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 |
 
东坡①(一) 洪觉范②谓东坡文章德行炳焕千古。又深入佛法,而不能忘情于长生③之术,非唯无功,反坐此病卒。予谓东坡尚尔,况其余乎?今有口谈无生④,而心慕长生者,有始学无生,俄而改业长生者,盖知之不真,见之不定耳,故道人不可刹那失正知见。 [注释] ①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姓苏名轼,字子瞻。四川眉山人。博通经史,对道教及佛教皆有研究。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良等职,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谪到湖北黄州充任团练副史。他在黄州的东坡上筑一小室,恰好合着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步东坡”诗:“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因此他就自号为东坡居士。 ②洪觉范:宋朝书法家。江西新昌人。时新昌有三奇:觉范奇于书,邹元佐奇于命,彭渊才奇于乐。 ③长生:道教认为人经过一定的修炼,有可能使形体达到长生不死。 ④无生: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是由四大五蕴假合而有的,所以尽你怎样保养,有生仍必然有死。而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皆由烦恼业力所招感,若能断尽无明,息灭烦恼业因,则生死苦果自息,永不再受生死轮回,是名无生。 [译文] 宋朝洪觉范曾称苏东坡的文章和德行都是足以流芳照耀千古,又能深入佛法,只因留恋于道教的长生之术,不能舍弃,结果不但劳而无功,反被长生之术所误码而致何况他人。现今有些人口里虽说要学无生,而心里却一直羡慕长生;还有一些人,先时学无生,不久又改学长生。其原因只是这些人对于佛教的无生法门认识不真切,心无定见所致。所以,修道的人时时刻刻都有要保持着正知正见。 东坡(二) 元禅师①与东坡书云:“时人忌子瞻作宰相耳,三十年功名富贵,过眼成空,何不猛与一刀割断。”又云:“了瞻胸中有无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为何于自己性命便不知下落。”以东坡之颖敏②,而又有如是善友策发,何虑不日进。今之缙绅③与衲子④交者,宜讲此谊。 [注释] ①元禅师:即佛印禅师,名了元,字觉老,宋代著名高僧,与苏东坡为方外好友。 ②颖敏:聪明,思路敏捷。 ③缙绅:指做官和绅士。 ④衲子:出家人的别称。因出家人多以衲衣(粪扫衣)为服,故名。 [译文] 佛印禅师曾写信劝诫东坡说:“当今官场上许多人都妬忌子瞻当宰相,依我看,即使你真的做了宰相,享受了二、三十年的功名富贵,也不转眼成空,有什么意思?何不趁早把这名利之心一刀割断!”又说:“子瞻你虽然胸中藏有万卷书,笔下文章无一点法,但为何对于自己的身心性命——生从何来,死归何去,反而不知下落?” 我们试想,凭着苏东坡本身的聪明才智,又有佛印禅师这么一位德学兼优的善友经常给他勉励启导,他的德行文章还能不日进一日呢?当今社会上许多知名人士愿意与出家人为友,也应该讲究这种能够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道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