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云栖袾宏 |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云栖袾宏 云栖袾宏(西元一五三二─一六一二年) 传承不详 云栖袾宏莲池大师,字佛慧,杭州沈氏子,母周氏。年十七,为邑弟子员,而志在出世,每书「生死大事」四字於案头。前娶张氏女,生一子,殇,顷妇亦亡,母强议之,又婚汤氏。二十七,父丧,三十一,母丧,为答亲恩,遂於嘉靖乙丑(西元一五六五年)除日,诀汤氏出家,投西山无门洞性天理和尚祝发,就昭庆寺无尘玉律师受具。 居顷,即单瓢只杖,游诸方,徧参知识。北游五台,感文殊放光;至伏牛,随众炼魔;入京师,参徧融、笑岩二大老。皆有开发,而不释然。侨寓东昌,而悟中之迷若扫,乃有颂云︰「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 乘悟并消,归无所得,犹之不释然也。 因寝病间归。越中多禅期,师与会者五,终不知邻单姓字。 隆庆辛未(西元一五七一年)三十七岁,师乞食梵村,见云栖山水幽寂,遂有终焉之志。山故伏虎禅师刹也,杨国柱、陈如玉等,为结茅三楹以栖之。师吊影寒岩,曾绝粮七日,倚壁危坐而已。 村多虎,环山四十里,岁伤不下数十人,居民最苦之,师发悲恳,为讽经施食,虎患遂以宁。 岁亢旱,村民乞师祷雨,师笑卅︰「吾但知念佛,无他术也。」众坚请,师不得已,出,乃击木鱼,循田念佛,时雨随注,如足所及。 村民异之,因相与累累然肩材木、荷锄钁,竞发其地,得碣础而指之卅︰「此云栖寺故物也,师福吾村,吾愿鼎新之,以吾永福。」 不日,成兰若,然外无崇门,中无大殿,惟禅堂安僧,法堂奉经像。余取蔽风雨耳。自此道大振,海内衲子归心,遂成丛林。 初师发足操方,从「参究念佛」得力,至是遂开净土一门,普摄三根,极力主张,乃着《弥陀疏钞》十万余言,融会事理,指归唯心。 又忆昔见《高峯语录》,谓自来参究此事,最极精锐,无逾此师之纯钢铸就者,向怀之行脚。唯时师意,并匡山(慧远之净土)永明(延寿之宗教禅净)而一之,更录古德机缘中吃紧语,编之卅︰《禅关策进》,并刻之以示参究之诀。盖显禅净双修,不出一心。 (以上录自《云栖法汇》所集〈大师塔铭〉) 附录:语录摘要 (一)参究念佛 国朝洪武永乐(西元一四○三─一四二四年)间,有空谷、天奇、毒峯三大老,其论念佛,天、毒二师,俱教人看「念佛是谁」。唯空谷谓只直念去,亦有悟门。此二各随机宜,皆是也。而空谷但言直念亦可,不卅参究为非也。予於《疏钞》已略陈之。(以上录自《竹窗二笔》) (念佛持名)各分事理;忆念无间,是谓事持;体究无间,是谓理持。(中略)体究念佛,与前代尊宿教人举话头下疑情,意极相似。故谓参禅不须别举话头,只消向一句阿弥陀佛上着到。 忆念者,闻佛名号,常忆常念,以心缘历,字字分明,前句後句,相续不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不为贪瞋烦恼诸念之所杂乱,(中略)事上即得,理上未彻,惟得信力,未见道故,名事一心也。言定者,以伏妄故,无慧者,以未能破妄故。(中略) 体究者,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令反观,体察究审,鞫其根源。体究之极,於自本心,忽然契合。(中略)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若言亦有亦无,则有念无念俱泯。若言非有非无,则有念无念俱存,非有则常寂,非无则常照。非双亦,非双非,则不寂不照,而照而寂。言思路绝,无可名状,故唯一心。(中略)以见谛故,名理一心也。言慧者,能照妄故,兼定者,照妄本空,妄自伏故。又照能破妄,不但伏故。(以上录自《弥陀疏钞》卷三,《卍续藏》三三.四四一、四四五─四四六页) (二)语录 参「念佛是谁」。须是有真疑起。真疑未起,且默念去。 宗门语,如世人捉獃,不可作实法会。 古人棒喝,适逗人机,一棒一喝,便令人悟,非若今人以打人为事。(以上三则录自大师《遗稿》之〈杂答〉) 参禅人,只守一则公案,如参「念佛是谁」,不得又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等。若透一则,余尽透矣。若自觉已透,於别则公案还有不尽透处,即是向所守公案还非真透,未免涉情识也。 参疑二字,不必分解。疑则参之别名,总是体究追审之意。但看「念佛是谁」。以悟为则而已。又古人云︰看话头不得卜度穿凿,亦不得抛向无事甲里,但只恁麽看。此要言也。 (以上录自大师《遗稿》之〈开示〉。参阅东初出版社影印《莲池大师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