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三章(五)例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很多人对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无法接受,他们总是要看到一个具体的结果才愿意相信。其实,结果常常就在当下发生,只是我们没有认识到而已。比如,善的行为会引发善的结果,不善的行为会导致不善的结果,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一). 善行转命

  袁了凡先生,原名黄,字坤仪,江南吴江人。少年时,遇到精通命学理数的云南孔先生,为他占卜终身吉凶祸福。孔先生算定他一生无子,官可做到县长,还算定他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后来各种会考的名次都同孔先生算定的一样,就连做廪生(廪,是比秀才高一级的功名。生,即生员。明清两代称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粮补助生活的生员。)时所得的俸米数都和孔先生所算定的一点不差。于是,了凡先生相信了“富贵在天,生死由命”的命运理数,对于人生也就心灰意冷,淡然无求了。

  一次,了凡先生去参拜云谷禅师(“禅师”,专修禅定的出家人),正逢禅师坐禅,了凡先生不敢相扰,也在一边打坐,竟然三天没起一个妄想。云谷禅师已经得到“他心通” ,观察后很赞叹:这个人真了不起!一个凡夫竟能断绝妄念。于是出定相问,了凡先生将前因后果一一道来,禅师闻言道:“我还以为你是个圣贤,看来还是凡夫俗子呀!”禅师见了凡先生对他的话惊疑不解,就进一步给他讲解因果与命运的道理──也就是说,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心念决定的,只要从根本上改善我们的心念、行为,命运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了凡先生听后心开意解。从此,了凡先生谨遵云谷禅师的教导,认真“改过、积善”。他特地制了一本功过簿,并为自己规定:一年之内该做多少好事,一月之内该做多少善事。自从他改变了自己的心念及行为后,他的命运果然大有改观, 命中无子而得子,高中进士,历任县长、兵部职方司主事 、军前参赞、督兵等职,享年七十四岁,过世后,还被追赠为尚宝司少卿。了凡先生为教育子孙而写的四篇家训,讲述了自己一生修福积德改造命运的方法和效验。这就是经印光大师倡导而广为流传的《了凡四训》。


  (二)还银得福

  林登章,台湾人,被人诬害坐牢。林太太花光了家里的财产,仍未救出。得知官府要四十两银子才能赎罪,不得已卖掉独生子,得银四十两。在送往官府路上,不慎将银子丢失。

  两脚瘫痪乞丐徐良泗,在行乞路上,远远看到一个女人匆忙间将一个包掉在地上,待他用屁股吃力地在地上蹭着挨到包跟前,丢包女人已走远。他打开包一看,里面有四十两银子,便决定在原地等失主回来寻找。少时,见丢包女人慌慌张张跑回来。徐良泗问清情况后,将包还给失主。林太太找回了丢失的银子,喜出望外,竟忘记问乞丐的姓名及住址。

  县官听说了林太太为救丈夫竟卖掉儿子和好心乞丐拾金不昧的经过后,深受感动,便没要她的银两,将林登章放回。林登章回家后,用卖儿子得来的银两,开了一间五金店以谋生。

  徐良泗拾银还失主的第二天,到城外行乞,在一间地藏庙借宿。睡到半夜,梦见一高一矮两个小鬼,一个拖住他的上身,一个拖住两脚,用力对拉,痛得他大叫一声昏迷过去。早上起身,瘫痪的两脚竟如常人一样可以走路了。从此,他便以替人挑水过生活。

  林登章夫妇的五金店越做越大,但两夫妻无时不在思念救命恩人。一天,徐良泗卖水到林家店里,林太太看他的面貌同恩人一模一样,但想到恩人两脚不能走路时,便没有贸然相认。次日,徐良泗又挑水到店里,林登章请他到帐房喝茶。询问之下,得知果是救命恩人,夫妇忙向他叩头谢恩,并留他在店里一起生活。后来,林家夫妇回广东继承叔父的巨额家产,便把五金店和所有产业送给了徐良泗。徐良泗年老时,把所有产业全部捐赠给了医院,用作救护穷苦病人。

(三)救麂免难

  广西贵县西乡,有张姓夫妇,一向爱好行善,尤其对物命从不加以轻残或伤害。

  有一天,猎人追杀一只麂,麂惊慌恐怖,躲入张某家中。张妇急忙用旧衣服掩盖保护。猎人追来,四处寻找不见,就转身离去了。张妇见猎人走远,才放麂逃生。麂好像知道张妇救命之恩,临走频频点头,表示感谢。

  第二年春天,忽然有一只麂走进张家,将张家年幼的儿子用犄角挑起来,向门外便走。张妇急忙追赶出去。到了田坪中,望见麂将幼子放下,转眼就不见了。张妇赶来,将儿子抱回,心中疑惑,那麂为什么不知报恩,反来恶作剧,难道不是去年自己救下的那只麂?边走边想,不觉已到门口。刚要进门,见家中屋梁被屋后的一棵大树压倒,墙壁崩塌,屋瓦破碎,鸡犬家畜都被压死。张妇因出去追麂子得以幸免。

  (四)凶杀投釜

  清朝纪晓岚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山东临清县,有一个以杀生为业的人。有一天,买了一头牛,准备牵回去宰杀。这头牛很有灵性,知道买它的人是个屠夫,因此,任凭这个人拉着牛绳,用力鞭打它,牛死也不肯走。等牛的力气用尽了,才被这人强拖着离去。

  当经过一家钱庄门口时,这头牛忽然两膝向着钱庄门口跪了下来,两眼一直流泪。钱庄老板看到这情形,不禁生起恻隐之心,就向拉牛人询问。拉牛人说:“牛是以八千贯钱买的,准备回去宰杀。”钱庄老板向这人表示,愿以原价买下。屠夫恨这头牛如此刁蛮,坚决不肯卖。钱庄老板虽加了许多钱,这人仍不答应,并且恨恨地说:“这牛太可恶了,必定要杀了它才甘心。你就是出一万贯钱,我也不卖!”

  这头牛听了,知道已经没有得救的可能,就自动爬了起来,跟随这个人离去。等一到家,屠夫就立刻把牛杀掉,并把牛肉烹煮在一个大锅里,然后上床睡觉。

  五更时,屠夫起床,查看牛肉烹煮情况,过了很久仍没有回屋。其妻前往察看,发现其夫自己跌入锅中,从腰部以上和牛肉一起被煮烂。

(五) 悟达国师

  悟达国师,唐朝高僧。在他尚未显贵发达时,曾遇到一病僧。此人身上长疮,臭秽难闻,寺里人都嫌弃他,唯有悟达国师常常照顾他。病僧康复,离去时对他说:“以后如果有难时,可到四川彭州九龙山找我,山上有两棵并连松树为标志。”

  悟达国师因德行高深,被封为国师。有一天,悟达国师膝盖上长出一个人面疮,虽遍请名医医治,均未奏效。悟达国师想起昔日病僧临别时的话,便按所留地址入山寻找。傍晚时分,果然看到两棵并连松树,那僧人正站在金壁辉煌的大殿门前等候他。悟达国师把所患怪病相告,僧人告诉他:“山岩下有清泉,明日用清泉洗濯就会痊愈。”次日清晨,悟达国师来到山泉处,准备洗濯时,人面疮开口说话,问他是否读过西汉书上袁盎晁错的故事,并说:“你前世就是袁盎,晁错就是我。因你向景帝进言,害我被腰斩,这个深仇大恨,累世都在寻找报复的机会。因为你十世以来身为高僧,且戒律严谨,没有报仇机会。这次,因受到皇帝宠遇,动了名利心,德性上有所亏损,才有机会报仇。现在 既蒙迦诺迦尊者 赐我三昧法水 ,令我解脱,我们的宿怨也就化解了。”

  悟达国师听了之后,不禁胆战心惊,掬水洗涤,痛彻骨髓,一时晕厥在地。待醒来后,人面疮已痊愈。那金壁辉煌的大殿,也已杳然无踪。


(六)广化法师

  广化法师现身说法,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在他十八岁时,为了抗日救国,毅然投笔从戎。自此,经历了大半辈子军旅生涯。他不仅喜欢喝酒,而且喜欢吃鸡鸭,每餐都吃,百吃不厌。

  有一年,他随部队驻扎在浙江某地。初到时,村庄附近各地,都可以看到鸡鸭成群,他每天都买鸡鸭来吃,多则三五只,少则一两只。三个月后,村庄周围五里路以内,鸡鸭全被他吃光。有一天,又叫人去买,这人回答他说:五里之内的鸡鸭全给吃光了。他不相信,便带勤务兵在驻地四五里范围打了一转,真的没有找到一只鸡鸭。此时,他才意识到所造杀业之严重。于是,后来信佛吃素,至心忏悔。退伍后,剃度出家为僧。

  一九七四年,他闭关(闭门修养道业)拜净土忏★,有一天拜忏时,感觉身体突然轻了起来,向着西方行走。走不到几步,听到身后有很多鸡鸭的叫声。回头看去,只见成千上万的鸡鸭跟在他身后,行列竟迤逦有两里多长才看到它们集合的场所,那里还有牛狗猪等一大群在排队等着上路。
广化法师看到此种情况,知道它们终于来找他算帐了,不仅大吃一惊。谁知道,就在当晚,于禅房平坦的地上,莫名其妙地突然摔了一跤,跌断了左腿。虽延请名医治疗,终未治愈,一条腿成了残废。


  注释:

  心识: 心与识。心,集起为义,指阿赖耶识所含藏积集的善恶种子;识,主要的意义是了别为性,是指依意根生起的前六识,了别的作用。

  劫: 劫有大劫、中劫、小劫,人寿由最初的八万四千岁起,每过一百年减少一岁,减至十岁止。再由十岁起,每过一百年增加一岁,增至原来的八万四千岁止。这样一 减一增的时间,总共是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叫一个小劫。二十个小劫称为中劫,就是三万三千六百万年。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就是十三万四千四百万年。

  四缘: 缘是指一切事物之间生起一种互相交涉的关系。佛教把这些关系加以研究分析,可得四种,也叫做四缘。四缘之理很深,这里不能尽说,只好用一个比喻来显明它:一、因缘。比如一粒椰种,对于椰树的生长,是有最亲切的关系;二、等无间缘。比如使这粒椰种的生机不断辗转生长;三、所缘缘。是比如这粒椰种辗转增胜的希望之心;四、增上缘。是比如肥沃的泥土,以及空气、温度、雨水等等帮助椰种发育长大的助力。因有这四缘的关系,才助成椰的种子,由发芽而长成,而开花,而结果。椰树如此,推至世间一切诸法的生成,也都离不了这四缘的关系。

  净土忏: 净土忏是根据《无量寿经》及称赞净土诸大乘经而立的忏法,以七日为期,礼拜诸佛菩萨,念诵《佛说阿弥陀经》及持佛圣号,以忏悔业障、清净三业。生则吉祥如意,终后往生净土,并以此功德追荐亡人往生西方。自净土念佛法门普及民间之后此忏法至今流通不衰。修忏时依《往生净土忏愿仪》进行,《净土忏》是其略称,为宋代遵式所撰。

 

 
 
 
前五篇文章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四章(一)概述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四章(二)六道分述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四章(三)例证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五章(一)应有的警觉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五章(二)略说学佛

 

后五篇文章

宋愿西:欢欢喜喜进佛门 第三章(四)佛教对命运的看法

星云法师: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77 情绪管理

星云法师: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76 不逆人意

星云法师: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75 合作与分工

星云法师: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74 三世因果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