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思想行谊-《正信的佛教》(二) |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第三节 评论 (一)正信的佛教 正信的佛教是什么?(1)3 佛陀的教授、教诫皆是谛说——第一义谛、世俗谛——《清净经》曰:「如来于过去、未来、现在应时语、实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无有虚也;佛于初夜成最正觉,及末后夜,于其中间有所言说尽皆如实、」4释尊的教示都是真理与事实,所说人、事、物的真实具有普遍性及永恒性。因此,本书第一节就道出:「事实上,佛教的本质,并没有正信和迷信的分别,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内容,到处都是一样,永久都是一样。」5 其次,圣严法师给予「佛教」简单、扼要、明确的定义:「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世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来,那是充满了智慧、充满了仁慈、充满了光明、清凉、安慰的一种言教,根据这种言教的信仰而建立的教团形态,便是佛教。」6 复次,对「正信」定义:「所谓正信,就是正确的信仰、正当的信誓、正轨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赖。」7为适应现代人的了解,法师用上述「五正」「五信」的复合词来说明「正信」的定义;已扩大了《中阿含经》对佛法的「生忍、生乐、生欲」8,《成唯识论》对三宝的「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得清净,对治不信、邪信。」9的说法,给予善巧方便阐明。 「正信的内容」应当具备的主要条件有三,否则必生迷信。圣严法师如是说:第一,必须有永久性的;第二,必须要普遍性的;第三,必须是必然性的。换一个方式来说,便是过去一向如此,现在到处如此,未来必将如此。凡是对于一种道理或一桩事物的信仰或信赖,如果禁不起这三个条件的考验,那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一个宗教的教理,禁不起时代的考验,通不过环境的疏导,开不出新兴的境界,它便是迷信而不是正信。10 (二)佛陀 佛陀是什么?(3) 佛陀为梵文「Buddha」的汉字音译,意译:觉者。圣严法师如是介绍佛陀: 佛陀,含有自己觉悟、觉悟他人、觉悟一切而无所不知无时不觉的意思,所以,又被称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觉。 佛陀,简译为佛,是在我们这个世界,距今二千五百八十九年(公元前六二三年)生于印度迦毘罗卫城的释迦太子,成道之后,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是族姓,意为能仁,牟尼是印度古代对于圣者通用的尊称,意为寂默。这就是佛教的教主。11 教主,在此不同于一般他力宗教创教的救世主,如穆罕默德为回教主,耶稣为基督教主。佛教的教主,如《中阿含水喻经》:「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12,《杂阿含24经》:「世尊为法主、为导、为覆」13,指明世尊是佛法的主人、佛法的根本,14因法由世尊开示:世尊为引导众生入涅盘而说法者;15世尊为覆荫者,因为以释尊所说法,依法奉行则得自力救济故。佛教徒当以释迦牟尼如来为本师、导师、教主,遵奉遗教:「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16 佛陀是创世主?(2) 圣严法师首先斩钉截铁地否定,再加以一连串的说明: 不!正信的佛教,没有创世主的观念,佛陀是人间的觉悟者,佛陀虽能觉悟世间的一切原理,但却无能改变世间已有的状态;佛陀虽能化度众生,众生的能否得度,尚须由众生的能否自我努力而决定。佛陀是最好的良医……佛陀是最好的向导…… 佛陀既不是创世主,也不是主宰神,佛陀只能教导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佛陀自己虽已离苦得乐,但却不能代替众生离苦得乐。 佛陀是大教育家、人天导师,而不是幻术家及魔术师,他用不着骗人家说「代人赎罪」,他是教我们一切要自己对自己负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17 上述说明,读者能具有如是正见佛陀的功德,才能够称呼自己是正信佛陀而「自皈依佛」,自己是一位「正信的佛教徒」。 (三)佛教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吗?(7) 佛教不是氏族的宗教(如犹太教)、阶级的宗教(如婆罗门教)18,佛法即为一切人的宗教。19针对此问,圣严法师亦如是说: 是的。因为佛陀不是某一民族的保护神,佛陀是宇宙的正遍知觉者,佛陀是属于宇宙之所共有,佛陀的正遍觉性,是遍满宇宙的,佛陀的慈悲之光,是遍照一切的。所以,佛教的本质,就是世界性的,乃至是宇宙性的。 因此,二千五百多年以来,佛教已在世界各处,渐渐分布开来。20 法师对南北传佛教、中国佛教、日本佛教、西藏佛教、印度佛教、西洋佛教,都有概要陈述。21 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么?(8) 佛教典籍汗牛充栋,三藏十二部经,单以汉文译述经典,用《大正新修大藏经》来表现,编辑成第一册至五十五册另外第八十五册,每册一千页上下。南北传各宗各派虽有其特别重视的佛经,所谓「经王」22,然,圣严法师指出佛教的基本的教理: 有一个基本原则,那也是释迦世尊对于宇宙人生的特别开悟,悟到一个缘生的道理。 所谓缘生,就是因缘所生,也就是由于各种关系的结合而产生各种的现象。……事物的出现,是由于因缘的聚合,事物的消失,是由于因缘的分散,这就叫作缘生缘灭。23 「缘生缘灭」为「缘起法颂」24所要传递人、事、物所以存有与变化的真理实相;此偈非以知识、学识认识,需要法眼开悟。悟得,则具足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nupassana-bana)25,方便于行道、修道、证道。由于现观缘起性,才能够现观无常性、苦性、无我性、空性,乃至现观无生性,作证涅盘。所以,圣严法师有是说: 佛教讲缘生性空,是着重于本质的分析透视,从而警惕我人是生存在幻妄的境界中,不要为了幻妄的名利物欲而变成名利物欲的牺牲,这就叫作看破、叫作放下。看破的是现象的幻境,放下的是名利物欲的贪得无厌,而不是否定了现象的存在,所以佛教徒讲本体是空,但仍不能离开幻有现象而存在,因为若无能力解脱生死,终究是在业力的造作与受报之中,业力也是幻有的,但却能够牵引生命的升堕而感受苦乐。 在这里,不要忘了:一切现象的幻现幻有,都是由于众生的业力之所感化。因此,若能悟透了缘生性空的道理,便能不受一切幻景的诱逼;不做一切幻景的奴才,而得自由自在,那就是一种解脱生死的工夫。人,一旦不受外在的境界所转,他就可以不造生死之业而能解脱生死或自主于生死了。 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教理。26 佛教的根本教条是什么?(9) 如果,以「教条主义」指以一定之传说或教义为立论依据,而未从学理上深思察者,烦琐哲学的看法是教会相承之宗义为必不可争之真理。27所以圣严法师如是说:「从原则上说,佛教并没有什么教条。」28释迦牟尼如来成佛转法轮,一会圣众千二百五十人,最初十二年中,出家徒众无有一瑕秽;但以一偈为禁戒——教授波罗提木叉:「护口、意清净,身行亦清净;净此三行迹,修行仙人道。」29迦兰陀子比丘与故二行不净行(与俗家妻子行YIN),释尊始施设威德波罗提木叉——戒条;30此后僧团内有新秽行发生,立即随犯随制——施设——戒条,后辑录成为「戒条集(波罗提木叉修多罗)」乃至佛灭后结集成《律藏》。如此,佛陀的教诫条例成自律修身、修道的波罗提木叉(戒条)以及他律的团体生活规约(律则、犍度)。所以圣严法师如是说:「如果说有(教条)的话,那就是戒律。」31又概述不同身分佛教徒的戒条: 佛教的基本戒,就是五戒十善,虽然,佛教的教徒由于修持层次的不同而分有在家的五戒十善、八(关斋)戒,以及出家的十(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有大乘的菩萨戒,但是均以五戒十善为基础;也可以说其它各戒都是五戒十善的升格或详细的分科。所以,如能把五戒十善守完善了,其它的戒也就不太困难。32 依据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33为佛教徒的道德准绳,所以法师如此开示: 佛教对于戒的要求是诸恶莫作与众善奉行,凡是有害于身心、家庭、社会、国家、人类,乃至一切有情众生的事,都要在这五戒十善的范围之内,尽量不做,否则,就要尽量去做。作了恶是犯戒,不作善也是犯戒。34 佛教的真理是什么?(66) 圣严法师根据《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持瑜伽处真实义品》所说四种真实义:「一者、世间极成真实,二者、道理极成真实,三者、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四者、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35说明世俗与胜义所理解的真理,以及心解脱者与慧解脱者所实证的实相。又有如是说明: 佛教的真理,是我空及法空以后所得的结果。我空了,烦恼障断除;法空了,所知障断除。我空之后即解脱生死,法空之后即不住涅盘。《金刚经》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便是说明我空的境界;「烦恼即菩提(正觉),生死即涅盘(寂灭)。」便是说明法空的境界,非空非有,不落两边的中道妙理,也只有证了法空之后的人才能亲自实证。36 (四)佛教徒 信仰佛教必须吃素吗?(11) 释尊在《四分律药揵度之一》提出三种净肉此丘可食——不曾见杀、不曾闻杀、无有为我杀之怀疑;然而做大祀处肉不应食,因为此等肉专为彼等来索取者杀,所以不应食。37因此,圣严法师对上述问题如是答: 不。素食虽是佛教鼓励的事,但却并不要求所有的佛教徒非得一律吃素不可。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是为慈悲一切有情众生的缘故,所以在南传地区的佛教国家乃至出家的比丘,都不坚守素食;西藏的喇嘛,也不守素食。但他们不亲自杀生。38 佛教对于烟酒赌博的看法怎样?(11) 「佛教的戒律中并无戒烟的规定,甚至为了防止热带性的疾病,佛陀也准许比丘吸烟。」39《波罗提木叉修多罗——戒本》无明文禁止吸烟,《律藏》听许烟草作药用。40 「有害身心的麻醉品及刺激品,佛教禁止,所以酒是五戒之一,饮酒的本身并非罪恶,酒精的刺激,使人在饮酒之后,却可能引起罪恶的行为。根据这一观点类推,佛教也不容许染上鸦片及海洛英等的不良嗜好。」41《四分律》指出:「若沙门、婆罗门不舍饮酒……能令沙门、婆罗门不明、不净、不能有所照,亦无威神。」42《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说:「饮令心乱痴无所识,由此方便而致命终;或由醉故,欲令王贼、怨家而断其命,得波罗市迦。」43 《沙弥十戒法并威仪》亦说:「沙弥之戒,尽形寿不得饮酒、无得尝酒、无得嗅酒、亦无粥酒、无以酒饮人、无饮药酒、无止酒舍;酒为毒水,众失之原,残贤毁圣,招致祸殃,四等枯朽,去福就罪,靡不由之。宁饮洋铜,慎无犯酒,有犯斯戒非沙弥也。」44 「赌博,根本是劳神伤财与败家丧志的东西,故在佛经中严格禁止(《长阿含·善生经》)。」45《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指出比丘不得赌博:「佛言俗人讥耻诚是合宜,苾刍不应赌物,作者得越法罪。」46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12) 圣严法师明确地回答:「不。佛教的宗旨虽在解脱生死,出家虽是解脱生死的最佳途径,但是,出了家的如不实修或修不得法,未必能够解脱生死;不出家的,如能修持,也未必不能解脱生死。」47佛世出家者,皆是「信家非家出家,为究竟无上梵行,现法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48指佛弟子为自作证漏尽、涅盘故,正见俗家之过患、否定俗家之功德,具足正信而出家修行。佛世在家者多有成就沙门果者,如《长阿含阇尼沙经》:「如来弟子摩竭优婆塞,命终有得阿那含,有得斯陀含,有得须陀洹者。」49甚至在一地有五百位成就阿那含果。50具名在家阿那含有:质多罗长者(大2,159b22)、给孤独长者(大2,269b13-14)、达磨提离长者(大2,270al3-14),婆薮长者(大2,270 bl7-18)、耶输长者(大2,270c13-14)、摩那提那长者(大2,271a24-25)、娑婆世界主(大2,323b18-19)等。 佛教的信徒共有多少等级?(3) 按照第一义,「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51众生平等,随顺因缘皆可成佛;以佛教的立场,在世俗谛里,以佛教的立场有外凡、内凡、贤圣之别。贤圣之中,具足「五出世根」的程度的不同,有「七种人施设」,修习「三无漏学」就有「四双八辈」之分。52圣严法师根据一般的说法,言: 由于所持戒律的高下等次的不同,佛教徒便有男女的九种等级,那就是:近事男、近事女、近住男、近住女、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至于受了菩萨戒的人,不在等级之中,任一等级乃至异类的傍生,也可受持菩萨戒的。」53 受了三皈五戒(十善)的在家男女,称为近事;受持八戒或住于寺院的在家男女,称为近住;受了十戒的出家男女,称为沙弥及沙弥尼;受了持具足(全部)大戒的出家男女,称为比丘及比丘尼;式叉摩尼是佛制由沙弥尼至比丘尼之间的必经过程,……。此阶段为时两年,目的是在察验女子曾否怀孕,以及能否习惯于出家的生活而设。54 怎样成为一个佛教徒呢?(14) 法师指出: 若要加入正信的佛教,成为佛教的教徒,必须经过「三皈」的仪式……一种渴仰的祈求、一种生命的新生、一种虔诚的皈投,所以这在佛教看得极其重要。……这对于信仰心理的坚定与否,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皈的仪式,简单而隆重,主要是使自己一心一意地皈投三宝、依仰三宝,获取圣洁而坚贞的信心。佛是佛陀,法是佛的言教,僧是弘扬佛法的出家人,从这三大对象的皈依,可以得到现前的身心平安,以及未来的解脱生死乃至成佛之道的无上至宝,所以称为三宝,所以信仰佛教也就称为皈依三宝。55 佛教徒在理性上需要实际地了解三宝的功德,纔有信忍;依此,发动感情与意志的作用,就有信乐、信求。面对三宝功德能生忍、生乐、生欲,自发地求授皈依,经过僧伽主持如法的仪式,接受并证明皈依,构成「实质的皈依」;不了解三宝的功德,不知皈依的意义,如童稚参与皈依,只是徒具「形式的皈依」而已。 佛教为什么要信仰三宝?(15) 佛是两足尊、法是离欲尊、僧是众中尊,三者功德无上、尊贵无比,犹如众生赖以为生的宝贝。佛是大医王、法是妙药方、僧是善护士,三者为罹患三毒恶疾的众生所依怙,得以治愈。圣严法师指出: 佛教的发明者虽是佛陀,佛教所重视的,与其说是佛,倒不如说是法;佛不能代人解脱,法能够使人自行解脱。……但是,佛法的流布,必须仰赖佛的干部,那就是僧。 佛法的发明是佛陀,佛教的重心是正法,佛教的住世是僧众。正因如此,佛教尊称佛法僧为三宝,主要的是有离苦得乐的法宝,法宝是由佛陀所证所说,由僧能持能传,所以也都称之为宝。56 娼妓、屠宰、渔猎、贩酒等人可以信佛吗?(16) 答案是肯定的: 可以。佛教的恩德,浩如大海,只要能有一念信心,均可进入佛门,成为三宝弟子。57 国家允许的职业如屠宰、渔猎、贩酒、公娼等,以佛教的观点,此等行业仍属非正命。「如果由于这些唯一的求生存的理由,佛教并不要求他们首先放弃了原有的行业再来信佛。不过,当他们一旦信佛之后,如果能够设法改业的话,佛教是会积极地鼓励他们的。因为佛教的宗旨,是在鼓励大家都能从事于善良而正当的职业。何况那些行业的本身就是一种罪恶,不受戒者,虽无破戒之罪,但仍有其根本性质的罪过。」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