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印光大师文钞——念佛之法最要者,莫过于摄耳谛听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念佛之法,各随机宜,不可执定。然于一切法中,择其最要者,莫过于摄耳谛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行住坐卧,均如是念,如是听。大声,小声,心中默念,均如是听。默念时,心中犹有声相,非无声也。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能摄耳谛听,即都摄六根之法。以心念属意根,口念属舌根,耳听则眼不他视,鼻不他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摄六根而念,则杂念渐息,以至于无,故名净念。净念能常相继不间断,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异名。吾人随分随力念,虽未能即得三昧,当与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则或致起诸魔事。得念佛三昧者,现生已入圣位之人也。故须自量。随息之法,在净土十要第五宝王三昧论第九,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门,观之自知,故不多说。祈慧察。当此大劫临头,家国身命存亡不定之时,固宜一心念佛,念观音,以祈和平。不宜泛泛然求开知解,以期做大通家也。(三编卷一·复徐志一居士书)

一心念佛,又不可专事阅览。念佛是正行,行路等何必看书,只好念佛。看书与念佛两不相同。念佛行住坐卧都好念。看书,非凝神静虑,不得其义意。念佛之要,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欲都摄六根,只长听自念之佛声,则得之矣。至于开法名之首字,以后代为皈依,此事光绝不赞成。以有流弊,故不开其端。(三编·复常逢春居士书五)

附:上堂法语第(三十一)篇

闻性本具圆通常 动静寤寐总昭彰若能返闻闻自性 娑婆当处即寂光

娑婆教体,妙在音闻。一念闻性,成佛根本。声有不生,声无不灭。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背本闻,循声流转。但求多闻,不解观心。纵持诸佛所说之法,不了自己能闻之心。则不能契会本有,领纳家珍。所以楞严经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观世音菩萨,往昔蒙观世音如来,教以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遂得入流亡所,证真圆通。诸人当于闻声之后,及未闻之前,返观此之闻性,为因声而生,随声而灭耶。为不因声而生,不随声而灭耶。如是观察,功纯力极,自然闻尘清净,闻性昭彰。则观音大士,不能独美于前。现未海众,皆得媲休于后。虽然,且道末后一句,又作麽生。(震威一喝,下座。)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补·法语开示)

 
 
 
前五篇文章

缠脱只在自心 心了即是净土

缠脱只在自心 心了即是净土

印光大师开示:末法众生为什么必须念佛呢?

印光大师开示:末法众生为什么必须念佛呢?

论印光净土思想所蕴涵的终极关怀意识

 

后五篇文章

印光大师文钞——欲生净土,当净其心;心有污秽,何能生乎

印光大师文钞——欲生净土,当净其心;心有污秽,何能生乎

印光大师文钞——散心念佛与至心谛听念佛,其功德大相悬殊

印光大师开示如何正确阅读佛经

信愿法师主讲:念佛之法语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