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菩提长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九章:业处之概要 |
 
菩提长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九章:业处之概要
节一:序文 Samathavipassananambhavananamitoparam Kammatthanampavakkhamiduvidhampiyathakkamam. 从这里开始,我当解释培育止与观的两种业处。 节一之助读说明 两种业处:直译巴利文kammatthana是「作业之地」或「工作之处」。这一词用以代表禅修之法,是禅修者培育特别成就的工作处。在佛教里有两大类禅法:止禅与观禅。在这两者当中,观禅是佛教特有的禅法;修此禅法的目的即是要亲身体验佛陀所发现及所教的真谛。在非佛教的宗派里也有止禅。然而,在佛教里教止禅的目的是以修止禅所培育的定力作为修观禅的稳固基础。这两大类业处都有各自的禅修方法及范围;在这章里将会解释这点。 止与观:译为「止」的samatha(音译:奢摩他)是代表心的宁静。这一词的意义差不多与samadhi(定,音译:三摩地)相同,尽管它是源自不同的词根,即意为「变得宁静」的sam。在专门用语上,「止」被定义为八定里的「心一境性」(cittass’ekaggata),即经教法的四色禅及四无色禅里的一境性心所。这些定被称为止是因为心一境性平息了心的犹豫或惊栗。[1] 译为「观」的vipassana(音译:毗婆舍那)被解释为「从各种不同的方面照见」(vividhakaratodassana)。「观」是直接地照见诸究竟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这是导向揭开诸究竟法真实本性的慧心所(pabba)的作用。 《阿毗达摩概要》这一章里对止观禅的解释是整部《清净道论》的概要;想要更详细地了解它们的读者可参考《清净道论》。 止之概要 (samathasangaha) 基本分组 节二:业处 Tatthasamathasangahetavadasakasinani,dasaasubha,dasaanussatiyo,catassoappamabbayo,ekasabba,ekamvavatthanam,cattaroaruppacatisattavidhenasamatha-kammatthanasangaho. 其中,于止之概要,首先在止业处概要里有七组:一、十遍;二、十不净;三、十随念;四、四无量;五、一想;六、一分别;及七、四无色。 节二之助读说明 在这七组里一共有四十种业处;节六至节十二将会列出它们。 节三:性格 Ragacarita,dosacarita,mohacarita,saddhacarita,buddhicarita,vitakkacaritacatichabbidhenacaritasangaho. 在性格(习行)之概要里有六种:一、贪行者;二、瞋行者;三、痴行者;四、信行者;五、知识行者(觉行者);六、散漫行者(寻行者)。 节三之助读说明 「性格」或「习行」(carita)是指个人的本性──通过个人的自然态度与行为而显露出来的性格。由于过去所造的业不同,人们之间的性格也因此不同。诸论师说性格是决定于产生结生心的业。 在这六种性格当中,贪行与信行组成相等的一对,因为这两者都对目标有好感;只是前者的目标是恶,后者的目标是善。同样地,瞋行与知识行也组成相等的一对,因为瞋以不善的方式厌离目标,知识则通过发现真实的过患而厌离目标。痴行与散漫行也组成相等的一对,因为痴行者由于肤浅而犹豫,散漫行者则由于常臆测而犹豫。对性格更详细的解释,见《清净道论》第三章、段七四至一○二。 节四:修习 Parikammabhavana,upacarabhavana,appanabhavanacatitissobhavana. 心之修习有三个层次:遍作修习、近行修习与安止修习。 节四之助读说明 「遍作修习」始于人们刚开始修禅的时候,直至镇伏了五盖及似相出现的时候。「近行修习」是镇伏了五盖及似相出现的时候。从似相出现直至种姓心的剎那都是属于近行修习的阶段。紧接着种姓心之后生起的心被称为安止;这即是安止修习的起点。安止修习发生在色界禅那或无色界禅那的阶段。 节五:禅相 Parikammanimittam,uggahanimittam,patibhaga-nimittabcatitininimittanicaveditabbani. 当知有三种禅相:遍作相、取相与似相。 节五之助读说明 「遍作相」是在起始修行阶段用以培育定的目标。「取相」是与肉眼所看到的目标一模一样、出现在心中的影像。毫无瑕疵的心之影像是「似相」。似相被形容为「呈现为有如自取相中出来,而且是比它更为清净一百倍或一千倍……就有如从云朵背后出来的圆月」(《清净道论》第四章、段卅一)。亦见本章节十七。 四十种业处 (kammatthanasamuddesa) 节六:十遍 Katham?Pathavikasinam,apokasinam,tejokasinam,vayokasinam,nilakasinam,pitakasinam,lohitakasinam,odatakasinam,akasakasinam,alokakasinabcatiimanidasakasinaninama. 如何?十遍是:地遍、水遍、火遍、风遍、蓝遍[2]、黄遍、红遍、白遍、虚空遍与光明遍。 节六之助读说明 十遍:巴利文kasina(遍)的意义是「全部」或「整体」。如此称之是因为必须把其似相扩大至十方无边之处。 地遍等:修习地遍时,禅修者可准备一个直径大约三十公分的圆盘,把它填满黎明色的泥,然后再把它的表面弄平。这即是地遍圆盘,即作为修习地遍的遍作相。禅修者可把该圆盘放在离他一公尺之处,张着眼凝视它,以及观察它为「地、地」。 若要修习水遍,禅修者可以准备一桶清水,然后观察它为「水、水」。若要修习火遍,禅修者可以起一堆火,然后透过在一张皮或一块布上剪出的圆洞凝视那火,以及观察它为「火、火」。修习风遍的禅修者可以专注于从窗口或墙壁的洞吹进来的风,观察它为「风、风」。 若要修习色遍,禅修者可以准备一个上述大小的圆盘,然后把它涂上蓝、黄、红或白色。过后再于心中默念它的颜色地专注于它。禅修者甚至可以选用某种色的花作为目标。 想要修习光明遍的禅修者可以专注于月光,或不摇曳的灯光,或照在地上的光,或穿过墙缝照在另一道墙上的光线。 想要修习虚空遍的禅修者可以专注于一个直径大约三十公分的圆洞,观察它为「虚空、虚空」。 对于修习遍处的详细解释,见《清净道论》第四章与第五章。 节七:不净观 Uddhumatakam,vinilakam,vipubbakam,vicchiddakam,vikkhayitakam,vikkhittakam,hatavikkhittakam,lohitakam,pulavakam,atthikabcatiimedasaasubhanama. 不净有十种:肿胀、青瘀、脓烂、断坏、食残、散乱、斩斫离散、血涂、虫聚、骸骨。 节七之助读说明 十种不净是死尸腐烂的不同阶段。这些业处专为对治欲欲。见《清净道论》第六章。 节八:随念 Buddhanussati,dhammanussati,sanghanussati,silanussati,caganussati,devanussati,upasamanussati,marananussati,kayagatasati,anapanasaticatiimadasaanussatiyonama. 十种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弃)随念、天随念、寂止随念、死随念、身至念、安般(入出息)念。 节八之助读说明 佛随念等:首三种随念的修习方法是随念佛、法、僧的功德。 戒随念的修习方法是具有正念地忆念自己清净无染的戒行。 舍(弃)随念是具有正念地忆念布施的功德。 天随念的修习方法是具有正念地如下忆念:「诸天神因为他们的信、戒、多闻、布施及慧而得以投生至如此殊胜之地。而我也拥有这些品德。」于此业处,禅修者以自己的信等功德作为目标以培育正念,以及以诸天为证。 寂止随念是观察涅槃的素质。 死随念是观察自己肯定会死、死亡何时会来临无法肯定,以及当死亡来临时,人们必须舍弃一切。 身至念是观察自己身体的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肉、腱、骨、骨髓等三十二不净的部份。 安般念是专注于呼吸时接触到鼻孔边缘或人中的入息与出息。 关于十随念,详见《清净道论》第七章及第八章。 节九:无量 Metta,karuna,mudita,upekkhacatiimacatassoappamabbayonama,brahmaviharatipipavuccanti. 也称为四梵住的四无量是:慈、悲、喜与舍。 节九之助读说明 四无量:这些法被称为「无量」(appamabba)是因为(在禅修时)必须把它们遍布至十方一切无量的众生。它们也被称为「梵住」(brahmavihara),因为它们是梵天界诸梵天的心常安住之境。 慈(metta)是希望一切众生幸福快乐。它有助于去除瞋恨。 悲(karuna)在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时心生不忍。它是希望拔除他人的痛苦,及与残酷相对。 喜(mudita)是随喜他人的成就与富裕。它是恭喜他人的态度,及协助去除对他人成就的妒嫉与不满。 舍(upekkha):属于梵住的舍是没有执着、没有厌恶而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心境。平等的态度是它主要的特相。它与偏爱及反感相对。 对于四梵住的详细解释,见《清净道论》第九章。 节十:一想 Aharepatikkulasabbaekasabbanama. 一想是食厌想。 节十之助读说明 食厌想是省察食物可厌的一面而生起之想,例如省察寻食之苦,食用它、消化、排泄等时的不净。详见《清净道论》第十一章、段一至廿六。 节十一:一分别 Catudhatuvavatthanamekamvavatthanamnama. 一分别是四界分别观。 节十一之助读说明 四界分别观是观察身体只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合而成。详见《清净道论》第十一章、节廿七至一一七。 节十二:无色 Akasanabcayatanadayocattaroaruppanamatisabbathapisamathaniddesecattalisakammatthananibhavanti. 四无色是空无边处等。如是在止之义释里一共有四十种业处。 节十二之助读说明 以下是四无色禅: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详见《清净道论》第十章。 节十三:适合之分析(sappayabheda) Caritasupanadasaasubhakayagatasatisankhatakotthasabhavanacaragacaritassasappaya. Catassoappamabbayoniladinicacattarikasinanidosacaritassa. Anapanammohacaritassavitakkacaritassaca. Buddhanussatiadayochasaddhacaritassa. Marana-upasama-sabba-vavatthananibuddhicaritassa. Sesanipanasabbanipikammatthananisabbesampisappayani. Tatthapikasinesuputhulammohacaritassa,khuddakamvitakkacaritass’evati. 关于性格,贪行者适合修十不净及身至念,即三十二身分。 瞋行者适合修四无量及四色遍。 痴行者与散漫行者适合修安般念。 信行者适合修佛随念等六随念。知识行者适合修死随念、寂止随念、食厌想及四界分别观。 其余的业处适合一切性格。 于遍处,痴行者适合采用大的(圆盘);散漫行者适合采用小的(圆盘)。 Ayametthasappayabhedo. 于此,这是适合之分析。 修习之分析 (bhavanabheda) 节十四:依三个阶段 Bhavanasupanasabbatthapiparikammabhavanalabbhat’eva. Buddhanussatiadisuatthasusabba-vavatthanesucatidasasukammatthanesuupacarabhavanavasampajjati,natthiappana. Sesesupanasamatimsakammatthanesuappanabhavanapisampajjati. 所有四十种业处都能达到遍作修习的阶段。于佛随念等八种随念、一想与一分别十种业处,只能达到近行修习的阶段,而不能达到安止修习的阶段。其余的三十种业处也能够达到安止修习的阶段。 节十四之助读说明 对于上述以佛随念为始的十种业处,由于心忙于观察诸多不同的功德及要义,涉及了极强的寻,致使一境性不能专注至证入安止的程度。 节十五:依禅那 Tatthapidasakasinanianapanabcapabcakajjhanikani.Dasaasubhakayagatasaticapathamajjhanika.Mettadayotayocatukkajjhanika.Upekkhapabcamajjhanika.Itichabbisatirupavacarajjhanikanikammatthanani.Cattaropanaaruppaarupajjhanika. 其中,十遍与安般念能够产生五禅;十不净与身至念(只)能产生初禅;慈等首三无量能够产生四禅;舍(只)能产生第五禅。 如是这廿六种业处能够产生色界禅那。 四无色能够产生无色禅。 Ayametthabhavanabhedo. 于此,这是依修习之分析。 节十五之助读说明 修十不净与身至念都须要运用寻,因此它们不能产生高过初禅及无寻的禅那。首三种无量必须与悦受相应地生起,因此只能产生与悦受相应的首四禅。舍无量则必须与舍受相应地生起,因此只能产生与舍受相应的第五禅。 境之分析 (gocarabheda) 节十六:禅相 Nimittesupanaparikammanimittamuggahanimittabcasabbatthapiyatharahampariyayenalabbhant’eva.Patibhaganimittampanakasin’asubha-kotthasa-anapanesv’evalabbhati.Tatthahipatibhaganimittamarabbhaupacarasamadhiappanasamadhicapavattanti. 在三种禅相当中,通常于一切业处都可以适当的方法获得遍作相与取相。但似相只出现于遍处、不净、(三十二)身分与安般念。通过似相而生起了近行定与安止定。 节十七:禅相之显现 Katham?Adikammikassahipathavimandaladisunimittamugganhantassatamalambanamparikammanimittantipavuccati.Sacabhavanaparikammabhavananama. 如何?当初学者观察地遍圆盘等时,该目标即称为遍作相,及该修习即称为遍作修习。 Yadapanatamnimittamcittenasamuggahitamhoti,cakkhunapassantass’evamanodvarassaapathamagatamtadatamev’alambanamuggahanimittamnama.Sacabhavanasamadhiyati. 在透彻地观察该相之后,当它有如张着眼看到般呈现于意门时,它即称为取相,而其时的修习则变得专注(等持)。 Tathasamahitassapan’etassatatoparamtasmimuggahanimitteparikammasamadhinabhavanamanuyubjan-tassayadatappatibhagamvatthudhammavimuccitampabbattisankhatambhavanamayamalambanamcittesannisinnamsamappitamhoti,tadatampatibhaganimittamsamuppannantipavuccati. 如是专注者继续运用依于该取相的遍作定修习。当他如此修时,(与取相)类似的似相即安立及紧系于心;(此所缘)没有原来的所缘的缺点、被称为概念及由禅修产生。其时即说似相已生起。 节十八:证得禅那 Tatopatthayaparipanthavippahinakamavacara-samadhi-sankhataupacarabhavananipphannanamahoti.Tatoparamtamevapatibhaganimittamupacarasamadhinasamasevan-tassarupavacara-pathamajjhanamappeti. 随后即已成就了近行定;此定属于欲界,及已舍离了障碍。此后,以该似相及近行定继续修习,他证得了色界初禅。 Tatoparamtamevapathamajjhanamavajjanam,samapajjanam,adhitthanam,vutthanam,paccavekkhanacatiimahipabcahivasitahivasibhutamkatvavitakkadikamolarikangampahanayavicaradisukhumang’uppattiyapadahatoyathakkamamdutiyajjhanadayoyatharahamappenti. 此后他再修习初禅的五自在:转向、入定、决意(住定)、出定及省察。随后,通过舍弃寻等较粗的禅支,以及培育伺等较细的禅支,他依自己的能力顺次地证入第二禅等。 Icc’evampathavikasinadisudvavisatikammatthanesupatibhaganimittamupalabbhati.Avasesesupanaappamabbasattapabbattiyampavattanti. 如是在地遍等廿二种业处能得似相。在其余(十八种)业处里的(四)无量则取有情的概念(为所缘)。 节十八之助读说明 五自在:在这五自在当中,转向自在(avajjana-vasita)是能够随心所欲、轻易及迅速地转向寻、伺等禅支的能力。入定自在(samapajjanavasita)是能够轻易及迅速地证入各种禅那的能力,而且在达到入定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很多的有分心生起。决意(住定)自在(adhitthanavasita)是能够依自己所决定的时间入定多久的能力。出定自在(vutthanavasita)是能够轻易及迅速地从禅定中出来的能力。省察自在(paccavekkhanavasita)是能够在出定之后省察刚才所证入的禅那的能力。除了五自在之外,鼓励禅修者也掌握如何渐次地扩大(遍处)似相,直至遍布整个无边宇宙。 节十九:无色定 Akasavajjitakasinesupanayamkibcikasinamugghatetvaladdhamakasamanantavasenaparikammamkarontassapathamaruppamappeti.Tamevapathamaruppa-vibbanamanantavasenaparikammamkarontassadutiyaruppamappeti.Tamevapathamaruppavibbanabhavampananatthikibcitiparikammamkarontassatatiyaruppamappeti.Tatiyaruppamsantametampanitametantiparikammamkarontasacatuttharuppamappeti. 此后,除了虚空遍之外,他抽掉任何一种遍处(的似相),然后以观察所留下来的无边空间进行预作。如此修习之下,他证入了第一无色禅定。当他以观察第一无色禅心为「(识)无边」进行预作时,他即能够证入第二无色禅。当他以观察第一无色禅心的不存在为「无所有」进行预作时,他即能够证入第三无色禅。当他以观察第三无色禅心为「这很平静,这真殊胜」进行预作时,他即能够证入第四无色禅。 节二十:其它业处 Avasesesucadasasukammatthanesubuddhagunadikamalambanamarabbhaparikammamkatvatasmimnimittesadhukamuggahitetatth’evaparikammabcasamadhiyati,upacarocasampajjati. 对于其它十种业处,当他取佛陀等的功德为目标进行预作,而又透彻地获取该相时,他即已经通过遍作修习变得专注于它,同时也成就了近行定。 节廿一:神通 Abhibbavasenapavattamanampanarupavacara-pabcamajjhanamabhibbapadakapabcamajjhanavutthahitvaadhittheyyadikamavajjetvaparikammamkarontassarupadisualambanesuyatharahamappeti. Abhibbacanama: Iddhividhamdibbasotamparacittavijanana Pubbenivasanussatidibbacakkhutipabcadha. 从作为神通的基础的第五禅出定之后,他转向决意等;在进行预作之后,他证入显现神通的色界第五禅,取色所缘等为目标。 神通有五种:神变通(如意通)、天耳通、他心智、宿住随念及天眼通。 Ayametthagocarabhedo. Nitthitocasamathakammatthananayo. 于此,这是境之分析。 修习止业处之法至此完毕。 节廿一之助读说明 从作为神通的基础的第五禅出定之后……:《清净道论》(第十二章、段五七)如下地解释显现神通的过程:「(在进行预作之后)他证入作为神通基础的禅那,再从该禅那出定。然后,若他想要显现一百身,他即如此进行预作:『让我变成一百身』,之后他再证入作为神通基础的禅那、出定及作决意。他就会在决意心的同时变成一百身。」 神通有五种: 一、神变通(如意通)包括了能够把自己显现为多身、随心所欲地显现与消失、毫无阻碍地穿墙而过、遁地、在水上行走、在天空中飞行、触摸日月、及能够去到梵天界。 二、天耳通令人能够听到远处及近处微细与粗显的声音。 三、他心智慧够知晓他人的心念,以及直接地知道他人的心境。 四、宿住随念能够忆起许多过去世,以及知道在那些世里的细节。 五、天眼通令人能够看到天界或地界远近的事情。天眼通当中也包括「死生智」(cutupapata-bana),即能够直接地知道诸有情因于何业在一处死后投生至另一处。 这些神通都是属于世间,以及依靠对第五禅的掌握能力。在经典里也有提及第六种神通,即通过修习观禅证得的出世间「漏尽智」(asavakkhayabana)。 观之概要 (vipassanasangaha) 节廿二:清净的层次 Vipassanakammatthanepanasilavisuddhi,cittavisuddhi,ditthivisuddhi,kankhavitaranavisuddhi,maggamaggabana-dassanavisuddhi,patipadabanadassanavisuddhi,bana-dassanavisuddhicatisattavidhenavisuddhisangaho. 于观业处,清净之概要有七:一、戒清净;二、心清净;三、见清净;四、度疑清净;五、道非道智见清净;六、行道智见清净;七、智见清净。 节廿二之助读说明 这七清净必须次第地成就;每一层次的清净是更上一层清净的基础。第一层次的清净相等于三学的戒学;第二层次相等于定学;较高的五个层次相等于慧学。首六个层次属于世间,最后一个层次则是诸出世间道。见表9-1。 节廿三:三相 Aniccalakkhanam,dukkhalakkhanam,anattalakkhanabcatitinilakkhanani. 三相是无常相、苦相与无我相。 节廿三之助读说明 无常相是生灭与变易的呈现方式,即在成为有之后再变成不存在。 苦相是不断地遭受生灭逼迫的呈现方式。 无我相是不受控制的呈现方式,即人们不能完全地控制名色法。 节廿四:三随观 Aniccanupassana,dukkhanupassana,anattanupassanacatitissoanupassana. 三种随观是无常随观、苦随观及无我随观。
---------------------------------------------------------------------------------------------------------------- 更多菩提长老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