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一卷-圆瑛大师(九)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癸四 湿生畜摄

  阿难!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阿难!别有一分,下劣修罗者:另有一部分,即指福力不胜。属于下劣者,与上对论。化生者似王,胎生者似臣,卵生者似民,湿生者似奴婢。生在大海中心,沉下水穴之口,水穴或指尾闾,在碧海之东,其处有石,阔四万里,当百川之下尾,而为闾族,故曰尾闾;乃海之穴,泄水之口也。旦游虚空者:白昼游于虚空,以供驱使。暮归水宿者:黑夜归于水宿,以息劳役。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摄者:生在大海之当中心,泄水之穴口,故因湿气而有,其福报下劣,思食虽然得食,初则味美,末后一口,竟变作青泥之味,此类畜生趣摄。二备明诸趣竟。

  己三 结妄劝离 分三 庚初 药病双举 二 同别俱妄 三 正劝须除 庚初分三 辛初 总举妄病 二 指病深根 三 定药能除 今初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著,但一虚妄,更无根绪。

  此总明七趣,虚妄因果。如是指前来所说,地狱鬼畜,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细研究,升沉往返,若因若果,不出虚妄情想而已。皆是下:即指妄因妄果。昏沉惑也,有为业也,无非随妄想以受生,随妄业以受报苦也;即所谓惑、业、苦三,如恶叉聚也。于妙圆明下:欲明其妄,先举其真,以反显之。空有不羁曰妙,本来周遍曰圆,无所障蔽曰明,无作无为,本有真心;此七趣,皆如空华;以虚空喻真心,以狂华喻七趣;空原无华,病目妄见。原无所著下三句:正当见华时,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岂有著落耶?是知七趣,但一虚妄名相而已,更无根本头绪,可研究也。《指掌疏》云:前阿难问云: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今云妄想受生,妄想随业,是答以妄习生起也。又云:但一虚妄,更无根绪,是答以非本来有也。

  辛二 指病深根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YIN故。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YIN,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

  温陵曰:前问妙心遍圆,何有狱鬼,人天等道?故此结示,由杀、盗、YIN三为根本也。《正脉》云:上言更无根绪,而此又指病根者;盖妄虽无体,起固无因,而妄理相应,续非无故,故复指也。阿难!此等七趣,一切众生:据前阿难疑云: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今如来以不识本心等释之;本心者,本有妙明真心,亦即佛体真实,由不识佛体真实,故受此七趣轮回,经无量劫,恶道固为不净,而善道净亦非真,以思惑种子,眠伏藏识之中,伏而不断,故非真净也。又不识即惑道,受此轮回,即业苦二道。皆由下:申明随业,言所以不得真净者,皆由随顺杀盗YIN故,则成三恶;反此三种者,知其为恶道之因,而欲违之也。又则出生,无杀、盗、YIN,则成四善,三恶固非可随,四善亦当舍离,以同为系缚三界之根本也。有名鬼伦,无名天趣者:有则成三恶,堕落三途,地狱亦饿鬼之伦类也。无则成四善,得生四善道。今名天趣,以天趣,摄仙人阿修罗故。 有无相倾,起轮回性者:倾者夺也,夺有成无,从下升上,则成四善道;夺无成有,从上坠下,则成三恶道。由是互夺不已,颠倒轮回,譬如井轮之高下,无有休息,故称轮回性;是有为生灭性故。

  辛三 定药能除

  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YIN,云何更随杀盗YIN事?

  此劝修大定。以定药能除病之深根。若得妙发三摩提者:指妙耳门圆通也。从妙理发妙智,依妙智照妙理,即反闻闻自性,背尘合觉也。三摩提,本经佛告阿难,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此劝修大定也。妙常寂者:闻性三种德相,无七趣之系缚曰妙,无七趣之生灭曰常,无七趣之流转曰寂,但能反闻如是闻性,则有之三恶,无之四善,二俱无有,故云有无二无。此则迥超凡外分段生死,先得人空,证有余涅槃,而出三界矣。若能将无二之性,亦皆销灭,正所谓断性亦无,故云无二亦灭。此则迥超权小变易生死,乃空性圆明,成法解脱,以至俱空不生,证无余涅槃,安住首楞严大定矣!当此之时,尚无权小不杀、不偷、不YIN,云何更随凡外,作杀、盗、YIN之事乎?是正道尚不屑为,况邪道岂肯为之耶?初药病双举竟。

  庚二 同别俱妄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

  此正答前问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前阿难,但问地狱受果时,同受耶?私受耶?此通结七趣也。三业即杀、盗、YIN,由不断此三种恶业,则各各有私造别业,因各各有私造别业,在众私同分之中,非无定处,即别业同报也。此前二句:佛结答造业各私也。次三句:结答受报,有同分地也。后三句:总结毕究虚妄也。而言七趣果报,但由一念妄动而发生,并非心外。妄之一字,即指最初一念生相无明,无明本空,如前所云,妄性无体,非有所依,故曰生妄无因,无可追寻穷究,如虚空华,本无所有也。

  庚三 正劝须除

  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

  此正劝须除三惑。勖是勉也,汝勉力真实修行。欲得无上菩提者,要渐次伏断三惑,即杀、盗、YIN,因迷惑不了,是轮回根本,故即名为惑。不但只除三恶之有,亦复更除四善之无,是谓有无二无也,又不止此,甚至无二亦灭,无二之性,亦复灭除,此即断性亦无也。 不尽三惑,但除世恶,而不除世善,则对待不尽,至若善恶皆除,而断性存在,犹未尽三惑种子,纵以禅定之力,得发相似神通,亦不能超出世间,成就无作妙力,究竟皆是世间有为功用,有漏而已。习气不灭,对境复发,纵能上升,终必落于天魔外道。

  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如来说为,可哀怜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

  此承接上文,既落天魔外道,虽欲修习,销除虚妄,倍加虚伪。《宝镜疏》云:以凡夫天人,不达真修,向外求心,已是虚伪。而况外道天魔全无正念,而欲除妄者,正是以暴易暴,以妄除妄,则虚伪中,更加一倍虚伪者矣。以故如来说此七趣,真为可哀而可怜者也。 《正脉疏》云:倍加虚伪者,如各自谓得无上道,实假世智以妄研,乘神通而造业,违远圆通,背涅槃城,枉费功力,翻成恶因,故如来深悯之也。 且汝前问,佛体真实。云何复有人天等道者,故答之曰:汝妄自造,非菩提咎。故明现前种种诸妄,皆由汝自心所造,实非菩提之过咎;菩提即佛体也。三结妄劝离竟。

  己四 判决邪正

  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

  若使能作是说,劝人欲得菩提,要尽除三惑者,此人即是代佛宣扬,名为正说。若赞叹杀、盗、YIN,不碍真修,无须断绝,此人即是魔王之邪说矣!亟宜著眼辨识,勿为所惑。古德云:修禅不持戒,即是魔罗业,以妄修于妄,真实可怜悯。是知我正说经毕,重说七趣,不但三恶当断,纵使四善,亦复要离,是以戒助定而已。大科谈七趣劝离,以警淹留竟。

 
 
 
前五篇文章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一卷-圆瑛大师(八)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一卷-圆瑛大师(七)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一卷-圆瑛大师(六)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一卷-圆瑛大师(五)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一卷-圆瑛大师(四)

 

后五篇文章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一卷-圆瑛大师(十)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一卷-圆瑛大师(十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一卷-圆瑛大师(十二)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一卷-圆瑛大师(十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一卷-圆瑛大师(十四)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