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禅净双修(十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禅净双修(十七)

 

  如是力。那么我们这种善恶的相状它也不是经常表现啊,当外在的环境没有具足的时候,这个力就是一种潜伏的功能。这种功能在唯识学叫种子位、或者叫睡眠,它在睡觉。它没有消失,但是它暂时睡觉了,你不要把它吵醒,不要刺激它,它表面上是风平浪静的。这个力就是一种潜在的功能。

  作,就是外在环境具足了,它生起一种身口意的造作,那就是作,开始生起善良的造作、邪恶的造作、出离的造作、大悲的造作。

  因,事出必有因。为什么你有这样善良的相状、有出离的相状、有大悲的相状跟它的自体呢?因为你过去世遇到某些人、遇到什么事情,那些人事对你的影响、教化,这过去的人事的熏习才有的,所以事情的相性体力作一定有它过去的原因,有它过去的原因。到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继承了过去的生命。我们因为有过去的人事的因缘而产生现在的心,遇到人事经常会生起善的相状、邪恶的相状、出离的相状、大悲的相状,乃至于种种内在的功能。到这个地方都不能怪今生的你,相性体力作因这六个因素,要怪是怪过去的你;如果要赞叹也不赞叹现在的你,要赞叹过去的你。那么我们今生的生命从缘开始,做一些改变。我们下一堂课再说明。

  第六卷

  请大家打开《补充讲表》(一)十如是。

  随着我们佛法修学时间的增长,我们整个修学的功夫也应该要相对地提升。我们刚开始都是在心外求法的。我们的心都是在依靠外境来帮助我们的善根,刚开始都是心有所住。当然一个初学者这样的修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要能够保证你临终的正念不受外境的干扰,要让你的佛法的善根、念佛的善根增长广大,你就必须要提升你的修学的功力。首先第一件事你要做的就是强迫你自己,把心带回家,这个心不要在外面乱跑。你在外面乱跑,有时候晴天的时候你还不错,要刮风下雨你就完了,你做不了主的。所以你应该劝你的心,回到你的家,把心带回家,这第一件要做的事情。

  生灭心,为什么心会变成生灭呢?你的心跟境在一起,心随境转。境是生灭,心也跟着生灭。心本来没有生灭,你随境而转,当然变成生灭。所以你应该把心带回到不生灭的现前一念心性,然后生起空假中三观。遇到事情,第一件事情,告诉你自己,本来没有这个东西。第一件要做的事——从假入空,不要马上在因缘上去做事情。遇到任何事情告诉你自己,你本来是没有这个东西的。从空观当中先强迫自己把所有的人事先放下,然后再告诉你,好,那本来没有这个东西,那由过去的因缘现在出现了,开始修假观。那假观怎么修呢?就是注意你心中的念头的相状。你好好地看你的相状。也就是说,我们在修学佛法当中,你要改变你自己,第一件事情先了解你自己。你都不知道你怎么回事,你怎么改变呢?我们的生命是由三块结合而成——过去、现在,你肯定会有一个未来,你肯定会有一个未来。而现在的我是由过去很多很多很多过去的我累积而成的,那么这个生命都已经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这个相状、它的生命的相貌都结束了,但是留下很很多多的痕迹,留下很多的善恶的功能。这些功能在人事接触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相状出来——善良的相状、邪恶的相状、出离的相状、大悲菩提心的相状。那么如是相性体力作这种潜在的功能,跟遇境逢缘的造作,到因这块,跟现在的你都没有关系,不能怪现在的你。好的话,也不能赞叹现在的你,因为跟你没有关系。

  那么到了缘的时候,就是你今生面对这个相状出现的时候,你该怎么办?你面对你心中的善恶相状,你有两种选择。第一个随顺它,跟着你过去的脚步走,你过去喜欢做什么你还做什么,这第一个选择。那么这种情况你的生命大概就定型了,就定型了。你对你心中的相状采取随顺的心态。第二个,你采取对治,既然这个相状我本来就没有的,换句话说,我可以改变它,它没有实体。我们假借种种的方便来调整它,所以我们常说,祸福由因,改变在缘。我们今生要无条件地接受过去,但是你今生还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因为这个相状虽然很多,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它们都不是本来有的,它们都没有实体。还好,它们没有实体。所以当我们选择对治的时候,你的生命就改变了,就是缘。你今生面对这个相状,你的处理方式是怎么做怎么做。

  我刚刚说一个人到了五十岁就很难改变了,这句话有些例外的,这是针对没有学佛的人。像诸位的话是完全例外的,因为你已经觉悟了嘛,你会去试着改变,所以每一天对你来说都是增上。我们对过去开始Say

  No(说不)!我不跟你走了。因为佛法是觉悟嘛,你开始觉悟了,你开始规划未来了,你开始规划往生净土了。有了目标以后就有动力嘛,愿力产生动力,你强迫你自己的脚步往这个方向走去,你培养一个忆佛念佛的相状。所以在缘当中就是你今生的努力。当然一般没有学佛的人,今生的因缘是完全放弃了,大概他过去怎么样今生就怎么样,今生怎么样来生就怎么样,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佛法,这个缘的力量才产生,他生命才能够做一些脚步的调整。所以这个缘在生命当中扮演了两个角色:第一个,你随顺它,加强它的力量;第二个,你采取对治,开始折损它的力量。那么由过去的因跟现在的缘的结合,就会产生未来的果跟报。果跟报是不一样,我们一般讲果报果报,其实详细来说果跟报是不太一样。果是约等流果来说的,这个报是约异熟果。什么意思呢?果是一种内心的状态,内心的习性;这个报是一种我们依正二报的受用,是显现出来的一种依正二报的受用。比方说,我们很喜欢吃榴莲,这榴莲无所谓善恶,它是无记。那你有一种喜欢吃榴莲的相状出来了,你今生又顺从它,那它势力就加强。加强以后,来生你看到榴莲,你就开始心动,因为你那个习性还在嘛,你就起欢喜心,这叫果,你来生的习性还有一种等流的习性之果。那么你这种习性之果有它相应的果报,你不断地忆念它,你来生还是会跟它在一起的,这就是报,报是约外在的环境受用,果是约你内心的状态,这个意思。所以我们从你一念心性的相状可以看到你过去是怎么来的,你现在要怎么面对,你未来将往哪里而去。所以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就构成了整个三世的因缘,就在你一念心中就构成一个假观。你来生要去哪里你来生会出现什么五蕴身心?其实你不需要问别人的,你不需要问别人的,你有在静坐的人,你大概就知道了。

  那么前面的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这整个过去的因,现在的缘,未来的果报,它们有它一个前后相应的关系,叫作本末究竟等,这个本就是最初的相,这个末就是最后的报,那前后呢有它一个对等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你有这个相,你就有这个因,那么你就很容易有这个缘,最后就有这个果报。它有这个相,它就有过去的因、缘、果报,这个前后是有它的连贯性的,有它的连贯性的。

  美国有一个医生——一个心理医生,他写一个报告叫作《前世今生》很多人看过。他其中讲出一个个案,他的一个病患叫凯瑟琳,这个凯瑟琳她内心当中一直有一个相状很困扰,就是她看到水就恐惧,她有恐惧水的相状。这个相状对她来说是挥之不去,这个是很麻烦啊,你肯定要面对水啊!你看你要喝水,你洗澡还得要面对水,所以这个相状弄得她很苦恼。吃药也没效果,就找心理医生。那么心理医生把她催眠了,让她这个恐惧的相状回到——你从什么地方来?解决问题先找根源,什么病都有它的根。结果找到两个根,她过去生为什么怕水呢?主要有两个因缘。第一个她过去的生命曾经有一生,她要回到她的娘家去,她带她的女儿回娘家,那个时候她娘家有一个喜庆。结果她回去的时候遇到大雨,在过桥的时候河水暴涨,就把这个桥给冲破了,她女儿先落水。她为了救她的女儿,也跟着跳下去,结果两个人都死掉了。那么她死亡的时候是在水中挣扎,产生了痛苦跟恐惧,所以她对水的印象,那个恐惧的印象,那个痕迹留下来了,这第一个。其次,她过去在一个很落后的村庄当中曾经得到一种类似麻风的病,而这个病的传染的过程是跟水有关系,喝了某种不干净的水得到一种特殊的病毒,而这种病毒很容易传染,而且没有药可以治。所以村庄的人只要得到麻风病的,全部集中起来,把他们逼到山洞,把洞口封住,让他们自生自灭。而她那一生死亡的时间拖得很长,拖了好几天才死掉,所以过程非常痛苦,而痛苦的根源来自于水。所以她对于水充满了怨恨、充满了恐惧,所以她今生有这种相性体力作因。

  所以我们的今生其实是要继承过去的生命的这些因,这部分是我们不能决定的。我们对于过去只有两个字,叫作认命,因为这个过去是不能改变的。说是佛法消极,那得看什么情况,我们对过去是很消极的,但对未来是很积极的,未来还没出现,你到死亡之前你都还可以改变你的生命,念头一转,你未来就改变了。众生跟我们的想法,很多人他明明是不能抗拒,他一定要抗拒。你这个环境是这样子,他一定要抗拒,结果把问题弄得很大,结果把未来也破坏掉了。佛法对于过去这一块是叫作认命,对于未来积极创造,非常积极,因为过去已经做了,你还能怎么样呢?随缘消旧业呗,你还能怎么样?你不认命,你把你今生的心态破坏了,你来生也完了。所以对于过去的因这一块是认命,但是对于未来的结果我们是要好好地规划。当然你先了解你自己,你心中经常出现什么相,然后从外在的止观的力量、从空假中三观来调整你的相状。你不断地调整,你的生命的脚步也就跟着改变了。你改变你心中的相状,就能够改变你的未来。为什么可以改变呢?因为它缘起性空,它本来没有的。我一再强调,所有的相状都是本来没有的。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禅净双修(十八)

净界法师:禅净双修(十九)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之帕奥禅师序

白话文:佛教经典 佛说斋经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之译序

 

后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禅净双修(十六)

帕奥禅师:智慧之光之初编后语

净界法师:禅净双修(十五)

净界法师:禅净双修(十四)

帕奥禅师:智慧之光 第十七章:道智与果定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