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竺高僧来华 传说,秦始皇时代就有印度僧人室利房等18人来华传教。秦始皇和印度阿育王是同时代的人。当时,阿育王派遣一批“传教士”前往中国也是可能的事。此前的印度文献就提到过中国丝织品。梵文里有关丝的词,如Chinapatta(成捆的丝),Chinasuka(丝织衣服)等,都和China(中国)一词相关。可见秦始皇之前,中国与印度已经有了往来。 但多数人认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时期。相传汉明帝“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他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人回答说,此神即“佛”。明帝于是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寻佛取经。公元67年,蔡、秦二人取回佛经、佛像,并与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一起东回洛阳。第二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西面,按照当时天竺佛教寺院的样式为两位印度僧人建造了白马寺。 “一苇渡江”开创中土禅宗 在所有来华的天竺高僧中,名气最大的大概要数达摩祖师了。少林寺的镇寺之宝《易筋经》据说就是达摩留传下来的。他不仅是中土禅宗的初祖,还是名扬天下的少林武功的祖师爷。 传说达摩是印度香至王的第三子,也是释迦牟尼的第28代弟子,即印度禅宗的第28代祖。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父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教?”师傅说:“你应该去震旦(中国)。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花了3年时间终于到达广东。梁朝的地方官员得知后,急忙禀报朝廷。崇信佛法的梁武帝立即派人把达摩接到金陵(南京),但由于与梁武帝在佛法方面的见解不同,达摩不久就离开南朝,渡江北上。 达摩渡长江时,并不是坐船,而是“一苇渡江”———踩在一根芦苇上面就渡过了长江。于是,不少人用这个故事来说明达摩的武功高强。其实,“一苇”并不是一根芦苇,而是一大束芦苇,是芦苇做成的筏子。 达摩过江后,辗转来到了河南的少林寺。少林寺的起源与另一位天竺高僧有关。北魏孝文帝时期,天竺僧人跋陀来中国传教。孝文帝就在少室山脚下的一片茂密的树林里为他建起了一座寺庙,少林寺因此而得名。 不过,达摩没有直接进入少林寺,而是住进少林寺南五乳峰山腰的一个石洞里,面壁9年。据说,达摩面壁时纹丝不动,一只燕子以为他是一块石头,在他的肩膀上筑了一个窝。最后,少林僧众把他请入寺内,奉为寺主。从此,达摩开始弘扬禅法,创立了禅宗和少林功夫。达摩走后,少林僧人在洞中发现了一个铁盒,铁盒中有两部奇书:《易筋经》和《洗髓经》。从此,少林寺作为禅宗道场和武学圣地而名震天下。 关于达摩的晚年去向一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称他中毒而死,葬于熊耳山;第二种说法是“只履西归”。传说北魏的使臣曾在葱岭遇见达摩,当时达摩手里拿着一只鞋,翩翩西行。这就很好理解了:达摩老祖远离故土,在万里之外完成了弘法传道的使命后,当然想回老家看看。 唐代天竺僧很郁闷 到了唐朝,从天竺到中土的僧人更多了。据说,印度很珍视《楞严经》,禁止外传他国。但唐中宗初年,天竺高僧般剌密谛不仅将它偷运到中国,还将它翻译成了中文。 另外,这位高僧还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把少林寺的《易筋经》译成了中文。 其实,唐朝时,来华的天竺高僧绝大多数都做这种译经的工作,他们或介绍传译在中国未流行的佛经,或重新根据梵本翻译旧有的经典。为适应译经活动的需要,唐朝甚至在一些名刹广设译场,设官分职,使其各有所司。 为了来中国传经,天竺僧人在荒漠中孑然独行,往返一次几乎要耗尽一生的年华。而来华之后,又要长年累月地艰苦译经,心情之苦闷可想而知。 唐代来华的天竺高僧大约有30人,明确记载下落者12人,其中只有4人返回了故乡,其他8人则郁郁而终,长眠在中土大唐。他们的译经活动大大推动了天竺与唐朝的文化交流。 天竺医僧名留史册 现在看来,来华的天竺高僧大都具有传奇色彩,有的则被神话了。这大概与人们对异域文化的崇拜心理有关,也和这些天竺僧在华期间行善积德、给人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有关。 与金庸小说中的描述一样,来华的天竺高僧精通医学确有其事。宗教往往对医学予以不同程度的重视,佛教亦不例外。有人甚至认为,印度医药学就包含在佛学体系之内。印度的一代医王耆婆最后也皈依了佛教。 作为“借医弘道”的手段,医学对佛教在华的早期传播事业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史料中常常有“胡僧”(天竺僧人占多数)的行医记载,他们实际上就是小说中一灯大师的师弟天竺胡僧的原型。需要指出的是,印度佛教医学擅长药草知识和外科手术。因此,小说中天竺胡僧能想到用草药医治情花之毒并最终找到断肠草,也是合情合理的。 毫无疑问,金庸是借用了天竺高僧到中国的记载,丰富和充实了他的武侠小说内容。不过,要说到小说中的具体人物,只能是金庸大师天马行空的臆造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