行相不明显,所以叫做「有覆无记」。「覆」者,障也,障碍的障;也有覆藏的意思,就是隐藏在那裡,表面上看还是无记的。「无覆无记」就是亦如是(注:语音模煳)了。所以,这个意有这样的差别。因为阿赖耶识是没有烦恼相应的,所以要是「无覆」;可是它也不是善、也不是恶,所以叫「无记」。

  巳五、五种

  或立五种,谓五位差别。一、因位。二、果位。三、乐位。四、苦位。五、不苦不乐位。

  「或立五种」,这是第五科。「谓五位」的「差别」,五个阶段。第一个是「因位。二、果位。三、乐位。四、苦位。五、不苦不乐位」。这个「位」,也可以说就是时间:这个时候它是处于因的位,这个时候是处在果的时候。这样说,在种子的时候名之为因,现行的时候名之为果,可以这样解释。

  三是「乐位」,就是它与境界接触的时候有乐的感觉,名为乐位;有苦的感觉;有不苦不乐的感觉,从这样立为五位。

  巳六、六种

  或立六种,谓六识身。

  就是眼识乃至意识。

  巳七、七种

  或立七种,谓依七识住。

  「或立七种,谓依七识住」,那麽「七识住」正好是七个,所以是七种意。这裡说的这个意根,就是把所有的心法都包括在内了,这个范围是很广的。

  这个七识住是什麽呢?在《俱舍论》上有解释。第一个是「有色有情身」,身体的身;「身异、想异」:就是这个广大的地区裡面的众生,彼此之间相对的看,他们的身体是不一样的,各式各样的差别,不一样,这叫「身异」。「想异」,他的内心的思想也是有差别,这就叫「想异」。这指什说的呢?就指我们人类说的──人和一分的天:欲界六天也包括在内、也包括初禅天在内。这个地区的众生,三恶道不在内,当然身体是不一样的,内心的感受也是不一样,苦、乐、不苦乐的感觉不一样,这是叫做一种,第一种识住。

  第二种是「有色有情,身异想一」,就是这一个地区的众生他们的身体不一样的,还是不一样;但是内心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一类。这一类是指什麽说的呢?就指初禅天。初禅天;从二禅天的人,我们在前面文读过了;死掉了,二禅天的人死掉了生到初禅来就是大梵天王。大梵天王这个人,他心裡面感觉只有他一个人,他还想要再多多少人来这边,共同的在这裡生存。他这样想,就真是有人来了。有人来了,也就是从二禅天、或者是三禅天的人到这裡来。若是在劫初的时候,不可能是由欲界的人到初禅天这儿来,不可能是这样子,只有从上面降下来。这个人来了,就是梵众天了。这个梵众天一看见大梵天王的大威德的境界。大梵天王的身体和梵天的身体不一样,所以「身异」,就是特别高大、威德特别的大,梵众天是不如大梵天的,所以「身异」;但是这想是统一的。因为他感觉:我们是大梵天王生我们的;大梵天王也认为你们是我生的,就是由心念而生,和我们欲界的人不一样。那麽这两方面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叫做「想一」,统一的一;但身相不同,所以叫做「身异想一」,这是第二。

  第三、「有色有情身一想异」,这就是二禅天的人。二禅天的人他们的身体是一样的,彼此都是那样的;但是内心的想有变化。内心的想法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这个初来──从三禅天生到二禅天的人,初来到二禅天的人,他来的时候正赶上大梵天以下火灾起的时候,大火燃烧的时候不得了!这初来到二禅天的人感觉到:这个火这麽厉害,是不是会烧到我们这裡来?心裡面有恐怖。以前就旧来的,就是先来的,就是很久、已经在这裡生存了很久的二禅天的人经过这种事情,就对初来的天人说:「不要紧!不要紧!没有事,它们不会烧到这裡来。」他不怕。所以是有怖、有不怖的不同,这叫做「想异」;这是一种解释。

  第二种解释,就是他本身的想法有不同,譬如说天人彼此间相对说不同,说他一个天人本身的内心有不同的想法。这个不同的想法是什麽呢?他入了二禅的时候,这个喜、乐的境界,这个喜的境界,当然他欢喜;但是久了就厌、厌烦,就从那个禅裡面出来;出来,就到近分定。譬如说初禅的近分,我们通常说就是未到地定,就是二禅前、入二禅三昧之前也有近分定,那麽他就是从二禅的根本禅出来,到近分定去。到近分定,这什麽不同呢?近分定裡面没有喜乐。没有喜,他感觉很快乐,他也欢喜这个捨的境界。捨的境界久了,又不欢喜了,还是欢喜喜乐,又入到二禅的根本禅裡面,这个心情有这样的变化,所以叫做「想异」。二禅天的人,身相是一样的,都是那样子,都是那麽庄严;但是心裡面有这样的变化,所以叫做「身一想异」。这是第三识住。

  第四个识住:身一、想也是一,是三禅天,三禅。三禅天的人都是那麽样的光明、庄严;内心裡面的乐也是都是那样无差别,这「身一想一」。这一共是四个。初禅、二禅、三禅,加上欲界人和一分天、初禅也在内,那就是:身也是异、想也是异,这一共是四个识住。等到五、六、七这三个识住,就是无色界天的下边的三个: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这三个。加起来就是七识住。这个「识住」意思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欢喜,这个识欢喜在这裡住──我欢喜到那去,到那去以后也不想离开,所以叫做「识住」。七识住,这个色界天的第四禅不在内;无色界天的第四空定:非非想处定也不在内;三恶道也不在内,这是什麽原因呢?三恶道这个地方太苦了,识不愿意住在那裡。说是我业力所逼迫,不住也要住;但是他心裡不欢喜住,所以不立为识住,这是一种,这是三恶道不立为识住。

  色界天的第四禅天为什麽不立为识住呢?因为裡面有一个无想天,第四禅天有一个无想天,无想天裡面把识灭掉了:本来是前五识是不动的,那麽第六意识也灭掉了,所以识不住在那裡,不立为识住。无色界天的非非想定裡面有灭尽定,所以也不立为识住。所以,这是立为「七识住」,是这样意思。就是欢喜住的地方立为「识住」,不欢喜的地方不立为「识住」,所以只是有「七识住」。七识住,那麽这就是七种识。

  巳八、八种

  或立八种,谓增语触相应、有对触相应、依耽嗜、依出离、有爱味、无爱味、世间、出世间。

  这一共是八种。第一个是「增语触」。「增语触」和「有对触」,在《俱舍论》上有解释这两个名字。

  「增语触」,前五识是相对触,就是有对触,是不会说话的;第六意识才会说话。所以,第六意识和前五识对比的时候,就发觉第六意识多出来一件事,就是「增语触」,它能够会说话,它增生出来一件事,它就是有学问,这个第六意识是个读书人,它知道很多的名、很多的名句文,有很多的知识,所以它会说话,它有这样的触,所以叫做「增语触」,有「增语触」与它相应。

  这个「有对触相应」就是前五识。前五识是有前五根──依五根去触前五境,所以它们是有障碍的,前五根是物质,是有质碍法,是有对触。那麽这是两种了:增语触相应、有对触相应,这都是识,这样子就都叫做意,这可是和《摄大乘论》的一意识师有点相合了。

  「依耽嗜」,这个「耽」我们前面讲过;那个「眈」应该是目;这上是个耳。「依耽嗜」是什麽?就是欲,就是我们欲界的人,这个欲是很厉害的,这个染着心非常的重。就像人──这个食欲特别强的人,若看见饭是不能不吃的;看见糖了,是非吃不可的,这个欲就是这样子。在《阿含经》裡面,佛说一个譬喻也就是这个意思,说人的欲心重,看见了欲就是非要吃不可,「依耽嗜」。

  「依出离」,这就指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人,他们没有欲界的欲,从欲出来了,叫做「依出离」──就是这样的识,这个识是离欲了;那个识还没离欲,这有这麽样分别。这个出离也包括着无漏识在内,有漏识、无漏识在内,包括无漏识在内叫出离。

  「有爱味」,这是指有漏的识。欲界的识也好,色界、无色界人的识也好,都是有爱味的、都是有执着的;不过所爱的虽然不同,终究还是爱。「无爱味」,这是无漏的,无漏的识是圣人了,他没有这种染污心了。

  「世间、出世间」,这是这两种。这个世间识,就是所有的有分别的都叫做世间识。「出世间」是无分别的,超出世间了。若这样讲,这个「无爱味」是无漏的识,但是无漏的识也可以分两种:一个是有分别,一个是无分别。圣人的、阿罗汉的心,他若不入定,出定的时候,他也知道这是色、声、香、味、触、法,他也有这个分别;但是心清淨。这个出世间的、他的心不受一切法的时候,就是超越世间一切分别境界,那就是出世间的识了,入于第一义谛了。那麽这总加起来,这叫做八种,立出八种识。不过这个范围是广了,把出世间的识加在裡边了。

  巳九、九种

  或立九种:谓依九有情居。

  「或立九种」,这或者是安立九种识,九种意:「谓依九有情居」。「九有情居」,前边那个七识住,那就是七有情居。这个九识住,再加上两个。加上两个,就是加上色界的第四禅、无色界天的第四:非想非非想定,加上这两个,就是九有情居。就还是没把三恶道放在内,就是三恶道不是个可以安居的地方,所以不放在内。这是九个,九有情居。

  巳十、十种无

  或立十种者,无。

  没有十种义,这个是无。

  巳十一、十一种

  或立十一种,如前说。

  「或立十一种」,或立十一种意。十一种意,如前面说的,像前面讲的,讲过有十一种意。你们看见前面那一个地方讲十一种意了?所以我查了,看了一看,读了一读,就是十一个善心所,算是十一,就是这样说吧!十一个善心所。这十一个善心所──五十一个心所;这裡说五十三个心所,都应该背下来,那十一个善心所更应该背下来。

  巳十二、十二种(分二科) 午一、标

  或立十二种,即十二心。

  「或立十二种」,十二种。「即十二心」,十二种心。十二种心,那十二种呢?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世间(分二科) 申一、欲界心

  谓欲界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

  「谓欲界」的「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欲界的众生有这麽四种心。

  申二、色无色界心

  色界有三心,除不善。无色界亦尔。

  色界天的呢?有三种心。谓「除不善」,这个四种心裡面,把那不善没有;色界天的人都是好心,没有不善心。「无色界天亦尔」,也是。那麽就是色界、无色界六,加上欲界的四,就是十个。

  未二、出世间

  出世间心有二种:谓学、及无学。

  另外再加上两个,就是「出世间心有二种:谓学及无学」。「学」,就是由初果开始算,初果、二果、三果都是有学,都是学;第四果算是「无学」。他们,当然第四果在阿罗汉──小乘佛法说,心是清淨的,前三果还多少有的时候有乌云出来,三果也好得多了。那麽加起来就是十二种心,就是十二种意。

  卯二、外六处(分六科) 辰一、色(分十科) 巳一、一种

  或立一种色:谓由眼所行义故。

  前边是「内六处」;这底下说「外六处」。说外六处,这个根、境差别中,这就是境──外六境,六种,分六科。第一科是「色」,这个色也有增数的不同。

  「或立一种色」,什麽呢?「谓由眼所行义故」,就是眼根、眼识它能在这上面活动。所以,「所行」──这个「行」字也很有意思,眼所行的境界,耳就不可以行,耳根、耳识不可以在色的境界上活动,所以这个「行」这裡面也有事情的。这是一种色。

  巳二、二种

  或立二种:谓内色、外色。

  「或立二种,谓内色、外色」,内裡边的眼耳……,内身。「外」,就是外境,也都是色。

  巳三、三种

  或立三种:谓显色、形色、表色。

  这我们前面也讲过了,什麽叫做「显色、形色、表色」。

  巳四、四种

  或立四种:谓有依光明色、无依光明色、正不正光明色、积集住色。

  这个「有依光明色」是指什麽色说的呢?就是这个光明它有所依。譬如说灯本身是光明的,那一部分光明就可以称之为「有依色」。其他的地方也是光明,就叫做「无依色」,或者这麽说也可以。其实,这当然根本上说,其他的空间的光明也是有依,没有依从那儿来呢?这光明;不过可以这样分别:「有依光明色、无依光明色」。或者说「有依光明色」,它没有离开它的那个本体,发光那个体没有分离;「无依光明」就是分开了,它佔有的位子离开了那个本体了,那麽就可以说「无依光明色」。

  「正不正光明色」,就是日月盈亏的时候。太阳、月亮有的时候有盈满,有的时候有亏的时候,就叫做「正不正光明色」。

  「积集住色」,就是一切山河大地所有的色都是和合色,这是四种色。

  巳五、五种

  或立五种:谓由五趣差别故。

  这五趣的色,各式各样不同。

  巳六、六种

  或立六种:谓建立所摄色、覆藏所摄色、境界所摄色、有情数色、非有情数色、有见有对色。

  这个「建立所摄色」,我们前面也已经讲过了。譬如说这个世界、这个虚空裡面,先是有风轮、然后有水轮、有地轮,那麽这就是「建立」,彼此建立,有情才可以在上面居住的,这是「建立所摄色」。从前面文上看,色界天,一切的空居天不在内,他们不用这些做依止,他们不是这样;只是我们地面上居住的人是要依靠这个的,这叫「建立所摄色」。

  「覆藏所摄色」,就是我们居住的这个房屋,我们可以覆藏,在裡面覆藏。「境界所摄色」,这个境界是对识说的,识以它为所缘境,那麽叫做境界所摄色。「有情数色」,里面──地、水、火、风的组织裡面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样范围的色。「非有情数色」。「有见有对色」,这就是眼所见的色,叫做有见有对色;其馀的五根就不是了。这是建立六种色。

  巳七、七种

  或立七种:谓由七种摄受事差别故。

  由七种摄受事的差别,也就可以名之为七种色了。这个「七种摄受事」在《披寻记》第二卷七十二页第三行那已经说过了,你看一看就好了。

  巳八、八种

  或立八种:谓依八世杂说。一、地分杂色。二、山杂色、三、园林池沼等杂色。四、宫室杂色。五、业处杂色。六、彩画杂色。七、锻业杂色。八、资具杂色。

  「或立八种」,或者立八种色,「谓依八世杂说」。这个八种色是什麽呢?这八种色是依据八种世间所说的色,加起来成八,叫做八种色。那麽,这个话的意思似乎是佛教本身不常这麽说的。

  一是「地分杂色」,这个大地它的很多很多的不同的颜色,杂色。二是「山杂色」,高山上的杂色。三是「园林池沼等杂色」,这又是不同。第四是「宫室杂色」,这建筑,「宫室杂色」。五、「业处杂色」,这「业处杂色」怎麽讲?我想了老半天,我心裡面有个分别,就是建筑宫室的时候,各式各样的形象、颜色,这叫做「业处杂色」,我这麽讲;你们看可不可以这麽讲?

  六是「彩画杂色」,艺术家他能够彩画出来种种的图样,彩画。七是「锻业杂色」,这个「锻业杂色」,就是炼金,炼金业这一方面的事情,把金属的东西放在火裡面烧炼、打,造成各种器物,这叫锻业的杂色,也是各式各样的杂色。八、「资具杂色」,人生存所需各式各样的资具也有不同的颜色。

  巳九、九种

  或立九种:谓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麤、若细、若劣、若妙、若远、若近。

  「或立九种」,九种颜色。「谓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麤、若细、若劣、若妙、若远、若近」九种,这是《阿含经》常有这个话。若过去的色、若未来的色、若现在的色。「若麤、若细」就是大小,麤大的,细小的。「若劣、若妙」,这个色裡面有劣下的,有特别殊胜微妙的,或者是远的,或者是近的。但是《阿含经》上还有个内、外,这裡就不说了。若说内、外就是十一个了;所以,把那个不说就是九个。可是内、外也可以包括在这个「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麤、若细、若劣、若妙、若远、若近」,也可以包括在裡面,所以也可以说没有略去。

  巳十、十种

  或立十种:谓十种资具。

  「十种资具」也是──我们看那《披寻记》第二卷七十二页上也说了。那麽这个色的类别有这麽多,这是「外六处」,「外六处」裡面的这个色处说完了。现在是第二:「声」,声音。声音也是分十科,第一科是一种。

  辰二、声(分十科) 巳一、一种

  或立一种声:谓由耳所行义故。

  我们的耳根、耳识能在那上面活动,那个就叫做「声」,就是安立为声,假名字为声。

  巳二、二种

  或立二种:谓了义声、不了义声。

  这个声音能了义,那个声音不了义,就是一个直声。这样说,人能发出来的声音是能够了义,其他的就不一定了义;或者他是也能了义,但是我们不懂,那也可以说是不了义。或者是佛法的声音是了义,其他的声音是不了义。

  巳三、三种。

  或立三种:谓因受大种声、因不受大种声、因俱大种声。

  这个「因受大种声」,就是以能觉受的大种为因发出来的声音,是「因受大种声」;「因不受大种」发出来的声音。那麽这样说就是:有情发出来的声音就是「因受大种声」;非情,就是「因不受大种声」了。「因俱大种声」,就是包括这两种大种发出来的声音,就是人做音乐、或者人拍桌子发出声音,这也是「因俱大种声」。

  巳四、四种

  或立四种:谓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

  「或立四种」,或者立四种声。「谓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这声音也这样分类。那麽声音也会有善、有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的不同。如果若再加以解释的话,就是声音在有情物发出来的声音,都是由你的心发出来的声音,你心有善、有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所以发出声音也是有这样的类别了,也可以这样解释。

  巳五、五种

  或立五种:谓由五趣差别故。

  所以叫做五种声。

  巳六、六种

  或立六种:一、受持读诵声。二、请问声。三、说法声。四、论议决择声。五、展转言教若犯、若出声。六、喧杂声。

  「或立六种」声音。一是「受持读诵」的声音。这个读诵倒是容易明白,「受持」怎麽讲呢?「受持」看这个《辨中边论》上的意思,是温习的意思,你常常读、常常诵,但是不断的温习,就叫做「受持」,有这个味道。

  二、「请问声」:我不明白,请问你,请问的声音。三、说法声。四是论议决择的声音,这就是不同了。五是「展转言教若犯、若出声」,「转展言教」:你教导我,我教导他。「若犯、若出声」:这个「犯」,就是犯戒了,违犯了佛制的戒。「出声」就是忏悔。我犯了戒,我忏悔,那麽就还淨,又恢复了清淨,从这个染污裡面出来了,就恢复清淨了,所以叫「出」。这等于就是忏悔的声音、教导的声音,阿闍黎、或者和尚、或者阿闍梨教导我们忏罪的声音,或者我们诚恳的忏罪的声音。六、喧杂的声音,这个人在吵。

  巳七、七种

  或立七种:谓男声、女声,下声、中声、上声,鸟兽等声,风林丛声。

  「或立七种:谓男声、女声」,这是发声音的人不同。「下声、中声、上声」,这声音也是有下、中、上的不同。鸟兽的声音。是「风林丛声」,风一吹起来、飘动起来,这个树林子裡边就发出声音来。这个「丛」就是很多的树、很多的草,在一起声,叫丛声。

  巳八、八种(分二科) 午一、约四言说辨(分二科) 未一、标列

  或立八种:谓四圣言声、四非圣言声。

  这是「标」,这底下解「释」。

  未二、随释(分二科) 申一、四非圣言

  四非圣言者:一、不见言见,见言不见,非圣言。二、不闻言闻,闻言不闻,非圣言。三、不觉言觉,觉言不觉,非圣言。四、不知言知,知言不知,非圣言。

  「四非圣言者:谓不见言见」,不是圣人的话,有四个。一是「不见言见」,我没有看见,问:「你看见没看见?」「我看见了。」这是说谎话,你不见言见。「见言不见,非圣言」,这圣人不是这样子。第二种:「不闻言闻,闻言不闻,非圣言」。第三种:「不觉言觉,觉言不觉」也不是圣言;这就是包括鼻、舌、身这三种叫做「觉」。第「四、不知言知,知言不知,非圣言」,这是属于第六识。总而言之,说谎话这不是圣言。

  申二、四圣言

  四圣言者:一、见言见,不见言不见,圣言。二、闻言闻,不闻言不闻,圣言。三、觉言觉,不觉言不觉,圣言。四、知言知,不知言不知,圣言。

  「四圣言」。前面是非圣言,这是「四圣言」。第一个是见言见,不见就说不见,圣言。第二、「闻言闻,不闻言不闻,圣言」。三是「觉言觉,不觉言不觉,圣言」。第四、「知言知,不知言不知」,这是「圣言」。

  我看《阿含经》、看这个《杂阿含经》上也很明显的说,有这些阿罗汉,阿罗汉是圣人。说别的比丘、或者别的阿罗汉,大家见面谈话的时候说:「大德!我有问题请问你」。那个阿罗汉说:「知者当答」,我若知道,我就会回答你。你看,这圣人是这样说话!「知者当答」,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好像佛灭度后,在《杂阿含经》上看见,佛灭度以后,是有个优婆夷、有个佛教徒,他到寺庙裡面就是请问一位阿罗汉一个问题,这阿罗汉不能回答,说是「知者当答」,结果一问他,他不能回答。这个优婆塞说:「还是佛去世了,所以这个问题没有办法解答了。哎呀!要发无上菩提心成佛才好。」有这麽一段文。那麽这可见:三乘圣道,佛才是圆满;阿罗汉是不能名之为佛的,不能称之为佛。这是四种圣言。

  『言无虚妄,名为如来』,佛有十种名号,第一个是「如来」。这个「如来」什麽意思呢?就是我们现在学的《瑜伽师地论》的下文,就是:言无虚妄,他说话不虚妄,都是真实的,这就叫做佛。哎呀,真是这话说得太妙了。言无虚妄!所以,圣言就是:真实不虚就是圣言,这样意思。所以圣人的话是可信的;凡夫就不一定可信。

  午二、约四语业辨

  又有八种:谓四善语业道、四不善语业道。

  「又有八种」。前边是约四种言说来辨,这是第一种。这底下第二科「约四语业辨」。

  「又有八种」,前面说了八种了,这「又有八种」。「谓四善语业道、四不善语业道」,这加起来也是八种。这个「四善语业道」是什麽呢?就是:不妄言──就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这是「四善语业道」。「不善语业道」,就是把那个「不」字不要了,是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了,加起来是八种语言。

  这个「业道」这两个字还是有意思的,在《俱舍论》上也说得很清楚。「道」,是道路;这个「业」就是思心所。这个思在这个道路上走──思所游,思心所所旅游的地方,叫做「道」。思心所在那上游呢?就在身、口、意上游,身、口、意上,所以叫做「业道」,业所游道。我们就说到这裡好了。

  巳九、九种

  或立九种:谓过去、未来、现在,乃至若远、若近。

  「或立九种」,或者立九种声音。九种声音:「谓过去、未来、现在,乃至若远、若近」,就和前边那儿说的一样了。叫做「若麤、若细、若远、若近、若劣、若妙」,加起来一共是九个了。

  巳十、十种(分三科) 午一、标

  或立十种:谓五乐所摄声。

  「或立十种」,有十种不同。第十种分成三科,第一科是「标」,就是「谓五乐所摄声」,五种音乐所摄声,五种乐所摄声。

  午二、徵

  此复云何?

  怎麽叫做「五乐所摄声」呢?

  午三、列

  一、舞俱行声。二、歌俱行声。三、絃管俱行声。四、女俱行声。五、男俱行声。六、螺俱行声。七、腰等鼓俱行声。八、冈等鼓俱行声。九、都昙等鼓俱行声。十、俳叫声。

  一是「舞俱行声」,就是人在跳舞、跳动,跳动的同时有声音,同时的活动的声音叫「舞俱声」,这是一种。第二是「歌俱行声」,这个声音裡面,这个声音是通于一切的;但是,现在这个声音裡面有歌,所以,这个歌和声音同时的、同时的在行动,所以叫「歌俱行声」。第三、「絃管俱行声」,「歌俱行声」是人在唱歌,可以这麽解释。这个「絃管」,就是音乐器了,音乐器也是「俱行声」。四是「女俱行声」。五是「男俱行声」,这样子。六是「螺俱行声」,「螺」,也是可以当做乐器,若经过吹就能发出声音来。七是「腰等鼓俱行声」,这个「腰鼓」,这是说鼓的形相,像腰似的,这是说是一种小的腰鼓,这麽说。八是「冈等鼓俱行声」,有「冈鼓」,「冈鼓」的解释,说是这个军队裡面骑着马,在裡边上骑着马跑打的一种鼓;这和前面腰鼓又不同。九是「都昙等鼓俱行声」,这是细小的腰鼓,更细小的腰鼓。十是「俳叫声」,「俳」,就是演戏剧的人,他们的叫的声音。

  那麽这是「五乐所摄声」。十种,是两种五乐所摄声,二五一十,就是十种声。

  辰三、香(分十科) 巳一、一种

  或立一种香:谓由鼻所行义故。

  「或立一种香」,这是第三科,是「香」,也分十科。第一是「一种」:「谓由鼻所行义」,就叫做名之为香。

  巳二、二种

  或立二种:谓内、及外。

  「或立二种:谓内及外」:或者内香、或者外香。或者人体所发的香叫做内香,外物发的香就叫做外。

  巳三、三种

  或立三种:谓可意、不可意、及处中香。

  「或立三种:谓可意」,或者「不可意、及处中」的「香」。

  巳四、四种

  或立四种:谓四大香。一、沉香。二、窣堵鲁迦香。三、龙脑香。四、麝香。

  「或立四种:谓四大香」,四种大香。一是「沉香」。二、「窣堵鲁迦香」,这是一种香。三、「龙脑香」。第四是「麝香」,这是四大香。

  巳五、五种

  或立五种:谓根香、茎香、叶香、华香、果香。

  或立五种香,谓根香。茎(ㄍㄥˇ)香,也唸ㄐㄧㄥˋ(注:查读音为ㄐㄧㄥ;若读作ㄧㄥ,则为草名),茎香。叶香、华香、果香。

  巳六、六种

  或立六种:谓食香、饮香、衣香、庄严具香、乘香、宫室香。

  「或立六种:谓食香、饮香」;衣的香;庄严具的香;乘香,这个车;宫室香,这样子。

  巳七、七种

  或立七种:谓皮香、叶香、素泣谜罗香、栴檀香、三辛香、熏香、末香。

  「或立七种:谓皮香、叶香、素泣谜罗香、栴檀香、三辛香、熏香、末香」。这个「末」就是变成了末,碎末的末香。

  巳八、八种

  或立八种:谓俱生香、非俱生香、恒续香、非恒续香、杂香、纯香、勐香、非勐香。

  「或立八种;谓俱生香」,就是生来的,那个物一有的时候就有这种香。二、「非俱生香」,是后来才有的香。三是「恒续香」,这个香是相续不断的。「非恒续香」,它有的时候间断的。「杂香」,就是各式各样的东西合在一起发出来的香。「纯香」,就不是杂香了。「勐香」,这个香味很勐烈的。「非勐香」。

  巳九、九种

  或立九种:谓过去、未来、现在等,如前说。

  「或立九种:谓过去、未来、现在等」,和前面说的是一样:「若过去、若现在、若未来、若麤、若细、若劣、若妙、若远、若近」这九种,九种香,如前面说的。

  巳十、十种

  或立十种:谓女香、男香、一指香、二指香、唾香、洟香、脂髓脓血香、肉香、杂糅香、淤泥香。

  「或立十种:谓女香、男香、一指香、二指香」。这个「指香」,就是形容这个香的形相,如指。还有「唾香」,「唾」还是香。我看香有恶香、也有妙香是这样子了。「涕香」,这个鼻涕也是香。「脂髓脓血」的香味。还是「肉香」。还有「杂糅香」。还有这「淤泥香」。就是这麽多的香,各式各样的香。

  辰四、味(分二科) 巳一、一种

  或立一种味:谓由舌所行义故。

  第四科是「味」,也分十科。或者一种味,「谓由舌所行义故」。

  巳二、二种

  或立二种:谓内、及外。

  也是分有内的味、有外的味。

  巳三、三种

  或立三种:谓可意等,如前说。

  「或立三种:谓可意等」:可意、不可意、处中。「如前说」。

  巳四、四种

  或立四种:谓大麦味,斋稻味、小麦味、馀下穀味。

  「或立四种:谓大麦味」;或者「斋稻味」;小麦的味;馀下穀的味,其他的下穀味,或者是它的程度不如这个麦、稻的味,是下穀味。

  巳五、五种

  或立五种:谓酒饮味、非酒饮味、蔬菜味、林果味、所食味。

  「或立五种:谓酒饮」的「味」,饮这个酒的味;或者「非酒饮」的「味」;或者「蔬菜」的「味」;或者「林果味」;还有「所食味」。

  巳六、六种

  或立六种:谓甘、苦等。

  就是酸、甜、苦、辣、咸、澹,这是六味吧。

  巳七、七种

  或立七种:谓酥味、油味、蜜味、甘蔗变味、乳酪味、盐味、肉味。

  「或立七种:谓酥味、油味、蜜味」;「甘蔗变」的「味」;还有「乳酪味」;「盐味、肉味」,这是七种。

  巳八、八种

  或立八种,如香说。

  像前面那香所说的。

  巳九、九种

  或立九种,亦如香说。

  巳十、十种(分二科) 午一、总标列

  或立十种:谓可嚼味、可噉味、可尝味、可饮味、可吮味、可爆乾味、充足味、休愈味、盪涤味、常习味。

  「或立十种:谓可嚼」的「味」;「可噉味」。这个嚼和噉,可能是嚼是细嚼;噉,就嚼得很少就吞下去了。或「可尝」的「味」,尝一尝;「可饮」的「味」;「可吮味」,这个是用口来吸,叫「吮」;「可爆乾」的「味」;是「充足」的「味」;是「休愈味、盪涤味、常习味」。

  午二、随难释

  后五谓诸药味。

  「后五谓诸药味」,治病的药味。这个「充足味」,那麽你体虚了,它能补充补充你。「休愈味」就是这个病好了。「盪涤」,要把它清出去。「常习味」,常常、常常的这样子习,也可以是什麽。「后五」是「谓诸药味」。

  辰五、触(分十科) 巳一、一种

  或立一种触:谓由身所行义故。

  这是第五科,这「触」有十种。第一是「一种」。「谓由身所行义故」,叫做「触」。

  巳二、二种

  或立二种,如香说。

  「或立二种」,如「香」所说的,是内、外。

  巳三、三种

  或立三种:谓可意等。

  巳四、四种

  或立四种:谓摩触、搦触、打触、揉触。

  「或立四种:谓摩触」,一般的手的摩触。「搦触」,搦触是握,用手去握住他,叫搦触。三是「打触」。这个是「揉触」,按摩。这个「揉触」和「摩触」有相似,但是「摩」可能是一般的摩;这个「揉触」,似乎是有知识、或者能治病按摩的这种触,叫做「揉触」。这是四种。

  巳五、五种(分二科) 午一、第一义

  或立五种:谓五趣差别。

  「或立五种」,谓五趣的差别,这一类的触。

  午二、第二义

  又有五种:谓蚊、刖、蚤、蝨、蛇、蝎等触。

  「又有五种:谓蚊、虻」,咬你的时候的触,这是一种。还有「蚤」;还有「蝨」,这个「蚤、蝨」这个「蝨」,常常洗澡的人没有这种事。这个蛇、蝎来咬你的这个触,这是很厉害。

  巳六、六种

  或立六种:谓苦、乐、不苦不乐、俱生、所治摄、能治摄。

  「或立六种:谓苦」触;「乐」触;「不苦不乐」触;还有「俱生」触。这个俱生触,或者是我们自己,尤其是静坐的时候,先检查自己,你也会感觉到身体裡面也有触、也有感觉,这个触当然是与生俱来的,那麽叫「俱生触」。或者「所治摄、能治摄」的触。「所治摄」,或者是有病,有病那是所治;能治,就是吃药了,这是这种触。或者是所治是身体有垢;能治,要用水来洗一洗,要常沐浴;或者这麽讲。

  巳七、七种(分二科) 午一、总标列

  或立七种:谓坚鞭触、流湿触、煖触、动触、跳堕触、摩按触、身变异触。

  「或立七种」,七种触。「谓坚硬」的触;或「流湿」的触。流,也是水。「煖」的触;「动」也是触;「跳堕触」,你跳是高起来,高不能够永久的高,一定要落下来,叫「跳堕触」。「摩按触」,前面这个摩,「摩按触」。「身」的「变异触」,身体有变化也有触,也有感触。

  午二、随难释

  谓湿、滑等。

  这裡解释那个「流湿触」,是湿。「摩按触」,那可能就有滑了,这样意思。

  巳八、八种

  或立八种:谓手触触、块触触、杖触触、刀触触、冷触触、煖触触、飢触触、渴触触。

  「或立八种」。「谓手」,用手「触触」,这是有能触、所触,故名为两种触,「手触触」。或者是不但是用手而是用「块」、其他的东西来「触触」。或者是用「杖触触」;或是用「刀触触」;或者「冷触触、煖触触、飢触触、渴触触」。飢、渴也是一种触。

  巳九、九种

  或立九种,如香说。

  「或立九种」,或立九种触。「如香说」,像前面香所说的。

  巳十、十种

  或立十种:谓食触、饮触、乘触、衣触、庄严具触、床座触、机橙台枕及方座触、女触、男触、彼二相事受用触。

  「或立十种触:谓食触、饮触、乘触、衣触、庄严具触、床座触」。「机橙」触:「机」是小的凳子吧。「台」,「台」的「触」。或者「枕」的「触」;或者「方座触」;或者「女触、男触、彼二相事受用触」,有这麽多触。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2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5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6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6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