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佛七讲话[第一期]-一九八零年第六天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七讲话[第一期]-一九八零年第六天

  今天要和大家讲“八万四千法门,唯有念佛法门是正修行路。”

  有人说:“我不念佛,我要参禅。”或者说“我不念佛,我要学密。”

  他不知道参禅是佛法,修密也是佛法。如果离开佛,参禅修密,就成外道了。

  他不知道参禅就是佛法,修密也是佛法。如果离开佛,参禅修密,就成外道了。

  所以佛说六念法门,第一就是念佛,接下来才是念法念僧念施戒念天……。三藏十二部尽管浩瀚如海,但是一个“佛”都包括尽了。善导和没讲,“八万四千法门皆是助行,唯有念佛法门一项是正行。”因为佛为“体”,其他修行法,都是“门”。不过要借八万法“门”,证入“佛体”罢了。《法华经》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也无三。”所以世尊不是要众生以人天为究竟,也不以二乘为究竟,是要度一切众生都成佛。所以一切修行,都以成佛为主,都以念佛为正行。不管参禅、礼拜、修密、学教,假使离开了“佛”,就都成外道了。因为外道一样也坐禅礼拜嘛。

  因此,只要你是学佛的,不管什么法门,一定先要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要不然,就不是修佛道了。律宗甚至害怕仅说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太笼统,恐怕众生弄不清,误入外道。所以三归以后,一定还要说:“如来至真等正觉为我世尊”。由此可见,念佛的重要了。《观经》说,心念佛,心就是佛。这是多么圆顿究竟的法门啊。不假方便,不须渐次,一句阿弥陀佛,直指佛心。大家千万不要舍正路不走,走偏差路;也不要听别人乱讲,自己没有主张,朝秦暮楚改修其他法门。

  提到念佛法门,那就是修念佛三昧。所谓念佛三昧,本来十方佛都可念,但为了方便缘起,佛经上把念佛三昧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行三昧,一种是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是专持一佛名号,也就是说专信一佛,专愿生一佛国土,专持一佛名号,,所谓不取相貌,专念佛名。我们信阿弥陀佛,愿见阿弥陀佛,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便是修一行三昧。念一佛名号,与念十方佛的功德是完全一样的。

  一行三昧,是于十方佛中,专观想一佛。或观佛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或观佛智慧身。

  不管你修一行三昧持名念佛,或是修一相三昧观想佛相,都要专念一佛,否则便不成一行,一相三昧了。

  你不要以为念一佛的功德小,要知道诸佛都是法界身,所以念一佛的功德,同于念十佛的功德。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专念阿弥陀佛呢?这是出在〈观无量寿佛经〉。经中先说一相三昧,然后于第十六观说出持名的一行三昧。

  第十六观中说:“……如此愚人,临命终时,愚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这个“念”字,是观想的意思)。彼人苦逼,不遑念(观想)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这便是持名念佛的一行三昧了。

  世尊为什么专称扬赞叹阿弥陀佛呢?不但世尊称叹,六方诸佛无不称叹,乃至十方诸佛无不称叹。因为阿弥陀佛悲心深广,四十八愿,愿愿与十方众生相应。例如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世尊教我们专念阿弥陀佛,教我们至心信乐愿求往生。这就是“求水寻源”的办法。阿弥陀佛第十八愿这样发,我们便这样求,一定可以感应道交,蒙佛加被。

  为什么念佛三昧,只讲有持名的一行三昧,和观想的一相三昧呢?因为世尊在经上讲过,世尊说,十方诸佛度众生,有四种方便:

  一、是以说法的方便度众生,像释迦牟尼佛说示四十九年。这是以口业度众生。

  二、是以神通变化为方便而度众生,所谓示现十方,八相成道。这是佛以意业度众生。

  三、是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方便度众生,也就是以相好光明度众生。这是佛以身业度众生。

  四、是以名号度众生。所以称念佛名,就可蒙佛加被。这是佛以功德力度众生。

  可是前两种方便--说法与神变,是佛念众生。佛为能念,众生为所念;但是众生却不能以说法和神变念佛。而后边两种方便---观想和持名是众生念佛的方便。众生为能念,诸佛为所念。可以说,是给众生的方便。所以念佛三昧,有一行和一相两种。

  可是这两种方便,一行的持名又比一相的观想方便。因为观想必须心清净才能修,心散乱就观不起来,所以上根利智的人才修习。而持名法门,可在散乱中修,所谓“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不但能度上上根人,同时也能度一切烦恼的众生,所以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其他法门,如参禅,便只能接引上根人,因为他们是念法身佛,从第一义谛入。所以六祖说:“神秀的禅,接引上根人。我的禅,接引上上根人。”由此可知,禅宗法门妙则妙上收利根,下收钝根,收尽上中下三根。可以说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念佛法门是正行,但是也要助行帮助。助行方面,总括起来说,不外除结使,修功德两项。现在时间不够,只能说个大略了。所谓除结使,就是诸恶不作。所谓修功德,就是众善奉行。

  怎么除结使呢?除结使可按三个步骤修。

  第一、要勇猛精进,以念佛力调柔你的心。就是要念佛一心,尽量对人我是非好恶不生憎爱。久久用功,你的心使可渐渐调柔了。起初,你的心会不听约束,但尽管用一句佛号系住,所谓“欲制野象,先驱入栏。”用功日久,狂心便逐渐调伏了。

  第二,继续精进,断除烦恼。妄想是烦恼根,所以要想断烦恼,必须先除妄想。烦恼如能分分断,心便分分清净了。

  第三,断结使和离思。最后就斩草除根,把结使断尽了。这时继续念佛精进,渐渐便可得事一心、理一心了。

  为什么要离“思”呢?因为“思”能令心造作意业。什么是“思”呢?说浅显些,所谓“思”,便是起心动念。一念才起,便是生死流了,所以要离它。

  还有一种“法”和思最亲近,那就是“想”。想是取相分别。本来一切法无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想偏偏要取那些妄想,所以又叫作妄想。因此,思是起心动念,想是取相分别。

  有时思在想前,有时思在想后。如果先起心动念,以后才取相分别,那么思便在想前了;如果先取相分别,然后才动念头,起心动念,那么思便在想后了。我们的心,就是被它两个束缚住了,不得解脱。若能脱离这两个束缚,那么心便得解脱了。

  但是怎么才能离开它们的束缚呢?用念佛心呀,念佛心清净,对人我是非好恶不生僧爱二心,便离开它们的束缚了。

  至于修积功德,方便也很多。简单地说,约有两项:

  一、礼敬三宝供养三宝。因为三宝是一切功德的根本,三宝为灯烛。茫茫苦海内,三宝为舟航。”所以礼敬三宝供养三宝,是有无上的功德的。

  二、广度众生。三宝的功德,在于广度众生;我们发心学佛,也就要学习三宝广度众生。若是不度众生,便没有三宝功德可言了。

  礼敬三宝供养三宝,和广度众生加起来,便是“一大事因缘”。所以广说便有无量的功德,略说,无量功德都不出一大事因缘。

  讲的太多了,现在大家用功念佛。

 
 
 
前五篇文章

佛七讲话[第一期]-一九八零年第五天

佛七讲话[第一期]-一九八零年第四天

佛七讲话[第一期]-一九八零年第三天

佛七讲话[第一期]-一九八零年第二天

佛七讲话[第一期]-一九八零年第一天

 

后五篇文章

佛七讲话[第一期]-一九八零年第七天

走近佛教——缘起

走近佛教 第一章 认识生命

走近佛教 第二章 人生实相

走进佛教 第三章 娑婆世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