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修次中篇(合集) 三、中观正见 宗大师的正理海(中观根本慧论释)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修次中篇(合集) 三、中观正见 宗大师的正理海(中观根本慧论释)

 

  接著我们讲解宗大师对中论所作的解释……正理海二不大师从杜拿到卫藏之後,跟随了许多精通佛法的专家、上师们学习,观察诸法的究竟性质;也就是针对空性下手,努力认真的研究,因此在空性这一方面,有了相当殊胜的见解。慢慢地上大师可以亘接见到文殊师利菩萨,与文殊师利菩萨直接沟通。那时文殊师利菩萨简单的介绍一些空性的道理,并对宗大师说:“我现在所介绍的,好比种子一样,你好好地保留起来,假使你要悟空,最好要学习龙树菩萨、提婆菩萨等著作的中观道理。中观的这些论典,要经由学习,才有办法认识。不仅如此,还要净罪集资,才能了解空性的道理。”

  於是宗大师与八大弟子一起去闭关了。在闭关的时候上大师只吃糟粕粉,他的一位弟子每天只吃一粒稻米而已,生活确实是相当的苦,经过了许多艰难的苦行之後。有一天上大师在梦中见到龙树眷属五尊,就是龙树菩萨、提婆菩萨、月称菩萨、清辨论师以及佛护论师。之後,有一位自称是佛护菩萨的印度比丘,拿了佛护论师曾经写过有关中观的叫“菩大巴利达(佛护名字)”的一本论典,放在宗大师的头上工大师的梦境是非常清晰。隔天早上起来,他翻阅佛护论典的时候,看到里面所写的一句:“外境於名言有,自性於胜义空”。当他看到这句偈颂的时候,就认识何谓空性,证悟了空性,体会到空性。何谓体会空性呢?那时候他不只完全遮挡有的这部分,而且对於缘起产生不动摇的信心,於是他才了解证悟空性。为什麽我要这样讲呢?因为空和缘起是一体的两面,当完全证空遮挡有的当下,虽然可以对治有的执著,但是这并不完全代表了解空性的道理,在证空时,内心对缘起有不动摇的信心,没有任何疑惑,才算真正的证空。空和缘起是一体两面的,是不可分离的。所以宗大师对缘起产生更强烈的信心,当他了解了这个道理,非常感动,因而他对佛陀产生了更强烈而不共的信心。由这个因缘,他写了“缘起赞”。接著宗大师写了广论後面的奢摩他、昆婆舍那部分,又写“辨了义不了义善说藏”,然後又写“正理海”,“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但是我不敢确定是“善显密意疏”先写,还是另一部“略论”昆婆舍那先写。

  总之,“正理海”、“入中论善显密意疏”、“辨了义不了义善说藏”、广略二论毗婆舍那,这五部论是宗大师证悟空性之後所写的,最主要是以空性为主二 五部论都是显、密共同的中观正见。为什麽我要强调是显、密共同的中观正见?因为密续里对於空性的道理,有不共的修行方式。通常我们讲﹁见﹂,或者﹁缘﹂;以见来讲,有两个意思,一个所见一个能见;以缘来讲,一个所缘一个能缘。我们讲到缘这个境的时候,所缘就是境,能缘就是识,识在绿这个境,所缘就是境本身。所以显、密共同来讲,最主要是境上的道理,境上的究竟性质;因此所缘、能缘之中能以空性的道理作为解释。但是以密来讲,最主要是讲能缘的识,以能缘部分作为空性的解释及修持,所以安立大手印以及大圆满。以宗大师空乐不二的智慧的中观正见,最主要也是以能缘以及能见的方式,作为修持中观正见的一个方便。

  因此,西藏的许多上师曾经讲过显、密的中观正见有冲突,是不相同的,但是我认为以所缘境,即刚才我所讲的所缘来看,中观正见是相同的,以能缘境能见的角度来看,它是不相同的,应该这样的解释。因此在修学大手印、大圆满以及空乐双修的时候,最主要都是以止观作为修持的。在无上瑜伽的时候,不管是萨迦、噶举、或是宁玛巴、格鲁巴,都是由止观修学昆婆舍那,这里面讲得非常清楚。大手印、大圆满、深明不二智慧以及空乐不二智慧,这四者本身所修持的境都是相同的,但是有些内部的殊胜有点不同。在西藏各派的许多上师,他们曾经解释空性的道理,但是宗大师不共的特徵是,透过认识空性,对缘起产生更强的信心,也经由缘起,对空性产生不动摇的信心。性空缘起,以及缘起性空,并非由宗大师开始讲的法门,以前许多菩萨们已经讲过,就好比龙树菩萨、提婆菩萨、佛护菩萨等等。“缘起赞”本身已经讲到缘起以及空的道理,由此我们可以了解,虽然龙树菩萨等讲到缘起性空以及性空缘起,但是宗大师经过研究,更详细的解释缘起和性空的道理。这是宗大师不共的殊胜。

  现在我们解释正理海的礼赞文,首先礼赞本师释迦牟尼佛,礼赞的方式也是和中论里面一样。因为释迦牟尼佛很自在的、不需要依靠其他人就可以说出这麽深奥的道理,所以我礼赞释迦牟尼佛。接下就礼赞文殊师利菩萨,因为文殊师利菩萨奥足深奥的智慧,辨别了一切世俗和胜义的道理,因此礼赞文殊师利菩萨。次又礼赞龙树菩萨,因为龙树菩萨以广大的理由安立空性的道理,所以礼赞龙树菩萨,以及提婆菩萨、马呜菩萨卡之後又特别礼赞佛护菩萨以及月称菩萨,因为佛护菩萨以及月称菩萨,他们更详细的解释空性的道理。最後礼赞所有印度的、西藏的先辈大师们,愿在轮未尽之前,希求永久的救拔我们。

  宗大师是因为有许多认识的法友,恳切的要求宗大师写部有关中论的解释,於是宗大师写了这部“正理海”。他说:“这部论不是为了三种人而写。第一、对於认为诸法无自性,就只在诸法无自性名字上观修的这种人,我不讲这部论﹂。有些人认为修空就是一切都空空的,什麽都没有,就完全在﹁诸法无自性﹂这名相上打转三种人,我不对他讲这部论。“第二种就是看了很多有关空性的论典,觉得已经足够了二种人我也不对他讲。第三种是虽然看了很多中论的经典,也仔细研究了,但不应用三种人我也不对他讲”。所以他破除这三种见解肤浅的人,而隐喻我们不该这样作。不是在名相上打转,要多看多学,还要能思惟应用。之後又讲到过去的自在瑜伽师,现在的瑜伽师以及末来的瑜伽师,他们能得到自在瑜伽的果位,都必须研究般若经最深奥空性的道理而得成就的。所以空性这条道路,很深广的道路,不只是过去的瑜伽师已经走过的,现在的瑜伽师正在走,未来的瑜伽师也同样是要走这条路,是属於千百甚至无数的瑜伽师要走的一条道路二条道路,也就是空性的道理。我今天讲解空性的道理,希望能破除一切对於空性误解的黑暗,以及不了解空性道理的黑暗、愚痴二大师要去除的黑暗、愚痴分两种:第一就是不了解空性,第二就是会错意,颠倒了空性的道理,希望由这部论能破除这一切黑暗、愚痴。於是请你们好好的听闻中观。他最後讲了这句话。

  我们要了解何谓中观?我用另一方式作解释,可能比较容易了解。不了解苦集灭道四谛,就是不认识佛法。如果我们认为佛就是佛像,而跟随佛像,就不是真正的佛教徒,不认识佛法。何谓真正的认识佛法呢?必须经由四谛的道理,认识了四谛,才能认识佛法。所谓认识四谛,不是会念苦集灭道这四个字,或能说出四谛的定义就可以了,而是自己要好好思惟和实际上是否符合,实际上是否具的有苦、集、灭、道?这样仔细的研究,才有办法认识四谛。苦和集,可以用日常生活去体会,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有苦和集的存在。但是困难的就是在灭谛和道谛了,所谓灭谛,是灭功德。灭功德是在意识上存在的,灭功德本身是灭除烦恼而得到的功德,必须由对治力,减除烦恼才能产生的。所以要了解灭谛。第一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意识上的暂时的污垢,是否有可能完全的断除?第二个问题:对治力是空证智慧。空证智慧是如何对治烦恼?这是先要认识的。虽然佛教的四部,都解释灭谛的宗义,但是真正要能对灭谛产生不动摇的胜解信,必须要认识中观所讲空性的道理;我所谓的认识,并不是完全的证悟,至少了解中观所讲的空性的道理,才能了解减谛是存在的,胜解信才能生起。那末,必须由实际上的情况,和经典上所说的互相对照,这样认夏思惟,才能具正对於解脱产生胜解信。

  刚才有位上师,带了一团人见我,有人问:“我们要用什麽方便法门,才能够成就究竟的佛果位?”我回答:“大悲心!”他好像怀疑大悲心就可以了吗?但是大悲心不是那麽容易可以生起的。我说:“因为大悲心本身是不忍他人得到痛苦的心,首先要了解他人的痛苦是什麽?不认识痛苦,大悲心是不可能生起的;了解痛苦是可以离开的三样才能生起悲心。要了解痛苦是可以离开的,必须要有很多的层次。了解四谛的道理,了解灭谛,才有办法生起大悲心。我现在要强调一点,要生起大悲心,至少要认识空性,我不是说完全证悟空性,要认识、了解空性的道理。它是符合实际的,这样对佛法才有真正的胜解信。佛陀讲过许多法,有些是我们很容易了解的,称为现前分,有些我们无法直接了解、无法体会的,称为隐蔽分。“佛陀所说的隐蔽分,我们怎麽可能相信呢?”有人问说。於是那位上师回答:“经由空性的道理,就可以破除这些疑惑”。

  认识空性是非常重要的,所谓认识空性,并非释迦牟尼佛讲了,我们去学就好了,这样是不可能认识空性的;认识空性,要好好地思惟和实际是否符合。经典所介绍的,经过仔细的研究,才有办法认识空性。但是我们至少要有一个比照的对象,所以要透过导师释迦牟尼佛所指导的经典,才有办法认识。但是,导师释迦牟尼佛所讲解的经典有很多种,有了义的、有不了义的,那该怎麽办呢?这里我想向你们介绍何谓了义、不了义?以佛教四部来说,下部认为佛陀讲的经一定是了义经,没有不了义的,尤其是昆婆沙宗,唯识认为了义经就是可以依照语言辞义安立的,辞义和实际上符合,就是了义经,辞义和实际上不符合,就是不了义经。好比说,要杀父亲,要杀母亲(十二缘起有支的爱及取,爱取必须断除之意)。辞义和实际上不符合,是不了义经,这是唯识的说法。中观认为了义是空性,不了义是世俗,讲解空性的经典就是了义经,讲解世俗的经典就是不了义经。所以我们要用智慧分辨,这部经的内容是讲空性或是讲世俗,由於这样的认识,才能了解佛陀所讲的,是了义还是不了义,才有办法跟实际上符合对照。何谓是空性,由经典才可以了解空性。  至於如何辨别了义和不了义,并非依经文说这部经是了义的,那部经是不了义的。如解深密经,我就不再作解释了。最重要是依靠智慧辨别,如果要依靠经典,这部经典说这是了义经,另外一部经典说这是不了义经,那时还得再透过经典来认识何谓了义、不了义,这样要把所有的经典都翻过才能知道,最後,能不能得到答案仍是一个问题。所以要用智慧认识这是了义还是不了义的。那末,我们要如何认识呢?就必须透过一位专家的指导,才有办法认识何谓了义和不了义上位专家就是龙树菩萨,他所写的中观理聚六论,就是我们辨别了义和不了义的最好方便。在中观理聚六论解释空性的道理,法的究竟性质;所讲的法的究竟性质(空性)的经是了义经。以唯识来说三法性及二取空的道理,依他起非遍计执的空性上是最究竟的空性,在解深密经里讲得很清楚。虽然中观也讲三法性,但是我不是讲中观的涵义,是讲唯识所谓的依他起、圆成实。唯识依他起非是遍计执的空性,他们称为二取空,是最究竟的空性,在解深密经里提到。但是以中观理聚六论所作的解释对照,是不究竟的。因为唯识所谓的二取空,并非是诸法最究竟的性质,由中观理聚六论的道理可以破除的。如唯识的二取空作为最主要的内容的经典,我们称为不了义经。龙树菩萨是佛陀授记的,我们如何了解龙树菩萨的殊胜?最主要是他的著作上是龙树菩萨所有弟子共同认定的。最後又讲到,我们现在听闻有关空性的论典,上师讲,我们听,做这种佛法的事业,可以得到许多功德。

  接下来讲解科判。一、因由佛陀讲解缘起,所以礼赞佛陀。下分大意、别意。二、缘起法远离一切真实戏论,如何解释?三、思忆佛陀功德。大意又分:(一)著作的内容,究竟目的,及其中的连系。(二)世法具有八种戏论是其特徵,如何有这八种特徵的?(三)互相的诤论。这是正理海大致上的科判。

  现在我们讲解事物和特徵之间的关系是如何成立的,并解释缘起这两个字。唯识以下对缘起的解释,认为依缘而生起的是整个总名,略名称为缘起。所以,他们认为缘起都是经由因而生起的,缘起唯有在无常法上才能安立,在常法上是无法安立缘起的存在,就是说缘起一定是无常法,常法不是缘起三是唯识以下的理论。但是中观并不认为如此,他们认为是互相依靠的因缘而有三样才是缘起。因此缘起可以包括一切法,不管是常法或无常法都是缘起,互相观待而生起叫做缘起。好比我们说砍树的人,必须要有一个砍树的动作,才能安立是砍树的人,所以砍树的人和砍树的动作互相依靠,互相观待之後产生的。一切法是互相观待、互相依靠因缘而产生的。如作者及他所作的事,所作的业,也是要互相观待而产生的。所以缘起并不一定要依靠因而产生的果二大师在正理海里面提到:唯识认为缘起是依因而生起的果,叫做缘起。又提到一句话,依因而产生的不一定是无常法,如灭谛;因为灭谛是依靠因而产生的,要得到灭谛之前,必须经由道谛的修持,才能得到灭谛;虽然灭谛本身是常法,但是所依靠的因并非是灭谛本身的因(道谛并非常法)。所以依靠因而生起,并不一定是无常法。

  刚刚我们讲中论的礼赞文,提到生灭等八法,有一句“能说是因缘”。这里的缘起主要是无常的缘起,缘起可以分为常法及无常法,但是在中论礼赞文的“能说是因缘”,指的是无常的缘起三是後面特别强调的。生灭等八法的事物是无常而成立了八法的戏论。在礼赞文所遮的戏论八法,虽然八法是存在的,生、灭,一、异,常、断,来、去,都是存在的。但是所遮的是什麽?能遮的是什麽?能遮就是无漏根本智,所遮就是这八法。一般谈到无漏和有漏,有很多不同的定义,但是在此主要是讲无漏的定义。没有无明烦恼及它的种子的薰习或者是它的污垢,就是无漏。在证得无漏根本智当下,没有任何世俗的相,唯有空性而已。虽然证空智慧分为比量及现量两种,证空比量的境也是空性。证空现量和证空比量有相当大的差别,证空比量在证空时,有世俗的相存在,我们称为二相。但是证空现量,就是无漏根本智,在证空的当下,没有任何世俗相,所缘境是空性本体,好比水融於水一样,无法分开。我们常以水融於水一般体会空性,就是讲这时的智慧……空性。所以在那时,没有任何生灭诸法;以证无漏根本智而言,生灭的诸法是所遮,能遮的就是无漏根本智。

  接下来又提到一点上是很困难的一部分。设有人问一个问题( 自己设问) 。空性既然在无漏根本智的认识当下存在,无漏根本智是观察胜义的意识、观察胜义的智慧;胜义识也可以说是正理,空性在正理下存在,可以被正理所堪忍的胜义,那麽这是真实有,因为胜义识能堪忍这一法,胜义识可以找到空性,所以应该是真实有,不应该是虚假的,因为是胜义识所得到的,应该是真实有的。於是下面就回答了:“我所说的真实,与你所指的真实有两种意思,假使说的是所遮的真实(自性有),我说这不是真实,假使你唯有说是胜义识所寻找的真实,我说它是真实(空性),因为胜义识可以寻找空性。就胜义识而言,空性是真实的。所以空性是胜义识所寻找的真实,并非是自性有的真实”。假使是自性有的真实,在寻找它的究竟性质,可以找到而被正理所堪忍的,这是不可能的,也并非一定成为自性的真实。因为空性本身是胜义识所寻找的,可以被正理所堪忍的。就好比我刚刚解释花朵生灭的特徵,是从花朵的究竟性质而存在,观察花朵究竟性质的胜义正理,应该能寻找到胜义,可是找不到。那时因为没有看到生灭的存在,所以寻找了花朵的空性。但是所寻找的花朵没有找到,那麽要找花朵的空性,变成要寻找的对象,花朵的空性本身,是否从它的究竟性质那方面产生呢?这样去寻找的时候却又找不到,本身是唯名而取的,本身也是毕竟空的,那就是花朵的空性的空性,我们说空空,就是指这个二化朵的空性找不到,只寻找花朵空性的空,就是空空的道理。假使花朵的空性是真实有、是自性有,那麽寻找花朵空性的胜义正理应该能堪忍花朵的空性,但是无法堪忍,因为找不到,只能找到它的自性空。

  自续以下认为生灭等戏论八法,应该是自性有的,因为诸法生、诸法减、诸法是常、诸法是断,他们这样解释来成立自性有;他们认为如果生灭并非从境那一方面产生,就变成我们想什麽,就变成什麽。好比把白色想成是黑色,白色会不会变成黑色呢?我们想凡夫是佛陀,但凡夫不会变成佛陀的。因为我们要成立果,必须要有同类的因,才能产生同类的果。这表示诸法是从它那一方面有能力产生的,并非由自己随便去想而产生的,并非是唯名而取的,并非是唯有想像而产生的。所以境上必须要有一些能力,境上产生之後,才有因缘,才有生灭。自续以下以生灭的道理来安立自性有。但是中观应成认为,假使这些生灭是自性有,那麽观察生灭的胜义识应该要寻找到这些生灭,可是找不到;假使从它那一方面产生,我们仔细观察应该要找得到,可是无法找到?所以诸法没有自性,因为寻找时找不到二里最主要是说,依观察诸法究竟的胜义识来讲,这些都不存在;但是依靠名言识,世间安立的意识当下,以名言识而言,这些是存在的,就是这点差别。在二十四品里讲得非常清楚。以小苗来说,要先生才有灭,不可能先灭而後生。当然也有些是先灭後生。在中论里面,中文应该是不生亦不灭?但是在藏文是不灭亦不生,次第颠倒过来。为什麽要先讲不灭呢?依一般人看生灭是真实的,以名言识来说、生灭是存在的,但以胜义识生灭是不存在的;假使生灭是真实有,灭不会依靠生,但灭是依靠生。所以没有真实的灭,真实的生。

  我刚刚也讲到生灭常断等八法,并非由胜义识安立的,以胜义识观察当下,这些都是寂灭的。在中论里说﹁善灭诸戏论﹂,在正理海里也讲到,以胜义识观察当下,一切的所宣、能宣,所缘、能缘,一切的法,一切的戏论,全都寂灭了。在中论的根本文里讲到两个“灭”,藏文也有两个灭,第一个灭是代表空性的意思,因为以胜义识而言,这一切是寂灭的,它本体是空的;在寂灭当下,没有任何心王心所的分别、妄想,唯有名言安立的生老病死,而生老病死也在寂灭当下而息灭后代表灭谛。所以第二个灭是代表灭谛的意思,第一个灭是空性的意思。所以,如理的了知唯有佛陀,佛陀自在的宣说,因此我要礼敬。礼赞文讲完了,现在讲二十六品。

 
 
 
前五篇文章

修次中篇(合集) 三、中观正见 生死流转之因(观十二因

修次中篇(合集) 三、中观正见 解脱之道(观法品第十八

修次中篇(合集) 三、中观正见 空性之重要(观四谛品第

修次中篇(合集) 三、中观正见 空性的安立(观因缘品第

修次中篇(合集) 三、中观正见 结赞( 观邪见品第二十

 

后五篇文章

修次中篇(合集) 三、中观正见 释中论礼赞文

修次中篇(合集) 三、中观正见 前言

修次中篇(合集) 二、修次中篇

修次中篇(合集) 一、广释菩提心论

宗喀巴大师:中论广释·因缘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