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六十三卷 |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六十三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一一页,「庚五、摄持」。 第六三卷 我们这一大科讲到佛陀法身的功德,这当中有「十门分别」,这个地方是第五科。佛陀的清净法身,简单的讲,他的相貌就是「大功德法之所庄严,故名法身」。也就是说,佛陀那一念明了的心性,摄持了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这种状态我们叫做法身。佛陀内心的功德庄严,到底跟我们人天的众生、二乘的功德,有什么差别呢?我们从前面的学习,知道有二种的差别:第一个就是自在跟不自在的差别。我们凡夫跟二乘在修习波罗蜜善法的时候,心中都是有所得,也可以说是有所住的,我们修习善法都是有特定的对象,所以我们成就的功德是不能自在。比如说你现在的福报,要在某一个地方才能够出现,你离开了这个地方、离开了某些人,你的福报就不能现前。就是我们的功德在因地的时候是有所住,所以这个果报就不自在了。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他内心修习善法,是以我空、法空的真如来安住的,也可以说以无住来安住自己,所以他成就功德的时候,是能够随时以任何的情况,作任何的变现。「佛为法王,于法自在」,这个是我们在了解佛陀功德的第一个,认识他是自在的。第二个,他是广大的。佛陀在因地修习善法的时候,他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他心中依止一个无穷尽的愿力,「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他这个无穷尽愿力的摄持,他在成就果地的时候,他的功德就 特别的广大,是无止尽的,受用无尽的。所以我们从前面四科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佛陀法身的功德庄严,他是自在的、广大的,这二点是不共于我们人天跟二乘人的。好,接下来我们看第五段的「摄持」: 庚五、摄持(分三:辛一征;辛二释;辛三结) 辛一、征 应知法身,由几佛法之所摄持? 这个地方接下来问:佛陀的清净「法身」,到底有多少「佛法」功德「之所摄持?」这「摄持」就是成就。就是说佛陀的功德庄严这么多,他在因地是怎么成就的呢?我们前面讲的功德,是偏重在果地的受用;这一段主要讲到他因地的修行过程。 辛二、释(分二:壬一标数;壬二列释) 壬一、标数 这个地方有「标数」跟「列释」: 略由六种: 壬二、列释(分六:癸一由清净;癸二由异熟;癸三由安住; 癸四由自在;癸五由言说;癸六由拔济) 癸一、由清净 一、由清净,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 佛陀的法身功德,是由六种的修行过程所成就的,这 以下就各自解释。「一、由清净」,这第一个就是说,我们希望能够成就佛的功德,你要先成就一个「清净」的功德。什么叫清净呢?「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在我们内心当中要先「转」变「阿赖耶识」,成为二空的真如法性。这个阿赖耶识我们前面也说过了,阿赖耶识它是一个藏识,它含藏无量无边善恶的种子,生起种种的现行,这个藏识也可以说是一种我爱执藏现行识,我爱执藏。讲到我爱执藏,就不能单独谈第八识,也就是说它跟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是有关系的。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一下。阿赖耶识是一个依他起性,它是一个因缘果报的显现;但是在因缘果报的时候,第七意识就在我们产生的因果当中,捏造一个主宰的自我出来,这种情况在《唯识三十颂》上说是「随所生所系」。比如说什么叫自我意识?当你前生的生命体是一只蚂蚁的时候,你现出蚂蚁的色身、蚂蚁的内心思想,这种情况叫依他起,它本来只是一个业力的显现;但是第七意识就在那个时候,捏造一个以这样的环境而成为一个自我。好,你在这个当中,一直在保护这只蚂蚁的自我,等到这只蚂蚁死掉以后,所谓蚂蚁的自我消失了;你今生变成一个人,这个时候,就出现一个人的色身、人的想法,你就用你现在的环境,又捏造一个人的自我出现了,这叫做「随所生所系」。禅宗有一个「顺治皇帝赞僧诗」他说:「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这个地方等于提出二个问题:第一个讲到前生,第二个讲到今生。前生谁是我呢?前生的我跟前生的生命体是有关系的,我们说过,遍计执是要依止依他起才能生起。未曾生我谁是我?那你前生是一只蚂蚁,你以蚂蚁为自我;但是蚂蚁生命结束的时候,那个依止蚂蚁的自我也消失了。 好,你父母生出你以后,你就就着你这个生命体,又捏造一个自我,以人为自我;你这个人死掉了,你来生又得一个果报体,你又以那个果报体为自我。所以这个果报体的自我是变化的、是变化的。所以我们现在是爱着自我,我们爱着一个变化的东西,就是说当你死亡的时候,你今生的因缘结束了,你今生所捏造的自我也完全结束了,你来生又是一个新的自我。所以我们常说一句话,情势比人强,其实我们的自我意识,是受着你现有的因缘而产生的,而这样的一种妄想是要消灭的。因为我们这样的一个自我意识,就障碍我们趋向二空平等的法性,使令我们一直在三界里面流转的根源,就是我们一直保护爱着一个虚妄的东西。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要经常要修习我空观、法空观,来消灭阿赖耶识的我爱执藏,慢慢慢慢的趋向于二空平等的法身,这个是转依的一个关键点。我们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你说要生死无惧,无所畏惧,你跟我空观、法空观是有关系的。你一天到晚爱着自我意识,因为你这个自我意识临终的时候会消失掉,因为你今生的自我,是因为你今生的色身、今生的受想行识而引生的,所以其实你色身要消失的时候,你今生所捏造的自我也会消失,所以你会害怕。如果你平常是住在自我,你就会感觉到一种很强烈的危机感。所以我们经常思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的心安住在无我、无我所的清净本性,你临终的时候能够无所畏惧,因为自我消失了,我平常就没有依止自我而住的。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生命的转变,第一个你要舍弃自我,依止真如,这个是我们成就法身要做的第一个工作。这个地方是偏重在生命本体上的转变,后面五个是讲作用,作用的转变。 癸二、由异熟 二、由异熟,谓转色根,得异熟智故。 前面是转识,五蕴里面的识;这个地方「转色」,色法的色。这个色法是「异熟」,「异熟」就是因果的意思,就是说「转色根,得异熟智故」。我们过去由于业力的熏习,就出现了这个眼耳鼻舌身六根的色身,成就一个所谓的果报体;这个果报体要把它转成一个「异熟智」,这个果报体要以智慧来引导。就是佛陀的法身,他是以智慧来显出种种庄严的色身,他这个色身不是由业力来引导,是由智慧来引导。我们常说一句话「普门示现」,应以何身得度,就现何身来为他说法,使令他解脱。这个就是一个色身的转变。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一个菩萨的转变,他的转变是全面性的转变,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有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我们必须要知道,就是所有生命的转变,从大乘的角度要二个条件:第一个是空观的智慧,第二个是要发起清净的愿力。观一切法空,这个时候在空当中,发起上求下化的愿力,这样生命才能转变。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讲生命有得有失,你一定要在生命当中安住在这个失,失舍,你的生命才能转变。你看佛陀因地的时候,在《金光明经》讲到一个公案说:佛陀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他曾经做一个萨埵王子。在这个经典上说:佛陀做萨埵王子的时候,那是种种的善业之所成就,身体健康、色身庄严,而且拥有很大的权势;但是有一天他到森林的时候,看到一只母老虎带着一群小老虎,饥饿,没有东西吃,这一群老虎即将死亡。这个时候,萨埵王子思惟:如果我今天不能舍身喂这只母老虎,这一群小老虎全部死掉。这个时候,佛陀内心安住在失而不是安住在得,这时候应该要舍,用这个色身来喂这只老虎,然后发愿:我今生用色身来供养你们,我来生用佛法来教导你们。结果他放弃了今生的色身,他生到忉利天得到更尊贵、更庄严的色身。这个地方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就是说我们喜欢拥有,不喜欢失舍,其实这个观念是错的。一个人你经常安住在得,你的生命体就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你要突破是不可能。你一定要舍掉眼前的因缘,你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东西,你要舍掉现在,你才能够得到未来,你老是停留在现在,你就失掉了未来,这个地方是一个重要的观念。我们讲转依,转依就是一个生命的转变、或者说是生命的增上。菩萨道的生命增上只有一个情况,就是失舍,舍掉你现在的色身,你才能够得到更好的色身。比如说你现在身体的色身,诶,你不是很满意,很多病痛;但是我提醒大家:你一天到晚执着你的色身,你色身要改变很困难。那不完全只是业力,那个业力再加上我爱执的执着,那这个色身的相续力量就不得了了。如果你希望你的色身早点改变,我告诉你二个方法:第一个放下你的色身,第二个重新发愿,你的色身马上改变,很快很快改变;然后积集资粮,用这个资粮力,还有空正见、清净愿力的摄受,你的色身很快改变。我们的生命体是因缘所生法,你掌握了转变的因缘,这个生命的转变就会出现。所以这个地方讲,我们在作用当中要转色根,依止空正见跟大悲的愿力,「转」有漏的「色根」,而成为无漏「智」慧的色根。 癸三、由安住 三、由安住,谓转欲行等住,得无量智住故。 这个地方是转受,感受的受。这个受是一种安住的功德,就是说「转欲行等住」,这个「欲」就是心中的贪欲,这个「行」就是一种现行,贪欲的现行活动,我们凡夫是以「欲」望为「住」,你的心就住在欲望当中,随着欲望转。这怎么办呢?你要「转」变一下,「转」成「无量智住」。这个「无量智」古德的解释,就是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以慈、悲、喜、舍当做我们感受的安「住」。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受就是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产生一种领纳的功能,这当中的感受有二种:一种是外在的感受,一种是内在的感受。外在的感受就是我们的心向外追求,这色、声、香、味、触、法,我们产生很多很多快乐的感受,这个感受是外来的,这种外在的感受是躁动不安的,是带有过失的,带动烦恼的。这个时候佛陀说:身为一个修行菩萨道的人,这个感受要改变一下,你不要追求外在的感受,你要追求你去佛堂拜佛、静坐、或者诵经,你也会产生一种快乐的感受;但是这个感受,是从你的内心生起的,这个叫做内在的感受,这个是寂静的,没有过失的,这个是我们要追求的。也就是说,在感受上的一个提升,你要转外在的感受,而追求内在这种法喜的感受。比如说:我们在思惟这个法义,这个法有很多的意趣、很多的味道──法味。你去读小乘经论的法,跟大乘的法,味道是不一样。比如说你读小乘的经典,「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你那个明了的心,就住在这个法义上,深入的去品尝这个法味,慢慢慢慢的,你外在的感受就消失了,就出现一片的寂静;但是内在的感受也没有生起,就是进入到一切法不受,小乘经典就是带动我们这个感受,趋向于一切法不受。但是你要读大乘经典的感受就不一样,说是「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你在思惟大乘意趣的时候,你不断在这样的法义思惟,你外在的感受也会消失掉,但是内心会生起一个法喜的感受。所以大乘佛法它的受也是存在,但是它是转,「转」变外在的「欲行」感受,而成就内心这种法喜的感受,这是感受转变的过程,就是「安住」。 癸四、由自在 四、由自在,谓转种种摄受业自在,得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智自在故。 这个「自在」的功德就是「转摄受业自在」,这个「摄受业」就是我们世间上所从事的种种职业──士、农、工、商,由这种职业来得到财富、得到种种的资具,使令我们生命能够自由自在的生存。但是这个「业」要「转」变,转变成在世间上成就「无障碍」的五种「神通」的「智」慧,这是一个行,色、受、想、行,行就是一种造业,这个身口意的造业的力量,要转变转变,转成「神通智」。 癸五、由言说 五、由言说,谓转一切见闻觉知言说戏论,得令一切有情心喜辩说智自在故。 这个是转想蕴。什么叫做想呢?就是「见闻觉知言说戏论」,我们众生的想法,都是前六识这种「见闻觉知」种种经验的累积,从这种经验的累积当中,就安立很多的「言说」相,当然这个言说相都是虚妄不实的,跟真实相是不随顺的,所以叫「戏论」;这种妄想要「转」变,转变成能够成就「有情」欢「喜」的种种「辩」才,到没有佛法的地方,能够施设种种的教法,开导众生,这是一个想法的转变。在整个作用当中,这个五蕴的转变,这个想法的转变是很重要的。大乘佛法是不赞成什么都不想,不是很赞成,因为你「无住而生心」,你有所放下有所追求,这种追求的动力,是来自于你的愿望,大乘佛法一定要有愿望,没有愿望,你大乘佛法走不下去的。你说我什么都没有愿望,你一定要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望资持,你才能够走大乘佛法的。我必须提醒大家一件事:大乘佛法是先发愿才修行,以愿导行;不是说莫名其妙的走到这个地方,然后刚好发个愿,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说你走到哪里发愿发到哪里,不是的。大乘佛法是你把整个成佛之道先布局完了之后,才开始走的,先发愿才修行。好,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这个愿力是从哪里而来的呢?愿力是从你的想法而来。比如说我们讲得跟失,你认为生命这个「得」是很重要,拥有很多东西,是安乐的根本,你有这样「得」的观念,你发的愿就不同,你的行为也会有不同。如果你经过很多圣贤的教诲,你知道一个菩萨要安住在「失」,不能安住在得,你以失为安住点,你发的愿又有所不同。所以这个地方很多观念,你都要去参透。我们讲得跟失好了,人跟人之间的互动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占便宜跟吃亏二件事情,有人会占便宜,有人会吃亏。我不知道诸位的想法是怎么样,我们一般是喜欢占便宜,我做了很多,我做了很多事情,但是这个功劳我没有享受到,我吃亏了,我安住在「失」;有些人没做什么事情,他得到很多的荣耀,他得到「得」。我不知道诸位的想法,如果你可以选择的话,你愿意站在什么位置?但是从因缘上来说:你住在得,对生命是亏损的、亏损的。就是说你没有这个因缘,但是你得到这个因缘,那是你前生的因缘,你在亏损你前生的资粮;你今天站在失,诶,我吃亏了,其实你是在累积能量,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当然我们现在都很重视眼前,就是说,我希望我们在思惟因缘的时候,想想过去、想想未来,就是你这个生命的点,不要老是看在眼前的因缘,否则你的菩萨道是没有办法走下去的。就是说我现在安住在失,你应该感到欢喜,因为你在累积能量,一个人安住在失的人,他是有未来的;一个安住在得的人,他只有现在,他没有未来。我不知道诸位是什么想法,如果你可以选择的话,你希望安住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就是说,想法影响到你生命的追求意乐愿望,愿望影响到你的行动。所以菩萨为什么要广学种种的圣贤之书?就是要培养一种正确的想法。所以这个地方,这个想法的转变是很重要,你不能老是活在见闻觉知、老是活在过去的感觉,跟着感觉走、跟着妄想走,那这个生命的突破就困难了。 癸六、由拔济 六、由拔济,谓转拔济一切灾横过失,得拔济一切有情一切灾横过失智故。 前面的转五蕴,比较偏重在自受用;这个地方讲大悲,他受用。菩萨要成就「拔济」的功德,什么叫「拔济」呢?就是我们在「拔济一切灾横过失」的时候,我们以前都是根据慈悲,有时候带一点冲动,「拔济」众生「灾横过失」的时候,是缺乏智慧的。现在怎么办呢?要成就「拔济一切有情一切灾横过失」的「智」慧,这个是后得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智慧,你说放生,放生也要有智慧,什么事情都有相应的智慧,这个都要去学习的。这个就是我们在行大悲的时候,要以智慧来引导,叫做「拔济一切有情灾横过失智」。 辛三、结 应知法身,由此所说六种佛法之所摄持。 我们讲清净的大功德「法身」,就是菩萨在「六」个内涵当中的转变而成就的。我们现在的身叫业报身,有很多的烦恼、业力、果报的障碍;我们现在的目标是清净「法身」,这个转变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你要放下眼前的因缘,修习空观;第二个,你要发起清净的愿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是生命转变的一个方法。 庚六、差别(分二:辛一释佛法身;辛二例余二身) 辛一、释佛法身(分二:壬一双关征起;壬二望义别答) 壬一、双关征起 诸佛法身,当言有异?当言无异? 这个地方提出一个问:三世「诸佛」所成就的清净「法身」,到底是「有异」,到底是差别呢?还是没有差别?你说阿弥陀佛的法身跟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有没有差别?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看这个回「答」: 壬二、望义别答 依止意乐业无别故,当言无异; 无量依身现等觉故,当言有异。 有所相同,有所差别。我们先看三世诸佛相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有三个:第一个「依止」,三世诸佛的功德,都共同依止二空平等法性,这个是没有差别的;「意乐」,诸佛的大悲心也没有差别,三世诸佛想要度化众生的心情,你不能说阿弥陀佛的大悲心比释迦牟尼佛的大悲心大,不能这样讲,意乐是没有差别的;「业」,他那种造业的功能、那种潜在的功能,这个能力,三世诸佛的能力,也是没有差别的,这叫佛佛道同:「依止、意乐、业」是没有差别。你这样讲的话,阿弥陀佛跟释迦牟尼佛完全一样了?也不能这样讲,因缘有差别,我们看「无量依身现等觉故」,三世诸佛在因地行菩萨道,他所依止的色身、他所发的愿,在整个成佛之道,乃至于成就等觉菩萨的过程是有差别,成佛的过程,会影响到我们成佛以后度化众生的一个差别。我们讲「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方便是不同。譬如说我师公忏公师父,忏公师父他度化众生,他喜欢度大专生;我师父照公上人,他喜欢办儿童读经班(哈哈),他度小学生。你说他们二个成佛以后有没有一样?他们二个人的名号会不同、国土也不同、所摄受的眷属也会不同,是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你成就一个佛的时候,你是有很多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你成佛以后,哪些人会做你的弟子,这个地方会有不同,所以我们说是有所不同。我们这样子讲,就是说你自己这一部分,内心的功德是相同的;但是你跟众生之间的互动,那就有所不同。这个地方讲到法身。 辛二、例余二身(分二:壬一受用身;壬二变化身) 壬一、受用身(分二:癸一例同;癸二别简) 癸一、例同 前面本来是问法身,但回答的时候三身都回答,我们看「受用身」: 如说佛法身,受用身亦尔。 意乐及业无差别故,当言无异。 癸二、别简 不由依止无差别故,无量依止差别转故。 这个就像「佛」的「法身」一样,「受用身」功德的道理也是这样,你看他的依止「意乐」跟「业」,也是「无差别」的,虽然所「依止」的真如是没有「差别」,但是「无量依止差别转故」,能「依止」的整个修行的过程,是有很多差别。过程是有差别的,结果是没有差别。 壬二、变化身 应知变化身,如受用身说。 佛的法身,在《楞严经》讲一个譬喻说:这个月亮是没有差别,体是没有差别;但是月亮映在不同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这个应化身在生起作用的时候,那就不同了。一谈到度化众生,你说你们二个是同学、你们二个都同时在义德寺出家,同时发菩提心、同时立定追求无上佛道,你们二个每天都拜一千拜,也都是念一千声佛号,也同时求生净土;但是成佛以后度化众生的眷属也不一样的,没有二尊佛成佛以后所度的化众生是完全一样的,不可能,过程不同。所以你的过程会影响到你整个成佛以后,你身相果报体的庄严、国土的庄严,还有你的名号、你的眷属,这是有差异的。 庚七、功德(分二:辛一征;辛二释) 辛一、征 应知法身几德相应? 清净的「法身」有「几」种功「德」跟他「相应」呢?我们前面讲到的功德,是局部性的;这个地方的功德,是全面性的探讨什么叫大功德法之所庄严,这个大功德法到底是有哪些?这个地方是一个全盘性的说明,我们看解释的地方: 辛二、释(分二:壬一广建立;壬二六义摄) 壬一、广建立(分二:癸一长行标举;癸二以颂赞礼) 癸一、长行标举 谓最清净四无量、解脱、胜处、遍处、无诤、愿智、四无碍解、六神通、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相清净、十力、四无畏、三不护、三念住、拔除习气、无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应。 这以下列出了十六种功德,这十六种功德,这个「谓最清净」是通于以下的十六种功德。这个地方是一个总标,这以下用偈「颂」来「赞礼」,以偈颂来各别解释。我们先看「四无量」心: 癸二、以颂赞礼(分十六:子一四无量;子二解脱胜处遍处 ;子三无诤;子四愿智;子五四无碍解; 子六六神通;子七诸相随好;子八四清净; 子九十力;子十四无畏;子十一不护念住; 子十二拔除习气;子十三无忘失法; 子十四大悲; 子十五十八不共佛法; 子十六一切相妙智) 子一、四无量 此中有多颂: 怜愍诸有情,起和合远离, 常不舍利乐,四意乐归礼。 佛陀的法身最为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慈、悲、喜、舍,他随时跟众生感应道交。「怜愍诸有情」,这个地方先作出一个总说。整个慈悲喜舍心情的生起,都是佛陀「怜愍有情」众生的感受,我们讲感同身受。在整个大乘菩萨道当中的大悲心,就是你对众生的感受,要有一种同理之心。当然你说,他痛苦我也会感到痛苦,这样的意思就是你跟他要有互动的关系,比如我们讲母子的关系、或者过去生你是我的恩人等等。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最可怕的想法,就是「我跟你没有关系,你跟我也没有关系」,这个在大乘佛法里面是最可怕的想法。就是说你有什么感受跟我没有关系,我有什么感受跟你也没有关系,这样子你这个大乘菩萨道就很难走下去了,因为大乘法身的慈悲喜舍「怜愍诸有情」。我们不是说一定要做到什么事情,但是那种感同身受的心情要培养起来,这个地方是整个慈悲喜舍最根本的一个思想。我们是基于「怜悯有情」众生的感受,来生「起和合」的心,这个「和合」就是慈心,众生没有这种种安乐的资具,佛陀愿意把他的功德跟他来分享,我的功德跟你「和合」,功德跟你和合一下,我们就能够受用佛的功德叫做慈,慈者与乐。第二个「远离」,这个「远离」就是悲,拔苦,对于这个身心世界有痛苦的众生,佛陀以他的大功德为众生拔除,就是「远离」。第三个「常不舍」,这个是喜,佛陀对于已经得到安乐的众生,希望他能够相续下去不要舍离。第四个「利乐」,这个最重要了,佛陀希望以佛法开导众生,使令众生能够生起种种利益安乐的事业,佛陀希望我们能够真实的修习善法、断除恶法,成就利益安乐的事业。「四意乐归礼」,具足这四种慈悲喜舍「意乐」的法身,我至诚的「归礼」,这个是讲到佛陀慈悲喜舍的第一个功德。佛陀的大功德,我们这样子读下去,其实大部分都是为了利他而设计的,你往后看你就知道,为了利他。我们看第二段: 子二、解脱胜处遍处 这个地方讲到八「解脱」、八「胜处」跟十「遍处」。 解脱一切障,牟尼胜世间, 智周遍所知,心解脱归礼。 首先我们看八解脱,「解脱一切障」。这个八解脱,就是我们讲的九次第定,这个九次第定,就是在四禅八定当中,扣掉三禅,这个三禅的离喜妙乐地太快乐了,所以二乘人没有办法解脱,所以在四禅八定当中要扣掉三禅,再加上这个灭尽定。三果圣人就是在这样的八种禅定当中,修习四念处,以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智慧,来解脱对禅定法乐的贪着,这叫做八解脱,远离八种禅定的贪爱障碍;这个地方是讲佛的「解脱」,那是「一切障」,不是八解脱而已,解脱一切法的贪爱。「牟尼胜世间」,这个地方是讲到佛陀超越二乘的八胜处。前面的八解脱是讲禅定,这个地方讲神通。二乘人就是在禅定当中,观察地水火风、还有青黄赤白的光,说地有青黄赤白的光明,水也有青黄赤白的光明,观察这个光明,就能够成就广大的神通。「牟尼」寂静的心中,他也能够生起超越一切「世间」的神通,「牟尼胜世间」,这个地方讲超越八胜处的神通。「智周遍所知」,这个是讲十遍处,这讲智慧。这个十遍处,就是地水火风、青黄赤白再加上空,虚空的空,再加一个识,心识的识。二乘人就是在这十个法当中,观察这十个法是遍满虚空的,而成就我空的真如。佛陀的空观,能观察一切所知的我相、法相的境界,而证得空观,所以这个空是「遍」于「所知」的境界,那是更广大了。身为一个清净的法身,成就禅定、神通、智慧,内「心」如此「解脱」自在的一个法身,我至诚的「归礼」。这个地方,前面的四无量心讲到佛陀利他的功德,这个地方讲佛陀自身的解脱功德。 子三、无诤 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余, 害烦恼有染,常哀愍归礼。 这个讲「无诤」三昧,这个「诤」就是烦恼。佛陀的「无诤三昧」是怎么修呢?这当中有二个差别状况:第一个,这个众生对佛陀已经具足了清净的信心,这个时候佛陀就能够直接以佛法来开导他,来「灭」除「有情」众生内心的烦恼,使令它没有剩「余」,就是你对佛陀已经生起归依的心情,这第一个,佛陀直接让你成就「无诤」。第二个,「害烦恼有染,常哀愍归礼」。有些众生对佛陀生起「烦恼」,或者瞋心、或者爱着,佛陀也以「哀愍」心,使令他把心中的烦恼消灭,而成就「无诤」。像央掘摩罗,央掘摩罗是拿刀子要杀佛陀,佛陀能够在这样的一种将要被杀的情况下来开导他,使令他放下外在的刀子,使令他放下内心的瞋心,而成就圣道。佛陀的无诤三昧,就是这样子。小乘的无诤,他只是被动的──我的身口意不让你起烦恼;大乘的这个无诤三昧,是要以方便力,让你心中的烦恼消灭,这个地方有所不同。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