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的方法与过程 四 |
修行人悟性可能要有一段时间参。古人的悟性怎么得到的?他参明师、参学善知识。有的人呢一看悟性就来,那是智慧高的人;有的人悟性差就找师父对话,提出自己的问题,使自己的悟性提高。那么悟性提高以后,他再找一个方法、适合自己的方法。一旦找到了,他就一直用下去。所以说有的人念佛念几十年,持一个咒几十年,他们都很有功底,而且往里面走。那有的人三、五年就开悟了、成就了、打开了,那么各人根基不同。但是有的人修了很多年,还在外面拜师父,还在找方法,那么他就错失,修行上的借失。但是有的人拜师父不是为了拜师父而拜师父,他是为了传承,为了一种缘,为了弘扬师父的教法,他拜这个师父,那是两码事。所以很多人呢,就是在外面找,找师父、找方法、找理论,那么他就始终回不到我们的真实的道上来,找了一辈子还找不到。而且要知道什么呢,在悟性当中、在用功的过程当中要超越文字,超越道理、超越宗派,超越对师的执著:但是师父,我们可以相应,但是不能对他有执著,要达到不二。这悟性的不二要贯穿始终,任何时候都是不二的,都以道来体现。不能说我打坐用功是佛法,我买菜就不是佛法了,我做世间的事情就不是佛法,一旦起了这个知见,你就不可能修行成功。你要体悟到任何时候都是佛法,都在修行,但是不执著我在修行。你如果“我在修行”在,这个“我在”也不会修成功的。“我”没有,我所有的东西也没有,房子不是我的,名字不是我的,身体不是我的,所有一切不是我的,有我和我所存在,修行不会成功,不会修成功,这些都要破掉的。所以说修行整个就是这么一个原理。但是很多人走歪路,就是他的悟性和方法上以及在整个过程当中路怎么走、怎么透出境界、怎么回到真实,这条路他不熟,所以说过来人就是要告诉你这条路怎么走。如果路不熟呢,他在找,自己的找是有障碍的,因为你找的是外面的东西,而外面的东西不一致,各种师父讲的不一致,是吧?有过去祖师、有现代很多师父,方法上不一致。每个方法都说,我这个方法最好的、最最殊胜的。结果呢,心里面就矛盾。还有各人的体验不同,你不能执着太虚大师怎么体验,虚云和尚杯子落地的时候打开怎么体验。如果你执著别人的体验,那你怎么去印证自己?你不可能是和他一样的体验。所以说不能执著别人的体验,不能去比量别人。 还有境界,各人的人生境界不同:知识分子的境界,当官的境界、农民的境界、出家人的境界各人都不一样。所以说别人的境界和你不相干的境界是绝对不能管的,管你自己的境界,而且不要当实有,要去掉,就是说要透出来,不能把你所面临的境界当作实有,都是梦幻泡影。这里的境界有两种,一个是现实:现实家中的成员,家里一天天的生活,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当实有,这也都是境界,都是虚的、做梦。第二个,你的感受,修行境界当中的感受:打坐坐得好不好,境界清朗不清朗,有没有妄想,这些境界都是空的、虚妄的,都透出来,不能住在上面。你要这两个一住,你修行这一世也不会成功。这两个透不过来,你始终有障碍的。障在什么地方你自己应该知道:你想得最多的地方是你障碍最重的地方。如果你对孙子很喜欢,你就障在孙子这里。如果你对买菜很计较,你就障在买菜上。你对哪个人放不下,哪个事情老是会想到,或者会做梦梦到的,那个地方就是你的生死根本,就是障道的地方。让你没有什么可以想得起的,没有什么放在心上的,(有人问:那么如果平时一直在想佛法的道理呢?)也是障碍,就是佛法的境界成了你的病根了、生死根本。所以说佛法也要扫荡掉,般若的理水要大火炬烧掉一切。(有人说:那他可以帮助我、可以提高我的悟性啊)不是他帮助你,是你的智慧帮助你,是你领悟了他的精神的智慧在帮助你,他在帮助你。文字是无情物,但是无情说法不是无情说法,是你的智慧体悟到无情的真理,叫无情说法,智慧体悟到了。可宝贵的是你的心,你的智慧,在佛法里面领悟了去用,而不是把它记住,把它放在心里面作为一个障碍,老是有个东西在,那就是障碍,那叫不善学。天台宗为什么后来成就的人几乎了了无几?都是当法师,名声、福报也大的,人也很不错,为什么不悟道?就是他这些东西放在心里太多了,都要记住、背下来、要讲出来;而且事务很多,都在这个上面。而且也觉得自己在弘法利生,弘扬了佛法。很多人懂了佛法,的确这个功德也很大,但是不是道。道要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境界相,离一切相,离之又离,离无所离,到这里才是道,才是根本,才是真实。你还有一点东西离不开,你不会悟道的,不会真悟。但是我前面给你讲的四层是解悟,解悟是要的。后面通过方法修到的那叫证悟。中间有明悟,突然无念,空灵显现,这叫明悟。突然体会到了,但是保不住的,一下子又没有了,这叫明悟境界。明悟也很好的,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觉得看世界就不一样了,但这还没有证悟。证悟是不会退的、不会失的,覆盖一下,他又回来的,然后打成一片,就超越生死了。(有人问:那怎样叫证悟呢?)证悟就是他一直处在空灵当中,觉性清朗,觉性的光明一直朗照着,空和觉不二,空和明不二,叫证悟境界。而且随时随地,任何时候都在觉性当中显现的。走路、说话都是它显现的,他不要通过思想,说话不用想起来说出来的,做事不要想起来做的,直接流露。而且它的当体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染污的,没有什么妄想可以覆盖的,它当体是这样的。但是因为有习气,习气一动,开始的时候它会受影响,还有一些习气影响一下,所以还要保护它。还有一些习气会影响一下,但是一影响,它自然解脱,在觉性当中它自然会解脱,不用修什么法来解脱的,它自起而自灭的。那么时间一长就打成一片,始终是这样,这叫成片。 (有人问:“那么由于在某一个瞬间得到很强烈的感受,然后他就获得证量了?”) 这个叫明悟阶段,还不是完全证悟。完全证悟的话呢,不是瞬间,一旦体悟到以后就安住了,就知道了它的真实存在,而且以后它要回来时是不用修的。譬如说,有时候习气来,动了,那么一放,过了一儿就回来了。一个是一直在,一个是偶然有一次明白一下。偶然明白一下叫明悟,一直在叫证悟,就这一点不同。一直在,它的迷失只是偶然迷失,覆盖一下只是偶然,马上恢复的。所以说明悟是什么呢?就像黑暗的夜里突然一道闪电,啊,照亮了,噢,原来的确有世界,的确看清了,它又没有了,这叫明悟。那么证悟呢?太阳出来了,但是有时候乌云盖一下,云过去,又没有了,又是亮的,这叫证悟,这不同。在这之前,就是解悟,解悟就是参这个道理,明白这个道理,明白得很透徹,这叫解悟。有了解悟,用功才会相应,没有解悟呢,散乱得很,思想很多,那么到底哪个对?这样也对,哪样都对,不能统一。有解悟就能统一了、圆融了、透徹了,明白修行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修,这叫解悟。过去祖师修都要几十年,也就是说他要参学用功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不过现代人因为智慧各方面比较高,领悟力好,也就是说他容易明白,只是他要真的放下。就是说修行过程当中,就是说透徹的见地,方法的一种相应,还有这个过程当中的一种超越,以及境界的转变。那么最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很多人会落在一种受上。受,修行的受。受,觉受、感受这个受。受呢,有的是听到什么声音,蝉了叫的声音在耳朵里。眼睛前面有光,身体里面很舒服、很轻安,这些都是好的受了,但这个受一定要破掉。还有梦境,梦到佛菩萨来给你讲法,很多老修行了还在讲这个,这个就是他对这个问题没有看懂,绝对不能住在这个境界上的,这个境界都是障碍、都是幻的。如果住在这个境界上,以为修行是进步、是好现象,那么就会落魔,就会走偏差,就会走*路。甚至有的人说,突然之间发现了一道光明,自己身体没有了。噢,我见性了,都是虚妄的,不是见到有相的光,这里面千万不可住,一住就染污。但是见到本性以后,本性是空寂的、空的。空的无分别的自然智慧显现万物,当你觉照深入,证到法身本位以后,那个无色的光明会出现的,光明有的。这个内在光明和外在的世界是一个整体,也就是外部的世界,是这个光明里面变化出来的,就是说地、水、火、风、空,叫五大种。五大种是构成事物的成份,是元素,这元素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元素,当你悟了道、证了道以后,你会找到这个元素的源头,叫清静四大,大种。这个大种会变成光明,化作光明,这个光明和世界是一个整体,透徹的。所以说他有天眼通、天耳通,透徹一切;而且身体起变化,化作光明身,缩小、变大、飞升、入地,一切变化都有的。这是证道以后就是说还要保养一段时间,就是到机缘成熟了,这个五光都开发出来以后,才能达到这个境界。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所以大圆满脱嘎就是为了开发这个,汉地一般人没有主张修这个,但是大成就者是有的,像慧思大师飞升皇宫里去,四个城门都进来,其实他已化作光明,要化就化,是不可思议的,证量到这里,五大种性就成为一片圆融的光,大光明朗照。阿弥陀佛、观音菩萨都是在这里显现的,但是体性是空的。体性空就是法身。报身的智慧光明显现为五色光的时候,就是报身佛。当我们的报身开始开发出来融入这片光明的时候,就是真正的相应,就是能够显现神通妙用的地方,这是不可思议的。山河大地都是你的作用,那时你就知道,要它高就高,要它低就低,那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众生不知道的,维摩洁居士把八万四千狮子座接过来,世上的众生不知道,没有觉得狭窄,没有觉得世界变紧了,他在丈室里放了那么多狮子座。毛孔里显无量佛,微尘里转大**等等的一切都是在这个境界上说的,因为物质世界的能量就是光,清静的光。众生有无明、有业,这清静的光被染污了,变成了山河大地,变成了身体,众生执著住了,粘在上面离不开了。当你修到了本性化空的时候,习气化掉了,那么这清静的光又显现了,又虚通了,又开发了,那么就了知,原来一切众生都在我的光里面。佛说一切众生都是佛,但他们自己不知道,他们执著了粗的、染污了的五尘世界,不知道细的里面的光明世界。科学家也在研究这个,光子啦,电子啦,元素啦,他们知道这是构成世界的,但是他们没有证到这里,没有通过修行证到这里的作用。所以圣人、极乐世界都是存在的,到这里就知道了。 领悟到这里的人不等于已经证到这里,但是有一天会证到的。有的人开发了一点,有的人某个时候某一点相应了一点,有时候又离开了,要看你修行走的是哪条路,如果一直往上走的,开发快。如果是大悲利世的、弘法利生的、和染污的粗世界接触多了,开发就慢。如果先成佛再度众生,成就就快。释迦牟尼佛一直苦行用功,他成佛快。阿难、弥勒佛是和他同时发心修行的,阿难听闻多、学习多;弥勒佛和大众结缘多,成佛慢。我们知道结缘的世界都是业的世界,接触多了都是业,结果你的光明就受染污,你的修行就慢。所以有些师父领众弟子多了,临终不成道,就是这个原因。那些一心修行闭关的师父成道就快。 |
前五篇文章 |
后五篇文章 |
|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