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净土往生行因之研究: 以昙鸾.道绰.善导为主 日本法然将中国净土宗分为:慧远系、善导系、慈愍系。此三系之净土思想在中国流行宏通不替。其中善导系之教义更因远传东瀛,对日本佛教产生巨大影响。由于此一流派之往生行因思想影响后世深远,又因完成其重要理论之昙鸾、道绰、善导三位大师皆有着书传世,因此笔者希望站在思想史之角度,深究三位大师所倡往生行思想并进一步釐清此一流派之思想流变及其历史意义。 本论文在论究大师所倡往生行因思想方面,大致依循下述议题作论述:(一)难易二道之解说,(二)他力自力之论述,(三)净土之分类,(四)弥陀净土之判属,(五)凡夫能否入报土,(六)十念能否往生?(七)五逆谤法者能否往生?(八)净土往生行因与实践法之探讨,(九)九品阶位之分判等问题。 经由本研究成果得知,每一位大师所倡之净土思想皆与时代思潮习习相关。昙鸾、道绰、善导三位大师虽没有直接之法脉传承,但其思想是互相关联的。昙鸾大师掘发自弥陀他力本愿,标举「凡夫众生发菩提心,至心信乐,乘佛愿力,十念往生」之净土思想。道绰大师承其志倡导以称名念佛为正学,主张「发菩提心,上尽一形下至十念皆能往生」之思想。善导大师更以称名念佛为往生正业,立「安心、起行、作业」等往生行法,主张「净土一法所摄之机为凡夫,持名念佛,乘佛愿力,五乘齐入报土」。由于三位大师之着书阐扬与弘传,使得弥陀愿力获得大力的开显,凡夫众生往生报土获得大力的保证。这是三位大师对于后世之伟大贡献,也是本论文所欲展现之研究成果。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系硕士班/93/硕士/研究生:廖英秀指导教授:黄运喜 电子全文 壹、中 文 参 考 书 目 一、佛 教 藏 经 典 籍 (依大藏经序号排列) (一)大 正 新 修 大 藏 经: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曼陀罗仙译,《大正藏》第八册,No.232。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不空译,《大正藏》第八册。No.246。. 《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大正藏》第十二册,No.360。 《阿弥陀经》支谦译,《大正藏》第十二册,No.362。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畺良耶舍译,《大正藏》第十二册,No.365。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昙无竭译,《大正藏》第十二册,No.371。 《大般涅槃经》昙无谶译,《大正藏》第十二册,No.374。 《大方等大集经》昙无谶译,《大正藏》第十三册,No.397。 《维摩诘所说经》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四十七册,No.475。 《观佛三昧海经》佛陀跋陀罗译,《大正藏》第十五册,No.643。 《佛说华手经》,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十六册。No.657。 《大乘同性经》闍那耶舍译,《大正藏》第十六册,No.673。 《无字宝箧经》菩提流志译,《大正藏》第十七册,N0.828。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世亲造,菩提流志译,《大正藏》第二十六册,No.1524。 《摄大乘论》无著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92。 《摄大乘论释》世亲释,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95。 《究竟一乘宝性论》勒那摩提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11。 《无量寿经义疏》慧远撰,《大正藏》第三十七册,No.1745。 《无量寿经疏》吉藏撰,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No.1746。 《观无量寿经义疏》慧远撰,《大正藏》第三十七册,No.1749。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智顗撰,《大正藏》第三十七册、No.1750。 《观无量寿经义疏》善导撰,《大正藏》第三十七册,No.1753。 《维摩经略疏》智顗撰,《大正藏》第三十八册,No.1778。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昙鸾撰,《大正藏》第四十册,No.1819。 《大乘义章》慧远撰,《大正藏》第四十四册。No.1851。 《大乘玄论》吉藏撰,《大正藏》第四十五册。No.1853。 《肇论》僧肇撰,《大正藏》第四十五册,No.1858。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智俨撰,《大正藏》第四十五册,No.1870。 《国清百录》灌顶撰,《大正藏》第四十六册。No.1934。 《略论安乐净土义》昙鸾撰,《大正藏》第四十七册,No.1957。 《安乐集》道绰撰,《大正藏》第四十七册,No.1958。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善导撰,《大正藏》第四十七册、No.1959。 《释净土群疑论》怀感撰,《大正藏》第四十七册,No.1960。 《净土十疑论》智顗撰,《大正藏》第四十七册。No.1961。 《五方便念佛门》智顗撰,《大正藏》第四十七册、No.1962。 《净土论》迦才撰,《大正藏》第四十七册,No.1963。 《念佛镜》道镜、善道,《大正藏》第四十七册,No.1966。 《乐邦文类》宗晓编,《大正藏》第四十七册,No.1969。 《讚弥陀佛偈》昙鸾撰,《大正藏》第四十七册,No.1978。 《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讚》善导撰,《大藏经》第四十七册,No.1979。 《往生礼讚偈》善导撰,《大正藏》第四十七册,No.1980。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善导撰,《大正藏》第四十七册,No.1981。 《历代三宝纪》费长房撰,《大正藏》第四十九册,No.2034。 《佛祖统纪》志磐撰,《大正藏》第四十九册,No.2035。 《释氏稽古略》觉岸撰,《大正藏》第四十九册。No.2037。 《高僧传》慧皎撰,《大正藏》第五十册,No.2059。 《续高僧传》道宣撰,《大正藏》第五十册,No.2060。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文谂、少康共撰,《大正藏》第五十一册,No.2070。 《往生净土传》戒珠撰,《大正藏》第五十一册,No.2071。 《集古今佛道论衡》道宣撰,《大正藏》第五十二册,No.2104。 《辩正论》法琳撰,《大正藏》第五十二册,No.2110。 《法苑珠林》道世撰,《大正藏》第五十三册,No.2122。 (二) 卍 续 藏 《新修往生传》王古撰,《卍续藏》第七十八卷,No.1546-1。 《净土圣贤录》彭际清撰,《卍续藏》第七十八卷,No.1549。 二、古 籍 刘昫,《旧唐书》,台北:鼎文书局出版,民国76年版。 魏收,《魏书》第四册<释老志>,台北:鼎文书局出版,民国68年版。 魏徵寿,《隋书》卷三十四<经籍三>,台北:鼎文书局出版,民国76年版。 三、现 代 专 书(依作者笔划顺序排列) 太虚法师著,《太虚大师全书》,台北:海潮音社发行,42年1月出版。 中村?元等着,余万居译,《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台北:天华出版社,1993,二版。 石田瑞麿撰,<中国的净土思想>,《佛教思想(二)在中国的发展》,台北:幼狮文化出版,1985,初版。 平川彰着,释显如?李凤媚译,《印度佛教史》,嘉义:新雨道场印行,2001年初版。 印顺法师著,《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社,82年,五版。 印顺法师著,《佛教史地考论》,台北:正闻出版社,81年,修正一版。 印顺法师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83年,七版。 印顺法师著,《净土与禅》,台北:正闻出版社,84年,修订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8,一版。 安井广度撰<龙树之教义概要>,《易行品要义》,台中:本愿山弥陀净舍倡印,1998,初版。 佐藤泰舜着,释印海译,《中国佛教思想论》,加州:法印寺,85年11月出版。 修严法师撰,《中国净土宗的祖师传记之研究--关于昙鸾、道绰、善导之行历》, 基隆:灵泉禅寺印行,1984,出版。 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67年12月初版。 望月信亨着,释印海译,《净土教概论》,新竹:无量寿出版社,1987,初版。 望月信亨着,释印海译,《中国净土教理史》,台北:正闻出版社1991,三版。 野上俊静等着,释圣严译,《中国佛教史概说》,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0,二版 陈扬炯着,《道绰法师传》,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一版。 陈扬炯着,《昙鸾法师传》,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一版。 智谕法师撰,《善导大师与净土法门》,台北:西莲净苑出版社,1985,初版 新文丰编,《石刻史料新编》,台北:新文丰,66年出版。 区结成着,《慧远》,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87,初版。 圣严法师著,《印度佛教史》,台北:法鼓文化,1997年初版。 汤用彤着,《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下册,骆驼出版社,76年8月出版。 汤用彤着,《隋唐及五代佛教史》,台北:慧炬出版社,1997,出版。 郭彭着,《中国佛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82年7月,初版。 慧严法师著,《净土概论》,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98,初版。 慧净法师、净宗法师编述,《善导大师全集》,台北:净土宗文教基金会印行,2004,三版。 慧净法师编著,《往生论注要义》,台中:本愿山弥陀净舍印行, 1998出版。 慧净法师编译,《易行品要义》,台中:本愿山弥陀净舍印行,1998出版。 鎌田茂雄着,关世谦译,《中国佛教史》,台北:新文丰出版,1995,一版。 蓝吉富着,《隋代佛教史述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二版。 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着译丛》,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年,初版。 四、学 位 暨 期 刊 论 文:(依作者笔划顺序排列) 王公伟撰,《善导的净土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佛 教学术论典》第23册。 文洛钧撰,《十念往生之研究》,辅仁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91年9月。 王美惠撰,《善导大师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78年。 白欲晓所撰<论净土信仰的中国化--从昙鸾净土理论探讨起>,《宗教哲学》第五卷第四期,88年12月出版。 安京植撰,《唐代净土宗众生教化之教育意义》,国立台湾师範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论文,81年6月。 林炯灵撰,《善导三心释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91年6月。 施光明撰,<慧远与昙鸾>,中国大陆:《文史知识》, 1991年6月出版。 张育英撰,<昙鸾与净土>,《河北师範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黄永昌撰,<净宗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中般若思想渊源之探讨,《中国佛教》 第三十卷第八期,80年8月出版。 圣凯法师撰,《善导大师的忏悔思想及礼讚仪》,中国佛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收 录于《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23册。 温宗坤撰,《世亲《净土论》与昙鸾《净土论注》之比较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 文思想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89年6月。 温金玉撰,<昙鸾大师念佛法门研究>,《慈光禅学学报》第二期。 刘长东撰,《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四川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论文,收录于《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22册。 赖贤宗撰,<净土信仰论之研究:世亲、昙鸾与亲鸾之迴向思想>,《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9年第4期。 陈敏龄撰,<昙鸾的净土思想--兼论北魏金石碑铭所见的净土>,《东方宗教研究》第四期。 蔡缨勋撰,<释昙鸾思想之研究>,《弘光学报》第三十二期。 蔡缨勋撰,《善导思想之研究》,国立台湾师範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86年4月。 谢路军撰,《善导净土思想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收录于《中 国佛教学术论典》第9册。 贰:外 文 参 考 书 目 一、日 文 现 代 专 书 藤原幸章着,《善导净土教の研究》,京都法藏馆,1985年。 山本佛骨着,《道绰教学の研究》,水田文昌堂刊 [出版年不详]。 佛教思想研究会编,佛教思想第11册《信》,平乐寺书店发行,1992。 二、日 文 期 刊 论 文 桥本芳契撰,<安乐集の本质とその传统に关する一考察>,《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十二卷二号,1963年出版。 神子上惠龙撰,<他力往生说の理论形成--净土教に于ける论注の地位>,《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二卷一号,1953年出版。 藤堂恭俊撰,<「昙鸾净土教における信」-龙树の「信方便易行」说をふまえて>,佛教思想第11册《信》,平乐寺书店发行,1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