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界法师』『楞严与净土411』六根到底是生灭还是不生灭的?(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六根到底是生灭还是不生灭的?(三)净界法师癸三、会通结示 把前面六根是生灭跟不生灭的道理,常还是无常的道理做一个总结。 (子一、明迷故常即无常。子二、明悟故无常即常) 六根它又是常又是无常,那么常跟无常是怎么判断呢? 子一、明迷故常即无常假设你是迷真起妄向外攀缘,它全体变成无常。 迷真逐妄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 (六根的生灭相)我们一般的众生从无始劫来,我们六根习惯循诸色声,去追求去顺从外在的声音跟声尘,乃至于色声香味触法,念念分别心随境转,所以逐念流转,随顺我们攀缘的念头,而被外物所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从来也没有真正的开悟,而回光返照六根当中那个常住的本性。 由妄流转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因为六根当中,我们不去随顺于回光返照六根当中常住的真性,而去追逐外在生灭的六尘,而造作了生死业力,由此而生生世世在六道的杂染法中而流转不停。 所以六根当它跟六尘在一起的时候,它全体变成生灭相,这是六根的第一个状态。第二个、六根它本身又是一个不生灭的,明悟故无常即常,当六根回光返照的时候,它就从生灭的法中而变成了不生灭。 子二、明悟故无常即常 起观照若弃生灭,守于真常。 假设我们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就在六根门头当中若弃生灭,守于真常。 这个地方也是被蕅益大师点出修行的下手处。就是在六根当中,舍弃外在生灭的六尘,不要去追求六尘,你去观照你六根当中那个真实的根性,那个不生不灭的真性,守住在真实的根性,若弃生灭,守于真常。 常光现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 等到你观照久了以后,根性的功德慢慢显发,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这个时候产生什么变化呢?这种生灭的六根、六尘、六识,这种生灭的作用慢慢的脱落。 六根、六尘、六识,它本来就是一念迷情而有,它本来没有实体,所以它会消失掉。 六根、六尘、六识,剥落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缘影尽 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 想相为尘,想是第六意识的想心所,就是我们的名言分别;相是外在的六尘之相。所以当第六意识的想跟六尘的相结合一起以后,就产生很多我们心中的我相、人相的这种分别出来。 这个地方古德说,是属于烦恼障所收摄的,我执引生的烦恼障,是比较粗显。 识情为垢指的是内心的一种法执的细垢,就是所知障。就是我们刚开始,会执着有一个真实的心性可得,一个真实的心性可以安住。当然这是法执,但是慢慢慢慢的,这种有所得的法执也脱落了。脱离心中对外境的想相,也脱离了对真实心性的执着,这二种都脱离,这时候法眼就现前。 我们一般讲法眼是观俗谛,不过古德说:这个法眼不是观俗谛的法眼,是观照真理的智慧。这个法是真理,观照真实心性的智慧现前,也就是圆教初住,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的智慧现前。 成正觉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如此渐渐的修学,是决定可以成就无上知觉的。 这个地方,佛陀把六根的生灭相跟不生灭相,作出一个判定的标准。向外攀缘,六根全体变成生灭,如果你弃生灭守真常,全体变成不生灭。我们一般凡夫跟圣人的判断,其实就从你六根的生灭跟不生灭判断。

净界法师 楞严与净土-----411

在线视频:

http://www.fodizi.com/fofa/list/705.htm

在线视频与下载:

http://www.dhamiufa.org/download/datadownloads.php?subcname=D03A

净界法师专版:

http://www.folou.com/forumdisplay.php?fid=128&page=1

末学个人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497647428/infocenter

 
 
 
前五篇文章

这一生在世间无论活多久,只有一个念头求生净土,我决定跟

『净界法师』『楞严与净土410』六根到底是生灭还是不生

只要对净土真信,真愿意求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无量无边

『净界法师』『楞严与净土409』六根到底是生灭还是不生

一切诸佛所修所证都是我们自己本有的,没有一样是例外的。

 

后五篇文章

真正具足仁义礼智信,念佛求生净土,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

『净界法师』『楞严与净土412』要有一个道来安住我们的

念佛之人为何不用惧怕祸患鬼神? 印光大师

『净界法师』『楞严与净土413』遇到烦恼你要逆向操作,

净土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警策大众的八条重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