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张澄江译: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三十五篇 惹琼巴初朝印度 |
 
张澄江译: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三十五篇 惹琼巴初朝印度
敬礼上师。 尊者密勒日巴以神通及感化力在辩论中降服妒嫉的学者们后,心子惹琼巴暗自思忖,尊者此次虽然以神通及感召力降服诸人,但确未能以“学语答辩”的方式来获得辩论的胜利,心中颇为不甘。不觉想到:“这些连活生生的神通都不能相信的法师们,只有用直接的‘学语答辩’来彻底折服。要不然就用恶咒和诛法来彻底予以消灭,这些说神通是魔术的人也应该加以诛除。但是我如果向尊者请求教我诛法,他老人家是一定不会答应的……要想即身成佛当然是依止尊者的口诀最为殊胜,可是要降服这些法师们我还是必须到印度去学习因明及哲学才行!”于是他就禀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尊者说道:“惹琼巴啊!如果我们在辩论中失败了,那些法师们怎会承认我是对的呢?你如果到印度去只是为了要回答(学者们的)质辩,那你就完全堕入世间法了。也很可能你就会从此舍弃真实的修行。再说,文字经教的学问也是无涯的。学也只能学一部分,岂能应答一切的质辩呢?要想通晓所有经教学问也是不可能的事。如果要应答一切质辩了无滞碍,那只有成就佛果才行。要成佛就必需修行,要舍弃世间的一切去修行,要坚持直至澈见本来面目时常住山中修下去!诛法虽然可以杀人,但如果自己没有超度亡魂的能力,那就是自害害人。我就是因为用了诛法,所以才在马尔巴师尊前受了许多磨难。再说,人寿短促,生命无常,所以你应该住在一地,专心修持才好。” 惹琼巴不听,一再苦求尊者准许他到印度去。尊者无奈,只好说道:“如果你一定不肯听我的话,坚持要到印度去,只好听你。但我不是要你到印度去学经教或因明。记得马尔巴师尊曾经对我说过:‘耳传之教法支分中,共有九种无身空行母之教授(1)。传给你的只有四种,剩余的五种教授尚在印度,将来我的传承中,会有一弟子前往印度,命他要向那诺巴传派中,把(这五种教授)求回。以后对众生会有很大的利益的。’先师虽有这样的授记,但以前我一直在专心修持,没有机会去做这件事。现在年老体衰,同时心中已无任何所求,所以也不想去了。你现在既然要到印度去,就把这五种法求回来吧。到印度去求法,是要些金子作供养,我们现在就准备一些吧!”于是师徒二人就把施主供养来的金子凑在一起,竟有很大一堆! 新多玛和来赛朋和其他众弟子及施主们就为惹琼巴举行了一个送行的会供。当着大众,尊者把所有的金子都交给惹琼巴,说道:“惹琼巴,儿啊!仔细听我这首歌,你此番到印度应该求得这些法回来: 祈请马尔巴大译师,持续宗风赐加持!惹琼吾子少闻思,心疑近日之辩论, 我为负者意难平!立志求学游天竺,跋涉山川弃修行。此乃修行险危关。 汝心已决难阻拦,他日行抵印度时,应于那诺传承中,求得无身空行法, 莫学语文辩论术! 我于修学佛法时,最初访师未错误,得礼马尔巴莲足前。中间修处未错误, 禅修马齿白崖窟(2)。最后乞食未错误,舍离亲友游山川。已超取舍轮涅故, 我于瑜伽无退转。 一日随师游险山,师作如下之咐嘱:转轮胜王持奇宝,五鹏翱翔法性天, 一者明体智慧灯,二者气脉轮脉网,三者如宝大乐教,四者一味外明镜, 五者解脱大手印,如是五种之妙法,仍在印度应往求。我今年迈不堪行, 汝为马传之弟子,应往天竺求法归。 惹琼巴听了高兴异常,在金堆中选了一个最大最好的,向尊者身上掷去,作为供养。随即歌道: 上师所命及所欲,粉身碎骨应成办!空行亲传之口诀,当如授记求法归, 父师慈悲关注我,刹那莫舍赐悲护!金刚缨络诸咐嘱,常记心中不稍忘。 无亲无眷惹琼巴,一切时地境缘处,惟依父师作依怙! 印度险地多怖畏,任何行地祈悲视!陌生异乡漂泊时,令我常趋善因缘。 旅途障碍与错误,祈赐加持令解脱! 尊者于是向惹琼巴歌道: 子兮汝将赴天竺,为汝唱此七三曲。一念密乘方便大,二念上师口诀大, 三念自身智慧大,如斯三大应受持。一需承事善巧者,二需于师起净信, 三需积资具恒毅,此三所需应受持。一趋命脉精要点,二趋法性广大界, 三趋诸法得自在,此三趋入应受持。一见乐中有光明,二见万显大游戏, 三见圣理各口诀(3),此三现见(4)应受持。 一惜具相手印伴,二惜心中觉受乐,三惜巨象无畏行,此三珍惜应受持。 授法非器必招损,宣说觉证必招损,修士居市必招损,此三危处应避之。 金刚兄妹应相聚,空行圣众应亲近,资用所需亦可受,此三‘会聚’应受持。 汝应细思此曲义,依彼修行善思维! 惹琼巴向上师顶礼后,就和一个名叫吉顿的红教喇嘛连同十五个出家人同赴印度。在尼泊尔境惹琼巴和吉顿还作了一些弘法的事业。又遇见了弟普巴的弟子巴日玛。惹琼巴又会晤尼泊尔的国王说明原委,并请他发给一个路单。国王说道:“原来你就是前次迎请未果的那个大成就者的大弟子呀!这次竟如我所愿的自己驾临我国了。”(于是就发给他一个路单。) 惹琼巴随即前往印度,见到了弟普巴,如愿的求得所有的法要。弟普巴对尊者十分敬信,就送了一个沉香木的拐杖,托惹琼巴代为供养尊者。惹琼巴又遇见大成就者马几罗著,得到她的长寿法口诀。惹琼巴又从外道学了许多恶咒(和邪法)。在返藏途中经过尼泊尔的时候,再遇巴日玛,她与妒嫉的译师的一段故事和惹琼巴协助除遣她的障碍的经过,以及惹琼巴在印度和尼泊尔的详细遭遇,都详载于惹琼巴的传记中。 惹琼巴在返回西藏时,尊者于光明定中亲自见到,就准备前行一程去迎接他。父子二人遂在巴库的平原中相遇。 这是惹琼巴朝见弟普巴的故事。 本篇注解 (1)藏文作:Lus. Med. 直译为无身或无余,不知对否。 (2)马齿白崖窟--前译密勒日巴尊者传中,译此地为护马白崖窟。护马应为rTa. gSo,此处则为rTa. So.。再查传记,亦为rTa. So. 应译为马齿,故前译有误。前译为据另一版本,可能该版有误,但亦可能为译者之错误。 (3)圣、理二量即圣教量和理量。 (4)“现见”--即现前见到,或直接见到之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