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菩提长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七章:类别之概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菩提长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七章:类别之概要

 

  节一:序文

  Dvasattatividhavuttavatthudhammasalakkhana

  Tesamdaniyathayogampavakkhamisamuccayam.

  已说七十二种各别法及其特相。如今我当依它们适合之处说示其类别。

  节一之助读说明

  七十二种各别法:首六章所解释的四种究竟法可以分别为七十二种各别法(vatthudhamma),即有自性之法(sabhava──见第一章、节二):

  一、心:虽然心可以分别为八十九种,但它们都被视 为同一种各别法,因为一切心都拥有同一个自性,即识知目标或所缘。

  二、五十二心所:每一个心所都被视为一个各别究竟 法,因为每一个心所都拥有自己的自性。

  三、十八种完成色:基于相同的原因,每一种完成色 被视为一个各别法。

  四、涅槃只有一个,所以是一个各别法。

  虽然在解释究竟法时也有说到十种不完成色,但它们并不被视为完成的各别法,因为它们没有自性,而因此不是观智的目标。

  我当依它们适合之处说示其类别:在解释四究竟法的七十二分之后,如今作者再依《阿毗达摩论》里所采用的门类把它们组成各种类别。

  节二:列举类别

  Akusalasangaho,missakasangaho,bodhipakkhiya-sangaho,sabbasangahocatisamuccayasangahocatubbidhoveditabbo.

  当知类别之概要有四个部份:

  一、不善之概要;

  二、混合类别之概要;

  三、菩提分之概要;

  四、一切之概要。

  不善之概要

  (akusalasangaha)

  节三:漏

  Katham?Akusalasangahetavacattaroasava:kamasavo,bhavasavo,ditthasavo,avijjasavo.

  如何?首先,在不善之概要里有四种漏:一、欲漏;二、有漏;三、邪见漏;四、无明漏。

  节三之助读说明

  直译巴利文asava(漏)的意义是「流出之物」。该巴利文代表从脓疮流出来的脓,也代表已发酵许久的酒。列为漏的烦恼被称为流出之物是因为它们就像流出来的脓及已发酵许久的酒。诸注疏说它们称为漏是因为它们流到最高的生存地或因为它们流到更换种姓(gotrabhu──见第九章、节卅四)。

  在四漏当中,欲漏与有漏都是属于贪心所,前者是对欲乐之贪,后者是对有(存在或生命)之贪。邪见漏是邪见心所;无明漏则是痴心所。

  节四:暴流

  Cattaroogha:kamogho,bhavogho,ditthogho,avijjogho.

  四种暴流:一、欲暴流;二、有暴流;三、邪见暴流;四、无明暴流。

  节五:轭

  Cattaroyoga:kamayogo,bhavayogo,ditthiyogo,avijjayogo.

  四种轭:一、欲轭;二、有轭;三、邪见轭;四、无明轭。

  节四至五之助读说明

  称为漏的烦恼也称为暴流(ogha),因为它们把诸有情冲到生存的大洋,也因为它们难以越渡。它们也称为轭(yoga),因为它们把诸有情套在痛苦里,不让他们逃脱。

  节六:系

  Cattarogantha:abhijjhakayagantho,vyapadokaya-gantho,silabbataparamasokayaganthoidamsaccabhinivesokayagantho.

  四种系:一、贪婪之身系;二、瞋恨之身系;三、执着仪式(戒禁)之身系;四、武断地执取「只有这才是真实的」之身系。

  节六之助读说明

  身系是因为它们把心系于身,或把今世之身系于未来世之身而得其名。在此,「身」(kaya)的意义是「聚集」,是指名身与色身两者。在四系当中,贪婪是指把诸有情牵扯向欲乐目标的渴爱或贪。瞋恨是瞋心所,呈现为对不想要的目标厌恶。「执着仪式」(戒禁)是相信实行仪式能够导向解脱。武断之信是坚信只有己见才是真实的,其它一切见解都是错的。后两种身系都是属于邪见心所的一面。

  节七:取

  Cattaroupadana:kamupadanam,ditthupadanam,silabbatupadanam,attavadupadanam.

  四种取:一、欲取;二、邪见取;三、戒禁取;四、我论取。

  节七之助读说明

  于四取当中,第一种可以是对欲乐强烈的渴爱,但诸注疏指出此取可以更广泛地包括对一切世间之物的渴爱。邪见取是执取任何在道德上是属于邪恶之见,例如无作见、断见等,或是执取任何有关「世界是永恒的还是不永恒的」等的忆测之见。[1]戒禁取是认为实行仪式或修苦行及其种种戒禁能够导向解脱。我论取即是执着「身见」(sakkayaditthi),即认为五蕴的任何一个是「我」或「我所有」。经典里提出了二十种身见。对五蕴的每一个可有四种观念,例如:「认为色蕴是我,或我拥有色蕴,或色蕴是在我里面,或我在色蕴里面」,对于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也是如此,所以共得二十种身见(见《中部》经四十四等)。欲取是贪的一种呈现方式,其它三种取则是邪见心所的呈现方式。

  节八:盖

  Chanivaranani:kamacchandanivaranam,vyapada-nivaranam,thinamiddhanivaranam,uddhaccakukkucca-nivaranam,vicikicchanivaranam,avijjanivaranam.

  六种盖:一、欲欲盖(欲求欲乐之盖);二、瞋恨盖;三、昏沉睡眠盖;四、掉举恶作盖;五、疑盖;六、无明盖。

  节八之助读说明

  盖是因为它们阻碍通向天界与涅槃之道而得其名。根据注疏,诸盖是阻止未生起的善法生起及使到已生起的善法不能持久的心所。首五盖是证禅那的主要障碍,第六种则是生起智慧的主要障碍。

  包括在诸盖之内的有八种心所。然而,其中有两对心所各算为一盖。《阿毗达摩论》的注疏解释昏沉与睡眠、掉举与恶作各合为一是因为它们有类似的作用、缘与对治之法。昏沉与睡眠两者都有令到名法软弱无力的作用;它们是缘于懒惰与昏昏欲睡;对治它们之法是激起精进。掉举与恶作都有导致不宁静的作用;它们是缘于困扰的念头;对治它们之法是培育定。

  节九:潜在倾向(随眠)

  Satt’anusaya:kamaraganusayo,bhavaraganusayo,patighanusayo,mananusayo,ditthanusayo,vicikicchanusayo,avijjanusayo.

  七种潜在倾向:一、欲贪潜在倾向;二、有贪(执着存在)潜在倾向;三、瞋恚(厌恶)潜在倾向;四、我慢潜在倾向;五、邪见潜在倾向;六、疑潜在倾向;七、无明潜在倾向。

  节九之助读说明

  潜在倾向(anusaya)是「潜伏」(anusenti)在它们所属的名法之流里的烦恼,每当诸缘具足时即会浮现为困扰。「潜在倾向」一语标示了只要诸烦恼还未被诸出世间道断除,它们都还能够再生起。虽然一切烦恼都可算是「潜在倾向」,但在此只列出上述七种是因为它们最为显著。欲贪与有贪两者是「贪」的方式;其余的都是属于个别的心所。因此一共有六种心所作为潜在倾向。

  节十:结(经教法)

  Dasasamyojanani:kamaragasamyojanam,ruparaga-samyojanam,aruparagasamyojanam,patighasamyojanam,manasamyojanam,ditthisamyojanam,silabbataparamasa-samyojanam,vicikicchasamyojanam,uddhaccasamyojanam,avijjasamyojanam,suttante.

  根据经教法,十种结是:一、欲贪结;二、色贪结;三、无色贪结;四、瞋恚结(厌恶结);五、我慢结;六、邪见结;七、戒禁取结;八、疑结;九、掉举结;十、无明结。

  节十一:结(论教法)

  Aparanidasasamyojanani:kamaragasamyojanam,bhavaragasamyojanam,patighasamyojanam,manasamyo-janam,ditthisamyojanam,silabbataparamasasamyojanam,vicikicchasamyojanam,issasamyojanam,macchariya-samyojanam,avijjasamyojanam,abhidhamme.

  根据论教法,另十种结是:一、欲贪结;二、有贪结;三、瞋恚结(厌恶结);四、我慢结;五、邪见结;六、戒禁取结;七、疑结;八、嫉结;九、悭结;十、无明结。

  节十至十一之助读说明

  诸结是把有情绑在生死轮回里的不善心所。第一组十结在经藏与论藏里都有提及,第二组十结则只记载于论藏。在第一组里,第一至第三项是属于贪心所;第六与第七项是属于邪见心所;其余的是个别的心所。在第二组里,第一与第二项是属于贪心所;第五与第六项是属于邪见心所;其余的是个别的心所。

  节十二:烦恼

  Dasakilesa:lobho,doso,moho,mano,ditthi,vicikiccha,thinam,uddhaccam,ahirikam,anottappam.

  十种烦恼:一、贪;二、瞋;三、痴;四、慢;五、邪见;六、疑;七、昏沉;八、掉举;九、无惭;十、无愧。

  节十二之助读说明

  (上述十项)称为烦恼(kilesa)是因为它们「折磨」(kilissanti)心;或因为它们把有情拖下内心污秽与隋落之境而污染了心。

  节十三:说明

  Asavadisupan’etthakamabhavanamenatabbatthukatanhaadhippeta.Silabbataparamasoidamsaccabhinivesoattavadupadanabcatathapavattamditthigatamevapavuccati.

  于此,在漏等当中,「欲」与(执着)「有」是指渴爱,因为它以它们(欲与有)为自己的根基。「执着仪式」、「武断地认为『只有这个才是真实的』」及「我论取」是指邪见,因为它能以这些方式呈现。

  节十四:总结

  Asavoghacayogacatayoganthacavatthuto

  Upadanaduvevuttaatthanivaranasiyum.

  Chalevanusayahontinavasamyojanamata

  Kilesadasavutto’yamnavadhapapasangaho.

  依各别法,漏、暴流、轭与系各属于三种。所说的取是两种,而盖是八种。

  潜在倾向只是六种,而当知结是九种。烦恼是十种。如是不善之概要有九个部份。

----------------------------------------------------------------------------------------------------------------

更多菩提长老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菩提长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八章:缘之概要

菩提长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九章:业处之概要

向智尊者:舍利弗的一生 前言

向智尊者:舍利弗的一生 第一章 出生至证得阿罗汉

向智尊者:舍利弗的一生 第二章 内观的成熟 友谊

 

后五篇文章

菩提长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六章:色之概要

菩提长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五章:离心路过程之概要

菩提长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四章:心路过程之概要

菩提长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三章:杂项之概要

菩提长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二章:心所之概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