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指导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林侠庵居士编述

  △导师阿弥陀佛。于往中。四十八愿度脱众生。第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第十九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第二十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求接引。佛亦无可奈何。倘志称名。誓求出离娑婆者。无一不蒙垂慈摄受。往生极乐国土。

  △释迦世尊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又云。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卸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云。称我本师阿弥陀佛。常须供养。专称名号。得无量福。减无量罪。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如来授手。顶告汝莫恐怖。来生我国。

  △大势至菩萨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净土圣贤录说。唐法焄大师。蒙文殊师利菩萨威神力。摄入五台圣境。照见作礼。诸问修行要道。文殊告曰。汝今念佛。今正是时。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是诸法之王。照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忆念。勿令间断。命终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语已。舒金色臂。摩照顶曰。汝念佛故。不久当证无上菩提。照受记矣。欢喜作礼而退。

  △莲池大师说。念佛者。有默持。有高声持。有金刚持。然高声觉费力。默念易昏沉。只是绵绵密密。声在于唇齿之间。乃谓金刚持。又不可执定。或觉费力。则不防默持。或复昏沉。则不防高声。杂念是病。念佛是药。念佛正治杂念。而不能治者。因念佛不亲切也。杂念起时。即用心加工念。字字句句。精一不二。杂念自息矣。

  △彻悟大师说。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十六字。为念佛一大纲宗。一切行门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至极稳当。至极圆顿者。则无如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矣。所谓执持名号者。即拳拳服膺之谓。谓牢持于心。而不暂忘也。稍或一念间断。则非执持也。稍或一念夹杂。则非执持也。念念相续。无杂无间。是真精进。精进不已。则渐入一心不乱。圆成净业一心不乱。乃净业之归宿。净土之大门。未入此门。终非稳妥。学者可勉哉。○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学道之通途。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五以专持四重律仪。为入道根本。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七以一心不乱。为土归宿。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验证。以上八事。各宜痛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

  △善导大师说。大圣怜。直劝专称名字者。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故顺佛语故。若舍专念。修杂念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凡人临终。须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若得舍此幻身。超生善道。乃是称意之事。○凡有疾病。但念无常。一心待死。嘱看病问候人。凡来我前。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闲杂之话。若病重将终之际。不许有人哭泣。但同声念佛。待气尽方可举哀。若得明解净行之人。频来策励。实为大幸。用此法者。决定往生。○凡临睡时观西方胜境。或观阿弥陀佛。相好光明。不得杂语杂想。亦不得求见瑞相。但办专心。自有见时。或但称佛号而睡。行者专取一法。不得杂用。务在久远行之。必于净土。功不唐捐也。

  △觉明妙行菩萨说。心本无念。念逐想生。此想虚妄。流转生死。当佑此一句阿弥陀佛。不从想生。不从念。有不著内外。无有相貌。是尽诸妄想。与佛法身。非一非异。不可分别。如是念者。无烦恼尘劳。无断无缚。止是一心。必得一心。方得名为执持佛号。方得名为一心不乱。○念佛不能一心者。但息想定虑。徐徐念去。要使声合乎心。心合乎声。念久自得诸念澄清。心境绝照。证入念佛三昧。偈曰。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念佛预先当发大愿。愿生极乐。然后至诚恳切。称于阿弥陀佛。必使声缘于心。心缘于声。声心相依。久久不失。则入忆念三昧。

  △紫柏大师说。念佛心真不真。勘验关头。只在欢喜烦恼处取证。其真假之心历然可辨。大抵真心念佛人。于欢喜烦恼中必然念念不间断。是以烦恼也动他不得。欢喜也动他不得。二者既不能动生死境上。自然不惊怖。念佛些小喜怒到。前阿弥陀佛便抛在脑后矣。如何能得念佛灵验。若依我念佛。能于憎爱关头。不昧此一句阿弥陀佛。而现前日用。不能受用。临终不得生西方者。我舌根必然破烂。若不依我法行。则念佛无灵验。过在于汝。与我无干。○又问学者云。汝念佛常断否。答。合眼睡时便忘记了。师震威呵曰。合眼便忘。如此念佛一万年也莫干。汝自今以后。直须睡梦中。念佛不断。乃有出苦分。若睡梦中。不能念佛。忘记了。一开眼时。就痛哭起来。直向佛前叩头忏悔。或念千声或念万声。尽自家力量便罢。如此做三二十翻。自然大昏睡中。佛即不断矣。

  △截流大师说。念佛贵在一心乱。无间无杂。非必以快念多念为胜也。但不缓不。急密密持名。使心中佛号。历历分明。著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犹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乱。亦不沉没。如是持名。可谓事上能一心精进者也。

  △印光大师说。念佛用功。最妙之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专注于佛名号。即摄意根。口须念得清清楚楚。即摄舌根。耳须听得清清楚楚。即耳根。此三根摄于佛号。则眼决不会乱视。念佛时眼宜帘。不可睁大。眼既摄矣。鼻也不会乱嗅。则鼻亦摄矣。身须恭敬。则身亦摄矣。六根既摄而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常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在额颅上。挂在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浆来。直至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闻佛法。若不一心今佛。求生西。方一气不来。定向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山里受苦。不知经几多劫。虽欲出。未由也已。○念佛心不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从一句至十句。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掏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真记为。难可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作两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从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道霈大师说。念佛须信忆两字。不离于心。称敬二字。不离于口。往生净土。须要有信。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信佛名字。不离心口。诸佛即佛即救。诸佛即度。心常忆佛。口常称佛。心常敬佛。始名深信。○念佛务使字字分明。句句相续。盖不分明。即是昏。不相续即是散。一句佛号。历历现前。久之自然成就念佛三昧也。

  △悟开大师说。开眼念佛。心易散动。可闭目念。当念佛时。将心放空。提起佛号。即念即听。即听即念。绵绵密密。行之久久。必有相应时也。但要字字从念头上者实。句句从求生西方里出来。更有系念一法。在不念佛时。将念头常挂在阿弥陀佛身上。心常清净。不动不摇便是得力处。

  △妙空大师说。念佛之人。勿杂恶念。于必经之事。一过即舍。久之意地清净。过事即有妙智观察。此乃念佛。转成智之谓也。○所谓随顺持名者。昏沉则经行持。散乱则端坐持。或跪或立或。坐皆随己便。总使一句佛号不忘。此乃降伏心魔之要术也。○病者死之机也。死者凡圣净秽之关也。病中当作死想。劝念佛名。决定待死。必有光明接引。往生西方。遂我往生之愿。若于病中。略一停念。则一切爱恋恐怖。烦恼安排。种种杂念。一齐现前。生死关头。如何济事。若病危时。但记取阿弥陀佛四字。于心勿忘可也。左右侍奉之人。亦宜将此四字。频频提醒。当知百劫千生。所有错走之路。全在此时一念。断得清楚。何以故。六道轮回。皆一念为主。若一念在佛。则形虽败坏。而神不散乱。即随一念而往生净土矣。呜呼。但记取阿弥陀佛四字于心勿忘可也。

  △弘一大师说。古诗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非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人生最后一段大事。岂可须臾忘耶。今为讲述。如下所列。当病重时。应将一切家事。及自身体悉皆放下。专一念佛。一心希冀往生西方。能如是者。如寿已尽。决定往生。如寿未尽。虽求往生而病反能速愈。因心专诚。故能灭除宿世恶业也。倘不如是放一切专一念佛者。如寿已尽。决定不能往生。因自己专求病愈。不求往生。无由往生故。如寿未尽。因其一心希冀病愈。妄生忧怖。不但不能速愈。反更增加病苦耳。○病未重时。亦可服药。但仍须精进念佛。勿作服药愈病之想。病已重时。可以不服药也。余昔卧病石室。有劝延医服药者。说偈谢云。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谓痴狂。一句弥。阿伽陀药。舍此不服。是谓大错。因早日既信净土法门。谆谆为人讲说。今日患病。何反舍此而求医药。可不谓为狂大错耶。○若病重时。痛苦甚刻者。切勿惊惶。因此病苦。乃宿世业障。或亦是转未来三途恶道之苦。于今生轻受。以速了偿也。○自己所有衣服诸物。宜于病重之时。即施他人。若依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来赞叹品所言供养经像等。则弥善矣。○若病重时。神识犹清。应请善知识为之说法。尽力安慰。举病者今生所修善业。一一详言而赞叹之。令病者心生欢喜。无有疑虑。自知命终之后。承斯善业。决定生西。○临终之际。切勿旬问嘱。亦勿闲谈杂话。恐被牵动爱情。贪恋世间。有碍往生耳。若欲留遗嘱者。应于健康时书写。付人保藏。○倘自言欲沐浴更衣者。则可顺其所欲而试为之。若言不欲。或噤口不能言者。皆不须强为。因常人命终之时。身体不免痛苦。倘强为移劝沐浴更衣。则痛苦更当加剧。世有发愿往生之人。临终为眷属等移动扰乱。破坏其正念。遂至往不能往生者。甚多甚多。又有临终可生善道。乃为他人误触。遂起嗔心。而牵入恶道者。如经所载。阿耆达王死堕蛇身。岂不可畏。○临终时。或坐或卧。皆随其意。未宜勉强。若自觉气力衰弱者。仅可卧床。勿求好看。勉强坐起。卧时。本应面西右胁侧卧。若因身体痛苦。改为仰卧。或面东左侧卧者。亦任其自然。不可强制。○大众肋念佛时。应请阿弥陀佛接引像。供于病人卧室。令彼瞻视。○助念之人。多少不拘。人多者。宜轮班念。相续不断。或念六字。或念四字。或快或慢。皆须预问病人。随其平日习惯及好乐者念之。病人乃能相随默念。今见助念者皆随己意。不问病人。既己违其平日习惯及好乐。何能相随默念。余愿自今以后。凡任助念者。于此一事切宜留意。○寻常助念者。皆用引磬及小木鱼。以余经验言之。神经衰弱者。病时甚畏引磬及小木鱼声。因其声尖锐。刺激神经。反令心神不宁。若依余意。应免除引磬子木鱼。仅用音声助念。最为妥当。或改为击大钟大磬大木鱼其声宏壮。闻者能起肃敬之念。实胜于引磬小木鱼也。但人之所好。各有不同。此事必须预先向病人详细问明。随其所好而试行之。或有未宜。尽可随时改变。万勿固执。○既已命终。最切要者。不可急忙移动。虽身染便秽。亦勿急为洗涤。必须经过八小时后。乃能浴身更衣。常人皆不注意此事。而最要紧。惟愿广劝同人。依此谨慎行之。○命终前后。家人万不可。哭哭有何益。能尽力帮助念佛。乃于亡者有实益耳。若必欲哭者。须俟命终八小时后。○顶门温暖之说。虽有所据。然亦不可固执。但能平时信愿真切。临终正念分明者。即可证其往生。○命终之后。念佛已毕。即锁房门。深防他人入内。误触亡者。必须经过八小时后。乃能浴身更衣。(前文已言。今再谆嘱切切记切记。)因八小时内。若移动者。亡人虽不能。言亦觉痛苦。○八小时后著衣。若手足关硬。不能转动者。应以热水淋洗。用布搅热水。围于臂肘膝湾。不久即可活动。犹如生人。○凡念佛等一切功德。皆宜回向。普及法界众生。则其功德乃乃能广大。而亡者所获利益。亦更因之增长。○吾人临命终时。乃是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为人生最后。若未将往生资粮预备妥稳。必致手忙足乱。呼爷叫娘。多生恶业一齐现前。如何摆脱。临终虽恃他人助念。诸事如法。但自亦须平日修持。乃可临终自在。奉劝诸仁者。总要及早预备才好。

  △净土杂咏

  修途十万一毫端。何谓西方路渺漫。佛境不从心外见。真容多在定中观。(古溪禅师)

  西方故国早回还。人命无常呼吸间。有限光阴当爱惜。今生蹉过出头难。(一元禅师)

  千劫升沈事可嗟。须弥散骨乱如麻。于今始觉知惭愧。泪眼晨昏只忆家。(莲侣居士)

  最怕临终神识迷。舌根坚硬气难提。若非平日心专一。那得资粮助往西。(西一居士)

  静观深时落日斜。了知极乐路非赊。十年浪子无归处。一念回光便是家。(兰台居士)

  辗转因缘十二支。尘沙劫数了何时。空王路下劝稽首。双泪潜流不自知。(乐园居士)

  (注:空王即指阿弥陀佛)

  称一弘名哭一声。声声哭向大慈尊。此回若不归家去。六道何时得脱身。(恋西大师)

  说著无常事事轻。饥餐渴饮懒经营。一心不退思安养。万善同归忆永明。(楚石老人)

  说著莲邦两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梦东大师)

  念念弥陀休背觉。心心极乐欲还乡。何时得受清虚体。寿极河沙不可量。(省庵大师)

  六时叩问黄金父。赤子飘零几日归。话到轮回无尽处。相看不觉泪沾衣。(中峰国师)

  暂居此地非吾土。遥忆西方是我家。极桨人民无量寿。不将日月计年华。(实贤大师)

  船上西来望故乡。宝华池上晚风凉。飘零不耐归心切。一片轻旛挂夕阳。(明本禅师)

  夜长易得还乡梦。岁暮难忘作客情。十万亿程安养国。寸心耿耿挂长庚。(恩齐老人)

  深宵倚槛窥残月。薄暮推窗望夕阳。客路伶竮久漂泊。苦求佛力早还乡。(寸香斋主)

  生死轮回望摄提。心酸彻腑痛沉迷。回家不待莲花放。先送神归落日西。(昱山法师)

  人生百岁七旬稀。往事回观尽觉非。每哭同流何处去。闲抛净土不思归。(梵琦禅师)

  日夜思归未得归。天涯客子梦魂飞。觉来何处雁声过。望断故乡书信稀。(楚石老人)

  白露秋分凉透窗。客途游子忆莲邦。慈尊何日垂金臂。一片归心梦不忘。(昱山法师)

  六道轮回佛悲怜。特开方便念佛门。都摄六根净念继。命终生西是真言。(无名居士)

  娑婆八苦实堪悲。修行念佛求出离。愿我命终生极乐。喜能带业往生西。(无名居士)

  论饬终念佛助生之重要

  人生大事。莫过于生死。念佛助生。关系至巨。盖一息不来。便属后世。一念差错。便堕轮回。故临终正念。为念佛人往生极乐最要关头。夫人临命终时。四大分张。众苦毕集。若非三昧久证。诚恐不易得之。况眷属不明利害。往往以世情而破坏彼之正念。此饬终念佛助生之应早为提倡也。助念云者。即助往生之谓也。盖以行人当此时节。得人开导而辅助之。则欣厌早为提倡也。助念云者。即往生之谓也。盖以行人当此时节。得人开导而辅助之。则欣厌心生。贪爱情息。耳闻佛名。心缘佛境。自可与佛感应道。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譬如怯弱之人。欲登高山。前有牵者。后有推者。左右有扶掖将护者。自不至半途而废耳。即使平素不闻佛法之人。临终蒙善佑识开导。令生信心。又为助念佛号。令彼随大众音声。或出声念。或心中默念。果能如法助念。无一破坏正念。亦可往生。以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心力不可思议。故得此殊胜利益也。须知饬终念佛助人往生。关系最大。我今为他人助念。则他日人亦为我助念可得互助之益。彼人因我助念故。得生西方。日以此善因缘故。彼人当从西方侍佛来迎。助我得力。善莫大焉。普愿大众同知此义。同依此行。同生极乐。同见弥陀。如是切祷也已。

  林侠庵谨识

 
 
 
前五篇文章

入香光室(六)

入香光室(五)

入香光室(四)

入香光室(三)

入香光室(二)

 

后五篇文章

百日念佛自知录(一)

百日念佛自知录(二)

百日念佛自知录(三)

百日念佛自知录(四)

百日念佛自知录(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