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古代碑铭提要 |
 
武威古代碑铭提要 武威,古称凉州,是我国62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总面积为5080.97平方公里,现住人口约85万,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南靠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中间是一片广阔的绿洲,有黄羊、金塔、杂木、西营四大河系灌溉其中,俗有“塞北江南”之称。 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这里便有人类繁衍生息。汉武帝辟河西四郡后,武威随即发展成为中西交通的重镇。武威因地理位置重要,故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称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全国战争频繁,这里成为兵家必争的军略要地,前凉张氏,后凉吕光,南凉秃发乌孤,北凉沮渠蒙逊先后在这里建立政权。隋末,武威郡鹰扬府司马李轨割据凉州,并僭称天子,后兵败被杀,凉州归属唐王朝。唐时分全国为十道,凉州属陇右道。《读史方舆纪要》载:“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其地。”宋建国初年,在凉州设立了西凉府,不久,被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所攻占。凉州“水草丰美,畜牧甲天下”,以游牧为主的西夏王国,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元朝蒙古族统治时期的凉州,战争与自然灾害频繁,人民困弊不堪,但在这一时期却发生了一件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史称“凉州商谈”,自此,西藏纳入中国的版图,统一于元朝中央政权之下。明清时期的武威重视教育,学校兴盛,人才倍出。 武威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特别是碑碣,墓志,不仅数量众多,且内容丰富,它们是对武威古老文明的印证,也是我们了解和研究武威历史的重要历史资料。 碑之名见于周。《说文解字》解释为“竖石也”,是竖在地上的石头。古时候的碑有三种,其功用也各不相同。宫中之碑,是用以观测日影,辨别方向,识别时间的,《仪礼?聘礼》郑注:“宫中必有碑,所以识景(影)引阴阳也。”祠庙之碑,是祭礼时用以拴牲口的。《礼记?祭义》:“既入庙门,丽于碑。”丽,依附的意思。孔疏:“君牵牲入庙门,系著于中庭碑也”,很清楚地说明了祠庙之碑的用途。冢墓之碑,立于墓穴之旁,中间有孔,孔中穿绳,作为下棺入穴之用。《释名?释曲艺》:“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施辘轳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也。”最初的碑是没有文字的,后人触景生情,因情生义,情不自禁在碑上书刻文字用以记事记功,遂演变成为后来的碑。碑是考古断代最具说服力的实物,也是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书法艺术乃至民风民俗的重要文献资料。 据初步统计,武威现存石碑共一百多通(合),根据碑文内容和功用,大体可分为碑碣和墓志两类。碑碣多记历代建筑之兴废,考名胜古迹之源流,叙祥瑞,灾荒等自然变异,载震动一时的名人轶事。墓志则比较单纯,仅记述死者的生平事迹。 为了便于专家学者在研究中更有效、及时地利用这些资料,现将我市保存重点碑刻的规模形制,文字内容,收藏地点按时代顺序作简单的介绍。 一、前秦梁舒墓表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通高47厘米,碑宽27厘米。碑首呈半圆形,覆莲座。上端刻篆书“墓表”,下刻隶书碑文,自右至左竖刻9行,每行8字,全文共72字,内容为“凉故中郎,中督护公,国中尉,晋昌太守,安定郡乌氏县梁舒字寿仁。夫人故三府钅录 事,掌军中侯,京北宋进女,名华,字成子,以建元十二年十一月卅日葬城西十七里,扬墓东百步,深五丈”。 碑刻于前秦建元十二年(376),虽短短72字,但记录内容丰富,意义重大,为我们研究前秦时武威的地理,职官,十六国时期的书法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隋成府君墓志 碑存武威市博物馆,青石质,盖、身均呈正方形,志盖底边长50厘米,录皿 顶,中间阴刻楷书“成公府君墓志”三行六字;碑身边长48厘米,阴刻楷书正文20行,满行20字。 碑刻于大隋仁寿元年(601)。碑载:墓主成蒙,字永锡,东郡人。其祖康长都督州主簿。父木票 ,凉城郡平正。成公擅骑射,工剑术。“服从法曹参军,俄迁武威郡,寻除大城,力朝二令,恤民以惠,布政以勤”。于隋开皇四年三月五日卒,享年七十四岁。夫人讳世晖,陇西李氏,仁寿元年,与成公合葬于姑臧县显美乡药水里。 三、隋刘和墓志 碑存武威文庙,灰砂岩石质,录皿 顶式志盖呈正方形,底边长48厘米,中间阴刻楷书“刘君墓志”四字,四个杀面饰草叶纹;碑身高49厘米,宽46厘米,阴刻楷书正文19行,满行19字,字迹因磨蚀而漫漶不清。 碑刻于隋安乐元年(617)。碑记:墓主刘和,字善囗,彭城沛县人,楚元王交之后。祖璋, 部郡守;父真,开府仪同三司,封沛县开国公,刘和工骑射,“季在弱冠,授帅都督,转授亲王,后迁仪同三司,除尚药奉御。”时值战乱,公为监察,战死沙场,卒年29岁,葬于神乌县建昌乡通明里。 四、唐刘意墓志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盖、身均呈正方形,志盖录皿 顶,底边长47厘米,中间刻文缺佚,四杀面饰卷草纹,碑身边长50厘米,楷书正文20行,满行20字,字迹漫漶残缺。 碑刻于唐永徽三年(652),记彭城沛县刘意,祖、父皆为当时领袖人物,而其英年早逝,于隋大业十三年终于私第,永徽三年,妻马氏亡,夫妻合葬州南凉城乡。 五、隋燕山府鹰击郎将曹庆珍墓志 碑存武威市博物馆。灰砂岩石质,盖佚。碑身高47厘米,宽18厘米,正文楷书,因湮没年久而字迹漫漶。 碑刻于唐贞观五年(630),记墓主曹庆珍投笔从戎,沙场报国事。 碑刻于唐贞观五年(630)。碑载:墓主曹庆珍,字光王易 ,沛国谯人。祖达,周天和二年除甘州西安县令。父浑,建德四年授大都督。庆珍生于戎马之家,早习韬奇之略,以军功授振师,寻迁校尉兼府司马,隋敕进授鹰击郎将。贞观四年逝,葬于武威郡城之南。 六、唐晁大明墓志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碑盖、身均呈正方形,边长均为47厘米。碑盖 录皿 顶,中间楷书“晁府君墓志铭”六字;碑身正文楷书17行,满行17字,字迹漫漶。 碑刻于唐贞观十七年(643)。碑载:墓主晁大明,河东泌阴人,晁措之后。授上开府,寻除武安府兵,又迁沙州敦煌县主簿,俄转效彀府长吏。翼侠校尉。贞观17年逝,葬于城东焦钝里。 七、唐毛礻右 墓志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盖佚。碑身呈正方形,边长45厘米,阴刻楷书正文17行,满行18字。 碑刻于唐贞观四年(630),内容为唐氵帛 州万安县令毛礻右 生平,及与夫人张氏合葬之事。 八、唐康阿达墓志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碑身、盖均呈正方形,盖录皿 顶,底边长39厘米,中间阴刻楷书“康君墓志”,四杀面饰草叶纹。碑身边长40厘米,正文楷书13行,每行15―17字不等,字迹漫漶。 碑刻于唐初。墓主阿达,西域康国(今苏联乌兹别克境)人,大唐上仪同,诏赠武威太守。祖拔达,梁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凉甘瓜三州诸军事,凉州萨保。卒后葬凉州。 九、唐青海王慕容忠墓志 碑存文庙。青石质,碑盖、身均呈正方形,盖录皿 顶,底边长60厘米,中间篆书“大周故青海王墓志铭”,四杀面饰缠枝牡丹纹。碑身边长59厘米,阴刻楷书正文23行,满行24字。字体端庄,文辞优美。 碑刻于唐圣历二年(699),记载青海吐谷浑国王慕容忠生平。慕容氏为青海吐谷浑王族,其祖为特丽度许符别可汗,父诺遏钵为马地也拔勤豆可汗。因慕容氏世代对唐王朝克勤克忠,父诺遏钵时被封为异姓王,称青海国王,并尚大唐弘化公主。慕容忠为诺遏钵与弘化公主之子,十八岁袭继王位,尚大唐金城县主。其坐镇金方,勇敢果决,忠诚备至,为朝庭解除了西顾之忧。武威市南营乡青嘴喇嘛湾为其封地,慕容氏家族成员多葬此地,从那里共出土了九合慕容氏家族墓志,慕容忠志是其中之一。 十、唐弘化公主墓志 碑存文庙,青石质,碑盖、身均呈正方形,盖录皿 顶,底边长60厘米,中间篆书“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四杀面饰缠枝牡丹纹。碑身边长56厘米,阴刻楷书正文25行,满行24字。字体端庄,文辞优美。 碑刻于唐圣历二年。弘化公主,陇西成纪人,武则天赐姓武改封西平大长公主。贞观十七年(643)出降青海国王慕容诺遏钵,青海被吐番占领,遂逃难至公主封地凉州,后受封宁夏灵州,又举家迁徙。公主及子孙死后仍归葬凉州故里。 十一、唐慕容宣昌墓志 碑存文庙。青石质,碑盖、身均呈正方形,盖录皿 顶,底边长58厘米,中间阴刻篆书“大唐故政乐王墓志铭。”碑身边长60厘米,阴刻楷书正文25行,满行24字。 碑刻于唐神龙二年(706),记墓主慕容宣昌,讳煞鬼,慕容忠子,被授为君储,不意二十六岁即英年早逝,归葬凉州。 十二、唐慕容神威迁奉墓志 碑存文庙。青石质,盖、身均呈正方形,盖录皿 顶,底边长55厘米,中间篆书“大唐故辅国王墓志铭”,四杀面饰卷草纹。碑身边长54厘米,正文楷书19行,满行20字。 碑刻于唐景龙三年(709),记墓主慕容神威,讯宣,慕容忠子,左领军大将军,逝后归葬凉州。 十三、唐慕容明墓志 碑存文庙。青石质,碑盖,身均呈正方形,边长皆为46厘米,碑盖录皿 顶,中间楷书“大唐故代乐王上柱国慕容明墓志之铭”,四杀面饰卷草纹。碑身正文楷书19行,满行22字。 碑刻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慕容明,字坦,昌黎鲜卑人,生于唐永隆元年(680),死后归葬凉州。 十四、唐金城县主墓志 碑存南京史语研究院。灰黑色细砂岩石质,正方形。高37,宽35厘米,正文楷书16行,行16字,有朱色方格。碑盖中央篆书“大唐金城县主墓志铭”三行九字四周篆书十二地支,四隅有花卉图案各一。出土于武威城南60里的喇嘛湾二号墓。 碑刻于唐开元七年(719)。金城县主讳季英,陇西人,交州大都督会稽郡王道恩之女,幼聪惠而敦诗礼,被天子封为金城县主,食邑四千户。廿二岁出降吐谷浑国王慕容忠为妻,“抚临浑国五十余年,上副所寄,下安戎落”,享年七十六岁,薨于部落,葬于凉州。 十五、唐武氏墓志 碑存武威地区博物馆。青石质,碑盖、身均呈正方形,盖录皿 顶,底边长60厘米,中间篆书“大唐故武氏墓志之铭”。四杀面饰缠枝卷叶纹。碑身边长58厘米,阴刻楷书20行,满行20字。 碑刻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武氏太原人,则天大圣皇后女至 孙女,祖武承嗣,周朝中书令,魏王。父武延寿,皇朝卫尉卿,武氏十九岁(722年)与唐朔方军节度副使,金紫光禄大夫,行光禄卿,上柱国,五原公燕王慕容曦光成婚,三十三岁薨于京兆长安,归葬凉州。 十六、唐李氏墓志 碑存文庙,青石质,碑盖、身均呈正方形,盖录皿 顶,底边长30厘米,中间篆书“大唐故夫人李氏墓志”,四杀面刻十二生肖。碑身边长30厘米,阴刻正文楷书12行,满行12字。 碑刻于唐开元六年(718),墓主李氏讳深,陇西成纪人,祖李正明,灵、原两州都督,永康郡开国公。父李志贞,朝议大夫,延州司马。夫人二十二岁出元王慕容若,四十三岁逝,葬凉州。 十七、唐慕容曦光墓志 灰黑色细砂岩石质,盖录皿 顶方形,中篆书“大唐慕容府群墓志铭”,四杀面饰四神,间杂花纹图案,四侧面饰云气纹,碑身边长61厘米,四侧面刻12辰像,兽首人身,披长袍,执笏,右向端坐。正文楷书23行,满行25字,精美。曦光为青海国王慕容宣赵次子,官至冠军大将军行左金吾卫将军,后加金紫光禄大夫行光禄卿,敕差朔方军节度副使,夫人武氏,武则天女至 孙女。开元26年(738)葬凉州,赠持节凉州都督。 十八、唐翟舍集墓志 碑存武威市博物馆。青石质,碑盖、身均呈正方形,边长皆为48厘米。碑盖录皿 顶,中间篆书“大唐故翟君铭”,四杀面精雕细刻十二生肖,刀法简洁,造型生动。碑身楷书正文21行,满行21字,字体端庄秀丽。 碑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记大唐上柱国翟舍集生平,及夫殁妻志,母因子贵事。详述了湟川叛逆,删丹之役等战,是研究唐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的宝贵资料。 十九、唐罗什地址石碣 碣存武威市博物馆。灰砂岩石质,残件,长41厘米,宽39厘米,厚13厘米。有“罗什地基,四至临街、敬德记”楷书字样。 石碣刻于唐代。罗什寺,位于武威城北大街,本为西晋高僧鸠摩罗什讲经之所,罗什圆寂后,用之焚尸,惟舌不烂,修塔为其藏舌之地。罗什寺塔,唐代密檐式,砖砌而成,高32米,共八角十二层。罗什寺塔在1927年大地震后仅存其半,1934年重建,由塔下得石碣,知塔建于唐代。今寺已不存,仅塔依然,石碣廖廖数字,明确了罗什寺及塔的建筑年代,地理位置和环境,为寺庙的重兴提供了依据。 罗什寺在明、清时期均有重修,重修碑刻多已佚,仅清代碑刻尚存,录于以后便参考。 二十、清重修罗什寺碑文 碑出罗什塔院内,今存文庙。灰砂岩石质,高155厘米,宽65厘米,厚10厘米,碑中间有断裂痕迹,正面阴刻楷书17行,满行50字,碑背面阴刻楷书22行,满行48字,字迹漫漶不清。 碑一面为“重修罗什寺碑文”,刻于清嘉庆九年(1804),碑载:凉郡城北门内罗什寺,乃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之所,而其灵塔则玲珑倒影,时显灵异,令世人叹为观止,惜有倾圮之患,摧剥之忧,住持僧广霞等善信士发愿修缮,恢复了塔寺旧貌。另一面为“重修罗什寺宝塔碑记”,刻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记顺治十年重修罗什寺之事。 二十一、唐凉州卫大云寺古刹功德碑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盘龙碑首,中间篆书“碑记”二字,碑身高173厘米,宽80厘米,楷书正文26行,满行58字。碑背面楷书13行,满行58字。 碑刻于唐景云二年(711),记大云寺原为晋凉州牧张天锡升平之年所置,本名宏藏寺,后改为大云寺,武则天临朝之日,又改天锡庵。唐景云年间,检校凉州都督、河内司马王逸实,水军副使、右卫将军陈宗北等共襄力 大云寺重兴之大业,勒碑铭记,以垂久远。碑背面为募捐人姓名。 大云寺,位于武威城东北隅,是武威的佛教胜地之一。寺有钟楼,楼上悬挂唐代铜钟,高九尺,重六千余公斤,合金而成,击之则声音宏亮久远,远闻数十里,发人深省。早在清代,“大云晓钟”便被列为凉镇八景之一,今之百姓。仍有正月十五,五月端午敲钟还愿之风俗。 大云寺,历代皆有重修,并勒碑以铭,碑铭附后以便参考。 二十二、明增修大云寺碑 碑存武威大云寺。青石质,高160厘米,宽80厘米,存15厘米,阴刻楷书正文18行,满行40字。 明天启二年(1622),本卫太学生赵完璧撰文。碑重刻于1993年,碑载:凉州大云古刹,记其颠末有唐宋二碑可考,元末兵燹后又重鼎新。明洪武十六年,日本沙门志满重修。明万历壬辰年(1592),本城副将鲁光祖修成五级浮图,高百八十尺,与城内清应寺塔双峰插天,成五凉一奇。天启二年,本镇总兵达云等,先后费时七年,修塔并增建廊院,至此,塔寺始成规模。 二十三、清万绿重新碑 碑存大云寺。青石质,高240厘米,宽77厘米,厚18.5厘米。碑正面楷书28行,满行56字。 碑刻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凉州府儒学廪膳生员康伯臣撰文并书。碑记:大云晓钟,凉镇八景之一,释教称为吉祥菩萨感应。相传创自前凉王张氏,历代均有补台建阁之伟人。至乾隆二十二年秋,阴雨连绵,本国郡学生李焕彩见其墙面倾颓,危及钟楼,于是急募资金,茸补如故,并以城砖石条包砌楼基,功成而勒碑记之一。碑背为修茸大云寺募化钱粮姓名。 二十四、唐凉州御山瑞象因缘记 碑出武威城北墙外东端城壕边,今存大云寺。碑残仅剩下段,灰砂岩石质,残高140厘米,宽114厘米,正文楷书25行,字体遒劲端庄。 碑刻于唐天宝元年(742),记“凉州山开端象出”的因缘故事。碑载:北魏高僧刘萨河为弘扬佛法,西行至凉州番禾(永昌县),望御谷而遥礼之,并预言此山必有瑞像出。及至后魏正光元年,大周保定元年,唐贞观十年,预言成真并现出灵异。这个因缘故事,对莫高窟72,231,300号窟壁画、塑像的解释提供了依据。 二十五、西夏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碑) 碑出武威城北清应寺,今存文庙。灰砂岩石质,高260厘米,宽100厘米。碑首呈半圆形,正面西夏文,背面汉文。碑首正面,有八个西夏文篆字,两边各饰阴线刻伎乐飞天一个。正文28行,满行70字,正文周边饰一圈草叶纹。碑阴汉文24行,满行68字,碑首篆书“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十二字。 碑刻于西夏天礻右民安五年。记西夏天礻右民安五年。记西夏天礻右民安三年(1092)凉州大地震,及羌族犯凉州时,护国寺塔感应故事。碑文记载,可补正史之阙,并为研究西夏佛教、文字等提供依据。 二十六、元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 碑原存武威永昌镇石碑沟村,1933年,邑人贾坛,唐发科发现后移置文庙保存至今。碑灰砂岩石质,碑首蟠螭形,碑身残缺仅剩中段,残高180厘米,宽170厘米,厚48厘米。碑正面楷书汉文27行,背面回鹘文字54行,右侧面有民国时武威人贾坛等楷书题字。 碑刻于元天历二年(1329),元代大文学家虞集撰文,书法家唐里山夔山夔书丹,赵世颜篆额。碑文记载了元朝丞相帖木儿补花世代为朝廷忠臣,功绩卓著,文宗皇帝命国史著文刻石以荣其光。此碑对考证回鹘民族史、研究元代书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十七、元敕赐追封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 碑存武威永昌镇石碑沟村。青石质,通高500厘米,宽150厘米,厚40厘米。碑首树蟠螭,碑座为龟跌。碑身正面汉文楷书32行,满行63字,碑背面为回鹘文字。 碑刻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通奉大夫、中书参知政事、周知经筵事、提调四方献言详定使司事危素撰文,光禄大夫滕国公集贤大学士张王綦书丹,荣禄大夫、中书右丞同知经筵事,提调国子监大都府学臣陈敬伯篆额。碑文记载:元朝中书平章政事斡栾,世为北庭名族,对朝廷忠心不二,屡建奇功,皇帝加封其父忻都为西宁王,并命述铭,表于神道,以侈上思,昭示厥后。 二十八、元敏公禅师碑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高124厘米,宽70厘米。碑身正面草书四段,字迹潦草而漫漶。碑阴为明代所刻“通化门”门额。此碑原嵌于武威北城门,民国二十八年拆下后存于文庙。 碑正文刻于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记西凉敏公讲主,忠于佛教事业,跋涉千里,南下求得大藏真经之事迹。 二十九、明重修文庙儒学记 碑存文庙,青砂岩石质,连座通高366厘米,宽143厘米,厚21厘米。碑身正文楷书25行,满行56字。 碑刻于明正统四年,光禄大夫杨荣撰文,记兵部右侍郎徐日希镇守凉州时,为发展教育,创建文庙大成殿,棂星门、泮池、文昌宫、明伦堂的详情。 武威文庙,位于城东南隅,建于明正统二一四年,是我国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文庙由文昌宫、大成殿、儒学院三组建筑构成,占地面积25245平方米。因其建筑宏伟庄严,院内古柏参天,槐荫蔽日,世有“陇右学宫之冠”的美誉,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自建成至今,历代均有维修,并有碑铭记载,使我们对文庙的创建发展和其间的兴衰有了详尽的了解。以下是各代修葺文庙的碑铭,集中介绍以便于参考。 三十、明重修凉州卫儒学记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碑高225厘米,宽117厘米,厚28厘米。碑正文楷书29行,满行62字。 碑刻于明成化六年,赐进士中顺大夫崔忠撰文,记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义阳徐公廷章,分镇凉州监丞陈公善,副总兵都督赵公英等目睹学校之废,慨然倡议,于讲武务农之暇命工鸠匠,重兴并增修儒学院,疏通学道之事迹。 三十一、清重修文庙祭田碑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碑高235厘米,宽79厘米,厚17厘米。碑身正文楷书19行,满行64字。碑阴楷书18行,满行64字。 碑刻于乾隆十六年(1751),中宪大夫,原任广东巡抚雷琼兵备道按察使司副使纪钅录三次,邑人张美如撰文并书丹,碑载:文庙祭田,始于明成化六年,由大中丞佥都御史徐公廷章创其事,碑记年久湮没,公田遂变为民产,顺治初,道宪苏公铣于重修庙貌之际重兴祭田,以后又为民侵占。今既厘清,并载于碑,以图永久。文庙祭田四界并载于碑阳。 三十二、清重修文庙碑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高184厘米,宽75厘米,厚16厘米。碑身正文楷书18行,满行56字。 碑刻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赐进士出身,授户部广东清吏司主事兼署河南司事加三级邑人张岁羽撰文,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王化南书丹篆额,记章老父台莅任后重修文庙尊经阁,大成殿、棂星、戟门、泮池、照墙等事迹。 三十三、清泮池水利碑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高147厘米,宽68厘米,厚16厘米。碑身正文楷书16行,满行35字。 碑刻于嘉庆五年(1800),凉州府儒学正堂教授加三级赵先甲篆额,凉州儒学副堂训导加三级吕霖撰文。碑记:泮池,是旷典也是古制。泮池之水取之金渠,用以浇灌文庙树株,但因年久而旧观芜没,泮池之水引为他用。今重兴泮池之水利,勒碑以垂久远。 三十四、民国重修文庙创建庙产碑记 碑存文庙。青石质,高162厘米,宽69厘米,厚15厘米。碑身正文楷书18行,满行42字。 碑刻于民国三十八年,邑人唐发科撰文,段永新书丹、丁旭载篆额,碑载:文庙相传肇建于前凉张氏。有碑记可考,惟自明正统、成化、清顺治、康熙、乾隆、道光间赓续葺修。至民国十六年地震,殿宇墙垣强半倾圯、东庑全毁,自翌年始,至民国三十七年,在邑人贾坛支持下,修葺并重建文庙各建筑,使之完整如新。 三十五、明凉州卫忠节祠记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高256厘米,宽100厘米,厚29厘米。碑身裂缝,正文楷书23行,满行62字,因侵蚀严重,字迹漫漶。 碑刻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赐进士出身,前兵部武选司主事,平凉赵时春撰文。碑记:嘉靖十一年,巡抚甘肃都御史赵载,牛天麟奉王命修建孔奋等十九人忠节祠,意在修祀前人忠节,以示后人。 三十六、明重修凉州百塔志 碑存武南镇百塔村。灰砂岩石质,碑园首,高50厘米,宽29厘米,厚10厘米。碑身正面楷书15行,碑阴藏文25行。 碑刻于明宣德五年(1430)。碑载:凉州百塔寺,距城东南四十里,不知源自何代。后元朝阔端王重修,延请帝师萨加班支达居此。萨迦不顾六旬高龄,赴凉讲经,六年后园寂,化于本寺并显灵异。阔端王乃建大塔一座,高百余尽,供萨班灵骨,小塔五十余座俱有舍利,而塔之周匝,殿宇非一。后寺塔遭兵隳。宣德四年,西僧妙善通慧,国师锁南监参过寺,悯其无存,乃募缘重建,并造小塔十万,实于大塔之心,朝廷赐名庄严,并命锁南监参等缮写《大般若经》一部。 凉州百塔寺,清乾隆十四年《武威县志》记:在“城东南四十里,内有大塔,周环小塔九十九,因得名”。建于元代,藏名意为东幻化寺。是藏传佛教的凉州四部寺之一,其中出土了大量元代文物及萨班铜像,并有历代重修碑铭。百塔寺,是“凉州商谈”的历史见证,现正在立项恢复中。 三十七、明建塔记 碑存武南镇百塔村。灰砂岩石质,碑园首,高42.5厘米,宽26厘米,厚10厘米。碑身正面汉文13行,碑阴上刻藏文,下刻汉文4行。 碑刻于明宣德六年,记肃府内臣黄潮宗(法名福聚),舍赀重兴百塔寺之事迹。 三十八、清重修白塔碑记 碑存武南镇百塔村。灰砂岩石质,碑园首,通高220厘米,宽78厘米,厚22厘米。碑首篆额“重修塔院碑记”,碑文楷书25行。碑阴为募捐人姓名。碑因侵蚀严重,文字剥落,难辨认。 碑刻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碑记详考白塔之源流,并记三韩都督孙公彳复斋捐资缮修之事。 三十九、明故骠骑将军徐公圹志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碑盖、身均呈正方形,盖边长54厘米,阴刻篆书“明故骠骑将军徐公圹志”十字,碑身正文楷书18行,满行19字。 碑刻于明正德三年(1508)。记徐公生平及妻子事。徐公讳廉,字克慎,世为北畿顺天府东安望族。公自幼器量过人,才艺超群,先推凉州视篆,后任永昌操守,累宫至骠骑将军都指挥使守备西宁,其间威德咸施,夷夏悦服。卒后归葬武威城北先茔。 四十、明修建三皇庙记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高246厘米,宽78厘米,厚12厘米。碑身正文楷书19行,满行42字。 碑刻于明崇祯四年(1631)。原任大名府通判,承德郎赵完璧撰文,凉州卫署印医官蔡嘉善建立。碑记:三皇开物成务,虽不独为医氏祖,而济世寿民之术,医氏既祖而述之,则济世寿民之心,医氏尤当宗而体之。庙成题坛曰:亘古医宗,良有意哉。 四十一、明陈立三皇庙房课祭典以垂永久碑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高156厘米,宽63厘米,厚13厘米。碑身正文楷书22行,满行38字。 碑存于明辛卯岁,医学官蔡芩等立。碑记:三皇庙古迹并医学厅,在凉州西大街坐南向北,医学蔡芩父蔡嘉善时,重修扩建了三皇庙,并刊定房课及置办春秋祀典之例。 四十二、清敕建重修古刹安国寺功德题名碑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通高205厘米,宽74厘米,厚20厘米。碑身阴刻楷书正文18行,满行40字。 碑刻于清康熙六年(1667)。原任浙江承宣布政司右布政使孟良胤撰文。碑载:凉城安国寺,古刹名胜,唐宋元明时几经重建,至清顺治五年毁于逆回之乱。寺院住持,都纲司刘鉴错,抚治两河都御史刘公,共襄力营修之事,使殿宇峥嵘,规模整饬。 四十三、清重修安国寺碑 碑存武威大云寺。灰砂岩石质,通高160厘米,宽62厘米,厚16厘米。二龙戏珠碑首,中间阴刻楷书“重建右刹安国寺记”二行八字。碑身正文楷书16行,满行46字。 碑刻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吏部侯补直隶州判,己酉拔贡生马开泰撰文。碑载:凉城安国寺,创建年代久远,自清顺治、康熙重新修葺以来,百有余年。今已金残碧剥,瓦碎砖蚀,善士高应甲等发善心舍赀重兴,使寺庙齐整如初。 安国寺,在凉城东南隅,今已不存。 四十四、清圣祖御制训饬士子文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通高362厘米,宽104厘米,厚28.5厘米。碑首呈半圆形,阴刻双龙,中间篆书“御制宸翰”四字,楷书正文15行,满行50字,书法端庄遒劲,正文周边饰龙纹。 碑刻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据《清史稿?圣祖本纪》载:“康熙四十一年,上制训饬士子文颁发直省,勒石学官。”碑文指出,重视学校教育,特别是重视人才的品行教育,这是立国之本。这一观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很有借鉴。 四十五、皇清诰封一品李母雷太夫人墓志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高92厘米,宽73厘米。碑身阴刻楷书正文40行,字迹侵蚀严重模糊不清。 碑刻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662),赐进士出身河南道监察御史,翰林院庶吉士余泰来撰文。雷太夫人,四川人,出身名门,幼聪慧而长娴淑,丈夫翔梧李公,世居广陵江都,明时即以军功显河西。其父李维新,明朝时任四川大都督,生六子,俱以勋劳致大位,翔梧公木妻鸾为第五子,任密云副总戎,早殁,三子俱幼,而太夫人备尝艰辛,矢节抚孤,三子俱成伟器。长子镇华,甘肃提木票将官,次子镇域,江南崇明水师游击,幼子镇鼎,直隶天津总兵。夫人享年七十六岁,康熙五十九年卒,葬凉州。其子镇鼎及孙、曾孙立石以纪。 四十六、清凉州卫高头坝与永昌卫马牛坝之争水利碑 碑存武威高头坝,灰砂岩石质,高150厘米,宽70厘米,厚15厘米。 碑刻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系监督凉州等处仓场巩革昌分府加三级蔡,为平息凉州高头坝与永昌马牛坝争抢泉源一案判发水利执照。 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历史上为争抢水源而引发过无数次争斗。武威、永昌、民勤三县交界的今四坝乡三岔村,号称“鸡鸣三县”之地,曾经是汉代武威的城址。有石羊河经过此地流向民勤,自古以来就因泉源之争而诉讼不断,仅碑记所载,自康熙三十二年至民国二十六年,就有九次争讼,讼后判决均勒碑铭。碑文载于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武威市水利志》一书中,此处不再赘述。 四十七、清雷台观碑记 碑存武威雷台。青石质,碑高178厘米,宽76厘米,厚16厘米。碑身正文楷书18行,满行36字。 碑刻于乾隆三年(1738),吏部拣选府经历张廷瑜撰文,凉州府武威县儒学生员李继宗书丹。碑记:雷台观初设时间已无考证,但明天顺、清顺治、康熙时均有补葺。近年来,因附近居民伐树占地,恐日后雷台香火无继,故开列雷台四至,勒石以杜侵占之害。 雷台,是当地乡民祭祀雷祖之地。1969年,台下发现汉墓并出土国宝铜奔马及其它文物,而闻名于世。1997年,汉墓北侧又发现一座大型墓葬,出土莲枝灯残件、铜马残件等文物。 四十八、清海藏寺藏经碑 碑存武威海藏寺。青石质,高158厘米,宽76厘米,厚17厘米。碑首为二龙戏珠,中间篆书“藏经碑记”四字,碑身正文草书13行,满行38字,字体洒脱俊逸。 碑刻于乾隆元年(1736)十月,奉政大夫分守陕西甘肃凉庄道、前湖广湖南提刑按察司按察使汾州郭朝祚撰文并书。碑载:海藏寺,位于城北五里,不知创自何代。明成化年间,太监张睿鸠工庀材,宏其规模。康熙三十六年,少保孙公捐资修葺。今之际善法师发弘愿,以一钵一盂策杖孤征,历尽艰辛赴京祈请三藏真文凡六千八百二十卷藏于寺中。 四十九、清海藏寺修葺碑 碑存海藏寺。青石质,高168厘米,宽98厘米,厚17厘米。碑首立二龙戏珠,中间篆书“修葺碑记”四字,碑身正文楷书16行,满行32字。 碑刻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原任广东肇庆府阳江知县邑人孙亻甫撰文,邑诸生王钅录书丹。碑载:武邑林泉之美,海藏为最。自际善法师以来数十年间,日渐中衰。今有寺僧襄力助,佥议达艹宾、悟潭、达艹科合力,重修海藏寺使其恢复旧貌。 五十、清武禹亭碑记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高188厘米,宽96厘米,厚18厘米。碑身正面隶书25行,满行55字。字体俊秀飘逸。 碑刻于清道光乙丑年(1829),邑人武瓒撰文并书。碑载:武禹亭,讳克勤,字勉庵,号禹亭,武威人。乾隆辛卯(1771年)进士,守备山东高唐州,累迁都司游击,又迁台湾。嘉庆九年,台湾安平战役中,身陷重围而授兵不至,最后身负七十二处重创,英勇战死。二十五年后,其孙武瓒持状请命于朝,并勒碑铭。碑文详述了安平之役经过,同时也谴责了清政府的腐败朝政。碑阴为武威士绅捐赀题名。 五十一、清敕封儒林郎晋封武翼都尉陈君贡禹墓表。 碑存文庙。富平石质,高173厘米,宽96厘米,厚18厘米。碑正面行书18行,满行42字。碑阴楷书18行,满行10字。 碑刻于清道光十二年,赐进士出身、户部员外郎、前翰林院庶吉士张美如篆额并书丹。碑文所记陈君,讳琨,字贡禹,武威人,世为凉州太族。陈公为人正直,忠孝有嘉。其子、孙感念其德,勒碑以记。 碑文作者张美如,武威人,清代甘肃著名的书画家,还擅长写诗,世人称其“诗书画”三绝。张美如作品,传世不多。此碑刻文,不但文辞优美,且书写潇洒飘逸,堪称传世佳作。 五十二、清张北衡墓表 碑存文庙。富平石质,高177厘米,宽101厘米,厚19厘米。碑身正面楷书27行,满行56字。碑阴楷书27行,满行56字。 碑刻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前两江总督、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牛鉴撰文并书。张公讳兆衡,字仲嘉,号雪槎,世为凉州望族,嘉庆进士,时任大同总兵,曾主讲兰山书院。张公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既为忠臣,又称孝子,深得世人敬仰。故勒碑以示后人。碑阴为张公同里蔡舍辉撰文,例举了张公断案公明,为人孝悌之实例。 五十三、清武徵君李孝廉传 碑存文庙。青石质,共四方,每方高32厘米,宽59厘米,楷书正文23行,满行19字。 碑刻于清道光甲午年(1834)。同里孙揆章撰文,牛鉴书丹,武徵君,名瓒,字用侯,邑诸生。李孝廉,名夔生,字典臣。二人皆凉州大族,牛鉴故里,虽未显荣于世,但言行正派,学识渊博,中年而逝,实为不幸。勒石为铭,以表哀悼之意。 五十四、清安济贫墓碑 碑存武威松树乡天主堂。灰砂岩石质,高100厘米,宽50厘米。碑刻汉文和比利时文两种文字。 碑刻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安济贫,比利时人,光绪十一年来甘肃传教,光绪二十二年逝于凉州。 松树乡天主堂,在松树乡政府院内。清道光十三年比利时传教士所建,后经法国人及基督徒重修扩建。教堂建筑为西洋式,有主教院,大堂院,亭子等。砖木结构,保存完好。其间保存着各国传教士墓碑数块,择其一二仅供参考。 五十五、民国伊斯铎保禄之墓碑 碑存松树乡天主堂。灰砂岩石质,高120厘米,宽50厘米。碑刻汉文和德文两种文字。 碑刻于民国二十七年。伊斯铎保禄,讳亮道,德国人,民国时来武威传教,二十七年病逝。 五十六、民国凉州公教信友迁葬麦神父并兴修公坟碑 碑存文庙。灰砂岩石质,高149厘米,宽66厘米。碑身正文楷书19行,满行44字。 碑刻于民国三十年。麦神父,讳传世永文泰西,意大利人,圣方济各会修士。康熙五十七年来兰州、凉州传天主圣教,乾隆二年病逝,葬凉州。民国三十年,凉城兴修公路,其墓正当其中,凉州及兰州公教信友出资迁葬其坟并勒石记之。 以上碑铭,是我从武威现存一百多通碑中拣选出来的。由于本人知识有限,所作的说明还存在种种问题,希望得到专家学者的谅解和指正。 在此之前,我有幸参与了《武威金石录》一书的编辑工作。编辑的过程,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过程。家乡厚重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纯朴的民风,无不真实地反映在石碑上,体现在文字间。值得庆幸的是,《武威金石录》即将问世,它将为我们了解武威,研究武威,开发武威提供最真实的依据。《碑铭提要》,是我编写《武威金石录》的一点认识和体会,也是对《金石录》所作的一点补充。提前与大家见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