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三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子二 警策真修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末世众生发心修道,希望成就道果,须先悟圆觉真心,依此心修习。此是成佛正因,自然克成道果,切勿将心待悟。苟有待悟之心,则必广求经教,执相似语,回为己解,谓己发明。但唯增益多闻,增长我见,非真修也。

  ‘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人,渐次成就。

  此劝真修也。真修之士,不必将心待悟,亦不要广求多闻。但当一心精进而无异缘,念念勤劳而无懈怠。降伏烦恼者;先断迷识四相,略显空无我理,得相似涅槃。更劝起大勇猛:进修不退为大勇;冒难不屈为大猛。未得清净涅槃者令得,未断迷智四相者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者:此对境验心,果然贪、嗔、爱、慢等烦恼,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者:生死根本,最难拔除。念尽则自他俱寂,如此自验其心。如古德云:‘学道不必将心求悟,但于一切烦恼境界透得过,便是悟处。’故佛说此人,渐次可以成就。先断迷识四相,进断迷智四相,是为渐次成就也。

  ‘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此承上,虽然渐次可以成就,还要更求善知识,决择邪正分明,令依正修,不堕邪见,如此方得相应,是为真修。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取、舍之心,是则我根未尽,毕竟不能入清净觉海。以海为众流所归,出生诸宝。喻彼大圆觉心,流出一切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取喻如海,良有以也。一长行竟。

  壬二 偈颂

  癸一 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癸二 正颂(如次讽前,科同长行。)

  ‘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

  净业汝应当了知,一切众生迷识四我,不可不断,迷智四我,不可不除!何以故?谓凡夫众生皆由执迷识之我爱,无始至今,起惑造业,虚妄流转于分段生死;二乘众生皆由执迷智之四相,证、悟、了、觉,能所不亡,虚妄流转于变易生死。而未除我、人、众生、寿者之四相,所谓涅槃生死等空华,而所证涅槃非真,岂得成菩提耶?

  ‘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

  长行分类为斥有四:一、有我,二、说病,三、窃德,四、增慢。此中首句义颂第一有我:以顺我者爱,违我者憎。二句义颂后三。以说病为法,有谄媚听者义;窃德、增慢,有曲护己短义。皆有碍胜进,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有念无念,同归迷闷,故不能入觉城。城喻涅槃。‘直解’云:此涅槃,魔外不能侵,万德之所聚,众圣之所归,万行之所入,故喻如城。

  ‘若能归悟刹,先去贪嗔痴,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此警策真修也。若能归心悟刹;刹,乃世界之都称。喻圆觉妙心,为所悟之境,依圆觉妙心为正因,自可成就净觉也。先除去贪、嗔、痴,此劝断迷识四相。贪,谓顺我者生贪;嗔,谓违我者生嗔。此二皆属我爱,同依我起故。痴,即我痴,谓愚于我相,迷无我理。此皆迷识而有我、人、众生、寿者,故劝断之。法爱不存心者:此劝断迷智四相,然证、悟、了、觉、四相,执之生爱,故为法爱。于此四相,不生爱心,是谓法爱不存心,则迷智四相破矣。渐次可成就者:若惟执顿悟,不假渐修,未必即能成就。如‘楞严’所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今即悟净圆觉心,又能断除迷识、迷智,二种四相,故渐次可入清净觉矣!故云:成就。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者:净觉成就,了达无我理。我既无我,身将安在?身既叵得,则憎爱自空,故云:何由生。此人求善友,必不堕邪见者:此人还须求得正知正见之善友,时闻开导,终不至堕落于邪外也。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者:若于所求善友,自当依法不依人,倘若别生一种种性高下之分,而起憎爱之心,纵有所得,究竟非真成就净觉矣。以彼既有憎爱,则是我相根本犹未尽故。一除我入觉竟。

  圆觉经讲义卷第五

  庚二 依师离病

  辛一 普觉启请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三业恭敬,准前可知。

  辛二 正陈请词

  壬一 庆前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此当机为众庆幸。云大悲世尊,快哉乃为众生开示演说禅宗之病,令诸大众深悟迷智四相:证、悟、了、觉,亦属禅病。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者:谓心开意解,四相荡然,无存于胸中,净觉真境,获大受用。安隐,即自在无碍安隐义也。

  壬二 请后

  ‘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如来大悲,先忧末世。以末法之世,去佛之时渐远,法弱魔强,贤圣或隐藏于岩谷,或伏处于海隅,正教寖衰,邪法增炽。前云:求善知识不堕邪见。故此初问,使诸众生,求何等样人,为善知识?既求其人,必依其法,故二问依何等法,既依其法,必行其行,故三问行何等行?既行其行,必除其病,故四问除去何病?如此四问既毕,又问云何发因地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者:谓发心不等,有权、实、顿、渐、偏、圆之别,末世众生,生无慧目,不能辨识。请求如来开导,令彼群盲,不致堕落于邪见稠林矣!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二正陈请词竟。

  辛三 如来赞许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重言重哉:一、现益大众,二、末及当来。汝若非乘大愿力,发普觉心,安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咨问者,是有所谋而问也。于五问中,独言修行者,以前后五问,皆为成就修行事故。汝此一问,胜似布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见道分明,无所怖畏,令彼众生得成圣道,不堕邪见。汝今谛听!许其当为汝说:

  辛四 承教静听

  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辛五 正答所问

  壬一 长行

  癸一 指明师令事

  子一 令识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

  此答初问,求何等人也。末世众生将发大心,将要发大乘心,以为正因也。真正因地心,即所谓发菩提心是也。求善知识者,正缘也。有因有缘,方能克果。谓善能知真识妄,知病识药,善能观机施教,对病授方,令得安隐也。故文殊告善财云:‘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具足一切智,最初因缘也。’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者;发心原为修行,现欲修行,当求善知识引导,免入歧途。善知识善能了达觉性,不因修生,决择无疑,名正知见。‘法句经’云:‘善解深法,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了达诸法,从本已来,究竟平等。’心不住相者:离凡夫烦恼境界,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即不住一切相也。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者:离二乘滞寂境界。二乘人无大乘志愿,沉空滞寂,得少为足,是故不著。上是顺行,下是逆行。

 
 
 
前五篇文章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三二)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三一)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三十)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二九)

楞严经通议卷三之四(憨山大师)

 

后五篇文章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三四)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三五)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三六)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三七)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三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