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法显西行求法的成就——中国佛教史话之十八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显西行求法的成就——中国佛教史话之十八
  方 之

  西行求法,始于曹魏甘露五年(260)的朱士行。到了东晋,形成了一个运动,许多人如法显、宝云、智严、智猛等人,都参加到这个西行求法的行列中来了。西行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求取更多的经典,二是朝礼佛教圣地。法显的西行,二者兼而有之。
  法显,四至五世纪之间的人,原籍平阳郡(今山西襄曲),俗家姓龚。他有兄长三人先后死亡。他的父亲怕他也难免于难,在他年仅三岁的时候,就将他度为沙弥。因年幼,就住在家里。几年之后,法显患了一场大病,几致于死,他父母就连忙将他送到寺院中去。由于他年龄已较大,在生活上有一定程度的主见了,于是爱上了寺院的生活,不肯再回家。他的母亲想念他,见一面都不可能,就在门前修建一所小房,作为拟议中的他来去之所。他十岁丧父,其叔因他母亲孤寡一人,生活上有困难,逼他还俗,他不同意。他对叔父说:“我本来不是因为有父亲才出家的,而是想离尘脱俗才进人佛门”。他的叔父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便不再勉强他了。不久,他的母亲亦去世了,他办完丧事之后,就又回到寺中。二十岁时,他受具足戒。梁《高僧传》卷三说他“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慨经律舛缺,誓志寻求”。由此可见他西行求法的决心,早就下定了。
  东晋隆安三年(399),法显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和慧嵬从长安出发,开始了他西行求法的艰难历程。他西度流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望人骨以标行路耳”①。其艰苦的历程,可想而知。不久,过葱岭,山路更加危险。凿石通路,七百余处。过小雪山,同伴慧景被冻死。从此,法显孤身一人进入北印度境。又经过长途跋涉,始到中印度摩揭陀国的巴连弗邑(华氏城),住阿育王塔南天王寺三年,学习印度语文,抄写经律梵本。后转东印度,于晋义熙五年(409)渡海到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他在师子国住了两年,继续寻求经律。看到商人供佛的中国产白绢团扇,他怀念祖国,不觉泪下。晋义熙七年(411),法显携带经像乘商船返国,但在海上遇到大风,经过九十天的漂流,才到达耶婆提国(今印尼爪哇)。法显在那里停留了五个月,于义熙八年(412)再乘船抵达青州的长广郡(今山东即墨境),受到太守李嶷的热情接待。义熙九年(413)秋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住道场寺,开始与佛驮跋陀罗合作译经。几年之后,他离开建康去荆州(今湖北江陵),不久即在辛寺②圆寂,终年八十六岁。③
  法显从印度和师子国带回梵文典籍十一部,与佛驮跋陀罗合译了六部,即《大般泥洹经》六卷、《方等泥洹经》二卷、《摩诃僧祗律》四十卷、《僧祗比丘戒本》一卷、《杂阿毗昙心论》十三卷和《杂藏经》一卷。他带回而未翻译的经典有《綖经》、《长阿含经》、《杂阿含经》、《弥沙塞律》和《萨婆多律》等五部。
  法显西行求法,已年逾花甲。他以如此高龄而不畏艰险,实在令人敬佩。也许有人会问:是什么力量使他不畏艰险?答复只能是:他对佛教的信仰。信仰使他勇往直前。他为了求经和朝圣,任何艰险都不畏惧。
  法显西行求法的成就,除了译经之外,还留下了一部不朽的著作——《佛国记》或称《法显传》,记录了他历游三十余国的见闻和风土人情。此书已译成英、法等文,受到各国学术界的重视。
  东晋时代,参加西行求法的人虽然很多,但是绝大多数人或死干途中,或中途折返,或留居异国。真正求法有成就而又回到中国的人是不多的。法显是这些少数人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
  注释:
  ①粱《高僧传》卷三。
  ②辛寺,《出三藏记集》卷十五作新寺。
  ③法显逝世的年龄,《出三藏记集》卷十五作“八十有二”。

 
 
 
前五篇文章

清高淡雅的释慧持——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

顽石真会点头吗——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一

东晋时代的北方佛教——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二

支谦与吴国的佛教——中国佛教史话之七

后秦大译师鸠摩罗什——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三

 

后五篇文章

玄学化的僧人支道林——中国佛教史话之十七

东晋时代的南方佛教——中国佛教史话之十六

华夏第一尼——中国佛教史话之十五

帛法祖兄弟的不幸遭遇——中国佛教史话之十四

西晋大翻译家竺法护——中国佛教史话之十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