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四十七卷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四十七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五五页,「寅二、随喜作意」。

  第四七卷

  我们学习佛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明白宇宙人生的真实道理。一个人在生命当中,他会出现种种安乐的果报,比如说富贵、长寿、庄严,乃至来生能够往生净土,他会出现安乐的果报,这当中一定有他的道理。反过来说,一个人在生命当中会出现痛苦,他会出现贫穷、卑贱、丑陋,乃至于来生到三恶道去,这当中也一定有他的道理。所以,当我们能够掌握痛苦跟安乐的真实道理,我们就能够对生命产生正确的改变,所谓的离苦得乐。生命的真实道理,应该是什么相貌呢?我们可以简单的作一个理解。简单的说,生命的相貌就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它的相貌是相续而变化的。主导这个生命的水流,有二种的力量:第一个力量,是我们前生种种的造作所熏习的一种业力,我们叫做先天的力量,这个先天的力量,可能是善良的,也可能是邪恶的。所以在我们的生命水流当中,我们不可以否认:的确有前生的力量在影响着我们。我们前生所留下来的这种等流势力,对我们的生命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一种先天的力量。第二个就是我们后天的努力,我们开始修学佛法,透过佛法的修学,创造一种清净的力量,来扭转、改变前生的力量。所以我们对生命的了解就是:生命的水流是由先天的力量跟后天的努力,这二种力量的结合。这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了二个选择:第一个,我们放弃努力,我们内心当中就是心随妄转,我们完全由前生的力量来主导我们。我们遇到人事的因缘,该起烦恼还是起烦恼;你在过去的因缘当中,会造作什么业力,你还是造作什么业力;那你应该受什么痛苦,还是受什么痛苦:这个叫做「流转门」,你的生命会在这种流转的力量当中,不断痛苦的重复,历史重复。因为你没有作出改变,你会被过去的力量牵引着,产生一种惑业苦的恶性循环。第二个,我们想要产生一种新的力量,来扭转这种过去的力量,这个时候叫做不随妄转。我们透过佛法的修学,产生一种清净的力量,把过去邪恶的力量慢慢的消灭、把善良的力量慢慢的增长,这个时候我们进入到一种「还灭门」,所以我们基本上是有二种选择。当我们选择今生要做一些努力,来扭转过去的力量,那应该怎么努力呢?在本论当中,它提出了三个重点:第一个,你要确定你生命的目标。你到底希望你的生命,有什么样的结果?你要先把你的结果订出来──「我要成佛」,成佛当然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这个事情太大,我要先往生净土。怎么往生呢?我今生必需有一些戒定慧的功德、有念佛的功德,你必须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我们讲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当我们生命有一个目标以后,第二个,你要培养一个正确的观照力。我们都知道,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当中,都不是非常平静,因为我们内心有一种先天的力量,我们过去有很多很多烦恼、妄想的力量累积在心中。我们虽然确定了目标,但是当我们要趋向目标的时候,会打很多很多的妄想,给我们作错误的引导。所以我们必须有我空、法空的智慧,一次又一次的来化解心中的妄想。你不能有一次的错误,妄想它会用不同的相貌来引导你,告诉你放弃努力,告诉你往错误的方向去。你必须每一次都要很正确的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来化解你过去所留下的这些妄想,这就是破除遮障。当我们有观照力、有目标以后,能够破除遮障,这样还不够,要实际的付诸行动,就是六波罗蜜的修学。本科的「彼入因果」,就是告诉一个菩萨:当我们已经具足了目标,而且也正确的开始化解心中的颠倒妄想,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彼入因果」就是劝勉菩萨要付诸行动,实际的透过六度的修学,来积集我们成佛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在这一科当中,它是讲到「作意」,就是说我们要修学六度之前,你必须产生三种的心理准备:第一个是「爱重作意」,第二个是「随喜作意」(这个地方写「随善作意」,这个「善」写错了,应该是「随喜作意」),第三个是「欣乐作意」,三种作意。这个都是我们在修学六度之前,应该要具足的三种心理准备。我们看「随喜作意」:

  寅二、随喜作意

  什么叫「随喜作意」呢?

  又诸菩萨,于余菩萨六种意乐修习相应无量善根,深心随喜。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随喜意乐。

  这个「菩萨」,已经作好一个菩萨的准备。菩萨要准备什么呢?准备他的菩提心跟空正见,这个菩萨已经准备,有资格来修行了。他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个状况。什么状况呢?「于余菩萨六种意乐修习相应无量善根」,他看到了其他的「菩萨」,依止「六种」广大的「意乐」,「修习」波罗蜜,而成就了种种的「善根」。诶,他看到隔壁的同参道友,有布施的善根、有强烈持戒的善根,有强烈忍辱、禅定、智慧的善根出现,而这个菩萨在这一方面是比较薄弱。这个时候,菩萨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佛陀告诫菩萨们:「深心随喜」。这个「深心」不是嘴巴讲,是你出自内心,对他所成就的善根欢喜赞叹。「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随喜意乐」,这样子叫做「随喜作意」。这个地方是说,当然我们菩萨应该要发菩提心,就是你会受戒,我们受戒的时候,诸位能够回忆得到,我们刚始受戒的时候,缘境发心。我们那个时候所发的心,对十法界许下了: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的愿望,那个时候是非常纯真圆满的愿望。但是,当这个戒体成就以后,我们开始付诸行动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我们必须要去面对的事实,就是我们虽然发愿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但事实上,我们的时间有限的、我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我们今生的时间,不可能修习一切功德,不可能。所以这个时候,菩萨必须务实的给自己有一个明确的、短期的目标,我必须先成就我自己能力这一部分、我自己有兴趣的这个善根。我可能先成就布施的善根,或者先成就持戒的善根,或者先成就禅定、智慧的善根。也就是说,初学菩萨他在修学善根,是有所不足的,因为时间有限,功德无量,以短暂的时间追求无量的功德,到最后一事无成。所以菩萨必须要务实的,给自己有一个次第来修学,所以因地的菩萨,他的善根是差别的,你只能够走你自己的路。这个时候,菩萨为自己布局一个自己的道次第,他先成就哪一个善根。但是有一个地方要注意:你这个善根比较薄弱,别人有善根出现的时候,我们有二个选择:第一个,我们嫉妒、排斥,乃至破坏对方。这样的后果,我们跟这个法门结下恶缘,以后我们要成就这个善根就障碍重重。第二个,我们看到这个功德,我们自己在今生、或者短时间当中,我们还没有能力成就,但是别人成就了,我们表示随喜赞叹。这个时候,我们跟这个善根先结下一个好的因缘,先打一个好的招呼,以后你要修习这个善根的时候,就非常的顺利。所以佛陀慈悲,为菩萨尔后的修学,先作一个布局。就是说,没有错,菩萨刚开始修学的时候,必须要依止自己的能力、兴趣,成就自己生命当中的善根;但是当我们遇到其他的菩萨有殊胜善根的时候,我们应该深心随喜。也就是说,前面的「爱重作意」,是菩萨自己要努力修习自己的善根;这个地方是,当善根在别人(身上)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表示「随喜」,是这个意思。

  寅三、欣乐作意

  又诸菩萨,深心欣乐一切有情六种意乐所摄六种到彼岸修,亦愿自身与此六种到彼岸修恒不相离,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欣乐作意。

  这地方「欣乐」的意思是说,「又诸菩萨」,这个「菩萨」是发了菩提心,也具足空正见,他「深心欣乐」,他出自内心的希望,这个「欣乐」就是希望,他希望「一切有情」,也能够具足这「六种意乐所」成就的这种波罗蜜的功德。也就是说,他不但希望自身能够成就六种波罗蜜多,他也希望「一切有情」能够成就「六」波罗蜜多,乃至于成就佛道为止,这样子「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欣乐作意」。这个地方,「爱重作意」是偏重自身的功德;「随喜作意」是别人的功德,我们表示随喜。这个地方意思是说:前面二种功德都是约着已经成就的,我自己已经成就的,我要爱重珍惜,不要让它破坏;别人已经成就的,我们随喜;这个「欣乐作意」,是还没有成就的功德。菩萨对于波罗蜜多的功德,在自己跟他人还没有成就的时候,应该什么心情呢?「欣乐作意」。我希望自己能够成就,也希望他人可以成就,菩萨要有一种跟别人分享功德的胸量,不要独占。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在秦朝末年,刘邦跟项羽,如果从他们二个个人的功德来说,项羽的才华是远远超过刘邦的,从世间法的功德来说,他的军事能力、魄力、霸气都超过刘邦。但是刘邦有一种很特殊的功能,这个人胸量非常大,他这个人有功德愿意跟人家分享。项羽这个人个性太自私,刚愎自用,只要他的属下意见跟他不合,他就排斥。你看刘邦旁边的大将──萧何、张良、韩信这几个文武大将,都是曾经侍奉过项羽的。但刘邦他能够在打天下的时候,愿意把功德跟大家分享,结果刘邦就把项羽打败。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菩萨会在生命当中,遇到很多很多即将成就的功德,我们一定要跟别人分享。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比如说你今天筹备一个活动、或者你掌握一个因缘,这是广大功德。但是你能够很理性的,这个工作该给谁做,对众生会产生利益,你就能够无私的把这个职位让出去,不一定什么事都要自己独享。你有这种胸量,你以后就有这样的福德、有这样的功德成就的因缘。所以这个地方佛陀劝我们:菩萨对于还没有成就的功德,应该要有一种「欣乐」,希望一切有情来分享的心情,这样一个有胸量的菩萨,才能够招感广大的福德。这个地方是针对还没有成就功德的一种愿望。这个地方是讲到我们修六度有三种的准备:「爱重作意、随喜作意」跟「欣乐作意」。

  子二、显得胜利

  我们听闻这三种作意以后,有什么样殊胜的功德?

  若有闻此菩萨六种意乐所摄作意修已,但当能起一念信心,尚当发生无量福聚,诸恶业障亦当消灭,何况菩萨?

  假设「有」一个众生,他听「闻」了「菩萨」能够依止这「六种意乐所」产生的三种「作意」──爱重、随喜、欣乐三种作意,这种情况,我们对这三种「作意」的功德,有二种的差别:第一个,「但当能起一念信心」。就是说我虽然对这三种作意,目前还没有办法真实成就;但是我觉得这三种作意是一个功德相,你生起一种随顺欢喜的心情,虽然你还没有成就,但是你有「一念」的「信心」。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尚当发生无量福聚,诸恶业障亦当消灭」,你就能够产生无量的福德。你过去因为贪瞋痴所造的罪业,也因为你对这三种意乐随喜赞叹的「信心」,这些罪业还没有得果报的,就「诸恶业障亦当消灭」,就失去了得果报的力量,这只是「一念」的「信心」而已;「何况菩萨」如法真实的去修行这三种意乐,那这个功德就不可思议了。这个地方是讲到,我们能够产生三种「作意」的殊胜功德。这个地方,有些人会提出疑问说:一念信心就产生这么大的灭恶、生善,这个道理在哪里?我们从道理上来说也好、从自己生命过去的经验也好,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生命要产生重大的改变,一定是内心要先改变,就是信念的改变。你说你偶尔去造一个善业,这个善业不一定能够产生广大的改变;但是你内心当中,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对生命目标的改变,这个改变就是一个大方向的改变。

  我们讲一个实际真实的故事,给大家作一个参考。在法国有一个大的企业家,很有名的企业家,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百货公司的小店员。他本来平常的工作就很平凡,但是后来遇到经济不景气,他的公司裁员,他就被裁员裁掉,就失业了。失业以后,再找工作,找不到了,因为他那时候已经中年四十几岁了。后来他的太太、儿子离开他,孤家寡人一个,又找不到工作,就丧失了对生命的奋斗,每天喝酒过日子。后来他觉得人生实在没有意思,就想要自杀。自杀的时候,他跟朋友讲到要自杀的念头,他朋友说:既然你要自杀,那你也不急着一时,干脆我带你去给人家算算命,看看你有没有什么希望。既然是这样子,他就听他朋友的劝告,找一个年纪很大的吉普赛人算算命。这个吉普赛人看起来有七八十岁,年纪很大了,他把他的八字一看:唉呀,不得了!他说:你呀,你是拿破仑的转世啊。(哈──)他说:怎么可能我是拿破仑转世,我是那么平凡?没有错,我一生算命从来没有错过,你的确是拿破仑的转世。哦,这个人就相信了。但是他不知道是谁,因为他没读多少书。从今以后,他去图书馆,把所有的资料全部找出来,开始研究:我前生是,我应该继承拿破仑拿破仑拿破仑拿破仑拿破仑的功能。他就开始研究拿破仑的思想,拿破仑做过什么事情。这个时候,他的生命产生了变化。很奇怪,他过去应征,老板一看到他就拒绝;这个时候,老板看到他很欢喜,雇用他。而且慢慢慢慢很快就能够展转的升迁,到最后,他变成好几家连锁店、百货公司的老板,后来成为法国一个非常伟大的企业家。后来很多杂志去访问他说:你到底是不是拿破仑转世?他说:讲实在话,我不是拿破仑转世,但是当时我把自己观想成拿破仑,对我的确有很大的加持力。所以我们要知道:为什么佛陀在讲六波罗蜜之前,讲这三种意乐干什么?就是你作好准备没有?我们一个人要相信一个道理:所有的障碍都是来自于内心,叫做自我设限。我们往往在修习波罗蜜之前,内心就出现很多的名言:这个我没办法,这个他做得到,我做不到的。你这样的一个思想,你根本就不可能,你障碍你自己。就像马戏团,你看马戏团很多的大象。有一次马戏团发生大火,很多人往外面跑。后来这个马戏团的老板也往外面跑,他要跑的时候往后面一看:唉唷,他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个大象只要被关了很久的、中年以上的大象,它跑不动了,它活活被火烧死。比较年轻的、刚刚抓到的大象,没有关很久的,它就跑出来。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大象长时间被关,它只要一动,就遇到铁栏,它太多的挫折、太多的失败,在它的心中,它没有修习我空、法空的智慧,来化解因为失败……。失败本身是一个果报,它不是重点。我们现在比较在乎的是:当你遇到失败的时候,你会产生一种负面情绪,这种,他果然成就一代的事业。我们每天观想:「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们经常把自己观想成、,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加持力。这就是佛陀告诉我们为什么要修习意乐、为什么他只是一念的信心,因为他已经为生命的广大功德,呈现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种。所以这是佛陀讲三种作意、六种意乐的主要目的,就是应该要为未来的波罗蜜作好准备。 负面情绪,你没有化解,产生一种累积,累积久了就产生自我设限,这个地方是一个心理障碍。今天我们比较在乎的是这个,不是失败本身,因为失败只是生灭法;但是这个失败以后,他心中所留下的这些痕迹,会使令一个菩萨裹足不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佛到现在,很多人已经成就了广大功德,我们还在原地打转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自我们自我设限。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其实世间的道理跟佛法的道理是一样,只是目标不同,他能够从一个小小百货公司的员工,他观想他是拿破仑,他果然成就一代的事业。我们每天观想:「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们经常把自己观想成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加持力。这就是佛陀告诉我们为什么要修习意乐、为什么他只是一念的信心,因为他已经为生命的广大功德,呈现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种。所以这是佛陀讲三种作意、六种意乐的主要目的,就是应该要为未来的波罗蜜作好准备。

  庚六、差别(分二:辛一问;辛二答) 辛一、问

  「差别」当中有二个:一个是「问」,一个是「答」。我们先看「问」的部分:

  此诸波罗蜜多差别,云何可见?

  这个六「波罗蜜多」的修学内涵,它种种的「差别」相,我们应该怎么知道呢?前面的几科都是在讲心理的准

  备,这个地方是讲实际的行动。我们看回「答」的地方:

  辛二、答(分二:壬一总标;壬二别释) 壬一、总标

  应知一一各有三品。

  每一个波罗蜜多,都有「三品」的差别,有「三品」修学的差别相貌。

  壬二、别释(分六:癸一施; 癸二戒; 癸三忍; 癸四精进;癸五静虑;癸六慧) 癸一、施

  「别释」当中六科:「一、施;二、戒;三、忍;四、精进;五、静虑;六、慧」。我们先看布「施」的修学差别:

  施三品者:一、法施;二、财施;三、无畏施。

  从修学次第来说,我们先讲「财施」。我们菩萨设定了人生目标,也开始用空观来化解心中的自我设限、心中的妄想;然后我们在付诸行动的时候,第一个行动就是布施:我们应该把我们用不到多余的财物,布施给须要的众生,来消灭众生的贫穷,这是菩萨采取行动的第一个方式。第二个是「法施」:「法施」就是以利他的心,为人宣说佛法。前面的「财施」,是消灭众生外在的贫穷;这个「法施」,是对治众生内心的愚痴。就是说,一个人最大的痛苦,就是不明白生命的道理。不明白道理怎么办呢?

  就完全跟着感觉走,他有什么感觉,就往这个感觉方向去活动。现在我们跟众生开示:你不要再跟着你的感觉、跟着你的情绪活动,你要根据佛法的道理来作判断──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如何离苦得乐、趋吉避凶?你要让他明白这个道理,这叫「法施」。第「三」个是「无畏施」:「无畏施」就是我们用种种安慰、鼓励的言词,使令众生远离恐惧跟怖畏的痛苦。就是他有这个苦恼、怖畏,你跟他开导开导,把心中的障碍破除掉;因为他有苦恼的时候,他没有办法修行,就障碍在那里了。菩萨有善巧,把他的障碍化解掉,使令他能够远离痛苦、怖畏的障碍,然后继续的往前走,叫「无畏施」。这三种布施,能够使令菩萨有什么好处呢?能够成就广大财位的福德资粮。

  这个地方的布施,我们说明一下。这个地方的布施,我们从唯识的经论当中,佛陀在讲布施的时候,提出一个重要的讯息,就是你布施的时候,要用欢喜心布施。比如说你今天做僧团执事也好、做自己种种的弘法事业也好,你这样的财施、法施、无畏施:如果你是一种心不甘、情不愿的嫌恨心,以嫌恨心来布施,以后也会成就安乐的果报;但是这个果报,有很多的障碍。就是你得来非常辛苦,你白天工作、晚上加班,很多的折磨,才得到这个广大的财富、这种福德的资粮。如果我们在因地的时候,既然你选择这件事你要做,你用欢喜心来布施,你以后得到这个广大福德的时候,非常的顺利,你就很自然生长在一个富贵的家族,很容易得到广大的福报。所以这个地方的布施,你的一个心态,对未来的果报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我们采取行动的第一个──布施。

  癸二、戒

  戒三品者: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

  这个地方讲持「戒」的差别内容:第「一」个叫做「律仪戒」。「律仪戒」主要的目的,就是远离身口意的过失。远离过失为什么叫「律仪戒」呢?我们简单解释一下。果公上人解释什么叫「律仪」呢?他解释得很简单:就是「法」。这个「法」就是一种轨范,这个「戒」就是警策的意思。就是说,佛陀为了让菩萨远离过失,设立很多的轨范来警策菩萨──什么事是不应该做的。所以这个地方是偏重在断恶,「律仪戒」偏重在止持的断恶,是成就法身的因缘。第「二」个「摄善法戒」。这个「摄」就是积集的意思,就是我们应该在生命当中,积集种种善法的功德,这个地方的善法,主要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善法。这个地方有人质疑说:这个「摄善法戒」是有六度,菩萨在产生行动的时候,也有六波罗蜜,那这有什么差别呢?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在修行六波罗蜜的时候,那是一个广大的所缘境,是整个十法界有情、无情广大的所缘境。但是这个地方的「摄善法戒」,是佛陀在这个广大的所缘境当中,选出几个重点,加以明文规定:这些你不做,一定要犯戒,就是在广大的所缘境当中,找出几个纲要,才后订出一个轨范,让我们来遵守。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摄善法戒的第一条「不供三宝戒」,

  你要修习善法第一件事情──归依三宝,就是对佛陀的礼拜、赞叹、归依。如果菩萨一天当中,对三宝都没有礼拜、赞叹、归依,这样子就犯戒。所以这个地方的「摄善法戒」,就是把对六度的修学,提纲挈领的加以明文规定。第「三、饶益有情戒」。前面的二个戒──断恶、修善,是成就自利的功德;这个地方是属于利他的功德。「饶益有情戒」,主要就是菩萨的四摄──布施、爱语、同事、利行,用四种法门使令众生成就世间的善根,乃至于出世间的善根。这个是持「戒」的「三品」。

  这个持戒跟布施有什么差别?二个都是修习善法?我们这样讲好了:布施本身,他心中是没有愿望的,他可以说是随心所至,他刚好遇到因缘,触动他布施的心,他就布施了,他有因缘才做;持戒不同,要持戒之前,他一定先有戒体,有一个「要期誓愿」,他一定要先发愿才能够持戒。所以持戒是一个有目标的行为,布施是没有目标的,他可以做,也可以不做。我们要知道,一个有目标的行为,他是一定要做,这个时候,它就会产生一种调伏的力量,因为你一定要做,你别无选择。你遇到障碍的时候,你要自我克服。所以持戒为什么功德超过布施?因为持戒是有目的的行为,他有愿力在资持,有戒体,一种「要期誓愿」。所以持戒是二六时中「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它是长时间的。当然这个戒体,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这一次我们净律寺传了一次在家的五戒、菩萨戒,我发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这次净律寺传戒,有四百个在家居士参加,将近四百个。四百个当中,差不多将近三分之一,一百多个是重受的。但是诸位不要以为重受,这个人不可思议,好象要求增上戒,不是这个意思。在家居士的重受,如果你去了解,他们叫做「补戒」,修补的「补」。就是说,他的戒体羸弱了,他的戒体甚至受到伤害、破坏。那怎么办呢?他也不想忏悔,反正哪里有地方传戒,再去受一次吧!受一次回来又破坏了,再重犯,再受一次。所以我作过很多的调查,很多的道场,几乎重受的非常的多。当然义德寺和尚尼也是大悲心,要传受这个戒体,但是这个地方,我想我们以后要面对一个问题:「受戒易,守戒难」,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说,我们今天发心创造一个因缘,让他能够缘境发心,得到一个心中的愿望,他生命当中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我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我要自我改造。这是一个很好的戒体,一个愿望产生,一个愿望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他回去以后,这个戒体保存不住。所以我们身为一个僧众,我们的责任,不但是给众生戒体,还要告诉他怎么保护戒体,这有二个重点。我自己把这个因缘思惟了一下,我觉得:在家居士,乃至于出家众也好,他的戒体会羸弱、会破坏,有二个因素:第一个,长时间没有听闻佛法。一个人没有听闻佛法,对于佛法的甚深功德,开始模糊、淡忘了,然后内心当中就心随妄转,什么目标理想完全放弃。他当初很认真的缘境发心,得到戒体,这个戒体放在旁边,妄想主导。当然,一个人目标已经不明确的时候,你怎么抗拒你的欲望呢?所以长时间没有听闻佛法,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第二个,他虽然听闻佛法,但是没有把佛法的功德跟戒体作联想。就是这个戒体在他的生命当中,它的价值、它的重要性没有被强调。比如说,生命当中的功德、世间的功德,我们后面会讲到富贵、健康、长寿、庄严;出世间的功德,解脱、涅槃:你应该把这些功德跟戒体联想在一起。为什么你来生能够得到尊贵身?因为有戒体。为什么你能够远离病痛?因为有戒体。为什么你能够产生种种的富贵?因为有戒体。你必须要在心中,把戒体在生命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不断的强调出来,这个时候你保护戒体的心很强,就像德瓶一样。如果你受了戒以后,你只是在缘境发心的时候,发了一个愿,回去以后,把戒体丢一边,这个戒体一定是羸弱的,它在你生命当中不可能产生能忆、能持、能防,不可能。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戒体是阿赖耶识的一个善种子。诸位研究唯识都知道,这个种子是一个生灭法,它不是涅槃(是不会改变、永远不生不灭),它是会改变的。会改变的意思就是说,你去思惟它,它就会扩大,你不去忆念它,它就消失,这个叫做戒体。你不要以为你得到戒体,好象一劳永逸,永远就是这么大,不是这个意思。它是一个种子,它是一个剎那灭的种子。所以佛陀鼓励我们受戒,但是佛陀警告我们:你得到戒体以后,要「常忆受体」,不断的忆念你心中的那个愿望,对你的生命有多重要!如果你的生命遇到选择的时候,你宁可放弃暂时的生命,而追求你这个清净广大的愿望,因为这个功德会带给你安乐。如果你这样子想,你戒体是永远不会破坏的。这个地方持戒跟布施的差别,就是因为它有一个要期誓愿,它是一个有目标的行为,所以它产生灭恶、生善的力量,是超过布施的。

  癸三、忍

  忍三品者: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谛察法忍。

  这个「忍」简单的定义,就是于诸境缘安忍不动。遇到什么境缘呢?这个地方讲出三种的境缘:第「一」个「耐怨害忍」。这个「耐」就是忍耐,这个境缘指的是「怨」家,一个有情众生的怨家,对我们种种身口二业的伤「害」,我们应该安「忍」不动,这第一个境缘。第「二」个,菩萨在行菩萨道,在布施、持戒的时候,不是只是有情,还有环境,「安受苦忍」。这个地方的环境,前面的这个「怨」,是一个有明了性的众生,这个地方是一个没有明了性的环境。你要去行菩萨道,你要布施、持戒,这个环境有时候不是很顺利,比如说炎热、或者是饥饿、寒冷等等,你为了要成就你广大六度的功德,你要安忍,你别无选择。第「三」个「谛察法忍」。这个「谛察法忍」是非常重要,是前面二种忍辱的根本。就是说菩萨为什么能够对怨家的伤害、对环境的逼迫产生安忍呢?他主要的理由就是「谛察法忍」,他能够「谛」,能够真实的观察诸「法」实相,而在诸法实相当中,产生安住不动,这个是对真理的安住。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刚开始是一个贫穷的人家,我们没有珍宝,我们开始布施、持戒,让我们这个贫穷的内心,产生布施、持戒的功德,以布施、持戒来庄严自己。成就庄严以后,你就要注意一个问题:如何保护功德?所以《金刚经》就是在讨论「如何保护功德」?菩萨发了菩提心,也成就了广大的布施、持戒的功德,这个时候菩萨「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我们内心很多负面的情绪,很多的盗贼要偷走我们已经成就的功德。这个时候佛陀劝我们说:你应该怎么安住呢?你要安住在真理,不要安住在感觉,不要老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情绪走。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已经有很多的功德林,但是我们还没有成佛,我们要经常保持戒慎恐惧,因为功德随时会破坏,很多的盗贼,二个眼睛一直瞪着我们的功德,想要偷走的。所以我们遇到逆缘的时候,要思惟二个道理来保护自己:第一个安住在业果的道理,来降伏其心。我们今天遇到这个环境,这样的怨家跟环境完全没有关系,是我们心中的业力变现出来,我心中如果没有这一部分的罪业,我一定不会招感这个果报,你对这个道理深信不疑,这是一个业果。第二个你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那就更圆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有的躁动、所有的瞋恚都是因为对立产生,我不能改变别人,我起码可以改变自己,我把这个自我意识拿掉,回归到一个平等法界,没有能所,这时候也可以安住。总之,诸位要记得一个观念:我们内心开始不平衡、躁动的时候,千万不要讲任何话、千万不要作任何的决定,因为你这个时候所作的决定、所讲的话,对你的功德会产生致命的伤害。所以一个菩萨,我希望跟大家共享的就是:你不但要努力的积集功德,你要知道怎么样保护你的功德。就是你心理不平衡的时候,什么事都不要做,赶快去佛前忏悔,然后用道理来降伏自己,等到平静以后,再采取行动。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四十八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四十九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五十卷

白话文:佛教经典 大藏经●经集部 佛说当来变经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五十一卷

 

后五篇文章

白话文:佛教经典 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四十六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四十五卷

白话文:佛教经典 佛说浴像功德经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四十四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