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史话“龙卷古刹” 鞍顶山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史话“龙卷古刹” 鞍顶山

  作者: 赵 曦 郭志贵

  鞍顶山下流传着一句谚语:“鞍顶戴铁帽,癞头晒起泡。”说的是鞍顶山云雾起了,山头“矮”下来了,天就快要下雨;如山头云雾收起,天就要放晴了;如山顶的草色变焦黄了,天就要大旱。因此,孩提时的我,起床后总要例行地去看一下鞍顶山的山头,来判断当天的天气情况。

  从小就听着老一辈人“胡子里的故事”长大,记忆最深的,要数“龙卷鞍顶寺”“钟镇三州潭”、“熊罗汉的故事”。由今回山镇渡河村俞可人整理的《鞍顶山寺覆没记》已收入《民间文学集成·新昌卷》中。故事梗概为:山顶原有一座古寺。一天,该寺住持在午睡时,梦见有条神龙要住持外迁寺院让它在此安身,住持提出要等“屋顶开花,冷饭抽芽”才肯迁走。后来神龙化作一个小孩在寺院附近搭草房居住,周围种了不少藤萝,居然攀爬至房顶开满了花。至于“冷饭抽芽”,则是那小孩在吃冷饭炒绿豆芽!霎时间天空乌云密布,一条金龙破云而出,寺院里腾起一股黑烟。过后,古寺不见了,寺基上竟出现了这么一个深潭,即“三州潭”。还有一则很有趣的故事。据说鞍顶山上的古寺原先有一口钟,和尚做早经课、晚经课时敲响钟楼上的钟,清音宏亮,声播远方,三府(绍兴、台州、金华三府)三县(新昌、磐安、天台三县)都能听到。后来因应了“屋顶开花,冷饭抽芽”,寺院被”龙“卷走了,寺基的地方变成了一个龙潭,水不断往上冒,老和尚随手将寺院仅剩的一口钟往水潭里抛去,大喝一声“孽畜!”顿时潭水平静了下去,这口潭一直留到今天,而这口钟再也没有浮出水面,从此,灵山寂静了下来,人们再也听不到鞍顶寺远播的钟声了。至于“熊罗汉的故事”,后面介绍地方志书中有关鞍顶山的记载中都有所叙述。

  登上鞍顶山,举目四望,群山环抱,气象万千,视野十分开阔,新昌、天台、磐安的许多村落、群山、溪流尽收眼底,晴天还能望到天台国清寺隋塔。山上有成片的黑松、翠竹、草地,还有种类繁多的药材、动物,生态环境良好。近些年,村民在古刹遗址上又建起了“天龙寺”,山上又能闻到久违了的香烟,听到做佛事的钟声。我曾应邀登上鞍顶山,见到过建寺过程中出土的古磬、古剑、禅杖头、佛像等古物,可见此地原有寺院不假。

  鞍顶山上的天池,我小时上山割草去玩过。在鞍顶峰下的一片草地上,有一块长满鹅草的湿地,人站在鹅草地上悠哉悠哉不会陷下去,很好玩。鹅草地的中间,有一团背(新昌方言,晒东西用竹的制品)大小的水潭,飘着浮萍,传说潭里还住着一条龙,水从来没干过。清晨,浮萍上还滚动着水珠,这就是著名的三州潭了,这三州潭,听老一辈人说很深,三两蚕丝线放下去不会到底,我们自然不敢走近中间的小潭。

 
 
 
前五篇文章

山东维纺唐代铁佛造像

千年少林——历史篇

南岳纪游

千年古刹白龙寺

漫话清远风水塔

 

后五篇文章

辽代佛造像的真伪及鉴定

甘肃北石窟北魏七佛窟探秘

元、明、清佛造像的真伪及鉴定

北宋和南宋佛造像的真伪及鉴定

唐代佛造像的真伪及鉴定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