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五)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五)

 

  丙三、别明发心之差别因缘

  前面是说辨明心愿为立行之标准。大意是说,我们平常修习很多的善业,或者布施、持戒、或者放生。这样的善业,我们内心当中会有一个疑惑,这样的善业,到底它能够让未来我们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呢?从佛法的观念来说,如是因,如是果。你因地的发心,你做这个善事,你的动机是要得到人天可乐的果报,你这个善业,使令你来生在人天里面得

  果报。如果你做这件善事的动机是出离心,这样的善业就使令你趋向涅槃。如果你今天做这个善业的动机,是希求无上菩提,广度众生,这样的善业就使令你直接的趋向于佛道。所以说我们的因地发心会决定我们善业的方向。举一个例子,今天种一个木瓜的种子,它的本质是一个木瓜的种子,你怎么栽培它的果报就是木瓜。这个意思是说,你的因地发心如此,它的果报就是这样子。因此我们在修行之前,好好的确认我们的因地发心,就变得非常的重要。这一科就告诉我们,我们如何的在行菩萨道之前,好好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使令我们内心当中的菩提心,很真诚的发动出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一念心把它发动出来。这一科是讲到发心的方法。

  发菩提心,基本上是两个次第,第一个先发出离心。第二个再发菩提心。就是我们刚开始要真为生死,要思维三界的苦,生起一种要出离三界,成就圣道的心,然后进一步再发起大悲的菩提心。菩提心应该是这两个次第。怎么发出离心呢?祖师大德告诉我们三个方法。

  第一个、思生死过患。二、思死殁无常。三、思暇满难得。

  「思」就是思惟,我们内心对于所缘的境界,能够加以分别、加以观察,叫做思惟。心于所缘,分别观察。思惟在我们内心活动的时候,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唯识学】上说,我们的思想有两种,一种的思想非常的坚定,一种的思想是不坚定。换句话说,我们的思想有时候是正确,或者是不正确。有时候的思想是不坚定的。就是有时候我是这样子想,遇到另外一个环境因缘,我的思想又改变,就是思想不坚定。不坚定的思想,虽然偶而会造善造恶,但是对我们整个生命的大方向影响不大,对我们生命体,未来果报的深沉,有决定影响力的就是你内心当中,那种坚定的思想。这个就要注意了。不管是善念恶念,你非常的坚定。这个念头现起的时候,很难转变的。这样的念头对我们的生命就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个坚定的念头是那里来的呢?就是你要经过思惟。就是说你经常这样想,不管是想的颠倒的,或者想的正确的,想久了以后,你的思想就会坚定下来,这个思想就会去影响到你未来的行为。所以我们今天想要确定一个佛法的正确的知见,也要靠一个思惟,这个思惟是如理的思惟,不是一种虚妄的思惟。这三个当中都加一个「思」,就是以

  下的内容,你都要很认真的去思惟,才能够生起理解。

  第一个、「思惟生死的过患」。我们在三界当中的生死有三种过患。苦有「苦苦、坏苦、行苦。」

  释「生死过患」。我们刚刚出家的,或准备出家的,基本上是在我们的身心世界有一点苦恼的境界出现,然后我们觉悟到苦,开始寻求佛法的出离。但是我们在佛法中待久一点,慢慢、慢慢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善业的力量增长,罪业的力量减少以后,我们对生死的苦就没什么感觉。没什么感觉以后,这修行就不得力,没什么力量。你刚出家的时候,内心的苦在逼迫你,身心的苦在逼迫你,使令你有一种精进的动力。如果我们今天对生死的过患只看到眼前,没有看到来生,你现在的安乐,就会障碍我们的境界,使令我们修行不得力。蕅益大师讲,我们修行为什么悠悠泛泛,修行不是昏沉就是掉举,不是掉举就是昏沉,提不起劲,不能痛念生死的过患,不能够痛念轮回的过患,就在这个地方。

  分成两科,「第一个、总说苦谛。第二个、别示苦谛。」先总说,佛陀出成道以后,在鹿野苑三转四谛*轮。三转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示相转。第二个、劝修转。第三个、作证转。」

  「示相-此是苦,逼迫性。」佛陀成就佛道以后,他对五比丘讲的第一个是苦谛。把苦的相貌说出来,说此是苦,「此」指的是一切三界果报,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苦。什么是「苦」?就是逼迫性。我们在三界得果报,不管你是在欲界,乃至于在色界、无色界高深的禅定当中,你的身心都是烦躁恼动,都是不能寂静。就是你的身心感到有一种逼迫,若身若心,就是有一种逼迫的感受。这个逼迫的感受就是苦。

  「第二个、劝修-此是苦,汝应知。」我们对于这个感受应该抱存什么态度呢?佛陀告诉我们,这样的感受你应该要去体会它,把这样苦的感受去体会出来。我们应该要如实的了知,对苦的感受不要忽略,因为这苦的感受是你未来修行的动力,说你在修行的时候,你为什么你愿意放弃世间的荣华富贵?你为什么愿意在大清晨,天没有亮的时候,那么寒冷的环境之下,三点半起床拜佛,这就是你要对身心的苦有所感受,你想要解脱这个苦。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对这样一种身心的逼迫性,你要很冷静的去体会它,要去知道它的存在。

  「第三个、作证-此是苦,我已知。」这种身心的苦,佛陀说,我已经是如实了知,表示说佛陀所说这个苦的感受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虚妄捏造的。佛陀已经亲证,他已经真实的去觉悟到苦的感受。当然,一般凡夫身心粗重,我们也不在乎什么是苦,反正一天过一天。我们对于身心苦的感受不能够理解,也就修学没有力量。所以佛陀证明,我对于这个事情是如实了知。

  这是三转,先指出苦的相状,第二个劝我们去修行,第三个以自己做证明。这是一个总说,再看别示。

  别示苦谛有三种,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逼迫的感受出现,本身就是苦,所以叫苦苦,两个苦合起来。苦的本质就是苦。三界的苦很多的,我们作一个人,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怨憎会求不得苦,各式各样的,车祸、灾难各式各样的苦。但是我们这个地方要介绍就是最严重的苦,就是三恶道。我们在三界当中,六道当中有三个果报是非常严重的苦,就是地狱、饿鬼、畜生。我们要介绍这三个果报。

  先看地狱的苦,假设我们万一到了地狱以后,地狱是什么境界呢?地狱的身心世界是什么境界呢?「剑树刀山,镬汤油锅」之苦。在经论上讲到地狱的苦,主要有三类。第一个是跟火烧有关的,热,火烧的苦。第二个是寒冷的苦,寒冰地狱的苦。第三个是刀割,刀剑割伤身体的苦。这是三类,或者是一种,或者具足两种,或者三种都具足。就是我们平常在人间造的罪业不同,得果报也各式各样。这当中举出两个作代表,就是剑树刀山。

  剑树刀山,刀割之苦,就是说有一种地狱,太阳特别热,地狱的罪人在太阳照射之下,打着赤脚非常的炎热,看到大树就欢喜跑到大树下去乘凉。风一吹,把大树的树叶吹下来,树叶就变成刀子一样,就插到地狱罪人的身上。插着就痛,流血就死掉。死掉以后不是没事情,春风吹又生,又醒过来,醒过来以后,他还记得剑树的厉害,就跑出去,跑出去

  以后,外面的热又太厉害了,他又忘掉前面的苦,又跑到树林里面,又被剑树杀死,如是的辗转,万死万生。这个就是剑树。

  另外一种就是刀山。刀山上地上有很多很多的刀埋在地下,地狱的罪人在山下,很多的狼、野狗追他,狗冲过来,他没办法只好往高山跑,往高山跑的时候,他就被刀子全身都割伤,死过去了。死过去以后,春风吹又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就是生命体要去尝受刀割痛苦的果报,直到他把罪业给受完为止,这就是剑树刀山。

  镬汤油锅。就是把油或者是热水烧了一整锅,烧到沸腾。当然没有一个人会愿意自动跳下去,狱卒拿叉子往罪人身上一叉,就丢到油锅里去了,把这个人炸到剩下一堆白骨,剩下一堆白骨,就捞起来放到地上,春风吹又生,肉又长出来。长出肉以后,又拿刀子又叉,又丢进去。如是的辗转,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他的生命体就是在受果报,没有什么快乐,唯一的快乐就是那一阵的凉风吹过来,唯一的快乐,其他的都是在受这种极大的痛苦。

  【广论】云:「此间日以三百矛,极猛贯刺所生苦,此于地狱轻微苦,非喻非能及少分。」

  我们怎么去体验,假设我们有一天到地狱,是一个什么样境界呢?我们一个人是不是可以体验呢?宗大师讲出一个体验的办法,说我们人世间以三百枝尖锐的矛,同时以极猛的力量来贯穿身体。我们平常用一支针来插身体的痛苦,就非常厉害。但是他不是,他是用三百枝矛,而且用一种很强烈的力量,把身体都贯穿了。这样身心的痛苦,跟地狱最轻微的痛苦比起来,还不能及于地狱的少分。就是这个苦是少分中的少分,很难做比喻的。

  在永明大师的【宗镜录】说,有一个得到四禅的天人,他有神通。他入定以后,他观察他过去生,曾经在地狱受的苦。他看到他前身在地狱受的苦,吓的毛细孔出血,非常可怕。我们一般吓的毛细孔出冷汗,就不得了,他吓得毛细孔出血。能够使一个有禅定的人吓得毛细孔出血,这个势力很强大。就是说我们在轮回当中,有这个危机,有六分之一机会。当我们临终的时候,万一起了恶念,去触动地狱的业力,到了地狱就是这种境界,剑树刀山,镬汤油锅。这是我们对于未来的生命要警觉的地方,就是在轮回当中有地狱的苦存在。

  「饿鬼之苦-饥渴寒热,刀杖驱逼之苦。」

  饿鬼道的苦,主要是饮食跟衣服的缺乏。三界的果报体都要有饮食,饮食缺乏以后,就饥饿、就口渴。身体缺乏衣服的御寒,就有寒冷跟炎热的苦。另外还有一种刀杖驱逼,就是说饿鬼道饥渴以后,就要追求饮食。他拿到饮食以后,会被大力鬼王给抢走,拿刀杖打他,把好不容易那到的饮食给抢走,就是说有一种求不得苦的意思。

  【广论】云:「或有口细如针孔,腹等山量为饥逼,下劣捐弃不净物,尚不具足寻求力。」这是第一种,有一种鬼,他的外表口细如针孔,喉咙很细,多细?就像针孔一样。像针孔,吃什么东西吃不下去,所以我们放蒙山要先开咽喉,就是把针孔的咽喉打开。但是他的肚子非常的大,就像山一样,腹等山量为饥逼,整天为饥饿所逼。他饥饿所逼,他为什么不找东西吃呢?下劣捐弃不净物,尚不具足寻求力。因为他过去悭贪的业力太强,虽然他如此的饥饿,但是这个人世间所不要的不净物,脓血屎尿,他连见都见不到。有的经论上说,饿鬼道连名字都听不到,连饮食,脓血屎尿,这个名字都听不到,整天就是饿得发疯一样。他也不知道去找什么东西吃,因为他从来就没有听过吃的东西,连吃的东西的名字都没有听过。尚不具足寻求力。他根本就没有具足寻求的能力,他的生命体就是饥饿、饥饿、饥饿,就是这种境界。

  「有存皮骨裸形体,如枯枝叶多罗树。」有一种鬼,他身体裸形,没有衣服穿,当然冬天就寒冷,特别的寒冷。他的形状就像枯萎的枝叶多罗树。多罗树是一种细细长长的树,身体非常的细长,就像一种皮包骨一样,这是长时间的饥渴所变的样子。

  「有于夜分口炽然,受用口中烧燃物。」这种鬼是最厉害,焰口鬼。焰口鬼他在晚上的时候特别的饿,嘴巴就像火烧一样。口炽然,断食过的人就有种经验,我们没有吃饭会感到饥饿,但是你喉咙不会痛,连喝水的时候。但是你连水都不喝的话,只要超过三十六小时,你喉咙就长的像球一样的肿起来。那个球整天就发热,所以断食可以很多天,七天都没关系,但是你断水就要注意了,你断水不能超过三十六个小时。我这样讲是我自己有这样的经验,你断三十六小时以后,这个喉咙就像火在烧一样,就像焰口鬼一样。口渴的感觉是比饥饿的感觉更厉害。密教,他修施食,他的前方便,他要你先断食。后来发觉有道理,我们整天吃的饱饱的,我们很难体会焰口鬼,一个人没有饮食吃,内心是个怎么样

  的感受,你很难体会。你要真正断食超过三天以后,到七天以后,你发觉时间过的很慢,睡也不对,坐也不对,站也不对,走也不对,搞了半天,一看才经过五分钟而已,就是这个感受苦的太厉害。你有这样的感受以后,你出来你放蒙山,你会很认真。你感到对方实在是太需要了,太迫切需要了。焰口鬼到了晚上的时候,嘴巴缺水太厉害,口炽然。口炽然的时候,他就去找,找到一些或者是脓血,或者是大小便溺,总是好,还有水气,但是业力,到了嘴巴的时候,变成火烧的更厉害。所以说受用口中烧然物。这个东西本来是不会烧的,丢到喉咙以后,因为业力的因缘,就烧起来。没有吃还没有事,越吃越痛。焰口鬼是最可怕的,最苦恼的。

  「有下种类诸不净,脓粪血等亦无得。」有一种鬼,这种不净物,什么不净物呢?脓粪血等也得不到。这个地方的得不到,跟前面的不具足寻求力不同。前面的不具足寻求力,说他是连看都没看过,听也没听过。这个是说,他虽然得到,被人家抢走,被大力鬼王抢走。我们人的众生,长时间没有饮食吃,他就死掉了。饿鬼道业力的支持,长时间没有饮食吃,他不会死掉。但是那饥渴的感受,那么痛苦的感受,每一天、每一天的增长。就是说,虽然他不会死掉,但是他对饮食的需求,那种渴望,一天一天增长,辗转增胜。坏就坏在这个地方,他也不会死,但是那个苦受越来越厉害。我们在饿鬼道得果报就是会有这个问题,就是长时间的缺乏饮食,缺乏衣服,身心的苦,整天就受到饥渴的感受。这是我们在六道当中,有一种饿鬼果报的苦。

  第三个是畜生的苦。「畜生之苦-系缚打杀,互相吞噉之苦。」

  畜生有两种,一种是被我们人类所畜养的。如果是畜养的,就是有时候被关起来不自在,或者是打,或者是杀死,煮来吃的。有一种是野生的。野生的虽然牠自由自在,但是生命没有保障,互相吞噉。畜生的世界是没有法律的,我们讲弱肉强食。你看麻雀跑到地上来叼小虫吃,他自己也是不安定。牠叼几口,随时东看西看,看是不是旁边有没有更大老鹰,或者是蛇要咬牠。就是他生命体没有保障,没有法律来保障牠的生命。互相吞噉之苦,野生动物的情况。

  【广论】云:「旁生趣中遭杀害,系缚打杀等种种苦,离诸寂灭净善者,互相吞噉极暴恶。」

  旁生趣就是畜生道,畜生道的生命是经常受到伤害的,牠随时会有问题。什么问题呢?或者是被系起来,或者被绑起来。绑起来有时候被打,或杀死了。谁去杀牠呢?离诸寂灭净善者。这些他也不想趋向于涅槃,也不想造作善业,离开了寂灭,离开了净善的人。他就是兴起一不高兴,他过去又是打又是杀,畜生道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这是指的被畜养的畜生。野生动物,互相吞噉极暴恶,等于是弱肉强食。我上次看到报纸说一个杀人犯,这个杀人犯他后来出来自首,记者问他,没有警察抓你,为什么出来自首呢?他说,逃亡的生活,使令我内心非常恐怖不安,随时晚上经常会惊醒,生命没有保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抓到,内心不安。长时间下去,我倒不如出来自首,就算死也死的安定一点。畜生道牠的果报体,在整个畜生的循环当中,畜生跟畜生是不讲道理的,也没什么法律的保障,看谁的势力大,就把对方给吃掉。所以得到畜生道的果报,他就是经常不安,随时保持不安躁动的感觉。我今天飞出去,不知道今天能不能飞回来,不知道。就是互相吞噉极暴恶,这个情况非常的暴恶。

  我们应该要去思惟,在轮回当中,有地狱、有饿鬼、有畜生,这种痛苦的果报存在。三恶道的苦跟我们是有很密切的关系,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到三恶道去,当然不是上帝的安排,是由我们内心有罪业。你说,我有什么罪业呢?我今生学佛,遵守五戒十善,乃至于出家,怎么会有罪业呢?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的生命体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们过去有无量无边的生命。佛法说:「起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我们无量劫当中,起了很多的恶念,造了很多的罪业,都被我们的阿赖耶识保存下来,都没有得果报。虽然我们今天是造善业,但是,我们过去可也造了很多很多的罪业在阿赖耶识当中。宗喀巴大师说:「宇宙地狱业,银河安稳住。」说虽然我们今天造了善业,但是我们内心当中的深处,累积很多很多的罪业,这个罪业就像定时炸弹,还没有触动而已,那一个时候要触动不知道。临命终的时候,要是触动这个罪业,一剎那间就到三恶道去得果报。

  经论上说,有两个兄弟出家,作哥哥的欢喜修学圣道,就从初果、二果、三果,就整个阿罗汉果。弟弟欢喜跟信徒结缘,作一些人天的善法,布施,作这些善事,当然就把时间耽误了。哥哥是阿罗汉就劝弟弟说,你不要一天到晚到处往外跑,好好的修学佛法。他弟弟就是说,我也是作善事啊!就是不听。有一天他弟弟得了一场病,死掉了。阿罗汉就紧张,他哥哥就紧张,一入定观察,我弟弟到那里去了呢?还好,到一个大富长者家做儿子去了。没有到三恶道去,他内心总是放心下来。这大富长者的儿子慢慢长大以后,这大富长者请了一个褓母。这一天褓母要抱他从楼梯下来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这婴儿掉到地上去给摔死了,脑袋就摔破了。婴儿死的时候起了瞋恨心,触动了罪业就到地狱去了。他哥哥一看,我弟弟到地狱去了。这是【阿含经】的故事。我们今生出家,可能下辈子会得到一个可乐果报,但是以后就靠不住了。只要我们没有离开三界之前,随时有可能到三恶道去,三恶道跟我们的因缘是很密切的。到三恶道去以后,要出来就很困难,那时间很长很长,动则几劫。像祇耶多尊者,他有一天到城里面扥钵,遇到一个饿鬼。饿鬼说,尊者,我的儿子跑到城里面去找一点饮食,等了很久都没有出来。我想进去,看门的护法神不让我进去。尊者说:好,我看到你儿子就请他出来跟你见面。尊者问他说:你做鬼作多久了?鬼说:我做鬼以来,我看这个城被盖起来,后来破坏了,破坏以后,再盖起来,又破坏,如是七次。我们水泥的房子可以挡一两百年,他看这个房子七次,他还作鬼。你看这个时间多久,他还在做鬼。这是一个苦恼,到三恶道去以后,恶性循环,要出离就很难。所以我们从三恶道的苦,不但是苦,而且时间长,就是说我们应该要赶快离开三界,避免到三恶道去。

  「坏苦-无常变坏之苦。」

  前面是讲到六道里面苦恼的境界,地狱、恶鬼、畜生。以下是说,在三界当中,我们也有一些安乐的境界。譬如说,我们有一些善业,作一个人,有恩爱的眷属,积集的财富,高贵的地位,还是诸天的快乐。这些快乐,为什么佛陀说三界都是苦呢?因为这个快乐会破坏,无常败坏之苦。我们看看历史,读读历史,看历代的皇帝,中国的皇帝是集富贵权势于一身的。你看秦朝末年,秦始皇死掉了,秦二世,是一个胡涂蛋。他也不治理国政,秦始皇独裁,他治理国家还是有条有理的。他儿子是胡里胡涂的,什么事都不知道的。这个时候,群雄就逐鹿中原,各路的英雄好汉就起来。其中有两个,一个是西楚霸王项羽,另一个是汉高祖刘邦,楚汉相争。基本上看这两个人,项羽这个人,不管是才华、不管是他的能力武功,都强过刘邦。不过项羽这个人刚愎自用,不能够容纳人才,所以所有的人才都跑到刘邦的地方去了。刘邦跟项羽最后一个关键,在乌江那一战,前面的战争,刘邦都是打败战的。刘邦后来不敢跟项羽打,看到项羽就跑。但最后一个关键就是在乌江之战,刘邦用韩信作大将军,韩信很会带兵,他用战术就给项羽打败。打败以后,项羽的军队就冲出重围,七重重围冲出去,韩信就追,追到乌江的时候,项羽这个人是很讲义气的,所以很多人帮他忙。就有人船开过来,要载项羽过江东,说到:你赶快上来,我载你到对岸去。项羽说:我无颜见江东父老,这一仗打下来,死伤太多,带了几十万军队出来,剩下二十八个。想当初项羽攻入关中的时候,那时候刘邦跪在地下,很多的大将军跪在地下,他一个一个封。他是封你作什么,你作什么,你作什么,俨然是一个皇帝的样子,挟天子以令诸侯。想到当初他那么威风,现在被打败,他受不了,自杀。自杀以后,当然汉高祖就成功,作皇帝了。你看汉高祖作皇帝以后,也是很威风。你看他楚汉相争成功以后,带着军队回到故乡,作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我像大风一样,大风一吹云飞扬,我现在有呼风唤雨的能力。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我的威德统理了整个中国,归故乡。你看汉高祖刘邦,他跟项羽打了七年的战争,这七年当中受尽了苦头。他作皇帝作没几年,匈奴就开始扰乱,打得他,他也好几次出征,我看他作皇帝也做的不安稳,他在位七年就死掉。所以我们看历史,英雄豪杰,成成败败,一下子。就是说,表面上你成功了,我看没多久他又失败了,又垮下来。世间的荣华富贵是不能长久的,就是这个无常败坏之苦。

  无常败坏为什么是苦呢?因为我们凡夫对于富贵的境界会产生爱着的心,你得到以后,你的心情,你今天有它,明天就一定要有它。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你的富贵失掉以后,你的内心当中是不能接受的,苦的感受马上出现。就像生龟脱壳,乌龟跟壳不能分开,你一定要分开,那就痛苦。所以说,虽然在三界当中也有一些安乐的境界,但是因为这个安乐的境界是可破坏的,随时会败坏的,所以这当中佛陀说它也是苦。

  就像一条船,它已经失去了控制,船上很多人在唱歌、喝酒、吃肉,很快乐。但是这条船随时会撞到暗礁,随时的。虽然现在撞不到,但是这当中已经隐藏一个危机了,从这个危机当中,安立它是苦。因为无常,所以就是苦。

  「行苦-生灭迁流之苦。」

  我们身心世界,剎那剎那的变化,这变化本身是不寂静,就是苦。不过这个苦比较微细。这一科是思惟生死的过患。

  总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法华经】的意思是说,我们在三界里面得一个果报,你就不能够安乐。为什么不能安乐呢?就像火宅一样。你身心世界就像住在一个火烧的房子,有一种逼迫热恼的感受。有各式各样的痛苦在你的身心会出现,老病死,车祸,灾难,乃至于三恶道的苦。想起来实在是甚可怖畏。非常的使令人感到恐怖,感到畏惧。三界你一天不出去,一天就是怖畏。这是我们应该要很冷静的去思惟,在三界里面轮回,就有这样的一个危机存在,有这样痛苦的感受存在。

  「第二个思惟死殁无常-身世无常,幻缘虚假。」

  身世指的是我们一个人正报的身心。幻缘指的是这些人事成败得失的因缘。不管是身世、人事成败得失都是幻缘,都是虚假的。这个意思就是说,透过我们前面思惟生死的过患,我们会生起一个要出离轮回的心,要追求出世间的涅槃,只有涅槃才是安乐处,三界火宅找不到一个安乐的地方,找不到。只有思惟生死过患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我们现世当中,有一些安乐的境界存在,会有一些成败得失的因原来干扰我们,障碍我们出离的心。这怎么办呢?要思惟死殁无常,就是死亡随时会到来。【印光大师文钞】说,有一个居士写信给印祖说:印祖,我念佛老是打妄想,妄想老是停不下来,怎么办呢?印祖说:你不能把妄想停下来,你要把「死」字贴在额头上。也就是说,我是一个将死之人,我马上要死掉,死掉以后就要到三恶道去了,还有什么事情值得我牵肠挂肚的呢?就是思惟死亡随时会到来,死亡到来的时候,基本上我们认为,我们的眷属,我们的财产,我们的地位,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只有我们心中的佛号,心中的善业,才是我们的依靠。就是想到一个人迟早要死,然后把这个死亡随时提醒自己,我总有一天会死亡。古德做一个偈颂:「逆境来时莫动瞋,西方佛子等疏亲;我今暂作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我们人世间怎么放得下呢?应该怎么观想才能够放得下人世间成败得失?我今暂作娑婆客,没有一个人在娑婆世界住多久,你成功了又怎么样?失败了又怎么样?不过几十年的光阴而已嘛!我们今天是一个客人,一个过客对于环境不要太在乎,暂时的因缘。我们的家在那里呢?不久莲池会上人。我们在娑婆世界是一个过客,你这样的心情,就容易把世间的因缘放下,这些家庭眷属,这些富贵,这些美好的名声,都能够放得下。就是说这些都是暂时的因缘,一旦死亡到来的时候,这些都没有多大意义,唯有我们心中的佛号跟善念能够帮助我们。这就是思惟死亡随时会到来。

  「第三个思惟暇满难得。」暇满的人生要具足两个条件,第一个要具足人身。第二个要有佛法的住世。事实上从轮回的因缘来看,我们无量劫当中要得到人身,得到宝贵的人身是很难得的。佛陀是赞叹人身,虽然天的果报比我们来的快乐,但是人的果报有三种殊胜。第一个、忆念胜。天不能忆持佛法,他听到佛法就忘掉,他没有记忆力。人的果报体,他内心的世界,他能够把佛法的道理记起来。苦谛,他能够记下来。空性、无常,他能够把这个真理记在心中,忆念殊胜。第二个勇猛殊胜。诸天的环境太过安乐,他道心精进的力量提不起来,虽然他也知道修行的重要,但是安乐的境界,使令他提不起用功的力量。我们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点苦的感觉,或者是生病,或者是有什么障碍、挫折,能够启发我们精进的心,启发我们一种要出离三界,寻求圣道的心。就是勇猛、精进、殊胜。第三个出家梵行胜。菩萨戒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受,一只蚂蚁、一条狗都能够受菩萨戒,只要有佛性都能够受戒,不过你要懂法师语。但是出家只有人能够出家,六道当中只有人能够出家,只有人能够出家修习梵行,修行戒定慧。所以说人身有三种殊胜,第一个忆念殊胜。

  第二个勇猛殊胜。第三个出家梵行殊胜。但是得到人身的因缘不多的,「得人身如爪中土,失人身如大地土。」得到人身以后,你又要遇到佛法的住世也不容易,要有佛陀的出世说法。佛灭度以后,有祖师的弘传,有祖师的翻译,才能够流传到三千年以后的现在。所以说佛乘难遇。「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我们今天得到人生,又遇到佛法的住世,

  假设我们今生空过了以后,以后就不知道要到那一生,那一劫才能够解脱。思惟暇满难得的意思是说,我们前面思惟生死的过患,知道轮回当中有三恶道的果报存在,使令我们惊怖。思惟死殁无常,知道现世的安乐都是暂时的,都是没有必要去追求的。但是有些人也想,我知道三恶道是苦,我也知道人世间的安乐是无常的,我也知道三界迟早要出去的,但是不急啊!为什么今生一定要出去,我来生再出去也可以,或者再再来生再出去。这个事情是这样的呀,我们相信佛法的人,一定相信有来生,还有无量无量的生命等着我们。这当中有两个选择,第一个你今生就出去。第二个你不急着出去,你继续轮回。今生就出去,那当然最好。假设我们选择继续轮回有什么不好呢?这个事情是这样啊,我们继续轮回,虽然暂时没有什么压力,但是你在轮回当中吃到的苦,你迟早还是要下定决心,走你现在的路。不过修行是很苦,我今生要出去,要下很大的决心,要做很多很多难行的事情。但是你选择轮回,你以后吃尽了苦头,你要修行,你还是要走你现在要走的路。换句话说,这一条路没有一个人帮你走,这个是我们必须清楚的。就是说这一条路你迟早要走,你晚走、早走,迟早要走,而拖延的结果对我们并没有好处。因为现在是一个减劫,一代不如一代,佛法善知识的住世,修学环境,你下一生来,修学环境比今生差,再下一生更差。法的势力是一生一生的薄弱,魔的势力是一生一生强,末法时代就是这样子。所以这一条路迟早要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既然三界一定要出离,我们应该要把握今生。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我们不应该去拖延,应该把握现在。我们思惟前面的生死过患,思惟死亡随时到来以后,还要思惟这个人身是多么的难得啊!我无量劫当中,好不容易积集一点善业,今生得到人的果报,总算熬出头。得到人的果报,又有因缘出家,遇到政治安定,没有战争,又遇到佛法住世,这么多的因缘具足,我今生很有希望能够出离三界,应该要好好的把握,不要再期待来生,就是你要把握你当下的因缘。思惟暇满难得,这种机会不是以后都能够具足的。我们经过这种思惟,要下定决心出离三界的果报,叫出离心。

  问:?

  答:口就是喉咙,就是喉咙很细,不是嘴巴。所以有时候看经典不能够依文解义,要看它的意思。

  问:?

  答:鬼道的世界,有的鬼是善良的鬼,有的鬼他不讲理的。他也不是一定需要,他就抢。所以有的信徒就问,烧金纸。古德也有解释,烧冥纸,他不一定得到利益。因为你烧冥纸给他,他要是没有力量,保护不住被人家抢走。所以古德劝他说,你要烧金纸给鬼神道世界,你倒不如持往生咒。因为你持往生咒,这个功德就直接送给他。你烧金纸给他,他有鬼来抢的,不一定得的到的。所以祖师大德的意思说,你要烧金纸,你倒不如持往生咒。后来就是祖师大德慈悲方便,有些人要不烧金纸,他就很难过,好吧!那就一边烧,一边持往生咒。问题是说,你烧给他,你要看看他保持的住,保持不住。一个人身上拿一百万,你要注意,随时有杀身之祸。是不是,金钱不露白。你今天烧冥纸给他,烧船给他,烧各式各样的房子给他,你要看他守的住守不住。因为鬼神的世界,那是各式各样的鬼都有,有讲道理的鬼,有不讲道理的鬼。基本上佛法的意思,你用诵经,用功德加持给他,最实际,这东西谁都抢不走。佛法是这个意思,从因地上栽培。事相上他要烧的话,我们不要阻挡。但是我们劝他说,你烧一张就念一个往生咒,方便。这样子方便。要守的住,

  他的势力要强,因为鬼有大力鬼。鬼有三种,多财鬼,三山国王统领很多兵将,这种鬼也是福报很大的,不能随便得罪的。一个是少财鬼,一般的鬼,有时候多多少少能够吃到一点东西。最可怜就是饿鬼,饿鬼当中最可怜的就是焰口鬼,他不但饿,口中还烧,过去悭贪太强,什么东西都不给别人的。鬼有三种,多财鬼,少财鬼,饿鬼。我们一般放蒙山主要的对象就是饿鬼,饿鬼的身高也是不高,大概一百多公分。所以我们施食台不能太高,不能超过三尺,太高的话他吃不到。我们不管作什么,放蒙山也好,持大悲咒也好,虽然法力不可思议,但是心力不可思议,最重要。仁慈的心,持咒。咒是不能自己持的,是那一念心。就是法力不可思议,没错。但是心力更不可思议,你用什么心情去持它,心力不可思议,大悲心。

  第二菩提心。前面的出离心主要是曰自利。我们观察在三界中的轮回,会遇到很多的痛苦,今生得到人身,有出离的因缘应该把握,完全是站在个人的身心的考虑。菩提心的范围就广,我今天不能只考虑我自己,我在轮回当中,但是无量无边的众生也在轮回当中。我不但要自己出离,我自己也有一份责任,来帮助这些在轮回中的众生,也使令他们一起出离。由前面的出离心,开展出一种对众生的大悲心,这叫菩提心。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这当中有两项,总相跟别相。总相是说我们发菩提心,每一个人有共同的相貌。别相就是它的差别相貌。

  总相,「众生无边誓愿度」。

  依止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在流转当中,我必须有一份责任去度脱,我对于众生有度脱的因缘。这是「依苦谛」, 思惟流转的苦。我在三界当中流转,一切众生也在三界当中流转,以此类推,我有一份责任帮助他们,使令他们解脱,依止众生的苦,发起要度脱的心。

  「烦恼无尽誓愿断」。前面的众生是一个果报,这个果报是怎么来的呢?是由烦恼,是由「集谛」招感进来。我们对于烦恼的态度是断,前面对于众生是度。我们对于烦恼的态度是无量无边的烦恼要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依道谛而发。」对于佛陀所宣说种种的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种六度的法门应该好好的修学,依止道谛。修学法门干什么呢?

  「佛道无上誓愿成」,对于万德庄严的佛道,我们的态度一定要誓愿成就。虽然它是如此的漫长遥远,但是我们有一种希望要成就,「依止灭谛」,依止涅槃而发的菩提心。

  这四弘誓愿,它的关键在第一个。你就是因为能够看到众生无边的苦想要度脱,所以才会发起以下的三个。我要众生无边誓愿度,我怎么办呢?我要断除烦恼。我不断烦恼,讲难听一点我自己都出不去了,怎么度化众生呢?所以我为了要度化众生的缘故,我要断除烦恼。其次法门无量誓愿学,众生有无量无边的根基,所以我必须广学无量的法门,才能够度化他。佛道无上誓愿成,度化众生唯一的方法就是赶快成佛。佛陀具足无量的波罗密,无量的方便。所以说众生无边誓愿度是一个总相,由于众生无边誓愿度,才启发我们要断除烦恼,修学法门,成就佛道。四弘誓愿是以第一个为主。

  别相。每一个人对于菩提心发起的因缘不同,省庵大师讲出十个因缘。「第一个、念佛重恩故」。我们今生遇到佛法,我们会有一个感慨。无量劫当中,生死流转,一念的无明,我们现在能够听闻佛法,明白生命的真相。我为什么能够明白呢?佛陀的宣说,佛陀的出世说法。佛陀对我们众生的恩太重。念佛重恩故。一般人是不容易体会的,你一定要对佛法有一点胜解,在佛法当中得到一点利益了,这个时候你才能够真实的生感恩的心。经论上说,一个初果的圣人,证得我空的智慧以后,他跟真理相应以后,他内心当中的感觉,他有四不坏心。他对佛的感恩的心到什么境界呢?他现在身上只有一碗饭,他要是不吃下去,他就要死掉了。看到佛陀现前,他能够把这碗饭布施给佛陀,宁可自己死掉。因为他内心当中能够得到真理,是经过佛陀的引导,没有佛陀出世说法,我们一个凡夫众生,都不看经典,两个眼睛一闭,双腿一盘,我们能够知道什么事呢?我们什么事都不知道。佛法的真理不是我们打妄想能够想出来的,一种清净的传承,历代祖师的传承。当然追溯到最珍贵的传承就是佛陀的出世,宣扬真理,所以说念佛重恩故。

  「第二个、念父母恩故」。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亲的养育之恩,父母亲减少他们的饮食来栽培我们,使令我们能够长大成人,为了要报答父母的因缘,我应该要发菩提心,赶快成就圣道,把功德回向父母。

  「第三个、念师长恩故」。我今生能够出家,是师长能够摄受、剃度。师长是法身父母,使令我们今生能够出家。我们今生没有师长,还在世间的尘劳打滚,谁能够出家呢?念师长的恩故,而发菩提心。

  「第四个、念施主恩故」。我们现在能够息诸缘务,专心办道,不必把时间耗费在工作上面,由于信施的护持。假设我们不发菩提心,信施难消,辜负信施的护持,所以我们感念施主的恩故,应该要发菩提心,赶快成就无上菩提,作众生的福田。

  「第五个、念众生恩故」。这是一个总相,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的母亲,我们为了要赶快度化他们。假设我们晚一天成佛,我们就会使令众生多一天受苦。我们唯有赶快成就圣道,为利有情,愿成佛。我救拔有情唯一的方法就是赶快成就佛道,来利益有情。为了念众生的恩故发菩提心。

  「第六、念生死苦故-怖苦心。发菩提心。」前面说的,在轮回当中,有三恶道的苦。这当中,我们想要避免到三恶道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赶快离开三界,发菩提心。

  「第七、尊重己灵故-自重心。发菩提心。」我们读大乘经典,知道我们这一念打妄想的心跟佛的心是没有差别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依止我们这一念真如本性的心,发菩提心。尊重己灵,是要一个甚深的智慧,它不是从事相,不是从事相的苦谛观察。他是从内心的清净心,观察到我跟佛陀是同一个清净的本性,同体的大悲发动出来的。这种发菩提心比较圆满,但是要用很深的智慧才发动出来的。

  「第八、忏悔业障故-忏悔心。发菩提心。」我们过去作了很多罪业,我们想要尽速的去忏悔业障,唯一的方法就是发菩提心,最快的方法。发菩提心灭除罪业。

  「第九、求生净土故-往生心。发菩提心。」净土是一个大乘善根界,在三辈往生当中,都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所以我们想要求生净土,必须要发菩提心。

  「第十、念正法得久住故-护法心。发菩提心。」佛法是世间的光明,一切众生会造罪业,他为什么会造罪业呢?就是他不明白道理,愚痴。愚痴是罪业的根源。什么东西能够消灭愚痴呢?就是佛法。唯有佛法的弘传,才能灭除众生的愚痴,使令他能够生起正见,使令他能够生起正确的行为。所以念正法得久住故,而生起护法的菩提心。前面主要是依

  人,不忍众生苦。这个地方是不愿圣教衰,依法而发菩提心。

  这一科的菩提心有两段,一个是宣流出离心,再引生菩提心。这两科都是要思惟,思惟不是随便的思惟,是你要遵从祖师大德所告诉你的方法,他告诉你怎么思惟,你就怎么思惟。

  「一切法因缘生」,不管善法、恶法都要有因缘才能够生起,我们这一念心,亦复如是。我们内心的思想也是要有因缘,所以我们一天到晚思惟五欲是快乐的,我们过去就认为财色名食睡能够让我安乐的。我们经常这样思惟以后,我们内心当中对五欲就是好乐。虽然我们自己勉强自己不去做,但是内心的深处,是欢喜五欲的境界。我们现在要改变颠倒的思想,你要靠思惟。所以我们修行,不能够一天到晚只是在内心当中无分别住。【法华经】上说,佛陀出世的本怀,使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就是你内心的知见要改变。你做很大的加行,一天日课念多少佛,多少拜,你的思想还是过去的思想,你整个生命的大方向,还是不能改变的,你的加行只是得到一些善业的力量。因为你根本没有想出离三界的心,你怎么能够出离三界呢?你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心境。万法惟心。你没有这样的因地发心,就没有这样的果报出现的。我们为什么要生起出离心、菩提心呢?就是要如理思惟,明白道理。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就是明理。一个人明白道理以后,他的发心才能够真实,很真诚的发动出来,他看到生命的真相,看到三界的苦,看到涅槃的安乐,他能够从内心当中作出正确的抉择,既然我以后还有无量的生命,我应该要使令未来的生命,到一个安乐的处所去。所以思惟观察是很重要的。

  所以佛法修学当中,第一科最重要,第一个确认你的出离心跟菩提心,你因地的发心要确认出来,否则你以后修行的方向会偏差。因地不真,果遭迂曲。你加行的越大,偏差的势力就越强。当然修观也是很辛苦,世界上的事情,一个功德成就,都是要努力。「不经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就是三世诸佛、历代的祖师也是这样走过来,勉强自己去观察。思惟久了以后,你的思想就会有变化,一切法因缘生,它会有变化。

  菩提心是要以出离心作基础,为什么呢?因为祖师说,你不能体验轮回的苦,怎么要求众生解脱轮回呢?世间的宗教,你没有饭吃,我给你面包吃。你身体不健康,我盖个医院。但是以佛法说,这只是度化众生的前方便,摄受而已。真正度化众生要到彼岸,佛法的意思,利益有情,佛法讲三乘,「乘」的意思到彼岸。因为你给他饭吃,给他身体健康,你不能避免他继续造业,甚至于下辈子到三恶道去。他到三恶道去,你不能阻止的。你对有情的离苦得乐,很有限的。你一定要引导众生到达彼岸,我们才放心,永远的解脱生死的痛苦,这才究竟。你要引导有情离开三界,你自己对三界的痛苦要有所体会,否则你没办法引导他出去,因为你自己都不想出去,怎么引导他出去。所以说他一定要有自己的出离心,然后你从自己的出离心当中扩大,你在三界中轮转,一切众生也在三界中轮转,这样子才发起大悲心。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六)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七)

白话文:佛教经典 百业经

白话文:佛教经典 百喻经 41-55

白话文:佛教经典 杂宝藏经卷第一慈童女缘

 

后五篇文章

白话文:佛教经典 佛说罪福报应经

白话文:佛教经典 梵网六十二见经(长阿含第二一经、英译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四)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三)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