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卷-圆瑛大师(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阿难被佛一审即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此二句心目浑答,下三句分解。由目观见如来胜相,此分明认见属眼;心生爱乐,此分明认识为心,全同凡迷颠倒,遗真取妄。劾验取舍已定,下文如来破识显根,一卷半之文,皆以此三句为张本。故我发心,愿舍生死者:因见相爱乐,发心出家,愿舍生死。其志愿可谓不错,而不知能爱之心,正生死本;即下文二种根本中之妄本,以攀缘心为自性者。

  又根识难分,凡愚莫辨。目中能见之性,即是菩提真本,亦即奢摩他体,在阿难日用中,放光动地。阿难终日承渠恩力,不知这个就是主人翁,就是真心,而反认见属目,终取爱乐为心。此即迷真认妄,执妄为真矣!二双征能见能爱竟。

  寅三 征诘心目所在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上科如来审问,都从向上一著提撕,曰:‘将何所见?’曰:‘谁为爱乐?’若能向能见处得个消息,则大事毕矣!无奈阿难未离常情,祗知合尘,不知合觉,曰由目观见,心生爱乐,则心目双迷,辜负世尊甚矣!此科佛欲施破,先为按定其说曰:‘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则应知心目所在。下四句反言,若使不知心目所在,就不能降伏尘劳。尘有染污义,劳有扰乱义,尘劳即本、末烦恼也。若不识知心目所在,此心即六识,此目即肉眼,肉眼乃无知色法,本来无见,众生多认见属眼;识心乃生死妄本,本来非心,众生多认识为心。阿难既执此为心目,佛欲索其处而破之,故下举喻国王讨贼。

  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国王喻本觉真性;贼喻六识妄心;目为贼媒,引识奔走。国贼谋叛,僭号称王,王被贼侵;妄心扰乱,混淆本真,真被妄覆。国被贼侵,发兵讨贼,是兵定要知贼所在,方可捣其巢穴,擒其贼首,国泰民安;若不知贼在之处,则徒费饷需,于事无济。兵喻始觉妙智,全仗始觉有功,方能降贼。昔有僧问善知识云:‘家贼难防时如何?’答曰:‘知之不为冤!’

  又子湖枞禅师,乃于夜起大叫:‘有贼!有贼!’其徒竟起逐之。枞把住一人曰:‘拿住了一个!’其徒曰:‘不是,是某甲。’枞托开曰:‘是则是,只是不肯承当!’若承当得去,贼即是子;不能承当,子反成贼。恁么说话,却与国王讨贼,另是一审播弄,具眼者别之。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故直指生死根本,识为过咎,目亦带言者,以目为贼媒,媒贼相依,责须连带。此曰:使汝流转诸趣,生死长劫不休者,心目为咎也。此破意识,缘佛相好之胜善功能也。前双征见爱,如捉贼追赃,今则见赃,预备擒贼。故特征之曰: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此即第一次征心,下阿难转计,七处咸非,并非七处征心,乃是七番破处。此经只有二次征心之文,第二次在斥破妄识非心文中,佛举金色臂,擎拳验见之后,征曰:‘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当面斥之曰:‘咄!阿难,此非汝心!’

  此处心目双征,有人以为佛既双征,下必双破,实则不然。心目媒贼相依,语须连带。佛之本意,但征其心,而目只带言而已。故下文三番破识之后,即是十番显见,显见即是显真,以见性即真心也。更有一解:阿难既认见属眼,爱乐为心,佛已双责,心目为咎,破心之后,定有破目。当知破心则毕竟,全破其妄,乃至识心五种胜善功能,皆所不取,而破目但带破,与略破而已。或于破识中带破,文曰:‘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否?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此皆破目之文。或于显见中破,第一番显见文云:‘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或于显见后破,十番显见之后,破别业、同分二种见妄,于此诸文,带破与略破,不特令阿难,不认识为心,并不认见属眼矣!三征诘心目所在竟。

  寅四 所执七处咸非 分七 卯初 执心在身内 二 执心在身外 三 执心潜眼根 四 执心分明暗 五 执心则随有 六 执心在中间 七 执心乃无著卯初分二 辰初 阿难引十生同计在内 二 如来以不见身中为破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

  此执心在身内。一闻征诘,便白拂言:先称呼佛为世尊,下叙执,则引十生同计,自己不负责任。一切去声世间,三界内六凡世间也。十种类也异生,于十二类众生中,除去空散销沈之无色,与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无想,此二种无心目之可言。其余十类,业报形体,各各差异,故曰异生。同将识得心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佛之眼目,清净修长也广状若青莲,故以称焉。

  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祗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浮根:即浮尘眼根,乃色、香、味、触四尘所成,非清净四大,所成之胜义根。胜义非天眼、圣眼,则不能见故。阿难云: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祗在我面,与佛无异;如是识得我心,实居色身之内,与十类众生,亦无有异。正脉云:‘只此一计,一切众生,所以囚系胎狱,桎梏肉身,乃至三途苦形,自执妄认,受无量苦,展转不能自脱者,皆由此计,以为障之深根也。’此执心在内,为本计;其余六处,但是因佛一时破夺,迫成转计耳。初阿难引十生同计在内竟。

  辰二 如来以不见身中为破 分五 巳初 举例辩定 二 仍存原文 三 即例反难 四 就例攻破 五 正与结破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祗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祗陀林,实在堂外。

  此段以上文,当机执心在内,乃引十生同计,自以为是,佛不直破其非,且就现前所见能见中,一一举问阿难,令其据事直答,不知所以。文有三番问答,第一番:自佛告阿难下,至实在堂外,此例定内外之境也;第二番:自阿难汝今堂中下,至方瞩林园,此例定先后之见也;第三番:自阿难汝瞩下,至得远瞻见,此例定见外之由也。佛以能例之法既定,然后依例反难,无从伸辩,始知如来说法之巧。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密例心在身内,应同乎此。观祗陀林,今何所在?祗陀太子,所施之树林,分明在堂外,故意施问者,佛有深意存焉!要阿难自己说定,至施破时,无所逃遁。故阿难乃答世尊云: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层檐重叠,曰重阁;红尘不到,曰清净;世尊说法之处,标名为讲堂。

  在给孤园者:园是给孤独长者,布金所买,故以命名。给孤独,是须达多长者之善名,以长者财富无量,乐善好施,生平周给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之人,故人以给孤独称之。堂在园中,密例身在室中,今祗陀林实在堂外,密例一切诸法,皆在身外,此就所见分内外也。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前五篇文章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卷-圆瑛大师(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一卷-圆瑛大师(十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八卷-圆瑛大师(八)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八卷-圆瑛大师(七)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八卷-圆瑛大师(六)

 

后五篇文章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卷-圆瑛大师(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卷-圆瑛大师(四)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卷-圆瑛大师(五)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卷-圆瑛大师(六)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卷-圆瑛大师(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